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fc518050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简介】感谢网友“fc5180505”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共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电影《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电影《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电影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自从虫族侵略地球后,生活在地球上的安德・维京在武术学校了表现出色,被在太空的战斗学校的长官看重并录取,在路上他认识了许多跟他一起被录取的优秀伙伴。来到了战斗学校,起早贪黑,有一次晚上,安德・维京玩了一个心里游戏――一只小老鼠爬上一个大树桩,突然一个巨人跳了出来,对小老鼠吼道:“这有两杯水――一杯毒水,一杯清水,如果你喝了毒水,我就把你吃掉!哈哈!”点了一杯在奶酪旁的水,小老鼠一条进去,就一命呜呼了。第二次,安德・维京想通了,他二话不说,使出了别人想不到的一招:让老鼠爬进巨人的眼睛里,最后,巨人沉重的倒下了。

他的'另类聪明才智被长官看见了,便立刻被提拔为赫赫有名的火蜥蜴队队员。可是很不幸,火蜥蜴队的队长非常不喜欢他,一见面就打安德・维京。维京很不喜欢在火蜥蜴队的生活,长官看出了维京的心思,把他叫到面前,“你想拥有你自己的战队吗!”“是的,我想。”“飞龙队怎么样?”“我没听说过,”“那是我以前的队伍,他从来没有打过胜仗。”“那为什么替换成我们呢?”“因为队服已经制作好了!”从此,维京有了他自己的战队。

电影在后半段开始渐入佳境,安德是一个不到最后一定不会动手的人,他在电影前半段的几次打架动手,都只是迫于无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真诚面对友谊和他人,超高的智商。有一次,长官,带着他们队来到了教官学校,认识了在抗虫军的大英雄,不久,维京带领的飞龙队开始模拟训练了,第一次由于强尼的失误,维京的母舰惨败,他被上校骂了一顿,非常沮丧,第二次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如果打赢了,就可以统领整艘大型母舰,最终维京用聪明才智,获取了胜利!()彻底消灭了虫族星球……可最后知道安德・维京明白了游戏模拟就是真实的最后决战,而他竟然不惜牺牲一千多队友的作战方式,和将虫族整个灭绝!这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所以老师称赞他为英雄的时候,安德却无法面对自已所做的一切,因为这与他的善良背道而驰,电影让观众在最后来了一场绝对劲爆的宇宙终极之战后,却并没有以人类的胜利为最终的结局,而是安德・维京载着虫族唯一的血脉――女王开始了一段人类帮助虫族寻找新家园的旅程。体现了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让人可贵的是,电影在最后展示的一种反对战争,对生命满怀敬意的正能量,这才是我真正喜欢这部电影最大的原因!

篇2:《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受就是爽,那种刺激惊人的战斗场面,奇异逼真的太空画面,令人赞不绝口。特别是跟虫族的模拟打斗场面,那感觉真如穿梭在星球般神奇,令人赏心悦目。

我觉得主角安德是一个十分聪明勤奋的孩子,他从一个国际舰队的学生到飞龙队队长,最后到指挥官。这不仅需要聪明的大脑,更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摧毁虫族。当然,如果不是上级的命令,如果安德知道最后一场考试是真的战斗,那么心地善良,负有同情心的安德是不会消灭一个种族的。

这部电影最终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道理:凡事都要多沟通,沟通完善,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电影中人类要是能和虫族好好沟通,知道虫族不是要入侵地球,不是要威胁人类生存,那么就不会发生这一场星球大战了。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有一次,同桌发现他的笔在我的铅笔盒里,以为是我偷了他的笔,我其实是在不经意间将他的笔放在我的铅笔盒里的,我向他解释清楚,也就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冲突。那么心地善良,负有同情心的安德是不会消灭一个种族的。

这部电影最终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道理:凡事都要多沟通,沟通完善,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电影中人类要是能和虫族好好沟通,知道虫族不是要入侵地球,不是要威胁人类生存,那么就不会发生这一场星球大战了。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有一次,同桌发现他的笔在我的铅笔盒里,以为是我偷了他的笔,我其实是在不经意间将他的笔放在我的铅笔盒里的,我向他解释清楚,也就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冲突。

篇3:《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四月二十三日,常艺校组织同学观看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放的电影。在我国七十年代开始流行,露天电影刚出现在农村时,听到有放影的消息,人们往往成群结队赶赴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以外观看。现在人们对露天电影带着乡愁般的怀念。只因缺乏,而格外感激。

确实在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很不理解。因为这种电影形式已经很少见了,如今只在记忆的深处,岁月静好的时候,拿出来淡淡地感念。但同学们还是表示很期待,期待的是电影的内容。

傍晚,天色暗了,营造出了良好气氛。同学们也早已搬好椅子。但现场确实喧哗。天更黑了,像压下来似的。电影开场了。现场也安静了下来。现场的同学表示:可能像许多年前的某一时刻,我们的父母、长辈正在搬着凳子急冲冲的往空地赶,生怕勿了,也有了能,他们像现在的我们一样,看着天慢慢变黑,这是自然给我们营造的气氛,感知身边发生的一切。或许部分90、00后的人无法理解,甚至感到不屑,但他们是否知晓,这是那个年代的一份美好,这一份特殊意义。

电影后半部分虽然部分同学已然离去,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剩下同学对这种电影形式的尊重,对那个年代那份感觉的尊重。

最后在现场找到一位被情景触动的同学:今夜我关注的更多的是感觉,也不管是什么电影了,虽然放的是现代的片子,但我仍能感受到一阵乡风。来自远方故乡的风。今夜,我踏着晚风,悄然的启程。故乡啊,倘若晚风敲打窗棂,你不必讶异,我冒然的闯进你的梦里。

篇4:《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安德的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纵使我们无法拥有安德的天才,但安德的身上依然拥有着我么最最需要的品质:忍耐和独立。或许因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压力,我们越来越难以忍耐周围的事物,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便往往会触发我们心中的怒火,但与安德面对的压力相比,我们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学着适当忍耐一下呢?我相信,这样会减少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矛盾。

另外的一点就是独立。由于时代的进步,我们中的不少人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我们往往欠缺一种独立意识,这是非常危险的,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缺乏独立意识往往意味着将被淘汰,道理人人都懂,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总有一天跌倒了你只能自己爬起来。培养独立性,就是培养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此,我由衷地把安德视为我心中的偶像,他教会了忍耐,独立,拼搏,这才是一个偶像所应具备 的素质,正如他在书中表现的一样,安德永远是做的最优秀的那一个。希望所有像我一样的同学,特别是喜欢挑战,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是,喜欢在绝望中诞生的人,都去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它对你的启示性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你会庆幸在你年轻的时候读到过这本书。

另外的一点就是独立。由于时代的进步,我们中的不少人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我们往往欠缺一种独立意识,这是非常危险的,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缺乏独立意识往往意味着将被淘汰,道理人人都懂,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总有一天跌倒了你只能自己爬起来。培养独立性,就是培养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此,我由衷地把安德视为我心中的偶像,他教会了忍耐,独立,拼搏,这才是一个偶像所应具备 的素质,正如他在书中表现的一样,安德永远是做的最优秀的那一个。希望所有像我一样的同学,特别是喜欢挑战,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是,喜欢在绝望中诞生的人,都去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它对你的启示性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你会庆幸在你年轻的时候读到过这本书。

篇5:《安德的游戏》电影观后感

星期三,学校组织了学生看露天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十分好看而又十分有意义,我十分爱看。

安德·维京,年仅12岁,神一般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了战斗学校。当时,人类打败了虫人的第二次袭击,获得了短暂的和平,安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担负起拯救全世界的责任,他必须消灭虫族!在战斗学校里,他先后进入了火蜥蜴战队、野鼠战队,最后还做了飞龙战队的指挥官,在战队里,天天要玩游戏——在微重力空间用冰冻枪射击敌人,最后闯入敌军大门获得胜利,安德的每一场战斗都是不公平的,战斗的难度越来越大,突变性也越来越大,他要率领飞龙战队一帮只训练过几次、没啥战斗力的队伍和人才济济的狡兔战队战斗,他居然赢了!后来,战斗学院的教官派来了火蜥蜴战队来和飞龙战队作战。最后,飞龙战队还要和两个战团作战,但是安德赢了每一场战斗,于是,他毕业了。星期三,学校组织了学生看露天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十分好看而又十分有意义,我十分爱看。

安德·维京,年仅12岁,神一般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了战斗学校。当时,人类打败了虫人的第二次袭击,获得了短暂的和平,安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担负起拯救全世界的责任,他必须消灭虫族!在战斗学校里,他先后进入了火蜥蜴战队、野鼠战队,最后还做了飞龙战队的指挥官,在战队里,天天要玩游戏——在微重力空间用冰冻枪射击敌人,最后闯入敌军大门获得胜利,安德的每一场战斗都是不公平的,战斗的难度越来越大,突变性也越来越大,他要率领飞龙战队一帮只训练过几次、没啥战斗力的队伍和人才济济的狡兔战队战斗,他居然赢了!后来,战斗学院的教官派来了火蜥蜴战队来和飞龙战队作战。最后,飞龙战队还要和两个战团作战,但是安德赢了每一场战斗,于是,他毕业了。

他毕业后,直接进入了指挥学院。在指挥学院,他见到了马泽·雷汉,马泽·雷汉教会了安德玩模拟机,但其实模拟机是真的,安德是在真的指挥联盟军队。他用巧妙的战术指挥战局,用战略武器——设备医生灭掉了整个虫族,当他知道他不只是在玩游戏,他真的灭掉了虫族后,陷入了心理崩溃,最后,将自己放逐,放逐在茫茫宇宙里。

令我感动的是安德不愿意把战争强加在任何人、任何种族之上(包括他的敌人),他面对困难而不屈服,拥有天才的智慧,这些,我们都有没有,无不值得我们学习!他面对困难而不屈服,拥有天才的智慧,这些,我们都有没有,无不值得我们学习!

篇6:《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本文写在对小说对各种背景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单纯站在电影的角度进行解读。花哨的不继续下去,正确的马上送上。

首先送上两点负面评价

①、教育

这部科幻电影几乎是以一段教育对话作为开篇,安德对教科书上的知识教会同校的恶霸,要善用环境。格拉夫上校认为这个安德同学是天才,安德森少校则认为才能不是决定安德能成为总指挥官的筹码,因为安德不会领导,要领导,需要懂人心。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为了从安德的处事反应中得到分析事例,进而对这个孩子潜在的领导能力进行深刻解析。看看我们的课堂,我曾经是三好学生因为我妈妈跟我说在学校什么事都要听老师的,我曾经是个坏学生因为我发现老师不断在犯错。

安德在战争学院中成长的出奇迅速,(相信是为了影片内容而牺牲掉情节)曾经被人孤立的孩子居然能站在教官面前,用教官的话还击对方,有理有据。与此同时安德森少校不断进行“指引性教育”,等于为孩子开一扇门,接下来孩子要怎么关门以及门后发生的一切,全部交给孩子去决定。《安德的游戏》是一部很有教育启发性的电影,里面的孩子被鼓励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然后根据这片思维土壤,他们要去判断、发挥创意。

缺点在于,如果能想出一个新的表现同学间相处的情节就好了,可惜在电影中又是“恶霸自食其果”、“拿着餐盘面对孤独”、“自大的队长身边总有两个瘪三”、“总有一个女孩站出来为主角出头的同时又为主角制造麻烦”……这些无疑是《安德的游戏》被定义为“少儿电影”的主要原因,主创们似乎没有想出一个好的方法去展现故事真正想说的,从中看出明显的准备不足。

“服从文化”让韩国海难发生时许多学生选择待在船上而不是四处观察、为稍后产生的判断收集事实细节,太依赖经验和权威,导致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欠缺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为什么给人们看一根螺丝,极少数人会在脑袋中思考这根螺丝的用途,更少的人能挖掘出这根螺丝所导演的故事。这些能力虽然只是能力,加入适当引导,随着时间积累,就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

②、孩子的优势

“从虫族入侵被阻止以后,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就被‘圈养’起来,用战争游戏喂养,争取在虫族下次入侵之前,培养出色的指挥官。”

这是全故事给出“为什么要选孩子”的唯一解释。我并不是说这个解释不好,电影设计出来是给很多成年观众看的,互联网也是被这些观众所掌握的。一整片看下来,似乎这些孩子得到的成绩还不错,但是为什么成年人做不到、凭什么你这部电影说我们成年人做不到那样子?《安德的游戏》没有在影片内容范围说服观众,所以也解释了该片在互联网的口碑全线崩溃。

比送孩子上战场更糟的、是让孩子坐在战场的指挥台上。安德作为“神童”,在最后一役中牺牲了上千人类,毁灭了虫族大本营和这个宇宙种族,背上了“杀人狂魔”的头衔。这原本是电影主创们手中最大的筹码,用一场“似戏非戏”的意念控制,折射孩子心中的暴虐。“为什么要选孩子”在这里得到了解释,孩子毫不留情会淘汰那些比自身弱小的物种、小动物、昆虫,有机会孩子甚至会用尽各种手段试图重创那些强过自身的人,孩子更容易被欺骗,从小被战争逻辑教育,被剥夺其他衡量对错的手段。

但是这一层答案需要统御全篇才能发现,不够简单,所以不适合传播,导致差评。归根结底,暗示太少。

负面评价结束——

③、梦是人与人沟通的方式

电影的结局无疑暗示着梦可以是两个相隔很远的人或者两个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相互沟通的人、采取的沟通方法。这个假设是美妙的。

④、姐弟伦理

脑袋不会转的观众可能认为安德和姐姐华伦泰的关系是一种近亲姐弟恋,很明显这种猜测完全是为了能在朋友中炫耀自己肤浅的思维能力。

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结合那个游戏中梦。安德在那个戏中梦里有一个象征物,那就是老鼠。老鼠闯过巨人那一关,面对虫后,随后虫后幻化为安德姐姐,当安德姐姐进入疑似虫族废墟的大殿时,她走进了黑色球里。当安德从老鼠形态中解放,他和红毯眼镜蛇搏斗一番,当他转身面向黑球,球中已不是姐姐华伦泰的脸,而是他的大哥的脸。

结合开头,安德离家前往军事学院前自述,姐姐因为太怜悯被学院刷下来,哥哥被刷下来因为太暴力,安德作为家中第三个孩子,希望在姐姐和哥哥之间找到平衡。故事的进展告诉观众,安德最初的想法其实是错的,孩子嘛——还记不记得巨人面前的两个绿色杯子,巨人说要么是这个杯要么是另一个,装着毒药,安德选了两次都错了,于是他判定两个杯子里装的都是毒药,最后他钻进巨人的眼睛杀死了巨人——(电影几个象征做的很好)这两个杯子其实象征着安德的哥哥和姐姐,最后安德谁都不选,直取中路,孩子认为左边不对右边不对那么就肯定要走中路,不止孩子很多大人也搞不懂(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没有发现这点),暴力和怜悯怎么可能取一个中间值呢,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可以边暴力边怜悯,好比你杀掉一整村的人然后只留下一个宝宝(安德灭掉虫族最后带着虫后宝宝进入宇宙深处),然后你对那个宝宝怜悯留下他一命。

安德崩溃以后都会去寻找姐姐,因为轮暴力——有人问战争需要安德哥哥那样暴力的人,在关键时刻不会犹豫痛下杀手的人,其实他们要选的孩子并不是让这孩子亲自上战场做士兵,而是指挥士兵,所以这里他们需要的暴力不是外在的暴力——安德的暴力是无人能及的,从一开始的小队训练,再到最后一役,安德始终用着一种战术,就是牺牲队友、保护“虫后”,牺牲掉全队只为了保护一点核心火力,这个暴力之所以没有给安德愧疚因为他认为这些都是游戏,不是人命;安德跟姐姐在一起,其实就是他内心需求怜悯的象征。

电影开始的那段话——你了解你的敌人以后你会爱上他们——姐姐华伦泰望着房间里吊着的虫群舰队、虫族飞船围绕着一个虫后,她为了某种美丽而开心——这都是在暗示我们,安德的怜悯才是他应该选择的道路,是巨人面前的良药,只不过命运一时让我们无法选择那些扑鼻的良药,反倒赐予毒药,这符合“灰烬重生”的神话概念。

茫茫多虫群围绕着虫后,保护着虫后,安德的一贯策略跟虫族的思维模式很像,可以猜测经过那个梦,虫后的某些思维遗留在安德脑中,从此他便有了至高指挥官的能力——暴力和怜悯之间没有中间路可走、怜悯才是至高的暴虐。

⑤、结尾

虫族最后一个皇后和安德对视,安德和她沟通顺畅,最终从“虫族杀手”变成“虫族上帝”。

人类无疑是地球万物的至高进化产物,各方面能力都出众过其他物种,但这是依靠进化而来的,可以形象的把进化的过程比喻成一段很长很长的楼梯,每一段楼梯由一种物种构成,人类每走一段楼梯,就从那物种基因中继承了一小部分,最终人类走完这段阶梯,来到人类所属的王座位置。

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通俗点说,就是如何做王的问题。如何走进其他物种的心灵,人类作为至高进化产物,或许这个能力作为我们与其他物种的最核心差别。

我是否在YY?电影中安德的几段写给姐姐的自述都可以支持我上面的观念,还有那句爱上你的敌人,人类何止把其他物种当异己当敌人,甚至把说不同语言、出生在不同地方的人类、同一物种当敌人。

为什么姐姐华伦泰会在房间里挂上虫族的飞船舰队模型。我可能会用那场戏中梦推测,虫族皇后与安德进行思维沟通时,用了华伦泰的形象,说不定在这过程中这个思维进程也在姐姐梦中展开。或许在小说中有更全面的分析,电影内可推测的细节不多。

我不赞同用安德反驳格拉夫上校那句“赢的方式才重要”来作为统领全文的核心,我更倾向用开头第一句加上最后一句,也就是去了解你的敌人、去爱你的敌人、谨遵你的承诺。这三点并不一定能催生一场伟大的和平,但绝对能教出一个好孩子。感谢阅读,欢迎批评。

篇7:《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这电影也许要二刷,故此现在的观感只是初步的。 后来听说终于要拍成电影,而且选了Asa Butterfield演安德,就一直盼望着看个究竟

这电影也许要二刷,故此现在的观感只是初步的。

后来听说终于要拍成电影,而且选了Asa Butterfield演安德,就一直盼望着看个究竟。但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影片可能不会好,原因是小说的内容并不容易改编成电影。

今天看了。可以放心地说,片子起码可以打75分以上,已经很不简单了。节奏相当快,叙事简洁,删存的决定90%正确,或者说我能够理解。特效自成一格,华丽宏大,跟想象中的很多场景吻合,比如无重力战斗训练场和安德的心灵游戏。主要演员表现出色,尤其是Asa。(回来后毫不犹豫收入后宫)

下面是大概的故事,如果您看过前面连接中的书评,这一段就无须再看。没有剧透。

安德的英文是Ender,就是生了这个孩子之后就不生了,打住了的意思。他的出生是特许的,故事设定的世界实行计划生育,第二胎就算多余,Ender是家中第三个孩子,纯粹因为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天才,才给他家额外的超生指标。哥哥太暴力,姐姐太慈悲,都不适合做星际舰队的指挥官,虽然智力方面没问题。安德就刚刚好,有同情心,不欺负人,被逼到墙角才还手,但他一还手……tada……大家最好还是别逼他还手。然后安德就被选上了(六岁的时候),然后就接受了魔鬼训练,然后… … 至于为什么要选小孩做指挥官,原因是对付的敌人是虫族外星人,小孩在吸收信息,操作电脑和随机应变方面,都比成人高明,安德更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会揣摩敌人的思想。

好,设定讲完了。小说其实是心理悬疑故事,最出彩的是神童指挥官的养成。大量的篇幅描述安德这个苦孩子经历的种种非人境遇:多余的孩子/暴戾的大哥/从小到大被当作怪胎/因为是重点栽培对象而受到刻意的孤立/离开感情亲密的二姐/成人世界和强敌的挑战,等等等等。哈利波特跟他一比,简直要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智力超群而且注定要成为英雄的主角,如果不饱受折磨怎么可能构成精彩的故事?

另一条出彩的故事线是安德的哥哥和姐姐,别忘了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当安德在地球轨道的空间战斗学校受训时,兄妹俩悄悄地成为地球上的政治领袖,都是很有趣的人物。

第三条故事线,才是安德打游戏打外星人,当然这条线跟第一条线紧密结合。

电影中,第二条故事线完全忽略了。可以理解。作为小说,这条线丰富了内涵和主题,也为安德的心理状态提供充分的背景,但是在电影中,这条没有动作戏又很复杂的支线会严重拖慢节奏,所以只能割舍。大哥只出现了一幕,二姐也只是必要的点缀。

第一条线则被大大地弱化,集中讲述的是第三条线。这样做的好处在商业上是显尔易见的。毕竟一部华丽的动作科幻片比深刻的心理科幻片要更吸引普通观众(至少制片方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很可能也是对的)。所以片子才会成为本文开头描述的节奏明快叙事简洁的模样。没有问题。至少故事讲得完整流畅,书中最重要的人文思考主题也没有完全被忽略。理性的做法。说明编剧忠实原着但不是脑残粉。(非理性脑残粉的做法请参见某贵片的加长版DVD)。

因此我对改编的决定是支持的,电影有自己的节奏。不过这样一来,没看过书的观众对影片的前半部分可能会get不到(你!不许骂我用英文,这里必须要用)。弱化了安德经历的折磨和冲突,尤其是心理上的,观众对他的同情和共鸣也大大减弱。一个平步青云的神童,大家围观的兴趣就不是那么大了,对么?电影的前半部分剧情,我看的时候心里一直想:不是这样的,太容易了。安德在战术和策略方面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得不够。

这时候就要赞选角导演的慧眼。Asa这个孩子几乎透明的瞳孔,单薄高挑的身子骨,青涩摄人的神情,差不多凭空把观众的同情心翻了一番。故事交代的薄弱,被他的银幕个人魅力(至少是部分)弥补了。他出色地承担了大制作主角的重任,就像故事中的安德小小年纪担起拯救地球的责任(也许两者的相似之处给了他启发)。原着以年龄来强调安德的弱势地位,但电影真的很难用6岁的孩子来演这样的故事,加大年龄非常可以理解,Asa的气质像精致的陶瓷,自有一种尊贵的脆弱感,稍稍可以替代这方面的设定。

帮衬他的绿叶是韩索罗爷爷和甘地爷爷,也发挥得很好。三人之间的几场对手戏几乎比特效战斗场面更抓人,当然,也理应如此。其余的孩子没有什么发挥空间,表现只能中规中矩。总之,电影大大简化了原着,但自成一部相当精致的作品。伟大当然谈不上,优良绝对可以有。

最后说一点特效。本片特别倚重特效,难得的是特效没有过分。这个真的很难。所以额外表扬一下。然后想到Asa有多少绿幕前的戏份,忍不住再赞。安德的心灵游戏还原得很好,如果能再强调多一点就更好了。

1985年的时候,想象一种个人手持平板电脑很酷,到现在么,也许设计部门最省事的道具就是安德用的iPad吧。偷笑。设定是near future就有这种风险。XD

续集应该可以拍。过几年Asa长大一点,正好演《死者代言人》。

篇8:《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看了电影《安德的游戏》,我马上去借了小说来读。这是关于一个天才儿童被训练成为战士,承担了打败虫族外星人、拯救地球的重任的故事。

最先一段是安德六岁就被送到太空战斗学校,成了年龄最小的新生,他天资聪颖,很快就成为教官的宠儿,可同时需要面对同学的妒忌和排挤,甚至陷害。安德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熬过一次次的考验,最后升到指挥学校,继续不停地以打游戏方式模拟训练。最后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实际上人类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消灭了虫族星球。

看完电影,我羡慕安德的帅气和霸气,对他完美独特的童年非常向往,谁不喜欢做一个天才呢?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别人,在人群中总是那么耀眼。可是看完书以后,我却深深地同情安德,他的童年一点都不美好,不开心。为了提高他的能力,他被剥夺了与别人相处的可能,不能有家人,不能有真正的亲密朋友,时时刻刻地进行战斗训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摧残啊,即使是安德,也好几次差点儿崩溃。

虽然,最后安德熬过了最后一次决战,可是地球却不欢迎他回去,他只能和姐姐一起飞向殖民星球……。我对着书本长长地叹息,天才的生活并不完美,背负着那么多的期望,放弃很多很多的个人爱好,也不是好过的日子呢。

我不由地庆幸自己不是天才,平凡普通的小学生一枚。不过,我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中也有竞争,多多少少我也会嫉妒别人,也曾受到别人的嫉妒。不过看完这部《安德的游戏》,我对自己说,努力做过便无愧于心,不管以后去哪个初中都不能气馁,天才固然令人仰视,平平安安享受和家人朋友的快乐生活才更重要。

篇9: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是近年好莱坞商业科幻类型片中比较硬的,理解原着精髓,故事设定尤其严谨,叙事流畅有力。看之前一直担心好莱坞近年改编经典科幻作品总是流于程式化太空歌剧和视觉奇观,《侏罗纪公园》到《我,机器人》等科幻电影都过于迁就或者炫耀好莱坞团队制造奇观的能力,而失去了原着中严肃科幻精髓,但《安德的游戏》做到了两者兼顾。

“安德系列”是风靡西方多年的系列科幻作品,最早的《安德的游戏》短篇于1977年面世,之后为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奠定科幻江湖地位的《安德的游戏》长篇于1985年在北美出版,后来又陆续出版了11本,在世界科幻界享誉颇丰。但《安德的游戏》作为电影直到现今才面世,是生而逢时、极为应景的。

一、未来属于游戏一代

《安德的游戏》故事设定在不久的未来,可怕的外星虫族入侵地球,人类在付出伤亡数千万的代价下赢得胜利,为了抵抗虫族的再次入侵,人类选拔十来岁的少年到一个外太空的游戏基地进行训练,以游戏模拟虫族进攻来培养少年们的战术和战略,作为抵抗虫族再次入侵的最大。

我没有查到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安德的游戏》面世后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反响和业内评价,但“少年游戏天才拯救地球”曾几何时太像一个儿童故事的设定――满足少年梦想的英雄情怀。但在全球电子和网络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这种构思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电子科技发展起来以后的游戏,早期的街机游戏,到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一度是成年人眼中令青少年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这种情况随着新世纪以来各种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开展而有所改观,但游戏毕竟是游戏。

其实游戏是一种足以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文化,尤其是网络游戏,每一个玩家面对的不仅仅是电脑屏幕,而是屏幕背后聚集了千万个真实玩家的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本身除了奇幻色彩的设定之外,所有玩法、升级、战略都需要极高的策略意识、团队意识和应变能力,谁说这些意识和能力在现实中是不需要的?游戏教给青少年的,可能是中国教育都一直缺失的。那么,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就接受了远比前人高级的竞争训练,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模拟如何在竞争或者斗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团队配合作战,他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为什么有些人玩游戏却玩物丧志?就像很多人读《红楼梦》只当琼瑶一样的言情小说看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

《安德的游戏》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即未来是属于游戏一代的。小说中的安德(Ender)是一个11岁的男孩,天生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从一起到太空基地受训中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了指挥官。太空基地训练的方式是模拟军事化训练,将虫族的文明形态、战斗力和作战模式量化分析,然后一步步教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如何战斗。

对于这帮孩子来说,对战争的认识是从游戏开始的,因此他们理解非常快,而且更纯粹。甚至当他们以为还在进行模拟战争的游戏的时候,就已经在实际的战争中了。未来的战争中,他们不用体会到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视野开阔、反应敏锐、洞悉敌我军情和心理做出判断下达命令,即可一战功成。

二、人类成长的悲剧

小说《安德的游戏》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游戏天才被成年人政治利用,赢得了对虫族的战争。电影保留了这部分的主题又强化了安德这个游戏天才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中的孤独感,尤其安德在知道了哈里森福特饰演的上校真正的目的和计划之后,十分痛苦,在成年人眼中,战争中获得胜利是最重要的,而在安德眼中,“赢得胜利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在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中精灵般纯真亮相的英国童星阿沙・巴特菲尔德饰演的安德很有说服力,虽然比《雨果》时有了很多少年成长中的青涩气息,但他将清醒、纯粹而勇敢这几种元素融合得很不错。这个时期的少年心思简单直接,全身心投入战争训练中时心无旁骛,而政治阴谋上,人类在少年时期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成年之后的老谋深算,举世无双的少年“救世主”安德的游戏天才被利用。

导演加文胡德十分看重战争前后安德的心理,他对姐姐的思念、在团队中被另眼看待都强化了他天才的孤独感,同时在保留一个巅峰在望的英雄内心的情怀。在这个不完美的、被利用的救世主背后,影片试图表明,人类最纯粹、敏锐的感知、理解、思考和应变能力是在少年成长时期,而过了这个时期,人类就要学习太多不那么光明的社会斗争经验了,这是人类成长的悲剧。

三、科技能否化解文明冲突

安德作为少年天才救世主,一战功成之后觉得自己是“种族灭绝者”,因为他觉得“胜利的方式是最重要的”,而且与虫族之间的战争或许可以通过“对话”避免。其实在两个星际文明的冲突之间,往往是比较残酷的,比如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舰队想毁灭地球太容易了,因为文明发展等级完全不可同年而语,所以刘慈欣提出了“黑暗森林”的理论――两个彼此陌生的文明遭遇,你最好用全力歼灭对方,否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干掉对方,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在科幻界,一直有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存在,星际之间是彻底的对立或者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还是可以彼此消除误会和平共处,有着对印第安种族灭绝的殖民罪恶文化阴影的美国人,一般是反殖民文化的,从西部片变种《与狼共舞》到科幻巨制《阿凡达》都是反殖民文化。《安德的.游戏》中,地球人类曾经被虫族入侵,于是虫族成了人类永恒的敌人,形成一种天然合理的认识。

片中有个设定很有意思,在“意念”这个层面上,不同文明之间可以交流的。安德在一次心理游戏中,遇到了虫族女王“意念”潜入游戏中试图与他对话。直到虫族灭绝以后,他才彻底领悟游戏中的意象来自虫族文明统治者的“意念”,因此他觉得这一场战争本来可以避免。

当然,这是一种反殖民文化背景下想象出的理想状态。但这里有一个科技发展程度作为前提,即安德的那套心理游戏,这个开放式的游戏为未知的意识形态打开了一扇门,能够让异星文明的“意念”进入,虽然现在还不能实现,但起码小说和电影在表达一种道理,即文明发展程度越高,陌生星际文明之间能够对话的几率越高。影片将这一设定放入,强化了安德成长的痛苦与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本身与科技文明关系的忧虑,在人类的眼中,科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打倒另外一种文明,还是为了自身更高层面的发展?

四、游戏设定下的严肃电影观

解释了上面那么多影片要表达的东西,是因为很多看过原着的人觉得《安德的游戏》像流水账,而没看过原着的觉得这是一个儿童片,小孩子打游戏当打仗,有什么好看的?其实《安德的游戏》看似儿戏却做到了相当程度的严谨。影片大部分时间貌似在“军训”,有点让人不耐烦,怎么还不开始打仗?殊不知,在好莱坞商业科幻片养成的观影经验背后,《安德的游戏》中的战争在不觉间已经开始了。

之所以说严谨,从叙事上看,影片严格按照一个少年救世主的成长过程,而且战争天赋和反战意识的思辨两面,影片也一直在做铺垫。心理游戏是一个伏笔,而现实中与邦佐的冲突更与他毁灭虫族星球之后的反应前后呼应。而在世界观设定和美学呈现上,《安德的游戏》真正做到了特效为故事服务,故事扎实地层层递进试图探讨严谨的主题,影片大部分在太空基地完成,训练过程中在未来感的空间中呈现的是规范、严格、统一的军事化美学,失重状态下的战斗训练很有想象力。

电影最好看的地方在最终决战,安德以为是一次演习作业,他站在指挥台上前面大屏幕呈现出作战现场,他挥舞双臂语速极快地进行指挥,全方位呈现的战斗场面气势恢宏激烈无比。一般科幻片最终决战都是主人公现场作战,飞天入地甚至穿越星际太空,但《安德的游戏》的决战呈现得既符合原着又充满想象力,这对所有玩过游戏的人来说,是多么梦寐以求的场面啊。

罗大佑曾经在《未来的主人翁》中表达了对现代科技发展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忧虑“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其实科技的发展是必然的,电脑一代或者游戏一代才是真正的未来,真正影响未来的主人翁的不是科技层面,而是现有的成年人形成的社会文化。片中安德与上校的矛盾是一种象征,一个少年游戏天才被政治利用,比喻人类文明在现有阶段的成长悲剧,而关于文明发展的终极问题,影片的探讨没有跳出科幻作品的路线,但关于科技改变未来这件事上,以少年救世主为题,影片态度还是挺严肃的。

篇10: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关于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饭不看点什么就吃不下饭的坏毛病,反正我是这样的。之前的下饭神剧《地下交通站》看完了,又到了空窗期,吃饭很是寂寞。暂时找不到好电视剧只能每天看一部电影。

看明日边缘是因为前天在b站看《安德的游戏》被弹幕安利的,都是地球人和外星人战斗的故事。

说是观后感,其实我也不想说太详细的故事。明日边缘的男主开始是个表面光鲜的军方宣传人员,经常在电视上做征兵广告。讽刺的是他自己却不敢上战场。不过这也能理解,战争的残酷我们这些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吧。

造化弄人,不敢上战场的菜鸟男主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重置时间的能力,他为了人类战争的.胜利不停的在这一天内死亡醒来死亡醒来死亡醒来,直到找到了解决办法拯救世界。跟他一起拯救世界的女主在最后一刻还是亲了他,我对这个吻很怨念,单纯的革命友谊多好,非要弄成情情爱爱。他俩当时情绪到了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狂喊,别亲!别亲!唉,还是亲了。真的厌倦了这些电影最后男女主必接吻的套路啊。

在这一点上我就很喜欢《无敌原始人》。

同样是男女主带着同伴一起闯关的励志故事,人家就没弄出啥感情来。最后团圆大结局两人都被人群举起来靠这么近,人家就没亲亲,男主和自己的宠物猪亲了。多有调侃意味和创意。

还有7分钟,日更成功!

篇11: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今天听说出了新片——《安德的游戏》吃完晚饭顺道去看看。

真的很震撼我。

有人说画面感不强,相对于投资上亿的科幻大片,画面的震撼感的确一般般,还没有将我心目中最强画面《阿凡达》打败,但是我不得不说,剧情真的很好,将一个钢铁机械世界里,孩子的聪颖和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刻画的惟妙惟肖。

小主人公——安德,有一个暴力地哥哥和一个感性地姐姐,但是他聪慧而敏感,一直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因为哥哥姐姐的被淘汰。自卑且倔强。

终于因为他的过分出类拔萃而遭到其他学院的孤立排挤以及过分针对,但是也因此得到长官们的注意——这个孩子或许,即将是未来的指挥官!面对同伴们的嫉妒和恶劣对待,如豹子般敏捷的抓住对手的弱点,并且一击既中,迅速控制对放的心里。因为他非常了解他的敌人。

从一开始的锋芒毕露,到后来的隐藏自己从而拉拢同伴,获得好感,我不禁为这少年的智慧和心计感到震惊,一群还未满15岁的少年们。但是同时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孩子总归是孩子,或许他们一开始对你不友善,但是他们总归是无害人之心的,尽管他们如此聪慧。在你对他们发出友善的讯号时,他们可以立刻以真心回复,这个值得我们这群成年人们去学习。背后捅人刀子是多么可耻地行为。

到最后得高潮,当得知自己无意之间毁了虫族的家园,牺牲了自己一千多名同伴,少年瞬间崩溃了,他冲他的.长官咆哮:你是个骗子!尽管他的长官们告诉他,他是一个superhero,他拯救了全人类,但是他懊悔他愤怒,他说自己不是英雄,是一个可怕可耻的侩子手,如果知道这是一场真的战役,他不会那样设置作战方针。对的,他想和虫族交流,想得到它们的想法,他想帮助它们,而不是毁了它们。显而易见,他的长官们并不是这样想。

在孩子们的时间里,不存在非我族类,赶尽杀绝这个意识,他们非常善良,且容易相信别人,而我们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善良,慢慢摧毁他们的童真。我记得电影里有个女上校说,这些孩子们如果有机会回到地球,那么她的工作就是治愈他们的战争心里创伤。我可能有生之年都不会有机会经历战场,去看你死我亡的场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隐约觉得我可以理解女上校说的话,战争心里创伤可能无法治愈,甚至毁了一个少年,我们为什么非得那么残忍的让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去体会,何其无辜。

但是最后这部片子还是让我感动了,那一段不足20分钟的结尾,才让观众看到这个少年正真引人注目的原因,他的勇敢善良以及真诚为他也为虫族获得了重生。只身一人来到虫族内部,面对虫后的利抓毫不畏惧,却是对它默默的流泪,阐述:你快死了吧。但是你放心,我会带着尚在蛹里的新虫后,为它找一个新的居住地,我发誓!

这部影片吸引观众或者说是我的,并不是投资上亿、画面如何,而是一顿成年人里那些异军突起的善良聪颖的少年。

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

善良,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为何要因为自己的私欲,一点一点抹杀了。

篇12: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一部327页的科幻小说要等于一部114分钟的电影,做到到这点觉非一件易事,所以当我作为一个连原著简介的人来看这部从原著改编的电影《安德的游戏》,虽然总体上感觉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总有种被按了快进键的感觉,被压缩的安德,这本来应该是一个三部曲的故事。

人类面临虫族的危机,这个开头,怎么都感觉有点《星河战队》的意思,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电影中没有丑陋的虫族,也不见让人恶心的人虫大战,《安德的游戏》作为一部青少年题材的电影,将镜头和剧情更多的放在了安德这一少年天才人物心灵的刻画上,但就是这种做法,个人感觉使得这部电影在前半段剧情有所失衡,并不是指剧情过于的啰嗦,而在于支线铺的过多过大,亲情,友情,被孤立的冷漠,老师的支持,安德在电影中所面临着不同多样的心灵历程,但电影限于篇幅,每一个关系都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很多情节都只是浅尝辄止,电影缺乏细腻深层次人物心灵的刻画,最典型的例子,剧中在pad上玩的心灵游戏,却成为了电影安德最后的转折,个人感觉在此如果能有一个更细致的描绘,结局上最后的转折就可能并不会让我感觉有那么的牵强,导演就这部小说改编电影而言需要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和故事,但却没有一个足够的篇幅来展示这一切,其实能拍成这样还是很不错的。

电影在后半段开始渐入佳境,前半段对于安德这一人物大量心灵的刻画,开始引起我的共鸣,安德是一个不到最后一定不会动手的人,他在电影前半段的几次动手,都只是迫于无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真诚面对友谊和他人,超高的智商。搭配巴特菲尔德一张正太俊美的面庞,怎么看都是一个标准的三好少年,所以当最后知道游戏模拟就是真实的最后决战,安德不惜牺牲一千多队友的作战方式,和将虫族整个灭绝赢得的战争的做法,开始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当老师称赞他为英雄的时候,安德却无法面对自已所做的一切,因为这与他的人生观背道而驰,电影让观众在最后来了一场绝对劲爆的宇宙终极之战后,却并没有以人类的胜利为最终的结局,电影的落脚点还在与反对战争,对人性的探索上,这样的结局使得这部电影与前面大量对安德这一人物心灵铺垫遥相呼应,使得这部电影从内容上达到了前后的统一,这绝对不是一部某些人说的“儿童科幻片”,相反就内容上,对比很多无脑特效科幻片我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成功之作。

有一天年少的自已率领庞大的宇宙舰队,同邪恶势力来一场宇宙大战,最后成为万众敬仰的英雄,这样的梦想虽然是如此的不切实际,但却不得不说会让每个男生如此的着迷,或许这就是《安德的游戏》能大卖的原因,但让人可贵的是,电影在最后展示的一种反对战争,对生命满怀敬意的正能量,这才是我真正喜欢认同这部电影最大的原因。

篇13:安德的游戏好看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好看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好看观后感

星期三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校组织学生在教学楼前看露天电影,电影名字是《安德的游戏》。

这是一部科幻片,奥森・斯科特・卡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未来,当时地球已经两次遭遇过虫族的进攻,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并在孩童身上装上监视器,在达到他们所认为合格的条件下将他们送往国际舰队训练。安德的.哥哥太暴力,姐姐太慈悲,都不适合做星际舰队的指挥官,虽然智力方面没问题。而安德就刚刚好,有同情心,不欺负人,还很会揣摩敌人的思想,然后安德就被选上了,接受了魔鬼训练。

在战斗学校里,安德不但要学习在由学生组成的军队里进行模拟战斗,同时也要面对其他学生的妒忌、陷害以及各种其他尔虞我诈的行为。因为他在战略和领导力上的不世天才,也因为他的教师希望严格地测试他,他在战斗学校的进阶速度比其他学生要快得多。

也就因为安德才使人类在与虫族的战斗中占领先机,并得到存活的希望。

这部片子特效做的特别棒,让我们看了都不禁哗然,情节内容也很吸引人。壮观的场面令我们身临其境。

篇14: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600字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600字

看了电影《安德的游戏》,我马上去借了小说来读。这是关于一个天才儿童被训练成为战士,承担了打败虫族外星人、拯救地球的重任的故事。

最先一段是安德六岁就被送到太空战斗学校,成了年龄最小的新生,他天资聪颖,很快就成为教官的宠儿,可同时需要面对同学的`妒忌和排挤,甚至陷害。安德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熬过一次次的考验,最后升到指挥学校,继续不停地以打游戏方式模拟训练。最后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实际上人类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消灭了虫族星球。

看完电影,我羡慕安德的帅气和霸气,对他完美独特的童年非常向往,谁不喜欢做一个天才呢?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别人,在人群中总是那么耀眼。可是看完书以后,我却深深地同情安德,他的童年一点都不美好,不开心。为了提高他的能力,他被剥夺了与别人相处的可能,不能有家人,不能有真正的亲密朋友,时时刻刻地进行战斗训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摧残啊,即使是安德,也好几次差点儿崩溃。

虽然,最后安德熬过了最后一次决战,可是地球却不欢迎他回去,他只能和姐姐一起飞向殖民星球……我对着书本长长地叹息,天才的生活并不完美,背负着那么多的期望,放弃很多很多的个人爱好,也不是好过的日子呢。

我不由地庆幸自己不是天才,平凡普通的小学生一枚。不过,我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中也有竞争,多多少少我也会嫉妒别人,也曾受到别人的嫉妒。不过看完这部《安德的游戏》,我对自己说,努力做过便无愧于心,不管以后去哪个初中都不能气馁,天才固然令人仰视,平平安安享受和家人朋友的快乐生活才更重要。

篇15:安德的游戏优秀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优秀观后感

今天听说出了新片<安德的游戏>吃完晚饭顺道去看看。

真的很震撼我。

有人说画面感不强,相对于投资上亿的科幻大片,画面的震撼感的确一般般,还没有将我心目中最强画面<阿凡达>打败,但是我不得不说,剧情真的很好,将一个钢铁机械世界里,孩子的聪颖和与生俱来的怜悯之心刻画的惟妙惟肖。

小主人公安德,有一个暴力地哥哥和一个感性地姐姐,但是他聪慧而敏感,一直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因为哥哥姐姐的被淘汰。自卑且倔强。

终于因为他的过分出类拔萃而遭到其他学院的孤立排挤以及过分针对,但是也因此得到长官们的注意这个孩子或许,即将是未来的指挥官!面对同伴们的嫉妒和恶劣对待,如豹子般敏捷的抓住对手的弱点,并且一击既中,迅速控制对放的心里。因为他非常了解他的敌人。

从一开始的锋芒毕露,到后来的隐藏自己从而拉拢同伴,获得好感,我不禁为这少年的智慧和心计感到震惊,一群还未满15岁的少年们。但是同时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孩子总归是孩子,或许他们一开始对你不友善,但是他们总归是无害人之心的,尽管他们如此聪慧。在你对他们发出友善的讯号时,他们可以立刻以真心回复,这个值得我们这群成年人们去学习。背后捅人刀子是多么可耻地行为。

到最后得高潮,当得知自己无意之间毁了虫族的家园,牺牲了自己一千多名同伴,少年瞬间崩溃了,他冲他的长官咆哮:你是个骗子!尽管他的长官们告诉他,他是一个superhero,他拯救了全人类,但是他懊悔他愤怒,他说自己不是英雄,是一个可怕可耻的侩子手,如果知道这是一场真的战役,他不会那样设置作战方针。对的,他想和虫族交流,想得到它们的想法,他想帮助它们,而不是毁了它们。显而易见,他的长官们并不是这样想。

在孩子们的时间里,不存在非我族类,赶尽杀绝这个意识,他们非常善良,且容易相信别人,而我们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善良,慢慢摧毁他们的童真。我记得电影里有个女上校说,这些孩子们如果有机会回到地球,那么她的工作就是治愈他们的战争心里创伤。我可能有生之年都不会有机会经历战场,去看你死我亡的场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隐约觉得我可以理解女上校说的话,战争心里创伤可能无法治愈,甚至毁了一个少年,我们为什么非得那么残忍的让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去体会,何其无辜。

但是最后这部片子还是让我感动了,那一段不足20分钟的结尾,才让观众看到这个少年正真引人注目的原因,他的勇敢善良以及真诚为他也为虫族获得了重生。只身一人来到虫族内部,面对虫后的利抓毫不畏惧,却是对它默默的流泪,阐述:你快死了吧。但是你放心,我会带着尚在蛹里的新虫后,为它找一个新的居住地,我发誓!

这部影片吸引观众或者说是我的,并不是投资上亿、画面如何,而是一顿成年人里那些异军突起的善良聪颖的少年。

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

善良,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为何要因为自己的私欲,一点一点抹杀了。

篇16: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由于同学的推荐,在这短短的寒假中,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那本十分经典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

这部长篇小说是由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所创作的。全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当时地球已经遭遇过虫族的进攻,人类为了抵御未来无形的危险,国际舰队开始寻找天资聪颖的神童,把他们塑造成舰队指挥官,而智慧稳重的安德就是他们中的一个,还是一个佼佼者。由于安德的天才智慧,战斗学校的校长坚信,安德是人类最后的希望。所以在安德六岁之时,把他送到了战斗学校里培养。

安德在战斗学校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新生训练,到火蜥蜴队,再到野鼠战队,又到了凤凰战队,但不管在哪个队里,他都表现出色而且进步奇快,不久便成为了全校最佳战士,迅速成为了指挥官,并以游戏的形式打败了虫族,那时他才11岁。

之所以安德能成为人类世界的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而更在于他在当时的位置,第三胎。在书中,当时地球人口超标,政府开出禁令:不准生三胎以上,最多两胎。而安德是特批而诞生的,他一出生就有了一个使命:成为人类指挥官拯救人类!如果他没有达成这个目标,他就会被身边的人排挤,最后毁了一生。正是这种紧迫感让安德讲他的所有才华都释放出来了,使他最终成为了英雄,虽然他并不想。

在电视上也有这样一次实验:一片玻璃下,压着一只毛虫,两只山雀轮流取食,一只来自伦敦的温室,而另一只来自某个高原,很明显温室中的山雀对毛虫束手无策,而高原的山雀稍动脑筋便想出了方法把毛虫捉了出来。可见当环境恶劣,生存紧迫时,人的才能才可以完全爆发出来。

这是我的观点,希望大家也读一读《安德的游戏》,相信大家也会发现得比我多。

篇17: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科幻小说是我的最爱。《安德的游戏》这本书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它讲述了安德被上校选中,进入了战争学校。聪明勇敢的安德很快在学校名列前茅,被调到火蜥战队。安德作为一名新生,遭到了队长邦佐的排斥。很快,邦佐把安德调到其他战队。经过一场场模拟战斗和电脑游戏,学校领导对安德刮目相看,学生们也对安德羡慕嫉妒恨。翻来覆去的换战队,使安德结识的朋友越来越多。最终,安德成为了队长,队员都是他的朋友们,他们共同对抗虫族,拯救世界。

曾经打败过虫族的马泽・雷汉成为了安德的教官。在马泽・雷汉的训练下,他们战胜了虫族,成为了终结者。

这本书奇幻,奇幻于虫族和宇宙中的学校。这本书情节跌宕起伏,跌宕起伏于安德的遭遇。这本书激动人心,激动人心于每次模拟战斗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本书,人物的性格分明。机智勇敢的安德,善良的华伦蒂,百发百中的佩查,机智的豆子,狡诈的格拉芙,心狠手辣的邦佐以及虐待生命的皮特・・・・・・

白纸黑字,却仿佛上映了一部好莱坞大片。栩栩如生的人物,稀奇古怪的思维,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整本书活了起来!每一章都催人奋起,每一章都有声有色,每一章都运用了各种手法,让人身临其境,好像旁观者一般。

这本书,让我产生许多思绪:我可怜安德不满八岁就参加战斗,我气愤邦佐处处针对安德,我佩服华伦蒂小小年纪红遍网络,我祝愿打败虫族后安德有美好的青春・・・・・・

一本书,好人和坏人,好品质和坏品质,都并存着的,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篇18:《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这一本书是一本出色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安德”在战斗学院和指挥学院学习的事。讲述了他和别的学生的友情和过节,他却开始怀疑教官,正当他开始熟悉指挥时,大决战以一个特殊的方式开始了……这本书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记录安德的。以安德的表现、心理、语言、行为和知识教育我们该在生活中如何做。

这本书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却教会了我与人交际。还告诉了我怎样让别人与我建立友谊,服从我。我认为是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安德”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他面对教官的挑战和折磨,没有崩溃还赢得了每一场比赛。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抉择与挑战,我认为只有内心强大,直面抉择与挑战才可获知真理——只有靠自己才可以解决问题;不要求助于大人;尊重他人才可赢得尊重;领导者应认清局势不要盲目……这本书还讲述了人们最美好的东西——亲情。在崩溃的边缘是亲情给了他力量……它十分的真实其中,有人间真情有安德的恐惧,还有喜悦与友情。还有领悟人间真理——一切都是游戏,输赢不重要!

篇19:《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安德的游戏》是一本十分好看又有意义的书,我十分喜欢。

安德维京,年仅十二岁,神一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进入了战斗学院。当时人类刚打败了虫人的第二次袭击,得到了一时间的安宁。安德在不知不觉中担负起了拯救地球的责任。于是安德便与他出色的队员来到了最高学院——指挥学院。安德在那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训练,他也一次又一次在模拟训练中打败了虫人。可安德却不知道,这所谓的模拟并不是与电脑而是与真正的虫人进行pk。在最后一次模拟中安德用毁灭武器,射向了虫人的星球。让这个宗族从世界上消失了。当安德看到显示器上的情景时才知道,自己毁灭了一个星球。他是那么自责。然后她在梦中见到了虫族王,于是他来到了梦中的地方。他又向虫王保证,他一定会把下一代带到一个好地方生活。

其实孩子是善良的,他们并没有像把一个宗族消灭,只是想保卫自己的家园。他们最终的目的也只是让敌人不在侵犯自己的家园罢了。

篇20:《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周日下午,我跟爸爸在中影国际影城联盛广场店,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美国科幻电一影《安德的游戏》。讲述的是未来的人类登上太空后遭受到外星生物——虫族的入侵差点毁灭,为防止再次入侵,地球上最出色、最聪明的年轻人被挑选加入建立在轨道空间站上的战斗学校,进行先进而又严格的模拟训练,安德由于其表现出色,最终作为最高指挥官,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虫族的母星完全毁灭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人翁安德在学习期间面对同伴的排挤反而变得更加坚强,经历种.种挫折,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最高指挥官。我不禁从心底里佩服安德。一个小男孩面对困境勇往直前,使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在磨砺中成长的道理。也使我彻底懂得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这部电一影带给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勇于放手去做,无论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就会有所收获。

安德是一个不欺负人,被逼到墙角才还手的心地善良的孩子。当安德知道这并不是一场模拟战斗,而是真正消灭了整个虫族后,他又是那么的悲伤,他为自己消灭了一个种族而痛苦。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战争是多么的恐怖,死亡是如此的可怕。要想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就要善待他人,别人才会善待你。

安德的游戏

相关专题 观后感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