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

皙琼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

【简介】感谢网友“皙琼家”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共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哭竹生笋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在吴国有一个叫孟宗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失去了男丁,所以生活比较困苦。即使如此,他的母亲仍然想方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鼓励他结识一些读书人,以便将来出人头地。

有一年,县试(在县内举行的考试)时,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没有多余的钱财住客栈,孟母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还缝了很大的被子给那些考生盖。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我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只能做这点事表示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母名声很快传遍了各地。

孟宗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他知道母亲含辛茹苦,才把他培养教育成人,所以心中对母亲又愧疚又感激。

有一年冬天,孟母突然病倒了,躺在床上许多天,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忽然想喝点笋尖汤。”孟宗听说母亲想喝汤,非常高兴,因为母亲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身体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马上又发愁起来,因为当时正是寒冬,而竹子要到春天才会发芽,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母见儿子这副表情,便说:“哦,我大概是病糊涂了,这节气哪儿来的.竹笋呢!算啦!”

孟宗马上告诉母亲:“您别着急,我会尽量想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的。”可是他心中又想,答应起来容易,可是最近这两天这么冷,寒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出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可是一想到母亲要喝笋尖汤,他马上来了力气,于是扛起铲子、锄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终于走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更加心惊:“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情呀!老天爷,可怜可怜我吧!我母亲病得那么重,若是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哪!”他想到母亲正在病床上期待笋尖汤,鼓足勇气对自己说:“我挖一挖试试吧,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到挖着笋尖为止。

寒冬腊月,土冻得像铁一般硬,他吃力地一铲铲挖下去,一直累得筋疲力尽,仍然看不到半点绿色的笋尖。孟宗挖不出竹笋,又想着病床上的母亲,不由得对着土坑哭了起来。哭了好一阵子,当他睁开泪眼往地上瞧时,不禁吃了一惊。原来,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变成了软泥,软泥中居然有几个绿尖顶冒了出来!

”呀!笋尖啊!笋尖啊!“孟宗惊叫起来,心想:这不会是做梦吧?他连忙弯腰去拔,拔出一个,摸了摸,哈哈,心中窃喜。原来真的是新鲜笋尖!母亲的愿望终于可以满足了!问题是,刚才还什么都没有的土坑,怎么会在突然间长出新鲜的竹笋来呢?太不可思议了!难不成是上天的赏赐?”嗯,一定是的!“孟宗对着上天叩首说,”谢谢老天爷!“

孟宗挖出土坑中的笋尖,赶回家去做笋汤。孟母看见儿子拿了竹笋回来,也非常吃惊。她喝了儿子给熬的笋汤之后,病没过多长时间就痊愈了。

后来,孟宗更加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者,并且当了朝中的大臣,做了很多好事。

——《二十四孝之十六》

【求解驿站】

孝子孟宗,冬天为生病的母亲寻鲜笋不得,扶竹哭泣,使鲜笋破土而出。比喻事亲尽孝,感动天地。

【活学活用】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孟宗——的故事。

【妙语点拨】

后人对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曾作诗云:”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孟宗哭竹,不仅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反而是孝顺之举。彼时彼刻,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的母亲病重,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做儿子的都不能满足,无奈、内疚、对母亲病况的担忧一齐涌上心头,百感交集,怎能不哭!虽然故事的情节有点神话色彩,但故事所宣扬的至纯孝道,是人们向往和推崇的。

篇2:哭竹生笋读后感

这是个二十四孝里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孟综的人,他从小就非常孝敬母亲。有一天,孟母得了大病,早上说道忽然,很想喝笋尖汤。孟综听到了连忙说好,这就给您找去。但他又转念一想,现在是大冬天,根本就没笋尖呀。不过看到自己的母亲病成这样了,还是冒着大风大雪去找笋尖了。孟综走了好远,但连片绿叶子也没找到,他因此哭了好久,最后还在雪地上晕倒了。但等他醒来后,发现眼前的地上忽然多了好多好多笋尖。孟综赶紧把笋尖带回家,孟母看见孟综把笋尖带回家来,病已经好了一半,等喝了笋尖汤后,不久病就全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人品好有孝心,那么在紧急情况下有时会有奇迹出现。

篇3:哭竹生笋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给妈妈大声朗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哭竹生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孟宗,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家里生活很艰难,读后感《哭竹生笋》读后感》。但是她的妈妈却想尽一切办法供他读书。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生病了,她每天昏昏沉沉什么也不想吃,只想喝一碗新鲜可口的笋尖汤。可是春笋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有,现在是冬天,到哪里去找呢?孟宗的心里很着急,他一个人跑到山里伤心的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竟然把脚底下的竹笋给哭出来了他高兴地挖呀、拽呀,不一会儿就挖好了一大筐,立即跑回家去,给妈妈做了一锅味道鲜美的竹笋汤。妈妈一连喝了三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读完之后,我心里十分的感动,孟宗真是一位大孝子,连竹笋都被孟宗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以后都要想故事中的孟宗学习,做一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篇4:哭竹生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哭竹生笋》。它写的是三国时一个叫孟宗的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孝顺,不管母亲想吃什么,孟宗都想方设法地满足她。有一次,他母亲生病了,病得很重,想吃竹笋,可是冰天雪地的,哪去找竹笋呢?他实在想不出办法了,于是跑到竹林里,抱竹痛哭。哭了好长时间后,奇迹发生了,四周的积雪融化了,居然长出了许多竹笋。原来呀,是孟宗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的母亲吃了竹笋后,病也好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自己的父母,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到的。“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大”,想想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呀。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我还想起了学过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呀,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怎么才能报答呢?

所以,我觉得,我们从小就应该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听父母的话,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操心;我们要认真学习,用优秀的成绩来报答父母;我们还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让父母感到骄傲。

篇5:哭竹生笋读后感

星期天,我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这本书讲的都是孝敬长辈的故事,读完后,让我很受教育。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哭竹生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叫孟宗,他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他家里很穷,和母亲相依为命。孟宗长大后,母亲体弱多病,他很孝顺,不管母亲想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她。一个冬天的一天,母亲生了重病,想喝竹笋汤,孟宗想,这冰天雪地,哪儿有竹笋,他无可奈何,跑到竹林里抱着竹子哭了起来。忽然,他感到身体发热,睁开眼睛一看,旁边生出了很多竹笋,原来,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让他得到了竹笋,他把竹笋挖回家,煮了竹笋汤,母亲喝后,病很快好了。

读了二十四孝故事,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们家就我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疼爱我,给我做好吃的,让我穿漂亮的,可我不但不知道感恩,动不动就对他们大吼大叫,使性子,现在想想,我是多么不懂事,多么不孝顺,以后我要向24孝中的孟宗学习,孝敬长辈,做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篇6:哭竹生笋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给妈妈大声朗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哭竹生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孟宗,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家里生活很艰难。但是她的妈妈却想尽一切办法供他读书。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生病了,她每天昏昏沉沉什么也不想吃,只想喝一碗新鲜可口的笋尖汤。可是春笋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有,现在是冬天,到哪里去找呢?孟宗的心里很着急,他一个人跑到山里伤心的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竟然把脚底下的竹笋给哭出来了他高兴地挖呀、拽呀,不一会儿就挖好了一大筐,立即跑回家去,给妈妈做了一锅味道鲜美的竹笋汤。妈妈一连喝了三碗,病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读完之后,我心里十分的感动,孟宗真是一位大孝子,连竹笋都被孟宗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以后都要想故事中的孟宗学习,做一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