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今天天气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简介】感谢网友“今天天气晴”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共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像 、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

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

4.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 ,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

5.月球是地球的 ,它本身不能 ,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 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

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 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 。

8.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 ,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

9.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

10. 和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 )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2. 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

A. B.C.D.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4.如图 所示的标志是( )

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5.1969年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 )

A. “阿波罗”11号 B. “月球”号 C. “神舟”六号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7.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环食 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

8.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

A.杂草和菜叶 B.蛋壳和纸屑 C.塑料袋和可乐瓶 D.电池.空罐头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三、判断题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3.生成气体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

5.水星是自转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 ( )

6.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 )

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

8.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

9.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10.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46/1( )

四、连线题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染色

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五、综合能力题

1.请你说说塑料袋五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2.铁生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凸透镜 ,厚 ,薄

2.食盐, 晶体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4.蓝色,化学变化

5.卫星,发光,月相,一个月

6.红色, 铜

7.直线,初一,十五

8.星座,北斗七星,北极星

9.工业污水,生活污水

10.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 B

2. B

3. B

4. A

5. A

6. B

7. C

8. C*D

9. C

10. C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连线题(8分)。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染色

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五、综合能力题(25分)。

1. 防尘 鞋套 放置杂物 当垃圾袋 购物袋(7分)。

2.铁生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20分)。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把一枚铁钉放在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一半暴露在空气中

观察到的现象:空盘子中的铁钉有点生锈;一半在水里的铁钉锈很多;菜油盘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篇2: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 )和( )又要考虑建筑物的( ),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 )。

2、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 )、( )、( )、( )组成。

3、( )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 ),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 )和( )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 )的需要。

4、人体不仅具有( )、( )、( )、( )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 )、( )、( )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 )实现的。

5、青春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 )和( )。

6、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 )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 )。

7、(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8、天文学家把所有的( )以及其中的( )叫做宇宙。

9、( )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 )。

10、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

11、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分为( )、( )、( )、( )四类。

二、判断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

2、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生命体都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 )

3、人体的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 )

4、正常成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心率一般略低于成年人。 ( )

5、在大多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 )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生物和非生物。 ( )

7、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

8、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号”是1980年发射成功的。( )

9、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 )

10、喜欢和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 )

三、选择题

1、任何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层次,以下正确的是( )

A、一幢楼、房间、单元房、墙、砖

B、有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2、暴饮暴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对( )有伤害。

A、肝脏 B、口腔 C、胰脏 D、胃

3、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水草 B、鱼 C、鸭子 D、浮游生物

4、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 )

A、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

B、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C、一只织布的梭子

5、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 )

A、张衡 B、钱学森 C、袁隆平D、李四光

四、实验操作题

1、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请回想游戏过程完成下表。

游戏名称

刺激

感觉

反应

2、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来模拟卫星,用( )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模拟实验结论是:

3、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时,我们通常按照一定的探究过程进行,请回想制作火箭的过程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名称:制作火箭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与预测

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

思考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五、实践应用题

1、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2、你想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图或文字来描绘自己的空间站.

篇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功能 材料 结构 美

2、头 颈 躯干 四肢

3、心脏 血管 养料 氧气 生长发育

4、消化 呼吸 血液循环 身体运动 感觉 思维 情绪神经系统

5、身体素质 精神状况

6、生物 非生物 生态系统

7、生物圈

8、空间 万物

9、火箭 火药

10、人造卫星

11、观察与实验 计划与实施 阅读与思考设计与制作

二、判断

1、√2、×3、×4、×5、√6、√7、×8、×9、√10、√

三、选择

1、B 2、C 3、A D 4、B 5、B

四、实验操作题

1、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请回想游戏过程完成下表。

游戏名称 刺激 感觉 反应

快速抓棒游戏 对方松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抓住木棒

逃避打手游戏 对方手离开的动作 眼睛看到马上缩手

指认五官游戏 对方发出五官口令 耳朵听到快速指认

旗语游戏 对方发出旗语指令 耳朵听到做出旗语动作

2、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同步卫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因为它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样。

我所用的材料:木棒、绳子、火柴棍、塑料球(直径10厘米以上)、乒乓球

我用(乒乓球)来模拟卫星,用(塑料球)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1)在塑料球上扎一个孔,把木棒插入孔中。

(2)在塑料球的侧面和乒乓球上各扎一个小孔,将火柴棍系在绳子两端,并将两根火柴分别送入乒乓球和塑料球的小孔内。

(3)拉紧绳子,手握木棒使“地球”旋转起来,观察“卫星”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模拟实验结论是: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即是24小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上空。

3、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时,我们通常按照一定的探究过程进行,请回想制作火箭的过程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名称:制作火箭

活动目的: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同时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活动过程:

提出问题 哪些因素影响火箭的飞行?

猜想、假设与预测火箭的飞行效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气球吹气量(2)尾翼平衡度

制定计划确定研究任务,选择研究材料和方法,确定研究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

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 制作小火箭

把自己的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型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记录高度。

重复以上过程,改变气球内吹气量的大小,看看火箭飞行高度并记录。

调整火箭尾翼,看看飞行效果,并做好记录。

思考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吹气量的大小和尾翼的平衡度影响火箭的飞行效果。

表达与交流我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五、实践应用题

1、要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1)注意饮食的全面、合理。

(2)经常锻炼身体。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及时将自己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困惑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以便得到适时的帮助。

2、你想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图或文字来描绘自己的空间站。

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设计合理,有创新,有想象力即可。

篇4: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1)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学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收集证据、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过程。还要求学生能够用查阅资料、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通过实验、记录收集证据,能够通过表格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数据、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展览等方式最终形成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微小世界。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2.物质的变化。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4.环境和我们。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

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比较分类能力。

2.学习宇宙知识。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认识放大镜是“凸”“透”镜。

2.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

3.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4.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习制造放大镜。通过放大镜、显微镜对物体的观察、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2.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4.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六、教学进度安排

篇5: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读音节写恰当词语(10分)

jīng yíng lǚ guǎn jiū chán cán kuì liáng shuǎng

( ) ( ) ( ) ( ) ( )

二、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号(4分)

职员(zhǐ zhí)狭窄(zhǎi zǎi)崭新(zhǎn zǎn)妩媚(wú wǔ)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塞 ——( ) 济 ——( )

——( ) ——( )

四、辨一辨组词(8分)

裂( ) 绊( ) 裁( ) 扭( )

烈( ) 拌( ) 栽( ) 纽( )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震( )欲聋 聚精( )神 ( )神贯注 争( )恐后

一( )不苟 东张西( ) 汗( )浃背 专( )致志

六、按要求完成问题(14分)

1.同学们把纸屑扔进卫生箱里。

改为“被”字句:

2.小明第一。

扩句(至少两处):

3.照例句写句子

例句:月亮像一个玉盘,挂在天空。

写的句子:

4.花池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改病句)

5.这次庆“六一”演讲比赛,获得学年第一名。(改病句)

6.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

改成陈述句:

7.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缩句:

七、我读书我知道。(2分)

1.儿童急走追黄蝶,( )。

2.不怕无能,( )。

八、快乐阅读回答问题(22分)

海贝项链

来到北戴河的鹰角崖下,我看见一个穿花布衫的十多岁的姑娘,她手里(提着 拿着)一串用海贝穿成的项链,小海贝一颗颗很是匀净光滑,显得可爱极了。我喜出望外,立刻从小姑娘手里买下一串。这时,伙伴们在催促我去登鹰角崖了,我连忙付了钱,急急忙忙去追赶走远了的伙伴们。

在鹰角崖上,正在我神思飞驰的时候,忽然感到有什么人在拉我的衣角,回头看时,却是那个穿花布衫的卖海贝项链的小姑娘。

阿姨 您刚才买的项链儿 拿错了 她说话很急 什么 我拿错你的东西了 我听不明白她说话的意思 真 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她擦了擦额前汗湿的头发,露出一对小虎牙,(天真 痛苦)地笑了:“清早上山,我摔了一跤,在大石头上硌坏了两串项链儿。还没等我收起来,就让您挑走一串儿,我想起这事儿,就(赶忙 急忙)追您,找您。”

我从衣袋里掏出刚才买下的那串项链,仔细看了看,果然有几个小海贝已经掉了角,裂了缝,样子不那么可爱了。小姑娘举起另一串海贝项链,诚恳地说:“阿姨,给您换了这一串吧,刚才我仔细看了,个个儿螺壳都好!”我望着这个小姑娘,一颗颗细密的汗珠从她秀气的小鼻子尖上渗出来,那红扑扑的脸颊上,还带着一丝抱歉的笑意。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想,我得到的,不单单是一串海贝项链,还有一个海滨小姑娘诚实、淳朴的心意,它比任何东西都更美丽!

1.将括号内不合适的词画掉(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诚恳:

喜出望外:

3.将第三自然段缺标点部分补充完整(4分)

4.结合文中的词语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仔细( ) 诚恳( )

5.结合文中的词语意思,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可爱( ) 立刻( )

6.用“~~”画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和神态的句子(2分)

7.读文填一填(2分)

A.小姑娘赶到鹰角崖是要

B.因为小姑娘 ,所以“我”被感动了。

8.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什么?

篇6: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期末考试考查面涵盖很广,刚刚过去的半学期,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期末考试来检验。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碾( )

辗( )

{坎( )

砍( )

{遥( )

摇( )

{锐( )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 )( )嶙峋( )崖( )壁崇山( )( )惊( )骇( )( )( )汹涌( )( )荡荡( )( )壮丽( )( )粼粼( )( )绕梁( )( )难觅棋逢( )( )一着( )( )( )( )龙蛇力透( )( )( )妙( )肖( )( )圣手( )( )荫深( )( )相宜( )( )锦簇( )( )弄姿( )( )参差

三、根据意思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⑴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

⑵ 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

⑶ 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

⑷ 客人到了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

⑸ 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 )

四、日积月累

林绿( )浓淡( )花团( )迎风( )

一陂春水绕花身,( )。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 ),(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五、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面画“√”。

厦门(xià shà)帆篷(péng féng)忙不迭(dié diē)酵母菌(jiào xiào)一艘(sōu sǒu)不屑(xuè xiè)

六、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蓬( )

篷( )

{竖( )

坚( )

{择( )

译( )

{衰()

哀()

七、读句子,填关联词语。

⑴ 我特别感谢自己的父母和两个姐姐,( )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 )没有机会认识这个广阔的世界,( )没有机会领略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⑵ 阿基米德那么专心,( )罗马士兵站在他跟前( )没有发觉。

八、画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冉冉升起(yán rǎn)开拓(tuò tuō)馋涎欲滴(xiányán)崭新(zǎn zhǎn)津津有味(jūn jīn)菜肴(yáo xiáo)

九、按课文填标点符号。再想一想使用这些标点符号的理由。

⑴ 动身前()我和朋友们开玩笑说()这次回去()我很想吃几样小菜()如八宝辣酱()清爆鳝背()黄鱼羹()咸菜豆瓣汤()酱汁肉()炒螺蛳()青蚕豆()等等()

⑵ 突然()小侄女发言了()她说()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怎么喜欢吃这种()低级菜()这一说()把大家逗得大笑()

篇7: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改变材料的( ),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

2、( )具有稳定性,利用( )可以加固框架结构。A、正方体框 B、长方体框架 C、三角形框架 D、四边形框架

3、( )的物体稳定性好。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

C、上重下轻 D 、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 )”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

1、( )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A、圆顶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 )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 )”和“(   )”,( )比( )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 )和向( )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 )的材料(柱子)和( )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 )比( )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 )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 )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 )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 )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 ),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 )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

四、连线题。

1、增加梁的宽度 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 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五、判断题。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

4、球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球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

5、桥面在拱上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

6、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一跨过江。吊起桥面的主缆绳,每根都由两万多根钢丝组成。钢缆要承受6·4万吨的拉力。( )

7、把钢材横切面做成一些特殊形状,这样的钢材叫做型钢。除“工”字钢外,还有槽钢、角钢、“口”形钢,等等。所有这些型钢的抗弯曲力都比同质量、同长度的钢条强。( )

8、空心管不但抗弯曲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体。

篇8: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边缘____。

2、像____、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____。

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____,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____。

4、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____,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____。

5、月球是地球的____,它本身不能____,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____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____。

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____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____,月食发生在农历的____。

8、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____,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____,小熊座上有著名的____。

9、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____、____。

10、____和____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 )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2. 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

A. B.C.D.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4.如图 所示的标志是( )

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 C.绿色食品标志

5.1969年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 )

A. “阿波罗”11号 B. “月球”号 C. “神舟”六号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7.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环食 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

8.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 )

A.杂草和菜叶 B.蛋壳和纸屑 C.塑料袋和可乐瓶 D.电池.空罐头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三、判断题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3.生成气体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

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

5.水星是自转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 ( )

6.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 )

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

8.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

9.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

10.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46/1( )

四、连线题

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 染色

滴管 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 夹取实验材料

五、综合能力题

1.请你说说塑料袋五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2.铁生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

篇9: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5、教学进度

相关专题 下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