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骑集秦观 阅读答案

zwb141706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精骑集秦观 阅读答案

【简介】感谢网友“zwb141706”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精骑集秦观 阅读答案(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精骑集秦观 阅读答案

精骑集秦观 阅读答案

秦观的《精骑集》序文章总结了作者自己读书的经验,提出了读书宜精不宜滥的观点,作为一篇序文,写得如此情真意切,实属难得。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阅读练习题答案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小题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小题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1)立即,就,便(2)等到

小题3: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小题4: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小题5: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可翻译为: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辄”就之意,经常考到。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能够大致理解全文,但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分别写出遇到的问题,用原文回答即可。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学生的收获。方法:要求学生能从中学习人物的优点。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以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求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因荒废在善忘。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经”、“传”、“子”、“史”中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篇2:秦观的《精骑集序》节选阅读答案

秦观的《精骑集序》(节选)阅读答案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②。然吾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③饮酒者游。旬朔④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失:有错误。③滑稽:巧言善辩。④旬朔:指十天一月。

⑤惩艾:惩戒。⑥寻绎:反复推求思考。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一见辄即能诵( ) ②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

③把卷无几日 ( ) ④悔前所为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暗疏之

A.知之为知之 B.寡助之至

C.怅恨久之 D.小大之狱

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然 吾 负 此 自 放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而聪明衰耗,不如曩时十一二。(2分)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2分)

11.作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发出“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感慨。那么,为了避免“此二物”“败吾业”,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参考答案】

8.(1)①背诵 ②跟随 ③书 ④后悔,悔恨 (4分)

(2)A (2分)

9. 然/ 吾/ 负 此 自 放 (2分)

10.(1)然而聪明已经衰竭耗尽,不如从前的十分之一二。(2分)

(2)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 (2分)

11.年少时记忆力强应珍惜光阴勤奋读书;成年后要勤于钻研思考(或勤于复习)弥补善忘的不足。(每点1分,共2分)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十天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非常勤奋,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衰竭耗尽,不如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求几遍,(

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上。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 是这两种情况。

篇3:精骑集序秦观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

1.B

2.(1)立即,就,便 (2)等到

3.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4.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5.(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篇4:《精骑集》阅读及答案参考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小题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小题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 (1)立即,就,便  (2)等到

【小题3】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小题4】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小题5】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可翻译为: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辄”就之意,经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能够大致理解全文,但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分别写出遇到的问题,用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是《江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学生的收获。方法:要求学生能从中学习人物的优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以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求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因荒废在善忘。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经”、“传”、“子”、“史”中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篇5:《精骑集》阅读及答案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②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④数年来,颇发愤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⑥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⑦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⑧,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一个月。④比:近。⑤惩艾:惩戒。⑥曩时:从前。⑦寻绎:反复推求。⑧败:损害。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然负此自放_____

比数年来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损害自己学业的两个因素是“______”和“______”。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凭借 几

2.然而聪明(已经)衰竭耗尽,大概不如从前的十分之一二。

3.不勤善忘学习要持之以恒,要珍惜青春岁月多读书,以免老大徒伤悲

篇6:《精骑集》阅读及答案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④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⑤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⑥。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⑦以此补之。

(选自《淮海集·后集》卷六《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旬朔:两字连用,表示十天或一月。③惩艾:惩戒。④曩时:从前。⑤寻绎:反复推寻。⑥不省:忘记。⑦庶几:希望。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一 见 辄 能 诵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1)然负此自放 (2)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3)比数年来 (4) 心善其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小题4】 和是“败吾业者”的原因;“说明了《精骑集》得名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分) 一 见 /辄 能 诵

【小题2】(4分) (1)依仗,依靠 (2)交往、来往 (3)等到 (4)喜欢,认为……是好的

【小题3】(4分)(1)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2)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加点字为得分点)

【小题4】(3分)不勤、善忘;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篇7:《精骑集》阅读及答案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答案

9.B

10.(1)立即,就,便 (2)等到

11.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12.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来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13.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

(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篇8:《精骑集》序阅读答案

《精骑集》序阅读答案

《精骑集》序 目的是告诫后人: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下面请看《精骑集》序阅读答案!

《精骑集》序阅读答案

《精骑集》序  〔宋〕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④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⑤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⑥。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⑦以此补之。

(选自《淮海集·后集》卷六《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旬朔:两字连用,表示十天或一月。③惩艾:惩戒。④曩时:从前。⑤寻绎:反复推寻。⑥不省:忘记。⑦庶几:希望。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1分)

一 见 辄 能 诵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1)然负此自放                   (2)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3)比数年来                     (4) 心善其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小题4】         和              是“败吾业者”的原因;“                       ”说明了《精骑集》得名的原因。(3分)

答案

【小题1】(1分) 一 见 /辄 能 诵

【小题2】(4分) (1)依仗,依靠    (2)交往、来往 (3)等到 (4)喜欢,认为……是好的

【小题3】(4分)(1)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2)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加点字为得分点)

【小题4】(3分)不勤、善忘;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善”形容词用作动词,“认为……是好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废”“无如之何”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篇9:《精骑集·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骑集·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②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④数年来,颇发愤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⑥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⑦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⑧吾业者,常此二物也。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旬朔:十天为一旬,每月初一为朔,此指一个月。④比:近。⑤惩艾:惩戒。⑥曩时:从前。⑦寻绎:反复推求。⑧败:损害。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一见辄即能诵 (4)故虽有强记之力

8、根据语意,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腰/白玉之环

C、喜从饮酒/滑稽者游 D、而常废/于善忘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

10、以上所选文字都是就读书学习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5分)

(1)选文【甲】中能概括中心的句子是 ;选文【乙】作者强调的损害自己学业的两个因素是 和 。

(2)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7、(4分)每小题1分

(1)通“披”,穿。 (2)破 (3)就 (4)即使

8、(2分)B

9、(4分)每句2分

(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年轻的时候不勤奋,已经无可奈何了。

10、(5分)(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分);不勤和善忘(2分)

(2)告诉我们要乘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有所成就,而不应终日玩耍荒废学业。

篇10:《精骑集》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答案

《精骑集》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答案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问题】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10.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11.翻译文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9.B

10.(1)立即,就,便

(2)等到

11.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把“三千”和“数万”翻译为“少量”和“众多”也可。)

12.少时读书“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后治学“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13.(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提升自我。

(3)学习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篇11:秦观《精骑集》序 原文翻译与练习题附答案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我学习非常勤奋,以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敲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上。

唉!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经”、“传”、“子”、“史”中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附加注释

⑴辄:就。

⑵暗疏:默写。疏:写。

⑶负:凭借。放:放纵。

⑷滑稽饮酒者:指巧言善辩,爱喝酒的人。

⑸旬朔:两字连用,十天或一个月,泛指较长的时间。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

⑹把卷:看书。

⑺比:等到。

⑻惩艾:惩戒,使吸取教训。

⑼殆:大约,恐怕。曩时:从前。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⑽寻绎:反复推寻。数终:多遍,多次。不省:忘记。善忘:健忘。孙搴答邢:北齐的大将。精骑:精锐的骑兵。赢卒:疲弱的士兵。经: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周易》等。传:人物转记作品。子:诸子百家。勒:编。庶几:差不多。

⑾予:我

⑿诵:记诵,记熟,背诵

篇12:精骑集秦观

作者: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

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译文:

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相关专题 答案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