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论文

zhaoxita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zhaoxitao”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论文(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论文

实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论文

一、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全员参与,符合素质教育全面性原则

实验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精神的源泉。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向导,要善于运用实验这个“催化剂”去激发学生探求知识。例如,在目前的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实验教学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而是在黑板上画实验,课本中讲实验,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死记硬背,对化学无兴趣,造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相反,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持科学态度,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做好家庭小实验。使所带班级学生全面、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优秀率、及格率都很高。总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是搞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起点,每个教师都不应当忽视。

二、加强实验,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

化学研究的手段离不开实验,成功的实验能起到千言万语道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的作用。能鼓舞学生思维的翅膀,大胆地猜想、联想、类比……,使学生的思维从直观上升到抽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观。例如《氧气的制法》一节课,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研究制取氧气反应原理。首先做氯酸钾单独加热,然后做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实验,再做高锰酸钾加热实验。实验做完,学生就可以得出,加热条件下能放出氧气的物质是谁,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最后,引导学生看课文,则可达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的目的。整个过程,训练学生思维从形象上升到抽象思维;初步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观察的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动手使用试管、酒精灯、加热固体物质,检验氧气存在的方法;以及各种仪器正确使用的方法、原因,使学生享受到一种美的启示。总之,实验是化学研究的手段,是学习化学知识必经之路,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源泉。做为一名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才能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高科技人才。

三、加强实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符合素质教育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

《化学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化学是以物质世界为基础,是对物质的组成、变化等的客观反映。在化学反应现象、变化规律中,处处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通过比较化学反应的条件、现象,渗透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做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渗透量变质变规律。介绍近代化学史中以及现代化学史中不少化学家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做出非凡的贡献,激励学生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激情。例如,学习湿法冶金的原理,介绍它早在西汉时期就被我国劳动人民发现,宋朝应用于生产。

篇2: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实施,要求学校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达到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初中化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基本技能,以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所以,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奠定素质教育基础

1.加强对化学应用知识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只讲授化学概念、原理等书本上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加强对化学应用知识、化学发展史和化学探索研究的方法、途径等方面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再把化学概念、原理等知识进行深化,从而让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化学知识,结合化学发展史、化学研究探索的方法和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综合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与人类关系,从而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创新的能力。2.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科技发展、工农业生产、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从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日常化学问题开始入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释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硫酸”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探究所居住的城市每年因为烧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气体以及这些气体对形成酸雨的影响,或再进一步探究酸雨对大自然和工农业生产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治理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如下能力: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方法、步骤、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结果、分析判断现象和数据能力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进行NH4HCO3的分解实验时,需要让学生认真观察下列现象:

(1)NH4HCO3分解变化前的颜色和状态;

(2)NH4HCO3在分解加热过程中它的气味、石灰水的变化情况、试管内的现象和变化情况;

(3)进行反应后有什么现象。

对于实验过程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要做好化学实验就需要在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个实验步骤上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勤奋求实的实验态度。搞好化学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维方式训练,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则是其培养的核心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提出不同的思维要求。

一是要提高学生思维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抽象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

二是要提高学生思维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主要包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活跃性、广阔性等方面。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构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有利,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课本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对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敢于大胆质疑。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问什么内容。例如,

(1)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如:铁为什么容易生锈?

(2)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如:把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不是100毫升,这是为什么?

(3)从物质的相似化学性质中发现问题,以探究其共性特点。如,在学习了几种常见酸之后,给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各种酸有什么共同性质?(

4)从相似化学物质中探究其差异性,从而发现问题。如,为什么稀硫酸和浓硫酸会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综合运用。

四、树立因材施教思想,积极实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按照新课标教学要求,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习能力水平,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分层指导、分层质疑、分层练习。对于优等生的学习,教学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上,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对于中等生,要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潜能放在首要;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就要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克服学习的自卑感,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要领和方法。例如,在讲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碳和碳的氧化物”这章内容时,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要分别设计不同的分层教学实现目标:首先,要设计对于全体学生的达纲目标:需要了解的知识包括:

(1)在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稳定性及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2)随着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逐渐增强,能与很多物质进行化学反应。

(3)要知道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性,但其化学性质基本一致。

需要深刻理解内容: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的现象。要牢固掌握的内容:

1)碳的可燃性。

(2)碳的还原性。

其次,设计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提高目标:

(1)比较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和利用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

(2)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及给定的材料判断该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

再次,设计对于优等生高水平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碳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的问题。通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让各层次学生都有进步和收获。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以此来推动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娟.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李娟.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篇3: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观察 实验 创新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为了培养创新素质。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人的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磁铁向上吸引用细线拴着的缝衣针,分别用纸片、木板片、玻璃片、铝片、铜片插入其间,会看到缝衣针不会掉下来,而分别用铁片、钢片插入其间,却看到缝衣针会掉下来,这是为什么?(2)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习近平面镜前,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平面镜成像”,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平面镜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教学中我就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引发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①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实验。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③用简单器材做好物理实验。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通过拍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我经常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善“问”

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瑞利就是通过测密度的方法而发现氩气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取得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2.善于设计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设计的问题应该有艺术性,应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学习《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一节内容时,从实验过渡到实际应用,试想,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调节天平?引导学生想到在设计制作托盘天平时,要考虑到杠杆等臂和平衡螺母。

三、综合提高创新实践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1)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2)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3)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4)怎样用砝码、直尺、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

2.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如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建议其测量教室的容积、一张纸的厚度等。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抛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入分子运动、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基础上的。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完简单机械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中的力学问题,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如下问题:

(1)轮胎上为什么要有花纹?

(2)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宜急刹前轮?

(3)自行车上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4)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减少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自行车上的哪些材料可用非金属材料替代?

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