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山里潮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简介】感谢网友“山里潮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共14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巧解绳套六年级作文

昨天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在节日里轻松一把,中午第四节课,索性把课本、练习放置一边,引领孩子作游戏,一则身心放松一下,二则训练孩子动脑去思考,在轻松娱乐中感受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六一节的快乐,难忘!

课前,我准备好两根绳子,大约一米长,在每根绳子的两头各结一个环套。学生看到老师拿着两根绳子进教室,很是惊奇:“老师,这是干什么用呢?”“一会你就知道了。”

“孩子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这节课我们做个小游戏,就利用这两根绳子。先让两位学生上台做一做。”学生纷纷举手,都积极要求先上台看看老师让玩什么游戏。首先让李冰、袁明红两位平时反应比较快的同学走上讲台。我把一根绳子两个环套套在李冰的两个手腕上。然后把另一根绳子与李冰手上的绳子交叉后把绳套套在袁明红的两只手腕上。游戏要求:在双方不解绳套,双方手腕上的绳套不脱离手腕,不利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怎样使两根交叉的绳子分开。她们两个同学开动脑子,把胳膊交叉过去,试过几次,这种方法不行;她们两个又研究一番,蹲下身子,把腿伸进去,结果她们两个捆绑在了一起,绳子还是无法分开。台下的同学,看到她们两个翻来覆去的解不开,在下面急不可耐,把手举得更高,“老师,我们去解。”

暂且让李冰和袁明红两位同学休息,换上平时爱动脑,做事沉稳的李昭、张祥国两位同学,他们两位在手腕上套好绳套之后,先思考一会,接着张祥国把绳子顺势绕到李昭的身后,两根绳子依然是相互交叉,不肯分开。台下的同学不停地指挥着,两位男孩手脚并用,穿过来绕过去,两根绳子就是无法分开,他们两位的身体也被两根绳子牵扯着。“老师,这没法解开吧!”台下的同学已失去信心了。“当然有办法解决了,再动脑子!”“绕不行,可以在想别的办法。把对方的'绳子从你的手腕套里掏出来,看行吗?”给学生提示,鼓励他们继续下去。他们两位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去做,果然解开了交叉在一起的绳子,他们两个的身体也随之分开了。台下的同学一一尝试,都顺利的解开绳子。

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次游戏《巧解绳套》,看似简单,但如果不 知道方法,还真不简单,真的解不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子,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问题,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今年的六一节,我们难忘!

篇2: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画图巧解难题作文

我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两筐水果,甲筐比乙筐多30千克。乙筐卖出18千克后,剩下的水果的重量正好是甲筐的5分之2。问:乙筐原有水果多少千克?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想起了老师教的画图法,便迫不及待的做了起来,不一会便大功告成了。我是这样想的:

18千克

甲|―――――――――― |--|

30千克

乙|――――――――|----|

30+18=48(千克) 这样甲一共就比乙多48千克。

而这时甲为单位1,乙是5分之2。1-5分之2=5分之3

48÷3=5分之3=16=5分之1,16÷5分之1=90千克=甲筐 90-30=50千克

答:乙筐原有50千克。

同学们,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妨也像我一样画画图,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的!

篇3: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巧解难题叙事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碰巧都放假。很难得我们三人都一起放假,所以我提议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

“嘟嘟、嘟嘟 ”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出发了。在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叫“俏皮美丽多”的服装店,里面有许多非常漂亮、非常时髦的衣服。我就让爸爸停下车来。妈妈也发现了一个叫“看我美不美”的服装店里也有许多非常漂亮的衣服。爸爸非常困惑,说:“到底到哪一家服装店里去买呢?”“咦!这套黄色的不错,这套紫色的也不错,我想买这两套。 ”妈妈指着“看我美不美”这家服装店里的`两套衣服说。爸爸仔细一看:“咦!怎么“俏皮美丽多”这家服装店里也有着两套衣服,该买哪一家的呢?”现在爸爸更困惑了。

这时,妈妈挺身而出,说:“当然要挑便宜的买了。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嘛。难道我们不会把这两家的这两套衣服的价钱都问一下,看看哪一家的便宜,就买哪一家的,不就行了吗!”

说完,我 和爸爸、妈妈先走进了“俏皮美丽多”这家店里。我问卖衣服的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答到:“这套黄色的100元,这套紫色的也是100元,买两套100元的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接着,我们又走进了“看我美不美”这家店里。我问这位阿姨:“阿姨,这套黄色的衣服多少元?那这套紫色的呢?”阿姨带着微笑对我说:“这套黄色的衣服80元,这套紫色的也80元。”妈妈自以为是地说:“怎么样,你知道该买哪一家的吗?不会你就认输吧。我只给你十分钟的思考时间。”我说:“我这么聪明、机灵可能不知道吗?”爸爸说:“估计你是骗人的吧!”爸爸说完,我的小脸蛋就红彤彤的了。爸爸又说:“好了,赶紧思考吧,不然时间就不够了。”

我想啊想,想啊想,想了五分钟都没有知晓答案。突然,我灵机一动,在心里暗暗的想:“妈妈想买两套,“俏皮美丽多”每套100元,买两套送一套价值60元的儿童套装,也就是用100×2=200元,两套200元,再用两套的价钱减去儿童套装的价钱,就是200-60=140元,就相当于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40元。“看我美不美”每套80元,也就是用80×2=160元,买两套衣服用去了160元。140元<160元,也就是“俏皮美丽多”比“看我美不美”便宜20元。所以应该买“俏皮美丽多”里的服装”

之后,我便把我的办法告诉了爸爸和妈妈。“我输了,”妈妈惭愧的说:“看来我不应该小看你呀……”

后来,我们就满载而归的回家了。

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棒呢?你可不要羡慕我,只要你肯认真思考、仔细观察问题,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只要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哪这个题目对你来说就易如反掌了。你可千万要记住,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哦!

篇4:几类应用题的巧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杨晓伟

一些稍复杂的应用题,如果从特殊的角度去思考,就可巧妙的将问题解决。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类应用题的特殊解法:

一、用工程应用题的思路巧解

例1:修一条长1200千米的路,如果单独修甲要20天完成,乙要30天完成,现由甲、乙二人合修,几天可以完工?

从常规思路来分析:要二人合修,几天可以完工,就需要知道修路总千米数和甲、乙每天修路的千米数,总千米数已知,所以关键要知道甲、乙每天修路的千米数,根据总千米数和甲、乙每天修路的千米数,就可求出合修的天数,从而问题得以解决。解答方法为:

1200÷(1200÷20+1200÷30)=2(小时)

如果换种角度思考:题中说的是两个人共同干工作事,所以可以联系工程应用题的思路来分析,把需要知道的总千米数用“1”来表示,甲、乙每天的工效分别用、来表示,这样就比较巧妙的将问题解决,列式为1÷(+)=12(天).

例2:小明的爸爸带一些钱到县城买家具,如果这些钱只买桌子能买6张,如果只买椅子,可以买12把。现在要买配套的桌椅,这些钱可以买多少套?

这道题与例1相比,题中没有告诉需要知道的总钱数,因而不可能用常规思路来分析,这时若联系到工程应用题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1÷(+)=4(套)

二、巧用假设转化法思路解题

例1:野鸡、兔子49,,100条腿朝前走。问鸡和兔子各几只?

这道题直接让学生分析解答的话,由于一些条件隐含,(每只鸡2条腿,每只兔子4条腿),学生不易往这里想,或是虽能想到,但也很难找到解题的方法。把这些条件挖掘出来,就可利用假设法来解答:引导学生这样想,假设这49只全是兔子,总共会有多少条腿?(49×4=196),和实际腿数有什么不同?(多了196-100=96条腿)?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每只野鸡有2条腿,按兔子来想,就是按每只4条腿来算,每只野鸡多算了2条腿),两种动物中,是哪一种动物导致了这个差别?多少只这种动物导致了这个差别?(每只野鸡多算了2条腿,一共多算了96条腿,可以求出多少只野鸡能让多算出96条题:96÷2=48只),到此,求出了一种动物的只数,另一种动物的只数,就可跟着求出来。当然,刚才我们是把49只全部假设为兔子来想,其实这49只也可以全部假设为野鸡来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这里,巧妙地采用了假设法,找到了突破口,既巧妙地将问题解决,又提高了学生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例2:毛庄小学上一学期买了6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用了361.2元;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21.2元。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直接来分析:题中已知了两种物品各自的数量和共用的总钱数,如果我们再知道其中一样物品的单价,就可将问题解决。但题目中,哪一样物品的单价都不知道,只知道它们的单价之差,所以从常规思路很难找出甚至找不到解题的方法。

若引导学生用假设法转化,把买的两种物品根据它们的单价差来转化为一种物品,关系就简化了:由于“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21.2元”,所以我们可以将“每张桌子的价钱都减去21.2元”,这样全部的“办公桌”都可以转化为“办公椅”, 那么,总钱数里面全部都是“办公椅”的钱数。在这种思路下,“6张办公桌”就要减去“6个21.2元”(即21.2×6=127.2元),总钱数就是“361.2-127.2=234元”,它里面包含的就是“6+9=15把办公椅”的钱数,于是,可以先求出办公椅的单价:(361.2-21.2×6)÷(6+9)=15.6元,进一步问题得到解决。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把“每把办公椅的钱数都添上21.2元”,把他们全都转化为“办公桌”来分析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例3:张庄小学上一学期买了水桶4个和水壶5把,用了39.20元;这一学期又买了同样的水桶2个和水壶6把,用了26.6元。每个水壶、每个水桶各多少元?

这道应用题从常规思路分析,很难找到或者说根本就找不出解题的方法,此时若能联系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中用特殊的思路来解答应用题的例题:两次买的物品中如果有一样物品的数目相同,然后根据两次用的钱数之差就可求出另一种物品的单价,进而数目一样的物品的单价眼科被求出。在这种思路下,我们来进行假设:第一次买的是4个水桶,第二次买的是2个水桶,如果把第二次买的两样物品的数目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即让第二次买4个水桶和12把水壶),这样两次买的物品中有一样的数目就相同了,这时用的钱数变为26.6×2=53.2(元),接着就可以利用书上讲的方法解决问题:(26.6×2-39.20)÷(6×2-5)=2元(水壶)(39.2-5×2)÷4=7.3元(水桶)

这种假设法思路与方程方法相比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更使学生多掌握一种解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题型,我们教师都应注意渗透培养有关的解题思想方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更可以为我们教师的教学“减负”。

篇5:巧解考研英语画图作文

巧解考研英语画图作文

考研画图作文无非是一场玩腻了的拼图游戏。

作者:杨承松

历年图画作文考题回顾

考研英语图画作文从开始考,再次出现,一发不可收拾,连续考到,以其惯性,今年作文的就不敢排除。

19,母鸡下蛋题,虽然没有明说第一段要描述图画,但描述是不可少的,下来是阐释寓意,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丑恶现象,这里并不是什么承诺了的事情没有实现,而是承诺的事情本来就应该实现,所谓承诺其实是本分。最后是评论,其实是让你解决问题,所以要写三段:图画描述段,寓意阐释段,解决问题段。

20,船多鱼少题,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推断图画作者的意图,实则也是描述寓意,说明鱼类资源为什么会减少,最后让提出解决措施,用了一个:counter-measures。

爱心是一盏灯在越黑暗的越明亮,第一段就让阐释寓意,指令里面用的词是:symbolic meaning,要求你说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其实是,为什么可以把爱心暗喻作一盏在黑暗的地方越明亮的灯呢?灯在黑暗的地方越明亮,是相对而言,因为身处黑暗,所以那盏灯就越发明亮;爱心也是,因为身处困境,所以别人给你的爱心,你就越发能够感受到它的力量。第二段是举例段,最后一段让你给出措施,怎么样才能够最好地表达爱心。

美国女孩穿中国服装微笑,先描述美国女孩、中国服装、微笑,再阐述寓意文化交流,最后让你评论,事实上是对文化交流做一下总结展望。

温室花朵题,指令明明白白,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阐释寓意,第三段给出implications in life。Implications的意思是启发,启示,所谓的启发也就是,我们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实则也是让你提出解决方案。

终点又是新起点,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也是阐释寓意,终点为什么是新起点?我们应该怎么样用这样的道理指导我们的生活?第三段是举例说明,就是找出日常生活里面的一个例子,说明人生之路,奋斗永无止境,一个目标实现了,还要设定另一个目标,为之奋斗下去。

20赡养老人,第一段描述,第二段阐释寓意,最后一段提出解决方案。

所以,据我的总结,所谓考研图画作文,无非是五大段落其中三个段落的拼图,这五大段落是:描述图画段、阐释寓意段、解决问题段、发扬展望段和举例段。

下面我来谈谈各个段落的写法:

一、图画描述段

按一般水平,写4句,约50个字。

要不要写这一段取决于指令,20作文就没有让写。如果指令要求要写,为什么要求你写呢? 让你描写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阐释寓意, 所以描述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第二段, 对其进行阐发。所以, 与寓意有关的要写, 与寓意无关的不写.

一大禁忌是对图画细节进行过分描述。比如,20的作文题寓意是终点就是起点, 人生奋斗应该永不停息, 而不能停下来喘息。所以在描写时,不应该对两棵树,跑道,小旗帜,背心上的花纹,是短裤还是七分裤给以过多的关注,豆大的汗珠也不要。抓住三点:一、男孩在跑道上跑(run on the track), 二、马上要冲刺(is sprinting/dashing/rushing to the finishing line), 三、冲刺的终点线后方写着终点(ending point),前方写着起点(starting point)。

再比如20美国女孩穿中国服装题,寓意是文化交流不是文化冲突,写出美国女孩, 穿的是中国传统服装(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s), 面带微笑就行了(smiling like an angel、wearing a sweet smile)。

描述图画段有四种写法,按四句话办。

写法一 四句话,描述图画(必须在第二段第一句写出中想)

写法二 三句描述图画,一句点出中心思想

写法三 一句点出中心思想,三句写出图画

写法四 第一句: 指出话题,说的是什么事情 第二句: 描写图画 1第三句: 描写图画 2 (如果是一张图,描写两句)第4句: 点明中心思想

常用句:As is shown/…,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pictures/the drawer is to reveal/expose to us a common and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in our social life:

以20作文的第一段为例,我们采用第3种写法,可以写成: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pictures is to reveal us a common and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how to educate and cultivate the young. As is depicted in the first picture, the flower blooms in the greenhouse despite the storm outside. However, in the second picture, it fades away under the storm when put outside. Obviously, the flower cannot withstand wind and rain.

划线是可供同学们参考的模板。用同样的模板去套年的题,写成: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drawing is to reveal us a common and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Who should support/take care of/care for the elderly? As is depicted in the cartoon, (一位老人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进行一场足球赛) an old man’s three sons and only daughter are having a football match. 他们都企图将那个足球,也就是他们的老父亲,往别人的球门里踢) They all attempt to kick the football, their miserable father, into others’ goal 同时守好自己的门while keeping their own. 显然,老父亲成了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愿意接收的废物 Obviously,the aged father has become something even his children are unwilling to accept.

基础薄弱的同学,自己要一些模板,然后在平时多加练习,修改,定型,考试时套用。

二、阐释寓意段的写法

按一般水平,写9句,约100个字。

这一段的主要结构是寓意阐发,而后多是原因分析和后果分析。

第一句为寓意阐发句,肩负着承上启下,点明中心思想的重任,写1句,建议尽力写长写难,因为它会是阅卷人重点关照的地方。

常用词:symbolize(象征……), signify (象征……), epitomize (成为……的缩影), is associated with, is an excellent metaphor for (是……很好的暗喻),还有一个词,metaphorize,如:Children are metaphorized as the flower.

常用句:The set of drawings/This cartoon is really thought-provoking.

This thought-provoking cartoon tells/warns us that …

接下来开始进行因果分析,怎么写,取决于你能够分析出来多少原因,多少结果。如果想到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写4句。

第二句:原因一 第三句:扩展 第四句:扩展 第五句:扩展

第六句:原因二 第七句:扩展 第八句:扩展 第九句:扩展

如果想到了两个原因和一个结果,大概进行下面的规划:

第二句:原因一 第三句:扩展 第四句:扩展

第五句:原因二 第六句:扩展 第七句:扩展

第八句:结果 第九句:扩展

总之,灵活掌握就是了。

当然在写原因的时候有大量的套句,如Why …?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 Perhaps the primary cause is …等等,可以实现连贯与衔接。

综合上面的分析,年作文寓意阐释段可以写成:

Surely enough, ①the flower epitomize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China while the greenhouse is an excellent metaphor for parents’ excessive protection of their children. Admittedly, ②parents love their children by nature, and ③Chinese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no exceptions. However, ④Chinese parents tend to dote on their children because each family is allowed to have only one child due to birth control. ⑤They pin so much hope on the much-treasured child that ⑥ if he wants the star, they might even climb to pick it. ⑦Selfish and self-centered, the spoilt child depends on his parents for everything. ⑧As a result, once confronted with the harsh reality, he is more likely to yield to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in life. (117个字)

第一句话用一个复杂句点出寓意。然后分析,为什么会溺爱?第一个原因是天性,写了②③句,用and连起来变成一个并列句。第二个原因当然是第一个原因的深入,因为中国多是独子,写成了④,有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在里面。第三个原因是父母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写成了⑤⑥,连成了一个结果状语从句。⑦ 句描述结果,有两层意思,一是孩子变得自私和自我为中心,二是依赖性太强,合成了一句。最后一句话是个大收尾,点明了寓意。同学们同时要注意黑体的那些逻辑词的使用。

三、解决问题段

这种段落比较好写,典型的套路就是国家或者政府应该怎么样,社会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样,然后只有这样,就会怎么样,最终是战胜克服困难,明天会更好。大概写5句,50个字左右。

看一下年世界商业捕鱼简史的一篇14分作文(满分15分)的最后一段,或许给我们很多启发:

Therefore,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measures. For one thing, we should appeal to our authorities to

篇6:巧解孔明锁三年级作文450字

巧解孔明锁三年级作文450字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拿了一个像球一样的东西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东西,同学们有的说是球,有的说是魔方。突然,有一个同学叫起来:“是孔明锁!”老师点点头,便给我们讲起了孔明锁的来历:孔明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为考验他七岁儿子的智力而发明的。自古以来一直是受广大民众的'喜欢的智力玩具。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小的孔明锁竟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啊!

老师叫我们上来拆孔明锁,我睁大眼睛仔细看了一下孔明锁的结构,发现它的构造十分简单,一定两下就能拆开的。眨眼间,同学们都一窝蜂似的涌向讲台,争先恐后地要拆拆看。可大家试了又试(其中包括我)都得到相同的结果:拆不开。我们个个抓耳挠腮,老师提醒我们要动脑筋。经过老师的提点,我们又终于把孔明锁拆开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老师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这次拆孔明锁的经历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不能只用蛮力,有时更需要依靠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篇7:巧解高考英语图画类的作文高考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巧解高考英语图画类的作文高考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一、命题特点

图画类作文实际上就是将漫画、照片或图片中的信息转化成作文。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可根据情景图的寓意、内容或情节线索,传递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揭示图画的主题。作文应覆盖提示的要点,但要避免仅根据提示文字做简单翻译。

图画类作文的图画包括组图、对比图、单张图三类。组图有点像连环画,一般由多幅图片构成,这类题通常要写记叙文;对比图要求观察出两幅或三幅图之间的不同,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单张图通过生动的图画传递深刻的思想,需在描述图片的基础上发表感想或分析问题,这类题通常要写议论文。

二、写作步骤

1.认真看图,确立主题。

2.围绕主题,提炼要点。

3.合理想象,补充要点。

4.确定时态,写出要点。

5.连句成篇,自然过渡。

三、常用模板

1.组图写作模板

第一段:The story took place(时间和地点).

第二段:事件起因(要点一/图片一的内容)、事件发展(要点二、三……/图片二、三……的内容)、事件结局(最后一个要点/最后一张图片的内容)

第三段:From the story,I feel(自己的看法或感想).

2.对比图写作模板

Great Changes have take place(地点)since(时间).

In the past(描述过去的情景,图一). But now(描述现在的情景,图二).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great changes. First,

(变化的第一个理由). Second,(变化的第二个理由). Last but not least,(变化的最后一个理由).

I think(自己的感想).

3.单张图写作模板高考英语作文类型图表类/图画类。

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图画内容). The picture tells us(概括图片大意).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is pic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eriously. To begin with,(揭示涵义/原因/结果之一). Second,(揭示涵义/原因/结果之二).

In my opinion,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First,we should(具体措施之一). Second,we must(具体措施之二).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 of(图画内容).

四、突破方法高考英语作文类型图表类/图画类。

以上所说的常用模板只能为写作提供一些基础,要想使文章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考生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寻求突破。突破方法可参照以下几点:

1.注意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合理使用动词。

动词是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使用不同的动词,表达出来的效果绝对不同。

(1)合理使用动词,切合不同的语言风格。

比较:“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our school!Now I’d like to introduce our school to you.”和“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our school!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同样是“介绍”,前一句的introduce常用于书面语和较正式的场合,而后一句显然是口头发言,更自然,更符合演讲文体的特点。

(2)巧妙使用动词短语,增强表达的新颖性。

(3)善于利用助动词,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

当然,在使用动词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保证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正确及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单复数上的一致性。

2.正确使用关联词,增强语篇结构的连贯性。

英语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之所以把衔接和连贯作为核心,是因为衔接和连贯是构成语篇的最基本条件。连接语句的关联词是衡量文章是否连贯的重要标准之一,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能够增强文章的流畅性,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过渡自然。

表示列举和顺序:first,second,third,besides,then,lastly,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at the start,etc.

表示让步关系:anyway,anyhow,whatever,whenever,however,though,in any case,in spite of that,after all,all the same,etc.

表示时间过渡:now,suddenly,later,soon,meanwhile,etc.

表示概括总结:in a word,in conclusion,in short,to sum up,etc.

表示同位关系:in other words,for example,namely,that is to say,for instance,that is,etc.表示增补和引申:also,in addition,what’s more,to make things worse,moreover,etc.

3.运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

(1)使用复合句,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2)使用变化多样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强调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使用非谓语动词。例如:

The weather being fine,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ent to climb the Western Hill.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its size being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hina.

这种句子出现在文章中一定令人刮目相看,很自然地就会成为一个采分点。

4.使用一些插入语或固定短语。

这可以增加文章的色彩,缓和或加重语气,起到润色的作用。常用的插入语或固定短语有:I think,I believe,I hope,I suppose;to my surprise,to my delight;what’s worse,worse still,to make things worse;well;generally speaking;what’s more等。

5.尽可能使用高级词汇和地道的表达。

例如,20xx年江苏高考英语作文可使用bumped into each other,yelling,blame,mean,blocking,pushing and bumping,harmonious,virtue,self-centered,considerate等高级词汇。

6.确保写作时间。

考试时要提高阅读速度,以确保书面表达有足够的时间,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写作。

7.注重书写,追求卷面美观。

书面表达属于主观性试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得分高低,而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美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印象。

五、经典示例

请根据你对以下两幅图的理解,以“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为题,用英语写一篇作文。(20xx江苏卷)

参考词汇:banner(横幅)stump(树桩)

你的作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简要描述两幅图的内容;

2.概述你对两幅图中不同做法的理解;

3.举例说明两幅图对你的启示。

注意:

1.可参照图片适当发挥;

2. 作文词数150左右;

3. 作文中不得提及有关考生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审题:

这是一篇看图写作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两幅图,把图画转化成文字信息。考生不能只按照试题里的提示进行逐句翻译,而是要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写成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正确、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要点:

第一段:描述图画(描述两幅图的内容)

第二段:揭示画旨(概括你对两幅图中不同做法的理解)

第三段:发表启示(举例说明图画给你的启示)

范文:

People celebrate Earth Day differently. In Picture 1,a man is trying to put up a banner on a

lonely tree surrounded by stumps,but in vain,while Picture 2 shows a couple happily planting trees.

The message conveyed here is clear:“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Our earth is suffering severe damage. Should we just pay lip service or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it?The answer is definitely the latter. Immediat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like stopping cutting down trees,to better the environment.

Actions are important in other fields,too. Instead of shouting empty slogans,it is more meaningful to donate books and sports goods to children in need. We should strictly and

voluntarily follow traffic rules,stopping at the red light rather than complaining about traffic jams. Only when we match our words with actions can we make a difference in whatever we hope to accomplish.

篇8:巧语斗敌六年级作文

巧语斗敌六年级作文

生活中,时常会发生一些孩子被坏人拐走的事情,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太差。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时刻要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

现在,我来说一说我的经历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暖洋洋地照亮了房间。我正趴桌子上写作业,突然听见一阵敲门声,我走上前去,本来想开门的,但是仔细想想,爸爸不是刚走吗?是谁在外面呢?

我问外面的人:“请问您找谁呀?那个人说:“小朋友,你爸爸出去了,但是他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就让我来照顾你。”我一听,顿时就觉得很奇怪,爸爸是不会让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来照顾我的,难道这个人是坏人?我又问他:“叔叔,我爸爸是不是跟我妈妈一起出去的?”那个叔叔连忙说:“是的,你爸爸是和你妈妈一起走的。”我立刻反驳他:“你骗人,我妈妈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你是个坏人!”

“你要是再不走,我就喊人了。”我刚一说完,那个人就只好走了。

我心里暗喜,幸好没让他进我家,要不然……现在一想,真的好险啊!爸爸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篇9:五步走,巧解全国1卷作文立意

五步走,巧解全国1卷作文立意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方伟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才能符合题意?我们提炼出五步审题法,让审题立意变得更简单、准确:

1、审清材料

2、审清关系

3、审出问题

4、审出道理

5、确定立意

下面,我们尝试以20安徽卷作文的为例进行分步解读:

1、.审清事实:

人物:父亲、小陈、警察、网友。

事件:小陈举报父亲高速公路屡次开车打电话。

结果:警察对老陈进行教育和处罚并公布于官方微博;引起网友点赞或质疑。

2、审清关系:

网友点赞、质疑--官方微博--小陈的行为;(条件、因果)

警察教育处罚--小陈举报--老陈的行为;(条件、因果)

3、审出问题:

小陈为何要举报老陈?

网友为何对小陈的行为点赞或质疑?

警察为何要把这件事公布于官方微博?

4、审出道理:

小陈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以及公民的责任意识;

警察教育处罚老陈源于交通法规的要求;

老陈被举报源于对个人和他人安全意识的淡漠和责任意识缺失;

网友点赞出于对小陈维护和遵守规则的肯定,质疑是出于对小陈呵护亲情方式的不理解(或许出于对警察公布小陈举报事件的不认同)

5、确立立意:

角度:

你如何看待小陈的行为?

你如何看待老陈的行为?

你如何看待警察的行为?

你如何看待网友的行为?

立意:

小陈:亲情的另类解读;这也是一种亲情;

老陈:责任意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

警察:树立榜样的意义;树立榜样要把握度

网友:……

云飞扬

篇10:解手链救乐园六年级作文

解手链救乐园六年级作文

这天,小蜜蜂被外星人收购了。因为我们的聪明智慧吸引了它们。早上我和小迪来到了这个乐园里,这里黑漆漆的一片,其中一个外星人说:“要是你们能解开我们外星世界百多年来没能解开的手链,那我们就放过你们。”

我们八个女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乐园救回来。那个外星人指着我一点,我们一个手和旁边一位人握住,还有一个手握住对面人的.手,解手链开始了。我和小瑛的手在上面,这一条链,我们让小迪、小瑶、小卿钻过去,然后过小佳和小慧这一关,就让小瑶和小卿再一次钻过去,耶!马上就OK了。她们俩过去之后,我们八个人分成了两个圈。这个手链我们解开了,外星人们惊讶不已。我们走到外星人面前说:“哼哼,我们把你们的链子解开了,你也该放了我们了吧!”可是外星人毁约了。又说:“那你们能解六个人的吗?”我们又说到:“那当然。”他又指着我们一点,我们6个人的手又结成了一个从横交错的链子。我们又按照以前的方法,把手链一关一关的解开了。先是手在最上面的两个人把手高举,然后手在下面的四个人一转,哈哈,这个链又快解开了,她们四个过去后,手在最下面的俩人,往前面一转,手链又被我们解开了。外星人被我们吓到了,开着宇宙飞船快速逃跑了,刚好留下一个超高科技的东西,我拿起来一看,还真搞不清是什么,等我读好了书再来研究它的用法吧!哈哈,他们被大王骂得屁滚尿流,从此,他们再也不敢来干涉我们享受学习的时光了。

这一次解手链不仅把我们的乐园救回来了,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个好好玩的游戏。

篇11:巧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六年级作文

巧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六年级作文

一天,我刚上完奥数课,看到妈妈,便兴奋地说:“妈妈,我学会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了。”妈妈笑着说:“真的?那我要考考你了。”“好,随便你怎么出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吧,这里有一个土豆,你能不能算出它的体积,若能算出来,妈妈今天就炒你最爱吃的土豆丝给你吃。”妈妈说到,“好!好!”我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了。

可是一拿到土豆,我原本觉得挺简单的,可思考了好一会,也就顿时傻眼了,你瞧,它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这种规则物体,我该怎么算啊?我拿着土豆抓耳挠腮,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呆呆地望着土豆。这才想到刚才的牛可真吹大了,真想打退堂鼓。这时妈妈走过来提醒我说:“你可以把土豆切成规则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这样试试看?”我一听,点了点头,似乎顿时茅塞顿开,便急忙拿起小刀,按照妈妈提示的方法,用小刀切呀切,再用尺子量呀量,再算啊算,直搞得满地是演算纸,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算出了土豆的大约体积。唉,我想到这种方法太复杂了,计算还不准确,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就好了!这时,妈妈又走过来指点迷津:“妈妈给你讲一个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原来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土豆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长方体的玻璃容器,量出它底面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我往容器中倒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土豆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容器中的水上升了5厘米(15-10),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土豆的体积是:6×4×5=120(立方厘米)。嗯,这种方法简单多了。当我把体积告诉妈妈时,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晚上我也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我最喜欢的土豆丝。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换种方法,换个角度,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篇12:自我保护,巧斗坏人的六年级作文

自我保护,巧斗坏人的六年级作文

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做完作业,便和往常一样去时小记者课。在半路上,我看了一下手表,才12点30分,上课要1点30分呢!于是,我便改向走弄堂的那天小路,因为路口有一家小书店,我可以在那儿看一会儿书。

走到弄堂口,我遇见了我家对面刚买回来的王大妈,她问我:“雯雯,你一个人在家做完作业去上课啦?”我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刚走了十几步,突然从旁边出来了一个大胡子汉子,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你能带我去一个地方吗?”说完便拉着我的手往弄堂里走去,走到弄堂深处,大胡子停了下来,盯着我说:“买不买菜刀?”不不禁好笑:“我买什么菜刀啊?”大胡子死皮赖脸地说:“看看嘛,上等的菜刀,雪亮锋利……”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大胡子便三下两下地从皮包里拿出了一把菜刀,伸到了我的鼻子底下。我害怕极了,抬起了头,更是猛地一惊!大胡子刚才的笑脸全部收得一干二净,露出了一副恶狠狠的'表情说:“不许出声,否则我就杀了你!”接着,大胡子飞快地向四周扫视了一番,不见有一个人,便瞪着双眼对我说:“走,带我去你家!”我听了,只好乖乖地带着他走。我边走边想:他为什么要我带他到我家里去呢?我想,一定是刚才听了王大妈话……

我想着想着,不由得想哭了。刚才还高高兴兴的,可在一分钟内,竟成了现在这样子。我真希望会遇到几个人,哪怕是一个人也好。快到家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猛地一转身,对大胡子说:“喂!快把刀收起来,免得我爸爸对你有看法!”大胡子一把拉住我的领子,冷笑着说:“不会吧?那刚才那个人说你家里没有人?”“你真笨,爸爸妈妈不在,我怎么买你的菜刀呀!再说,我刚才是为了应付那个老大妈,因为她爱管闲事。”说我,我转身就向家里跑去,边跑边喊“爸爸妈妈,有个大胡子要我买他的菜刀,还说不买就要杀了我……”

跑到家门口,我转身见那个大胡子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心里也就安稳多了。

篇13:奥数的速与巧六年级作文

奥数的速与巧六年级作文

我喜欢数学,更喜欢奥数。它不仅能激发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我的数学自信,开阔我的解题视野,更能让我享受到奥数的神奇魅力。

上学期的奥数培训历时将近两个月,做过的数学题大约50套,大题小题加起来达有1000道之多,唯有一个小小的计算题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那是一道速算与巧算题,原题是这样的:625x64x25。本以为这是一道普通的小计算题,没想到卷子发下来以后,发现老师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号。我不以为然,马上做了一遍,因为怕出错,又做了一遍,没想到,答案竟然变了。再做一次,咦?答案又变了,再接着做一次,又有一个新答案,“遭了”,我心里一惊,“还真没看出来,竟是一道疑难题”。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求助妈妈。妈妈看了我一眼,问“625是25的几倍?”,我算了一会儿,说:“是25倍。”妈妈又说:“那算式不就变成25x25x25x64了?”,我一看,还真是。她又接着问:“64是不是等于4x4x4?”,我沉思一下,点点头。“那整个算式不就变成25x4x25x4x25x4了么?”我一看,恍然大悟,625x64x25变成了100x100x100,等于一百万,一道极难的计算题转眼间竟变得这么简单!

奥数真奇妙啊,速算与巧算实在太神奇了!

“做数学不能只追求答案正确,更要讲究速度和技巧,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奥数的乐趣。”听着妈妈的话,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数学,学好奥数,去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

篇14:关注天下事巧解其中味-新闻素材作文立意技法点拨

关注天下事巧解其中味-新闻素材作文立意技法点拨

Gaokaoyuwen

表达

关注天下事 巧解其中味

――新闻素材作文立意技法点拨

陕西 韩延明

新闻素材常常用作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试题将社会焦点问题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考生以时评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新闻素材进入高考试题,不仅有利于考生将视野从学校扩展到社会,提高敏锐观察问题的能力、深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而且能使考生在关注社会时事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所以,用新闻素材命制高考作文试题,引导考生写作新闻时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

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的特征是“时”和“评”。“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决定文章的内容;“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即针对国际或国内某些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评论,做到以理服人,警示后人。新闻时评要想评得准,评得到位,前提条件是要吃透新闻素材,做到准确立意,不偏不倚,命中“十环”。这就要求考生根据素材的'不同特点,寻求不同的立意方法,掌握不同的立意技巧。

根据新闻素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运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审读素材,进而准确立意,为构思谋篇扣好“第一颗扣子”。

1.透过表象 生发联想 这种审题方法,就是由素材展示的内容入手,进行由此及彼地合理联想和想象,即透过材料的形式和表象,通过思维的迁移,将表象化的人物或事件与时代精神、社会焦点、价值引领等有机联系起来,从广度和深度的不同侧面挖掘材料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确定立意。

【素材运用示例】

(2015年陕西商洛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3月12日,湖南永州市零陵区创森办、区妇联等多个单位组织的植树活动中,现场植树的领导、志愿者等人,踩着约十米长的红地毯前往植树现场。红地毯尽头,是一个临时设置的舞台,上面竖立着一个巨幅宣传板,上面写着“零陵区巾帼志愿者成立暨绿色生态・巾帼林・共青团

基地揭牌仪式”。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因下雨路滑,铺废旧地毯。

此举被指作秀,引发热议。对此你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阅读这则新闻素材,从表面上看,活动组织者声称“下雨路滑”“铺的是10余米的旧红地毯”,好像理由很充分,但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原来“红地毯”“舞台”“背景板”才是这次植树的真正“目的地”,如此“高调植树”,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能就不再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了,而纯粹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场。进而言之,踩着红地毯植树的行为,实则是借“植树”之名,行“作秀”之实。它只能说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脚踏实地谋事的职业操守,仍然热衷于所谓的“政绩工程”,爱搞花架子,以求报纸上有图、电台上有声、电视里有

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分析:这属于开头段,结构上的作用是为下文作铺垫。另外,这一段主要写彭恩给编辑部打电话,通过电话内容,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明白了彭恩的身份。彭恩的措词和语气,又反映了

他的性格特点。

组织答案:(1)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2)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彭恩的身份;表现彭恩的性格特征。

段落的内容除了景物描写、某种材料和情节这三个常考的点外,还可

能是其他的内容。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时,根据具体内容稍微变通一下。不过,只要考生掌握了以上方法,问题便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

校训微辑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相关专题 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