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景的优秀说明文

咩大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写景的优秀说明文

【简介】感谢网友“咩大壮”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写景的优秀说明文(共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写景的优秀说明文

从小就知道爷爷住在乡下,可从没听说那里有一处绝对好玩的地方。多少次从这里经过,从没有发现这里面还藏着一处神奇的小山谷。那天,一踏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有一股溪水从那里悠悠流出,我突生好奇之心,想循水探奇。果然,不多远,便见前方一处高高的岩石,上面布满绿色植物,有一股水从那岩石高处直冲而下,下面便见一个小小的水坑,坑底长满了青色的长长的植物,那植物随着溪水冲下激起的水波,似在婆娑起舞,那细软的腰肢,舞动的水袖,轻妙极了。水里还有小鱼儿!一会儿静静地一动不动,一会儿倏忽一下窜向别处,还有几条似在追逐,我伸手进去,想掬它们在手,只见它们轻轻一摇身子,便四散逃开。过了一会儿又探头探脑地回来,真是憨态可掬。

抬眼四望,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不知名的鲜花,红的,白的,蓝的,紫的……细碎的,大朵的,有的似喇叭,有的像铃当,有的呈五角莲盘状……真是异彩纷呈,各色齐备啊!那花儿散发着醉人的清香,隐蔽处的花瓣上还留着几颗隔夜的晶莹露水,格外可爱。地上,有几株棕黄的小脑袋正在伸懒腰,走近一看,原来是些小蘑菇。

到处都是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树枝在微风的吹拂下摇头晃脑。树丛中还夹杂着一丛丛的竹子,那翠绿的竹叶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构筑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向山谷的深处走去,树更高大,林更清幽。偶有古树横躺在地上,诉说着远古的故事,树儿树孙听得凝神。丝丝阳光从树的缝隙间泻下,给幽暗的林间带来一抹淡黄色。好一个幽静的世界啊!

走出树林,回头望去,那里只有山林,毫不起眼。太阳已经偏西,黄中带红的阳光均匀地洒向那片山谷,红得柔和,红得舒服。连远处的大树也带上了一抹淡淡的红,那充满梦幻色彩的颜色,更让我感到神奇!

篇2:写景说明文

“咯咯咯……”随着一声公鸡的叫声,一缕阳光洒进了我的房间,随着微风吹来,像是在跟我打招呼。乡村的早晨可真是太美了!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也清新甜润。

这时,我忽然闻到了一阵清香,我便赶紧跑了出去,一看,原来是河水里面的荷花绽开了笑脸。高雅清香的荷花,可真是令人赞不绝口!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雨露在大圆盘里跳动,像一颗颗洁白的珍珠。乡村好玩好看的景色实在是太多了,有清澈的小河,有田里的庄稼,还有路边的花朵和野草……光这些,我就已经眼花缭乱了。

到了傍晚,辛勤劳动了一天的农民们便纷纷回家了。傍晚的乡村可真是别有一番景色。家家炊烟缭绕,饭香扑鼻。还有些村民坐在石凳,说着一些生活的小事,看上去都非常高兴。

我喜欢这种乡村的这种祥和与安宁,但是我更加喜欢这种和城市风光大不相同的自然气息。

篇3:写景说明文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景色很诱人,物产丰富。

春天,大地换上了绿色的春装,桃枝上开满了美丽的桃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小溪围着村庄唱着欢快的歌,快活地流淌着。溪边的杨柳吐出了淡绿的嫩叶。小昆虫也活跃起来,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忙着在花丛中采蜜;小蚂蚁排着既整齐又长的队伍出门找食物;小鸟叽叽喳喳地停在窗前的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夏天,荷花池里,一个个玉盘似的荷叶上还滚着珍珠似的露水,晶莹发亮,真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荷花像一个害羞文静的小姑娘,亭亭玉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蟋蟀也开始了他的乐队,热闹地叫着。

秋天,大地又换上了金黄色的衣装。院子被各种花点缀得琳琅满目,桂花用它馥郁的芳香迎来了观者;五颜六色的菊花千姿百态,有的像美少女头上的卷发,有的像可爱的白鸽展翅欲飞。稻田沉甸甸地穗压弯了腰,农民伯伯看着自家的劳动果实,开心得合不拢嘴。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给村庄、田野都盖上了一层白毯。小朋友在玩打雪仗,堆雪人,别提玩得多开心了!

我的家乡真美!我爱我的家乡!

篇4:写景说明文

秋天不但美丽,而且果实累累。

秋天是美丽的,它把天顶的高高的,往云朵上洒上了洁净的水,把小云朵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它又把小云朵拧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像飞机、像汽车、像轮船、像娃娃脸……听!一阵阵秋风吹过,树叶忽悠悠的飘落下来,调皮得散落在地上,看到清洁阿姨来了,它还要跳来跳去捉迷藏呢。看!清晨起来,青青的小草儿全身带着晶莹的水珠,准备迎接阳光的洗礼;江面上覆盖着一层层的水气,是云是雾,在晨曦的温暖下,一丝一缕飘向小区飘向村庄,给勤劳的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走进水果市场,哇,苹果笑红了脸,真让人喜爱。石榴喝足了“水”,“撑”得“肚皮”都破了,露出了一颗颗红红的“宝石”。串串香蕉都笑弯了腰,真在乐呢!还有橘子妹妹都长大了,个个脸红红的,变成了大姑娘……来到菜市场海鲜摊前,真馋啊,一条条带鱼眼睛亮亮地好像活的似的;螃蟹一只比一只大,张着大钳保护着自己……

秋天来了,有些小动物肯定也不会闲着。小松鼠们一定到处找松果了,它们要为冬天做准备。小蚂蚁们又在搬家啦,你递我接,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过个冬吧!唉,懒堕的狗熊呢,是不是还在呼呼大睡?

秋天的美丽无处不在,秋天的果实处处呈现!

篇5:写景说明文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坛。

春天这个花坛使大地万物复苏,焕然一新。花朵芬芳扑鼻,碧草如茵,新的生命开始了。柳树抽出了嫩芽,垂着自己嫩绿的头发。桂花树的叶子早以长好,迎春花也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连蝴蝶、蜜蜂也来凑热闹。真是春色满园。

花繁叶茂的夏天到了,花坛更是美景一片。花争先恐后的开着,草三五群的长着。连爬山虎都给花坛添加色彩。

果实累累的秋天到了,整个花坛只能用枫红菊香这个词来形容了。红红的枫叶落了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学校还浸泡在菊花香味之中。

寒冷的冬天到了,只有梅花开放。腊梅满地都是,大树们还不时斗斗身子,搞掉身上的雪,就连小草也穿上了白花花的棉衣。

我爱我校园的花坛,这就是如花的仙境!

篇6:写景说明文

雪,在我印象中,嗨,跟常人没什么两样,一颗六角星,每只角上分两个杈,就这么简单。我看到的没有这么细,我只看到,它们像一面镜子,照着我的心……

如梦中一般,我来到了“北冰洋海底”。这,这都是些什么?“白藻”?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需交版税,就已经展现在我面前。

银子铺地,踩上去“吱吱”响,声音好听极了;草上覆着一层霜,一层雪,宛如鲁班的灵感——那叶子如锯齿的草——别冤枉它,那样的“锯齿”,除了雪,谁玩得出来?两边土坡上,草色有青,有黄,“一岁一枯荣”,最后的年华,正想迸发出最后的辉煌。不料,“天街小雪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过了这几天,雪从树上滚滚吹来,又负伤一层薄被,远看,只是杂杂一些白点黑点,交汇在一起,构成一幅长长画卷;近观,那黑原来是青黄交错,老幼交织,草色星星点点,缀在这条银河中。要是没有草,那条银带子总是那么枯燥、无聊。这就是草——最后的辉煌。

半空中,那不是树的世界么?我见过春柳,枝条像丝绦,风儿如剪刀,那叶,那翠绿的叶,那翠绿的仿佛刀一般的叶,划破长空,多少柳叶,构成一排长长的刀林——争春。花,谢了,叶落了。不再争斗。香,飘了。刀丢了。和平为美。树含蓄起来,如腼腆少女——腼腆?不!你没看见,她们戴上了银光闪闪的纱衣,如一曲清歌,一条画廊,一轮明镜,展示给冬?这一群“辣妹子”,不是在争回头率吗——

三三两两的行人,静悄悄的,一步一步,缓缓,而又不失节奏地走着,不时朝两边观望。不知呵出的多少白气,凝结在哪片草叶,哪只树梢,哪片天空之上,静静地观望着。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的确,我看不见那美丽的六角冰晶,我只看见,我那颗被冻住的心,在这面镜子的反射下,慢慢化开……

篇7:写景说明文

我的家乡在湖南,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家乡的四季都很美,但我最喜爱家乡的春天。

当时小燕子飞回来,带来了春的消息,春风姑娘她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给大地换上了一身绿色的礼服。树儿绽出新芽,嫩黄嫩黄的,像一只只小蝴蝶,野花遍地开放,五彩缤纷,别提有多漂亮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小脑袋,点点绿色,像一颗颗小星星。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落在池塘里,泛起丝丝涟漪。雨水的降临,洗刷着灰蒙蒙的天空,带走了世间的污浊,偶尔还能看到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那一抹绚丽的彩虹。

微风轻拂,柳树也随风摆动,舞动着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段,春风姑娘像抚摸着襁褓中的婴儿,哼着歌儿,再给小柳树伴舞呢!

春天是忙碌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忙着不亦乐乎,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即使是累弯了腰,他们也乐呵呵的笑着。田里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金黄金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绿油油的稻田在风吹过后,掀起层层麦浪。

春天,虽没有夏天的活力四射、繁茂热情,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瓜果飘香,也没有冬天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但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你喜不喜欢我家乡的春天呢,喜欢的话让我来做你的小导游吧!

篇8:写景说明文

走在篦箕巷里长满了青苔的地砖上,只见亭台楼阁黑白分明,古朴素雅,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显得古色古香,与一旁缓缓流淌的运河水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水墨画。

跨进一家小店,在仿古的厅堂里,我立刻被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西游记》的人物,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沙僧的忠诚老实,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唐僧的肉眼凡胎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一旁的“十二金钗”也不赖,她们姿态万千。有的手握扇子,亭亭玉立;有的眉清目秀,令人爱怜;有的仪态万方,端庄稳重。看到这些秀气的女子我不由啧啧赞叹。其他的梳篦也同样巧夺天工。各种神情的“脸谱”,美若天仙的“仕女”……这些梳篦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我眼花缭乱。

轻轻抚摸着梳篦,感到十分光滑细腻。它色呈土黄,质感精美。我听说,常州的梳篦制作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的历史了。制篦业的祖师叫做陈七子。那时,他不幸入狱,因为生活条件极差所以头上生满虱子,奇痒无比。一次,他将毛竹板裂成的篦片整理扎压,用它除头上的虱子,这是最初的梳篦。梳篦如今已是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还能够刺激头皮神经,延年益寿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需要72道工序,不仅采用了雕、描、刻、烫、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等常州独有的工艺,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无怪人们常说:“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清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李莲英为慈禧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因此,常州梳篦享有“宫梳名篦”“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称。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常州特产,花开并蒂。”常州特产——梳篦,绚丽多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篇9:写景说明文

我们的家是我们住得最多的地方,但是,教室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所以,我要介绍一下我们美丽而整洁的教室。只要走进教室的大门,你就会明白我们的教室有多么漂亮了。

最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排排课桌,这些课桌一共有五十五张,整齐地排成了四排。最东面是一块黑板,上面是还挂着多媒体屏幕。与东面黑板相对的是西面的'黑板报,上面有一些小报、绘画作品、推荐我们读的好书和资料,让我们知道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要说我们教室最漂亮的地方,那就是北面的这一块了。一个长长的柜子上放着大大小小的课外书籍,每一本读来都爱不释手;最上方是两扇非常大的窗户。在早晨,给我们温暖的阳光,让太阳公公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小脸蛋;在电闪雷鸣,大雨哗哗地下,它为我们遮挡风雨,不让寒冷缠绕着我们;柜子上还有一些植物,为我们的教室增添了许多绿色,让我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到它们我们就会觉得心旷神怡。南面虽然只是光秃秃的墙壁和淡蓝色的瓷砖,却让人觉得淡雅、朴素,非常纯洁。

我爱这个美丽的教室!

篇10:写景说明文

今天,胡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北山游玩。一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来到北山脚下,两旁有橘色的雏菊和紫色的牵牛花,他们都竞相开放。

走在石阶上,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望城坡。低头一看,整个大足城尽收眼底。一辆辆汽车变成了一个个会动的火柴盒;一个个人变得跟蚂蚁差不多大;一座座楼房变成小朋友玩的积木。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远眺,一座座山隐隐约约,像蒙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美丽极了!

继续往前走,噫?怎么凉快起来了呢?原来,我们来到了梧桐树林。梧桐树就是一把天然的绿色的大伞。透过树叶的缝隙,远远望去,树上似乎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十分耀眼。仔细一看,是阳光照在露珠上所产生的。

随着湿漉漉的石阶,我们又来带了人工湖。“哇!真美啊!”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湖面是墨绿色的,一滴滴露珠从树叶上滴了下来便有一圈圈的波纹荡漾开去。忽然,太阳从云朵里钻了出来,湖面一下子变得亮起来了,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还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把岸上的树、人和亭子都倒影在湖面上了,湖面就像一幅活的画似的。在湖水里还有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小鱼苗呢!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它们一会儿在湖面上跳跃,一会儿在吐泡泡,打破了湖面的沉寂。

时间过得真快。“红星闪闪——”我们一路唱着红歌,一路回到少年宫,欢乐的气氛弥漫在空中,这一快乐的时光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篇11:写景说明文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了一次大山里的乡村。乡村有着大自然的美,一切都是最原始的,不会有任何加工的痕迹,我期待极了!我一下车就闻到清新的空气,一眼望去大片的绿冲进我的眼帘,有嫩芽的浅绿,小草的深绿,还有村民身上朴实的绿,可爱的花朵还有点缀到上面,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我冲下山坡,哇,好大的湖,湖水清澈见底,还有几个和我一样大的小游客在水中嬉戏。我走到水里,这水,这水竟是温的!我欣喜若狂,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声地叫起来:“妈妈快来!这水是温的!”我突然发现我的脚下多了几只小鱼,它们咬着我的脚,哎呀,好痒,好痒!我忍不住动了一下,小鱼马上就被吓走了。

我抬脚一看,我脚上的死皮都不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鱼叫亲亲鱼,它们一生的使命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去人们脚上的死皮和细菌,注入健康,这使命呀就是它们最大的快乐。

离开那温泉,我们顺着小路来到树林,“看,那是榕树!”我飞快地跑过去,“好大的榕树!”我不由地赞叹。这有许多果树,有苹果树坚守阵地,有梨树充当军师,而那榕树不用说肯定是是国王啦!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它们一定是居民,我也好想当这树木国家的一份子啊!这个榕树大王,身体健壮,无数只“手”交错在一起,比其它树高出一截!我不由地向它们鞠了一个躬,像是臣民朝拜国王一样。

我们踏上了归途,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小乡村,恋恋不舍地说:“多美的小村庄啊!”

篇12:写景说明文

西安的兴教寺位于华严寺南,664年专门为迁葬玄奘而建,是唐朝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唐末,兴教寺因战乱被烧毁,惟一幸存下来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则为民国时期重建。

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塬;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法师病逝后,最初葬于浐河东白鹿塬,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于此,并筑塔建寺。因唐肃宗李亨为玄奘舍利塔题额“兴教”,所以称为兴教寺。清同治年间,兴教寺原唐代寺院毁于战乱,仅存三座灵塔;近代重修,仍保存了原来“殿宇法制,精密庄严”的风格,使得兴教寺依塬俯川,青瓦红墙,掩映在一片苍翠松柏林中,环境十分幽美。

现寺院分为正院和东西两座跨院。正院山门正书“护国兴教寺”门额,左右护壁分别题写“法相”、“庄严”四个大字,两侧分立钟、鼓楼,里面供奉着元代铸造的释迦牟尼镀金坐像,高约3米,重1.36吨。大殿后院是为纪念玄奘法师而建的讲经堂,殿壁镶有金刚经刻石。最后一层为卧佛殿,卧佛长9米,香樟木雕刻。

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玄奘及弟子遗骨安葬的答复。在一片翠柏桃林中,矗立着三座砖砌舍利塔,中间最高的一座便是玄奘法师的舍利灵塔。底层有拱形卷门,龛内供有玄奘法师的彩色塑像。

相关专题 说明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