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三环六步教学法论文

小狗泡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信息技术三环六步教学法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狗泡芙”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三环六步教学法论文(共2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信息技术三环六步教学法论文

一、三环六步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2)完成导学案。

三、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初使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些不适应。以前上课时总是教师先用大屏幕讲解和示范,对重点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反复强调和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操作。虽然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简单的模仿和识记这样低层次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师只注重了怎样教,却没注重怎样启发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用三环六步教学法改革课堂教学后,最开始我坚持A、B级任务和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C、D级任务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就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到后来,学生再遇到难题甚至不再找老师,直接去请教班级里的“电脑大虾”,这种“大虾”帮“小虾”的风气已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被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开发、激活学生的潜能等更深层的问题。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进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实践证明,三环六步教学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获得了更多成功的体验。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很好的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自信品质及信息素养。

篇2: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概括。目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理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也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我们立足“自主有效原理”,提出建构“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构想,摸索出“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打造自身课堂教学特色。

一、基本内涵

“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把课堂45分钟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即课中实施40分钟和定向预习5分钟两个阶段,实现“定向预习—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三环节有效衔接,把课堂教学实践规范为“定向预习—独学内化—合作释疑—展示提升—拓展反思—当堂达标”六步,最终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实现建构“循环大课堂”的目标,最终解决学生学习的“自主”、“高效”问题,实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二、基本思路

1、实现课堂结构重组。

通过时间划分,把课堂45分钟,分解成两部分。一方面,把课堂前40分钟作为“交流助学、合作释疑;展示提升、拓展深学;系统建学、当堂达标”的环节,探究学习的内容属于上节课后5分钟安排的预习任务或活动。另一方面,把后5分钟为“定向预习”指导学生“独学内化”的环节,属于预设下节预习任务和提出活动要求环节。通过紧紧揪住课堂后5分钟这一“小尾巴”,把课下“独学”、“对学”对接到下一节课的“交流助学、展示提升”环节。

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有效衔接问题,瞄准的是“自主”、“高效”,最终将“定向预习——展示提升——当堂测评”三环节贯穿起来,构建“循环大课堂”。

2、优化教学流程,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基本规范。

第一,要抓好定向预习的研究。首先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明确预习任务,然后要分析课标明确预习目标,最后要依据预习内容,分类设计预习任务。其中预习任务的设计是实现定向预习的关键。下发预习学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明确预习完成时间、进行预习检查与反馈也是做好定向预习的必要内容。

第二,要抓好课中实施环节的研究。首先要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实行“圆桌式”分组教学。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交流中,相互印证预习认识,质疑预习问题,确立课堂听讲重点。然后要精心设计展示提升、拓展深学环节,落实好“三讲三不讲”,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活动,用活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质。

第三,要抓好达标测试的研究。课堂教学以“让学生学会”为最终追求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最终落脚点,要抓好当堂达标的设计与研究,一般采取限时、限分、闭卷、互批、捆绑评价、当堂反馈的方式进行。

三、实践意义

1、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形成了一个“环状大课堂链”。

通过抓住每节课最后5分钟的“小尾巴”,充分发挥教师“导学”、“预设”的作用,布置预习任务或活动,明确预习要求,实现了课前“定向预习”,提高了学生“独学内化”的效率。5分钟,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下一节,与下节课的前40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定向预习预习”和“展示提升”这三步贯穿了起来。

2、提高了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有助于养成了良好的学风。

“课下”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按照“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原则,每节课后5分钟都明确了预习任务或活动要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定向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下先“独学内化”,发现问题尝试“对学、群学”,解决不了的提交课堂“交流与探究”,养成了“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交流、勇于发言、善于表达;学会倾听,解放身心,边听边思;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的良好学风,实现了“课下”的高效利用。

3、提高了课堂“精力使用率”,最终由“高效课堂”走向了“高效学习”。

课堂45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有专家学者指出:课堂最后的5分钟是终极时区,这时学生又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逐渐分散,进入尾声。教师如果自由放任学生不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此时教师如果科学把握课堂曲线,把终极时区引导到“定向学习”上,既缓解了情绪又实现了科学过渡、“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

4、课堂与课下同步抓,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了教学效率。5分钟预热,课下是自我加热,课堂40分钟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一方面实验教师通过实践与应用形成了自身的课堂教学规范,使学生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流程,便于学生及时感知教材、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通过对课下时间的合理规划、科学利用,解放了学生的双手,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它来源于教学实践亦将服务于教学实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与发展。

篇3:初中英语阅读课之“生本”三环六步教学法

陈利萍

第一环:前置 (Pre-reading)读前

第1步:预习。提出导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提出引导性问题,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目的性。阅读导入包括提出问题,引出主题和交待阅读任务。根据文章的话题,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导入。例如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文章,可以采用主题谈话法导入文章。对于学生一般了解的话题文章,在阅读前我们可让学生根据题目或图片来推测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以此指导他们带着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等基本问题去阅读。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话题文章,老师可以直接明确地提出“导读问题”,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让他们在阅读前带着问题去读。

第2步:展示。小组展示预习所得。展示预习所学会的生词和知识点。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对文章主题发表看法。

第二环:交流 (in reading)读中

第3步:探究。

一,在第一次限时快速阅读时,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略读 skimming与猜读 guessing 的技巧。并以最快的速度大概了解文章的大意(general idea),对每段的第一句通常是主题句以及关键词句(topic sentence)要多加注意,以便得出文章的标题(title)。猜读是在阅读时通过上句、上段推测下句、下段的内容,在遇到生词时不中断阅读过程,而是通过上下文或词义猜测生词的意思,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在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时,注重训练学生的跳读(scanning)。我们要精心设计理解性练习,提出更深、更细致的问题,以便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问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多项选择、判断对错、找出答案、填空等。但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换,这时的问题要包括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跳读是带着问题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一般分四步:记住要查找的材料;选择寻找的线索,如词语、符号、字母和数字的顺序等;快速移动视线,进行寻找;阅读含有线索的部分,分析所寻找的资料。扫读技巧的关键在于扫读时目光要从上至下迅速搜寻所需内容,如查找文章的数据内容、分类项目、文件的时间、地点等等的具体信息。

第4步:互助。第三次阅读,细读(intensive reading)

分析学生阅读理解的重难点,小结阅读方法。在完成第二次阅读后,我们可让学生提出在之前的阅读中遇到的口头或笔头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差异资源,让好生帮扶弱生,让学生进行提问、反驳、补充、纠正、质疑、评价,且在老师的点拨、启发、帮助下得到提升,在老师的总结归纳中得到知识的整合。

第三环:反馈 (post-reading) 读后

第5步:提升。这一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阅读和口语相结合的方法,如复述练习,从有教师提示到无教师提示,可增强学生的语感及语言组织能力。还可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如改写练习,既巩固了文章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和理解能力。

第6步:应用。引导学生把思维从课堂引伸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挖掘他们的语言潜力,发展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篇4: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教学法,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法律法规。教师的教学法律法规,是指为维护学生权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教法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要为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才服好务。教师的`教法不仅仅只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依据。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我反思、自我研究、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成功,教学得心应手。

二、在学法指导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为重点,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体会到乐中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学生的自学行为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等多方面情况。

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的教法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身心能健康、全面发展。

篇5: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教学中,老师们认识到,现在的小学教育,已不再是传授知识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思维。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们也不例外。

我认为,教育学中的“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最好途径。因为现在的学生,已不再只是被动的听讲,而更多的是思考问题,对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师们不要总是抱怨学生“小学数学教育太难、太辛苦,没什么值得教的,你什么也不懂。”这样的想法,也许只是一种观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的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满足现有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使数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一定的衔接,要使知识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一定的衔接。比如,教师在讲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玩游戏中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我认为,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只是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学,更要体现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性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理念。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他们认识世界的美,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探索的精神,使他们能从小学会从数学中学习数学。在教学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环境也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创造一个学习的情景或情景,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第二,要创设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如在教学“有趣的东西”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动物的身体,自己动手画画。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一幅画、一张嘴就不敢动,而感到困倦。

第三,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感悟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路和独特,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习的兴趣。

第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一节,学生在这节课中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在这节课中,没有通过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没有在学生的思考上进行引导,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教学“有趣的东西”时,老师可以通过“有趣的东西”这一问题,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发现、解决,学得更好。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要体现“小学数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感悟、去发现。

篇6: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本次的实践教学法是在小学的课堂中开设的,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快乐、简便和愉悦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

教学法教学法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会学习。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兴趣,了解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学习中的优缺点,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并给予指导。

教学法的优劣对于小学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同样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学法不仅仅要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散力,要通过学生的思维来体现知识,而思考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要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学会思考,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次实践教学法使我收益匪浅,收获很多,也使我更好地做好自己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我相信,我的教学法实践能够让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出色的完成,更加完美的成功!

篇7: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周的教学法实习活动,经过三周的实习,我深知教师的辛劳,教师的辛劳,学生的辛劳,教师和领导的关爱,这些都是我在学校无法体会到的,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我深知自己在课堂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加强,不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在这三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的道理,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教育学生怎样学以至用。教师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心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上好每个环节,认真的完成教学工作,学生才会在这堂课上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爱”、“严”,而不能心存“惧”,也不能急于求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还是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为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出谋划策,而不是为了“放羊式”的教学;而是要为了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习”与“合”的关系,只有这“五个维度的合调,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是辅导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多的追求知识的教育功能,而要充分地利用这种功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成学习的共同点,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是创造性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周里,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新知。

篇8: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得更好,掌握更牢固,掌握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效率的关键。教育学家杜威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和自我超越。”参加工作后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有一颗孜孜不倦的学习之心。为此,我根据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xx年以来的教学方法作了一番调整和重合。

首先,我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能力的培养,还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典型例子、反复地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模仿、熟悉体验、练习。有意识地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

再次,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了一些生动有趣的读书方式,如,讲故事、听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读书感悟会、读书征文活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学工作方面,我一直担任xx年级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我坚持认真备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业量整合,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质量。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学经验尚浅。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9:小学数学的六步教学法论文

小学数学的六步教学法论文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的方法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智趣结合。

一、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

要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乐于与教师合作,乐于接受教育,老师就得把微笑带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如数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节中,上课一开始,就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咱们倒过来,让你们考考老师好吗?”又接着说:“你可以举出一个最简分数,最好分母在100以内的,老师立即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听,今天可以考老师,可高兴啦。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出示与例题同类型的题目

在和谐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后,老师就在黑板上出示一道与课本例题同类型同结构的题。然后启发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老师还没教,看看谁会做这种题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学生自学,教师解疑

学生对黑板上的题目产生了好奇,于是就产生了想做而已有的知识却不够的矛盾。这时老师就说:“大家想不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当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就引导学生砍树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想,有不懂的.就提出来。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开疑团。这样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学生讲解

学生把书上的例题弄懂后,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就抽一名学生讲解一下老师先出的那道尝试题。老师要认真地听一听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讲得不清楚的,过后师生共同讨论、补充。让学生当一次老师,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于是会努力去学,精心准备。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练习、讨论

老师从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中抽样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练习,同时,让板演的学生说出他们的道理,其他学生对板演的情况进行分析,评析谁对谁错,对不同的看法展开争论,看看谁的方法更好,谁的想像更丰富。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鼓励学生,直观讲解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应给予肯定,并表扬有与众不同思路的同学。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难点、重点、关键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问题时最好多采用直观手段。

总之,上数学课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以逐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篇10: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简介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罗红丽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简介]

篇11: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近日,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使我感到受益匪浅。魏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题。五、自测。六、日结。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让我感受到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也得以深化。现将自身对魏书生思想的认识及收获总结一下,与同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情感基于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以正确认识该职业的重要性为基础。魏书生主张一方面用缩小镜去看宇宙、看世界,另一方面又用放大镜、显微镜去看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他认为教育教学虽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那么它将显得广袤无比,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异趣纷呈。所谓放大显微,从认识的角度是指善于将总体的事业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照、分解,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从情感的角度看,是将职业神圣化。

另外,教育者要发展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呢?魏书生认为,一是发展自己的长处,一是借鉴他人的长处。魏书生提倡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并切实有效地实行了民主化,照他自己所说的,“原因在于我有?商量?的长处”。魏书生搞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也正是因为他有对现当代教育科学了解得颇为深入、全面的长处。在借鉴问题上,魏书生认为学习别人“是为了发展自己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针对全国学习魏书生的热潮,魏书生诚恳地告诫人们:“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都来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他主张在“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同时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并进而“努力发展”自己的长处。

篇12: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近来我们英语组认真学习“三案六步教学法”Mü认真研读文本N叶浴叭案六步教学法”的要点有了粗浅的认识S绕涠浴把О傅佳А闭獠糠帜谌萦辛私仙畹奶寤岐O旅嫣敢幌伦约旱目捶ā新的课堂评价标准2皇强唇淌教了多少东西6是看教师是否恰当地使用了学案进行灵活地导学?囱生学到了多少东西?囱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否主动地、愉悦地学习G已в惺栈瘛?囱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J欠窬历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正是基于以上各点N倚5摹叭案六步教学法”中的“学案导学”改变了以往以教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三案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在教研组长的指导和安排下N颐侵匦卵卸亮恕傲步教学法”。从中又了进一步的收获。

一、课前自学部分R话闶前才叛生在课前独立完成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M往只注重检查学生对该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6忽略了其对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识记。

二、合作学习互助阶段R话闶窃诳翁蒙嫌伤娜诵∽榛虬巳诵∽楣餐探讨Q生之间相互借鉴思考问题R悦植蛊湓谧匝Х矫娴闹识缺憾或是对提高性目标的独立掌握。而在这一环节W钪饕的就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班级在小组划分上做到合理T谧樵狈止ど献龅矫魅贰

三、主要是学生对重点问题或疑惑点问题的交流和展示D芄幻魅返奶岢鑫侍猹2⒒极的讨论理解K党鲎约旱募解和看法。在我认为这一环节是对老师的当堂“考核”T诮萄Ч程中:芏嗤学都会对学习内容有一些奇思妙想S惺鄙踔潦桥艹隹翁庖酝獾哪谌莳;蚱执的见解。对于这些H绻引导不当就会产生不良效果。这也要求我们在课下认真、细致的备课。

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之前“助”、“展”的总结R彩嵌哉饨诳蔚奶嵘V氐憬步庋生不会的、讨论不精确的内容J且唤诳瓮瓿裳习目标的重要环节。但也需要我们的精确把握S镅砸做到规范D勘暌做到明确H险孀龊谩叭讲三不讲”。

五、这是检验一节课是否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M往会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6忽略了学习重点、难点的检测。并且在检查的形式上太过单一>常是采用试卷、问题等书面形式6忽略了学生的感悟和对课堂的收获、总结。

六、这是我在课改活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首先是6杂谡庖换方诘难О干杓泼挥凶龅骄∩凭∶廓V蛔⒅匮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知识层面的提升6忽略了其对课堂学习不足点的归因和深化。其次是过于强调小组的整体评价6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对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课后交流。再次是对所设计的提升性的练习题目辅导力度不够L乇鹗且恍┭Ю生对这类题目的兴趣不高4锊坏嚼硐氲难习目标。除此之外在班级小组的划分上;勾嬖谧耪庋那样的一些小问题@如W槟诟髯樵敝间存在性格不合的现象8髯樵笨翁梅⒀曰极性存在差异等??对此我也向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学习了很多好的方法2⒓忧坑胙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最近在班内开展写周记的活动0镂铱吹搅税嗄谝恍┫感〉奈侍猹6愿鞲鲅生的性格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以后的班级管理和小组划分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以上所得出的感悟我会认真总结6杂谝恍┪侍夂筒蛔阄乙不峄极和教研组内的各位老师们交流探索O嘈啪过这样不断的探索和讨论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

篇13: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我的心灵在冯老师的再一次到来,又得到了一次的洗礼。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冯老师的到来,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是她那课堂上自然和谐的气氛。这次,是名师背后的辛酸历程。在与她闲聊时,我知道了她的不易。每次看到冯老师,我们都会感觉名师光环一直围绕着她,可是这次我才深深的到体会到了,光环下掩盖的滴滴汗水。就像李校长的那句话:老师就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我们把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好了,累积起来,就是不平凡的。我坚信这句话是真理。

在未来的日子里,虽然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冯老师,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像冯老师一样,那么轻松自然的站在三尺讲台上,但此时的我已经很满足了,以前的我,从来没想过会和名师走得那么近,并能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能和他们面对面的交谈等等,这些都是想也不曾想过的。真的很感谢李校长给我们搭起的这个桥梁,您对我们的好,无时无刻我都不会忘记,也许您只是把我们当做了手下的员工或孩子,但在我们心里,您却是我的老师,长辈。谢谢您的那六千块钱,当您把那六千块钱发到我们每个老师手里的那一刻,那钱就无形的转化为恩情,这份恩情和你为我们所争取到的任何利益,我们都会铭记于心。还是那句话,如果我的工作做的不好,请李校长能够及时指点批评,该辞退了,我也不会有怨言;如果我干的好呢,请李校长让我一直跟着您学习,在这里先谢谢您,李老师!

从冯老师的第一次来,到此刻为止,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所程度的提高。首先是教学观念上,以前我们都是不求方法,一味的让学生去学东西,没有体会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让学生本身去对学习感兴趣,自从我们学了六步教学法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就要让学生喜欢我。从这点出发,我就开始在课堂上运用六步教学法的步骤中,多设一些活跃气氛或提高兴趣游戏或问题,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学观念上我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是我们的一大幸事,也是学生的一大福事。

其次,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六步教学法在不同程度上大大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讲课或备课方面,老师提前设定好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后,按六个步骤走下去,让老师在课堂上减少了压力,不会有空堂或丢知识点的现象。而且这个六步就像一个公式一样,不管是哪一课都可以套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讲课和备课效率,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从学生的这个方面来讲:学生看到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再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去自主学习,这样下来,慢慢的学生适应了这个模式,就会很容易的学会本节课的知识点。

再次,六步教学法的使用,我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比如自觉性、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第一,在一分钟记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环节,虽然是短短的一分钟,但在每节课都这样来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锻炼,现在孩子的记忆能力都有所提高了;第二,在自学指导、学生自学环节,学生能够根据我设置的问题去自学或是讨论,不会的知识点

还会主动去请教小老师,学生的自觉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第三,学生汇报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汇报给老师,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思考、观察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第四,教师精讲,引导发现环节,每一个都有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会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这样学生也会注重观察、发现探索,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五,在课后总结,我们都会问各阶段的学生,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会很高兴的把这节课学到的东西汇报给老师,这在潜意识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第六,在作业布置方面,李校长要求作业分为三类,我觉得这样做很好,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特困生,让学生学习他们能接受的知识,完成他们能完成的作业,切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不把学习当做可怕的事情,这样他们会有信心一点点的进步,如此这样下去,我和学生的关系也会很和谐、融洽。

从学习六步之初,我就报以很大的决心,跟着李校长我就要学好六步教学法,不给自己丢脸的同时也不能给校长丢脸。这也是我作为老师的谋生工具,我一定要学好。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像冯老师那样,说到自己教过的孩子们时激动不已,幸福的心情。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冯老师的那句话:爱无处不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我会永远记住这句话,作为我在教师生涯中的座右铭,也成为我新的开始,为了更好地明天,从努力学习六步教学法开始,学好各种技能。

篇14: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魏书生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⑴定向: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重点既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致从学科总体指示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⑵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⑶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的,4个人一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⑷答疑:分组讨论,仍没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部同学。学生会,学生解答,学生不会,由老师解答。⑸自测:自我检测,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可以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每组出一道题,其他组抢答,⑹自结: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魏书生创立的“六步教学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也说明这种方法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从我个人来讲,学习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后,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学习谈以下几点体会:

1、以学生为本。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从制定教学目标要分层,到学生自己总结每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收获,无不体现课堂活动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包括作业,都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优等生“吃得饱”,也可以让后进生“吃得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方面我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候为了省事,在教学目标的层次制定上没有做到每课分层,也就不能达成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宗旨。

2、科学民主性。从班级管理到课堂教学,魏老师一直秉持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从学生个体来讲,他们是一个个性格鲜明、活泼生动的人,而且正是心理、生理不断成长的时期,科学民主的班级环境、课堂教学氛围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事实证明,科学民主、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会使学习者身心放松,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来,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成就优质高效的课堂。我们看看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从学生根据学习重点自学,到互相讨论、答疑,再到自测、自结,处处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完全摒弃了教师霸占课堂、搞一言堂的传统旧习,充分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也相信学生的自控、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充分彰显着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当然功劳最大的是魏书生老师,是他的科学组织和管理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说魏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课程改革,而且走在了大多数老师的前头。

当然,虽然魏老师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证明了他的科学性,但是毕竟又因学科和学生情况不同,不能照抄照搬,我们能做的就是吸取魏老师的教育教学的艺术精髓,因地制宜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优质和高效。

篇15: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近来,我们英语组认真学习了“六步教学法”,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我对“六步教学法”的要点有了粗浅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新的课堂评价标准,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东西,而是看教师是否恰当地使用了学案进行灵活地导学,看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否主动地、愉悦地学习,且学有收获。看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是否经历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正是基于以上各点,我校的“六步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教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精彩展演——(展)充分利用课堂前3分钟的时间,教师指导学生可进行对话表演、情景剧表演、英语儿歌演唱、讲英语故事、讲英语笑话、猜英语字谜等。通过多种英语活动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英语才艺这一平台,为其他学生的英语听力提供了时间保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变得更自信乐学了。

二、预习检测——(测)预习效果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提高预习质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我校在多年的小学英语实践中,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确立了“三年级——‘扶’,四年级——‘半扶半放’,五、六年级——‘放’的预习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六年级将预习进一步深入,预习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提前制作的微课、微视频、作业检测单等进行,教师课前将自学资料上传至国家教育资源云平台或班级创建的QQ群。也可让部分优等生通过自主预习设计要点、学生参与,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揭示目标——(启)“让每堂课都从目标开始”,把明确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出发点,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等选择制定学习目标的方式,教师可直接出示目标也可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猜测目标,目标要落实“三维目标”要求,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目标要明确具体,高度概括,要具有可操作性,表达简练、准确、直观,如:问题式、概括式、习题式。学习目标的表述最好不要用模糊性动词,如:了解…,理解…等,可多用具体性动词,如:记忆…,背诵…等进行直观表述。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四、学习新知——(学)1.情境导入,激趣生情。成功而智慧的情景导入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并实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快乐、美妙的英语学习天地,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的情景及新、奇、趣的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为新知识的探求、运用作准备。2.自主学习(独学)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教师出示的“金钥匙”引导学习,教师利用媒体出示自学提示或导读提纲(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等),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达成部分简单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群学)对自主学习不能达成目标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为它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合作学习时要求要清楚,合作时间要充分,教师指导要及时,评价方式要优化,既关注对个人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小组的评价。合作学习是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课堂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动起来,问题也摆出来,疑难也攻下来。同学间、各小组间比着学、赛着学,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了勇于争先、敢于争先的局面。4.精讲点拨解疑释惑精讲点拨是展示教师高超教学技能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技巧、教学机智、驾驭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等基本教学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语法规律,点拨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一讲重点;二讲难点;三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五、趣味操练——(练)这是巩固新知的阶段,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趣味十足。如开火车、找朋友、抢答竞赛、角色表演、GueingGame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六、目标检测——(评)目标检测是检验教师教学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一个环节。当目标达标率不高时,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反思,反思是不是教材分析不透彻、预习设计不科学、精讲点拨不到位、目标检测题有难度等问题。教师可以准确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缺点、问题、不足,及时进行改进。目标检测一般通过限时作业的形式完成,检测题的设置依据学习目标而定,体现分层,要有梯度,既要让“学困生”吃得消,又要让“中等生”吃得饱,还要让“优等生”吃得好。通过“展测启学练评”六步教学法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并让他们获得温馨、乐趣和成功的心理体验。同时实现了必要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紧张有序,实现了课堂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以上所得出的感悟我会认真总结,对于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也会积极和教研组内的各位老师们交流探索,相信经过这样不断的探索和讨论我们的课改工作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

篇16:学习六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在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实时新课改的浪潮下,通过“六步教学法”是我校基于潍坊345优质高效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科学理念,的学习,让我对六步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即:学、助、展、教、达、思。

通过学习和使用六步教学法,我们老师和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

1.教学设计的转变。教师以“我教什么”、“我怎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变为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思路的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状况的分析,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2.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权威”、“领导”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用以来课堂确实有一定的改变,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体现了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充分体验我参与,我收获。“”六步教学法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教学生机,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篇17:学习《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有感

学习《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有感

学习《魏书生六步教学法》有感

魏书生老师是我国着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虽然他担任的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但语文教学是相通的,他的很多方法理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借鉴的。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魏书生老师的课堂讲究少讲多读,他认为“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是必讲的内容,哪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得住、能理解的内容。讲的少学生才可能记住。读得多,学生才可能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独特的教学方法――“六步课堂教学法”。昨天我们有幸观看了《魏书生六步教学法》视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每节的重点即从本节的`角度看,更重要的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致从学科总体目标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

二、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

三、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研究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去解决。

四、答疑。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自我检测,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的题,也可以请一名学生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每组出一道题,其他组抢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简言之,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这六个环节既是独立又紧密联系的。

在“定向”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学习目标,确定新课的重、难点。它使学生明确了方向。然后是“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兴趣越浓厚,然后在这基础上在进行“讨论”。“讨论”也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再通过“答疑”解决不懂的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是“自测”。有学生出题,这样学生就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审视知识,因此在出题的过程中就有了学习的方向,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六步教学法”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六步教学法就是在让学生发现知识、提出问题,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自学。在自学中让学生既得到了“鱼”,又学会了“渔”。这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达到了生物教学的新境界。

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是教和学和谐统一的教育过程。它将课堂中教授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师生双向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使生物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实行开放式教学。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的产生和应用对广大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和价值。作为实践者的教师们在运用教学方法上,要研究他的观念、思想,结合自己的素质、特点以及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篇18:信息技术教学法浅淡

信息技术教学法浅淡

信息技术教学法浅淡

● 四平市铁东区石岭职业高中 尹桂生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息息相关。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已是我们每个人生存和谋求发展的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信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极具创造性、具有显著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探讨以大纲为依据的适合本地区本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巧妙设计导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引入对于上好本章节课至关重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导语非常重要。好的导语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教师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要力求生动、活泼,并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强烈好奇心的导语导入新课,以快速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快速溶入到课堂中。还可用音乐、动画代替导语,如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美丽的图画,用word设计版报,用幻灯片制作自我介绍,用flash制作动画等。运用这些生动、形象、具体的例子能大大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教师就能顺其自然地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使学生“乐不思蜀”。

2、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习兴趣

组织一些兴趣小组,例如汉字输入小组、电脑绘画小组、网页制作基础小组等,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如“指法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电脑操作水平。对成绩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3、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目的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方法,而应该概据不同的课题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旧的计算机教学法往往侧重概念的阐述、操作方法的讲授,过分注重教,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表现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听,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这与新课标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相违背。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任务,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笔者只是把工具栏上的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对于有创意的作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通过实践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键要看具体的教学要求与内容,以及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信息,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这个基本原则。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9: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探究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国际化和交流网络化的大时代趋势的发展,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新时代的教育主体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教育大国,我国小学生必须能够灵活掌握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有关教育部门要结合自身国情,把游戏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小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把握学生的内心深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关键词:游戏教学;信息技术;现状;应用教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模式,古板的教学模式早已经让学生厌烦,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传统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施行多年,但是简单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国际化全球化,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教育部门应该与小学学校联手,探索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模式,利用游戏教学的生动性、模块性,把游戏教学发挥到最大化,采取多元化教学,从根本上避免以往的教授模式,让学生人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完成自身的信息技术学习,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1小学信息教育的现状

小学教育一直是学生教育时代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开始,信息科技的大步前进使得我们更要注重小学信息教育的质量,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眼光越来越超前,精神世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使得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内心对课堂教育的需求。单纯的老师授课模式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十分的枯燥,学生不乐于学习电脑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课下也做不到积极复习。总体来看,我国的小学信息教育水平低下,质量较低。

2游戏教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一般采取死记硬背,让小学生时刻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烦躁,导致效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应用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师对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就要在信息课程上教会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贪玩是孩子本性,游戏教学模式正好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的天性,在玩中学习,培养孩子的浓厚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活跃课堂的教育气氛,让学生乐于听讲,主动学习,牢固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实践。以往的教学过多强调被迫式学习,学生无奈的接受着知识,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我国小学生学习的记忆能力普遍低下。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性,从课堂教学到课下作业都充满着自主性,让学生再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信息技术,一举两得。让游戏教学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让小学生从内心热爱学习,积极的学习,自发的提高学习的水平,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游戏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内容学习和操作技能巩固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理解所讲内容,快乐记忆。其次,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3.1结合讲课内容,实现快乐记忆: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小学生更加喜欢课堂教育,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实现学生的快乐记忆。例如,老师在讲授“键盘和鼠标的应用”时,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模式改变学生不爱学习,学习兴趣低等问题,通过让学生展开“疯狂汽车”的游戏比赛,通过游戏让小学生熟悉键盘、鼠标的操作方法,这样小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在游戏的同时也就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具体操作,实现了快乐记忆,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游戏叫法的时候,必须要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快乐记忆,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3.2方便布置课后作业,巩固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技术作业一直都是小学教师的难题,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大大影响着作业质量。游戏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多交流,多分享的学习氛围,让信息技术真正的感染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学习的新模式充满着多元化的气息,让学生自发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对信息技术充满着兴趣与热爱,从而自发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在布置课下作业的同时,布置游戏作业,这样小学生就有兴趣完成作业,实现对自身知识技能的巩固。例如,老师在讲述“电脑系统操作”的事后可以通过布置课下的“五子棋”等益智类游戏,让学生熟悉电脑操作要求,在娱乐的同时,实现自己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掌握。

4总结

游戏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业的完成,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信息技术知识充满期待和好奇。总之,游戏教学模式,改变了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波,李勇.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新课程小学》.2015年9期.

[2]杨开涛.奏响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交响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32期.

[3]张攀峰,寻素华,吉丽晓.“智能学伴”在小学游戏化学习社区中的情感交互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10期.

[4]杨薇.将游戏活动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6期.

篇20: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六步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学导式学学法

目录:

1.六步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学导式”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相关专题 教学法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