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阅读及答案解析

我的CP是真的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阅读及答案解析

【简介】感谢网友“我的CP是真的”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阅读及答案解析(共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阅读及答案解析

“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中文教授说,“包括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在大家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的时候,我想给你们一点提醒。”教授敲了敲讲台。今天他两手空空,没有带书和讲义,“因为大家未必识庐山之真面目,所以过于自信有时会导致狭隘。”

这句话分量有点重,学生们开始注意教授。黑板上教授写下“中学到大学”几个字,问:“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生们笑了,没有人回答,是不屑于回答。教授说:“的确太简单了。”然后转身添了“都没有的知识”几个字,问:“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念一 下?”

学生们仍然在笑,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当“小学生”,教授只好自己念:“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然后解释,“是的,你们的学历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学历与学问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实在太广阔了……”

学生们又开始聊天,交头接耳:谁谁进党政机关了,谁谁应聘于某某大企业,谁谁准备去南方……教授忽然提高嗓门:“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

学生们一惊,都抬起头,教授见大家注意力集中了,笑眯眯地在那句话前加了一个“从”字,有学生轻声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教授立即指着他:“这位同学,请你读出这句话,注意断句。”

学生站起来,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念道:“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其他同学呵呵笑。教授问:“难道他念得不对?”学生们仍然呵呵笑,兴致盎然且轻松。

教授环顾四周 ,见没有人答话,叹了口气,扔掉粉笔:“唉,形成思维定式 了,不利于面对充满变数的世界。”这时有个同学反问:“难道他念得不对?”教授断然回答:“只对一半!”台下的人再次提起精神,盯住教授开始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台下一片安静。教授得意地诡秘一笑,走下讲台:“诸位,很抱歉!作为一句中文教授,我竟然在与各位道别的时刻玩了一次小学生的文字游戏——不过,我用心良苦,因为你们即将面对的社会的确充满了——____________,而你们又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下的学生们纷纷起立,向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1、“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这句话中文教授分____________次写在黑板上的。(1分)

2、将“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填在文中的横线处。(4分)

3、在这节课上,大学生的心理有着一波三折的变化,下面是几个概括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词语:①不屑一顾 ②惊疑不解 ③心不在焉 ④恍然大悟 ⑤兴致盎然 ⑥肃然起敬

按文中的顺序重新排列,正确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这句话中“一个小小的因素”在文中具体指:( )(2分)

篇2:《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阅读及答案解析

5、把“讲”“唠”“吐”“答”“谈”几个词填入下面这段话中。(5分)

教授在学生临毕业前,没有让学生( )师生真情、( )远大理想、( )高深问题,而是以( )家常的方式给学生( )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参考答案:

1、答案:三

2、答案: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3、答案:③ ① ② ⑤ ④ ⑥

4、答案:D

5、答案:吐 谈 答 唠 讲

篇3:《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阅读答案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阅读答案

由象牙塔到服务站,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大学正由古典大学进化到现代大学时代。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社会多种需求。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斯特教授在系统地论证高等教育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时,又明确地把大学称作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 “发动机”或“火车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不仅仅是、也不可能是远离世俗、远离社会的“象牙塔”,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伯克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机构联系起来,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日益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

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组织的知识生产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正由非功利性、公益性、公共性走向了功利性、现实有效性。大学往往被称为“学问之府”,所加工的知识并非一般的知识,而是高深的知识,这种高深知识具有专业化、自主性等特性,强调发现真理、探求新知。而现代大学已不再仅仅是知识生产机构,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知识传播与普及、扩散机构而存在。而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组织的知识生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知识生产的优先排序由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变化为技术知识、应用科学、基础科学。高等教育由注重学术本位到更加重视社会本位,日益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强调高等教育机构为社会做出的现实价值;由注重知识生产到注重知识生产与应用并重,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由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学生群体发生着深刻变革,不仅是学生规模的急速扩张与增长,还意味着学生的来源、需求、人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大学不仅仅培养学术人才,还要培养社会精英,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甚至于一般职业技能人才。在现代大学中,学生群体的日益多元化,意味着共同的学术文化已不复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术能力、职业追求、求学目的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对大学组织类型与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根本影响。在大学里,学生更多的是把接受高等教育与未来职业生活、个人收益结合在一起,把自己作为顾客、消费者,而不是单纯的学生这一角色。他们把其视为是通向良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促进社会流动的途径。培养学生更多的是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术探究的能力。大学组织及学生群体的变革是永恒的,异化、选择是有代价的,主要是大学本身满足现实和适应长远发展的结果。这一选择付出的代价是暂时的效率损失和低层次组织的消失,换来的是宏观层次上大学组织和在人才培养上的可持续发展。 (有删改)

8.下列不属于“现代大学”办学的显著特征的一项是

A.着眼社会需求,提供多种人才。

B.关注社会变化,引领社会发展。

C.追求高深知识,强调发现真理。

D.注重社会本位,重视产学研结合。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蔡氏理想中的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知识真理的办学模式是和德国古典大学的理念相一致的。

B.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基于大学已由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的中心。

C.由注重知识生产到注重知识生产与应用并重是由知识的价值走向功利性和现实有效性所决定的。

D.大学生把读大学与未来职业生活、个人收益结合起来是受了大学组织类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0.根据文意,概括高等教育由古典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两方面原因。(3分)

试题答案:

8.C

9.D

10.(1)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高等教育已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连接的重要的子系统。(2)大学本身满足现实和适应长远发展。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意思符合即可)

篇4:天文知识的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关于天文知识的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7分)

一天24小时的常识,可能在未来被改变。日前,天文学家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未来一天可能变成25小时。

(一)地球自转变慢了

在大约5.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速度超过今天,但其绕太阳旋转的速度却一直很稳定。在那一时期,地球上的小时数同现在一样,但是天数比现在多出几十天。达到420天。对此,英国达勒姆大学天文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森称,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地球自转速度一直在减慢。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他对过去27数百次日食及月食资料的分析。

5.3亿年前,地球每天有2l小时,而到了1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每天则变成了23小时。通过研究珊瑚泥灰质沉积物,珊瑚似乎起到日历表的作用。科学家借此计算出两个春天之间的时间跨度。

5亿年前至3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迅速减慢。2亿年前至今,每隔5年,地球自转减1秒钟,直到变成了现在的`1天24小时。假如再过1,每天便会长1分钟。这样算下去,在遥远的将来,地球1天的时间变为25小时就有可能了。

(二)科学家说法不一

科学家们对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的原因,各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由于涨潮产生的摩擦力,因为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大陆分布有关。5亿年前至3亿年前,那时的大陆是沿赤道的方向排列,使涨潮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地球自转减慢得较迅速;2亿年前以后,大陆按照南北方向排列,涨潮产生的摩擦力相对减小,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就自然变缓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据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报道,月球引力造成海洋和地球深处产生永久波,使得地球似乎成了摇动器。地球好比一个不断转动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若要将旋转的速度降下来,这名运动员则必须将双臂伸展开来。这同样是地球一天在遥远的将来变成25小时的原因。

(三)人类寿命受到影响

如果几亿年后的地球还适合人类居住,一天25小时的日子将会变成什么样?首先,对于爱睡懒觉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还有那些现在整天忙碌的人,也可以从多出的一小时里,安排更多的工作或休闲、娱乐。

但同时,多出1小时也有弊病。因为一天25小时,将意味着身体每天要比原来多耗掉1小时的生命。这对人类的寿命会不会有影响还有待科学的研究。

小题1:请从语言上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作用进行分析。(2分)

也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是月球。

小题2:选文划线句子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3:选文第三部分的内容能否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调换?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可能表估计、推测,说明月球是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原因的几率大,这体现说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小题1:选文划线句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将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原因表现出来。

小题1:不能调换(1分),因为文章按照人们由现象到原因再到影响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安排,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了。(2分)

篇5:读《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有感:从中学到大学都学不到的知识

――读《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有感

作者 陆章琪

俞洪敏的书我虽是从小就读,但《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却是我读过中文字最多的,内容最丰富的,涵义最有深度的。从阅读到旅行,从情怀到闲话,俞敏洪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活在自己创造的生命状态里”,因为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改变的。

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刚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最有感触的是书中的《我们的中学和大学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文。从初中中考开始一直到大学四六级,一路都有俞敏洪的书的陪伴,虽然在那些他编的书里,没有深刻的大道理,但是一个个单词一条条注释,以及每一个单词记忆法都教会我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当我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又碰巧有幸读完那篇文章,我开始思考过去的时光里我到底是否真正学到过从中学到大学都学不到的知识。

在大学这条路上,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单纯的走着,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数个声音影响着你、引诱着你、迷惑着你,你个人的意志不能决定这条路的方向,你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也会不断相互影响着彼此的行走轨道。还记得我当时上高三时最激励人心的一句话就是,上了大学就没那么多作业了,这句话出自于我的任课老师,我的父母,我的亲戚朋友,甚至高我一级的表哥表姐,让高三生的我一度以为大学是绝对自由的天堂,没有作业甚至不用学习。

可是这真的意味着大学可以停止学习新的知识了吗?从我已经结束的大学四年生涯来看,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的,他们在大学松懈了书本学习,终日宅在寝室里昏天黑地打游戏、看电视剧,大学四年结束既不懂道理,也不明事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仍然沿袭着高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惯,大学毕业后,学富五车却也不过纸上谈兵;另外有部分人,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轻松的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素质。那么对最后一部分人来说,()在大学学习到这样的新知识就足够了吗?其实以上三种能力,或许在中学还学不到,但是正应该是每一所大学赋予给它的`每一个学生的能力,至于在大学都学不到的知识,包括且不仅包括正确的三观,未来的长远目光……也就如同俞敏洪说的那样“信仰、激情和理想”,可惜的是我们从小就没有浸润在这样的环境里。

但从中国的大学来讲,其一大特色就是所谓的上“大课”,即大大的阶梯教室坐的满满当当,下面坐着一位渺小的主讲老师,孤单地讲着课件,特别是碰到思修课,老师们通常是自说自话鲜少和同学们有所互动。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做到信仰的产生,激情的碰撞和理想的扎根呢?这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英雄造时势的时代,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做主力军,而特异突出的人才也必将受到时代的青睐。每个年轻人都是时代的未来,而大学作为一个载体,被赋予了很重大的责任,“从中学到/大学/都学不到的知识”这一命题是永远无法完结的,这一命题或许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也可能是一辈人的一个世纪追求,而大学作为一艘运满人才的船,需要不断的扩充容量,加固板材,固定风帆,坚定目标。

“人所做的一切,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回来的时候,最好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只有这样。我们所犯的错误、经历的苦难、度过的岁月,才算真的有其价值和意义。”想来也是奇妙,若是我年少时读这本书或许无法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若是没有我年少时看的那些单词书,也不会有现在的高度去理解这本书。浮生碌碌,汲汲营营,转了一圈也许你发现自己还在原地,但从深度广度甚至次元上来说,这个原地早已不是那个原地了。

篇6:12月大学英语六级阅读答案及解析(卷一)

2020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阅读答案及解析(卷一)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26. [C] driven

27. [O] vulnerable

28. [E] malignant

29. [G] premises

30. [H] random

31. [K] temptation

32. [N] unique

33. [D] engaged

34. [J] spiritually

35. [B] closer

解析:

26题空格前的has been和后面的by fear,判断此处要填入一个动词的完成时,CD容易混淆,一般engaged会和in搭配,driven和by搭配,后面的题再经排除,可以锁定为C;

28题前后判断应填入一个形容词,修饰epidemic流行病的形容词应该是一个负面的词,排除可以得出E选项。

30题需要填形容词,person后的内容提到星巴克,地铁或电梯,这些都是比较随机的场景,也就是,缩小范围后定位到random符合题意。

32题根据前面的冠词an,判断此处需要填一个以元音开头的形容词,A和C符号要求,再看到32题后面to find new ways to,新的方式说明以前没有,目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该选N unique.

33 题看到介词in,此处是一个固定的短语搭配,找到可以匹配的engaged in

Section B

36. [E] It seems some people today dream that a cutting-edge new technology ...

37. [I] According to one great thinker, It is most unfortunate if we lose the ability to think differently.

38. [C] urgen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39. [K] Even in the fast-food nation America, the number of vegetarians is on the rise.

40. [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 is accelerating…

41. [H] It is obvious that solutions must be….

42. [A] Many people believe changing in the world is possible…

43. [F] It might be wrong to expect that our world would be saved at one stroke…

44. [G] It is human nature to cheris hopes for a better world.

45. [B] Technology has given us humans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natural world

解析:

37题干中的绝对词the most unfortunate可以帮助定位I段的the most tragic form, 以及该段出现的哲学家对应题干的great thinker

38题干的关键信息是ecological problems和comfortable life,定位C段中出现in search for comfort,段尾出现的各种环境生态问题。

39题干中的fast food nation America也可以快速定位到K段中间出现的相同信息。

42题干中的setback还有changing is possible,迅速定位到A段的相同信息。

43题干的关键信息at one stroke with,定位至F段出现的stroke,再浏览附近的信息表达的是相同主旨,即拯救地球并不是依靠科技能够一蹴而就的。

Section C

Passage One

46. [B] People’s reluctance to be compelled to eat plant-based food.

47. [C] Make them even more undernourished.

48. [B] Many people simply do not have access to foods they prefer.

49. [D] It may worsen the nourishment problem in low-income countries.

50. [A] It accepts them at the expense of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its people.

解析:

46题由题干中的“more visible”可定位到原文中的开头第一段。D选项是无中生有,这里并没有提到“eating habits”. 由“compulsion (强迫)”可以排除A,C选项。因为这两个选项中分别有“positive”和“preferences”两个词。B选项中的“reluctance”译为“不情愿,抗拒”,与“强迫”对应。故这里答案应为B。

47题由题干中的“in countries like India”可定位到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A和D选项是无中生有。原文中提到“aggravate an already tense political situation”, B选项与此句意思相反。C选项是对“stress already undernourished populations”的同义转述。故这里答案应为C。

50题由 题干中的“the Indian government”可定位到原文最后一段。选项B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倒数第二段提到”EAT-Lancet claimed its intention was to spark conversations among all Indian stakeholders”, 选项B的主语错误,非印度政府,故排除选项B。原文中并未提到营养专家的反对意见,选项C为无中生有。原文中最后一段提到rather than,译为“并非是”,是对D选项的否定。选项A中的“at the expense of ”, 译为“以…为代价”,由最后一句中的“danger”可知选项A正确。

Passage Two

51. C They constantly dismiss other’s proposals while taking no responsibility…

52. D A distinction should be drawn between responsibilty and fault.

53. A Stop them from going further by agreeing with them.

54. B They are prompted to come up with ideas for making possible changes.as

55. C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to free oneself.

解析:

51题A项only太过绝对,且文中并没有提到对她们的治疗,或者她们憎恨谁,属于凭空捏造的信息;B项说这些抱怨的人一直找别人麻烦,文中也没有提到;D项说他们没有与人沟通的技巧,属于张冠李戴,是表层现象,真正的特质是他们一直逃避承担责任,给自己找借口。

52题根据题干定位到文章第二段的中间部分,A项违背主旨,作者认为婴儿被遗弃在门口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但却是一项责任去照顾他,A项很明显不符合主旨;B项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摆在不承担责任的角色,而不是B项的忽略他人过错的位置。

53 题是关于其他人如何跟习惯抱怨的人相处,一种应对策略,定位到第三段there’s an ingenious way to shut it down. 后面就是具体的办法。也就是当他们抱怨时,直接先肯定他们。而BCD三项只会让这些习惯抱怨的人接着滔滔不绝地继续抱怨。

英语六级阅读答案

相关专题 有的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