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成语故事

渡人不渡己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乐以忘忧成语故事

【简介】感谢网友“渡人不渡己”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乐以忘忧成语故事(共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乐以忘忧成语故事

乐以忘忧成语故事

【拼音】lè yǐ wàng yō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典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

【释义】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英语】seekpleasureinordertofreeoneselffromcare

【成语造句】

◎ 李渔的喜剧主义,在根本上摒绝悲剧经验和庄严情绪,致力于导引人们近欢远愁,乐以忘忧。

篇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阅读答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①

叶公②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③曰:“女④奚⑤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⑥。”

注释

①选自《论语・述而篇》。②叶(sh )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③子:指孔子。④女(r ):同“汝”,你。⑤奚:何,疑问代词。⑥云尔:如此而已。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路不对_____________

②女奚不曰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于”与“问孔子于子路”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 B.行者休于树

C.告之于帝 D.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回答 ②何,为什么 2.C 3.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4.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勤勉,兢兢业业的态度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如何),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于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发愤忘食,高兴得忘记了忧愁,(甚至)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篇3:乐以忘忧的前及出处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