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sai4x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sai4x4”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共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从社会生态视野看幼儿园课程改革论文

幼儿教育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朱家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社会文化不仅决定了个体幼儿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幼儿教育也应该明确地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不然,幼儿教育就会陷入只是关注儿童本身发展的狭小圈子之中。布鲁纳曾在回顾自己曾投身的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时说:“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过渡、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的迅速流动,等等,在这样的社会生态背景下,使人们意识到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为变化的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材。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十分缺乏,还有相当数量的应该享有同等教育权益的儿童被拒之学前教育的门外,在这样的社会生态背景下,使人们意识到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幼儿教育改革必须与这样的教育特定情景相一致,不可运用同一种所谓的“正确理念”和“评定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幼儿和幼儿教育机构。

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值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与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已经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在这种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育结果转化为强调教育过程,从强调教师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在幼儿园课程的管理上,从注重幼儿园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转化为注重课程的多元化和自主性等方面,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这样做顺应了这些地区社会文化急剧变革的需要。

上海市是我国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来,上海市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正以极大的热情,贯彻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在试用《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简称《用书》)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此过程中,尽管发展是不平衡的,但是,总的趋向是明确的。

如果说,上海市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么突破口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市为幼儿园教师所编写的《用书》,不是为教师提供一套教材,而是一个“操作平台”。

如果将《用书》仍然看成是一套教材,那么,平心而论,这套《用书》的可操作性似乎并不很强,这就是说,它并不象许多常见的教材那样,教师可以轻易地拿来就用;这套《用书》的学科逻辑性似乎也不很强,它也主要没有依据小步递进的原则加以编写。

如果将《用书》看成是一个“操作平台”,那么《用书》就是教师发挥自己才干和创造性的用武之地。《用书》将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和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儿童自发、自主游戏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编写的突破口;将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和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作为编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通过选择和生成的过程,使教师的教育能与幼儿相适合,能与教育的具体情景相适合,从而实现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

在推行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误区

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作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书》是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编写而成的,是通过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严格审查的。在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中,这是一套难得的、注重儿童发展、注重活动过程的教师参考用书。

应该看到,这套课程在上海市一级以上的幼儿园推行以来,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不少幼儿园教师反映,这套课程理念新,思路活,弹性大,材料实。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这套材料组织和实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并收取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使用这套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幼教文案《朱家雄: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然而,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上海市推行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混淆了“园本课程”和“课程园本化”的概念。

我们不反对少数有相当水平的幼儿园去发展适合自身的`园本课程,但是,这是需要化出很高代价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是要去冒“将课程搞得零落不堪”的风险的。每个幼儿园教师每个工作日都要实施课程,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他们主要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不是课程的设计和编制者,要求他们自己去设计和编制课程,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会设计和编制课程。创编“与别人不一样的园本课程”,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而言,是错位的,是勉为其难的。

要能理想地实施幼儿园课程,园长和教师就要会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会通过改造、生成等途径,使课程变得更为适合,这是实施课程的本领。一套质量上乘的幼儿园课程,是课程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合作,经由千锤百炼的过程打造出来的,而不是心血来潮拼凑而成的。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要学会去选择和运用社会上已有的、有品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严格审查的教育材料,也许这比自己化大力气去设计和编制自己的课程和教材更为有效。一般而言,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就只需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主要由课程专家和有丰富经验教师们编制的材料上下工夫,通过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使课程和教育活动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样,他们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上海市《用书》是一套品质优良的幼儿园课程,面对这样的课程,如果说,一些业务水准较低的幼儿园教师一时还不能适应,尚需时间进行自身提高,那还情有可愿的话,那么对于那些业务水准尚可的幼儿园教师而言,不是努力去钻研,而是自行另搞一套,这样做实际上并不聪明,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很累,而且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之二是幼儿园教师盲目地参照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和材料,并认为参考的材料越多越好。

在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背景下,教师能找到许多种类的教育、教学参考书籍或教材,于是,有些幼儿园教师误以为教学参考材料越多越好,这样做会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其实,每套编写得尚好的教师参考用书或教材,在编写时都有其独特的指导思想,其内容都有自身的逻辑体系,打破原有的体系,除非要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以后才去进行,这样做还有一点成功的可能,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其实,选用多套材料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教师只凭自己的所好,将原本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搞得支离破碎,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一堆东西”。

上海市《用书》是一套精心设计的幼儿园课程,凝聚了许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专家的智慧,以此作为基础,根据幼儿园的实际状况,参考少量的材料再作一些必要的调整,一般就能解决课程的适合性问题。

误区之三是幼儿园教师一成不变地照着《用书》所写的东西去做。

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的设计为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留有相当的余地,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这样才有可能适合自己独特的教育对象。因此,一成不变地照着《用书》所写的东西去做,不仅难于操作,而且失却了采用这套材料的意义。

课程改革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幼儿园课程改革所设定的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幼儿园原先使用的教育材料和方法的改变,更有赖于教师本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当幼儿园使用的教育材料已经有了较为理想的改变的情况下,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否达成预期的目标,就主要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了。

应该看到,尽管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在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还是存在许多迷惑,例如,在处理儿童发展与教师教学、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等矛盾时,常常不知所措。在许多情况下,幼儿园课程改革常常只是停留在教师的嘴上,实际所做的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的事。

前些年里,在提高师资质量方面,人们曾做过许多工作,主要集中的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大面积地进行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这样做,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大部分教师在接受教育后仍然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仍然难以适合新课程的要求。

课程改革后,幼儿园教师懂得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想法,但是,新名词、新概念并不自动带来教育实践的改变,新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新的行为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差别。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如何保证自己的教学有意义,这是十分困难的。

课程改革以后,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当教师不容易。正如有个学前教育的专家所说,“教师有时应该教,有时不应该教;有时应该强化,有时应该诱导;有时应该强制命令,有时应该耐心等待,……。要懂得什么时候教、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要比单纯地主张去教或主张建构困难得多;要懂得在必须强制时如何做出决定,在不破坏自主性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坚持服从,要比只是顾及强制或合作要困难得多……。”对特定教育情景下教师行为的把握,只能依靠教师智慧和创造力,依靠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改进,依靠教师群体的相互协作、对话和共同建构。

这些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立“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建立这样的“机制”,旨在以幼儿园为本位,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做引领,让教师能在行动中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情景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种“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在行动中所做的行为自省和行为调整。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建立“基于行动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等方式,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是幼儿园课程改革能够获得成功的保证。

篇2: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大学预科教育改革的走向论文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大学预科教育改革的走向论文

[论文摘要]以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改革为例,结合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新的预科语文课程体系构想,试图为大学预科教育改革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新体系

大学预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反思当前预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预科教育理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为今后预科教育的发展壮大做好理论准备。

一、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教育现状

(一)预科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明晰

预科语文课程没有对其教学理念做过具体的表述,我们可以从教学大纲中归纳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打好从事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注意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简言之.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符合预科语文课程性质,但从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来看,却只突出了阅读能力而弱化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如记叙文第一单元立意与选材有9篇文章,其中精讲4篇,一节写作知识,从阅读、写作两者昕占的篇幅及比例上看,明显倾向于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必修课程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写作)课程.写作与阅读有着同等的地位和同量的学时。

预科语文课程与《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但预科语文课程只侧重学生精神、人格中的共性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既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从实际教学来看.预科语文课程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定位点是“补”,补学生高中阶段较为薄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一理念强调了预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但却忽视了预科教育作为向大学教育过渡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笔者看来,才是预科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二)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1.教材编写思路、体例过于陈旧

目前,大学预科语文课程使用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材《阅读与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该教材按文体分类编排,全书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古诗词等5个部分。从教材体例来看,沿袭的是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程的编排体例。而新的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阅读鉴赏”分为如下4个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现当代的写人记事散文和中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写作)部分分为: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4个单元。普通高中新教材打破了文体的界限,按文章的类型、写作思维特点,以专题的形式来编排,这更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特点和写作规律,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文内容陈旧,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文学性较强的记叙文来看,预科教材所选文章大部分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活跃于现时文坛的作家作品很少入选。从文章思想内容来看,如杨朔、刘白羽等创作的歌颂祖国、人民的文章占了多数,贴近现代青年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章极少。

3.选文缺少新诗

新诗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类型,但教材没有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三)预科语文教学方式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程理念的不清晰和教材体类的陈旧,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传统化和陈旧化。预科语文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预科语文教育存在着许多与社会需求、时代的发展、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等不相适应甚至落后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问题。改革预科语文教育课程、真正发挥预科教育作为高中与大学阶段的过渡衔接作用,已是一件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事情。

二、重视预科教育的正确定位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计划》,明确提出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从预科教育实际来看,预科教育与大学本专科教育具有更多的亲缘性。首先,预科一般属于大学中的一个二级学院(系、部),如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预科部。预科采用的是大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施教。其次,共享大学丰富的资源。预科教师一般来自大学,学历较高,受大学教学观念、方法影响明显;预科学生与本专科学生有同等地位,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与专、本科学生一样,能平等地享用大学丰富的学术、图书等资源。第三,预科学生的身份、角色意识已发生转变,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并已开始亲历大学学习生活,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思维方式。

只有认清预科教育的性质、特点,在施教时,才能找准教育的核心点,培养学生应对今后大学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真正为高校选拔和输送合格人才。

三、重建大学预科语文课程新理念

预科学制只有一年,在短短的一年里要扎实地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充分利用好一年的学习时间,预科语文教育不能按常态教育方法施教,必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方法,才能让学生取得长足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由三个同心圆组成:语文学科的外层知识面包含字、词、句、篇、逻辑、修辞等知识要素;中间层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等能力的培养。

目前,初、高中基础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学习能力的教育培养,《新课标》把能力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来加以贯彻落实。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来说,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意识。

因此,预科语文课程也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也直成为预科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在编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时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

四、构建开放有序的预科课程新体系

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做好引导工作。目前,高中语文教育已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语文课程设计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选修课程设计了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已比较重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校里,早已采取了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学分制)。作为高中与大学之问的衔接,预科语文课程更应采取这样的课程结构,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预科教育特点和实际状况的需要。

首先,预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后,要基本适应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改变预科教师以往只教基础课程,而难以教专业课程、学术科研能力较弱的状况。采取新的课程结构,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教学工作量,实际上,可以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其他教师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脱身出来,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选修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解决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不足。

第三,预科的课程、学习任务、压力比起高中来说轻松了不少,学生觉得学习太轻闲,有时还感到无聊如果改变课程结构后,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问,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修相关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同时,可以结合大学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五、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根据预科教育的特点,结合高中课程评价方式和大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主动改革预科课程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更全面地发展。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这就要求教学评价应指向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即要强调评价功能的人本化。《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强调:“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全面考察”评价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从预科教育的实际来看,不仅要强调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更应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既要看到学生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一面。在笔者看来,能否培养预科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是预科课程评价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语文课程是一种形态,它由一定的要素、结构和机制形成;语文课程又是一个过程,它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一个时代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形态。语文课程如此,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也如此。改革预科语文课程,是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培养面向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篇3:从实践哲学视野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理论论文

从实践哲学视野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实践哲学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论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实践哲学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转向,超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近代的理论哲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它面向人生活的整个世界,关系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这与教育是面向人、培养人的发展的实践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教育的改革也纷纷将实践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而作为本次新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且以实践活动作为该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为该课程的实施带来新的理论要求和指导。

一、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实践哲学注重人的主体作用

实践哲学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承认人的主体性是人进行创造性的、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实践活动的前提。这里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趋向一定目的的活动,正如在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提到的“在实践中确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一切其他事物都要为着它”[1]那样。

实践哲学主张从人本身的生存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彰显,实践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要求。实践哲学关注的人是活生生的、鲜活的生命。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不只是作为实体存在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有着思维和意识的人;这里的“人”是有自主性的人,能够自觉地把自己视为主动者,把外物视为被动者[2],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人”是有能动性的人,即在行动之前会自觉地确立实践的目的,制定实践活动的计划,选择实践活动的策略、政策,用以保证未来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这里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人,能够打破自然界和自身的限制,从而不断超越现实,达到理想的未来。

(二)实践哲学的本质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能被仅仅理解为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哲学认为,理论始终要面向现实,使理论成为实践的一个环节,成为现实本身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外在的说明,从而服务于改变现实的实践运动。

首先,理论与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统一,理论服务于实践。理论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还在于运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其不断取得胜利。其次,也正是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主体才能形成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真正将学习到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再次,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反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而正确的理论才能被证实,并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实践哲学以整个生活世界为基础性对象

实践哲学把整个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肯定了人生存的基本领域――“生活世界”和人的生活实践,肯定了这个领域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对人类所有理论的基础性和先在性[3]。实践哲学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方面,它并不指向单一的、特定的对象领域而是涉及人类自身对象化的所有领域,是人、自然、社会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有机的整体,是人的整个生活世界。

首先,实践改造的自然维度,生成发展了人化自然,将自然维度引向了与人有关的生活世界,使人化的自然成为实践哲学的关注对象。其次,作为人的存在必定不是单一的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都在人能动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每个人在改变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改变他和自然界的关系时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改造。再次,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目的、意识等来改造社会客体,使社会向着人所需要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使社会成为真正人化的社会进而将社会纳入实践哲学的对象范围之内。因此,人、自然、社会的统一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世界,是实践哲学研究的基础性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现实基础。

(四)实践哲学以生成论的思维范式为主导

实践哲学的主导思维范式是生成论的思维范式。因为实践哲学以感性具体的实践为根基,它所追寻的根基不在生活实践之外,而是在生活实践之中。而生活世界处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是不确定的,因而实践也不可能是固定的、按照既定蓝图亦步亦趋的准确实施,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首先,从实践的主体来看,作为主体存在的人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人,而是不断生成的人,因为成长不是已完成的生长,人没有一个恒定的画像,人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4]。现实的人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生成发展和社会的生成发展与实践的对象化活动具有一致性。其次,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实践过程是复杂的、多变的,再加上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往往不能够一次性获得,客观事物的本质也有一个受实践制约的逐步显露的过程。因此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客观规律和具体情况改变已经制定好的计划、方案,调整实施,以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也就是说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二、实践哲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行动指要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哲学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相信,只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寻找课题,关心学生关心的、想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研究,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必定会有所收获。即便遇到困难,经历失败,学生也会从中汲取大量的经验教训,万不能因为害怕学生学不好而剥夺学生的自主权。

例如,在一次以“哭泣的水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由于学校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总是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于是学生自己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并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通过查资料、师生互动、讨论质疑等方式的实践活动,学生终于找到了水沟被污染的各种原因,还自主研究制定出治理臭水沟的方案。这个案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重视,热情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在活动中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绝不能一手包揽学生的全部活动,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受教育者当做一个完整的主体看待,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并以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现实操作中的运用

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必须将普遍的理论具体化、个性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彰显理论的指向作用,使其服务于实践,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另一方面理论的科学性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强化和进一步发展,使主体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操作结合起来。例如,某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景区交通污染”状况调查中,学生在制定方案计划时,本打算采用噪音测量器测量空气的污染程度,但是他们没有借到仪器,又不愿浪费钱去买一个。最后一个学生想出办法:只要准备瓶子、管子等简单的东西,然后到不同的地方装上空气,最后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过来用管子输入水,哪个瓶子中的空气多即二氧化碳多,就表明那里的污染大一些[5]。这一建议正是源自学生看书获得的知识,建议被采用后,该生在活动中展示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尽量使学生已有的学科课程知识和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都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应用、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当学生能够根据活动中的具体状况活用书本上的知识,把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他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得对已有知识的反思能力。这会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三)强调课程内容的改变和延伸

实践哲学的对象面向整个与人有关的生活世界。学生生活在一个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完整世界中,而且这些要素交汇融合、彼此联系,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社会的人的存在的需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涵盖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和自我的关系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在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和与他人积极交互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要勇于打破教室和学校的束缚,将学校、家庭、社会和自然界融合起来。首先,活动的课程内容要亲近自然,丰富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了解与认识,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并进一步促使其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社会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社会责任感、劳动观和道德观等。这也要求学校要呼吁所在社区和社会各部门的积极协作,配合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调查,争取在各地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再次,要重视学生与他人或自己有意识的交互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四)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

实践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以生成论为主导的思维范式,它要求以生成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等。

首先,学生在与实践活动的“对话”中,不断生成发展成为“新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了已有的僵化的课堂,引导学生投身于实践生活中,启发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分析、思考和判断发展、锻炼自己的思维,并在多种可能性之间通过慎密的思考和负责的行为不断发展成为趋于完善的“人”,成为一个不断生长发展的能动自觉的主体。

其次,实践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固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复杂的,随时都可能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发现新问题,生成新课题,自主完成方案、计划的修正和调整,确保活动效果的实效性。例如,某学校以“牛奶”为主题进行了系列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在教师讲解牛奶的营养、牛奶与健康的关系时,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牛奶这么好,那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喝牛奶,而农村的小朋友却很少喝牛奶呢?”显然这是活动过程中生发出来的问题[6],只要教师积极地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该活动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因此,对活动结果评价也应该以发展性的评价为主,即学校和教师不应过多地关注活动的结果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作品,而应注重学生能力的获得和生命的成长。即使活动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教师也不能盲目地否定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而应肯定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并汲取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总之,实践哲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契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回归实践哲学,回归本真的实践,根植于实践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2]孙晓毛.略论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4):1-5.

[3]金生.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1:17-2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197.

[5]陈宏贞,贺方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j].科技资讯,,(32):216.

[6]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6.

篇4:现象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分析的论文

现象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分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科学取向的课程往往过于强调课程设计的客观性、抽象性、封闭性。为解决科学取向课程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据现象学理论,幼儿园课程在课程主体上应唤醒教师、儿童与家长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意识;在课程本质上要注重生活意义的延展,关注教师与儿童的伦理存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世界,反映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在课程设计上不仅要有专家的理性语言,更要有教师、儿童与家长的诗性语言。

[论文关键词]现象学幼儿园课程生活世界

一、现象学理论对科学取向课程的批评

自20世纪70年代起,现象学对科学取向、理性主义的课程范式进行了批评。传统科学取向的课程模式有四个基本假设:(1)课程领域的理论必须以可供经验证实的法则命题来运作;(2)自然科学提供课程理论、设计和评价的概念和技巧适当的解释模式;(3)知识应该以客观和中立的形式研究和描述;(4)价值的陈述应该与客观的“事实”和“研究模式”分离。一些著名的教育现象学者,如派纳(pinar)、格里涅(greene)、休伯纳(huebner)、古梅特(grumet)、梅南(mannen)等纷纷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以现象学为基础,结合诠释学、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重建课程发展观。他们对科学取向课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科学取向的课程过于强调客观性,忽视了学生与教师的主体性。科学取向的课程通常是量化取向的,体现了一种经验一分析的传统,以控制的工具论为旨趣。其课程理论旨在寻找普遍有效的教学策略,诸如目标管理、能力本位教育、绩效考核测验等。这些教学策略不会因为教育文化环境的不同、社会背景的差异、能力水平的高低而有所调整。然而,现象学却认为,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有的视域,受到前有、前见和前设的影响。为此,寻求普遍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既是不可能的,也是荒谬的。在现象学看来,科学取向的课程只注重目的,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它将人和世界截然二分,这种对象化、客体化的方式往往只注重可量化的行为,培养了消极、可操作的“主体”,而这一“主体”事实上已被去除了主体性,沦为了可以控制、加工和改造的客体。在科学取向的课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均缺乏主动参与课程发展与改革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放弃了主体的自我经验、自我反省与自主行动的能力。

其次,科学取向的课程过于关注抽象、概括、简约化的知识经验,忽略原初经验的丰富性、生动性、多样性。科学取向的课程知识以概念、摘要、结论和推论的逻辑体系,将知识得以产生的原本丰富的社会生活剥离出去,创造了一个并不真实的客观世界。现象学则认为必须回到学生直接经验的`生活世界,这不仅有助于真切的感受最初的经验世界,加深理论认识与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现象学提出课程必须建立在具体情境基础上,意义并不单纯地存在于抽象的知识之中,而是由学生在原初、本真、鲜活的生活世界中经由反思而形成的。儿童的成长由此主要不是通过识记抽象出来的知识,而是通过积极的参与生活世界实现的。

第三,科学取向的课程是一种封闭的课程形态,以一种绝对真理的面目出现,而忽视了理论的多样性、差异性、丰富性。现象学认为无论何种课程模式均应是开放的、具体的、社会建构的。我们所知的和所经历的、我们对于课程的思考框架并不是普遍的,而是有历史的起源和背景的独特性的。现象学明确提出,科学取向课程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课程本质、课程设计、课程研究方式等均需要被悬置起来,放入“括孤”(bracket)中,存而不论,以生活世界为基点重新思考。这也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若要为存在问题而把这个问题本身的历史透视清楚,就需要把僵化了的传统松动一下,就需要把由传统做成的一切遮蔽打破。我们把这个任务了解为:以存在问题为线索。”

二、现象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本质:“生活意义”的延展

受大课程论的影响,传统的幼儿园课程也通常遵循科学取向,体现工具理性,认为“课程即计划”,强调让幼儿有计划、系统地学习,课程成为教师引导儿童朝向预定目标的场所,只强调可观察的外在活动。相对于“课程即计划”的观点,现象学主张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应是生活意义的延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幼儿园课程要关注教师与幼儿的伦理存在。幼儿园课程不仅要帮助儿童获得知识,而且要帮助儿童成长、反省和学习待人的多种学习历程;课程应通过良好的师幼关系,在爱和理智的导引下使儿童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课程最重要的是充实儿童自由表现、诠释和反映自身价值的能力。可见,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促进儿童在学业上的进步,更应帮助其全面健康的发展,即“成人”是课程的终极目标。但遗憾的是,科学取向的课程却根本忘了这一本体论目的,追求的仅是儿童知识的获得、学业的进步。这样,它就忽视了教师与幼儿的伦理存在,师幼关系不再是生存行为或生命实践,而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工具和达到目的的手段。“当人的困境上升到无法测量的高度时,人们就更热切地力求实现一个伦理学的希望。当听凭大众摆布的技术的人只有通过将他所有计划与行为符合技术的聚集和整理才能保持可靠时,所有操心必然全放在伦理学的义务上了。”

其次,幼儿园课程不能脱离幼儿成长的生活世界。儿童不仅是在课堂中成长的,更是在生活世界中发展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当课程为儿童提供走向生活的可能时,儿童的成长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自给自足”是指不需要在生活境域之外去寻找什么意义的来源、标准与最佳的培养模式。生活经验本身就是主动和被动、经验和被经验的统一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自足的。科学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往往不够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未能真正发掘生活世界对儿童成长的价值。生活世界有其独特意义,并且它的意义用不着在生活之外让谁来规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生活经验是人的根,人从根子上过着这种生活,而不能将它完全理论化、目的论化、功利化。所以,儿童是在课程之中、在生活世界之中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不能与生活世界脱离。“在之中”指的是儿童在生活世界中的诸种原始经验,“和某种东西打交道,制作某种东西,安排照顾某种东西,利用某种东西,放弃某种东西,从事、贯彻、探查、询问、考察、谈论、规定,诸如此类。”这也就是儿童的日常实践活动与生命活动。

第三,幼儿园课程要反映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简单性、定量化和实证性的科学观仍然是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是人们衡量社会学科是否属于科学的主要标准,但这种思维方式把自然现象还原为机械运动,进而分解为基本的零部件来认识其构成和功能,因而难以真正解读事物的发展。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对整体、过程与复杂性的一种抽象和切割,失去原有的部分关系和属性。事实上,无论是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还是课程实施与发展均难以用完全理性分析的方式将其一一列举,“如果存在不能以一个概念描述出来,这并非因为它太一般、太模糊和太玄妙因而无法设想,而毋宁是因为它太稠密、太具体、太丰富了。”如果把产生复杂性的因素当作非本质的东西排除掉,儿童成长的生活世界便不复存在了。在幼儿园课程中价值利益的渗透和情感意志的投入所带来的极为复杂多变的情况更是无法用还原论的方法加以解释的。“基本现象的简单性再次隐藏在可观察的总现象的复杂性下面;但是,这种简单性本身只是表面的,它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制。”因此,幼儿园课程要反映生活世界的复杂性。

三、现象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主体:多元主体的参与

在科学取向的幼儿园课程中,课程主体不是幼儿,也不是教师,更不是家长,而是制订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规划的专家与行政人员。但实际上,与幼儿园课程发展关系最大的却并非是后者,而正是儿童、家长与教师,他们才是课程发展的真正主体。传统理情主义课程范式常常认为教师、儿童与家长必然是缺乏科学的教育学理论、课程理论的,所以不自觉地将他们排斥在外。虽然,专家学者、行政人员确实在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专业性方面要远甚于教师与儿童,但是现象学认为,教师与儿童的声音是不容忽视的,专家与行政人员在制订课程时必须要虚心、切实地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却可能发生“误听”“漏听”,乃至“歪曲而听”的现象,这就陷入了专家、行政人员为儿童与教师“代疱”的境地。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课程学者、行政人员的改革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建设理想的课程模式,是为了真正促进儿童、教师的成长,但却因为倾听不够,所以当他们提出幼儿园课程改革时,常常只是借鉴了所谓的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而往往得不到儿童、教师与家长的认同。

“代疱”意为“我”跃入他人的位置,替他人做决定、拿主意、干事情。这也就是说,我或者“迫使”,或者“诱使”,或者“不知不觉地”使他人按照我的意愿成为“我的他人”。这实际上取消了他人之为他人的自主存在。事实上,专家与行政人员不应“代疱”,而应采用“率先”的方法,即引进、介绍先进经验之后,要充分倾听各方主体的想法与意见,从中共同建构出为多方欢迎的课程改革方案。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就注意到了各方人士的参与。课程专家与行政人员运用“率先”的方式,保证了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进。与“代疱”不同,“率先”认定“他人”的不可替代性与不应替代性。“自我”与“他人”作为共同亲在首先是一种在世之中不断成为“自我”与“他人”的过程,是一种“跃”“先”作为表率。这种“率先”不是替代他人,而是“走在他人前面”示范,为他人之为他人的“跃前”创造条件。

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即是在介绍各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使广大儿童、教师了解新的改革背景。任何代庖,即任何将此“自我化”或将“他人化”的前行过程固定化、程式化、普遍化的企图都可能导致扼杀“此在”不断跃出过程的生命力的后果。“共在”的关联性不是一种“强制性”,哪怕是好意的代庖关系。在这种共在关系中,“他人”作为共同亲在不再是“自我”用以实现自身的“用具”,而是一种“自主性”的过程,有其自身自由自在的目的。

四、现象学视野中的幼儿园课程设计:“诗性语言”的抒发

以现象学的观点而言,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一种理性语言,可以追溯到泰勒(tvler)的课程传统。这种理情语言很少涉及教师与儿童的情感、个性、生活经验。传统课程设计中理性语言的充斥意味着对技术的追寻。海德格尔把技术的本质称为“格一设”(ge-steu)。“格一设”是各种设置的聚集。它既设置人,也挑战人,使人用整理安排的方式把实在作为常备物来解蔽。在它的挑战下,人往往一味去追逐、推动那种布置中被解蔽的东西,并且以此为尺度,结果就封闭了居住在存在的近处的可能性。

幼儿园课程设计中诗性语言的产生表明了语言范式的转型。科学取向课程设计的主体是专家与行政人员,他们不仅拥有课程话语权,而且决定了课程设计的语言往往是逻辑理性、“宏大叙事”的语言。相反,由教师、儿童、家长等多方参与幼儿园课程设计,他们的语言方式常常是诗性叙事的,即与生活经验密切相联的存在性语言。诗性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教师、儿童与家长的课程意识的觉醒。谁拥有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话语,采用何种方式的语言,表明了谁是课程设计的决策者、主导者。传统上,专家与行政人员用理性语言的方式解读理想的幼儿园课程,颁布试行的幼儿园课程大纲与方案,拥有解释幼儿园课程的权力,规定采用何种幼儿园课程方法,其理性的语言方式反映出教师、家长、儿童通常被排斥在课程设计的行列之外。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儿童或家长,其对课程语言的理解一般不能用理性的方式说出,而理性语言方式更易于被专家与行政人员所垄断,这样教师与儿童、家长就会被排除在外。缺乏诗性语言的课程设计会进入一种宏大叙事的迷途,使其在专家的科学解说中遭致隐蔽。我们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解读往往缺乏诗意的言说,总是囿于工具性语言的逻辑性、确定性、明晰性,以致幼儿园课程设计在“科学所说”中沉沦晦蔽、隐而不显。

要拯救已经沉沦于工具性语言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就必须解构以逻辑语言为标准的课程设计文本,建构具有本然性、由人文语言构筑的“诗性语言”。在解读“诗性语言”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与幼儿园课程的本真存在相遇。为此,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教师、儿童、家长的话语方式与习惯。教师、儿童、家长虽然不能用理性的方式说出课程意愿,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课程主张与见解,只是他们拥有的语言更多是诗性的语言,即故事性的、通俗化的、直白性的、案例性的语言。允许课程设计者用诗性语言来表达与叙述,无疑将肯定儿童、教师与家长拥有课程参与和发展的权利。

篇5:论文:从汉语课程标准中看预科汉语课程改革

论文:从汉语课程标准中看预科汉语课程改革

摘要:预科汉语课程是民族教学的“奠基”课程,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汉语,从而产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爱好,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成为民汉兼通的适应社会进步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预科汉语课程改革;多元文化认同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新的汉语课程标准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汉语基本素养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即通过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掌握基本的规范汉字、汉语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交际技能,并适应社会进步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汉语是预科汉语教学的主旨。以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为出发点,预科汉语课程改革应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提倡和组织合作学习。为调动学生参与探讨和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备课内容、课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来讲解、举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组,先在组内进行轮流造句、归纳段意、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等环节的练习,然后每组指派代表在全班发言,由教师与其他同学共同改正。在这种课堂里,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与教师展开直接对话的主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这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并有一定的空间去探究体验知识,培养了使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学习精神,让学生重新拾回信心,从而达到学之有法、学之有效、学之有趣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要位置,传统的教学中汉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偏重于逻辑思维,如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预科学生已习惯于用母语进行人际交流,改用普通话交流,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优先考虑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了,就会增强学习汉语的自信心,这样就会促使其他方面,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和作文等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淡化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要浅湿易懂,学生学了有实际用处对词语的讲解要侧重关键的内容,尤其要关注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在本课上下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突出重点词,点到关键适可而止。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材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消化课文所包含的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组织学生运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进而突破句本位的局限,扩展为语段、篇章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词语的组合和句子的构成,掌握句型、句义和句调,了解句子是怎样衔接成段,段落是如何连缀成篇的,从而会读会听,学会说话和作文。内容、字词、语法相互协调,体现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以知识为系统的语法教学已不符合第二语言的教学规律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法教学内容应选择能对学生运用语言有实际帮助的语法现象。讲解时,也不重在知识的.阐发,而重在讲怎么样,用在怎样的场合,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这样,学生学了语法才会感到有实际用处,语法才能真正发挥它应发挥的作用。

四、强化课文教学,重视泛读,教学环节各有所侧重由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教学对象要通过正规的学习来掌握汉语,而不是靠自然习得,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习者做到:一就是给他拐棍,让他能够通过这个拐棍尽快学到相应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一定量的字、词;一就是让他能够尽快张开嘴巴,能够尽快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让他学了有成就感。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泛读是扩大视野,增强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准确生动地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型和词汇,增强阅读兴趣和信心。实践证明,从预科阶段,过渡到大量的阅读和一定程度的写作上才能提高汉语水平。

五、注重学习过程综合评价,改革测试方法预科汉语学习阶段应突出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汉语的自信心,掌握一种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注重综合训练的考核。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作文、讨论等,都计入考核成绩。让学生能及时认识并评价自身变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综合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三者结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更趋于合理、真实。课程的测试用口试、笔试两种,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全面加强基本功的同时,注意提高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以上的五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预科汉语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汉语课程教学体系只有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学习语言的规律,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只有稳步推进汉语教学改革,进一步使其走向规范化的良性发展道路,教学质量才能够不断提高。作为整个民族教学的“奠基”课程,汉语课程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篇6:从生态缺失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弊端论文

从生态缺失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弊端论文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时代主旋律的今天,直面西方经济思想权威,从生态学角度全面审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揭示它与生态环境灾变性后果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学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时代的需求,并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重要前提。李繁荣博士等所撰《经济思想批评史:从生态学角度的审视》正是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对西方经济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剖析。

西方经济学思想对于经济发展的助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它也不得不尴尬地面对人类步入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的事实。而要探寻陷入这一悲剧的经济学上的原因,就必须从生态学高度对西方经济学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要求进行全面审视。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思想便在我国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是“不加批判的拿来主义”,这就导致了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到了难以忍受、且无法回避的地步。由于其“生态缺失”的先天不足,使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失去效用甚至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就此而言,我们就很难誉美西方经济学思想科学性,因为即使它对于公共利益表现出一定范围的关心,这种关心也被局限在了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非生态友好的范畴之中。很清楚,该书批判西方经济学“生态缺失”的意义就在于,指明了西方经济学已经严重滞后且不合时宜的理论实质,只有对此问题作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理论调整,才能使经济学在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

自联合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它就旨在引领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从《经济思想批评史》对西方经济学历史发展的梳理来看,作者在许多方面都揭示出西方经济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的本质与缺陷--将经济与生态相“隔离”甚至“对立”的理论缺陷。

譬如,该书明确强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方面看,西方经济学家大多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论者,他们认为,一切针对自然并满足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行为都被视为正当的,自然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可以被任意索取的“资源库”和随意排放的“垃圾场”,这一认识正反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法则的无视;从理论架构方面看,“经济理性主义”主导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方向,然而由于“经济人”无限膨胀的获利本性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这就决定了在环境保护和利润增值二者关系的权重方面,“经济人”永远只会看重后者,它也是造成人类经济行为背离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从经济研究的时间维度看,书中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无视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这使得现实经济活动中并不会对经济增长的生态阈值或环境影响表现出关心。相类似地,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人口理论及国际贸易等理论中,亦可看到其对经济目标的偏激追求而忽视与生态环境内在联系的诸多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强力驱动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脱离,它使得人类正日益陷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之中。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需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宗旨相匹配的经济学理论。显然,《经济思想批评史》的另一个用心着墨之处,就在于从生态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新认知,它既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又纠正了西方经济学思想“生态缺失”的理论弊病,进而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宗旨相匹配的理论本质。

作者提出:与西方经济学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自然界看作是与人类有机联系着的“无机的身体”,正旨在建立一种符合生态系统内在法则的“物质变换”关系,可见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来没有像西方经济学家那样把自然生态系统“剥离”出去,而是相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加以研究的;在时间维度上,马克思同样运用了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把人类经济史置于生态系统法则基础上加以探讨,这本身就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涉及代际资源优化配置的生态学思想内涵。作者进而指出:马克思还在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异化”问题,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奉行的市场经济原则,是导致“异化自然”抑或庇古理论意义上“外部不经济”的真正原因。值得一提的还有,马克思还论及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协同力”问题,其实质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意义及作用,从而避免了西方经济学出于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而导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生态的严重失衡,显然,这就充分体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联的综合性认识与研究思想等等。

总之,《经济思想批评史》对于西方经济学“生态缺失”的理论弊病的深刻揭示,以及从生态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重新认知,既是作者创新性研究的致力所在,也使每一位关心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者们,在实现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时都不能忽视该书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

篇7:从社会哲学的视野看制度的本质、现代转型及功能

从社会哲学的视野看制度的本质、现代转型及功能

制度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热点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具体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本文认为,要推进制度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必须在概括和总结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反思.本文立足于当今现实实践,对制度的本质、制度的现代转型及功能等问题作了哲学的思考.

作 者:贾英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0 关键词:制度   制度转型  

篇8:从街头音乐看美国社会和文化论文

从街头音乐看美国社会和文化论文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在街头从艺者与破衣烂衫、肮脏、瞎眼的乞丐之间画上等号?”面对这样的诘问,你该怎样回答?我相信多数人将给出肯定的答案。原因很简单,在我们号称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中,街头艺术及其从艺者向无获得过人们由衷地赞赏――先秦的歌唱家韩娥能使“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却因沿街乞唱而不能赢得雍门百姓的尊重;宋代都城勾栏瓦舍中的卖唱艺人和路歧“打野呵”者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薪火传接者,也只能在野史、逸闻中方能找到些许客观描述;解放前,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名曲已伴随他多年,直到解放后才被识乐的“伯乐”录音整理,不致绝世……凡此种种说明,我国历史上虽出现了大批的“街头艺术家”,但只有少数的幸运者得以青史留名。

西方文化史中也曾出现过大量街头音乐家性质的流浪艺人。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流浪艺人的性质和他们的音乐活动情形就类似于我们谈论的街头音乐家的内容和形式。那些无拘无束的流浪艺人,无人知晓他们来自何方,浪迹何处,他们在法兰西、英格兰、日耳曼及意大利随处游荡,在民间和宫廷演奏着他们的音乐,为欧洲艺术音乐的发展播下了种子。然而,这些出身贫寒、没有固定住处的流浪艺人却没有被当时的“官方”――教会所认可。因此,有关他们的内容很少被载入历史。

中世纪晚期和近代以来往往把这些流浪艺人称之为游吟艺人(Minstrel)或戎格勒(Jongleur),随着他们规模的扩大和影响的加剧,更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进步和发展,流浪艺人才逐步进入文学家和史学家的笔端,使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游吟艺人和戎格勒的情况,音乐史学家保罗・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有一些比较详尽的论述。他叙述到,流浪艺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他们的文学知识和音乐才干让人窥视到古代的'公众戏剧演出和其他节庆的残余痕迹。游吟艺人在欧洲整个中世纪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在今天人们已耳熟能详的西方艺术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许多街头音乐所寄附的影子。例如,开古典主义音乐先河的海顿的音乐就直接获益于他农夫般的经历,从乡村和民间,甚至街头上,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音乐养料,海顿常常运用通俗的民间音调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其中包括德国的、波西米亚的、克罗地亚的、匈牙利的,还有吉普赛的曲调。这些音乐素材都是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所积累下来的。当时,海顿经常独自一人在乡村、民间巡游,有时候为了获取民间音乐的素材和即兴演奏的经验,他经常参与街头、广场艺人们的演奏。这种方式不仅让海顿更加接近他的生活、他的品格,而且从中使得他获得了丰富的音乐源泉。

由此看来,街头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活动存在的方式并不是某个国家或社会独有的,也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文化现象,它其实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传统的延续。

但现代人恰恰忽略了这一文化现象,以至于留美音乐学者洛秦博士从事这一领域研究时,面对的竟是一片荒芜――不但在国内找不到参考资料,在美国也是可怜得连一篇介绍性的文字都没有。

相对而言,读者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洛秦博士历经近八年的异域采风终结成果――他的第一本街头音乐研究专著《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人民音乐出版社,11月)已经出版,该书也是国内外第一本关注街头艺术的研究专著。书中精选了数十个代表性的美国街头音乐的唱奏场面,以音乐人类学的叙述笔法对当代美国文明进行了描述和透视,并配上一百二十余幅作者现场拍摄的街头音乐图片,夹叙夹议,文图互照,寓枯燥的学术语言于轻松的文图陈述之中。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音乐知识程度,在文章的叙述中凡出现专业术语和名词,作者还特意间插了许多“旁白”式的小短文,对之予以浅显的解释,以增加读者的音乐知识积累并协助理解文章原旨。为了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和理解度,作者另将采集到的街头音乐家唱奏的音乐音响精选出15曲,压制成一张CD附于书后,供读者同步听赏,从而使全书达到文、图、声并茂,知识、学术、趣味并举的出版效果。

随着社会人群的日益都市化和生存观念的日益开放,街头音乐、街头艺术不再只是欧美人侧目的一个景观,它同样也是我们愈来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街头音乐”的关注无疑让我们首先获得了走近美国文明的新视域,同时也使我们增添了一个关注社会和文化的新视角。

篇9:从行为理论看博物馆的管理改革论文

从行为理论看博物馆的管理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博物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原则,通过机构调整、制度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等方法,实践机构改革和科学管理的多重探索,增强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的提升。

论文关键词:博物馆;行为科学;人性;激励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服务机构。博物馆的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藏品、人员、信息等资源相互协调配合,整合成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的整体。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有效地协调博物馆内部的各种关系,使各种资源处在最佳和畅通状态,实现最大的效益。

一、重视机构和制度建设是加强管理的有力保障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凡是必须经过而发生的操作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加以控制和改造。强化的方式有:正强化,以奖金、赞赏、提升等手段,吸引员工在类似的条件下重复产生某一种行为;负强化,通过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来避免该行为的产生;惩罚,以批评、降薪、开除等手段,来消除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1.围绕核心职能重新调整架构,使部门设置更趋科学合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机构设置是博物馆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着建立顺畅的运营机制,增强运作活力,也是博物馆把各项工作合理区分,并使之井然有效地组织起来,也关系着建立灵活有效的指挥管理系统,使博物馆达到统一、交通和精简的目的。以往博物馆中传统的职能式结构存在明显的弊端——缺少横向协调、容易导致本位主义。数据显示,单位中近48的人需要间接协调,29的人需要私人关系协调,仅27需要直接协调,“2分精力在工作,8分精力在人际关系”是协调不畅的真实反映。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单位组织文化形成的本位主义,另一方面,是机构设置上部门、专业划分过细。

以佛山市博物馆为例。佛山市博物馆实施机构改革后,与祖庙分设,从以往兼顾文物保护单位的职能中分离出来,而专门从事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针对这项主要职能的变化,内部机构作了重新作的调整,减掉了与主要职能关系不大的古建部、市场部和游客部,而增设了文物保护科技部和信息中心,使各部门能更紧密围绕博物馆职能开展各项工作。部门设置为“六部一室一中心”,分别为:办公室、馆藏研究部、历史研究部、陈列部、宣传教育部、文保科技部、信息中心和保卫部。

2.全面推行聘任制,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

仍以佛山博物馆为例。佛山博物馆结合单位任务,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岗位,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方法择优聘用并给予相应的报酬。聘用过程中,严格的聘用程序,保证聘用工作公平、公正。同时,对聘用人员实行严格的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成为续聘、解聘或者岗位调整的依据。

在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下,广泛听取全馆员工意见,积极做好员工解释工作,消除消极、抵触情绪,使聘用制顺利实施。聘用制的实施,实现了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相结合,打破了馆内传统的“大锅饭”的局面,进一步激发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人性化管理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行为科学理论体系人性理论中,梅奥以及罗特利伯格以“霍桑实验”为基础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员工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友谊、尊重;除正式组织外,存在非正式组织,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办事原则、信念等;领导的能力体现在通过提高员工满足程度、员工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运用“社会人”理论,在博物馆内部通过运用人性化管理手段,提高员工士气,促进工作效率,使整体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主人翁意识、团队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得到加强。此外,建立员工有效参与管理的机制,通过设立馆内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组织文体活动、广泛听取员工意见等,营造了尊重、和谐、创新、进取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员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1.发挥馆内组织的横向联系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设立组成专门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文物征集委员会、文物普查小组,完成相对独立的项目或事务,在员工福利、学术研究、文物征集和普查等方面发挥其相对独立的职能。这些组织成员来自各部门,其负责人通过选举、推荐产生,他们既要承担本部门的工作,同时兼顾内部组织的分工。

内部组织的设立要打破传统纵向管理模式,做到较强的横向联系,充分分配各项人力和物力,创造了新的气氛。这种纵向和横向同时存在的组织结构,要求员工具有更强的协调和解决矛盾能力,同时,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满足了员工的社会需求,增加其对单位的关注,增加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优越感,激发员工更大的热情,有利于博物馆以及员工的正常开展。

另外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佛山市博物馆在新馆建设项目中采用负责人制,以基本陈列、各项专题展览为项目,馆领导确定项目负责人,再由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组。项目组围绕展览项目开展相对独立的调查、搜集、整理和编写文字等工作。馆领导负责各项目组之间的协调,做好统筹计划,整合统一和矛盾解决。这种形式借鉴于国外的“策展人”制,可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注重激励制度的建立。为规范管理,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休假考勤管理办法》、《考核管理办法》、《临时工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以及文物库房、计算机及网络、档案资料室的管理、安全等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工资、人事、福利、工作规范等内容,提高各项管理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公正性,使员工做到有章可循、共同遵守。

制度的执行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不是一项制度或机械的规范,而是散布的一连串“人”的行动,是针对人的工作行为的控制。制度从建立之初广泛征求员工意见,让员工通过讨论、提意见,达到学习和了解的目的。同时,制度的执行也做到公开、透明,让员工获得充分的知情权,从而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三、规范员工考核机制是完善管理的有力措施

激励理论还强调,员工将自己工作中所付的代价和所取得的报酬与别人的相比较能产生公平感。工作中所付出的代价包含时间、教育、经验、努力程度、负责精神等,工作成果所带来的报酬包含工资、职位提升、承认和新生的程度,以及心理报酬如更快乐、更安全等。激励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将自己工作中的代价和报酬与别人进行比较,产生公平合理、过低、过高三种情况,从而提出调整付出、报酬或工作岗位要求。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激励时,要注重保持员工付出与报酬的公平合理。考核工作是博物馆实施激励的有效方法,旨在通过对员工工作中的成绩、态度及出勤的考核,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的长处和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做到知人善任和因人施用;通过奖优罚劣,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对员工实行分时段、分层次考核,由主管人员与考核人面谈,并反馈考核结果。考核与薪酬、聘任相结合。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建立分层次的培训系统是提高全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激励理论认为,一类人属于高成就需要者,另一类人不属于高成就需要者。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喜欢担任难度大、有风险的工作,对自己能力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尽力而为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这类人组织机构迅速发展的宝贵资源,应该派他们去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培训可以造就高成就需要者。

根据成就需要理论,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育培训,加强人事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造就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单位与个人目标管理的共同提升。

1.完善培训职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建立职工教育培训领导责任制,把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学术委员会和办公室共同管理员工培训问题,逐步建立系统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为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既不能是单纯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修养学习,也有别于以业务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训练为唯一内容的专业培训。培训一般包括:一是通识性培训,主要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基本政治理论、计算机等日常员工必备的基本技能。二是专题性培训。主要包括专项业务知识研究、重要政策法规释疑、先进经验介绍等。这部分内容因岗位、职位、任务而异,属培训中的专业课程。包括对博物馆的感情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岗人员的继续培训,对管理人员的专题学习培训;及领导层次开展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为主的专题学习培训。三是选题性培训。这类培训内容主要由受训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培训课题,属培训中的选修课程,是个性化的菜单式培训,容易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

3.健全培训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是发展的大方向。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针对个别部门和人员对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馆里可以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使用、先培训后提拔的原则,将培训与上岗、转岗、职务聘用、职称评聘、工资奖励紧密挂钩。另外,也可以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员工培训效果通过评估来衡量。在培训结束时,采取测验的方法评估培训成效,如在结束培训返回岗位后,对受训者采取实地观察、访问、调查问卷等方法评估培训效果,并将反馈结果作为改进教学手段的主要参考条件,以不断改进培训工作。通过这些机制将有效地调动员工自觉学习和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教育培训真正成为单位发展的内在需要、员工成长的自身需要。

五、领导层素质和创造性是助推管理工作的活力因素

群体理论中,卢因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用函数式表示就是:B—f(P,E),B是行为,P是内在需要,E是环境外力。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群体的领导方式为****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其成员也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方式。

根据群体动力理论的要求,现代博物馆的领导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有敏锐的头脑,较强的战略观、整体观、超前观、创新观和时效观,在整个博物馆队伍中能做到表率和统领的作用。

总而言之,博物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将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引入管理学,着重于人际关系与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把人的需要的研究、基于人的需要的激励方式的研究、群体形式对于个人行为影响的研究,作为关注的重点。对于“以人为本”为宗旨的现代博物馆来说,是一项创新而有效的管理理论。

佛山市博物馆紧抓“以人为本”的宗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博物馆业务工作水平,取得一定的成效。改革后的佛山市博物馆定位为地市级综合性公共博物馆,承担着历史文物和自然标本的保护收藏、宣传教育、陈列展览、科学研究,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明确了事业发展的方向;部门之间分工清晰、合作加强,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人才队伍壮大,士气增强;新机制下专业技术人员以饱满的热情从事学术研究,获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佛山市博物馆改革的进程体现了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观点;随着改革的深人发展,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成果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植根于广泛实践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篇10:论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论文

论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论文

论文摘要: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远离儿童生活与儿童文化的现象客观存在,对此,应在了解儿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特征基础上,让儿童文化与幼儿课程在互哺中共建。

论文关键词:儿童文化 幼儿园课程反思

一、儿童文化及其特征

什么是儿童文化?刘晓东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由此可见,儿童文化是一个整合的复杂体,它特有的生命、生活方式是儿童生命中文化基因的生长与外化。

儿童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儿童文化是关联的,它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关联。由于儿童文化是从自然层面上发生的,因而代表了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最基础、最具有活力的一面。其次,儿童文化是演进的,它既复演了成人的文化,又在成人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转变的、生长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儿童文化带有一种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是思维自由驰骋的儿童自己的本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整体地感知世界,独特地表达自我。

二、幼儿园课程

在福禄倍尔幼儿园出现以前,幼儿学校的课程如同其机构的性质一样,是学校课程向幼儿阶段的延伸,“读、写、算”的教育(通常称为“3R”)是当时幼教机构的主要教育内容。福禄倍尔幼儿园以幼儿的自由自我活动为幼儿活动的实质,开创了幼儿园课程的新世纪。然而一直以来幼儿教育就强调幼儿园课程要考虑社会、考虑知识、考虑儿童。无论是“学科中心主义”,还是“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其一极端。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幼儿设计课程目的时,预设的“活动目的”往往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等,这些课程真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吗?是幼儿需要的吗?事实上,插动的内容、形式、过程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上远离了儿童文化。而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是幼儿尝试体验的过程,也是儿童文化创生的过程,其次才是教师的。换言之,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行动应依幼儿的表现而定。

三、从儿童文化特性出发反思幼儿园课程

以儿童文化的视角反思幼儿园课程,可以发现,儿童文化的缺失对幼儿园课程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首先,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联结幼儿与知识的载体以及实施幼儿教育的手段,带有一定的工具性,且这个工具是为教师服务的,儿童的声音被泯灭了。幼儿园课程需要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深入儿童文化,将课程理念融合到原有的课程建构中去。事实上,幼儿园课程仍然由成人主导的文化所把控,是成人希望儿童掌握什么,在幼儿园活动中展现的是成人的文化。而幼儿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兴趣点、同伴游戏中争执的焦点、幼儿真正想表达的内心、幼儿活动的外部行为显现等并没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随机关注。这就导致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

其次,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实施难以达到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养,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成了关键。目前,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儿童文化往往都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到儿童文化的培养受儿童所在环境的影响,已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要考虑幼儿的原有水平。虽然,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为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发生争执、为某个意外的发现执著探索、为某种感受抒发情感时,也有教师会有意识地给幼儿机会,也认可幼儿大胆的假设、驰骋的想象。但是他们往往又会考虑到活动目的的实现,而把幼儿从自由翱翔的世界中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活动目的,至于儿童文化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等文化的.特性,没有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真正起点,由此导致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养也就难以达到。

最后,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立足的土壤。幼儿课程的实施过程,能否真实、完整地展现儿童文化,促进儿童文化的自建?教师是否认识儿童文化、挖掘儿童文化、培育儿童文化?尽管在多元文化评价体制的影响下,活动主体在新课中都开始受到关注,但对教师、幼儿的评价仍停在表面化的行为表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文本、课程目标的实现,内容、任务的完成,而并没有将儿童文化纳入课程评价,作为评价的参照。这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

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它在课程开发的观念、课程内容选择、实施、评价等每一阶段,都具有依归的作用。因此,应转变幼儿教育者的观念,让儿童自由成长,尊重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真实存在,认识、理解、培育、提升儿童文化,建构真实、整合、发展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重构儿童文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要提升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教师就要从前喻文化走向后喻文化,真正地关注和重视儿童及儿童文化。课程实施主体间的积极互动、对话交流过程及交互作用中擦出的灵感火花、新奇的想法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生成点。因为对话、交流、争执、理解的过程是儿童本身内外部文化的冲突交流过程,对此,教师应加以引导,让课程反哺儿童文化,成为儿童文化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儿童和儿童文化都是生长的,儿童的发展过程也是儿童文化的提升过程。儿童文化的生长点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点是一致的。幼儿教育者应从儿童成长的角度,为儿童选择有益于其成长的知识,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儿童文化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本源,引领课程的生成,从而使儿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在互哺中共建。

二是让幼儿自由成长。幼儿园课程领域中霸权、失语现象的存在,实际是成人文化主导幼儿园课程的表现,而儿童的天真与早熟,无疑也是成人世界建构的结果。在构建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儿童文化主导幼儿园课程?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解放幼儿,让幼儿自由地说、自由地行、自由地思。就自由地说而言,幼儿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是幼儿的主人,是幼儿存在的家园,是幼儿想象的场所,幼儿正是通过非理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和创造自我的生存世界。幼儿正是在畅所欲言的语言中,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自由进行而言,蒙台梭利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我们给他这个活动场地,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从来不能满足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即使是出名的破坏者也变成了他周围器物最热心的保护者;一个行动和活动杂乱无章的吵闹喧嚷的孩子,也转变成为一个精神宁静、非常有次序的人了”。让幼儿自由地行,他将成为自己秩序的建构者。就自由地思而言,幼儿都有自己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让幼儿自由地说、行、思,他们才会超越现实,本真地表达自己,幼儿教育工作者才能捕捉到儿童文化生长点。儿童才能在动与静结合的活动形态中,建构儿童的文化。

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真正地解放儿童,形成与儿童主动交互作用的课程背景,促进儿童成长,丰富儿童文化,这样才能重新建构儿童文化,使幼儿园课程走向儿童文化。

篇11:从《不容忽视的真相》看美国的社会分歧论文

从《不容忽视的真相》看美国的社会分歧论文

一、引言

夏季的最高气温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整个街道犹如桑拿房;当整个国家一半在遭受洪水而另一半却陷入干旱;当海岸线一步步退后,昔日的海滨城市面临消失;当南北极的冰盖越来越小,大片冰山没入海底,改变全球洋流和植被分布,你会想到这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吗?就算舒适的空调房能带给人们凉爽的温度,暂时逃离炎热的吞噬,但是地球近几十年来气候不断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是难以逃离的真相,它与每一个地球人息息相关。

二、影片简介和意义

三、《不容忽视的真相》的上映与反响分析

四、《不容忽视的真相》看美国的社会分歧分析

结束语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早已伤痕累累,为什么我们会用伤害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给母亲大人添上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是我们的年少无知伤害到母亲的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将一片又一片的绿色林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我们为的只是经济发展,我们为的只是“过得更好”,我们为的只是能多一寸建房子的地方……当黄沙漫天飞舞,我们总算长大觉醒了,我们植树造林,我们封山育林,我们禁止过度放牧,我们做了好多好多的事,只想母亲的肺快点好起来,可是一切犹如天方夜谭,都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一直都好不起来……

是我们的年少无知污染了母亲的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用水,我们不加处理,就这样让他们汇进了母亲的血液,污染着她那高贵的血统。我们为的只是经济发展,我们为的只是“过得更好”,我们为的只是能多一寸建房子的地方……当血管里流淌着的是黑色的血液,不再年少轻狂的我们觉醒了,我们治理污水,我们清理河道,我们节约用水,我们做了好多好多的事,只想恢复母亲的高贵血统,可是我们总是那样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能,望着不再清澈透明的液体,我们只能留下无尽的感伤……

是我们的年少无知把母亲的身体弄得乌烟瘴气,我们贪婪的吸收着母亲的`香气,却无耻地制造出“毒气”来回报母亲,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我们不假思索地污染着母亲,却还不知道我们深深地伤害着母亲。我们为的只是经济发展,我们为的只是“过得更好”,我们为的只是能多一寸建房子的地方……当我们再也感觉不到母亲的香气,麻木不仁的我们突然间恍然大悟,于是我们将汽油脱硫,我们减少废气排放 ,我们想尽办法想弥补我们所犯下的错,但是,母亲再也无法康复……

而今,年迈的母亲已经无力再保护我们这些伤害她最深的子女,海啸来袭,水灾旱灾,台风飓风,一次次的灾难,我们显得那么的无能为力,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永远都显得那么渺小。

我似乎嗅到了更大灾难正在酝酿的气息,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下一个灾难会是多么的可怕,我不敢想象。但我知道,母亲已经保护不了我们了,她已经被我们伤得遍体鳞伤。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醒悟,我们开始反哺母亲,我们开始学会保护母亲,我们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的长大,我们的母亲才会感到欣慰。

篇12: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论文

一、引言

回顾近二三十年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因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Berliner,1986;Shulman,1986;Bereiter &Scadalia,1990)。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师范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它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国家认识到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近年来,我国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众多的学者已从理论、实践以及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知识现状的定量分析,反思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

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本文主要从我们在两个不同的时段(1995/)所进行的两项实证研究入手进行考察。5月,我们在北京选取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基于长期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详见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根据以上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我们分别编制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问卷,施测后并对三类问卷分别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考察,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李琼,2000)。小学数学教师在三类知识上的掌握状况分析如下。

对于学科知识,我们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对条件性知识的考查,主要选取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涉及儿童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多个维度。从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来看,除了“儿童发展”这一维度的答对率较高(84.2%)外,条件性知识的其他维度及总分的答对率,大部分仅在50%~70%之间,其中教学方法与策略、个体差异这两个方面则表现得更为不理想,答对率仅为43.8%和53.1%。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比较差,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在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还未形成一个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理论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良好氛围。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分析,这主要与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大多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有关,而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所占比率较少。

在实践性知识方面,我们主要从小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课堂冲突事件的解决两个方面进行了考查。从得分来看,实践知识两个维度的得分率大部分在60%~80%之间,其中在对课堂冲突事件处理方面的得分低于对教材的处理方面。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缺乏对课堂事件的灵活处理,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在与一些新教师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课堂管理感到心里没底。

我们的另一项研究(邱邴武、申继亮,1995)以北京、宁波两地的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生为被试,就中学教师和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性别、所教科目、地区、教龄、教学经验(职前、职后)、学历为自变量,以问卷总得分为因变量,T检验表明,各类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普遍比较低。在多个自变量中,只有职前与职后之间的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P<0.05),其他自变量之间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目前师范教育与职后培训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的低效,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未担负起完善教师有效教学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这一任务;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教学经验对掌握条件性知识的巨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应是促进未来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以上两项关于教师知识状况的实证研究来看,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以及师范生,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然而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中不可缺的部分,是教师职业独特性的体现。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其他受过同等学历训练的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教学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懂得现代教育规律与全套教育教学技能,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全美教育会的师范委员会在《我们时代的教师》(1948)报告中已提出,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不同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还需要熟练运用品评学生成绩的能力,这是为人师的特定要求。从教育对象、特别是小学生来看,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科知识以小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应切实加强教师这两类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进一步完善未来教师与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目前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的知识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对反映教师职业独特性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不太令人满意。审视教师知识的此种状况,我们不禁要回到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之中。在我国,师范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的最初建构。然而反思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75%,学校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的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这种状况进一步呼应了我们前面的研究,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缺乏与这种“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普遍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教育类课程在师资培养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林正范,2000)。相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比例失调,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教育专业训练。

(二)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脱离实际

无论学科专业课还是教育课程,门类少,内容陈旧、空泛,脱离实际,对教育的指导意义不大。传统的教育课程的典型形式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课程,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的结果就是获得一个学分和几条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难以达成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师范教育的着眼点应是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未来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中小学输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而教材内容的空洞,与其所要承担的教师职业训练的重任很难相称,教师的职业特性未得到明显的体现。

(三)教育实习时间短,流于形式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教育实习的薄弱已成为师范教育亟待改革的一个环节。从教育实习的具体状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这一点与国外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相比显得十分突出。例如,美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包括: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前者是学生集中或分散到学校中充当教师的助手、或批改作业,或组织学生活动,规定为150小时,即三周,除此还要参加为期15周的教育实习。英法等国家也都特别注重实践,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约有一半时间在中小学中体验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最近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制实习时间延长为1年。而我们的教育实习少于10周,短暂的实践并未使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入的认识。二是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由于时间短,实习任务仅限于讲授特定的内容和充当班主任等规定性活动,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步曲”,即跟班听课、讲课(4~6节)、组织活动、实习总结。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四、新世纪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反思目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师资培养机构能够切实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允许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院校开展师资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师资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我国师范教育现存的某些弱点会迁移到新的师资培训机构中去,给急待发展的基础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检讨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

首先,确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贯通文理界限,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师资培训的课程走向综合化是时代的要求,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至少应增加到20%~30%。无论从前面的实证分析,还是从已有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类课程知识(条件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的教学表现,显得比较薄弱,而这部分课程正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因此,在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上,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如师生的课堂互动、个体差异的处理、指导学生学习等,心理健康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课程开设要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

再次,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对于学科专业课的调整,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浓缩,即对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简内容;另一种观点是重构,即重新选择,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认为,这两种做法是从量与质两个不同的层面而言的,可以互相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过大的比例70%~80%进行压缩精简到40%(郭朝红,2000),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以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具体学科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反映学科前沿的原则,构建新的基本内容。

最后,落实教育实习的内涵,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这一点在目前的师资培育改革中显得尤为迫切。教学实践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整合。结合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增加实习时间,最少应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即10~12周,增加学习见习的机会和时间,并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采用分段实习;第二,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第三,建构专业发展的实习学校,发展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鼓励中小学成为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PDS)是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形式。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与发展。这些有望成为21世纪教师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学与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加强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2. 李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专长:对职业知识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4. 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

5. Bereiter,D.C & Scardamala,M.(1990).Surpassing Ourselves: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 of Expertise.ChicagOpen Count.

6.Berliner,D.C(1988).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New Orleans,La.,February 17.

7.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V57(1),1-22.

篇13: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野看拉丁美洲区域教育合作论文

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视野看拉丁美洲区域教育合作论文

摘要: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正在成为研究区域教育合作的一个新视角。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优势在于,能更直接反映某区域不同类型国家的需求,从而使机制和制度更切合该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需要。本文研究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一般理论,并以过去几十年来由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或主导的区域教育项目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合作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区域性公共产品教育合作关洲开发银行

在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区域合作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潮流。21世纪将是区域合作的世纪,区域合作的理念正在成为众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导思想,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在国际教育的发展中得到反映。本文从教育学、公共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视角,以美洲开发银行为例,研究了当代区域f生教育公共产品发展的一般理论和趋势。

一、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

对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已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经济学家常常从分析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大特征来界定公共产品。这两大特征一个是消费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与排他性(exclusive)相对;另一个是消费的非竞争性(non-irva1),与竞争性(irva1)相对。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国防和灯塔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与此同时,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同样来源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的概念。在公共经济学中,通常将一国的国内公共产品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面覆盖全国;地区性的公共产品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只满足某一特定地区居民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回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效弥补了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供给不足和缺乏针对性,更加能够得到地方居民的认同,同时在运作和管理上也显得更有效率。将这一理论延伸至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便衍生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

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或者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将会驱使区域内国家或国家集团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出一套安排、机制或制度,并为之分摊成本。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这些只服务于本地区、只适用于本地区、其成本又是由域内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圈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主要涉及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冲突。如果该利害关系涉及所有主权国家和地区则是全球性公共产品。

一般来说,区域陛国际公共产品是具有地域限制的,其成本是有关成员通过协商来分摊的,因而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和排除该产品被“私物化”的可能。从目前各区域合作的现状来看,除特定区域外,一般不存在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

以产品属性为分析对象的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指的是地区性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这种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其消费效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效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知识、能力的增长,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等,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内部产出或内部效益。教育的内部产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人和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增进了社会和谐,这种效应在教育经济学中叫做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教育外部效益的存在,使人们将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看成是区域机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解释的一种新的尝试。从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也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一个学生,边际成本不为零,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如人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人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如不付费者)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因此,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公共经济学权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正是从教育的直接消费特点出发,把它看成是“公共供应的私人产品”的。旧从间接消费看,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生和非排他性。区域教育公共产品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能促进区域内经济更快增长,国家问关系更加和谐,这种社会经济利益由全体区域内成员都可受益,对区域整体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所以,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间接消费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

依据国际公共产品产生的基本原因,区域教育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一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依附于服务贸易行为的教育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多边教育服务体系以及以维持这些体系为责任的国际组织。二是协调利益冲突的教育类国际组织以及被普遍认同的教育领域的国际规则,主要包括一些仲裁机构和项目维持机构。一些国际法及其准则如果被普遍所认同而成为协调区域内教育产品提供中发生的利益冲突的一致依据,也被视为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运用的教育公共产品。三是以区域内教育发展为基础的集体行为。区域内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个国家有参与改善教育的集体行动的动机。这一类国际公共产品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问的协调行为;一类是民间通过国际捐赠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产品的提供机制。四是全球化使得地区性教育问题的外溢性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间的有效合作。而主权国家如果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政策最终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因此,这种现实会加强主权国家谋求国际合作的动机。例如,随着知识流动性的增强,公共资助的教育培训和研发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使其他国家受益。虽然这些公共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共同的国际外溢性特征,即虽然是由国内供应,但可以“出口”国外并被众多国外消费者使用,国际消费者并不要为消费付出相应代价。因此,对于这类公共产品会存在国际上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可以将这种具有国际外溢性特征的教育公共产品也定义为“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

二、拉丁美洲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与合作

教育产品的溢出效用扩散到国际区域,但因其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缺乏对提供者的激励,因而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美洲开发银行(IDB)有着长期支持教育领域区域合作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行向一些有贷款关系的国家提供教育项目资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由美洲开发银行提供资金或主导的区域教育项目中的三个案例,它们分别代表了教育公共产品产生溢出效用的三种类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领域区域技术合作发展历程中的主要趋势。

1、支持学习成果和教育研究的比较评估——第一个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项目

这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由美洲开发银行向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开展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区域教育办公室主持的“教育质量实验室计划”(theEducationalQualityLaboratoryInitiative)提供的重要支持。该计划是全面评估该区域大多数国家教育成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寻求银行支持,希望建立一个试验室来设计一种评估体系,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小学的语言和数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几个国家为样本进行实验,并把结果用于对其他国家相似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减少相关资金的投入,而这样的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难以承担的。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请求的回应,美洲开发银行提供了75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源。1997年,13个国家参与了第一次国际比较研究,对三、四年级学生的数学和语言学习能力进行了测验。5万多名学生接受了测验,很多家长、老师和校长也都支持这些信息调查。尽管对区域内教育政策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至今尚未完成,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公众而言,该计划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结果将可以作为适用于拉丁美洲的教育评估资源,并使教育资金拥有者有权要求教育改革,以改善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美洲开发银行在支持该项目时,其政策标准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注意跨国利益存在的特点。例如,测验工具虽然受到了来自技术层面的一些批评,还是被广泛运用于这个由国际组织发起的研究评估项目。各国(特别是各国的教育部)成为支持当地项目的关键合作者,它们确保计划得以在学校层面得到落实,并准许大众使用和发布所收集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的努力和那些正在建立教育评估体系的国家的努力是一致的,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加强了国家在教育评价上的能力。但有几个国家的政府一度表现出对将研究结果交付公众使用的抵触睛绪,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政治上的激烈反应。这些担心最终得以化解,是因为这些国家考虑了所有参与国和整个区域的利益。(2)在国际协调以及在特定活动领域中需要主动的领导角色。美洲开发银行对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办事处开展的比较评价试验的支持,为那些有稳定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的地区通过国际机构之间的协调来获得供给提供了良好范例。但是,当这两个国际机构的领导地位缺失时,就不会继续提供类似产品。这种结果也是一种连续状态的体现。特别是在首次资助完成后,美洲开发银行通过了第二批有更多限制条件的技术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对积累信息的分析使研究成果的影响最大化,特别是提高参与国根据这些成果制定本国政策的能力。   2、支持远程科技教育和基础科技教育的进展——国际虚拟教育网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革命使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开始关注教育系统和新经济的关联,并力图将信息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教育发展中。为了普及计算机知识,各国政府开始向教室大量提供计算机和其他数码技术,并制订相关教师培训计划。在1998年初圣地亚哥美洲首脑峰会上,各国教育部部长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组织直接涉足科技和教育的创新计划。1999年,美洲开发银行对此做出积极回应,起草了一份价值5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项目,即著名的“国际虚拟教育网络”(IVEN)。该项目是建立在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教育当局的合作基础上的。这个试点项目通过整合计算机、视频和科技等有效学习资源来发展初中高年级的多媒体教学,并为此提供教学材料的设计指导和网络上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为员工培训和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网络平台。这是一个中学科学和数学学习的整体项目,在改善数学和科学学习以及在教育进程中引入科技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超越了“国家公共产品”而带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受到拉美国家的广泛欢迎。这一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美洲开发银行为此项目提供了聚集资金的优势。银行资金主要用来致力于发展组织之间的协议、以通行的方式培训成员国、为产品制定新标准以及开发方便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网络工具。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不可能在单一国家里找到财政支持。美洲开发银行的资助方式是具体到每个参与国的资金项目,致力于对负责生产具体公共产品的技术团队进行资金支持,或者资助在一个学校的小样本范围内进行测验的组织。在参与该项目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的资金安排都超过了美洲开发银行对一般教育或科技借款业务项目中子项目的资金资助。在试点测验完成的时候,资金数额有望达到1000万美元。(2)在国际协调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美洲开发银行利用外部管理和国际虚拟教育网络技术支持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组织。即便在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该项目也克服了种种困难,表现良好。在项目运行的两年时间里,经济的严重回落和政策的过度延迟,造成项目的5个参与国中至少1个(有时更多)不能与项目发展保持一致。全新的管理机构不止一次取代项目的原有机构,使培训新的队伍不可避免。

3、支持区域教育合作——西印度群岛大学发展计划美洲开发银行已经支持、协调并资助了几个计划。

一些国家已通过教育公共产品联合生产的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利。而此前,各国的类似活动往往缺乏资金资助及国际协调。美洲开发银行在该领域开展活动的最直接例子是对西印度群岛大学的投资。

加勒比海地区高中入学率一直偏低,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遭遇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而该地区国家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并使其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被认为至少是一种半公共产品,应该充足地提供给加勒比海各国。而西印度群岛大学能够提供给加勒比海国家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教育服务。该校作为伦敦大学的一个学院,1948年在牙买加建立。1991年,它成为一个由加勒比海地区政府首脑会}义建立的永久性区域机构。与此同时,加勒比地Lx二对提高入学率和增强自然科学研究能力的需求日渐清晰。1992年,美洲开发银行批准了i笔借款业务给予支持,并扩大了西印度群岛大学的资金使用权。考虑到西印度群岛大学的主校区横跨三个独立的借贷同,美洲开发银行要求每个国家负责和本国校同直接相关的租金部分。整个投资项目总计8500万美元,以加强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授的研修培训等。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该计划终于付诸实施,并实现了最初的目标,甚至超过了预期。连续的国家资助、不同圉家之间的有效协调、团队合作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能力突出等等,都是这个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印度群岛大学案例具有特殊性,它使人们注意到针对教育产品提供的国际协调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的时代里,这种类型的融资体系是否可以广泛适用?因为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来看,人们很容易把加勒比海国家当作一个独特区域。在提供区域教育公共产品的行动中,要促进域国家的合作并调动相关区域f生教育机构的积极陛,同时还要依赖于国际机构在教育政策分析和应用研究上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和借款国教育部门之问保持开放的交流渠道。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同家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也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加暴露了诸如环境、卫生防疫、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和危机。这些跨国界的问题和危机具有公共产品的典型特征,它们的迅速扩散使得单个国家已无法应对自如。欧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有关国家可以通过区域内合作的办法,联合起来共同生产和提供维持本地区和平与繁荣所需的各种区域性公共产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克服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国际公共产品被大国“私物化”。

曼库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集体行动的网境”在大集团中不可避免,但如果是在小集团里联合行动来提供公共产品,那么由于在行为体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更容易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本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需求,从而使其机制和制度更切合该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需要。舒尔茨(M.Schulz)、索德鲍姆(F.Siderbaum)和欧杰戴尔(Jenda1)等人也提出:世界上没有自然区域,所有区域都是在全球转型过程中通过人们的集体行动被有意或无意地构建、解构和重构的。

通过上文对拉丁美洲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分析,可以看出,美洲开发银行已经通过各种政策来回应对于区域性教育合作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已超出了它作为资金提供者的本质角色,逐渐担当起为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而鼓励国家之间协调的领导角色。国家之间的协调与联合行动有很高的交易成本,因此需要强调捐赠方和国际组织持续稳定的资金资助的重要性。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区域性公共产品也面临着供给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国或地区都从理性人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忽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需要。因此,在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增强其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以使有关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能享受到更多的区域性教育公共产品。

相关专题 课程改革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