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消息报道范文例子

李长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动态消息报道范文例子

【简介】感谢网友“李长安”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态消息报道范文例子(共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动态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消息

一、关于大纲修订和考试用书扩容和编写问题:一级大纲和考试用书(三门公共课,九个专业课目包括新合并的机电工程专业)于九月底完成终审上报人事部;二级大纲和考试用书于十月底完成终审上报人事部。一级、二级大纲和考试用书于底出版,供考试使用。(切记:的考试仍然使用现行的大纲、考试用书。)

友情提示:一级考试是第三次使用本套用书命题了。本书的知识点有限,显然命题的难度要提高了。应试的网友要注意总结前两次命题特点和考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把不同章节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复习。今年二级考试难度与去年持平,因为组建队伍的任务还相差太远。

二、。以下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涉及修改人发[]111号文《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a。关于专业合并问题。目前是依据相关的会议纪要(当然经过建设部、人事部的批准)开展了房建专业与装饰装修合并;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和机电安装合并为机电工程专业工作。现需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

b。专业合并后涉及变动专业的成绩滚动保留问题:

仍然执行按成绩滚动保留两个考试年度的规定:即20考试(月的考试)14个专业实务考试成绩通过后,成绩保留到度。涉及合并的专业等同于合并后的专业实务成绩。例如:某考生年11月参加石油化工专业考试,其中石油化工实务成绩合格三门公共课没通过。那么,20考试时由于石油化工专业已合并到新的机电工程专业,原石油化工专业的实务成绩有效,不必再考新的机电工程专业的实务课,只考三门综合课即可。但是,该考生如果20考试,三门综合课没有全部通过,专业实务的成绩不再保留,要考新的机电工程专业实务了。

友情提示:凡是涉及明年专业合并的考生,在报考2006年11月考试时,务必保证今年原专业的实务通过,否则年新的机电工程专业和房建专业的实务由于专业拓宽,考试难度加大了。

有关专业合并后的调整考生的档案号问题,以2006年底公布的文件规定为准。

c。二级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各省阅卷,各省注册管理,证书全国流通执业。这些都突破了原人发[2002]111号文的框架。

修改人发[2002]111号文的工作正在进行,文件起草已完成正在有关部委传阅、审定,可望2006年11月能发布。

三、有关建造师注册问题:

需要法律对建造师的定位和授权;并出台注册实施细则有关文件。8月下旬建设部、人事部将召开会议专门审议这一问题。相关文件2006年底出台(包括专业合并后的注册问题),2007年3月注册。

四、新教材问题:

1、教材框架:掌握内容占70%;熟悉的内容占20%;了解的内容占10%。掌握中的内容分配:技术占25%;管理占60%;法规占15%。以上内容即是考试用书编写原则,也是考试命题的原则。

2。考试用书定位:以大专学历为基准,以建造师是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为基础。考试用书是学员复习应试的依据;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建造师继续教育的依据。三门综合科目原书框架基本不变,一些章节的知识点要展开扩容(增加30%左右),以便于学生复习,考试好命题。专业实务教材管理实务一章要突出案例编写内容,通过案例涵盖知识点和考点。目的同样是便于学员复习和考试命题。

3。综合科目与专业实务科目的协调问题:综合科目突出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专业实务科目以专业施工案例的形式体现综合科目的三个“基本”,并灵活运用。

4。新的机电工程专业实务考试用书要涵盖合并的原有专业所共有的专业技术,知识点必须覆盖合并专业的所有考生,不得有专业歧视。

5。8月底开始今年一级考试命题工作。今年命题的特点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通过今年的考试,基本完成一级建造师队伍的组建工作。2007年实施总量调控,考试难度加大,以后的通过率不会超过10%。

五、关于今明两年通过率的预测:

截止2月我国共有13万一级项目经理。王早生同志最近一次会议上指出,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绝不是取消项目经理,而是进一步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程程项目管理水平。预计通过今明两年的两次考试数量将达到25万人,因此有望实现原一级项目经理向一级建造师平稳有序过渡。

经过两次考试和考核认证,目前我国拥有一级建造师资质的人数约17万。扣除第一次考核认证1.93万人,这两次考试平均通过率为27%左右。这在我国注册考试中通过率是相当高的。这也是组建建造师队伍的需要,是稳定项目经理队伍,稳定我国建筑市场的需要。

到明年一级建造师总量达到25万人,尚缺8万人左右。如果平均分配,2006年11月通过4万,2007年4万。按目前全国参加一级建造师注册考试的人数为28万,那么通过率为14%多一点。

有这种意向:考虑到,目前17万一级建造师队伍中,真正来自一线的项目经理约占一半。特别是老的项目经理(指免试两门科目的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取得建造师资质。8万人的分配,今年可能略多一点(肯定比2006年4月考试的通过率要低)

篇2:动态消息写作的要求和技巧

一、“倒金字塔”的写法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的写作中,“倒金字塔”是传统的新闻构成方法。新闻同小说和电影的结构完全不同,或者说正好相反。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作家把绝大部分篇幅用于创造情节和表现人物,而把高潮放在结尾。特别是目前风行的电视连续剧,一般要到结尾处才有结果。但是,新闻却不是这样。新闻是“倒金字塔”形的,一开头即写到要害处。

早期的新闻也不是采用“倒金字塔”写法的。记者那时是按时间顺序写消息的',在报道事件时,把最新的发展写在消息的最后。但是,在美国内战时期,电报是新发明,性能还不太可靠。消息是通过电报传回报社的,在发生故障或者电线被割裂时,记者的消息就被打断了。结果是,写在最后的最新消息往往传不到报社,于是,记者为寻求出路,开始把最新的情况写在消息的最前面。现在采用“倒金字塔”方式写新闻并不是因为上述理由,但是都有更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使记者高度集中,把最重要的新闻找出来。

2编辑在选用新闻或制作标题只需要看一看导语或第二段,就能知道消息的基本事实,而不必看全文。

3报纸版面编辑在压缩一条消息时,比较容易删减而不破坏消息的完整性。

4对生活节奏相当快的当代读者来说,如果没有时间,只要略看前一两段就可以知道消息的内容了。

5可以使通讯社记者的稿件有更多的机会上版面。导语精彩的稿件一般会被编辑选中。归结到一点就是节省时间,采取“倒金字塔”方式,从写的人到读的人,都可以比较快地把消息处理掉。

根据“倒金字塔”的方式,我们应该按重要性的次序去写新闻。在写作时,可以不断问自己:“如果不得不要删掉几段,可以删掉哪几段呢?”能够被删去的那几段显然可以放到后面。当然,在编辑普遍使用电脑的时代,“倒金字塔”似乎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编辑可以不再从最后一段删起,而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编辑。但是,“倒金字塔”的方式并没有成为历史的陈迹。世界上的记者、编辑仍然按此来工作。

“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的价值已为历史所证明,也被众多的记者和编辑所接受。但是,也有不少人对它提出批评,认为这不是一种自然的叙述方法,因为一开头就出现高潮。特别是在视觉新闻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读者已经从广播或者电视里听到了有关新闻,因此应该更多地使用叙事体或描写式导语。

尽管这些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们还可以有把握地说,“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将在“朴素地表述事实方面继续占支配地位”。年轻的记者、编辑在使用更为复杂的写作技巧之前,要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初学写作新闻的人要像音乐家在创作前奏曲之前先精通音阶与和弦一样,在极力模仿著名记者之前要先掌握纯新闻的写法。

二、有关新闻主体的问题

关于导语,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现在补充阐述有关新闻主体的问题。

新闻主体的作用有下述两点:(1)解释和详细阐述导语或导语部分所提出的内容(所以说导语重要,并非后几段没有东西可写了);(2)补充或详细阐述导语中没有概述进去的次要内容。

一般的消息可以分为两类:单元素消息和多元素消息。

单元素消息:由一个重要行为或基于一件重要事实或思想构成的消息就是单元素消息。这类消息的基本要求是这样的:

(1)单一内容的导语。

(2)解释性或阐述性的材料

(3)事情的细节或背景材料

多元素消息:报道包含两个或更多思想或主题的事件就是多元素消息。这类消息的结构该是这样的:

篇3: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的主旨在于对报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资源配置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往往不同。一般说来,对于可预见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重大活动报道以及媒介自己设定的议题报道,策划能够早于事件和活动开始的时间进行,资源的配置成为策划中可以从容安排的一项内容,诸如派多少名记者前往哪些地区、携带哪些设备等,在报道方案中便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有了明确规划。但对于那些无法预见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由于策划只能在获知报道线索甚至在第一组报道已经播发的情况下才随后展开,报道的资源配置就会先于策划进行应急性的安排。因为对于大量的突发性新闻报道,媒介都要争分夺秒地抢时效,无论报道策划是否已经在做,媒介首先需要派出第一批记者赶赴事发现场,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达给受众。对于报道组织者来说,遇到这种情况的机会可能比遇到前一种情况略少一些,但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的挑战显然严峻得多。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在难以预知并且变化无常的情境下迅速地配置报道资源,并且进行动态性的报道调整。

对于各类型新闻媒介来说,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必须抢先派往现场的人力物力是不一样的,报社人员可能是最容易轻装上阵的,他们只要携带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和摄影机就能胜任报道工作。广播电台的记者需要携带现场录音设备,也能够像报社记者一样独立行动。比较麻烦的是电视台记者,他们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也比较笨重,而且无法独自一人行动,必须以小组为基本单位集体进行采访,因此对交通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另外,即便同一个媒介,不同的报道选题,对报道人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对设备装置也有不同需要,这些都是报道组织者必须考虑周全的。有时,对一些偏远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要考虑的还不单纯是派出人员和设备的数量、组合问题,交通途径、通讯联络的方法也是必须事先谋划的。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发生时,中国青年报临时派出了一个4人采访小组奔赴现场,后来以一组系列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获得了中国新闻奖。组织这次报道的编辑后来总结经验时,强调了这样两处细节,一是人员配置,“报社决定抽雷收麦(当时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李伟中、叶研三位记者,外加一位实习生贾永。为什么要抽他们几位,而不是别人?这里就有个编辑对记者的了解程度和判断问题。一名成熟的编辑,他要了解作者(包括记者、通讯员),谁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要一清二楚。大兴安岭火灾这种灾难性报道不同于一般性的报道,它需要记者玩命、不怕苦,采访要深入,思想要有深度,能控制局面,而这几位恰恰具备这种特点。为什么外加一位实习生,这一方面是给实习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给记者们提供一个联络人员。在组织记者过程中,也存在一个合理结构的问题。”这位编辑强调的第二点是安排交通和通讯问题。在报道策划会议召开的第二天,记者出发。“说到记者出发,也许有人以为这与编辑无关。其实,这也是误解。一个好编辑不应只是坐在家里编稿子而已,凡是与所组织的报道有关的事项无论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并提供给记者以尽可能多的支持、帮助。你想一下,大兴安岭火灾已经燃烧了一周多,记者应尽快赶到现场,但去大兴安岭,交通又不便,该怎么办?这就有一个如何使记者行动起来的问题。我们经过多方努力,最后得到了空军司令部的支持,记者坐上空军部队运送紧急灭火物资的飞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现场,保证了采访的时效性。记者去了,接着又有一个通讯问题,稿子怎样才能及时传回来?此前,我们在这方面有过教训:记者到了采访地点,别说传稿子,就是人在哪儿也摸不清。这次去大兴安岭,我们为此搞了几种通讯方式,可惜运行中也出了一些问题。”(注1)中国青年报组织大兴安岭报道时这番经历很生动地说明了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报道的组织者对报道力量的配置必须合理,对报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考虑,预先想出对策。

我认为,对报道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应考虑这几个方面:

(一)、人力物力配备与报道选题的重要程度、操作难度、运行环境相匹配。比如对报道深度要求较高的选题,所派人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应相对较高;采访环境如果比较艰苦、复杂,所派人员必须吃苦耐劳、善于应变,所携带的设备也应质量过硬、使用轻便、易于修理;对专业性较强的报道,所派人员和后方编辑都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报道经验。

(二)、派出人员和设备装置的组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重大报道一般需要多名记者协同作战,他们之间应该形成梯队或上下级关系,既听命于坐镇家中的总指挥,又能在情况突发变动时有自己的领导核心。这些派出人员能否彼此信任和了解、能否相互合作,以及他们的能力是否长短互补、能够形成合力,都会影响报道的成败,在选派人员时就在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同样,设备的配置也同样要考虑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优势互补,保证对各种场面能应付自如。

篇4: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三)、报道的前后两方力量能够配合和协调。重大报道的派出人员作为一种流动力量必须与相对稳定的编辑后方保持联系,使指令和信息在前后方之间顺利传递,使稿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播发,因此,报道的组织者对报道资源的配置还包括对工作流程作出明确的安排、对每个岗位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比如稿件到达有关编辑手中的'直通渠道要有保障,努力减少中间环节,使整个报道工作具有合理高效的运行框架。

(四)、对实现人力物力配置正常运行的所有过程性细节有周密安排。像派出人员和设备如何到达目的地、在报道运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如果有损失如何进行补救、稿件传递中如出现意外如何处理,等等,这些过程性细节都是配置报道资源时就要尽可能作出充分估计的。

当然,对于那些无法事先进行策划的报道,在获得新闻线索的第一瞬间就要非常周密和科学地进行报道资源配置,是非常困难的,操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报道组织者的直觉和经验。因此,报道的资源配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将随着报道策划的推进而不断完善。比如1月10日河北张家口地区发生地震,中央电视台在当天上午距“新闻30分”节目的播出时间只差10分钟的时候得到新闻线索,来不及进行策划,就先派出第一路记者直奔地震局,同时要求第二路记者待命随时准备行动。第一批出发的记者赶在“新闻30分”结束之间传回了消息,使中央电视台成为我国第一家发布这条突发性新闻的媒介。在这条消息还没有传回编辑部的时候,第二路记者就起身向西北方向出发了,编辑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即通知这组游动记者准确的事件发生地点。这之后,第二批记者也预备好了御寒大衣、食品和药品,出发去支援先头部队。下午2点,新闻中心报题会上,采访部、军事部、“新闻30分”、地方组、联播组和评论组等部门的负责人聚在一起,开始策划报道,一位副台长也亲临会议进行部署。到当天晚上,就有三路记者抵达了灾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零点新闻”都进行了相关的递进报道。第二天早晨,新闻中心再次开会研究报道情况,为了加强各部门记者在灾区采访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减少“车轮式”采访给灾区造成的工作负担,决定派采访部一位副主任赶赴灾区,统一协调采访部、评论部、“新闻30分”等部门记者在灾区的报道。当天下的报题会上又成立了新闻中心后期统一报道组,各部门分工合作,由采访部主任负责统一协调。由于这种动态式的部署和调整非常及时到位,中央电视台在随后十几天的报道中,有条不紊地播发了大量精彩的报道,以至世界各大通讯社的驻华机构纷纷要求购买他们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图像。(注2)

篇5: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报道进程中的动态调整不仅仅是对报道资源配置的调整,还包括根据情况的变动,对原先报道设计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可能涉及报道设计方案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报道思路的调整。

这是报道策划中最大的调整。报道思路的改变意味着对报道选题的重新认识,并且相应地要改变报道范围和重心、报道规模、报道方法等。由于这几乎是对原来报道策划的全盘否定,所以实际工作中采用并不多,除非确实遇到与原来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或遇到无法抗拒的阻力。它同时也说明,原来的报道策划不适合实际要求、不现实,在最初设计中有很大的疏忽和漏洞,考虑不慎重、不细致。如1988年,曾有一家报纸组织过一场《如何看待收入差距》的讨论式报道。当时,经济改革还不成熟,严重的分配不公是人们议论纷纷大发牢骚的热门话题。这个报道披露了小车司机和公共汽车司机、医院医生和宾馆医生等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然而,报道只进行了两期就停下来了,原因是分配不公问题虽在社会上严重存在,也和“群众脉搏”贴得很近,但它涉及到体制、政策、部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一时还没法解决;从当时中央精神看,对于这类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一时也不可能拿出成型的方案和措施,所以,在宣传报道中也不宜强化。此外,关于大城市的房改、交通等问题,也出现过报道上操之过急的情况,于解决问题无益,还激化了矛盾。后来,客观条件成熟了,这类报道再抓起来,效果就比较好。

报道思路的改变,可能是全盘推翻正在进行的报道,也可能是改变原来的报道选题,如由报道A主题转为报道B主题,还可以是报道态度的变化,如由褒或贬变为中性的讨论,等等。

(二)、报道内容的调整。

通常在不变更报道思路的前提下补充或压缩报道内容,改变原来的发稿计划。这也是对报道计划较大的调整。如1991年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原定报道内容主要是围绕大连起重机厂的欠人和人欠债务情况及还债情况,进行追踪报道,使读者从中看到“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促进问题的解决。但由于中央对清理“三角债”有了新的布署,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定的报道内容就不能胜任新的要求,这样,在基本依照原报道思路的基础上,扩大了报道范围,增加了新的报道内容。可见,报道内容的调整,是报道的预期目标有了改变使然。目标一改变,报道面与报道重点也随之改变,就必须调整原来的发稿计划。

篇6: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三)、报道规模的调整。

通过延长或缩短报道时间,增加或减少报道篇幅,提高或降低报道的版面地位等手段,改变报道的阵势和力度。调整报道规模常常是随调整报道内容而来,如“三角债”报道的内容调整后,就只有延长报道时间,增加报道篇幅,提高版面地位。原定只有10组稿件,后来实际见报的栏头就达到26次,各类报道60多篇,一版头条就有十多篇。

(四)、报道方式的调整。

指变更报道的组织方式,使报道取得好的效果。前面我们说到过几种报道组织方式,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相互排斥,能够组合运用,并能由一种报道方式转变到另一种报道方式。报道方式的改变,是根据报道思路的修正和报道内容的调整而来的,如前文中谈到的经济日报关于“三角六”的讨论,原来的设计是刊登记者采写的新闻,后来这条新闻在报社内两度引起争议,才促使新的报道思路逐渐明朗,变客观报道为组织讨论,这样,讨论式就成了这个报道调整后的形式。

(五)、报道力量与报道机制的调整。

改变原定的报道人员部署和资金与技术设备的配置,建立新的报道机制等,前面已有专门论述。其实这种调整是由报道内容和报道规模的调整而来的,如经济日报的“三角债”报道本来是由工交部、记者部一同策划和操作的,后来报道规模扩大了,参与这个报道的人员也不断增多,评论部、财贸部、辽宁记者站、上海记者站、北京记者站、吉林记者站、广东记者站、安徽记者站、山西记者站等,共有十几个部门的记者投入了这场报道战役,这才使报道面大大扩展,报道声势大大加强。

总之,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报道实施是并驾齐驱、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在报道进行的过程中,策划者需要自始至终地接受反馈,并据此随时修正报道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报道活动,促使报道尽可能实现效果目标。

本文对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所作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不可能穷尽这一领域中所有已经出现、正在出现和将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立足于宏观编辑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因为实践已经雄辩地说明,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际是横跨媒介传播、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一个边缘性课题,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需要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有识之士协力推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已经来临的新世纪中,我国各类新闻媒介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的不断开拓创新,以及我国新一代新闻传播研究者们的不懈求索,一定能使这项研究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1、郑兴东:《好新闻后面--编辑耕耘录》,第222-225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2、肖许:《“体现了大台风范”--中央电视台张北地震报道侧记》,刊于《中国记者1998年第2期。

&

报道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动态调整:报道组织研究之三

相关专题 例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