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与仪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与仪”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共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论文

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音乐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寄托。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这使我国的民族音乐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想要真正的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就必须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为主题,首先分析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的关系,其次探讨优化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继承的建议,以期通过探讨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继承民族优良音乐文化,创新传统的民族音乐。

篇2: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论文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艺术、是反映人类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人类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对事物的思想情感。音乐不但可以感染人,同样也会影响人,一直以来,音乐在人类的生活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元素。中国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民族音乐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应当树立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观念,真正地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的作用,不但要传承下去,还要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的关系

学校音乐教育是继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方法,学习音乐,应以传统的民族音乐为基础的教学资源,想要继承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民族音乐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美的乐章。注重学生的培养,掌握民族音乐特点的准确性,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可以领悟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背景,重视民族音乐,并继承民族音乐的内涵,使学生能够时刻关注民族音乐中包含的.文化渊源,文化底蕴,使学生能体会其中包含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

二、优化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继承建议

(一)以学校为载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民族音乐

近几年,人们通过学习对民族音乐进行认识和了解,加强了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并在传承民族音乐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想要把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那就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和历史,感受正能量的传播。只要做到这些,学生就会对民族音乐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起着很大的作用。学校还可以对音乐教材进行改编,把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现代流行音乐、西方的民族和流行音乐加进去,将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为重点,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当中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伟大和魅力,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1]。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为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应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新和突出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打造一个健康和稳定的学习环境

学校在对民族音乐教授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在编制教材时,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音乐教材,比如,民族乐器、地方戏曲、民族舞蹈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力量,懂得民族音乐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责任感。但是,在民族音乐教材编写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将传承包含在所有教科书的音乐中,应选择与编入教材,浓郁的民族风格的音乐,而且还应该与实际相结合,加入时代气息,民族音乐教材才能多元化,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发展环境,使之能爱上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2]。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焦虑心理,这也给学校发展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想要提高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社会,以避免商业化和利益化的事物走进教室,引导学生好的学习发展方向。在学习民族音乐中,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有趣的音乐学习氛围,和相应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比赛,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等手段,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民族音乐氛围,展示每个学生的能力,学生之间有良好的音乐交流互动,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民族音乐环境,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推动民族音乐发展,加强民族音乐凝聚力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当代音乐最显著的特征,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载体,想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让其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协调,这样才能实现传承民族音乐。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音乐的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文化的一种热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树立对民族音乐的意识,增强归属感及民族认同意识。随着音乐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语言。来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态,这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3]。

三、结语

接受知识传播,传承民族文化最广泛的群体就是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使命,学校是传播文化最初的基地,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和欣赏民族音乐的魅力,更大的促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的学习积极地去探索、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以掌握各种民族音乐知识,推动世界音乐文化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相互促进,尽快实现中华民族音乐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黄玲.传承中的思考―――以《蝴蝶歌》为例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J].贺州学院学报,,02.

[2]张应华,许启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高校教育传承概说及其问题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1.

[3]苏世奇.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运用[J].大众文艺,,10.

篇3: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是情感表达的工具,音乐能感染人,也能影响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受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而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最宝贵的文化之一,在如今的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各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很重要的,也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离不开学校,所以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便成了各个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的使命。

一、民族音乐文化定义

民族音乐,从狭义上讲,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各个民族,因为地域和生活习惯的种种不同,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且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音乐。而从广义上,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家经过实地的考察,合理地分析所创作的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密不可分,中国在发展的长流中,人们因为生活在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条件与习惯,根据这些因素,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比如回族的花儿,蒙古族的长调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丰富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并且有着显著的地域与文化特色,体现了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传承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音乐的浓缩与升华,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的生活状况,风俗和文化等。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我国文化是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的,借助媒介传播与发展。这些艺术形式都以独特的形式传播并传承着中国文化。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参与度极高,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现如今,学校以何种形式的音乐学习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资源,是各个学校乃至教育界的重要话题,也是音乐教育界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世界逐渐一体化,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许多国家为了能够走在世界的前端,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的软实力,而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都在努力的将本国的音乐文化推向全世界,以此来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学校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最好的场所,那么学校就应该更加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将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可是目前,我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还只是流于表面,学校的.音乐教材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体现不够清晰,也没有非常的系统性的教材,去传授民族音乐文化,教师与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也是比较片面,很难真正的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也使得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民族音乐逐渐被人们忽视,所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要依靠学校音乐教育来实现。

(三)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校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可如今,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多半依靠音乐团体的表演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团体毕竟传播的范围有限,而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是需要这样的载体。但是国家却一直没有重视学校的音乐教育。那么随着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学校的不断增多,学校便承载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相结合,只有将学校合理地利用起来,才能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动力。加强学校音乐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全面系统的去培养他们,并且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带给我们民族精神。

三、学校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没有构建传承环境

学校目前还没有构建良好的传承环境,并且相关部门对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不够。学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度十分欠缺,也没有意识性地去引导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二)学校没有健全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国学校对于音乐教育都是不够重视,中国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长期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中国音乐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这样就会是学生形成一种抵触西方音乐教育的心理,并且导致了中国音乐教育至今没有形成系统,健全的教育体系。

(三)缺少优秀教材,课程设置过于单一

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缺少系统的教材是阻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学校多半采用自编的教材去教授学生,其教材缺乏系统、规范和科学的研究,无法科学地教授学生民族音乐理论,更加无法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也是十分单一,对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没有明确的教学规划。

(四)民族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

学校中,民族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这是阻碍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民族音乐传承最重要的就是靠教师来引导,可是,如今的民族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面太过局限,使得在上课中,无法将民族音乐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这也使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之一。

(五)课堂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没有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负担。现如今,在中国的教育中,音乐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如果课堂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没有更好的去吸引学生,那么就更加谈不上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了。

(六)缺乏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

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可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就缺乏了利用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四、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一)在学校中构建良好传承环境

在学校中,建立良好的环境,才能够利于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那么建立良好的传承环境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应该多多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方式,比如讲座、比赛、演出等等,以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给学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并且良好的引导学生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去理解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将学生包围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氛围中,并且让学生自觉自发的担负起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二)建立健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

中国音乐教育为了适应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应该建立适应于全球发展的教育体系,建立独具特色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要想建立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就要结合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并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相结合,多与西方音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借鉴、融合。还需要将美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容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去,形成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因此,在建立健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对目前的学校音乐教学改革进行深化,将音乐教育体系建立在完整的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并对其系统化、完整化。而且需要重新完善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的设置,按照中国的国情和民族音乐的特征去建立健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慢慢去摆脱对于西方技术理论的依赖,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更加稳固。

(三)完善和优化民族音乐教材及课程设置

优秀的教材对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会影响到该学校的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教材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更好传承。我国应该重视对于民族音乐教材的开发,丰富地方民族音乐教材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编写当地经典民族音乐的教材,比如新疆地区的木卡姆,使其体现传播当地音乐文化的目的,进而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第二,根据我国优秀的音乐家所研发的理论成果来编写教材。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与内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也需要有计划的去设置一些民族音乐课程,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学基础等。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育

教师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力量,其实也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最关键的部分。而教师则也承担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则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学校应当组织一支拥有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音乐教师应当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师不仅要有足够丰富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有高技能的演唱技巧,并且在授课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还能有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之所以说加强师资力量培育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是因为它不仅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还能够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兴趣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还能够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使学校更快发展。学校是传承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最主要的基地之一,所以课堂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需要采取多变的教育方式,利用现在多媒体的便利条件,给课堂带来许多的活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六)突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

突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是加快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有一个重要途径,民间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基地。如今民间保留了大量的优秀的当地民族音乐文化,如果将其加大传播力度,则是让人们了解,理解各族音乐文化的有一个途径。因此,学校也应当突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特色,让学生对于当地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性,这样使学生更加能够感受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音乐的惊人魅力。

五、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是永恒的,是中国人应当去了解,去感受的文化,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则是我们应该去尽力完成的使命,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的历史,也是加强国家软实力的有力支撑。学校音乐教育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密不可分,学校承担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在学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积极的去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将会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步,它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者:王培 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光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01).

[2]管成锋,栗珍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学[J].北方音乐,,(11).

[3]张薇.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中弘扬与传承的现状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4]范立志.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06).

[5]刘然.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探析[J].民族学校教育研究,2011,(06).

[6]白布和.探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田[J].中华民族博览.2015,(05).

篇4: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分析论文

在不断的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如此。高校多元音乐教育可以将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并汲取其中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现代音乐文化中,实现了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未来的发展。

一、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1.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音乐文化是音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而音乐教育则是音乐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关键因素,会随着音乐文化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二者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文化特色,因此,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为了确保这些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得到完整的传承,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也要开展多元化的教育,不仅是为了确保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文化获得有效的传承,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从音乐文化的本质来看,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与思想的一种手段,在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冲击后,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因此,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国的历史特点及民族特色,使高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我国民族的音乐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融合与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多元化教育,凸显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精神文明财富之一,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2.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传承特点

民族音乐文化的思维、行动方式、观念、精神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音乐文化传统体现出来,音乐教育中涉及多方面教学内容,对教育观念、手段等方面的形成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开展多元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音乐思想与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种类的音乐文化,并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核心的教育[1]。因此,在音乐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务必要重视我国民族文化的特点,并将其渗透到高校的音乐教育当中,对我国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进行分类。民族文化的发展注重各民族之间的平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由于改革开放的施行,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势必会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价值观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若要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以便高校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多元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史来看,音乐文化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不同时期文化思想、理念的冲击,不断积累、更新、变化而成的。而在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媒介的选择十分重要[2]。多元音乐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种高科技媒体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多元音乐教育模式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媒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效率及效果,还能集各民族音乐文化之所长,使其融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才能积累足够的经验,最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固然可以保护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不受外界音乐文化的冲击,但也会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代脱轨,不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今后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开展多元音乐教育,加强多种音乐文化间的相互融合,才能使彼此在不断的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取得进一步的提高,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积蓄足够的力量。

2.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途径

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已经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当中,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们休闲娱乐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相较于高校正规的音乐教育方式而言,这种非正规的音乐教育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但是,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千百年来传承的经验来看,这种非正规的教育行为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开展多元音乐教育,从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入手,从经验、传统以及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进行教授,提高学生的音乐识别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其他国家音乐文化中的精髓,用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看来,高校多元音乐教育能够汇集各国家、民族间的音乐文化,并对其进行高度概括与系统性的分析,将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使学生可以同时获取多种音乐文化的优势,使学生获得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更具价值。这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

3.多元化音乐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从多元化的发展来看,意义重构与个性张扬是多元化发展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采用多元音乐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这两方面的特点[3]。一方面,对民族音乐意义的重构,在欣赏民族音乐美的同时,理解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传承。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存在是多种文化不断融合的标志,因此,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民族特性的体现,在融合的过程中凸显民族个性,使其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根基。民族音乐中的文化意义是民族音乐的灵魂,如果将文化与音乐相分离,民族音乐就失去了传承下去的意义。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而多元音乐教育可以有效整合各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部分,对学生进行教授,在提高学生音乐文化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从民族音乐文化形式的'多样性上来看,在高校开展多元音乐教育,要重视民俗文化环境感染力的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促使高校的音乐教育能够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符合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方向。如此一来,才能使多元音乐教育成为现代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主流,从而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凝聚力。

三、在多元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措施

1.采取开放式的发展

全球文化的不断融合,使我国遭受了来自于外国文化的严重冲击,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如此。在面对来自于外国音乐文化的冲击时,要端正自身的态度,正视外国音乐文化的优势与缺陷,并认真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有利的便融入其中加以运用,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不断吸收与发展中持续壮大自身的力量,既保证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特征,又融合了外国诸多进步的音乐文化元素,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2.采用多元化音乐教育手段

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高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扩大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与认可,扩大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音乐文化。

3.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在开展高校多元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吸取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壮大与发展,以便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4.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比较严重。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理念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等方面,使其逐渐与社会的发展接轨[4]。由此看来,我国若要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就必须要从高校音乐教育入手,开展高校多元音乐教育,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多元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只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而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主体并不是多元音乐教育模式,而是人,只有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民族音乐文化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好的发展资源。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其音乐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只有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使高校多元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到有效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

[2]李光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S2).

[3]金奉.谁来担当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云南高校艺术专业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青春岁月,(04).

[4]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

篇5: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音乐文化更是改变了音乐教育的表现形式。在当今多元化音乐教育文化理念背景下,我们应当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教学,将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赋予多元化民族特色,让音乐教育体现新的生机及内涵。基于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展开对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分析,剖析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作用,并提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针对性措施,以期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元化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强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有着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极具多元化,更在国际间占据了尤为重要的位置。不过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独特性,并未在现阶段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得到重视[1]。由于对国外西方音乐的学习,就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现状而言,西方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学习主体,而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却逐步呈现边缘化发展趋势[2]。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来看,民族音乐文化是构成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经无法将其作为单一化的音乐教学,而应当重视在不同的音乐教学中,融入多民族音乐特色及人文内涵,同时更要将其作为一种新时代的音乐文化创新[3]。

一、少数民族音乐现状及其传承保护的迫切性

(一)宏观环境。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及整体经济水平比较滞后的偏远地区。由于存在诸多方面的局限性,他们与外界之间所形成的联系相对较少,同时音乐文化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也存在较大限制。民族音乐文化所活动的空间相对较为固定,通常情况下会受到世代相传的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了明显变化,比如广播、电视、交通、网络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技术[4],都能够让少数民族地区感受到外界音乐文化。而此种外来的音乐文化及音乐演唱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及冲击。比较质朴的本土化音乐与外来音乐的技术制作相比,导致外来音乐的整体竞争力逐步提升,而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则受到冷落。(二)发展劣势。就民歌的演唱来讲,我国流传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歌种类尤其之多,整体数量也相对较为惊人[5]。但由于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社会思想认知等方面的变迁,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逐步造成较大的冲击,因而导致越来越少的人会唱民歌。而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也更加热衷于流行音乐,忽视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为了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及保护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考察了我国贵州、甘肃、广西等省(区),发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现状均不容乐观。(三)发展潜力。在现阶段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已经逐步引发我国诸多研究学者的关注。我国已经设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就作为其中一项,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在当前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还专门设立了“原生态唱法”,从而鼓励人们多去传唱民族音乐。而民族音乐文化能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使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对其传承及保护的迫切性加以正确引导。

二、多元化音乐教育分析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概貌。基于当前我国本身的音乐特性来讲,一直具备了较为明显的民族性及地域性特点,并且受到了绝大多数人们的喜爱。基于某种意义讲,我国的音乐本身就具备了多元化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其实都反映了所在地区的文化内涵及精神[6],体现了所在地区的文化属性,更形成了所在地区的重要文化内容,同时也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民族音乐本身所依赖的社会宏观环境已经逐步变迁,因此其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发展路径,必然要重视进一步创新。在当前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民族音乐如果想要更好地传承,就必然要逐步扩大其自身的影响范围,同时还应当主动地与学校音乐教育相融合。通过借助当前的现有学校教学资源、平台、手段,实现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创新及传承,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们更加全面地对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加以了解。在现阶段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对其中所蕴含的音乐文化内涵及本质有所领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整体认同感,提高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创造力,激发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由于音乐文化及教育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通过分析多元化音乐教育,必然会将其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的重要途径。(二)音乐教育多元化传承特征。针对音乐教育的传承特征来讲,可以基于两方面着手,其一就是基于音乐本身的产生起源,其主要产生于语言类音调中,由此也必然决定了民族音乐文化在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将音乐风格加以统一,从而更加完美地体现于同一民族张闽赵洋洋:论多元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及统一性。再者就是音乐符号是音乐文化传统所构成的基本要素,同时更是其尤为重要的组成内容,与此同时也表现了音乐语言的文化载体[7]。在此作用之下,基于一定层面,将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观有所凸显;基于另一层面,也能够更好地塑造音乐教育方式,促进音乐思想的形成,从而对音乐文化形成更加深远的影响。由此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背景的民族音乐,会由于音乐价值观的本身影响,从而呈现出多元化音乐文化特色。

三、多元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的作用

(一)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独特魅力。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背景下,直接影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影响是具备双面性的,分为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能够更好地促进处于当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及融合[8]。而消极影响则会致使民族音乐文化无法正常地实现彼此沟通及交流。由此在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考其他地域性音乐文化的积极影响,对民族音乐文化体系逐步丰富,从而增强其自身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保持民族音乐的内在精神品质,不脱离其文化本质。(二)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凝聚力。基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态及存在依据来讲,无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的实现需要经由教育及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融为一体。对社会发展进程而言,更是加快了社会的生产进步,使得此种音乐文化意识形态逐步融入至社会文化体系中,同时也形成了愈来愈重要且明显的体系。相对来讲只有社会整体发展有所进步,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文化发展。从另一层面讲,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其民族文化自然具备一定差异性及独特性,比如音乐风格、题材、主题及文化载体,都是民族音乐文化与其他音乐文化形成区别的重要标志。(三)在文化借鉴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在多元化音乐教育社会背景下,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变迁是实现创新的重要维度,更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本质。基于音乐本身的教育过程来讲,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无论是对于施教者或者受教者,其本身的状况及价值观都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整体的音乐教育过程并非只是单纯地复制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更多的是实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从而衍生出新的音乐文化要素。

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保护策略

(一)保护。1.重视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关注度。要想保护民族音乐文化,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性的传承、保护、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并且在具体的贯彻过程中对其逐步完善。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应当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关注度,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预留一定的社会发展空间,予以其经济待遇及社会地位,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鼓励新一代青年群体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同时在艺术类教育、舞蹈教育、传播及艺评体系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避免打着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牌子,一味地向相关文化管理部门索要保护资金投入;应当避免由于功利心过强,从而导致商业文化覆辙的出现;同时还应当尽可能地避免由于一时热情、文化猎奇而对民族音乐文化造成的人为性破坏。2.构建民族音乐陈列馆、民族文化保护园。通过构建民族音乐陈列馆,陈设来自民间所收集的诸多少数民族乐器,以及密切相关于民族地区生活文化、人文氛围的服饰及道具,并且通过民间音乐乐谱、影像资料等的收集保存,以及对民族音乐文献类历史资料的整理,以此充实民族音乐陈列馆。此种实物类的资料、乐谱、影像学数字资料,都具有尤为关键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非物质文化收藏价值。我们应当重视将音乐这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及多种形式,实现民族音乐文化至可长期保存资料的转换。另外,借助编写民族音乐的特色乐谱等方式,为其配上数字音像或者录音等;或者借助文字形式,客观地描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态,撰写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习俗及人文氛围,从而实现以不同方式记录民族音乐文化档案,通过上述方式,保护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园的构建,是在既定范围之内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得部分尤为珍贵的乐种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变迁中要想更好地得以保护,必须依赖于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构建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园,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更加集中化且多样化地保护,最终实现整体性文化保护。通过在民族地区构建民族文化保护园,从而更好地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做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二)传承。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更是延续民族音乐文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传承不仅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一种积极应对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保护的被动性。基于民族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来讲,由于年轻一代并未对其有较多的了解,因此一些专业人士在研究中就对其存在诸多忧虑。当前只有极少数的民族地区后辈,还对民族音乐文化感兴趣。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应将民族音乐文化引入学校音乐课堂,让青少年自小能够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度,否则就可能出现民间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文化断层。首先应当从小学生群体逐步抓起,通过将民族音乐文化纳入学校的音乐教材中,可以让民族地区小学生群体都够对所在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的民歌有所了解熟悉,让他们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时,还要始终保持科学传承的态度,做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我们应当加大对培养青少年民族音乐人才的重视程度,将文化艺术类学校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培养少儿民族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举办多样化、特色化、民族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请民族音乐的老艺人重新开展民族音乐传唱,在传播及弘扬民族传统音乐的同时,肩负起向后辈传授音乐文化的重要指导责任。另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能够体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主题活动,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交流。除此之外,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及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应当更加积极地开发多种音乐类文化课程资源,重视满足民族音乐的表演、欣赏及教学需求。与此同时,需要重视文化艺术资料的发掘、民族唱腔的抢救以及戏曲的逐步开发利用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并成立艺术研究所、艺术陈列馆、唱腔艺术团、艺术保护传承基地等。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层面,我们需要逐步学习部分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传承经验,从而更好地将拥有技术及人才优势的高校及研究所,转变成为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传承力量。并且,通过借助现阶段的计算机设备软件,以及诸多硬件设备的支撑,从而使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应当重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有效保护民族音乐文化,长期规划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路径。同时,我们也要始终相信在民族地区广大有为青年以及音乐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必然会在多元化音乐教育背景下,不断创新、保护、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静.试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科研,,(8).

[2]张加贝.试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4,(10).

[3]邓文欢.试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5,35(11).

[4]陈自勤,王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下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6).

[5]黄柯瑕.论壮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J].大舞台,2015,(5).

[6]郭强.多元教育理念对高校少数民族音乐运用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

[7]王育霖.试论少数民族多声部情歌的音乐特点及传承保护———以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10):112-115.

[8]李艳婷.论高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以丽江民族音乐文化为背景[J].艺术品鉴,2015,(8).

篇6: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论文

【摘要】当今国际环境呈现全球化,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交流和合作,多元文化是目前国际之间发展的趋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促进了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发展,经过国外音乐文化的引进和借鉴,可以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发展和创新,同时还会提高人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热情。本文就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介绍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

前言

多元文化的兴起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成为目前世界的新潮流,高校的音乐教育也逐渐引进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在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上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的,民族音乐的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还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加强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一、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的价值

(一)情感体验价值

音乐是除了文字之外另外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人们都会用民族音乐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当今的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不能被忽视,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将民族音乐引入到音乐教育中来,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体会到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了解民族音乐要表达的情感,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得中华民族音乐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积淀和浓缩,民族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家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被流传下来。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和积累,它结合了各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并且融合到了传统文化中去。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民族音乐引入到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而且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社会交往价值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高校的音乐教育引入民族音乐教育之后,有利于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底蕴,在民族音乐互相交流的同时,各个民族可以对彼此的音乐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彼此借鉴,互补完善,同时这也有利于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了解。在这种交流和了解之下,更加促进我国各个民族的团结,和平共处,彼此友爱,从而整个国家得到共同发展。

二、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一)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以往的民族音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主次分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融入。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方式应该改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在继承民族音乐文化之后,不是一层不变的接纳,而是要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开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墨守成规,在确保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情况下,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

(二)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更好的进入到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首先,我国的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民族音乐的教育,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体会到中华民族音乐的价值和要表达的情感,其次,音乐是一种表达内心思想的途径,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和对一切美的事物的欣赏,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有利于学生综合私自的提高。最后,民族音乐是我国的历史产物,继承并且发展是新时代人们的责任和义务。把传承民族音乐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音乐的继承。

(三)有效地统一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

在目前的多元文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从而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事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多元文化要求人们全方位的考虑到如何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让学生可以用综合性思维对民族音乐做出评价,建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如果民族音乐可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民族音乐就得以极大的发展,结合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共同发展,人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加强对外来音乐的鉴赏

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与音乐教育是离不开的。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民族音乐得以更广阔的传播,对于外来音乐文化,在鉴赏的同时要注意民族音乐的继承。除此之外,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最重要的手段是勇于创新,因此,外来音乐就使很好的创新来源。要加强对外来音乐的鉴赏的理解能力,利用其中的某些元素让民族音乐得到创新,从而使民族音乐有新的文化内涵,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新的文化支撑。

(五)构建多元化音乐课程体系

在音乐教育教学时,要确保民族音乐的教课有足够的课时,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外来音乐的课程教学,做到多元化的音乐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地区安排不同的音乐教学课程,根据学生所要具备的音乐能力,安排音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而培养音乐专业知识能力强、音乐应用能力强的人才。经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使学生构建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结构。在开设的课程中,要加入外来音乐、戏曲、民族音乐等多元化的授课内容,将多元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建立到音乐教育中。

三、总结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环境下,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到传承和发展,这样不仅能创新高校音乐教育,还能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勒茅珠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音乐大观,,(07):16.

[2]胡世红,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9):120-121.

[3]蔡思颖,客家音乐在赣州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J].科教新报(教育研),,(39):130-131.

[4]来晶,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0,(04):10-11.

篇7: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能涉及到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容很少。我国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开设,多受到西方的音乐教学理念影响,导致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合不够。故,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必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高校其实是培训人才的重要基地,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为让高校的音乐教育和民族教育能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知识。但由于民间文化组织形式明显带有不确定因素,若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的组织形式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所以要重视民族传承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可以判定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承机构,是十分利于民族文化传播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依托,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角度探寻问题,部分高校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也是精心挑选的教材,其实这是十分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加之,全球化发展已经涉及到世界上的多个领域内,为能在国际舞台上一显身手,就应该充分显现出我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容。音乐文化一直被看成是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所以能与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完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不但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若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能从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角度探寻问题,就能解答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遭遇到的问题和疑虑。因此,为让高校音乐教学能与传统的音乐传承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与兄弟院校交流互动,了解到当前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更好的进行民间音乐的传承。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死守一套,不进行更新。其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通过革新的教学模式,保留先进内容,剔除落后文化,所以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时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先给学生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民歌元素,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民歌如《走西口》、《小河淌水》等,给学生多播放几个版本,让学生对比进行欣赏,最终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到龚丽娜的《走西口》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真挚的将留念亲人的情感凸现出来,给人以感同身受之感,学生通过欣赏民歌音乐作品也开始重新审视龚丽娜这名歌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并看到她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独有效果。使用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开发性特征,其实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先吸收先进的文化,然后在先进文化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新,从而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推行下去,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使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内。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

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期间,为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开展创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音乐和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从音乐的技术层面考虑问题,教师要为学生选择较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演绎的技巧,这将更好的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第二,教师为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系统性的认知,就要将传统音乐分类,通过分类学生能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有价值;第三,开展音乐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的方式,使用情境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民族音乐展示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音乐和高校的音乐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对引导学生认知音乐文化规律有着积极影响。

三、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内凝结着中国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也是能集中体现我国音乐问题的关键点,能彰显出中华音乐文化的实质内涵,这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间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机构,应该吸收民族音乐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所以两者的融合有其必然性。基于此,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最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淑婧.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探讨[J].黄河之声,,04:63.

[2]王靖怡.刍议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5,15:196-197.

篇8: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研究论文

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刘三姐”为例,在概述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探讨了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旨在说明传承广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以期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刘三姐

一、概述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

(一)广西民族音乐的基本内涵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广西各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民歌是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之一,每首歌曲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刘三姐是广西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刘三姐歌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二)广西民族音乐的现实问题

当前,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从广西民族音乐的现实问题上看,一直以来,民族音乐主要有世代传承、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等传承方式,其传承方式与民族音乐的实际内容分不开,多半在旧社会非常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族音乐,压抑的情绪较多,孩子们已经在古老的民族音乐中找不到共鸣了。另外,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原始的劳动方式被现代化的机器所取代,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很多音乐种类正在慢慢消失。

二、“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分析

(一)注重体现民族性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注重体现民族性是“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之一。《刘三姐》是根据广西彩绸剧目、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原著改编而来,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主要的.故事情节都穿插着广西当地的民歌,注重体现民族性,有民族歌曲的影子,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家喻户晓在每一个细节处都有所体现民族风格,承载着壮族民族歌曲的“传承使命”。

(二)表演形式生活化

贴近少数民族老百姓现实的生活和生产场景,表演形式生活化是“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又一特点。《刘三姐》以“歌曲”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在民众的口头传播中都会被赋予尊贵的地位,“山歌对唱”使表演形式生活化,包括与众乡亲的对歌与三个秀才的对歌,鼓乐声声,山歌悠扬,站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唱起山歌来,不乏生活情趣和生活色彩,表演形式生活化毫无保留地被展现了出来。

(三)民族韵味艺术性

广西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民族音乐圣地,“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还表现在民族韵味艺术性方面。广西歌舞剧的里程碑《刘三姐》为代表,对民族歌曲的演绎,独具韵味,一经上演便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还在于它描写出壮族百姓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为广西歌舞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展现出壮族百姓积极乐观、韵味十足的艺术气息,因此,探索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势在必行。

三、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

(一)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

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是广西民族音乐传承的关键。要真正在高校中很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如把“刘三姐”民族音乐引入到《视唱练耳》课程中,在钢琴课程、声乐课程、作曲课程、合唱课程中,增加“刘三姐”民族音乐内容,使“刘三姐”民族音乐以高度的综合性和自由化的表现形式,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

为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对广西民族音乐传承至关重要。近年来,广西国际民歌节已经成为广西的一个标志性活动,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是广西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刘三姐”民族音乐为例,在广西本土歌舞剧的音乐创作社会活动中,直接运用“刘三姐”民歌歌曲进行加工改编,通过开展音乐活动为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有利于展现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唤醒人们保护和扶助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结语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广西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中,我们应基于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汲取“刘三姐”民族音乐发展的成功经验,从高校教学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积极探索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兰.试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舞台,(03).

[2]贾单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J].戏剧之家,(02).

篇9: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反思论文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反思论文

【摘要】音乐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音乐素养提高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却较少关注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使得我国音乐教学逐渐地朝着西方化的方向发展。笔者就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探索。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迎来机遇的同时,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面对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民族音乐文化是经过岁月洗礼而积淀下来的优秀本土文化,[1]作为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中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向新时代的学生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改变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更多地重视西方音乐而忽略民族音乐文化。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增加文化内涵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世代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着百姓的民风习俗。因此,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音乐可以较为真实地体现出社会各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民众的生活状态。而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能够发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所以,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具有民族音乐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自主的去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这样即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注重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变高等院校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将整个音乐教学变得更有活力,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教学传授过程中也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既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也能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其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学习与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狭义上来说,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学习丰富多彩的音乐体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习俗及风土人情。而从广义的层次讲,也能拉近民族距离、帮助民族之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二、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历史上,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都是依赖民间艺人之间的世代相传或口口相授,然而,这些民间艺人们的生活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具有着不稳定性,再加上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低下,不受人重视,所以文化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体也只是小范围,鲜少有人能主动地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教育中,高等院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努力。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民族音乐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其载体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向学生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二)民族音乐文化是高等院校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基础

重视传统音乐的教育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始终以此为宗旨,利用高校的教育平台,努力发挥自己的所能,向学生全面传授民族音乐知识,帮助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新时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动态及学习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然而从现阶段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来看,仍然存在着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传播效果不甚理想、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缺乏体系化和地域化特色、以及过多地重视西方音乐教学而缺少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等现象。所以,学生出现了更偏爱西方音乐或流行音乐及忽略民族音乐的现象。因此,高等院校应该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作为根本,将学习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粹所在。

三、现阶段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高等院校的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较多关注音乐理论的教学和技巧的训练,且多数高等院校中也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有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机会,这就致使多数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了解甚少。长此以往,难以全面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和传承。所以,应该努力改变现状,利用高校中所开设的各类艺术公选课程,向各专业的学生去教授我们的民族音乐,这样既能重视各专业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能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二)高等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各种新音乐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高校学生作为青年力量的主体,普遍喜欢这些具有着时代特点的流行音乐,而较少地去关注民族音乐。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民族音乐的学习既枯燥又乏味,因此对其毫无兴趣,更有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是真正的民族音乐,这些原因无疑会给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贯穿民族音乐文化

人类的行为举止,都受思想观念所主导。若想实现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需要音乐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始终将民族音乐文化贯穿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发挥导师的领导作用,向学生强调民族音乐文化存在及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引导高等院校学生正确的看待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再次,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突显出民族音乐地域文化的特色,以此拉近与新时期学生的距离,使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到民族音乐的教学实践中去,喜欢上我们的中国特色音乐。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音乐工作者们以此作为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去坚持不懈地实践才能实现[3]。

(二)加强对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突出民族音乐文化

高等院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脱离不开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并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对音乐教学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突出民族音乐重要性的同时,也能够加强教学实践课的比例。利用高校学生地域大、民族广的优势,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去表演或讲授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做到相互感染和相互学习。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尽可能多地去学习和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也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变为以学生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主讲者,以多形式、多内容的方式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

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特色化音乐教学活动,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邀请民间艺人走入高校课堂,让这些民间艺人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们与传统音乐的距离,让他们在课堂上直观地去感受真实地民间艺术;也可以在教学之余举办多场民族音乐会,让学生们能够学有所用,把自己所喜欢或所掌握的民族音乐向更多地人来进行展演。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不会让学生感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枯燥,也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总之,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传授民族音乐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然而,在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还应该去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珊.普通院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6(18):22-23.

[2]刘显波.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分析[J].当代音乐,(01):23-24,26.

[3]曹红英.关于中华民族音乐推广与普及的思考[J].当代音乐,2017(01):43-44.

作者:佟鑫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

篇10: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小学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小学音乐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东西方文化加速融合,如何在当今时代开展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很多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艺术表现力和魅力是很多西方音乐无法相比的。上世纪中期,我国的音乐从业人员对民族音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整理,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民族音乐也逐渐走向世界,被更多国家的人民认可。然而很多青年人对于民族音乐缺乏了解,在音乐教学的体系中更加偏重对于西方音乐的教学,这也导致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为此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深入地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建立完备的教学系统,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一、当前小学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随着我国的逐步开放,国外的音乐作品大量涌入中国,传播范围比较广泛,这也给我国的民族音乐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很多小学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西方音乐的教学,西方音乐教学系统在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1]。

(二)音乐教师的个人水平有待加强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这也要求音乐教师对于相关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整体素质有待加强,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数量较少。很多专业的`音乐教育学院因此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加大了对于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这对于未来民族音乐教师水平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民族音乐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关于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比较片面,只是涉及简单的民族歌舞学习,对于一些民族乐器以及戏曲的教学内容比较少,这使很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往往只是穿插在其他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完整的体系,小学生头脑中对于民族音乐没有建立起准确的概念,不利于传承与发展[2]。

二、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以及加强教育的必要性

(一)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

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以及民间器乐,这些音乐的内容,形式,风格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音乐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许多音乐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反映除了劳动者的状态以及审美情趣,是对于劳动生活的直接表现。民族音乐具有比较强的通俗性和不确定性,这种音乐方式通过劳动人民的情感抒发来表现歌曲的内容,贴近群众,具有乡土气息和极强的通俗性,由于我国面积辽阔,民族音乐也具有多种形式,内容比较丰富。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了解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通过民族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相关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应当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强与世界各国音乐的融合,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体系,促进民族音乐传承[3]。

三、加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小学民族音乐课程的体系

当前我国的民族音乐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关于民族舞蹈,戏曲,说唱以及乐器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实践作用的课程缺少有效的安排,这也导致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基本不能演奏民族乐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民族音乐演奏时经常会使用锣,钹,板等乐器,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设置了打击乐器教学的内容,在讲解三角铁,木鱼,碰铃等内容时可以加入这些民族乐器配合进行演奏,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民族乐器的声音特点,增强学生的基本乐感和节奏感,也实现了对于民族乐器的教学。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民族音乐赏析的课程,让学习了解民族音乐四大件等基本内容,明确不同民族的主要代表性音乐作品以及主要的民族乐器,了解常用的古筝以及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开设民族歌曲演唱的课程,使学生的民族音乐水平全面得到提高[4]。

(二)增加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

民族音乐与生活实际连接紧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组织校内外的多种活动来增加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美好。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参加民族音乐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一些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民族音乐会,倾听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习各种民族舞蹈,类似的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使民族音乐更加立体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体验感,使得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鉴赏以及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审美的能力,在感受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音乐的具体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用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的种类繁多,各民族都具有自身的代表音乐,比如山东的《沂蒙山小调》,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等等,这些民歌的传唱度比较高,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的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可过多打断学生,以学生的自身感受为主,简单引导即可,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内在含义,提高自身文化底蕴,从内心深处喜爱民族音乐[4]。

(四)持续教学的模式

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可以真正接受民族音乐,实现有效的传承。通过口传心授,感染熏陶的方式可以全面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录像等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通过音像资料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实现学习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个人修养的全面提高,增加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促进小学生学习水平的持续提高,为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做出贡献。

篇11: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论文

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论文

一、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学资源现状

中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为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从大纲、教学目标、教程安排、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全部参照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之所以参照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原因在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成型早,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条理化。西方教育界对音乐教育更加重视,从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和开展音乐教育的专业人才众多,故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和成熟。反观中华民族音乐,尽管起步极早,70前就已经开始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流传,然而直到近现代也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从事民族音乐专业研究的人才数量相对稀少,而且民族音乐也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仍然局限于民间自娱自乐式的演唱和传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成为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阵地,西方音乐理论俨然成为了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权威和主体。尽管部分高校在音乐教育课程规划中安排了民族音乐的学习,却常常只限于音乐鉴赏,并不属于正规课堂教学中理论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角色明显成了配角甚至龙套,不仅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成熟体系,而且越来越碎片化、边缘化、点缀化,甚至在少数高校音乐教育中彻底消失了。

二、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1.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局限于娱乐和欣赏的范围,更重要在于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族人民都是“伴歌而生”的民族。我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密不可分。从远古时起,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就有了《采茶歌》《洗衣歌》《采薇曲》等歌曲,甚至在行军打仗时也有了《兰陵王入阵曲》之类的'战斗歌曲。民族音乐不仅存在于民间,也进入了“殿堂”,我国古代诗乐一体,《诗三百篇》与汉魏六朝乐府诗大都是合于音乐而可歌唱的,“乐府”即为汉时政府音乐机关的名称。到了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词类别之一的“词”就是歌曲,宋词最初的名称即为“曲、曲子、曲子词、乐章、琴趣、歌曲”,唐宋之词,即为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是前代乐府民歌的变种,当时新兴乐曲主要就是民间乐曲和边疆少数民族及域外传入的曲调。及至近现代,中华民族音乐中更有《茉莉花》《康定情歌》《梁祝》等经典作品享誉海内外。

2.民族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高等院校音乐教育除了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外,对其他非音乐专业的高校学生开展的则是音乐理论普及和鉴赏教育。学校教育是公民接受各类知识与文化的主要途径,很多地方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学校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自然也应当通过学校教育这一渠道得以实现。

三、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利用民族音乐资源

1.调整课程设置比例

当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比例明显过大,几乎占据了全部音乐课程设置的九成,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过于薄弱。为充分利用丰富的中华民族音乐资源,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应当进行适当调整,西方音乐和中华民族音乐比例应当各占50%。在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上,首先应当广泛教授传统经典民乐,如《高山流水》《夕阳箫鼓》《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广陵散》等;其次,不同地区高校可选取具有当地民族民间特色的歌曲、乐曲等作为教学资源,例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西北地区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东南地区的“灯红歌”“九鲤灯舞”;西南地区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内蒙古地区各种“长调”;藏族地区的“酒曲”“扎年弹唱”;新疆地区的各种“牧歌”等等。

2.收集和抢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

随着现代化程度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加深,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由于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劳动环境,正在迅速走向衰亡。曾经在长江上广为流传的“川江号子”就是典型。在机动船尚未出现的年代,长江三峡上逆流而上的船舶需要大量纤夫通过人力牵引大小船只在汹涌的长江中移动,为了统一节奏,纤夫们喊着口号拉动沉重的纤绳,久而久之形成了极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川江号子。然而,近现代以来,机动船取代了旧时的人力划桨,纤夫没有了用武之地,长江上自然再也听不到雄浑、苍凉的川江号子。据了解,目前还能够哼唱川江号子的民间艺人已是凤毛麟角,即便最年轻的川江号子手都已年逾古稀,川江号子已经到了消亡的边缘。另一方面,现代流行音乐在年轻人中间的广泛传播也使传统民族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调查显示,在广西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学生中,能够唱出本民族歌曲的学生比例最少的已经降到3%,最多的也不过30%。简单、直白、动感、更富时代气息的流行音乐对年轻人而言充满吸引力,而民族音乐由于其流传时间的久远显得过时、落伍,年轻一代不喜欢、不愿学,民族音乐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从业者而言,收集和抢救这些优秀民族音乐避免其衰亡和消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是当地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生产与生活的经验总结,既是音乐艺术,又是文化提炼。将优秀民族音乐充分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既是为教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又是对濒危民族音乐最好的拯救。

3.聘请专业音乐工作者或民间艺人辅助教学

专业音乐工作者和民间艺人进入高校开展辅助教学既能够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更多鲜活的民族音乐历史与故事,让大学生产生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感受,激发学生欣赏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专业民族音乐从业者和民间艺人的工作,使他们获得更多资金或物质的援助,以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依赖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深度接触民族音乐,也使高校民族音乐教育领域出现巨大的空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的“第二语言”没有在校园中得到广泛普及与学习,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高校音乐教育者应当尽快纠正陈旧的教育意识,努力挖掘民族音乐作为教育资源的巨大潜力,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同时尽到拯救与传承的责任。

篇12:谈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审视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谈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审视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论文

千百年来,音乐一直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更是源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广受人民的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加以继承,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学校来讲,在音乐教学中将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课堂当中来,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这些独具魅力的民间民俗音乐文化进行传承。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概述

1、学校音乐教育的概述

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为主,将西方音乐教育作为范本,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手段,对音乐的相关知识进行传播和传承。

2、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概述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而不断形成的,创作者是劳动人民,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集体创作,并且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逐渐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门艺术。民族民间音乐的体现方式是“地方性”文化,区域不同、民俗文化不同、人们的劳动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傣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孔雀舞》、《城子山歌》等,而白族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白族调》、《打歌调》、《踏歌》等。由此可见,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所形成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不同的。

3、二者之间的区别

通过对学校音乐教育和民族民间音乐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明显的区别,学校音乐教育,具有完成的音乐知识体系,主要是以音乐的结构、原理、规则和运用方法等为基础,为学生构建标准化的音乐教学体系。而民族民间音乐的核心就是在传承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其主要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音乐的主要内容也只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特定的文化功能,并且具备一定数目的传承曲目,最重要的是它属于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有效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措施

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一直以来都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都十分的忽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必须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这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势在必行的任务。

1、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引入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音乐,并对音乐继承与发展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在我国众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尽管已经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引入到其中,但是这种比例并不大,并且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大多都是照本宣科,让学生了解一下而已,更多的还是对学生讲授音乐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一定要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重中之重引入到其中来,让其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学校要真正意识到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性,才能够对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寻求有效的措施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要确立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性地位,并且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国内外的优秀音乐文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与发展。同时,为了顺应世界音乐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对于植根于本民族土壤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树立以民族教育为本的观念,不断的对学校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2、音乐教师发挥“活性文本”的作用,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件,而是一种能够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等的意识形态。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就需要教师发挥“活性文本”的.作用。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课堂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如果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他就能够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将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向学生进行有效的传授,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更能够引导学生改变重视流行音乐轻视民族音乐的不良心理。同时,优秀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自主性,还可以让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身边的以及感兴趣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和学习的热情。

三、结论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音乐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被不断的集成和发展。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纳入到学校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让学生更好的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让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篇13: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学校音乐教育论文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 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作者:刘璐 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篇14: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论文

摘要:黔南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瑰宝,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文化的传衣也进一步地丰富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对于不断促进我国民族音乐发看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文化多元化格局的不断形成,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利于促进黔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对黔南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产业化运洲:,对其内容形式、传承方式、音乐教育等诸多要素来进行有效的塑选从而来帮助黔南民族音乐文化走出困境,这对于从根本上提升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效果具有无比重要的帮助意义

关键词: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音乐舞蹈论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捌11位于贵少11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少11相连,南与广西比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少11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到11辖12县市,面积26197平方公里,有谊又、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佗佬等37个民族。黔南原生态音乐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巨壤,以它自身的独特魅力传唱黔南美韵。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夔,文化多拜匕的格局日渐形成,黔南地区的民疾之北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夔和成就,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女口雨后春笋得到了较决的发夔,这在:良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地域文化的振兴和进步,从而来不断地提升地域的音乐之北竞争力,加快我国文化发夔步履,这对于国家之艺复兴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黔南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及形式

黔南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异彩纷呈。这之北积淀促拥了独特的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产生,为我国之北发夔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对于社会进步和之北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内容及种类较多,彰显出很大的文化断口艺术性。与此同时,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具有较强的地域险色彩,体现出了相对来说较为独特的一面,比如苗族声笙舞、水族铜鼓舞等就是十分有效的例子。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多维渗透性,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艺长爹式而存在,更多地与民间之北、歌舞艺术等要素紧密的结合起来,育孵不断地提升其之洲匕内涵和有效险,这洋可以在无形之中来拓展和延伸其之北品格和核臼价值,从而来生珍子地为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发展打开有效的大门,这对于我国之北的发夔和传自又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及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在之北多元化格局的冲击下,其内容流失、种类减少,这阻碍了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发夔和竞争力。在这种条件下,必须要从根本上来刘黔南民族音乐文化进{必要的保护,借助于旅游业来实现其开发,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发夔,为我国音乐事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将重点来刘黔南民族音乐之北保护及旅游开发存在的间题进行深入地探词年口分析,找到其发夔中的阻力和负面影响因素。1、黔南民族音乐受到商业发夔的冲击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之北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这窿`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发夔,对于时可勺挂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功利化社会风气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选择了退让,丧失了原有的精神追求和个人品位,从而过多地追求现代化的物质享受,这间题的出现侧良大程度上影响了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地域之北传承十分不利。同时,商业化气息的存在让黔南民族音乐本身内容与时代现实严羹不符,很多时候它缺少社会大众的欢迎口认可,从而导戴嘿今南民族音乐本身魅力和艺术效果的阎氏,这在狠大程度上影响了黔南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和进步。2、黔南音乐民间艺术家流失、缺乏传自又黔南音乐民间艺术家流失、缺乏传自又,不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进`步发展和壮大,从而在根本上阎氏了其艺术影响力和发展效果。从目前的清况来看,很多的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家的年龄很高,尽管他们也曾为黔南音乐民间艺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年龄已高,无法从根本上来提升黔南音乐艺术的持久生命力。与此同时,为了赶进一步地来适雄到匕发夔的需要,很多青年人放弃了自己心爱的艺术,选择了外出打工来维系自己的生活,这洋的社会现实在根本上阎氏了黔南音乐民间艺术内容的流失,不利于实现其创作形式的多样化,严重影响了黔南民族音乐之北本身的发展和进步。3、城市化进程的加决让民族音乐内容流失实现农祠向城国匕的过写度,是不断促进地域经济发夔的关键所在,然而这一间题的出现却侧良大程度上让传统的民族音乐之北艺术丧失了其生长的土壤,不利于实王邪之种艺长爹式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形式都成为了被气们淘汰的对象,很多仪`味地追求城市之北厂降传统之北的精华部分也摒弃,这一刀切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之北本身的命脉,不利于从根本上来加深黔南民族音乐之北的艺术内涵和艺长价值,对于音乐保护和发买是汲为不利的。只有从根本上来九转这种局面,才能够贾珍子地推进黔衙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以此来提升传统之北的生命力。4、缺乏有效的黔南民族音乐教育机构缺乏有效的黔南民族音乐教育机构,侧良大程度上阻碍了这艺长爹式的传承和开发,不利于其产业化运作,这对于不断地提棋之北美丽和持久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黔南民族音乐艺术的考察中,我们刁滩发王邪之种艺长爹式一般都是游离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很少与时代教育、高校教育等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不利于其之北理论的传自又,更加阻碍了其生命力的提升,这对于黔南民族音乐教育有效实现制造了难题;同时,由于政府指挥不力,缺乏有效的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这窿`定程度上阎氏了其外在的可靠险和依赖险,导致不少的优秀文化作品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去,对于文化本身发夔十分不利。

三、如何有效促进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在之北产业化发夔的背景之下,不断地提升黔南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力度,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其之北竞争力,为其将来的市场化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窿这种情祝之二川它须葵从根本上来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将黔南民族音乐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依托旅游业来实王嘿今南音乐之北传承、建立黔南民族音乐活态博物馆、实现刊于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家的培养等,从而来延伸其之北保护与开发的织l道,这洋能够从根本上来刘音乐之北本身进{再塑造,不断地强化其综合竞争力和效果,这对于不断提升黔南民族音乐文明进程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实现其精神价值和之北价值,让其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下面将从这个方面来进行重点地介绍和分析。

1、深入挖掘黔南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深入挖掘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元素,对于不断促进黔南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之北传承的关键所在。第一,在孩北多拜匕的社会现实大背景下,要善于从独具特色的地域之北中汲取之北元素,并与黔南民族音乐的创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来不断地提升其价值内涵。第二,应该重点采取措施来实现对于传统优秀艺人的保护和甄别,帮助他们生珍子地弱导创作灵感,并通过相应的精神激励的方式来对他们进{有效的鼓励和教导,从而来大大调动他们的主观热清和积极险,这对于有效促炭鳃今南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整合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2、将黔南民族音乐与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将黔南民族音乐与高等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提升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首先,应该设置相关的黔南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将黔南民族音乐元素融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提升其参与险,从而来从根本上力探对于黔南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以此来实王嘿今南民族音乐元素与高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其次厂降黔南民族音乐与民族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贯穿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去,以止睐不断地发挥民族音乐本身的之北影响力和渗透效果,根植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从而来更加有效地来塑造民族品格,从而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塑造和提升,这对于不断强化黔南民族音乐发买致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3、依托旅游业来实王嘿今南音乐之北传承依托于旅游业来实王嘿今南音乐之北传承,是不断促进黔南民族发夔的关键所在,确保其与时俱进的特点,拓展文化竞争力。第一,大力发辰嘿今南民族音乐旅游业,政府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刘黔南民族音乐进{有效的旅游开发,比如通过实景演出、黔南民族音乐演出活动等方式来不断地实现刊其旅游开发,通过与相关旅游景点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这对于拓辰嘿今南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承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二,应该从文化产业运作的角度来刘黔南音乐之北进{有效地分析和整合,;糙完整化的产业链,从黔南民族音乐产品创作、内容传承形式开辟、市场化推广、营销、衍生品开发等多个方面来对之进{有效地发展和推进,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黔南音乐之北的影响力,对于后续音乐之北的传承和发夔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

4、建立黔南民族音乐活态博物馆建立黔南民族音乐活态博物馆,推炭鳃今南民族音乐之北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村落为中已来刘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内容挂行有效地整合和保护,将最真实、最原始的黔南民族音乐形态真实地保存到村落中去,从而来为相关的游客和之北研究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文化内容,实现原汁原味之北的有效保存。这洋,能够最大化地还原黔南民族音乐的原始形态,不断地来刘黔南民族音乐之北进{有效的推进和传自又,这对于不断加强黔南民族音乐的地域性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借助于旅游业来刘黔南民族音乐进行促进,给观众和游客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空间,从而让他们感晤到深层次、最原汁原味的黔南民族音乐之北,这对于加深对于黔南之北的理解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这窿实王嘿今南之北保护的同时也进一步地拓展了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推动了之北艺术的发夔和进步。

5、实现对于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家的培养实现刊于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家的培养,是促进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发夔的关键所在,这对于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任何一种艺长爹式来说,人朽k远都是主要的核心支持,缺乏了创新人才的支撑就无法真正实王嘿今南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和传自又。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入手:第一,集中精力来对老一辈的艺术家进{有效的保护,可以联合起来对他们进{有效的硼及,邀请他们做客高校专业教育中去;还可以牢牢地结合老一辈艺术家的力量,让他们来进行内容的编纂,制定相应的教材来确侨嘿今南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夔。第二,重点对黔南地域的青年艺术家进行培养和挖掘,不断地提升对于他们的待遇,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创作热情和之北积极险,这对于不断提升黔南民族音乐未来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最直接地提升了文化凝聚力。

四、结语

实现对于黔南民族音乐之北保护与旅游开发,对于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夔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域之北的推广,促进其产业化的发展和进步。在孩北产业化逐渐发夔的背景之下,不断步画深入挖掘黔南民族音乐之北元素、将黔南民族音乐与高校教育结合起来、依托于旅游业来实现黔南音乐之北传承、建立黔南民族音乐活态博物馆、实现对于黔南民族音乐艺术家的培养等,从这几个方面来为黔南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承开辟路径,从而来更好地实现黔南民族音乐与时俱进,生珍子地来推进之北本身的传承和弘扬,强化我国黔南地域的文化软实力。

篇15: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依托,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站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将音乐设置成基础性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全球化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展现出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其进行完美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打破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传承进行完美的结合。首先,就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演绎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最后,在进行音乐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借助互动性提问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教学课堂中,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死守旧的一套,而不进行任何改变。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先进的内容保留下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因而在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精心挑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等同于在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以此作为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得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力教学队伍

一批高水平的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对音乐教学课堂质量的保障,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课堂发挥指引作用,能够解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此,高校应担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素养,构建出有力的教学队伍,更好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凝聚着中华五千年音乐文化的精髓,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集中和体现,全面诠释出中华音乐的实质性内涵,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则是开展高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显得很有必要。对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了,采取先进性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路径才能让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