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二》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七色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税法二》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简介】感谢网友“七色屋”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税法二》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共9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税法二》答案

《税法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特殊行业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地点是否熟悉。按照税法规定,保险业务分别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为纳税人,其分公司实现的利润集中缴纳所得税;国家邮政局及所属各级邮政企业以国家邮政局为纳税单位,在北京集中缴纳所得税;民航总局所属航空公司及其分公司,从1月1日起,以航空公司为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故答案D正确。

2.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9、20、5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应税收入、亏损弥补和优惠税率的规定是否清楚。根据题中资料可知,企业实现的所得为25万元(860-838+3)。按照规定,该企业经税务机关核定的19亏损额12万元、亏损额8万元,可用20实现的所得进行弥补。弥补亏损后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万元(25-12-8),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7%,2001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3500元(50000×27%)。因此,答案C正确。

3.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19、2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怎样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接受捐赠时不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出售该资产或进行清算时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出售卡车收入11万元低于捐赠时的价格12万元,故应按12万元乘以33%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39600元,答案A正确。

4.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国债取得相关收入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是否熟悉。按照规定,金融保险企业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库券的所得,以及经销、代销国债所取得的代办手续费收入,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金融保险企业购买(包括二级市场购买)的国债到期(或分期)兑付所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正确答案为D.

5.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35、36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是否清楚向关联企业借款发生的费用在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元,其50%为150万元,向关联企业借款200万元,只能按150万元计算支付的利息才能在税前扣除。同时,关联企业又属于非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费用超过同期、同类金融机构利息标准的部分,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因此,公司2001年向其关联企业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数额为7.5万元。

6.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4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各行业发生的工资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按照税法规定,对饮食服务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的提成工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而不是按公司规定提取的工资;对实行工资、薪金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其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在工资、薪金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薪金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以内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顿时准予扣除。这里强调的是实际发放,而不只是提取,如果企业提取的工资、薪金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额部分,也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工资标准在税前扣除,而不是实际发放的工资;但对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故答案C正确。

7.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9、40、43、4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是否清楚公益救济捐赠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通过教育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5万元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通过民政部门向贫困山区的捐赠10万元,属于扣除范围,但不能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超过部分不能扣除。该题中企业实现会计利润总额40万元,是扣除两项捐赠额后的余额。因此,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先应将贫困山区捐赠的10万元加入利润总额中求得调整所得额50万元,计算出捐赠的限额1.5万元(50×3%),然后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6.01万元[(50-1.5)×33%]故答案C正确。

8.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45、46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租赁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摊销的规定是否清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从出租方取得固定资产,其符合独立纳税人交易原则的租金可根据受益时间,均匀扣除。本题中公司2001年3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使用,租期1年,支付租赁费1.2万元,每个月应分摊0.1万元费用,2001年使用受益10个月,在税前应扣除的经营租赁费用为1万元,故正确答案为A.

9.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46、4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提取坏账准备金规定范围是否清楚。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指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末应收账款还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纳税人发生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金。因此,本考题中应从甲公司收取销货款余额80万元,应从乙公司收取劳务款20万元,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故答案C正确。

10.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5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保险企业的保费收入提取保险保障金的范围是否熟悉。税法规定,保险企业的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可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提取不超过1%的保险保障基金,并在税前扣除。寿险业务、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不得提取扣除保险保障基金。故答案D正确。

11.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59、7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从联营方分回税后利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税法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同时,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计算顺序,应先还原后补亏损。因此,答案C正确。

12.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9、44、4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所得税前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规定,该公司在税前只能扣除22.5万元招待费用,多扣除的4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1年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应为7万元(3+4),乘以27%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89万元,故答案D正确。

13.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71、7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股权转让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是否清楚。本题中取得支付额620万元,超过成本120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占68万元,超过成本的转让收入为52万元)。按照规定,来源于被投资单位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的部分,视为股息性质所得,按股息所得的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视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故答案C正确。

14.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8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是否清楚。

15.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96、97页。

考核目的:测试生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方法是否熟悉。本题中小型企业2001年经营的成本、费用真实,收入无法核准。可按照成本、费用的换算公式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正确,再乘以其相应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就可得出答案D的结果。

16.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3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是否缴纳所得税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规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减除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作为企业当期所得缴纳所得税。

17.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3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与外国企业从事合作开采石油资源的,合作者在分得原油时,其收入的确定方法是否清楚。

18.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154、15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以上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本题中的企业第1、2年经营都是亏损,按照规定,首先要进行亏损弥补,确定其获利年度,再根据免税2年、减半征税3年的优惠规定,计算出经营10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19.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58、17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外国投资者分得的税后利润用于再投资应退税额的计算是否清楚。本题中用于再投资增加注册资本的金额为46.9万元,追增期限6年,符合退回已缴企业所得税额40%的规定。先将其再投资额还原为税前所得后,乘以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再乘以40%的退税比例,可得到答案C的数额。

20.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5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有关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本题要求按照成本加价法计算该批产品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规定,应将成本、费用再加上20%的成本、费用利润额,计算出合理的销售价格,再将其价格乘以20%的利润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最后乘以规定的所得税税率,即可得出答案D的数额。

21.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52、15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有关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本题要求按转售价格法计算该次销售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规定,先按销售毛利率计算出该批产品的合理进货价格,再以售价减除进货价格后的余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即可得出答案B的金额。

22.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7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征收外资企业所得税范围的有关依据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规定,对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是否征收外资企业所得税,主要依据该机构是否有来源于我国境内的营业收入所得,故答案B正确。

23.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80、18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在华常驻代表机构有关缴纳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本题要求按支出额的换算方法计算该机构2应纳的所得税额。计算方法是:首先按计算公式将支出额换算为收入额,再将收入额乘以核定利润率10%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领,然后再乘以所得税税率,即可得到答案B的金额。

24.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0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中居民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及规定是否清楚。

25.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09、21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实行加成征收的规定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0元为收入畸高,而不是一次劳务报酬所得,故答案A正确。

26.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31、23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代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本题中支付给工程师的35000元劳务费是税后金额,计算代付个人所得税时,首先应将其不含税劳务费按公式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适用税率和加成计税的方法计算出代付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27.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23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规定,出版小说取得稿酬后,同时又将小说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稿酬的,应分别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题中出版短篇小说取得稿酬8000元,已超过了4000元,应减除20%的费用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连载4次,每次取得稿酬900元,应定额减除800元的费用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以两次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乘以适用20%的税率后再减征30%,即得正确答案B.

28.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3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本题中一次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应定额减除800元的费用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另一次特许权使用费收入5000元,已超过了4000元,应减除20%的费用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两次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乘以20%的税率后相加即为答案A的数额。

29.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21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分别取得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的工资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规定,个人分别取得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的工资收入时,支付工资各方首先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然后个人将两处工资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与代扣代缴数进行比较,多退少补。

30.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2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工资和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是否熟悉。本题中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收入低于费用扣除标准,可用奖金补扣其差额后,以其余额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中的适用税率计算陈某1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31.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1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非居民纳税人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和计税方法是否熟悉。按照税法规定,对非居民纳税人只就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未超过90天的,只就境内实际居住时间的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规定和计算方法可确定答案D正确。

32.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24、22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体工商户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有关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是否清楚。在本题的备选答案中,前3项均可在税前扣除;第4项,个体工商户业主每月领取的工资,按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故答案D正确。

33.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2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必要费用扣除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的有关规定,扣除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800元,故答案A正确。

34.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93、217、21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工资、资金、董事费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和计税方法是否熟悉。本题中赵某取得工资、资金、董事费3项收入,工资已大于扣除费用标准,因此,工资和奖金应分别计算纳税,奖金不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规定,董事费收入5000元应按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分别计算3项收入各自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之和,即可得到答案D的数额。

35.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280、28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土地增值税征收范围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规定,本题被选答案中,直系亲属继承的房屋,无偿赠与给直系亲属的房屋,兼并企业并入被兼并企业的房屋,均不缴纳土地增值税。有偿转让的合作建房应缴纳土地增值税,故正确答案为B.

36.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306、30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印花税的征税对象及有关规定是否清楚。

37.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319、32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印花税的缴纳方法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简化纳税方法的规定,备选答案中,A、B、D 3项是正确的,只有C项不正确。

38.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33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

39.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35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缴纳契税的有关规定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契税的有关规定,契税以承受产权的一方为纳税人,进行房屋交换的以支付差价的一方按其差价征收契税。因此,本题中该企业计征契税的`计税依据应为交换厂房支付差价款200万元与支付土地出让金300万元之和,再乘以适用税率5%,即可得到答案C的数额。

40.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360、36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关规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关规定,企业内部子弟学校、医院占地面积不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本题中企业占地面积共计30000平方米,应扣除子弟学校占地2000平方米、医院占地1000平方米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乘以每平方米的单位税额3元,可得到答案A的数额。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41.标准答案:B、C、D、E依据:教材第3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所得税前应扣除的税金及相关规定是否清楚。按照规定,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与其无关,其他几个税种均可在税前扣除。本题要注意的是消费税、营业税是直接扣除的,房产税,印花税是计入管理费用中扣除的,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均可扣除。故备选答案B、C、D、E正确。

42.标准答案:A、B、C、D

依据:教材第3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借款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按照税法规定,借款费用不予资本化的应在税前扣除,应予资本化的不能在税前扣除,与借款时间的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本题中借入外币资金进口固定资产的利息调整差额应增减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3.标准答案:A、C

依据:教材第40、4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进行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

44.标准答案:A、E

依据:教材第2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的摊销费用在税前是否扣除及调整方法是否熟悉。税法规定,评估增值资产的摊销费用在税前不能扣除,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折旧的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按照据实逐年调整或综合调整的方法进行处理。

45.标准答案:A、C、D、E

依据:教材第45、46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判断是否清楚。本题备选答案中,A、C、D、E选项符合税法的规定。只有选项B不正确,是否属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与租赁期限的长短没有关系。

46.标准答案:A、B、C、E

依据:教材第93、9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范围是否清楚。备选答案D不是正确选项,因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税收法规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才能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仅仅没有按期进行纳税申报,还未完全达到核定征收的程度。

47.标准答案:B、C

依据:教材第23、24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资产评估增值的所得税处理及相关规定是否熟悉。

48.标准答案:A、B、E

依据:教材第50、5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支付的保险费用及相关情况在企业所得税前的处理规定是否清楚。按照税法规定,本题中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和按规定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不能在税前扣除。其他几项都符合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的范围。

49.标准答案:A、B

依据:教材第6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本题中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按照税法规定属于提取折旧的范围,不要误认为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就不应该提取折旧。

50.标准答案:B、C

依据:教材第8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可享受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规定是否清楚。税法规定,对本题中所涉企业第1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2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故B、C为正确选项。

51.标准答案:A、B、D、E

依据:教材第10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是否熟悉。为了均衡各地的财政收入状况,税法规定,经批准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各总机构或集团企业从2001年1月起,一律执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答案C不属于纳税办法的规定范围。

52.标准答案:B、C、D

依据:教材第125、16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征税所得的范围是否清楚。备选答案E,转让在中国境外的房屋、建筑物取得的收益显然不对;而备选答案A属于规定的免税范围。因此,B、C、D项符合税法的规定。

53.标准答案:A、B、D

依据:教材第139、141、14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规定是否熟悉。本题中,选项C发生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和选项E资助给非关联科研机构的开发经费,按照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

54.标准答案:B、C、D

依据:教材第15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关联企业之间融通资金所支付或收取的利息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其调整的方法是否熟悉。

55.标准答案:A、B、D

依据:教材第17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利润直接用于我国境内再投资,可享受再投资退税的优惠政策及应具备条件是否熟悉。选项C中,再投资的经营期限不得少于3年不正确,按照规定应不少于5年才符合条件,如果不满5年撤出的,还应缴回已退的税额。故A、B、D正确。

56.标准答案:B、C、D、E

依据:教材第200、201、26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是否清楚。B、C、D、E项符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的规定,而A项私营企业所有投资者不一定全是个人,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

57.准答案:A、E

依据:教材第189、19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所规定的范围是否清楚。对选项B、C、D,税法明确规定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只有选项A、E为正确答案。

58.标准答案:A、C、E

依据:教材第19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征税范围是否清楚。按照税法规定,答案H投资的股息所得和D储蓄存款的利息所得应分项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并入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59.标准答案:A、B

依据:教材第213、22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费用的规定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税前费用的扣除有定额扣除、比例扣除和核算扣除3类方法,财产转让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都是按实际的成本、费用核算扣除,偶然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扣除任何费用。因此,只有备选答案A、B符合题意。

60.标准答案:B、C、D

依据:教材第64、6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固定资产的原值可进行调整的有关规定是否熟悉。本题中,选项A企业年终盘存,主要作用是清查固定资产的数量是否与账面数量相符,与固定资产本身的原值调整没有直接关系;选项E新增加固定资产,只是固定资产的原始定价问题,并不涉及调整问题。故只有B、C、D项符合固定资产原值调整的规定。

61.标准答案:A、B、E

依据:教材第222-22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有关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是否清楚。各种赞助支出和个体户业主的工资支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就不能在税前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在应税所得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可能在税前扣除。所以,正确答案为A、B、E.

62.标准答案:A、B、D

依据:教材第189、247、24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的免税规定是否熟悉。年终奖金和各种劳动分红属于工资、薪金的征税范围,所以选项A、B、D为正确答案。

63.标准答案:A、B、D、E

依据:教材第15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取得的所得必须自行申报纳税的规定是否清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只要达到征税标准的个人所得,一般都由支付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个人分别取得几处未达到计税标准的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就必须自行申报纳税。

64.标准答案:A、B、D、E

依据:教材第259、26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确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按照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有关规定,只有选项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登记成立的私营企业不属于规定的范围。其他几项均符合规定。

65.标准答案:C、D

依据:教材第279、280、28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规定是否熟悉。选项A,企业双方出让房产使用权,这种表述就不正确,企业双方只能是转让房产,而且只是房产的使用权转让是不征土地增值税的;选项B,国家机关将房产无偿划拨给下属事业单位,一是未取得收入,即使取得收入国家机关也不缴纳土地增值税;选项E,国有企业以房产对外投资,参股分红,并没有转让,也不应该交税。所以.只有选项C、D正确。

66.标准答案:A、D、E

依据:教材第316、31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印花税的征税范围是否清楚。按照印花税的规定,合同的正本或抄本和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企业提供的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合同的正本是应该征收印花税的,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企业提供的贷款的合同也属于征税的范围,只有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合同才免税。

67.标准答案:A、C

依据:教材第309、310、314、31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印花税的相关规定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的有关规定,企业分立、合并等变更后,不需重新进行法人登记的,其原有资金账簿已贴印花有效;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房租合同,凡用于生活居住的,可免贴花。所以,选项B、D不符合印花税条例的规定。

68.标准答案:C、E

依据:教材第341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车船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及相关规定是否熟悉。按照车船使用税的规定,乘人汽车和畜力车按辆定额征收;载货汽车、非机动船按载重吨位征收。因此,选项C、E正确。

69.标准答案:B、E

依据:教材第32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是否清楚。按照房产税的相关规定,工厂围墙、水塔、宾馆的室外游泳池都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只有选项B、E正确。

70.准答案:A、B

依据:教材第361-36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是否清楚。按照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规定,水利设施及管扩用地、机场飞行区用地和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均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故只有选项A、B正确。

三、计算题(共8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一)

71.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312、3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加工承揽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的规定,受托加工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由受托方提供,只向委托方收取加工费,各项金额在合同中分别记载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金额应按“购销合同”的规定计税。加工费收入应按“加工承揽合同”的规定计税。本题应缴纳的印花税为(800000+200000)×0.30‰+300000×0.5‰=450(元),故答案D正确。

72.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312、3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和转包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的规定,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不得剔除任何费用。如果将承包的工程又分包或转包的,其分包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应另行贴花。本题应缴纳的印花税为(10000000+2000000)×0.3‰=3600(元),故答案D正确。

73.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314、3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技术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的规定,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载的价款、报酬或使用费,不包括研究开发的费用。本题应缴纳的印花税为(5000000-1000000)×0.3‰=1200(元),故答案B正确。

74.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313、3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印花税的规定,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额,不包括货物本身的价款和装卸费。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的费用。本题应缴纳的印花税为500000×0.5‰+200000×1‰=450(元),故B为正确答案。

(二)

75.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208、213、21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中工资、奖金收入的有关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大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工资和奖金应分别计算纳税,奖金不再扣除任何费用。2001年李某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6000-800)×20%-375]×12+24000×25%-1375=12605(元),故选项C正确。

76.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09、235、236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中租金收入的有关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租金收入按次征税,以1个月的租金收入为1次,出租期间缴纳的有关税费和发生的租房装修费用可在税前扣除(租房装修费用每月扣除以800元为限,2000元的装修费用有1个月扣除800元、有1个月扣除400元),2001年李某的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00×(1-5%)-800]×10%×9}+{3000×(1-5%)一800-800]×10%×2}+{[3000×(1-5%)-400-800]×10%×1}=2260(元)。

77.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209、210、212、230、23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中劳务收入的有关规定和应纳税颠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劳务收入按次征税,以每次的收入为1次,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20%的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颧超过20000元或50000元的,还应加成征收。李某取得的设计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00×(1-5%)×(1-20%)×(1-30%)×30%-2000=5980(元),故答案B正确。

78.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209、210、237、238、249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个人所得税中财产转让收入和中彩收入的有关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财产转让收入按次征税,以财产转让收入减去财产原值和有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中彩收入5000元,每次未超过1万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李某的售房收入和福利彩票中彩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00×(1-5%)-150000-5000]×20%=7000(元),故答案A正确。

四、综合分析题(共12题,每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一)

79.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44、45、47、4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所得税中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的有关规定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的实际发生额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未超过标准的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广告费用未超过标准的在当年所得税前据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在以后年度扣除。本题中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为1500×5‰+(5800+200-1500)×3‰=21万元(实际发生额30万元大于扣除标准,税前按标准扣除);广告费扣除标准为(5800+200)×8%=480万元(实际发生额150万元小于扣除标准,税前按实际发生额扣除);业务宣传费扣除标准为(5800+200)×5‰=30万元(实际发生颧40万元大于扣除标准,税前按标准扣除)。3项费用在所得税前可扣除的金额为201万元。

80.标准答案:A、E

依据:教材第40、41、42、43、47、48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所得税前应扣除的有关规定是否熟悉。业务宣传费用不能据实扣除,实际发生颧超过了扣除标准;对受灾单位的捐赠和对红十字事业的捐赠不但不能据实扣除,而且不能在税前扣除,因为是直接捐赠的。所以,只有A、E选项正确。

81.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46、47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提取坏账准备金的规定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的应收账款包括年末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账户中的余额以及销售货物垫付的运输费,但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提取坏账准备金。本题在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为(1000000-200000+300000)×5‰=5500(元)。

82.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37、38、39、4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工资费用、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在计税工资情况下,福利人员的工资、费用不能作为计税工资总额,更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也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只能按计税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在所得税前扣除。本题中准许扣除的工资费用标准为(295-5)×0.08×12=278.4万元,实际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工资费用300万元,超过计税工资标准11.6万元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准许扣除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为278.4×(2%+14%+1.5%)=48.71万元,实际计入53.55万元,超标准4.83万元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至于福利人员的工资提取的福利费计入管理费用中的金额本题未作考虑)。本题准许在税前扣除的工资费用、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合计为327.12万元。

83.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91、92、9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的有关规定和计算补税的方法是否熟悉。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投资方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方的,从被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照规定补税。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所得税为74÷(1-15%×50%-3%)×(33%-18%)=12.40(万元)。

84.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20、21、22、35、37、40、42、43、45、47、90、9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和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是否熟悉。根据前述有关项目的计算和调整,首先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境外B国的税后收益应补缴企业所得税为35÷(1-30%)×(33%-30%)=1.5万元。2001年该制药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共计为(5800+200-280+10-128-490+9-10-7-20-8-0.55+21.6+4.83)×33%+联营利润补税12.40+境外B国补税1.5=47.52(万元)。

(二)

85.标准答案:C

依据:教材第146、147、155、156、163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获利年度、亏损弥补,以及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是否熟悉。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第1年生产经营亏损的,可按弥补亏损的规定进行亏损弥补以后有盈余的年度为获利之年。该企业1994年亏损30万元,1995年亏损10万元,用盈利30万元和盈利60万元进行弥补后,还盈余50万元,因此,19为获利之年。按照规定,年和免缴所得税,年至2001年减半征收所得税。1999年应缴纳所得税为(50-10)×(15%×50%+3%)=4.2万元,20亏损不缴税。因此,1997年~2000年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4.2万元。

86.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38、141、142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新产品开发费用和交际应酬费的有关规定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税法规定,新产品开发费用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者,除在税前按实际扣除外,还可加扣50%;实际发生的交际应酬费未超过扣除标准的可据实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本题所得税前应扣除的新产品开发费用和交际应酬费为40×(1+50%)+1500×5‰+7000×3‰+500×10‰=93.5万元。

87.标准答案:A、D

依据:教材第133、137、141、145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税前扣除项目的有关规定是否清楚。选项中,特许权使用费不能在税前扣除,利息费用超过了扣除标准也不能在税前据实扣除,应缴的流转税不能在税前据实扣除,因流转税包括了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与扣除项目没有关系。所以,只有A、D正确。

88.标准答案:A

依据:教材第129、130、138、141、145、146、155、156、17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和应纳税颠的计算方法是否熟悉。2001年该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8500+500-7115-200-1200-40×50%-交际应酬费33.5-25+5.2-40-20)×(15%×50%+3%)=41.08(万元)。

89.标准答案:D

依据:教材第138、141、145、146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税后会计利润的计算是否熟悉。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规定有差异,要核定合资企业的外方分得多少利润,正确计算企业税后利润是必要的。2001年该企业的税后利润为8500+500-7115-200-1200-15-30-40-10-41.08=328.92(万元)。

90.标准答案:B

依据:教材第158、159、170页。

考核目的:测试考生对再投资退税的规定和计算方法是否熟悉。按照规定,再投资退税只是按一定比例退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不属于退税的范围。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只是增加其注册资本,只能退回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40%.外方将分得的2001年的税后利润用于再投资应退的税额为(328.92×40%)÷(1-15%×50%-3%)×15%×50%×40%=4.41(万元)。会计

篇2:中级审计《税法》练习题及答案

中级审计《税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增值税税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按销售额与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统一为6%

B、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3%

C、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D、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为17%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2、某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已入库,支付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不含税运输费1800元,取得运输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抵扣的进项税为:

A、2940.25元

B、17198元

C、79400.35元

D、12584.03元

【正确答案】 B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项目中,在征收消费税时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的是:

A、酒

B、白酒

C、汽油

D、柴油

【正确答案】 B

【该题针对“消费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税收收入中,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车辆购置税

B、印花税

C、个人所得税

D、土地增值税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关于纳税申报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

B、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C、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D、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几种特殊销售方式,其销售额确定方式正确的有:

A、采取折扣方式销售,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B、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就货物的收购价格

C、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就是销售价格,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

D、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项税额,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进项税额

E、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并入销售额征税

【正确答案】 BCD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

A、纳税人自用的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

B、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购进货物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

D、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E、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正确答案】 ABCD

【该题针对“增值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有关消费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消费税是价内税

B、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其税基含有增值税

C、应税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其税基含有消费税

D、凡是征收增值税的货物都征消费税

E、凡是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都征增值税

【正确答案】 CD

【该题针对“消费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下列关于税收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毁损、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B、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C、纳税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应该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首先税务机关应该责令限期缴纳

E、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的,属于偷税行为

【正确答案】 ABDE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各项税种中属于财产、行为税类的有:

A、房产税

B、城镇土地使用税

C、印花税

D、车船税

E、契税

【正确答案】 ACDE

【该题针对“税法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6、A公司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已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依法准予扣除的有:

A、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B、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C、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

D、赞助支出

E、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正确答案】 AC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篇3:初级审计师《税法》练习题及答案

初级审计师《税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的,有审批权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

B.省级税务机关

C.县级税务机关

D.县级以上税务机关

【答案】:B有审批权的是省级税务机关。

2.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有审批权的是( )。

A.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

B.省级以上税务局局长

C.省级以上税务局

D.县级以上税务局

【答案】:A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有审批权的是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

3.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期限为( )。

A.2 年

B.3 年

C.5 年

D.10 年

【答案】:C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期限为5年。

4.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做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以给予的罚款处罚为

A.2 000元以上 1 万元以下

B.1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

C.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

D.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

【答案】:D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做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税务机关可以给予的罚款处罚为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

5.股票交易印花税中央分享比例为( )。

A.25 %

B.75 %

C.97 %

D.88 %

【答案】:C股票交易印花税中央分享比例为97%。

6.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的数额为( )。

A.2 000元以下

B.2 000元以上 5 000元以下

C.2 000元以上 1万元以下

D.5 000元以上

【答案】:A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的数额为2 000元以下。

7.下列项目中,在征收消费税时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的是( )。

A.酒及酒精

B.白酒

C.汽油

D.柴油

【答案】:B白酒在征收消费税时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

8.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 )。

A.委托人委托当天

B.受托人加工完成当天

C.委托人提货当天

D.受托人代扣税款当天

【答案】:C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委托人提货的当天。

9.下列单位中,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

A.个人独资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私营企业

D.有经营所得的其他组织

【答案】:A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在出现下列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情形时,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有( )。

A.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放弃到期债权

C.无偿转让财产

D.实行债权转股权

E.低价转让财产

【答案】:ABC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2.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经营行为,视同销售货物的有( )。

A.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B.将自产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C.将购买的货物分配给投资者

D.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E.将委托加工的货物对外投资

【答案】:ABCE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3.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 )。

A.纳税人自用的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

B.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

D.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E.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答案】:ABCD不得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包括: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前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纳税人自用的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

4.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是( )。

A.酒精

B.白酒

C.汽油

D.柴油

E.卷烟

【答案】:BE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是白酒和卷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凡是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都征增值税

B.凡是征收增值税的货物都征消费税

C.应税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其税基含有消费税

D.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其税基含有增值税

E.消费税是价内税

【答案】:凡是征收增值税的货物不一定征消费税;凡是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都征增值税;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其税基不含有增值税;应税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其税基含有消费税。

6.下列项目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

A.运输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

B.高新技术企业转让技术成果

C.经营电子游戏厅

D.百货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

E.金融机构的转贷业务

【答案】:BCE选项AD征收增值税。

7.营业税的下列税目中,适用 5%税率的有( )。

A.建筑业

B.文化体育业

C.转让无形资产

D.服务业

E.销售不动产

【答案】:CDE选项AB适用3%税率。

8.以下项目中,应并入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有( )。

A.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B.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租金收入

D.财政拨款

E.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

【答案】:ABCE选项D不并入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三、综合分析题

1.取得人民币贷款利息收入 500 000元,吸收境内储户的外汇对外贷款取得利息收入 150 000美元(汇率按1美元= 8 . 27 元人民币折算),另外,受托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 150 000元人民币;

2 .开办融资租赁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取得租赁费收入 500 000元,购买租赁资产价款 300 000元,支付增值税 51 000元,支付运输及保险费 1 000元;

(假设 年金融业营业税税率为 6 % )

根据上面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1).该银行上述第一笔业务应纳营业税( )。

A.30 000元

B.39 000元

C.104 430 元

D.113 430 元

【答案】:C第一笔业务应纳营业税(500 000+150 000×8.27)×0.06=104 430(元)。受托发放贷款取得利息收入 150 000元人民币,银行是代扣代缴义务人。

(2).该银行上述第二笔业务应纳营业税( )。

A.8 880 元

B.11 940 元

C.12 000元

D.30 000元

【答案】: A(500 000-300 000-51 000-1000)×0.06=8880(元);纳税人经营租赁业务,以其向承租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以直线法折算出本期的营业额:

本期营业额=(应收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实际成本)×(本期天数/总天数);实际成本=货物购入原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支付境外的外汇借款利息支出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3).该银行应代扣代缴的应纳营业税为( )。

A.0元

B.9 000元

C.15 000元

D.39 000元

【答案】:B150 000×0.06=9000(元)。

篇4:税务师《税法二》试题及答案

税务师《税法二》试题及答案

1.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取得所得的下列外籍个人中,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是( )。

A.M国甲,在华工作6个月

B.N国乙,1月10日入境,2010月10日离境

C.X国丙,10月1日入境,年12月3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28天

D.Y国丁,2009年3月1日入境,3月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100天

【答案】C

【解析】(1)选项ABD:在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时间不满365日;(2)选项C:在1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且临时离境仅28天,可以不扣减其在华居住天数。

2.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是( )。

A.年终加薪

B.托儿补助费

C.独生子女补贴

D.差旅费津贴

【答案】A

【解析】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中国公民张某月在中国境内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当月工资为4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A4035

B4375

C4565

D4895

【答案】B

【解析】(1)当月工资4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10%-25=175(元);(2)将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2500元)确定适用税率(15%)和速算扣除数(125元);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15%-125=4375(元)。

4.王某2010年12月取得半年奖3000元,当月工资为4000元,王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A500

B595

C625

D650

【答案】C

【解析】(1)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税;(2)王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4000-2000)×15%-125=625(元)。

5. 中国公民李某2010年12月在中国境内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4400元,当月工资为12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A0

B50

C60

D180

【答案】D

【解析】(1)如果在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额2000元的,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20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3600元[4400-(2000-1200)],除以12个月等于300元,按照300元确定适用的税率为5%;(2)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5%=180(元)。

6. 某个人独资企业销售收入为272000元,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0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当年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最高为( )元。

A.30000 B.38080 C.40800 D.50000

【答案】C

【解析】(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2)该企业当年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72000×15%=40800(元)。

7. 某作家2010年1月5日从甲出版社取得稿酬600元,4月20日从乙出版社取得稿酬2000元。作家4的稿酬应纳税额( )元。

A.100 B.120 C.168 D.240

【答案】C

【解析】4月20日的稿酬应纳税额=(2000-800)×20%×(1-30%)=168(元)。

8. 李某3月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00元,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元。

A.300 B.320 C.368 D.440

【答案】D

【解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440(元)。

9. 李某203月取得非上市公司红利300元,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30 B.60 C.120 D.140

【答案】C

【解析】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20%=60(元)。

10. 李某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年3月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当月发生的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合计为200元,修缮费用300元,均取得合法票据。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30 B.160 C.170 D.180

【答案】C

【解析】李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200-300-800)×10%=170(元)。

11.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有(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未投入使用的房屋

C.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答案】CD

【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未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物都可以按规定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

12.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固定资产中,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的有( )。

A.电子设备

B.机器

C.火车

D.家具

【答案】BC

【解析】选项A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选项D家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13.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下列行为应视同销售确认所得税收入的有( )。

A.将产品用于利润分配

B.将产品用于广告

C.将产品用于在建工程

D.将产品用于赞助

【答案】ABD

【解析】企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时应当视同销售确认所得税收入;选项D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企业所得税上不视同销售。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有( )。

A.薪炭林

B.产畜

C.经济林

D.待售的羊

【答案】ABC

【解析】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待售的牲畜不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15.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有( )。

A.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B.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C.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D.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买卖股票发生的损失

【答案】BCD

【解析】固定资产的盘亏损失属于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

16. 企业取得的下列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的有( )。

A.国债利息收入

B.转让国库券收入

C.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

D.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答案】AD

【解析】选项BC不属于免税收入,需要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17.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定需要加速折旧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有( )。

A.年数总和法

B.年限平均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工作量法

【答案】AC

【解析】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18.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可以加计扣除的有( )。

A.开发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B. 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C.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

D.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投资额

【答案】AB

【解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19.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具有下列( )情形的,应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A.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B.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C.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D.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答案】ABCD

【解析】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0.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关联企业所得不实的,可以按照下列( )方法进行调整。

A.再销售价格法

B.交易净利润法

C.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D.利润加成法

E.利润分割法

【答案】ABCE

【解析】税法规定对关联企业所得不实的,调整方法如下: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净利润法;利润分割法;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篇5:《税法二》税务师考试题及答案

《税法二》税务师考试题及答案

不做习题怎么备考?下面是《税法二》税务师考试题及答案,看看你都会做哪些?

1、年1月某上市公司员工周某以1元/股的价格持有该公司的限制性股票5万股,该股票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箅公司登记日收盘价为4元/股,2011年12月解禁股票3万股,解禁当日收盘价7元/股。周某本次解禁股票应,纳税所得额为( )元。

A.135000

B.147000

C.180000

D.286000

答案:A。[(4+7)/2-1]^3

2、2010年2月宋某被授予本公司股票期权,施权价1元/股,股票3万股。3月份行权,股票当日收盘价7元/股。宋某应就该项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20460

B.22440

C.26400

D.32940

答案:D.[(7-1)*3/12*25%-1005}*12

3、204月田某作为人才被引入某公司,该公司将购置价800000元的一套住房以500000元的价格出售给田某。田某取得该住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21500

B.37500

C.52440

D.73995

答案:D『解析』低价售房按全年一次奖金的办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0-500000)/12=25000,找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00×25%-1005=73995(元)

4、外籍专家杰克任职于某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截止2011年12月在中国境内居住满四年。12月3日杰克离境述职,12月12日返回。12月份中国境内机构支付工资30000元,境外总公司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10000元。假定我国政府与杰克所在国签订了税收协定,2011年12月杰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6320.55

B.7266.72

C.7199.44

D.7374.38

答案:A.{[(30000+10000)-4800]*30%-2755}*(1-10000/40000*9/31)=7238.51

5、2011年8月方某取得好友赠送的房产,赠送合同注明房产价值100万元,方某缴纳了相关税费5万元并办理了产权证。方某取得该房产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万元。

A.9.5

B.10

C.19

D.20

答案:C『解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5)×20%=19(万元)

6、2011年某企业转让一栋六成新的旧仓库,取得转让收入2000万元,缴纳相关税费共计120万元。该仓库原造价1000万元,重置成本1500万元。该企业转让仓库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万元。

A.114

B.296

C.341

D.476

答案:C『解析』扣除项目合计=1500×60%+120=1020(万元),增值额=2000-1020=980(万元),增值率=980/1020×100%=96.08%,应缴纳土地增值税=980×40%-1020×5%=341(万元)

7、纳税人转让旧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可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年度起至转让年度止每年加计扣除的比例为( )。

A.2%

B.5%

C.10%

D.20%

答案:B

8、对于符合清算条件,应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箅的项目,纳税人应当在满足清箅条件之日起( )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清箅手续。

A.30

B.60

C.90

D.120

答案:C

9、2011年9月甲公司作为受托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一份,合同约定技术开发金额共计10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与报酬金额之比为4:1。另外,作为承包方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一份,承包总金额300万元,将其中的100万元工程分包给另一单位,并签订分包合同。甲公司2011年9月应缴纳印花税( )元。

A.1500

B.1800

C.2600

D.3000

答案:B『解析』技术合同单对合同约定按研究开发经费一定比例作为报酬的,应按一定比例的报酬贴花。应缴纳印花税=200×0.3‰×10000+(300+100)×0.3‰×10000=1800(元)

10、2011年7月甲公司开业,实收资本500万元;与银行签订一份融资租赁合同,合同注明金额1000万元;当月受乙公司委托加工产品,合同约定由乙公司提供原材料200万元,甲公司收取加工费10万元。2011年7月甲公司应缴纳印花税( )元。

A.2050

B.3030

C.3050

D.3550

答案:C 『解析』对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的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应按合同所载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贴花。应缴纳印花税=500×0.5‰×10000+1000×0.05‰×10000+10×0.5‰×10000=3050(元)

篇6:税法二之融资租赁的房产的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税法二之融资租赁的房产的练习题及答案

多选题

关于融资租赁房产的房产税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由承租人在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按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B、由出租人在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按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C、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承租人在合同签订的次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D、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出租人在合同签订的当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E、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承租人在合同签订的当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融资租赁的房产,由承租人自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产税。合同未约定开始日的,由承租人自合同签订的次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篇7:《税法二》试题参考

《税法二》试题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税法二》试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的所属企业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属分公司

B.国家邮政局及所属各级邮政企业

C.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所属分公司

D.民航总局所属航空公司及其分公司

2.某企业实现收入总额860万元,与之相应的扣除项目金额共计838万元,另外还收到应返还给上年度的流转税额3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额为12万元、的亏损额为8万元。该企业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A.3600元    B.6600元

C.13500元    D.16500元

3.某公司202月接受外单位捐赠卡车一辆,价值12万元,12月20日将其售出,取得收入11万元,销售时缴纳相关税费0.8万元。就该辆卡车而言,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A.39600   B.36960元

C.36300元   D.33660元

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金融企业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库券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B.保险企业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库券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C.保险企业代销国债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D.金融企业购买的国债到期兑付所得的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

5.某公司有注册资本300万元,年1月1日向其关联企业借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期2年,每年支付利息12万元。假定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5%,该公司计算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该项借款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为( )。

A.7.5万元   B.9万元

C.10万元   D.12万元

6.下列纳税人发生的工资费用,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是( )。

A.饱饮食服务企业按公司规定提取的提成工资

B.工效挂钩企业按标准提取的工资

C.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

D.工效挂钩的事业单位发放的工资

7.某企业2001年度实现会计利润总额40万元,注册税务师核查,当年“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了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分别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5万元、贫困山区的捐赠10万元。该企业2001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答案取小数点后两位)。

A.13.20万元    B.14.85万元

C.16.01万元    D.16.50万元

8.某贸易公司2001年3月1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使用,租期1年,按独立纳税人交易原则支付租金1.2万元;6月1日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机器设备一台,租期2年,当年支付租金1.5万元。公司计算当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的租赁费用为( )。

A.1.0万元   B.1.2万元

C.1.5万元   D.2.7万元

9.某企业2001年末应从甲公司收取销货款余额80万元,应从乙公司收取劳务款20万元,应从丙公司收取周转借款10万元,若按5%的比例计算,该企业年末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为( )。

A.4000元   B.4500元

C.5000元   D.5500元

10.保险企业当年自留的保费收入,不得提取并在税前扣除保险保障基金的是( )。

A.财产保险   B.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C.短期健康保险  D.长期健康保险

11.某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1年度经营亏损15万元,经税务机关核实无误。年终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32.3万元,联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该企业2001年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为( )。

A.3.11万元   B.3.66万元

C.4.14万元   D.7.59万元

12.某公司2001年度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净额6500万元,扣除了业务招待费26.5万元。该公司2001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

A.0.81万元    B.0.99万元

C.2.31万元    D.1.89万元

13.A公司以500万元向B公司投资入股,取得B公司3%的股权。2001年12月A公司将股权转让,收到B公司的转让支付额620万元,其中含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68万元。A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B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A公司收到的转让支付额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

A.21.60万元   B.29.40万元

C.31.56万元   D.39.22万元

14.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是( )。

A.免征1年   B.免征3年

C.免征5年   D.暂免征收

15.某小型企业2001年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收入110万元,成本、费用及销售税金共计120万元,全年亏损10万元。经审核,成本、费用真实,收入无法核准备。当地税务机关确定的应税所得率为20%,该小型企业2001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A.7.26万元   B.7.92万元

C.9.07万元   D.9.90万元

16.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其所得税的税务处理是( )。

A.不缴纳所得税

B.作为企业当期所得缴纳所得税

C.减半征收所得税

D.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年度

17.外国企业从事合作开采石油资源的,合作者在分得原油时,确定其收入额的正确方式是( )。

A.参照国际市场原油的到岸价格

B.参照国内市场原油的销售价格

C.依据成本计算的组成计税价格

D.参照国际市场同类品质的原油价进行定期调整的价格

18.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某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以上,有关年度应纳税所得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不考虑地方所得税):

年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纳税所得额 -100 -50 70 -50 140 150 300 -50 -150 500

该企业10年共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

A.67.5万元   B.75.5万元

C.78.0万元   D.56.5万元

19.某外国投资者在内地某市投资举办一家合资经营宾馆,经营期限10年以上,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税率3%,2001年该投资将分得的利润46.9万元再投资于本宾馆,增加注册资本,追增期限6年。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应退的税款为( )。

A.5.63万元   B.8.04万元

C.8.40万元   D.9.24万元

20.某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关联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该批产品成本为17万元,费用为2万元,该企业正常成本利润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30%。按照成本加价法计算,该批产品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

A.10200   B.11400元

C.12240元   D.13680元

21.某外商投资公司自行申报以30万元从境外关联公司购入一批产品,又将这批产品以28万元转售给另一关联公司。假定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按转售价格法计算,该次销售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

A.6720元   B.8400元

C.9000元   D.9400元

22.对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是否征收外资企业所得税,主要依据是( )。

A.该机构是否在中国从事业务活动

B.该机构是否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营业收入所得

C.该机构是否接受中国企业的委托,在境外从事代理业务,并取得收入

D.该机构是否为其总机构在我国进行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等活动

23.甲国某公司在华常驻代表机构2001年度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当年发放给职工的工资、津贴及租房费用等支出额为48000元,收入额无法确定。按照支出额的换算方法计算该机构2001年度应纳的所得税额为( )。

A.1760.00元   B.1863.53元

C.1742.40元   D.1667.37元

24.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本着从宽、从简的原则,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满一年而未超过五年的个人,适应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 )。

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

B.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

C.在中国境内免除纳税义务

D.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外企业或个人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

25.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一次劳务报酬收入畸高的应实行加成征收,所谓“一次劳务报酬收入畸高”是指( )。

A.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0元

B.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

C.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

D.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超过50000元

26.某科研单位工程师为某施工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双方商定,设计完成后由施工企业企业支付给工程师35000元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由施工企业代付。不考虑其他税费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代付的个人所得税为( )。

A.6400.00元   B.7710.53元

C.8132.23元   D.8421.05元

27.王某2001年出版了短篇小说一部,取得稿酬8000元;同年该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4次,每次取得稿酬900元。王某的稿酬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

A.952元     B.1288元

C.1299元     D.1856元

28.刘某2001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两次,分别为2000元、5000元。刘某两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

A.1040元   B.1120元

C.1200元   D.1400元

29.张某(中国公民)由一中方企业派往国内一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每月分别支付张某工资600元和3000元。张某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

A.200元    B.205元

C.295元    D.240元

30.陈某为中国公民,2001年12月份取得工资收入600元,全年的奖金收入7200元。陈某1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

A.20元    B.905元

C.1025元    D.1185元

31.某外籍专家2001年9月11日来华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中方支付月薪折合人民币30000元,3个月共支付90000元。2001年11月25日该专家离境,其11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

A.8425.00元    B.7020.83元

C.5125.00元    D.4270.83元

32.计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的项目是(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B.按规定缴纳的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

C.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财产保险费

D.个体工商户业主每月领取的工资

33.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要扣除必要的费用,其必要费用是指( )。

A.按月减除800元  B.生产、经营中的成本

C.收入总额的2%   D.生产、经营中的工资费用

34.赵某(中国公民)为一企业的董事会成员,2001年12月份工资为2000元,年终奖金3000元,另取得董事费收入5000元,赵某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为( )。

A.1465元   B.1095元

C.1180元   D.1220元

35.下列房地产转移或转让行为中,应当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是( )。

A.直系亲属继承的房屋

B.有偿转让的合作建房

C.兼并企业并入被兼并企业的房屋

D.无偿赠与给直系亲属的房屋

36.下列关于印花税征税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财产保险合同中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

B.借款合同中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C.技术转让合同中包括专利权转让所书立的.合同

D.购销合同中包括作为物资部门执行计划使用的物资调拨单

37.出于简化纳税手续的考虑,税法规定了印花税可采取一些特殊的缴纳方法,下列各项缴纳方法,错误的是( )。

A.按期汇总缴纳   B.以缴款书代替贴花

C.代扣分期缴纳   D.以完税证代替贴花

38.下列有关房产税纳税义务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 )。

A.纳税人自建房屋的自房屋建成之日起开始缴纳房产税

B.纳税人办理验收手续之关已经使用的房屋应自使用之日的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C.纳税人将房屋出典的,以签订合同的时间为出典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D.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自办理验收手续之日的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39.某企业2001年以自己价值500万元的办公用房与另一企业交换一处厂房,并支付差价款200万元,同年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向该企业出让土地一块,该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300万元。企业应缴纳的契税为( )(该地规定契税科率为5%)。

A.10万元    B.15万元

C.25万元    D.40万元

40.某企业实际占地面积共为30000平方米,中企业子弟学校面积2000平方米,医院占地1000平方米,注册税务师《20《税法二》试题》。该企业每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该企业所处地段适用年税额为3元/平方米)。

A.81000元    B.84000元

C.87000元    D.90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的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41.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缴纳的下列各项税金,可以扣除的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

E.印花税

42.准予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纳税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借款费用,包括( )。

A.短期借款的利息

B.长期借款的利息

C.与债券相关的溢价摊销

D.借款时发生的辅助费用的摊销

E.借入外币资金进口固定资产作为利息费用调整额所产生的差额

43.按照现行规定,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进行的下列公益、救济性捐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的有( )。

A.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B.向文化、艺术等事业的捐赠

C.向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

D.向中国绿化基金会的捐赠

E.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捐赠

44.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应相应调整账户。企业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将有关计算资料一并附送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在计算申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的调整方法有( )。

A.据实逐年调整    B.按增值调整

C.按平均数调整    D.按评估调整

E.综合调整

45.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以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符合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条件的有( )。

A.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

B.承租方租赁固定资产的时间在一年以上

C.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

D.租赁期内最低付款额大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

E.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

46.下列各种情形中,应对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 )。

A.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

B.收入和费用均不能正确核算的

C.没有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资料的

D.不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

E.按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47.按照企业所得税有关资产评估增值的处理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或净损失,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B.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净收益,凡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交财政的,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C.纳税人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可以计提折旧,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D.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8.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保险费用包括( )。

A.按规定上交保险公司的保险费

B.按规定向劳动部门上交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

C.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

D.按规定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

E.为特殊工程职工按规定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

49.下列固定资产中,企业所得税规定当期可提取折旧的有( )。

A.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B.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C.融资性租出的固定资产

D.经营性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E.当月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50.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有( )。

A.2年暂免征收    B.第1年免征

C.第2年减半征收   D.第3至5年减半征收

E.第2至5年减半征收

51.经批准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从2001年1月起,汇总纳税的具体办法有( )。

A.统一计算    B.分级管理

C.定期预缴    D.就地预缴

E.集中清算

52.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外国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收所得税,这些所得是指( )。

A.从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

B.从中国境内取得的存款或贷款利息

C.将财产租给中国境内租用者而取得的租金

D.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取得的使用费

E.转让在中国境外的房屋、建筑物取得的收益

53.根据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得在税前扣除的有( )。

A.建房借款的利息支出

B.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用

C.发生的公益救济性捐赠

D.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

E.资助给非关联科研机构的开发经费

54.外资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融通资金所支付或收取的利息,应由税务机关参照正常利率调整的有( )。

A.超过关联关系所能同意的数额

B.低于没有关联关系所能同意的数额

C.利率超过这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D.利率低于这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55.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利润直接用于我国境内再投资,可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再投资退税的优惠政策,其退税的条件是( )。

A.必须是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税后利润

B.必须自资金实际投入之日起1年内办理退税

C.再投资的经营期限不得少于3年

D.必须是确实缴纳了企业所得税以后的利润

56.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

A.私营企业所有投资者   B.个体工商户

C.合伙企业合伙人    D.外籍个人

E.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

57.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包括( )。

A.年终加薪    B.托儿补助费

C.误餐补助    D.独生子女补贴

E.劳动分红

58.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包括( )。

A.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投资的股息所得

C.个人按月取得的工薪性质的所得

D.储蓄存款的利息所得

E.个人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59.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月减除800元费用的有( )。

A.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E.偶然所得

60.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以后,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调整。其特殊情况是指( )。

A.企业年终盘存   B.原计价有错误

C.原估价产生错误  D.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E.新增加固定资产

61.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得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 )。

A.各种赞助支出    B.个体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C.财产保险支出    D.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E.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62.个人取得下列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B.退休工资

C.年终奖金      D.保险赔款

E.各种劳动分红

63.个人取得下列各项所得,必须自行申报纳税的有( )。

A.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所得

B.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的

C.取得一次性劳务报酬所得

D.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

E.分笔取得属于一次性的劳务报酬所得

64.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企业包括( )。

A.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登记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B.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登记成立的合伙企业

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登记成立的私营企业

D.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登记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E.经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批准成立的负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的其他个人独资、个人合伙性质的机构或组织

65.下列房地产转移行为,须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有( )

A.企业双方出让房产使用权

B.某国家机关将房产无偿划拨给下属事业单位

C.税务机关拍卖扣押的欠税单位的房产

D.某国有企业与一外国企业合作建房后出售

E.某国有企业以房产对外投资,参股分红

66.下列应税凭证中,可免纳印花税的有( )。

A.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B.合同的正本或抄本

C.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企业提供的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D.国家指这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书立的农产品收购合同

E.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生活居住房租合同

67.下列有关印花税的处理,符合印花税条例规定的有( )。

A.技术开发合同中,只就合同所载报酬金额计税,研究开发经费不计入其计税依据

B.凡企业分立、合并等变更后,不需重新进行法人登记的,其原有资金账簿已贴印花无效

C.如果应税合同在境外签订,且不便在境外贴花的,应在将合同带入境时办理贴花手续

D.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房租合同,凡用于生活居住的,也应贴花

68.以净吨位作为车船使用税计税依据的有( )。

A.乘人汽车   B.畜力车

C.机动船    D.非机动船

E.载货汽车

69.按房产税暂行条例,下列属于房产税征税对象的是( )。

A.工厂围墙    B.企业职工宿舍

C.水塔     D.宾馆的室外游泳池

E.房地产公司出租的写字楼

70.下列单位用地,须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有( )。

A.公园办企业的用地  B.水电站发电厂厂房用地

C.水利设施及管扩用地  D.机场飞行区用地

E.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

三、计算题(共8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一)

某公司2001年发生以下应税项目:

(1)与甲公司签订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受托为其加工一批产品,原材料价值80万元、辅助材料价值20万元由公司提供,向甲企业收取加工费30万元,各项金额均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分别记载。

(2)与乙企业签订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记载金额1000万元,其中含相关费用100万元。施工期间,公司将价值200万元的水电安装工程转包给另一施工企业,并签订了转包合同。

(3)与丙企业签订一份技术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为100万元。

(4)与丁企业签订一份运输合同,记载金额共计500万元,其中货物价值400万元、运输费50万元、装卸费30万元、仓储保管费20万元。

根据所给资料,依据印花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71.与甲企业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

A.150元    B.240元

C.490元    D.450元

72.与乙企业签订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和转包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

A.2700元    B.3000元

C.3300元    D.3600元

73.与丙企业签订的技术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

A.250元     B.1200元

C.1500元     D.1800元

74.与丁企业签订的运输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为( )。

A.250元     B.450元

C.600元     D.2500元

(二)

中国公民李某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职员,2001年其个人收入如下(本题中的租金收入、工程设计收入、售房收入的营业税税率为5%,除营业税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1)每月工资收入6000元,12月份取得年终奖24000元。

(2)私有住房出租1年,每月取得租收入3000元,当年3月发生租房装修费用2000元。

(3)业务时间为某单位进行一项工程设计,取得设计费收入50000元,将其中20000 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灾区。

(4)11月20日销售非惟一的家庭生活用私有住房一套,取得收入200000元,该房上年购进价150000元,销售过程中缴纳相关费用5000元。11月25日购买福利彩票中奖5000元。

根据所给资料,依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75.2001年李某全年工资和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10080元    B.12780元

C.12605元    D.13050元

76.2001年李某的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2260元   B.4520元

C.5470元   D.6440元

77.李某取得的设计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3600元   B.5980元

C.6400元   D.10000元

78.李某的售房收入和福利彩中彩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7000元   B.8000元

C.8800元   D.9300元

四、综合分析题(共12题,每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选项得0.5分)

(一)

某制药公司2001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8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0万元;应扣除的产品销售成本5000万元,发生产品销售费用28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15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40万元)、财务费用128万元、管理费用49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0万元、不含坏账准备金);应上缴增值税60万元、营业税1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7万元;直接向灾区受灾单位捐款5万元、红十字事业捐款10万元,通过国家规定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向老年服务机构捐款20万元、青少年活动场所捐款8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账户的借方分别载有未收回的货款金额100万元(含关联企业20万元)、30万元,该公司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比例为5‰;公司年平均职工人数295人(含医务室、托儿所人员5人),当地政府确定的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全年直接计入各项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300万元,由福利费支付的医务室、托儿所人员工资6万元,均按规定的比例计提了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12月20日从经济特区联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分回税后利润74万元,联营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15%(当年享受了定期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地方所得税税率3%;12月下旬分别从A、B两国分支机构取得税后收益52万元、35万元,A、B两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5%、30%。

根据上述资料,依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79.在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合计为( )。

A.170.4万元   B.171.0万元

C.200.4万元   D.201.0万元

80.该制药公司在计算2001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据实扣除的有( )。

A.广告费用   B.业务宣传费用

C.对受灾单位的捐赠 D.对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E.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81.在企业所得税前应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为( )。

A.4000元   B.5000元

C.5500元   D.6500元

82.在企业所得税前应扣除的工资费用、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为( )。

A.327.12万元   B.327.96万元

C.332.76万元   D.352.50万元

83.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所得税为( )。

A.12.40万元   B.13.53万元

C.14.88万元   D.16.24万元

84.2001年该制药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共计为( )。

A.32.35万元   B.41.68万元

C.43.28万元   D.47.52万元

(二)

某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1994年3月在我国某经济特区登记注册,经营期限。该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15%,地方所得税税率3%。1994年至2001年的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994年亏损30万元,1995年亏损10万元,盈利30万元,盈利60万元,19亏损10万元,盈利50万元,亏损20万元。

2001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8500万元,服务性收入500万元;应扣除的成本和销售费用7115万元,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管理费用1200万元(其中含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40万元,交际应酬费用39.5万元);应缴纳的增值税80万元、营业税25万元;经批准7月1日向其他企业借款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期1年,当年内实际支付借款利息费用10万元,已计入“财务费用”账户,同期银行的贷款年利率为4.8%;“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有支付给境外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30万元,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向某小学捐款40万元(上年度新产品开发费用为30万元)。

该企业中方与外方的投资比例为6比4,外方于年2月将分得的2001年的税后利润(不考虑基金分配)全部用于再投资追加本企业注册资本,追增期限8年。

根据上述资料,依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85.19~20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 )。

A.2.1万元   B.3.1万元

C.4.2万元   D.7.2万元

86.所得税前应扣除的新产品开发费用和交际应酬费为( )。

A.70.0万元   B.73.5万元

C.90.0万元   D.93.5万元

87.下列项目中,在税前可据实扣除的有( )。

A.新产品开发费   B.特许权使用费

C.利息费用    D.对对的捐赠

E.应缴的流转税

88.2001年该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为( )。

A.41.08万元   B.43.18万元

C.45.28万元   D.47.38万元

89.2001年该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为( )。

A.322.62万元   B.324.92万元

C.326.82万元   D.328.92万元

90.外方将分得的2001年的税后利润用于再投资应退的税额为( )。

A.4.35万元   B.4.41万元

C.9.44万元   D.9.55万元会计

篇8:税法二》同步练习题: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税法二》同步练习题: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多选】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指定专门用途并按规定进行管理的,企业可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

B.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合同、协议约定作为资本金且在会计上已做实际处理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

C.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低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D.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扣除,税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E.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

【答案】ABE

【解析】选项C: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其折旧应按会计折旧年限扣除,税法另有规定的除外;选项D: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如果短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其按会计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高于按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的折旧部分,应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多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 )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E.成本加成法

【答案】ACD

【解析】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篇9:初级审计师《税法》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初级审计师《税法》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1.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在出现下列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情形时,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有( )。

A.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B.放弃到期债权

C.无偿转让财产

D.实行债权转股权

E.低价转让财产

【答案】:ABC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2.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经营行为,视同销售货物的有( )。

A.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B.将自产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C.将购买的货物分配给投资者

D.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E.将委托加工的货物对外投资

【答案】:ABCE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3.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有( )。

A.纳税人自用的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

B.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

D.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

E.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答案】:ABCD不得扣除进项税额的项目包括: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前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纳税人自用的应纳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

4.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是( )。

A.酒精

B.白酒

C.汽油

D.柴油

E.卷烟

【答案】:BE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复合征收方式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是白酒和卷烟。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凡是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都征增值税

B.凡是征收增值税的货物都征消费税

C.应税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其税基含有消费税

D.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其税基含有增值税

E.消费税是价内税

【答案】:凡是征收增值税的货物不一定征消费税;凡是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都征增值税;应税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其税基不含有增值税;应税消费品征收增值税的,其税基含有消费税。

6.下列项目中应征收营业税的是( )。

A.运输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

B.高新技术企业转让技术成果

C.经营电子游戏厅

D.百货公司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

E.金融机构的转贷业务

【答案】:BCE选项AD征收增值税。

7.营业税的下列税目中,适用 5%税率的有( )。

A.建筑业

B.文化体育业

C.转让无形资产

D.服务业

E.销售不动产

【答案】:CDE选项AB适用3%税率。

8.以下项目中,应并入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有( )。

A.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B.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租金收入

D.财政拨款

E.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

【答案】:ABCE选项D不并入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收入。

相关专题 练习题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