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论文

颓废的死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颓废的死亡”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论文(共1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论文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微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新媒体之一,学生也在通过微博来发表自己对于各类事件的看法,它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将微博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将会带来较好的效果,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教学工具,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从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出发,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博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前言

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有效平台,具有较强的共享性与时效性,大受高中生的青睐。微博的广泛使用为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微博辅助教学可以实现每位学生与老师自主交流的愿望,加强深度交流。同时能够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关注社会热点,把握实事动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微博用户已达3亿,其中10至19岁的用户群约占25%,说明微博中学生在微博用户中也占有较大比重。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辅以微博将会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有效运用微博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会感到乏味,易产生厌倦心理,为此教师将微博这一大受学生青睐的新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大家对于微博都很熟悉,因此,讲课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认真对教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可以将相关社会实践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实例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相信未来》这首诗时,教师在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可以推荐学生关注“为你读诗”官方微博,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中理解更多的现代诗。以音频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示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后读诗的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进行录制,然后通过微博平台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

二、有效运用微博洞悉学生的想法

教师可以关注全班每位同学的微博,从学生的微博动态中了解学生的近况,包括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后发布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动态或者自己的一些感触,引发学生共鸣,然后从学生的评论当中了解学生对于某些事件的看法。另外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功能或私信功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内容不限于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沟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学生放下戒备,打破以往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并且使其感觉到被关注,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情谊,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交谈。

以《我与地坛》为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的境地中探求希望的过程及对母亲的怀念。这是一篇优秀的且令人深思的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后发布微博,例如“学完《我与地坛》你是不是有很深的触动,你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你是否惧怕死亡,作者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怎样的?”等。收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或由这篇文章所产生的一些思考,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了解学生对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有效运用微博提高学生写作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关注贴近高中生实际的微博公众号,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名家的文章,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甚至能够通过私信的方式与作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自信以及提升其文学素养大有裨益。学生在阅读众多名家的作品之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微博收藏或分享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词汇与素材,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左右青春微官”里的一句话“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前辈和努力,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让学生体会微博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思考微博的含义。在理解后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到写作中,同时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为了人生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语

运用微博辅助高中语文教学能够拓展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更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高中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将微博这一新的教学工具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有效发展。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学生盲目相信一些不实的言论,真正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合理运用微博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

篇2: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博论文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博论文

一、有效运用微博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会感到乏味,易产生厌倦心理,为此教师将微博这一大受学生青睐的新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大家对于微博都很熟悉,因此,讲课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认真对教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教师可以将相关社会实践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实例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相信未来》这首诗时,教师在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可以推荐学生关注“为你读诗”官方微博,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从中理解更多的现代诗。以音频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示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布置课后读诗的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进行录制,然后通过微博平台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度。

二、有效运用微博提高学生写作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关注贴近高中生实际的微博公众号,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名家的文章,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甚至能够通过私信的方式与作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自信以及提升其文学素养大有裨益。学生在阅读众多名家的作品之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微博收藏或分享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词汇与素材,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左右青春微官”里的一句话“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前辈和努力,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让学生体会微博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思考微博的含义。在理解后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到写作中,同时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为了人生的目标而不断努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有效运用微博洞悉学生的想法

教师可以关注全班每位同学的'微博,从学生的微博动态中了解学生的近况,包括学习、生活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后发布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动态或者自己的一些感触,引发学生共鸣,然后从学生的评论当中了解学生对于某些事件的看法。另外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功能或私信功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内容不限于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沟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学生放下戒备,打破以往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并且使其感觉到被关注,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情谊,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进行交谈。

以《我与地坛》为例,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的境地中探求希望的过程及对母亲的怀念。这是一篇优秀的且令人深思的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后发布微博,例如“学完《我与地坛》你是不是有很深的触动,你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你是否惧怕死亡,作者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怎样的?”等。收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或由这篇文章所产生的一些思考,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能够了解学生对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篇3:微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微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微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共享性,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它的快速普及也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微博教学不仅可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交流时间短暂的局限,实现每个学生有话说,学生、老师之间随时交流和深度交流的目的,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创造读书氛围。同时,微博教学也会促使学生关注社会时事,为写作积累素材,养成勤于思考和动笔的良好习惯。本文将微博作为新的学习媒介,利用课堂实验和课后交流的方法,借以探索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微博客,简称微博,人们可以在上面发布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随时随地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分享给朋友,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信息,随时和你一起分享、讨论。因为它的方便快捷,微博迅速普及。这一趋势也给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顺应时代的形势,恰如其分地把这一媒介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中,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博,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表观点的机会,教师可以广纳信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归纳提升学生散乱的思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在微博上提出对教学的建议、看法和意见,便于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更多地实现师生互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微博的实时性,可以让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多样的素材。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微博,就可以让学生寻找到源头活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求。所以我们要通过微博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博

1.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进行教与学的互动

预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到位,学习就可以事半功倍,但是许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预习。教师可以把微博应用到语文预习活动中,在微博上发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完成对文章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层层深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课后,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讨论的问题,在微博上进行深入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2.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生繁重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没有时间细致地体验生活和观察生活,从而造成高中生在写作文时缺少了源头活水,认为作文难写,无从下笔。然而微博的鲜活资讯可以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很多新鲜的事例和深刻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高中生的感情是很丰富的,也很容易用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先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师提前在微博上抛出写作话题,召集大家一起讨论,学生们就很容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写作时就不会吃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如在写议论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在微博中展开辩论。此外,教师可以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下水文、指导作文、点评优秀习作。

3.在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利用微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学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主观、随意、无序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高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缺乏组织、激励和监督造成的。如果教师将微博引入课外阅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微博跟大家分享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目、兴趣把他们编成小组,让学生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读书进度,相互激励;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借鉴;学生还能提出问题,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擦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微博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取学生的精彩博文在班上交流、点评,明确主旨,展开讨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微博互动,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筛选重要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概括文章,还可以互评读后感。此外,通过微博还能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关注和品味生活中的文化,挖掘生活中许多事物和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微作文的创作,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成效分析

(一)教学实例

《虞美人》教学实录师: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才子,脱去穿在身上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出城跪降。随后,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日夕以泪洗面。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问题分析与思考

微博是时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因为它的方便快捷、语言文字的简短凝练,被很多人青睐。高中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好奇心是最重的,也是走在最前列的。但是因为微博内容庞杂,很多同学只是停留在冲浪的状态,在刷微博中消耗时间。为了让语文课堂紧跟时代的脚步,可以选择微博作为媒介,进行语文课的深化和延伸。在建立了微群、进行了微博语文活动之后,我们发现了微博的很多好处,尤其是其丰富的教育资源。阅读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微博阅读微小说、微语录等。学生或教师可以将自己喜欢或者是认为好的古诗词推荐给大家,也可以阅读名人名家的.微博和文化微博来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方面,微博避免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阻碍,可以实现常态的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写微小说、微语录的读后感,进行作文话题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作为课堂的补充,在微博上,学生可以通过微博提出对语文课堂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对作业的指导,学生对作业的反馈等也可以通过微博表达出来,师生进行深度的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以就一本书,交流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从而在生生、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读书氛围。写作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或者进行微创作,从多方面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足的地方是,网络是开放性的,资源是共享的,一些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总是让自己的思维跟着别人走,无法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需要教师格外注意的。在今后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提出使用网络的要求,引导学生先思考,后参考。这样更能发挥微博的优越性。此外,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列出来,事先输入电脑,减少课堂输入造成的时间浪费,还有就是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和问题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对于学生的一些牵强的回答,可以留在课后再单独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范童心.微博推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J].现代教学,,(11).

[2]张金华,微博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4).

篇4: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借他山之石,琢高效美玉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作者/黄仰涛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借助、利用各种资源来开展有效教学是大势所趋。因此,合理择取网络资源,恰当借助网络交互功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从高中语文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谈高中语文教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教学效率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善于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其中,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重要的方式。那么,是不是网络资源都可以拿来使用呢?

一、趋利避害地认识网络双刃剑

1.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中学生的兴趣广泛,但是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强;另外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相对而言也比较枯燥。于是,我们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时候,他们有可能利用网络做一些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2.多媒体教学华而不实

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势是不可否认的。但它只是我们推进有效教学的手段而已。因为它在运用中有着弱化教师的主导性情状,如果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那么,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作用就淡化了,从而减少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使课堂缺少情感交流。多媒体运用能够增大教学内容,但学习内容太多,学生无法消化、吸收。再者,有些教师没有精心设计课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因此,也很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网络资源运用的好处

1.多姿多彩的网络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莫大的兴趣。网络不但有文字信息,还有很多的图片、视频,我们在教学中如将这些信息有效利用,会极大地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发散思维。

2.包罗万象的网络提供丰富内容

我们语文的学习要课内课外结合,既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感悟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教材,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都是教师自己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在素质教育要求下,我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和教学相关的资料,让他们自主地获得知识。如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思考作文审题立意的角度,但是不借助网络的话,可能思考不全面,或是会有偏差,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全面到位。而学生借助网络,对大型考试作文的评分细则、标杆作文和不同等级的作文研究之后,会明白写出优秀作文要注意的方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写出精彩的作文。

三、运用多媒体有效教学

1.改变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往往是让学生上黑板听写或默写,多媒体教材则简便快捷得多。教学中,用视听结合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关注力和阅读兴趣。如,在学习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时,可以用问题导入,一位诗人说过:“不是时间在流逝,而是我们在改变”,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变与不变,面对变数,我们应怎样呢?这也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用多媒体出示林清玄的哲理语句,配上林清玄一些介绍性文字和图片,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可以预约”与“不可预约”的关系和态度,从而辩证地进入阅读学习。另外,一些较复杂的板书、重点难点突破都可以直接投影,节省时间,学生易从感性和直观方面予以理解和接受。

2.改善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在作文讲评时,我们要通过对病文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生手头没有资料,我们讲得肯定空洞。因此,采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并能通过当堂修改来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另外,我们在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时,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材料,出示多项审题立意的思路指导等等。可见,充分利用网络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再现写作材料,唤起学生的记忆与再造想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利用网络这一他山之石,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如此便能雕琢精品、高效的语文课堂之美玉。

参考文献:

[1]茆红军。网络环境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8)。

[2]姜淑玲。多媒体技术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

篇5: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研究的背景

(一) 新课程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日常教学中传授式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满堂灌”现象还是很严重,普遍存在着教师“无效”工作和“低效”劳动的悲哀。学生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传统课堂缺乏现代气息,从而使孩子们不能 “钟爱”我们的课堂,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缺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信息技术是高效课堂 “减负”的需要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解放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去体验自然和社会,才能形成他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因此,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不失为“减负”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有效时间,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适当的学习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使学生做到当堂学、当堂练、当堂会,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时间和空间的保证。高效的课堂,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互动;教师适时点拨,精讲多练,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发展了智力,增长了能力。

三、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和理念,针对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导入新课时,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在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开心的唱起来,这样的课堂开始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用课件设计喜羊羊与美羊羊田地纠纷问题,喜羊羊的田地是长方形的,美羊羊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它们在比田地大小的动画演示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猜测谁的田地大?要先求什么?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点。这样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可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智能化的多媒体课件能够通过声音、动画等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实现课堂高效。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对数学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而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这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又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角的概念”时,应用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使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就这样多媒体技术帮我们突破了重难点,自然数学课堂也就达到了高效。

又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就有了5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复杂的问题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变得简单化。

(三)、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更高效的概念与能力。它能够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为动等。学生可以达到传统途径下无法实现的领悟层次,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和直觉思维。

例如在讲“乘法分配律”一课时, 由于本节课是数与代数领域的课程内容,从开始创设的情境到整个探究过程都没有离开这一领域。为此,我设计了“一共有多少块瓷砖?”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课程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会想到的第一种方法一般是分着求,得到了6×9+4×9这个算式。虽然对于多数同学能把这个图形抽象成一个整体还存在一定困难,于是我巧用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由方法一自然过渡到方法二,于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道几何问题可以转化成求一个大长方形砖数,从而应用知识解决了这道难题,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相信本节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的增容,让课堂变得高效。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经常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板书,而且单纯的教师讲述还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往往很难处理好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与“独角戏”,学生成了被动的“听者”和“观众”,这使得化学课堂教学效益大大降低。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一难点问题,使课堂容量增加,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教学三年级《年月日》为例,我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自制了学生“年月日”学习的网页,利用万年历,为学生研究一年有多少天、每个月各有多少天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学生在新知学习前,有的同学知道了一年有365天,也有的同学甚至还知道闰年有366天。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进行验证,并通过研究发现和掌握每个月的天数。学生探究时,可以利用万年历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年份,有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有的学生选择去年、今年或明年,有的学生选择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有的学生选择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总之无论选择哪个年份,都能非常方便快捷地查出该年份各月的天数。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发现,一年中除二月份外,其他月份的天数是固定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利用万年历选择连续的12个年份进一步探究闰年和平年的的变化规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探索是自由的、快乐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学习,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网络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滥用,不要千篇 一律,要根据教学章节的知识结构和特点,结合资料、软件、设备的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要注重实效性和有效性。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把小学数学课堂打造的更加高效!

篇6: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可以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高考成绩而开展,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围绕着微课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望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篇7: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微课利用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整合互联网上的资源,通过在语文课堂上播放视频来为学生创造比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带入到语文世界中,使学生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及作者情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微课的内涵及其特点

微课,指的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教学环节进行资源的整合,进而开展教学活动。同其他课程一样,微课的教授内容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评价等,从而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微课教学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包含的主体少,因为微课教学本就是围绕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二是,微课所需的时间短,使用起来更灵活,能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三是,微课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使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微课本就是利用小型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加高效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程度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其原因是教师能够根据微课资源中的名师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和学习,并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名师进行重点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微课资源中还包括一些课堂教学设计、课件、讲课方式以及专家评价,这些都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常来说,高中语文老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但是他们日常的阅读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微课资源对庞大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分类,这就可以满足教师不同的需求。

三、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1.利用微课导入课堂内容。课堂的导入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堂能否良好、适宜的导入关系着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微课作为一种先进且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利用一些小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课前小视频也给他们紧张的学习带来一些调剂,缓解了他们紧张的氛围,营造紧张又不失活泼的学习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这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得课堂的导入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为整节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开一个好头。2.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都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中来。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微课的资源和小视频来为学生创建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加强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或者较难理解的内容,而只凭教师的口授又不能完全讲明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中的相关视频,使学生融入到相关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身份转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传授内容。3.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利用微课,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抓到教学重点,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微课资源,在使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综上所示,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双面夹击下,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通过新课程改革,将微课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变革,使高中语文课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生动且丰富。

参考文献:

[1]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35(3):104-112.

[2]倪潜梅.微课,让习作教学“闲庭信步”“步步生花”———习作教学中微课的创新性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6):56-57,61.

[3]汪敏才.巧借东风云水意,踏星掬月近天涯———浅谈高中语文“四微四步”写作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z1):289-290.

篇8:高中语文中的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中的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本质上得到提升,保证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耐心,能够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

一、增加课堂趣味

提升课堂趣味性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开发,保证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寻找教学策略,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学生在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之后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也会乐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氛围的自由和谐。如进行《雷雨》话剧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先去熟读这篇课文,接着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去演绎课文中描述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了新鲜感,同时因为学生表现欲的驱使,阅读课文变得更加投入,也会主动研究作者在创作话剧时的内心情感变化。通过让学生去演绎文章的方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二、创建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下高中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因为它本身的实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共鸣,同时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也会降低自己理解知识点时的难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学习中,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情境的设计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需要透彻理解课堂教学知识点,保证知识点融入情境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时能够满足需求,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并且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运用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状态的变化,不断调整情境的构建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从本质上得到提升,而不是本末倒置,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如在对《我与地坛》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我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建情境,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地坛中的景色,让学生发现地坛的幽静,进而使得学生和作者的心态发生共鸣,了解作者在地坛中思考时的状态,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能有效帮助学生体悟课文的内在含义,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让学生考上好的大学,这也是所有学生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境开展教学。大部分教师认为基础部分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实际上,这样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考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基础解题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有牢固的知识储备,为之后的考试做好准备。学生基础解题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知道基础知识对自己考试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知识点,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在古诗背诵上出现了问题还是成语的理解上,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学生在发现自己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增加基础知识点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发现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益。如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解题能力的提升,保证学生能将自己一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上,并且不断强调它们的重要性。比如成语的解析和古诗的默写教学,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我会增加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在帮助学生进行成语理解时我会举一反三,通过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理解更多的成语,拓展学生的成语知识点储备。古诗方面的教学我会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多去朗读,在长时间的朗读背诵之后养成相应的语感,写起来也会变得得心应手。学生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与拓展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发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基础教学之后,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有所提升,从本质上提高了解题能力,这也是高中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布置课外任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中很难理解所有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开发课堂之外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温习并且再次理解当天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衔接能跟上教学要求,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知识点的学习需要实践来辅助,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不然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很难灵活运用的现象,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需要避免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成就感,并且发现语文学习对自己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如我在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结构的教学完成后会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议论文,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间都比较紧张,会将时间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所以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篇作文,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地锻炼。学生在完成课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更加积极地完成课外任务。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挑选,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温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得到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高中语文学习,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做好充足准备。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有效教学策略的使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文学的素养能够在本质上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顺利。

篇9:文秘教学中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文秘教学中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摘要: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热点,亦是难点所在。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三个环节探讨了在文秘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文秘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法

高职学校文秘课程的课标提出:文秘课程必须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特点,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度,通过教与学的配合,使学生能基本了解秘书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明确秘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素养,树立正确的秘书职业意识,为今后从事秘书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后续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补充、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来自工作实际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兼顾学生的实际。

那么,如何在理论教学中有效地实现课标的要求?如何把握授课内容的深浅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文秘教学中实施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按照教学计划,把知识用通俗、简练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热点,亦是难点所在。

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从三个方面谈一点笔者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

课堂有效教学首先从教学设计开始。作为文秘课,当确定了一节课的主题之后,需要预设有效的课堂场景(如模拟实务情境)并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同时,结合学生特点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及相对的应变措施。充足的准备,是实现文秘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二、教学实践

进行有效的文秘课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我们在预先设计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进入课堂和学生一同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体现和深化。具体可分为两部分:

(一)理论知识的有效教学

针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三点:

首先,要做到“三不讲”。一不讲于学生素质提升、技能提高无益的教学内容。要剔除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技能的提高无益的教学内容,使其课堂教学紧密围绕学生素质的提升、技能的提高而展开。二不讲教材上已有的.、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知识和技能。努力使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能在学生素质提升、技能提高上产生积极的意义。三不讲教师即使花费了很大气力,学生也不可能理解和掌握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要加强师生互动。文秘课程的局限性在于其理论部分相对来讲较为枯燥,为了打破这种局限,取得较好地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互动能够让师生一同融入课堂,有效学习知识,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为辅,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一个知识点提出来,不急于通过老师进行讲解分析,而注重以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为主,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及恰当的问题加以引导。这也是互动教学的基础。

(二)技能训练的有效教学

文秘课程的技能训练即是理论学习完成之后的强化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技能本领。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吸收掌握成为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结合并运用于实践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要行之有效,适宜灵活运用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在训练过程中,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创作“剧情说明书”用来做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帮助学生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当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后,我会结合技能训练中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去思考,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加以灵活调整。例如,当学生对一个案例无从下手时,可以适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当学生对案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分析有所偏差时,可采用引导教学法,及时加以引导、调整;而当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很好地分析案例时,采用赏识教育法,不吝赞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反思

有效的文秘课堂教学还体现在教学反思之中。当一堂课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结合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对比事先的教学设计,看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已达到?教学效果是否如预期所想?教学实践过程中哪些地方超出了教学设计?是什么原因?哪些地方能较好地体现课堂有效教学?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调整教学设计?这些都是在文秘课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后,回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针对学生的反应来总结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反思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此后有的放矢,加以改进,争取进行新的教学活动时可以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当然,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建立在不断实践不断改进的基础之上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教学不息,探索不止!

参考文献:

1.梁淑娟《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中国教育创新》第24期

2.杨FF《论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主要特征》《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篇10: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合理性构建论文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合理性构建论文

上个世纪初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发动了一次热烈的教学运动。而在这次运动里,广大的教育人士发现,课堂教育不仅仅要被当成一个艺术,它更具有一定的科学化理论。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光是教导书本知识,更是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

一.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

通常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成为一堂课的主宰,而学生只能旁听,很少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而在有效教学理论中,就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仅仅只是充当旁听者的角色。所以,老师首先要扭转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听讲的局面,彻底把课堂教育变成学生在经过老师指点后,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要开创出适合师生能够共同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全盘的教育体系能够弥漫活跃的气氛。如果说的详细一些,就是在备课和上课这两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勇于像过去的教育方法发起挑战,这样才能够让备课更有效果。

1.有效备课

在过往的备课中,通常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备教材上,相当多的一部分老师需要做的只是能把教材吃透就可以了。所以长此以往下去,很多教师都会把在某个班上所运用的教学案例自动的挪到另一个班去。反反复复,一种教案可以用上多年,毫无创新。这样一来,教师讲起课来没有新鲜感,而学生听起来也是毫无兴趣。于此同时,也忽略了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而在实际的学校教学中,很多都执行着根据层次分班教学的理念,多数老师都在学情完全不同的两个班级同时授课,这样一来,面对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是按照一种教学方式来授课,这样就注定了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提高小徐质量呢?采用有效备课就是一个好方式。首先,有效备课不光只是要在教材上下功夫,还必须要让老师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最终让其变的更有创造性、更具备实用价值。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不但要知道自己需要像学生传授什么内容,还需要意识到不同的学生和班级喜欢什么授课形式。只有做好这样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2.有效上课

有效上课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课堂讲授有效、指导有效以及课堂激励。无论如何进行教学创新,即使是以学生为主的语文课长,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都必须要带动学生进行思考。而从实际的效果去分析会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老师一定要能够在课堂上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且语速快慢要把握得当。其次,要表现出足够的教学激情与幽默,并且能够与学生经常进行情感交流,那么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通常,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科学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那么就会被是为有效课堂指导。而且老师在讲课期间,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播,更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于他们的自学能力,更是要重视。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在离开教师的指导后依然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激励方面,重点在于教师要用热情饱满的态度去激励每一位学生。而这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有效的。其实很多学生都喜欢在课堂上尽量的表现自己,而并不喜欢只是单纯的听老师讲课。也都希望老师去表扬自己,而不是用严厉的语气来进行批评教育。只有在课堂上能够用语言去征服学生的.老师才能算的是上优秀且具备一定人格魅力的老师。而这样的教师,通常会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所想,并且会做到无论这个学生综合素质如何,都会去公平的对待。

二.要具备反思精神

若想让有效教学质量得意提升,那么就必须要做好有效反思。长期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很好的让老师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有所进步。老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出质疑,并且要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有些教师在备课方面很下功夫,不过在教后的反思工作上却不是很重视。认为只要能成功应对那45分钟的教学,就是自己的成功,而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在课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并做好教学反思日记,这对日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即兴发挥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生古诗词期间,就一时灵光一闪,要求学生将当堂课所涉及的诗词变成个真实的场景,并要设立好时间地点和人物。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意。而作为教师,一定要能够经常发挥出像这样的具有灵光一闪山的点睛之笔。并要及时的把这种教学创新记录在自己的教学日记中去。

篇11:论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细读的运用

论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运用

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对文字文本的精读,深刻理解文本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感情。

阅读文章需要细读,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此法,如孔子的“韦编三绝”,汉唐的经学家注释经传,明清的评点家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文字智慧等无不是对“文本细读”的具体应用。

文本细读被当作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文本的细处着手,深入文本内部,在细节之处发掘文本的内在意蕴,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

一、关注行文结构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精读,对阅读理解题,从细处着手进行分析解答。

学生对行文结构的关注即是从总体着手,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对于文本细读来说关注行文结构具有粗中有细的特点,然而细节又能统领总体。

对于文章行文结构的关注就是在学生细读文本之后对文章进行总体感知。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阅读理解题或者讲授课文文本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三遍以上的细读,仔细研究文本的行文结构,并把握其特点。

例如,在《邂逅霍金》的讲解过程中,细读文本后,我们可以发现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而展开。

第一部分是邂逅霍金之前,主人公“我”心怀敬畏,并且很崇拜霍金;第二部分则是主人公“我”与霍金的“邂逅”过程,主人公“我”被霍金坚韧的精神以及他心态平和的态度所感动;第三部分,在邂逅霍金后,主人公“我”对霍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产生了深刻思考,并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

诸如此类,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了解文章的“总—分”“并列”等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等等。

二、关注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中阅读理解题目的重点之一。

表现手法,是一种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利用一些行文措辞,多为作者表达一种意境或者情感服务。

表现手法具体包括:烘托、对比、联想、托物言志、咏物抒怀以及叙事抒情等。

教师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过程中关注文章的表现手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大家之法”,欣赏作者的语言巧妙之处,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典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能力。

如在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细读文本之后我们会发现,作者描绘了一个清幽、恬静、自在安逸的边城世界,与城市的钢铁水泥森林、喧嚣、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与生活在城市的人的冷漠、麻木、自私、虚伪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沈从文在文中对人物的刻画,也不是平常所使用的外貌描写和肖像描写。

沈从文对主人公“翠翠”没有采用传统人物刻画的方式,而是让她置身于大自然中,使她的形象与边城的美好风光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身上所特有的自然美。

从这一点上来说,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对表现手法的关注不仅可以把握作者语言的组织方式,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关注语言特点

不同作家的文章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出自同一作家笔下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题材或者思想感情,产生语言风格的不同特点。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有的语言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教师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关注语言特点,有助于学生欣赏文字之美,感受音律美、整饬美以及参差美等不同的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感受语言的特点,也能让学生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的语言十分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全词114字,形象地将一幅北国风光图展现出来,并结合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的抱负。

诗人首先登高“望”远,利用“望”字,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做铺垫。

作者看“雪霁之后、红日高照”之美景,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愉悦,又能表达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情。

“千里”与“万里”采用互文的方式,既能展现祖国的疆土辽阔,又能反映出作者的胸怀宽广。

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形象地展现了气势恢宏的场面,更表达了作者的胸怀与志向之远大。

综上所述,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应该从几个要点出发,即对行文结构的关注、对表现手法的关注以及对语言特点的关注。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学生而言,可以提高人文修养以及审美素养;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对美丽语言的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更是对文本细读的体验过程。

作者:王斌 单位:甘肃省迭部县高级中学

篇1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论文

在古代,我国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这在孔孟、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只不过在当时人文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但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的发展趋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足够的重视。但是,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现代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越来越看到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不断地改革过程中,人文精神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索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楣樯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我国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不仅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篇13: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论文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切都以高考成绩提高为中心, 高中语文教师通常为了赶超教学进度, 而采取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模式, 忽视了高中生的参与性。这种过于重视高中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忽视高中生各项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充分解决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这一问题, 充分将高中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更加注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引导来提高高中生的各项能力, 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明确高中生的主体位置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高中语文教师占有着主导的位置, 以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为重点, 高中语文教师掌控着整个语文教学课堂, 高中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 被动地吸收语文知识, 被动地思考问题与回答问题。显然, 这样过于重视教授而忽略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这一不足, 高中生由被动的位置转变为主动的位置, 高中语文教师不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而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充分明确了高中生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若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引导高中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一改以往具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形象, 与高中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拉近与高中生之间的距离, 并加强与高中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以此进一步的明确高中生的主体位置, 并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实现高中生个性能力的提升, 进而促进高中生全面的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提出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地提出问题, 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有效的激发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高中生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高中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语文教学情景的创设, 有利于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 充分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有效的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的探究,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 设置问题时, 应该注重问题的准确性、探索性以及启发性, 只有这样的问题设置才能够有效地引导高中生自主的思考与探究。例如,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荆轲刺秦王》时,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讲解, 创设教学情景, 并提出问题:荆轲为何要刺秦王?高中生受问题的驱使自主的对课文进行阅读, 随后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高中生在学习小组内展开探讨, 以此获得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高中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 不仅激发了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还提高了高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 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并积极地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来, 经大量的实践证明, 教学效果显著。多媒体教学设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不仅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弥补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同时还有利于有效地引导高中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知识。例如,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窦娥冤》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故事动画, 以此充分地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 激发高中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引导高中生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有效地将较为枯燥乏味、内容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丰富多彩, 并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高中生的面前。在这一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高中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高中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加强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有效地引导高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并加强与高中生之间的互动, 强化高中生的协作学习, 自主探究的意识。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出高中生的主体位置, 有效地引导高中生主动地去获取高中语文知识, 自主地展开探索。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高中生充分发表自身见解的`权利, 并与高中生展开交流与互动, 对高中生独特的见解进行积极的肯定, 不轻易的否认任何一名高中生的见解, 深入挖掘每一名高中生身上所具有的优势, 并有效的引导高中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不仅有利于高中生个性化的发展, 还有利于高中生独立的思考, 同时还有利于高中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加强高中语文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互动, 能够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引导。

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并且有助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 由于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通常采用填鸭式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这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心为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的呆板与紧张。并且由于缺乏高中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互动, 使得高中语文教师的形象在高中生的心里具有了一定的威望性, 部分语文学习较差和较为内向的高中生通往对高中语文教师望而生畏, 更加不敢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 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呆板和紧张, 这对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有效引导的实施十分不利。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添加一些具有一定幽默感的话语, 增加高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以此更好的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可以组织高中生进行情景剧表演, 高中生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 对历史任务的性格特点、具体故事情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通过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 通过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在这一过程中, 高中生在轻松愉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中, 通过高中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 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加深了理解与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高中生实施有效的引导,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 突破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与高中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并加强与高中生的交流与互动, 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高中语文教学, 注重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从而提高高中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实现高中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

[2]马璐, 贾洋洋, 苟江凤, 张诗林, 卢娥.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 (19) :75.

[3]郎慧娣.高中语文动态生成课堂中教师的引导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

[4]尹萍.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求异思维引导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 .

篇14: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论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学生往往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却很难保持这种好奇和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种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气氛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 生动形象,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通过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对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生而言,突然需要对大量的生字进行记忆必然会有很大的难度,这时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学,不仅教学效果一般,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例如,在进行“牛”这个字的讲解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现出牛这种动物的真实图像,并配上牛的叫声。然后进行“牛”字的记忆和教学。多媒体的介入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下,能够轻松地对“牛”字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感

因为小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少,而且抽象能力也非常有限,在学习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时,很容易出现理解不全面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小池塘”这一内容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小池塘发生的各种变化,但实际上他们真正接触小池塘的机会非常少,很难对这种变化和情境产生真实的感受,虽然课本中也有一定的图片,但总体的情境无法完全呈现。这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来补充教学,在动画中可以设计一个小学生在小池塘边上春游,并不断地介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动画播放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针对难点,强化拓展知识

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来看,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的内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果只是简单地靠教师的讲解来实现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对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例如,在进行“泉城”这一内容的讲授时,简单地配合一些图片来进行教学根本无法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中的内容,而且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想象泉城,从而使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泉城的景观,并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重复播放,使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实际情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穿插一些音乐、图片、作者简介等内容,使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小学生整体的语感以及作文能力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教师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语文园地七”这一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然后编一个小故事,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小动物的形态和动作进行观察,如张着嘴的老虎、眼睛乱转的狐狸等,然后让学生思考用怎样的语言将观察到的动物形态表达出来。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实物为依据,使其表达更加贴切,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 拓展学生视野,挖掘创造潜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每位学生的创造潜力,并使其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要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媒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种有效途径,它能够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师在讲解“惊弓之鸟”一课时,可以在学生们初读课文后,演示多媒体课件,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契机,从而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并健康发展。

篇15: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思考论文

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信息技术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各学科都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作为基础学科的体育教学如何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本文从分析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着手,对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的可行性、实用性、操作性做一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学

教育技术源于英文Technology of Educationy一词,它是教育学科群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技术学会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何克抗)它赋予教育技术更多更新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各领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已得到全面认可,各学科都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本学科的优化与组合,并不局限于一些零散的教学软件的制作使用与多媒体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正在真正与学科整合起来。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身体活动又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空间性较其他学科都要强,在室外的`活动是体育教学的特色,这就牵涉到现代教育技术如何运用的问题。

1、育教学分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可分为:一,体育基础、卫生保健、心理健康知识的介绍,这部分内容以室内课为主,全学年授课时数约为16课时,占8%左右,二、运动技术运动能力的学习,这部分内容以室外实践为主,全学年授课时数约为160课时,通俗的说:体育教学不外乎室内课与室外课两种主要形式,其中体现体育教学特点的室外课占90%左右,传统的教育技术譬如录音机、节拍器、小黑板的运用在体育教学室外课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室外教学中不是以实物、软件的形式所存在,而是教师、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教学教育学习中,通过计算机得以获取各类资料、信息并加以分析后在课堂教学、学习中加以运用实践的,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体现了这种精神,课程目标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中都有例如收集参与体育活动的信息、观看体育比赛、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方法的能力等表述。但是在体育教学室外教学中,短短的40分钟如果一味的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空间性,其身体锻炼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曾经某地体育课要求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随之就出现了将电脑小推车搬到操场上,全班同学在8台电脑前通过操作了解动作的结构、练习方法,选择不同的难度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经常到电脑前浏览并且模仿动作,看似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仔细分析一下,第一,在日常教学中,不可能将电脑至于室外阳光下操作,不便于学生观看,其二,安全问题值得忧虑,试想,在操场上8、9台电脑工作要有很多的电源,而学生分组运动的不确定性使得这种问题更加突出,其三,就体育教学的特点来说,学生的练习是关键,如果用大量的时间去操作电脑,查询资料,就失去了体育活动的实践性,也就到不到身体锻炼的根本目标。但这并不是说体育教学就不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考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室内课教学中可适当运用,室外教学要根据场地条件、教学内容、地区差别有选择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2、体育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内容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五个部分,一些基础的体育活动活动内容都列入其中,要使学生掌握这些动作,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必不可少,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体育教学的特色,但是一些动作例如:跳远的腾空动作、跨越式跳高中杆上动作等类似的不能分解的示范,可以考虑运用软件进行展示,一些便于分解示范的动作完全可以由体育教师完成,例如队列练习、球类运动、游戏等,而且由于新课程标准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所以在室外教学中,不必刻意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而运用,不必完全打破体育教学合理的结构。可以向同学们布置利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课后作业,这样可以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以通过媒体、电视等其它传播渠道来获取所需内容的预习效果。

3、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注意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者一点早已为社会所认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因教材而宜,这一点上文已论述,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杜绝画蛇添足现象的发生。

3.2因场地器材设备而宜。有条件的学校,例如有体育馆、风雨操场等室内运动场所,这样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纯室外教学中,将电脑小推车引入操场,既不实用,又不安全,不采用为好,除非是改变现有体育教学的模式。

3.3教学结构的改变要符合体育一般规律

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快乐体育、和谐体育、小团体体育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40分钟的教学基本上是在室外,也都遵循着体育运动、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的模式值得探讨,一种是利用课的前10分钟进行资料信息的处理,后30分钟学生进行练习,另一种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电脑推车进操场,学生边学变练,但安全因素要重点做好,而且对学校的设备要求较高。不论那种方式,学生练习的时间都有所减少,试想一下,一学期60 课时,一课时40 分钟,每节课用10分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学期学生就少了600分钟的练习时间。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能为赶时髦而耽误学生宝贵的活动时间。

3.4发挥课外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查找分析资料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体育教学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室外教学中不是以实物、软件的形式所存在,而是教师、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教学教育学习中,通过计算机得以获取各类资料、信息并加以分析后在课堂教学、学习中加以运用实践的,虽然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对一些传播媒体的直接的视觉、听觉的冲击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课外的一段精彩的比赛录像,一段技术动作的flash,一篇锻炼方法的文字介绍,也许会深深地映入同学们的脑海中,成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话题,而且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时间,一举多得。

3.5体育课件的开发要面向教学实际,力争资源共享。很多体育教学软件制作的角度多从体育技术自身出发,没有针对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相适应的课件,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不好,另外,体育课件资源还远远处于单打独斗、重复建设的局面,要改变上述现象,第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体育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撰写制作脚本、课件,第二,成立相应的科技软件开发中心,由教研员或其他骨干教师牵头,对体育课件资源统筹合理地调配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信息、资源的使用能最快、最好的得到利用。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教师要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理念,并且贯彻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形成具有体育教学特色的,学生喜爱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充分挖掘课内外的信息资源,真正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社会化、系统化,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富有时代性。

篇16: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有关课堂有效教学问题是近年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充塞于有关教学研究的各种报刊杂志;如果你有兴趣在网络搜索引擎上键入“有效教学”这一关键词,由此搜索到的相关文章,数以万计,真可谓汗牛充栋。也许是自己水平太低,我在教研上从不追赶潮流,参与成千上万人的学术论争。因为,在众多名家学者研究之下,似乎自己想说的别人已说,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人云亦云又有多少意义呢?于是就有了以下所谓的思考: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命题对吗?

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如此强势,我却对这一研究命题提出质疑,无疑是自找苦吃,不识时务。但对这一研究命题,从一开始我就深表怀疑。怀疑自己教学是否有效?怀疑广大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如果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广大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的,那这一问题还需要讨论吗?如果像有些论者所说,我们以前的教学无效甚至于负效,那么众多的学生是怎样培养出来的?难道真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得?如果是这样,按新课程教育教学观,又岂不反证了我们不自觉地实践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吗?是耶非耶?!

课堂有效教学,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课堂有效教学是相对于课堂无效教学而言的。从教二十余年,我就没有发现过无效教学课堂。不是吗?如果“自主、合作、探究”课是有效教学,难道那些号称“满堂灌”的课就是无效教学?甚至是负效教学?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我们怎么解释以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我就清楚记得当年自己的老师,有不少就是所谓“满堂灌”的老师,我们不就是在他们“满堂灌”的教育下成才的吗?如果某位教师在课堂上因对某个学生教育处理不当,这个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等,我们仅凭此就认为这堂课是无效教学?甚至是负效教学?这似乎有失客观公平。我们最多只能说这节课对这位学生是无效的或负效的。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支持“满堂灌”教育,也不是为教师课堂教学失当进行辩护,而是为了说明课堂有效教学这一提法的偏颇。实际上,当今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讨论,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课堂有效教学”应更名为“课堂教学有效率(性)”或“高效教学课堂”等。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率是有高低之别的,这对每一教育工作者是不言而喻的问题。

二、什么是高效教学课堂?

要讨论高效教学课堂或课堂教学效率(性),首先必须定位什么是高效教学课堂或课堂教学有效率(性)。没有高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而妄言他人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是不负责任的言行。而要弄清中学各学科高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又必须弄清中学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与培养终极目标问题。这自然不是一篇小文章能解决的。尽管当今中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对自己的教育功能和培养目标作过界定,但这一界定是否科学和是否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作最终评价时是否遵循了这一标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说白了,我们当今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标准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升学率。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统都去见鬼吧!不然,怎么会有“高分低能”“高分缺德”之说呢?只要学生分数高,只要学生升学率高,我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我就是优秀班主任,我就是优秀教师。有关这些,似乎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常想,那些从小就接受政治教育,接受历史教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外逃官员、大量留学外国而不回国为国家效力留学生、科学工作者,不少文艺和体育明星在功成名就之后而定居国外,能说我们政治、历史教育的成功?要知道,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大学之人啊!我们从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英语在中国国民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多大作用?当今大学生、高中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他们的中文水平是否比英文水平更好?如果人们连自己的母语都没有学好,他能学好外语吗?即使学好了外语,这些人对本民族发展是否有用,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以历史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将历史知识背诵下来,在考试中获得100分,而是让学生在在感悟历史过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言行更好地顺应历史与现实发展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也不是培养历史学研究专家,学生只要懂得一些历史学常识、掌握一些搜集材料和认识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就可以了。我敢说,若以历史考试成绩优劣论教学,那些历史考试成绩优异者,在他们未来人生中未必就从事史学或与史学有关的研究,在其人生过程中也未必注意从历史中吸取教益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们不以分数高低来最终评价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而把评价的重心放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也许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是“这边风景独好”。

三、学科价值观认同是获得高效教学课堂的关键

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历史与现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不是一个新问题,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都在关注它,研究它,并创造了无数的教学方法。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在将它作为一个重点和热点进行研究,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一个现象。但综观各种研究,大多限于“方法论”,其研究评判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依据,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这一话题就成了永恒。我认为,培养学生学科价值观认同,是获得高效教学课堂的关键。

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历史学科虽然贯穿了初高中教学的各个阶段,但只要我们询问学生,我们学习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敢说,大部分学生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不用讳言,我们当今大多数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或顺利毕业和升学而学习历史的。我想其它学科,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实际上,我在长期历史教学过程中,就有大胆的学生非常直白地问我:“老师,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言外之意当然是学习历史无有。有时,我会振振有辞地一言以蔽之:“学习历史是为了鉴往知来,历史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有时,又会为之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学习历史这个问题,确实有一个历史学科的价值问题,在现今这样一个讲究实事求是的社会,不能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为所谓的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去做个大多数人不以为然的“布道者”。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学科没有学科“价值”认同,他们怎么会有真正的“学科”认同,我们历史课堂教学又怎么会用“高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教育的价值,就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想,其它学科的教学也应当如此。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同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呢?

若以历史学科为例,我认为要让学生认同历史学科,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对着活人讲着死人的过去,把历史教学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沉浸在非常“具体”的史与论的讲述里,把一些僵化的自以为是的所谓“思维与能力训练”奉为教学的圭臬,其学习与训练的结果,当然使得历史学习索然无味。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让学生真实地体味到学习历史的快乐。于是,历史教学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让历史教学与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历史确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社会中林林种种的现实,都是先人或现代人用自己的思想或行为创造出来的,我们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改造自己,改变家庭,改善社会,而这些丰富的“社会性”的行为,都将成为“历史”,书写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从而将历史学习与个人的生活亲近起来。其教学策略一,就是生活加工。将高效学习的起点定位在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并视其为课堂教学第一位的教学资源。当然,教学效率也从这点出发,以求学习结果能够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延伸,以便他们获得更大的拓展、迁移和有持续性的发展动力。基本方法有四:创建生活化的或基于学生常识性经验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之间形成自然的联系;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的、平等信任的心理状态,通过合作、对话、全员参与的积极评价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自然的学习情境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赋予学生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沟通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加学习的生活意蕴。其教学策略二是价值引导。其中包括:主动建构策略;情感体验策略等。比如,有教师在处理《南京大屠杀》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由李自健的同名油画导入(感受),再由张纯如的经历深入(领悟)。他把“体验”的内涵从外在感官的直接经历巧妙地迁移到内在的精神震撼,并为教科书内容注入了具有生命意识的经验。与此同时,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为主动建构历史意识打下基础。显然,这样的教学要比直接的、情绪化的大量渲染日本侵略军的暴行更具有价值判断、价值观提升的效益,因为这种方法已经超越了一般情绪上的激愤,而把“非人性的”“灭绝人性”的概念,进而什么才是“人性”的概念,深深地种在了学生的心田。体验是一种内化了的知识经验,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知识经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价值观养成方面的有效性,恰是通过正确处理这种知识经验做到的。只有当历史教学内容,当然首先是它的知识魅力能够以适当的形式震动学生心灵的时候,价值观才能够借助生活经验注入学生的主体意识,转化为主体能力,且以学生的经验知识作为教学的有效结果,以这些经验知识的积累程度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所谓有生命的历史教学,才能够产生。

第二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作为”,体会历史学习过程中自己可以具有的“能动性”,通过学习可以引发对过去或现在的思考,并通过史实和方法去理解社会的发展。从这角度来说,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少用既定的“思维”去约束学生的思维,那种循循善诱,然后让学生“入吾毂中”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了点“习惯成自然”,虽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有用,但却扼杀了学生的“独立精神”。历史是人书写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既然如此,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为何又要忌惮学生有那么一点“出格”的想法或看法呢,允许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问题,或许学生们的看法和见解有异于常,但只要把握这些看法与见解不违背历史真实,未违反人的基本道德与价值,又有何不可呢?或许正是因为老师的宽容与赞许,才会在保有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学习所要展示的“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快乐。

创建高效教学课堂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的絮絮叨叨,充满了或许,不合时宜。那就姑且论之,姑且听之罢。

相关专题 高中语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