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继晷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职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简介】感谢网友“继晷”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共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职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工作”有三条普适原理:第一我们得工作,第二工作得自己找,第三,得有自己的方式,这三条原理告诉我们,每个成年人都必须要工作,工作既是自身安身立命的工具,又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要途径。当前社会上部分年轻人依赖父母的思想很严重,而部分父母也在自愿或不自愿在骄纵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除此之外,工作必须自己去寻找,只有自己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和能力寻找来的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有的家长从小孩选择专业到找工作完全包办,实际上这是对小孩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学说,每个人都有五层次的需求,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这些需求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它们具有强大的驱动力。结合工作来说,每个职业人都可以审视自身工作是否能达到后面三个中高阶段的需求。

19,美国律师弗兰克·帕森斯通过职业咨询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首次提出了“职业指导”这一概念,帕森斯第一个形成了系统的职业指导思想,指导着人们进行职业选择,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按照职业规律和个体特点选择职业,规划人生,被认为是职业指导之父 ,

弗兰克·帕森斯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在认识自我、理解工作基础上的“人职匹配”。

中国传统生涯观的特点:第一,为官为成功之本。大一统国家的需要;使得其它行业低贱;第二,考试为晋身之阶。封建朝代拢获人才;考试为终极目标;第三,职业生涯刻板认识。传统观念的力量非常强大;第四,服从权威、循例重俗。缺乏个人判断,家族利益至上、道德断裂。

西方主要的`生涯理论有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锚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等。其核心是生涯决策,而决策过程中西方差异很大。不适应的典型表现为兴趣与价值观的冲突。西方的理论是基于个体严格执行的假设基础上,事实上在中国,外在的干扰是巨大的。

通常来说,职业规划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确立、计划实施和反馈修正五个步骤。自我认知包括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人格和职业价值观。相关的职业规划测定工具有生涯彩虹图、生涯岛、了解人格的霍兰德六角型等,大家可以通过相关书籍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让人们不断产生希望,使人产生连续的刺激,是一种持久的冲动,是人生道路的大智慧,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对大部分人而言,是自我实现的价值要求。

欢迎继续关注<<职业规划>>栏目

篇2:动机理论与职业规划

动机理论与职业规划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和人们普遍认识,人们具有需要和动机,借以推动自身达成某一具体目标,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它们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是我们实现生涯目标的推动力。工作是否起劲,关键是职业本身与自己的需要和动机的联系如何。在职业规划中,是通过价值观的澄清,对它们进行识别。

一、需要动机理论

没有满足的需要会驱动我们,直到这些需要被满足。需要理论认为,利已主义在激励当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当人们对自己现在的职业地位或工作成绩感到不满意或焦虑时,他们会试图降低这种焦虑感。又比如,你对获得认同具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就会使你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并且找到方法使自己在工作中获得赏识。可能你要采取行动成为所在团队的领导者。因为你觉得被任命为领导表示你获得了充分的认同,尤其在团队绩效不错的情况下。

当你被委以相应职务、收到来自同事和朋友的祝贺时,你对获得认同的需要就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一旦你感到满足,接下来有两种情况:要么你很快产生更强烈的获得认同的需要,要么你会开始关注其它的动机或需要,比如成就。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需要循环都会循环往复,你可能开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认同或者对权力需要的满足。例如,你可能申请担任部门经理或者成立自己的公司。

二、重要的需要和动机

职业生涯提供了满足各种需要和动机的机会。下面我们将描述激励人们职业行动的重要需要,让你对照自己,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或许,你的职业生涯不是为了追求成就,而是为了追求关系。

1、成就。

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会从自己完成的工作中获得乐趣。成就需要或者说成就动机,对于自由雇用和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的人特别重要。满足成就需要的行动,包括自始至终参与经营或者完成某个重要项目。

2、权力。

高权力需要的人会感到控制资源的迫切需要,诸如其他人和金钱。成功的领导具有很高的权力动机,并且表现出三个显着特征:通过魄力和决断施展权力;花费大量时间考虑改变他人的行为和想法;关注周围人的个人立场。担任高层职位或是成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是满足权力需要的有效途径,

3、关系。

具有强烈关系需要的人会追求与他人的密切关系,并且无论做朋友还是雇员都很忠诚。关系需要可以直接通过从属于某个工作团队来获得满足,这意味着你的.同事是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选择在群体中工作而不是单独工作,就是因为前者提供了与他人进行社会沟通的机会。

4、认同。

具有强烈认同需要的人希望自己的贡献和能力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对于认同的需要非常普遍,所以很多公司建立了正式的认同制度,比如出色的或是长期为公司工作的员工可以收到礼物、奖励证书或者雕刻公司徽标的珠宝。认同动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满足,诸如竞赛获胜、获得奖品以及在印刷品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认同需要成为一个有效激励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个体认为自己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赏识。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报告说,他们很少或是从未因为工作得到口头或书面上的感谢。

5、规则。

具有强烈规划需要的人,会有将事物按秩序摆放整齐的愿望。他们希望事情安排妥当、平衡、整洁、精确。规则动机可以通过清理工作和生活空间而快速得到满足,会计师、程序员和律师助理等职位几乎每天都向从业者提供满足规则动机的机会。

6、风险和刺激追求。

有些人在工作中追求持续的挑战,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寻求刺激的感觉。这种需要在高科技领域显得越发生要。许多人为雇主打工、开始创业。寻求巨额回报和日常工作挑战都是激发这些人的原因。对刺激的强烈追求可能对组织有一些正面的影响,包括员工愿意执行放置炸药、封盖油井、控制辐射泄漏以及把产品引进到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等危险的举动。但是,过度追求风险和刺激的员工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包括导致大量的交通事故和做出轻率的投资决定。

三、需要的年龄差异

不同时代的人因为社会文化的差异而不有同的需要,造成需要的年龄差异。另外,年轻人可能更喜欢追求风险和刺激,而年纪大的人对安全的需要较为强烈。这也是为什么中年人更有可能担任大型客机飞行员的原因之一。

篇3: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作为般若体系的经典之一,处处都表现出般若正观的作用。《金刚经》的感应一直被人们广为传播,就连史书中也有记载。

「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过:『the world is internet』,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互相依存的。」心定和尚表示,金刚经是佛陀为菩萨所说的法,以般若智慧完成六度波罗蜜。众生不明白因缘法,执着这个「我」,所有烦恼痛苦都是「我见」所造成,喜欢的拼命追,拼命保护不容破坏,但是世间,喜欢的偏偏得不到,讨厌的却天天见面,因为「我」带来许多痛苦,明白因缘法「我」一旦破除,则所附着的一切都破除,菩萨以空性知道世间身心变化都是缘起的。透过《金刚经》了解现象界大家都有关连「无缘大慈」,从理论而言大家都是同体的「同体大悲」。

「菩萨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住于菩提心,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菩提心戒,『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于此苦;退失菩提心。』菩萨修行不能忘失菩提心。第二要安住空性而生大悲心,众生不明白空性的道理而痛苦,菩萨以大悲心先为其解决眼前痛苦故行布施,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空性也就是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悲心就是慈悲,修行菩萨法和大众一起,行一切善法,有时会迷失计较比较,与空性相应就不比较不计较。」

心定和尚接着说:「菩萨离四相修六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三轮体空;持戒,不骄慢而悲悯犯戒的人;忍辱,没有一个我谁被羞辱呢;精进,不会看不起不精进的人,如经文『我不做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菩萨不自认证得果位,不比较不计较,抱持谦虚的心,感恩生活上父母师长一切因缘的成就。禅定~即使入定体性还是空性,不执着定境。前五度都须要般若『智慧』为引导,若没有般若,前五度所修就只是人天福报。」

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美德-大悲心「度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帮助众生成就佛道」,空性慧「自省是否骄慢,是否退失菩提心」。《金刚经》从头到尾皆以布施为代表,不住相布施,外财布施以金钱物资等,内财布施以生命身体,做义工捐血器官等,法布施分内外,外法布施以专长倾囊相授,内法布施以由内思证通达佛理讲授。无畏布施如军警消防人员灾难救助等。佛教徒守五戒是最大的五种无畏布施。佛法以智慧为引导,成就正见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信仰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整个佛法大纲,不外乎信解行证四个部分。《大智度论》曰:“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信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经自称为难信之法,经中须菩提请问佛陀曰:“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这段经文提出了《金刚经》的信仰基础。从修学佛法的'过程来看,学佛首先要积聚资粮。资粮有二:一曰福德资粮,一曰智慧资粮。持戒修福是培植福德资粮;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则属智慧资粮。有了这些资粮,才有可能对般若法门产生信仰。

又持戒修福乃至闻思经教,都可以摄入善根的范畴。善根是接受佛法的基础,从佛法看世间,万法各有因缘:所谓搞文学者要有文学的根基,搞哲学者要有哲学的根基,搞音乐者要有音乐的根基,搞书法者要有书法的根基。根基可以现生培养,也可以是过去生长期以来的积累。一个人倘若过去生中曾当过文学家,此生对文字就会产生偏爱;过去生是搞音乐的,此生对音乐则一学便知。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童,苏东坡也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修学佛法也存在根基问题。有些人你磨破嘴皮去同他谈佛法,他总是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没有善根;有些人一闻佛法,便欢喜顶受,相见恨晚,这种人一定有善根;有些人接受了佛法,但日后遇到逆缘又退失信仰,这是因为根浅的关系;有些人信心道念坚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很难使他改变信仰,这是根基深厚。那么,修学佛法者,惟有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在漫长的成佛之道中,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本经直显诸法实相,产生信仰尤为不易。何况经中所说的信仰,又不是一般的信仰,是指净信。净信的含义,如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又曰:“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除我相,通达无我,妙契实相,方能于般若法门生起净信。难怪般若法门深信功德如此之希有,信仰如此之不易。

篇4:《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主要的经典。《金刚经》的经文紧扣般若性空的真理,是一切众生觉悟的根源。

「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过:『the world is internet』,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互相依存的。」心定和尚表示,金刚经是佛陀为菩萨所说的法,以般若智慧完成六度波罗蜜。众生不明白因缘法,执着这个「我」,所有烦恼痛苦都是「我见」所造成,喜欢的拼命追,拼命保护不容破坏,但是世间,喜欢的偏偏得不到,讨厌的却天天见面,因为「我」带来许多痛苦,明白因缘法「我」一旦破除,则所附着的一切都破除,菩萨以空性知道世间身心变化都是缘起的。透过《金刚经》了解现象界大家都有关连「无缘大慈」,从理论而言大家都是同体的「同体大悲」。

「菩萨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住于菩提心,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菩提心戒,『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于此苦;退失菩提心。』菩萨修行不能忘失菩提心。第二要安住空性而生大悲心,众生不明白空性的道理而痛苦,菩萨以大悲心先为其解决眼前痛苦故行布施,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空性也就是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悲心就是慈悲,修行菩萨法和大众一起,行一切善法,有时会迷失计较比较,与空性相应就不比较不计较。」

心定和尚接着说:「菩萨离四相修六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三轮体空;持戒,不骄慢而悲悯犯戒的人;忍辱,没有一个我谁被羞辱呢;精进,不会看不起不精进的人,如经文『我不做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菩萨不自认证得果位,不比较不计较,抱持谦虚的心,感恩生活上父母师长一切因缘的成就。禅定~即使入定体性还是空性,不执着定境。前五度都须要般若『智慧』为引导,若没有般若,前五度所修就只是人天福报。」

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美德-大悲心「度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帮助众生成就佛道」,空性慧「自省是否骄慢,是否退失菩提心」。《金刚经》从头到尾皆以布施为代表,不住相布施,外财布施以金钱物资等,内财布施以生命身体,做义工捐血器官等,法布施分内外,外法布施以专长倾囊相授,内法布施以由内思证通达佛理讲授。无畏布施如军警消防人员灾难救助等。佛教徒守五戒是最大的五种无畏布施。佛法以智慧为引导,成就正见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拓展阅读:金刚经灵异重重

唐中宗时代,四川梓州,即今之三台县,有一位杰出的大和尚,他的`法名叫清虚。为人‘立性刚决,桀黠难防’,但这是少年时代的释清虚。到了壮年不知为了什么感触,忽然回心转意地做起好人了。

这时,他的性情大变,朴实温醇,慈和柔让。从前人皆望而远之的,这时也欢喜和他亲近了。

最初,他见到同道的礼拜持诵,不是嗤之以鼻,即呼之为魔王,好像他与佛无缘似的。

但自经转变以后,他修持比任何人都精勤。

他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堪称‘三业齐偕,无有懈怠。’

他怕在寺里有人搅乱他的清净,特地跑到山林里去持诵,当他正念得一心不乱时,忽然来了七只鹿很温驯地围绕著他,倾耳听诵。

又一次,他的邻居不慎失火,房屋什物全部烧得精光,但他的那间茅屋却安然无恙。当风烈火炽时,烽焰飞过他的屋顶,连一点焦灼的痕迹都没有。

长安二年,他独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这个地方最感困难的是水,既没有天然的泉水,也没有人工的井水,吃水要跑到很远的山涧里去取,‘挈瓶荷瓮,运致极劳。’

悟真寺这时是庄严大师法藏和尚住锡之所,和尚早就听说过他持经的灵验,他既到了这里,特地为全寺的幸福请他诵经求一所天然的泉水,解决水的困难。

这事关系于全寺命脉,虚师以为无可推委,当即答允在弥勒阁内焚香诵经,昼夜不停,整整地诵了三日三夜。

在最后的一刻,好像见到三个玉女在弥勒阁西北山腹,用刀子掘地,随即便见水涌。他把那个玉女掘水地方记住,待经诵完后,即跑到那地方去敷掘,果然获得甘冽的清泉,从此悟真寺的水荒解决。

长安四年,他又到嵩山少林寺去坐夏。据说在嵩山山顶上有一所佛堂,非常宽敞,但人不敢到,因为有鬼居住的原故。

曾经有一位持戒的律师以为自己戒行高超,在一天深夜里跑去念律,忽见一巨人用长矛刺他,他吓得狼狈下山,逡巡气绝而死。

又有一位和尚持火头金刚咒,为当时的一般僧俗所敬重。很多人对他说:‘你的咒力无双,敢不敢在那里住一宿?’

火头僧说:‘这有什么可怕!’

于是带著香火,跑上去静坐持咒。俄而有一巨神出来,以两手提著他的脚,把他投入山涧,七日七夜不能言语,从此精神恍忽,似疯似颠。

清虚到嵩山以后,即听此项传说,他震怒地说:‘下趣鬼物竟敢如此大胆’。

于是自动上山诵经超怪。

当他正在诵经的时候,佛堂的东边特有一种凄厉的声音,听来令人毛发栗然。他一听到这种怪声,即加念十一面观音神咒。忽然又闻堂中好像有两牛打斗的声音,佛像都被打的震动起来。他觉得神咒既不能震慑鬼神‘还是继续持念金刚经吧!’

说来奇怪,经声一起,堂里堂外,忽然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从此那间佛堂也就太平无事了。

这时清虚和尚的大名是远播遐迩了,中宗神龙三年,自秋至冬,滴雨未降,人民苦旱。中宗乃诏请进朝祈雨,诵了两个七天的经,降下不太多雪,没有下雨,中宗以为未济时望,令住到寺里去再祈。

他在佛殿里精虔祈祷,兼炼一指供佛,经过一宵的工夫,全国大雨滂沱,君民大慰,而他烧去的一指也突然恢复如旧。

篇5:浅谈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

[摘 要]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不仅要精熟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工具,而且需要了解管理思想与管理文化的来龙去脉,提炼管理的“内功”,现就管理与实践谈四点看法。

[关键词]管理理论;实践;企业

1 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要坚持以人为中心

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人都是决定因素,管理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研究作为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许多不同学派的管理理论,主要是出于对人的本性认识不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比较重视管理者工作方面的技能和技术方面的技能,但对管理者思维方面的技能缺乏应有的重视,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者善于观察、推理,有很强的分析力、综合力和判断力,擅长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从全局出发,综合各种意见和各种因素,作出判断和决策的那种管理者却比较缺少,所以,管理实践中片面性、一哄而起、追浪潮、短期行为、走一步看一步、出了问题查不清原因、治标不治本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经济上的损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

2 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几点做法

第一,以义取利,不取利忘义,遵循管人比管事重要,强调员工的技能素质和个人修养。首先是尊重人格,其次是利益共享。在企业两种人受欢迎,有德有才、“本事大”的用于高层,有德无大才、“本事小”的留在一线,只要工作认真勤奋,努力培养,直至成才;最不受欢迎的是有才无德,心术不正;无才无德“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扛枪的人”。企业如果对少数人听之任之,放任迁就,不得罪,实际上就是得罪了大多数人,就是对扎实工作者的打击,就是牺牲了公司利益,就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就是对事业不忠诚。

第二,要务实心系公司的人,不要务虚心不在焉的人。看到地面脏了,迅速打扫,看到哪里不安全,赶快防护,不要等看,而要尽快干,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把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管理层要在一线工作,决策要在一线落实,问题要在一线解决,创新要在一线体现,成效要在一线检验,学会把自己当成员工参与进去,下车间帮忙锻炼自己,掌握生产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外行要自下而上谈管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正视困难,重视决策。研究自己的对手,培养员工从不同的视觉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站在企业的立场想问题,在困难和灾难中保持清醒,分析问题、调动更多的人来帮助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公共关系,在企业工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团队要有互补性,稳健但要敢于超越,认可自己的缺陷,分层说话,分级放权,民主科学决策。

3 坚持学习管理理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自学能力修养。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企业领导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一小部分来自学校的学习,其他知识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积累和再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学习,是成年人的继续教育,主要靠业余时间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帮助。

4 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管理咨询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业人员阅历背景的复杂性,加上企业管理实践所面临的形势严峻和变幻莫测,管理理论的成就与企业管理实践脱节的现象日益突出,危害匪浅!如果仅停留于学术探讨、经验偶得层面,对于有心应用者而言,尚有选择性应用的可能;但企业出于管理队伍训练和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往往急于求成,盲目组织管理者规模化培训,忽视教材教案的甄别,容易造成对实际管理工作的干扰和破坏。

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首要的是把握好问题分析和按重大、紧急性排序,然后对症找药、下药,绝不能有病乱投医或吃错药。对企业发展历史阶段、企业所处行业、企业竞争力、竞争对手、战略、团队合作、体制和机制、制度体系等分析、定位工作是管理实践中必要的基础性工作,“问题出在哪里?短板在何处?近中远期目标是什么?”等不用花钱的问题搞清后,再行动也不迟。先“谋划”后“化解”,才是正确的管理提升之道,也是符合逻辑的理性选择。

总之,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管理实践检验管理理论。

篇6: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经验化的倾向。理论来自于经验,但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有着复杂的理论抽象过程和精致的思维加工过程,简单地将理论研究视为经验总结,往往会导致理论的粗糙与板结,不利于成人教育学术话语的独立、发展和完善。

3.成人教育理论即教育理论的演绎

还有一种误读现象就是忽略成人教育的“个性”,而将普通教育理论直接拿来加以演绎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希望由此获得类似于“成人教育学”的学术衣冠。这种做法乍看颇有几分“科学”的味道,似乎使成人教育理论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了。但是,应当明确,大部分的普通教育理论,以非成人的教育实践为蓝本,简单的话语移植并不能解决成人教育理论的贫瘠,更无法矗立起成人教育理论的脊梁。成人教育的立“命”之本,在于其教育对象的成年性;成人教育的立“学”之基,亦在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理论必须确立它的无可替代性,而这种无可替代性的确立惟在成人世界中研讨成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所探获。回归成人,回到成人世界,永远是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解读

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困扰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永恒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应该”,而是带有几分“规定”的色彩,是一种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兼而有之的东西。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情景下,在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知识的背景中,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诉求。

1.探求成人教育知识

西方的哲学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知识论传统,也激发了学者们探寻真理的愿望,使得哲学成为“爱智慧”的别名,“认识你自己”,成为高高悬挂在理性天空的一面明镜。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首先是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为自己的持续性发展奠定根基,解决困扰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浑厚成就高远,在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初期,知识积累尤其重要。在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极大程度上是其相关知识的匮乏,显然,构建和丰富成人教育知识及其体系是摆在未来几代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2.完善成人教育学科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地,是一块潜在的沃土,相信随着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到成人群体的教育活动。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者队伍,需要自己的理论空间和专业杂志,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成人教育学课程体系,这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实使命。

3.审视成人教育问题

如果说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诺尔斯(Malcom  Knowles)“重新发现”了成人教育价值的话,那么保罗・朗格郎(Paul  Legrand)的终身教育理论则在全世界宣扬和拓展了这一价值,而赫钦斯(Robot  Hotchins)又在他的“学习化社会”中高高扬起了成人教育的大旗。但是,成人教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种种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人正在期待教育世界的热切关注,社会也正在关注成人世界的教育问题,只有发现并解决了制约成人教育实践的症结,才能走向和谐的成人教育。对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同样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投入。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在问题领域中汲取养分,为实践提出一种理论的审视与理论的导向。

二、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与分析

理论与实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面貌。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视界和日常的经验视界里,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范式,这三种关系范式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致性的东西――二元论的哲学观。

(一)理论高于实践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常听到“理论高于实践”的论调。倘若仅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谈的话,还有一些道理,然一旦延伸到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层面,则容易导致误解。

“理论高于实践”,本意上是指理论在知识的抽象形态上高于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它较多地表现为一套专业化的术语,从而与经验的情绪性话语有别。尽管存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但丝毫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无关或隔离。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主义”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清谈,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同样,这也不意味着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存在“高”与“低”的关系,事实上,二者同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理当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

(二)理论指导实践

> “理论指导实践”,或许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知识越来越走向细化的当代和未来,应当分析: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同时理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指导实践?

从应用的角度看成人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区分三种形式,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在各种环境变量背景中对基础理论进行的一种应用设计和实践。开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决定了这种“指导”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这种媒介性、中介性的设计和开发,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的和面向理念的,而不是实践者所真切需要的、面向问题的和情景的指导。也许,这也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理论解释实践

理论解释实践,是又一种现存的关系范式。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曾长期存在着解释论的取向,成人教育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置于实践的诠释方面,而缺少了一种研究的中立性和价值理性。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不仅是解释,更重要的是批判;不仅是描述,更重要的是反思;不仅是讴歌,更重要的是比较。理论不仅要建构,理论还应当去解构。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从书斋回归实践,从本土拥揽全球,在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走向中去探索、去研究。“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也许是这个时代对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新的诉求。

(四)对范式的反思

通过对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二元论的观点。它将理论研究视为一种知识的生产,因而研究者控制了知识,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它将实践视为一种知识的应用,因而实践者被排斥在“正统”的知识研究之外,而理论研究者也由此走向闭锁,成为一种“自言自语者”,其理论未有机会在实践中证实或证伪。这是一种研究的惯性,阻碍着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与缺乏一种理性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不禁要追问,有没有走出藩篱的路?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在新的理念旗帜下重新关照理论与实践呢?

三、走向对话

(一)对话的价值

对话,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理解。这种尊重、参与与理解,正是这个召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时代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走向对话,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重要选择,在重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的视野中,成人教育研究一分为二,于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各执一端,许多人包括理论研究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种观念上的鸿沟。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这种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重建对话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只有二者在“对话”的前提下相互参与,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

说到底,对话关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在“理解”的旗帜下建构一种理想的“沟通情景”,这就意味着二者应当走向一种崭新的关系范式――“行动研究”。

(二)对话的实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活动的行动质量。其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经历了由盛到衰又重新兴盛的历程,行动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从重视量化方法的运用,到偏重定性方法研究,再到强调“批判性”的探索。然而,紧密联结理论与实践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旨。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合一,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关系的现实途径。

1.走向研究共同体

走向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建立一种新的存在关系,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为此建立“研究共同体”成为一种必要。“共同体”(community)的思想发端于德国社会学者藤尼斯,其核心理念就是“分享”,而走向研究共同体,就是旨在树立起“学会分享”的新的研究精神,即理论界和实践界以对问题的关注为核心,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困惑,彼此的挑战与智慧。这种研究共同体可以确立起二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对话的前提下共同面向实践中的问题情景。

研究共同体,既是一种合作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形式。为此,构建研究共同体要求确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应当有共同的研究愿景,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共同愿景的前提下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充满“研究精神”的行动团队。其次,消除研究共同体中的组织智障,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重建起一种理解的关系,实践者不再只是理论者研究的对象,而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伙伴。再次,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相结合,以至在研究的每一具体问题上都能见到群体的智慧。

2.研究与行动过程合一

在行动研究中,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实践中去,与实践者一起面对问题情景,这种角色立场的趋同,使原来处于摩擦与隔阂的两类人员能够达成沟通与理解。倡导成人教育的行动研究,即是倡导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走向合一性。

一方面,实现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不是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书斋中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而是研究者在“现场”的行动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其效果的标准,可以说行动推动着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实现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不同于经验的“行动”,要求人们把关于成人教育的假设付诸检验与实证。为此,要记录、搜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背景、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证据。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具有系统程序,与研究过程密不可分,与理论密切联系,从而,研究的过程就成为直接改进操作或改善实践的过程。

3.关注问题情景和反思

行动研究,完全可以顾其名而思其意,其过程的最大特点即是“行动”,是一种面向问题情景的研究,在本质上体现着研究的“实践性”。行动研究没有固定的程式,强调视具体问题情境灵活对待问题,但一般来讲行动研究过程有着类似的步骤: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计划、行动和考察,都是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情景,力求找准问题之所在,从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且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工作者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时,强调参与者的反思,要求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成人教育研究兼具理论和实践两种品格,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需要的是一种实践精神。在由事务性活动走向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困扰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探求实践的中国特色,如何构建本土化而又具有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实现成人教育的国际对话,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如

何解决成人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如何提升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理论界和实践界能够各自独立解决的问题,而需要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共同探索。为此,面向“问题”而不是局限“主义”,是成人教育现实对所有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期待。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7: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

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政策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w

[1] [2] [3]

篇8:理论与实践的“动感地带”

理论与实践的“动感地带”

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整个教育时空到底发生了什么?教师、学生及各学校是如何执行新课改的?新课改的情况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是教育研究者需要关注与解答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源头。于是,一个个复杂多样、生动鲜明的、蕴含着丰富经验与问题的教育教学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叙事研究。面对实践,,宏大理论的惆怅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过分信赖甚至迷信专家的宏大理论引导。这体现在各教育报刊杂志中,最为明显----几乎很少听到基层教师、学生、家长的声音。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的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风气,重视专家权威的宏大理论,而忽视基层教师的日常教育经验、事件以及理论探索。因为杂志、报刊是具有思想与价值导向作用的,它最能反映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当前的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仍是传统的专家本位的思维。宏大理论主要体现为试图安排人类精神与生活的思辨形式。从某种意义上看,宏大理论似乎在寻求一种普遍意义的、精确制导的真理,寻求一种广泛的理性技术、工具,以求得能以快捷的方式为教育实践开出有效的处方。其实这正是过去科学哲学思维过分依赖技术理性的倾向。在这种宏大的理论叙述中,个性鲜明多采的教师(学生)及其鲜活丰富的实践经验不知不觉中被掏空和抽干;直接关注现实和实践细节的变化也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或过滤掉。当然,专家的宏大理论仍是左右教育的核心力量,但它对教育中行为关系的指导,一方面在话语方面与广大教师存在阻隔;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就其理论本身而言,远不可能如想象的那样清晰、精确、可行、适用。教育事件的研究就是弥补宏大理论的这些遗憾。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学的血肉之躯教育事件是教育教学事实真相的表达,它能超越时间和概念体系,说明教育实际中的真实情况。教育事件虽然没有直接的真理或理论价值,但具有人的生命意义与精神的占据,具有实践的生机活力,是教育教学的血肉之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教学事件,重新认识教师经验的价值与地位。事件是突发的、不规则的、个性化的、未经设计的;同时,事件也是具体的、流动的、历史的、清晰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系列教育事件的耦合。每个学生都生存或生活于各种各样的教育事件之中,每个事件都是个性化的独特境遇,都是师生间或生生间点对点的教育关系。教育事件是最为生动、最为稳定、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境遇。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并体认学生在教育事件的境遇中生长,重视境遇的独特性。事件的中心词是“事”;事的主体是人。教育中的事件旨在通过交往让学生发现问题、形成能力、学会做事,生成态度情感价值观,并确认自己的存在,促进人不断的生长与生成。从本体上看,教育事件就是教育经验和现象,也称为教育故事、课程事件、课程故事。教育事件以叙事的方式描述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行为。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等,但教育教学事件强调的'不是形式,而是经验的意义。教育教学事件作为意义存在的载体,用故事来说明教育教学的意义和实质。相对科学理论和逻辑证明,教育教学事件的研究关注教育实践经验的复杂性、丰富性、多样性,以最可能的逼近经验和实践本身。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介绍文章就可称为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这种称谓更能接近其意义的本身和实质。教育事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开放思维的空间在传统里,专家就是理论的代表,教师就是实践的化身。太长时间以来,专家与教师的隔阂,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理论和实践走向互不相融的两极。专家日趋钻进理论的空壳,教师日趋保守在经验的窠臼。抓住教育教学经验的故事性特征研究教育教学事件,是研究教育中人的关系的最佳方式。教育事件的表述接近经验,也接近理论。它把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置于活生生的教学之中,促进人们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可以说教育事件的研究促进了专家与教师的视界融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开放了一个思考空间。教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状态。在学校中,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学事件以叙述的方式蕴含教育经验重构的意义,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和理论的觉醒,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育事件的研究不仅能克服运用逻辑语言进行教育学写作的局限,为普通教师、学生及其它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而且它还是一种现实的、实证的研究,能弥补宏大理论对实践未能穷尽的遗憾。理论不能完全穷尽地指导实践,实践也不能完全穷尽地诠释理论。对教育事件的研究,一方面能以实践的视域促进理论向实践的物化、回归;另一方面,也能以理论的视域促进实践向理论的理化、升越。对宏大理论的审视,并非否定或背叛。其实学校教育就是以宏大思想、理论为实践驱动,立足学生(或学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将宏大的理论叙述转化成个体的教育教学经验或事件,从而诠释宏大理论,也表达实践经验。对教师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对教育理论的努力,还要以经验的方式主动参与教育。对研究者而言,应更多地关注日常教育经验和事件,探索教育思想理论是如何发生、发展和进行的,把握教育实践中的弹性和细节,使日常教育经验获得新生。教育变革的力量源泉正隐藏于日常教育经验之中,教师们的日常教育实践不断地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教育研究应重视通过有关教育经验的事件分析,使理论与实践息息相通,切实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关专题 职业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