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论文

小狗汪汪队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狗汪汪队”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论文(共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论文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了:“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医学生的卫生法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文素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传统的“说书”式的灌入教学,课堂难免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不但学生的兴趣会淡然无存,卫生法教育的基本的目的也难以达到。为了打破传统式教学的禁锢,充分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有必要进行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

一、卫生法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2)教学目标狭隘,忽视知识运用。(3)评价方式传统,考核内容片面。

二、卫生法学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法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目前该课程在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小,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部分学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参与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冉争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封闭的、机械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储存,而是为了运用。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更要增强学生的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等低效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活动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迈出教室,走进医院,与律师一起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实务,见证法律知识的实践运用,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内涵,学会如何将之“见乎行”。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将书本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卫生法学教学中,师生关系常常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要心存敬畏,这种权力结构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沟通。而参与式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不只是“教”,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同时,教师在卫生法学课中也不再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和答案的发布者,还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

三、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实践途径

(一)调整传统教学结构,运用多元教学方法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针对中医学专业的卫生法学课程安排32个学时。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选取了与医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部分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上,坚持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为主。主要形式包括案例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

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以求得正确理解和认知的教学方法。整个卫生法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讨论的方式是运用的最多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病历的证据效力”时,以“医疗机构封存病历档案袋破损”案例为导入,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情境。待教师对病历作成、查复、封存、保存等相关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导入案例,结合具体的法条分析案例,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从思考到学习再到运用的过程,让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开始了跳跃。

2.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领到某种特定的场合与氛围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卫生法学的授课对象绝大部分是医学生,他们以后都将走上医师的岗位。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听课的学生假设为案例中的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讲述“知情同意规则”时,我们假设学生是在某医院急诊科的实习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危急患者,让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做出选择。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不再认为所讲的知识与自己毫无联系,反而是息息相关。

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完成知识的学习,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的教学过程。在“传染病防治法”的教学中,我们就采取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结合书本教学内容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案例分析。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后,提出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精神等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后,请学生进行解答。

4.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交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分析等途径自行思考、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与结论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上,有一部分是“刑法对医药卫生领域的调整”,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刑法概述及20个与医药领域相关的罪名。在教师讲授完刑法相关基础知识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承担起讲授20个罪名责任。学生的讲授其实是课前研究的一个成果展示。课前,学生在根据教师提出了5个问题选取一类罪名进行研究。学生将研究的成果做成PPT后,到课堂上选取一个罪名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小老师们要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学上也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与式教学只停留于在课内还不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应是“卫生法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①。在“卫生法学”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在卫生法课程的“医疗损害处理法律制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模拟法庭的实践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师对医疗损害的法律制度进行讲解后,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根据课堂需要,由任课老师将案件情况按照各当事人掌握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分类。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审判组、原告组和被告组。在给各组成员进行角色定位之后,各成员各司其职。待原、被告组准备好证据目录、法庭辩论阶段等材料后,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在审判组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为依据展开辩论。最终由审判组的成员根据现场辩论的情况做出判决。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与实践,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司法审判过程的魅力。

(三)完善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核是卫生法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原则,利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预期达到的效果给予的价值判断,既是教学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开展,必须有一个与之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参与式教学重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热情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参与程度,所以我们将课程中涉及到学生参与的部分都纳入了成绩的考评制度。我们设定的评价体系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课堂表现、研究成果、成果展示、期末考试。其中课堂表现占比30%,研究成果占比25%,成果展示占比15%,期末考试占比30%。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以及课堂提问等多种参与课堂的形式。研究成果主要指的是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针对自身选取的内容进行研究所做成的课件。在对课件进行评价时,不仅考虑课件的内容,也要考虑课件的效果。除了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对教师以及课程参与式教学的评价机制。这一评价的开展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调研问卷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卫生法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的继续开展。

篇2:“讨论式教学”在电大法学课堂中的实践论文

“讨论式教学”在电大法学课堂中的实践论文

【摘要】电大实行敞开式教育,所谓敞开,一方面是指在遍及面上的广泛,学生很多,声称我国最大的大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敞开,教育对象的敞开,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本的敞开。这篇文章联系电大法学教育的实习,总结了法令常识系统的构建与事例评论相联系的教育方法,对其含义、内在、实质等疑问进行了论述,并扼要介绍了施行心得。

【要害词】事例评论 教育方法 教育领会

笔者在电大担任法学教育工作六年,对学生性质、法学课程的特征以及考试方式有必定的了解。在不断的探索和重复实习的根底上立异了“评论式教育”形式,现初步加以总结,以达抛砖引玉之意图。

一、选用“评论式教育”的含义

电大有其本身的独特性,与普通高校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法学教育方法是不适合播送电视大学教育形式的。首要二者的法学教育方针不一样,因而对教育方法有不一样的请求。普通高校在法学教育方法上是以教育法令基本原理、基本常识、演化特征乃至规矩间的联系为主,考究理论的齐备与系统化。而播送电视大学则是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法施行远程敞开教育,面向当地、乡村、底层、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广阔求专家供给继续教育的时机和条件。因而,在法学教育方法上,应在协助学生把握相应法学理论的根底上,侧重培育学生运用法令常识处理实习疑问的才能。其次,播送电视大学学生的'性质不一样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学生经过高考入学,具有较强的学习才能和充沛的学习时刻,全日制教育能供给系统的理论常识,使其较为全部的把握书本常识。电大学生法学根底常识良莠不齐,受家庭和工作的影响,学习时刻和功率均不抱负,如安在短时刻内把握更多的常识点,“评论式教育”是一个对比迅速的捷径。

二、“评论式教育”的实质

“评论式教育”,顾名思义,以事例评论为主,启示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多考虑,多评论,在法学教育中经过剖析、评论和研究教者所供给的事例,解说成文法的内容,处理常识系统中的要点、难点疑问,以增强学生运用法令常识处理实习疑问的才能。“评论式教育”并不是要摒弃法令常识系统的构建,而是在有限的时刻内,向学生讲清楚学科的常识,让学生全部了解这一学科全貌、理论框架,以便使他们在自学过程中,能有对于性地自动吸取常识,不断地充沛这一常识系统,然后到达学用联系,理论辅导实习的意图。

选用精讲答疑式事例评论教育法,重视学员对课程内容的事前了解和预习以及师生互动沟通。因而,这种教育法对学员提出了较高的请求,它请求学员要充沛使用校园供给的各种教材、媒体材料充沛地自学(自立学习+小组协同学习),以充沛理论常识,发现实习疑问。它一起重视学员对现代远程教育手法的把握和使用,学员要能自动充沛地使用校园供给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法和网络环境,展开BBS评论、选用E mail沟通,经过直播讲堂实时答疑,使用校园网把握教育信息,校园网供给的简洁连接直接进入各类法令网站,阅读有关法令、法规、司法解说、专家观念和最新事例剖析,以到达充沛把握理论常识全貌,理论与实习相联系的意图。

在电大法学教育中,要处理好法令常识系统的构建与事例评论相联系的教育方法的关系。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成文法产生的历史悠久,理论根底深沉,法令标准系统编列严谨,这在客观上请求法学教育应以学生全部系统地把握法学基本理论为意图。假如法学教育不教育理论,就不也许真实了解成文法。假如全部或基本上运用事例剖析教育法,就会阻碍学生全部系统地把握有关法学的基本原理,使得学生所学到的常识四分五裂,缺少应有的系统性、全部性。咱们的做法是,认为学生构建学科的常识系统框架为根底,在此根底上,精选事例,经过剖析评论事例解说成文法的内容,答疑释难,精讲多练,学以致用。

三、对于“评论式教育法”的几点领会

笔者于开端在法学教育中选用评论法,学生学习爱好显着高涨,师生互动相辅相成。这一教育方法至少有几个方面的长处:一是学生能真实变成学习主体。使用这一教育方法,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即从整体上为学生勾勒出学科常识系统框架,选择和编写事例,供给一般性辅导,评估学生的体现等。而学生则处于首要方位,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有必要自动地去学,去充沛、把握学科常识系统中的具体内容,然后在学习效果上也就会有底子不一样。二是学习常识与培育实习才能偏重。在初学时,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构建学科的常识系统,进而经过自学,不断充沛这一常识系统,再经过事例评论,处理自学中遇到的难题。在事例评论过程中,老师重视培育学生把握案子要害点、区别现实疑问和法令疑问及归纳运用法令的各项规矩的才能,这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剖析疑问和处理疑问的归纳才能。三是契合播送电视大学的教育意图,也契合在职成人学习的实习。这种教育方法的着力点就在于重视培育学生处理实习疑问的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大多数人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实习疑问,经过处理这些疑问和剖析评论有关事例,不仅能激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使学习常识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示性和探讨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赶快把握笼统的法学原理,而且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篇3: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实践论文

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实践论文

摘要: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文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希望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幼儿教育

一、引言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对话以及问题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以及思考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该方法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创设课堂结构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加以表现。同时,随着改革创新口号的提出,幼儿教育以及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融合了实践的观点,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改善了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创新。

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性

传统的学习观念将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首要目的,该思想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学习的意义,也禁锢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消极思想。在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即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学习将使我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犹豫,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中积极提问的兴趣。同时,教师应适当放宽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创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善于提出个人的疑惑。这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2.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堂结构的创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课前准备。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学习的乐趣所在。此外,课前准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第二,课堂安排。教师在进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明白教师授课的重点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目光的交流、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都是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课后反馈。课后反馈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容易忽视的环节,即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此外,多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时改正,及时补充。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措施实施的根本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和动机,也才能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考虑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巩固三者相结合,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避免知识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第二,理论结合实践,增强知识的现实参照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4.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

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得学习得以保持,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较为先进的教学举措。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应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目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同时,鼓励机制建立的实行对象主要是良性行为,即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表扬和奖励,而对学生的错误则不予鼓励,以此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和互相学习,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成绩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该力求多样化,评价内容应力求丰富,即将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能力作为日常考核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此外应包括课堂表现等方面,以此实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中形成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培养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对于变革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以及实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素养以及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No.13507:142.

[2]王瑞雯.浅谈问题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情况[J].中国校外教育,,No.42935:151.

篇4:参与式教学在土地经济学中的应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在土地经济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基于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从参与式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的课堂模式提出部分改革措施,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能进一步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到达课堂教学目的。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土地经济学;教学改革

1前言

土地经济学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理论专业课,这门课程同时也是整个土地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其研究对象是土地利用领域中发生的具有经济效应的人与地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地与地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和原理包括:人地关系及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原理;地租及土地价值与价格原理;土地金融与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与地税制度等。学习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基础、切合法规条例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等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土地范畴的经济学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后续扩展课程的学习。

2土地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是一门学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具有内容多、跨度大、边缘性强、综合性强等特征。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学科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以至于当今我们遇到的经济问题也有经典理论无法解释或解决的。所以在教学重点以及内容也就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当随之而变。其次,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很多经济学原理,部分原理单纯用语言描述是很难解释清楚的,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刺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能彰显教学效果。结合以上的两点,老师在课堂上传统的讲授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土地经济学教学。为此,本文从参与式教学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教学提出一定的教学改革措施。

3土地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关键在于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参与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范畴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属于内在激励弱的教学方法。而参与式教学属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动互动,属于内在刺激和外在刺激都强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也变得有趣、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参与式教学法再加上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内外激励结合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基于现有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土地经济学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法作出了以下设计。

3.1教师寻找案例,提出假设

课程本身要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为手段,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前,需要先提前寻找好适用于该课的案例;设计问题时,需要涵盖学生已学过的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问题要能映射到当前实际生活中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3.2学生分组竞争,引导回答

在知道问题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施行随机分组。确定分组后,限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小组需要从案例的各个方面入手,依据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论进行讨论。

3.3小组轮番答辩,教师提问

限定时间的讨论之后,让小组全员轮番上台对大家作讨论的汇报。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搭便车”的行为,要求成员各自对案例的不同方面的进行汇报,并说明相关的原理及各自的思想辨析过程。教师针对学生提及的方面,进行部分细节的提问,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也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4班内角逐最优,轮番筛选

各组答辩过后,需要选出班内思考最全面,答辩最优的一组。由各小组进行多轮投票,每轮剔除一组,直至选出最优的小组。为了让各小组的答案做比较,就要要求各小组在其他小组作汇报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思路及结果,有助于学生理解他人的思路。关键点: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在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后,由学生适当地进行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其次,在其他小组汇报时,维持课堂的整体安静,既有助于培养台上作汇报的同学的自信心,又有助于让台下的同学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对他人保持尊重。

4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与推广的对策建议

4.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实施参与式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生自发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受体,又是主动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法时,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引导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否则,就会失去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4.2教师掌握好“度”

参与式教学要基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不然参与性教学就无从谈起了,教师需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哪,才能提出比较符合学生层面的问题。另外,由于参与式教学的课堂自由度较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整体的学习场面,积极引导学生之间发言讨论,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

4.3贴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并不一致,人才培养计划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要注意贴合各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依据人才培养计划,引入参与式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自觉地学习专业知识。

5结论

参与式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关键的是能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态,并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现实中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结合起来,学会应用土地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湃.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

[2]韩申山.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3]金丽.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篇5: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参与式教学法概述

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就是指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行为规律记录下来,为学生创造出能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将参与式教学法实际应用到教学中以后,学生通过多样情景化的教学设计进行主动性的学习,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物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很多初中生都很喜欢生物这门课程,愿意进行生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科学知识理解生物学中的奥义。学生学习过生物课程以后,还能帮助自己修正生活方式,进行更加健康的`生活。另外,学生在进行生物学的探究性学习时,还能帮助养成探究事物的学习习惯。使用了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明显有了更高的热情,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满足课改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生物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满足课改的要求。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凸显出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相关内容,并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更加贴近大自然,树立起环保意识,充分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则需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初中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全面发展。

(2)实现平等交流。新课改以后,教学理念是实现全面性发展,首先要保证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工作,发挥出启迪者的作用,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重视,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要马上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跨越障碍,继续进步。

(3)树立长远目标。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目标定在通过学期考试上,而要定下长远的目标,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锻炼,建立起坚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自身的思维、意识和行为都充分调动起来。

(4)因材施教。初中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和自身性格的特点,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规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参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实现全面发展。

2.实施方法。

(1)构建教学情境。参与式教学法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出适合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教学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将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化、具体化处理。例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除”这一课时,学生想要充分了解身体器官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的具体工作原理,单纯的讲述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通过Flash动画制作出动态的动画,令本身无法看见的教学内容通过电脑表现出来,学生便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

(2)小组合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习目标展开讨论,也是常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培养自我批判的能力。例如“计划生育”这节课,初中生可能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进行相关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热情。

(3)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到本地的植物园或花圃参观学习,了解不同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到工厂参观污水处理,了解水处理降解过程,促进学生的进一步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日后,教师要在参与式教学法中不断更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学习基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长远的教学目标。

篇6: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序数词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序数词教学中的运用

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过去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将随之而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而今天的`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全面铺开,将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作 者:覃云奇  作者单位:贵州省务川县茅天中学,564312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到下一次作文时再进行范文选读,作文总结。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太低,作文批改的周期较长,一篇作文的写作及评改要历经两周时间。对作文进行总结评价时学生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很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热情。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老师教、学生学”成了作文教学“永恒的旋律”,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主动学习写作的能力受到遏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被动的写作,。三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的机会少,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应有的灵性和神采老师的金典批语扼杀了。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鼓励命题题材多样化,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  学生快速自改作文、分组评改交流习作,师生总结点评,学生二度作文”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命题、题材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此,在作文课前由各小组命题,课堂上分别把各组的命题写到黑板上,然后由全班同学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题目来写。哪一个题目喜欢的人多就确定哪一个(也可以选择两个题目进行比较作文教学)。然后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自己喜欢这个题目的原因、自己的写作思路等。学生对题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后,由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指导。当然学生命题不能随意为之,因为每册教材中都有明确的作文训练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命题有所规划,稍加限制。如对话题作文的训练,可由教师设定话题,然后由各组根据话题去写提示语等内容。即使是训练命题作文,也多采用半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象力。学生自主命题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应题为主动命题,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作文题目的课堂生成。

二、鼓励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命题、解题后立即进入写作状态,一般要求在四十分钟内成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动而辞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的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与此同时教师写“下水文”。教师的“下水文”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可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贴近学生,以便于学生理解、评价。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巡视写作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写作的难点和重点,更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也便于提高教师自身写作水平。

三、自改作文、分组评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和相互批改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改作文能力。“文越改越精,玉越琢越美”。修改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到位。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检查修改自己的作文,从字、词、标点到选材、立意、语言、结构等逐一进行自改,或同桌互相交换检查修改,或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台,修改典型性作文。然后教师再集中评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能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悟出一些作文之道然后在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共同评改,典型作文组内宣读,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剖析文章的优缺点,综合大家的意见写评语,写出尽量详细的眉批和总批,其他作文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换评改。与此同时教师在每组中抽取一本进行浏览式批改,所抽取的作文应兼顾不同水平的作文。学生分组评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朗读作文,自己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写作要领,成为学习的主体。朗读作文和学生评议能锻炼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例文朗读、师生总结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通过合作这种形式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在合作中学生又发现的新问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进而主动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钻研的能力,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增强驾驭学科教材的能力,具有独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可贵的创新意识,真正学会学习。教师把互评后的作文进行查阅、更正,掌握批改情况,肯定学生批改的成绩,鼓励学生批改的.积极性。并挑选学生的典型作文(也允许学生毛遂自荐),由学生当堂朗读。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作文进行总结点评,找出优点或不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要怕出现课堂争论,允许学生保留意见。教师因势利导形成本次作文的共同价值取向:哪样写是一篇好作文,哪样写不是一篇好作文。教师适时读自,己的“下水文”,由学生进行评议。“下水文”要有针对性和引导功能,要体现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学生对例文的总结点评将本次作文引向探究的领域,由对几篇具体文章的分析过程上升到摸索、感悟写作规律的过程,学生在生动鲜活的例文中领会到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五、学生深入探究、二度作文。

这个过程是探究的尾声,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学生深刻把握本次作文的要领后反思自己的作文,充实自己的“胜笔”,修改或删掉自己的“败笔”,使每一篇作文让自己有所感悟、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得到组内成员的肯定,受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总之,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主体性和参与性是作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千方百计诱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因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参与作文实践的全过程,在多姿多彩的作文实践中,身在其中,乐在其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付宏学

篇8: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论文

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论文

近年来,我国教育已经不断得到改革,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教学效果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幼儿教学模式,使幼儿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关注幼儿的成长十分必要。问题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通过问题对话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精神,这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对这一教学模式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应用对话教学模式时,往往会盲目进行教学,导致幼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老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的目标,然后才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去设置相关的问题,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对话,使其在对话的过程当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接受知识。例如:老师在开展问题对话教学之前,可以先制定一个课题教学的计划,并且将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大概整理一个框架结构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的提纲,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来合理地设置问题,展开教学。如老师要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器具进行对话教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颜色艳丽、图案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幼儿之间两两搭配进行拼图,老师可以进行试探性的提问:“应该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的拼完图片呢?”然后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启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1]。

二、创建问题情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老师在应用问题对话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务必对创建问题情境给予重视,创建的问题也要符合幼儿发展特点,还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相互联系。老师在应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以幼儿为教学中心,对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给予充分的尊重,不断探索适应幼儿的心理,然后以此为依据创建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例如: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很强的兴趣,老师在进行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特点进行问题情景创建,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话教学有效地展开。在幼儿教学期间,幼儿的思维、感官自我意识与认知等方面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老师通过新奇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大胆地表达自身见解,再加上对话教学,促进幼儿之间在学习环境和活动互动过程中相互了解。

三、借助对话教学,促进幼儿之间交流与合作

老师利用问题对话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幼儿通过相互协作,增加交流对话,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幼儿之间在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慢慢学会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使幼儿在主动思考以及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此外,幼儿在相互学习、沟通、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实现知识的互补,取长补短,完善幼儿知识结构。通过分组讨论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逻辑思维以及认知能力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老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对话内容较多的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通过在游戏中相互对话与合作,也能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效果,而且幼儿对游戏总是充满了很高的积极性,相对于分组讨论来说,借助游戏进行讨论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过程当中应用问题对话教学十分必要,不但可以激发幼儿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使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这对幼儿教学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幼儿能够在一种充满新奇、充满趣味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此外,为了使对话教学更好地贯穿于幼儿教学中,老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创建能力,尽可能设计更多新奇的问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应重视幼儿问题的回答方式,不宜过于严肃。老师应当以提高幼儿思维能力、语言对话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为教学的出发点,全面结合问题对话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并且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篇9:浅析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探索论文

浅析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培训 “参与式”教学 “大班额”问题

论文摘要:“参与式”是中英基础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之一,其在实践中得以倡导和贯彻,在教学中的运用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参与式”方法得到了受培训教师的积极响应,在教学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

为了解决受培训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英基础教育项目西北师范大学课题组特意组织了一次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本次培训的地点是积石山县刘集中心小学,接受培训的教师是刘集中心小学和高李小学的全部教师(包括两所小学的校长),其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教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后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参与式”方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参与式”教学打破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课题展开调查、访谈等,完成相应的任务离不开学生间的团结与合作。另外,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发明创作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培训中,我们发现每个教室里都有为宣传学生的作品而留出的空间,上面的作品类型多样。通过“参与式”教学挖掘了学生潜力,发展了智慧。

2.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平等地位得以体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育观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纳器”,而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鸿沟。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服务者。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声音,走下讲台,给学生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贴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再也不怕回答错了问题挨批评。如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参与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在培训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实施“参与式”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而且涌现出许多具有专长的学生,在发挥专长的过程中,为学校营造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4.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哪怕是在智力和身体方面有残缺的学生,他们每取得一点进步教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参与式”教学为不同类型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留有一定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体味到一种成就感。比如,教师在提问题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往往是一些容易回答的,即便是比较难的问题,当他们回答错或无法回答时,教师也给予引导和鼓励。如此,学生不觉得学习是一种压力,他们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不断取得进步。

5.“参与式”教学是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在培训中,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深有体会,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教师观念的变化将会促进师生地位的转化,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灌输式”方法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一堂成功的课,师生互动很重要,学生间的讨论也很必要,通过自己努力建构的知识将是牢固的。教师的职业生涯成了一个动态过程,教师不断自修、通过培训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单一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总之,“参与式”教学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契机。

二、教师运用“参与式”教学存在的困难

“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找出问题才能有效去解决问题。培训中,教师们认为在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班额”问题严重制约着“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无法关注全体学生的声音。民族贫困地区,教学设施紧缺,“大班额”问题普遍存在。运用“参与式”教学,学生适当的讨论与合作非常必要,但是,拥挤的空间使他们无法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只能是单方面地去传授知识,无法倾听学生共同的声音。在小组讨论中,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难以维持课堂纪律。

2.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后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参与式”教学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对“灌输式”教学的挑战和冲击。以前的教学,教师唱主角,他们完全可以在课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参与式”教学则要求教师避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是通过学生合作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去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教学单元和时间比例,于是,大量的教学任务在课内无法完成。

3.教学用具短缺,学生的情境意识不够。学生所学科目,设计多方面的知识,有些是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的阅读去理解,而有些则需要学生对辅助仪器的感知去理解。在民族贫困地区,严重缺乏必要的教学用具。“参与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只凭借书本,学生无法拓宽思维,建构知识。 4.校长的观念和学校的评价机制严重制约着“参与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在培训中,教师认为“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在他们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的过程中,校长还是把学生成绩放到第一位,认为在不降低学生成绩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即便如此,教师们还是顾虑重重,不敢运用此方法去教学。另外,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机制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尺度。教师在“分数”的指挥下,不敢运用“参与式”方法去教学,即便用,也只是形式。

5.“参与式”教学同家长的观念相抵触,他们不支持教师开展“参与式”教学。在家长看来,学校就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考个好成绩就是唯一目的,而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家长认为“参与式”教学只是让学生去玩耍,没有让他们很好地去学习。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去寻找污染的水源,让学生认识其危害性,家长认为这与学习毫无关系。

三、开展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几点对策

1.对教师进行“参与式”教学培训,首先必须让教师理解“参与式”教学的主旨。在培训中,针对“参与式”教学,教师对其理解各有不同,认为“参与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者把课桌拼凑一下。“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去建构知识。它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且也是灵活的。教师只有对“参与式”教学有了实质性的把握,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因而,在培训时,培训人员应该给受培训教师理清“参与式”教学的宗旨,统一他们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认识。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共同促进“参与式”教学的顺利实施。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的经验大家一起分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大家一起讨论,给予改正。在培训中,教师的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培训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否则,“参与式”教学就会失去方向,缺乏理论方面的支持。

3.定期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深人民族地区的学校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让当地教师到先进地区参加培训。这种培训是双向、互利的,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民族地区的教师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同时,通过听课、评课等环节,他们可以在真实情境下感受“参与式”教学。先进地区的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可以了解到民族地区的一些教学情况,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和培训中具有针对性,并且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学中发展和完善自我。

4.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进行适当的“参与式”教学培训,让他们真正理解“参与式”教学,成为“参与式”教学的支持者和督促者,并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组织适当的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让“参与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支持系统。在“参与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被学校的评价机制和学生的成绩所困扰,以至于不敢运用此种方法。当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接受了有关理念后,在他们的支持下,“参与式”教学才有发展的空间。因而,在教师“参与式”教学培训中,教育行政人员和校长的参与是必要的。

“参与式”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充分说明人们在关注教育的发展,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未来将会更加辉煌和灿烂。.

篇10:《法律基础》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法律基础》在法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愈发上升,关于中职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模式革新也成为法律专业的一种探究方向。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认知程度逐渐提升,也使得法律相关课程愈发热门。探究中职《法律基础》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效率提升,构建师生之间民主和平等的关系,确保最终《法律基础》课程能够得到实践,为中职生后期发展保驾护航。

一、《法律基础》课程参与式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一)现场教学模式

通常来说,现场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司法实践法以及模拟法庭两种。就司法实践法来说,其又分为旁听庭审法和司法实务法。旁听庭审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法律专业学生能够直观参与到司法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这就要求在这一模式的实际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中职生融入一个庄严肃穆的法律氛围中。例如,《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中职生参与到一些罪犯审理过程当中,让中职生在现场庭审感受法律教育氛围。若受到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时间束缚,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庭审理视频资料给学生,让学生较为系统和直观地旁听法庭审理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一种实践感、代入感,教学才能实现有效参与。

其次,在司法实务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等场所进行实践,经常性和长期性接受一些司法实务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学生中间、学校所处社区,参与到一些临时性的法律纠纷实务过程,学习起诉、答辩以及审理等。有机会也可以联系学校保卫部门处理一些盗窃或者斗殴案件。这样,学生在充分融入生活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对法律基础课程的参与感,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逐渐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在模拟法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开设。以辩论的方式引入法律基础教学。这样,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就可以演化为一个以法律辩题为中心,以法庭辩论为课堂的实践教学。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一些法律基础原理知识进行讲解。尤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法庭模拟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其中,遇见的大部分法律知识都能随时进行查阅和准备。例如,某法律专业组织法庭模拟法的课堂教学,学生亲自参与到过程中,有的学生扮演法官;有的学生扮演律师;有的学生则依次扮演检察官、被告以及原稿等身份。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由自主会对法律产生一种敬仰之情,而自身也受到了一种较为职业化的法律法治基础知识教育。其中,在开展模拟法庭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较为严密的设计,展开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多次进行模拟法庭演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习惯。

(二)案例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将庞杂多样的知识引出,然后针对不一样的知识进行讲述。案例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原有传统教学方法得到摒弃,中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变为专题形式出现。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模式由教师针对当下社会中的常见热点法律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或者法律案例。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案例教学当中。首先,案例教学模式的专题授课需要教师寻找较为综合性和贴近生活的典型法律案例,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基础,将实务性的热点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法律基础知识,再以此为延伸讲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真切深入法律集体活动当中,充满实务性的法律问题也构建了一种较为平等、和谐和健康的师生关系。例如,在抢夺罪的法律常识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如“,某高校大一新生伙同社会不良人群,因为没有钱前去网吧上网,在一茶馆抢夺了茶馆喝茶顾客的现金1万元。受害人被抢夺以后随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警察接警后迅速锁定目标,抓捕犯罪嫌疑人。而这个大一新生的前途也就毁于一旦,并非只是在学校里面抢夺同学钱财之后写了检讨书就完事那么简单。”在这一案例中,抢劫1万元以上已经构成抢夺罪,可判处3年以上以下的有期徒刑。教师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讲述,旁征博引,让学生明晰了抢夺罪的相关法律常识。

二、《法律基础》参与式实践教学的弊端和改进

(一)《法律基础》课程参与式实践教学的弊端

中职《法律基础》课程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革新,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务性,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中职法律课程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法律知识和法治水平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就使得法律基础参与式实践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收效甚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课程与正儿八经的法律专业知识没有多大联系,认为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就是一种课外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偏低,未能引发学习兴趣。所以,现阶段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还有待改善。

(二)参与式实践教学的改进

在实际进行参与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起来。教师方面,不能将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法律实务等当作单纯一种课外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一定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实际练习,让学生感知法律就在身边。开展之前多多进行演练和准备。学生方面,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认清参与式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加强重视,《法律基础》课程参与式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深化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讨,努力构建符合法律基础参与式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三、结语

随着普法工作开展的深化,中职《法律基础》课程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群体的法律水平和意识。开展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情景化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力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朱国良.法律基础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6):145-148.

[2]张尚字,吴西彬.参与式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8):112-113.

篇11: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西藏大学医学院于12月开展了‘参与式教学方法讨论”项目现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引进背景、运用和优点总结如下。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引进背景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专业培训以及大学教育中己有六、七年时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8月在澳大利亚发展署“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的支持下西藏大学医学院引进了参与式教学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形式与元素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形式。

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12丨。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1.小讲课。小讲课的实质仍然是讲课,但于一般讲课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小”字,即讲课时间要短,内容短小精悍,一般讲授时间不应多于30分钟13。小讲课时要注意和学生的反应相呼应,必要时应和快速反应或小组讨论相结合进行。讲授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强的知识,如发病机制、概念等。

2.快速反应。快速反应亦称为快速联想。快速反应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对某问题的看法的.训练,此种方法既能相互启发,又能集思广益了解学生对某问题的原有认识和理解程度。

3.小组讨论。是一组人围坐在一起边想边说互相交流的过程。学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分享知识。小组讨论适用于开发态度,交流思想和技能,同时还能获得强化知识的良好效果。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过文字或图表向学生介绍一个真实的或一种假设会发生的情况,然后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临床参与思考和分析讨论。如住院病历讨论、死亡病例分析等。

5.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生活或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平诊接诊,危重病人的急救与转诊等。

6.示教与实习。示教是老师为学生演示一个完整程序及正规的操作,然后由学生重复这一操作的全过程。例如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胎头吸引术、徒手剥离胎盘术、新生儿急救技术等。实习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学习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培训与运用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培训。

由“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办公室聘请中外医学教育专家进行讲解参与式教学法,医学院临床教师分三次进行培训,全体临床教师认真学习、集中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参与式教学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在我院2001、、级临床本科班临床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将上课内容、教学方案、自测试题,并提出问题发放给学生,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根据内容提前进行准备,授课时教师根据内容采用参与式不同元素的教学方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内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内科疾病临床教学的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案例分析元素,结合专业课、专业基础

种大组讨论的形式,有时也用于开始上课活动。它是一种课'前期基础课等学过的知识向獅出问题,编一些短小简单的病例,例如:肺炎的病例,提出问题: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措施、启发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展开讨论,能使学生如同面对病人来谈其诊断、治疗方案,探寻病因,使学生从只听、只看变成了去寻、去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按照完整的医学体系,重新组合多学科课程知识形式,结合内科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联系能力。

2.外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外科手术操作实践性强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示教与练习元素,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操作程序编写成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示教通过示范与讲角解学生能够直接看到规范的操作,并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3妇产科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小组讨论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之首的现状,提出问题:导致西藏孕产妇死亡前五位疾病是什么?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处理?就现状从哪几方面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做出你的贡献。学生们运用讨论前自学及课间见习获得的知识,积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此元素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儿科学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角色扮演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县级急救能力弱,学生们把新生儿急救不规范加速新生儿死亡的过程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加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道德。

四、参与式教学法优点

1.学习方式灵活轻松.启发式、双向交流、主动学习,适宜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生理特点[3]。

2.学习方法简便,多样化(小讲课、小组讨论、快速反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示教实习)以问题为中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符合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3学习内容理论与临床技能相联系.目标明确,强调“学了就用得上”,符合我院的临床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4强调以学生为主,共同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学生参与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分享知识与成果。

5.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6.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由于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临床医学教学实践性强,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选取参与式教学法元素,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医学教师掌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法,使这种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范围内得到推广运用。

篇12:试析反思性教学在参与式教学方法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参与式教学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流方向,具有传统课堂难以企及的优点。反思性教学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缺失了教师反思环节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容易陷入:流于形式的参与、教学活动沦为机械式复制的技术流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满意度双低的教学困境。文章以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为例,思考和体会如何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树立反思性教学观,改革教学策略与方法,修正教育教学价值观,使高校、教师、学生共同受益。

论文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参与式教学高校

一、反思性教学概述

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最早来自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933年美国教育哲学家Dewey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指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把反思性思维用于教学,提出教学五阶段学说。另一位美国学者麻省理工学院的DonaldSchon(1987)在其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明确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这一专业术语。其后,英国的MorwenaGriffiths和SarahTann(1992)等学者进一步诠释了反思性教学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欧美教育界反思性教学被普遍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中国,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同和重视,被视为教师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工具之一。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即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howto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howto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理解,可以获知反思性教学观是教师树立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学实践,持续反思、总结和再行动的理念和责任意识。对于高校激励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是现实而重要的。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现状

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是“参与”性原则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体现,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参与式教学过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

参与式教学方法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难以企及的优势,目前在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中广泛运用。以笔者所在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参与式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为大多数教师认同,运用于数十门专业课程教学。

(一)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1.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实践能力、强调应用性,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授课广泛采用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团队活动、实验游戏、模拟教学、案例研讨、辩论赛、情境模拟等参与式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特征之一在于倡导以学习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发挥学生能动性。

3.以团队合作学习为中心。以笔者所在的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授课班级人数规模,把学生分为每组5~7人规模的若干团队,案例研讨、实验游戏、情境模拟、主题辩论等都以团队形式展开,团队之间是竞争关系。

4.教师角色由“监控者”向“引导者”转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扮演的学术权威和知识化身,是居高临下的监督者、控制者角色。在参与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建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关系,引导学生“清除”实现学习目标路径上的障碍。

(二)缺乏教学反思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然而在教学活动中,经济管理专业参与式教学方式的成效与理想预期存在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参与式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质量的改进成效不显著。以笔者所授的管理学等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每章都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讨的教学环节,但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停留在表面的显性案情,对问题的分析呈同质化倾向,缺乏创新和深度。

2.教学活动成为机械式复制的技术流程。缺失了教学反思环节,课前没有精心准备教学素材,课后缺乏自省和总结。对于教龄偏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教学活动的参与和互动,更容易沦为机械式复制的技术流程。

3.学生对参与式教学的投入程度低、满意度低。以经管专业为例,在非正式访谈中,有不少学生反映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教学案例、实验游戏等素材选择的随意性,参与过程中的低监控性等原因,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大为降低,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低。

三、反思性教学运用在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中的思考与体会

反思性教学的本质是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希望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发现自身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反思的对象不仅仅是局限在教学技术、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还包括教师内隐的知识和价值观。

篇13:试析反思性教学在参与式教学方法中的运用论文

(一)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持有更开放包容的心态

作为教师,首先需要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1990年后出生,国内学者(陈郭华,)经过研究认为“90后”大学生群体具有“务实而略显功利的自我发展行为、开放又略感孤独的人际交往行为;现代气息浓烈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趋弱;认知视野相对开阔,心理成熟度相对较低”等心理特点。在学习特点方面,呈现出“学习动机社会化、学习方式泛在化、学习思维个性化等特点(杨波,2010)。针对“90后”大学生群体不同的代际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情景的'干预和控制,应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

以笔者曾经授课的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在“企业经营实务模拟”课程中,学生以组间交易产品方式,变相获得融资。这一变通并没有违背实验规则,但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案例、实验游戏等教学素材的选择应该更多考虑本土化、融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流程的重复,特别是面对新生代大学生群体,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需要教师持续反思和总结。在笔者授课的班级,也曾经遇到教学素材选择存在偏差的情况。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笔者在讲授“价值观与决策”时,选择过一个名为《谁该得到这颗心脏》的情境模拟练习,这个案例译自哈佛商学院案例,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采用过。然而在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中运用,教学效果与预期成效相距甚远。学生在模拟决策中没有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更多基于社会贡献、职业成功为决策依据,而且班级群体出现高同质化倾向。课后,在对这次情境模拟教学的自省和反思中,笔者总结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案例素材的选择要更本土化,关注中国当代的社会经济生活热点问题;第二,由于代际差异,新生代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度降低,进而在情境决策时体现更多的功利性和务实性。之后,笔者对这类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案例素材在教学中进行了调整和重组。

(三)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学术资源

信息化社会的大量非确定性使人们非常依赖于媒介工具和媒介内容,媒介无孔不入已渗透进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90后”大学生信息接触海量化,价值判断从众化。然而学生对管理案例分析研讨的深度、课外拓展作业的完成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很强,“复制”和“粘贴”成为常用工具。对案例的分析研讨和课外拓展作业仅仅依赖常识或大众搜索工具,但对数字图书馆、学术网站、网络课堂等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比例却比较欠缺。教师针对教学情境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在反思中探究原因,最终需要教师角色的易位,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向“引导者”转变,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学术资源,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四)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基础

反思性教学并非教师个体的“闭门造车”、“闭门思过”就可以达成的,教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是反思性教学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笔者的个人体验而言,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和自省能够从方法层面进行修正,但就教学中出现的情境态势、问题诊断常常是汇聚群体智慧达成。通过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教学观摩的系统化,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最终从根本上修正自身的教学哲学观和教学价值观。

四、树立反思性教学观的意义

国内学者卢真金认为,“反思性教学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信念、经验、态度、知识和价值的意义及其他社会条件承担了认知、检查和反刍的责任。”由传统课堂教学向参与式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树立反思性教学观具有多种意义。

(一)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进步和职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发展=成长+经验+反思”的观点,反思成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手段。树立反思性教学观,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实践者,还兼任教学研究者。在循环往复的自我批判和自省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教师也逐渐由“熟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型反思的策略是从教学情境问题出发,从教学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出发,主动探究,寻求解决对策,并付诸行动。教师主动积极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对象进行修正、调试,更有成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反思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改革采取的通用方法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型路径,成为“自下而上”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式的拉动式变革,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进步。

(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营造教学团队合作交流的组织氛围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负责和全心全意的投入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教研活动的常态化、教学观摩的系统化,有利构建学习型组织,在教研团队成员之间营造开放、信任、合作、共享的氛围。

总之,当参与式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引入教师个体层面、教研团队层面、组织层面的反思,既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发展,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使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受益。

篇14: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的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的论文

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教学任务的分配要合理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占据主体地位,而应该将其还给学生,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分配有足够的认知,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导向授课,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启发和平等原则

如今的教育发展理念是要求学生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平等是良好交流、沟通的前提,教师应该抛弃以往身份的隔阂,真正将学生看作朋友,发挥出启迪者和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足够重视,尊重每一位学生,跟他们进行平等而友好的交流沟通。重视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予以指导,谆谆善诱,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3.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齐头并进

初中生物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学习,教师应该以“大众基础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来完善自身的思维、行动和认识。

4.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之间肯定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层次地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专业基础等,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营造情境氛围

参与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多方互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借助问题的创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课堂讨论中。比如,课堂上讲到了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外踏青或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到蒲公英、桃花等植物的区别和作用,然后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它们种子形成、扎根并且生长的全过程。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比如果实是怎么形成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件等,让学生开始进行积极的思考,这种提问和情境创设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巧妙吸引学生参与

初中生还处在爱玩并且好奇心较重的年纪,初中阶段也是他们发展认识开阔思想的重要时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游戏、讲故事或者表演等方式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

3.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手法不用,参与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重点在于启发和指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如果想让参与式教学真正发挥出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利用其中的人文和自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人文智慧的熏陶,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保证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我们日常所见的生活现象来进行生物知识讲解,用沙尘暴以及森林破坏等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小树立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4.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活动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强,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活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来。所以,教师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积极利用生活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的博大精深和人文情趣。参与式教学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征,符合当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关专题 教学改革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