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断刀残剑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简介】感谢网友“断刀残剑”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共11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习应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三部分: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

书中安排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很大”。意图有两个:一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帮助学生学习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自然,即:人们认识自然是逐渐逼真的,真理是相对的,规律的应用是有范围和条件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难点是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乒乓球、篮球、硬币、烧杯等。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的课桌、板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谁用的材料多?谁的质量大?

(让学生回答)。

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二节。

板书:4.2 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新课教学

1、物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观察P79的图4-15,分别进行比较:一碗水比一盆水少,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比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多,篮球中充的空气比乒乓球中充的空气多。

由上述事例可归纳出: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有的多,有的少。

板书: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体的多少。

指导学生观察P80的图4-16,交流讨论,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并完成文中的填空。

板书: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你现在知道的质量单位有哪些?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80,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由来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2、质量的单位:千克,吨、克、毫克、斤、两等

指导学生结合P81的图4-18阅读课文,让学生形成具体的质量单位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质量阶梯。让学生能从数量级上认识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质量的多少,小到电子质量,大到宇宙总质量。

3、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对于托盘天平,你现在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回答(构造、作用、工作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P82的图4-19,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作用。

板书:3、托盘天平

1)构造及作用

然后,出示实物,找几位同学检查,边指边让学生说出部件的名称,同时说出主要部件所起的作用,如: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和分度盘等。

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

板书:2)原理:杠杆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然后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对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特别强调:被测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为:左盘质量+游码质量=右盘质量。

板书:3)正确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应先测出容器的质量,再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即可得出被测液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测量质量的工具多种多样,指导学生结合P83的图4-22,了解磅秤、超微量天平、电子天平的有些知识(可上网查询)。

三、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主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84本节的“自我评价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在巩固练习中,有部分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不够熟练,易出错,有待强化提高。

篇2:4.2 测量物体的质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4.2 测量物体的质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习应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三部分: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

书中安排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很大”。意图有两个:一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帮助学生学习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自然,即:人们认识自然是逐渐逼真的,真理是相对的,规律的应用是有范围和条件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难点是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乒乓球、篮球、硬币、烧杯等。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的课桌、板凳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谁用的材料多?谁的质量大?

(让学生回答)。

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二节。

板书:4.2 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新课教学

1、物体的质量

指导学生观察P79的图4-15,分别进行比较:一碗水比一盆水少,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比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多,篮球中充的空气比乒乓球中充的空气多。

由上述事例可归纳出: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有的多,有的少。

板书: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体的.多少。

指导学生观察P80的图4-16,交流讨论,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并完成文中的填空。

板书: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1] [2] 下一页

2、质量的单位

在实际生活中,你现在知道的质量单位有哪些?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80,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由来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2、质量的单位:千克,吨、克、毫克、斤、两等

指导学生结合P81的图4-18阅读课文,让学生形成具体的质量单位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质量阶梯。让学生能从数量级上认识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质量的多少,小到电子质量,大到宇宙总质量。

3、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对于托盘天平,你现在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回答(构造、作用、工作原理、正确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P82的图4-19,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作用。

板书:3、托盘天平

1)构造及作用

然后,出示实物,找几位同学检查,边指边让学生说出部件的名称,同时说出主要部件所起的作用,如: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和分度盘等。

向学生介绍其工作原理。

板书:2)原理:杠杆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然后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对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特别强调:被测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为:左盘质量+游码质量=右盘质量。

板书:3)正确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

[1] [2] 下一页

篇3: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实验组高文东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是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而且用天平测质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二是由于质量的学习是学习密度的基础。《物体的质量》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实验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前,我常用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师示范操作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显得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地学。讲台上放着一台托盘天平,师边操作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见度低,学生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暴露出来,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反思以后我优化了教学过程设计:

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

2、学生阅读课本,学习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总结使用技巧;

6、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

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配有说明书,学生要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所以在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时,我采用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讨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用这种设计进行了两个班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边玩边学,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

我们在课堂上往往不敢大胆放手,总希望课堂要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下去,不让学生尝试,害怕暴露问题,教师一讲到底。我校大力倡导自主课堂后,我在课堂中不断探究小组学习模式,通过自学、交流展示、先学后教等方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事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多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不够优化,形式较重。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自主学习、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交流、展示、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物理教学模式。

篇4: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质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密度的必备知识。这节课的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性质、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重点把握较好。抓住了质量的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这两个重点。

2、课前学生预习较充分。学生有了充足的自学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

3、学法指导到位。如: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横梁平衡的技巧----指针偏左向右调,指针偏右向左调,

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不能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死气沉沉。

2、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足。

3、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耐心。

4、课堂练习量不足。

今后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区分物质和物体这两个概念、区分质量和重量这两个概念。

2、要抓住本节的重点,质量、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

3、要增设一些突破重、难点的练习题。

4、加强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6、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比如“左物右码”的表达就是不规范,可以这样记忆,但是不能写成书面语。指出错误和改正不是一回事,在作业讲评时要注意强调。为什么要看游码左边的数字,这个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因为在进行横梁平衡调节时,是游码的左侧对着零刻度线的。

砝码的质量是和人民币的面值相似的,为什么要这样标度,这也是要解释清楚的,这样是为了学生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是有效的。学生读数时要看清标尺的分度值,也就是感量。

篇5:八年级物理质量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物理教案《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2)能力目标:

①会调节天平平衡;

②会使用游码;

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

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

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

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一、质量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测量:

(1)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天平平台放,游码零刻线;平衡螺母调,指针中线指;左物右码放,砝码游码和。

②注意事项:称量、镊子、干燥、清洁。

篇6: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

①会调节天平平衡;

②会使用游码;

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

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

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

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

“质量”:现象归纳法、练习法;

“质量的测量”:实验探索法、关键词归纳法。

四、板书设计:

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单位:

(1)通用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篇7:初二物理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授课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介绍质量这个物理量,包括概念、单位和感受物体的质量;

2、学习规范使用托盘天平。教学重点我认为是规范使用托盘天平、难点是感受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和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学生的巩有知识入手,认识物体和物质。再通过分类认识质量的概念;利用生活常识说到质量在生活中用时要有单位,进而讲解质量的几个单位,以及和生活中的质量单位的关系,体会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学生总结天平使用的规范步骤。最后演示测量硬币的质量,让学生对日常用品的质量有新奇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第这节课中,学生初步知道物理上的质量与生活中的质量的区别,但是在第一节课中学生对质量的理解还并不是很透彻的,对质量的解释会有点难度,举例分析一下会清楚一些,我在一个班强调说明了,情况就好些,而另一个班就差多了,说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限的。

我在质量这节课中使用了导入、诱发和总结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知识总结都想由学生分析和总结出来的。学生也很活跃,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

篇8:七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学生实验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问题作为强制性要求,并提示学生思考这样要求的道理。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具体通过讲解、设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通过观察、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探究的快乐,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天平是精密的测量工具,通过对天平的学习,培养学生注意仪器安全的意识。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让学生观察。

思考: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根据讨论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大头针和大螺栓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火柴棒和木块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橡皮筋和车胎为一类,它们都是由橡胶制成的。

根据前面的分类教师讲解:大头针和大螺栓、火柴棒和木块、橡皮筋和车胎,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橡胶,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思考:结合上面的几个例子回答,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吗?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不相同。大头针和大螺栓虽然都是由铁这种物质构成,但两者所含铁的多少不同,大螺栓比大头针所含的铁多;火柴棒和木块都是由木材这构成,但木块比火柴棒所含的木材多。

从熟悉的实例入手,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为下面理解质量概念做好了铺垫。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质量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其中的“质”指物质,“量”是“数量”,指物质的多少。

思考:物理中所说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产品“质量”相同吗?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讨论总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有:公斤、斤、两,1千克=1公斤=2斤=20两。

学生阅读课本“科学世界”,了解“千克”的由来。阅读第“小资料”,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并引导学生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

细菌:m=1×10-11kg=1×10-11×103g=1×10-8g=1×10-5mg

一元硬币:m=6×10-3kg=6×10-3×103g=6g

新生儿:m=3kg

成人:m=70kg

大象:m=6.0×103kg=6t

轮船:m=107kg=107×10-3t=104t

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如一头大象约6t、一名中学生约50kg、一枚一元硬币约6g、一个鸡蛋约50g,一本物理课本约200g,一张邮票约50mg、一枚大头针约80mg。

物理中所说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产品“质量”是表示产品优劣。

学生按要求操作。

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本领。

让学生认识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为后面的分组实验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质量的测量

你知道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结合实物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案秤、电子秤、台秤;

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

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

通过播放课件,或挂图,结合实物让学生认识托盘天平的主要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通过交流总结,明确:

(1)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在分度盘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3)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学生自学课本“天平的使用”部分,讨论使用天平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学生实验分组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你所用的天平有没有检查天平底座是否水平的装置?应怎样调平?你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安装在什么位置?如果指针偏左,应该向哪个方向旋动平衡螺母?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交流总结: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上,估测物体的质量,将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上,增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千万注意: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表示的质量,即得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分析讨论:

1.利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你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测量墨水瓶中最多能盛多少水,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怎样测量更合理?

测量墨水瓶中最多能盛多少水,必须要进行如下操作:①墨水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墨水瓶和水的总质量;②用天平测出空墨水瓶的质量;③计算出水的质量。操作顺序可以有两种:①②③或②①③,这两种方法都能测量出水的质量,但若按前一种方法,必须把墨水瓶里的水倒干净,可是墨水瓶里的水是倒不干净的,瓶壁上多少会沾有一些水,这样测量得不准确。所以,要准确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采用第二种方法。

总结测量液体的质量的步骤:

(1)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1。

(2)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

(3)液体的质量m液=m2-m1。

交流总结: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

(1)防止损伤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往盘里增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里。

(2)防止锈蚀 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

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利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你遇到问题是:大头针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采用的方法是:测多算少。

天平是较复杂和紧密的测量工具,只有掌握各部分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实验仪器的意识。

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四、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实验探究:

1.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2.一块冰放在杯子中,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待冰熔化成水后再测量一次,看冰化成水后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3.用天平称量室温下的铁块质量。把这个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擦干再称一称。它的质量会改变吗?

4.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没有变化。

实验总结: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得出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物理质量教学反思

开学以来,我带领着学生学习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中的物体的质量。学生知道质量的单位和符号,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天平的正确使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反复强调天平的调节与使用方法。如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会更好。首先,让学生阅读一下天平的使用说明,然后教师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后,判断书上四幅图中同学的操作错误,最后故意做出一些操作上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因错误而发生的后果,使学生学会天平使用的相关问题。

学生在天平使用的实验操作之前,让学生复述天平使用步骤,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感性的体会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有的实验做好后我给学生加了一个测空烧杯的质量,再将空烧杯放在右盘再次测量发现什么?总结左物右码,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游码左端对准的示数值,左砝右物呢?思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什么?这时再让他们来做有关天平使用的习题就容易多了。

篇9:九年级物理《电阻测量》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阻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背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都是按给定的器材,老师讲解规定的操作方法,然后学生实施操作得出一些验证性结论。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千篇 一律。这样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基于上述现状,我设想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探索一种以实验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法,即在教师给定一个实验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过程,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主动发现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实现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教学案例主题

我对这种探究教学法作了初步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把这种教学法以《电阻的测量》为例,向大家展示这种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案例事件

在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基础上,我提出实验问题:现有如下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阻箱、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请你在上述主要实验器材(还可自选其他器材)基础上,设计一个物理实验,测出一被测电阻的阻值,并画出你的实验电路,下节到实验室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的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课下拿给我看的方案有十几种,对于较好,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集中,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案例问题解决

一、情景,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然后复习《伏安法测电阻》,自然引入这节课的实验目的。

二 延展情景,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这节课由同学们自己当一回老师,把你课下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拿到前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给大家进行讲解。”

[反思:通常实验,老师讲解,学生验证。而这节课,我把课堂还给了他们,让他们当上了主角,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既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设计的电路,又想看看别人的方法,所以都争着到前面展示台上讲解。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比较典型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1、学生一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等效法的思想,方法比较简单,未知电阻可由电阻箱直接读出。老师的肯定鼓励了学生,学生积极性很高。

2、学生二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半偏法,我指出它的局限性,我们实验桌上最大输出电压只有16伏,而这种方法要求R2>>Rx,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即使实验条件允许,测量结果也是Rx与电流表串联的电阻,Rx较小,所以误差较大。不宜采用。但思路不错。

3、学生三设计电路

该生讲解他的电路之前,先指出了第一种方法的缺点:在实验室条件下,不能测大电阻,适合测小电阻。而他的电路适合测大电阻。教师肯定,给予表扬。

4、学生四设计电路

5、学生五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列方程求解的方法,也可以。适时引导,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一个问题,话未落,学生抢答:“它的方程里忽略了电源内阻,如果考虑内阻就不能解出

未知电阻,我有一个更好的方法,不论是否考虑电源内阻都不影响结果”。

6、学生六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是否考虑内阻都不影响测得电阻,这个方案是老师没想到的,方法简单直观,很好。(学生反应热烈,鼓掌)

7、学生七设计电路

教师评价:类似第二种方法,但它的优点是选择了一块电压表,克服了用电流表示数太小的问题,并且也不用计算,方法简单。

图1、图3、图4、图5、图6、图7的设计者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反思:新课标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在情感体验、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课本上实验基本上是由老师讲解,学生操作,得出一些验证性结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思维的发散性,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节课主要由学生的讲解,老师简单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亲自发现知识。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拓展了思维,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分析物理问题和现象.]

三、学生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每一小组都发给一个已知电阻和两个未知电阻,(一个大电阻一个小电阻)以便做对比分析误差。老师巡回指导,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四、实验完成后,分组进行实验误差分析、总结。(略)

五、教师总结(略)

篇10: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体的质量是学生认识多彩的物质世界的基础,是学习密度、重力、压强、浮力等一些关键力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学生的一些直接的经验会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的概念。

天平是学生第一次使用的较为精密的仪器,所以本节课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保护精密仪器。另外,正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可以为以后学习密度的有关知识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质量的概念

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学会使用天平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

打开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养成善于探究、

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质量的概念与单位

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4、教学用具

学生用具

托盘天平、橡皮泥

教师用具

演示托盘天平、橡皮泥、食盐两包、鸡蛋、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质量的单位有那些?

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这里在讲课应着重估测,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白1千克到底有多少?出示两包食盐这为一千克。再让学生进行估测例如一个鸡蛋一名学生等,最后给出练习加以巩固。以要想知道物体准确的质量是多少则需进行测量?测量的工具有秤,课件可展示各种秤,最后说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是托盘天平,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5分钟)

(1)认识天平的结构

学生边看课本边看桌上的天平认识天平的`结构,可通过课件一个一个指让学生报名称。注意在说结构时应介绍几个重要部分的作用,如:

一是 指针和度盘,用来指示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刻线时说明天平已平衡。二是平衡螺母,在天平调平时使用

三是 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其中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

(2)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

再让学生仔细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并思考以下问题:(5分钟问题用课件展示)

(1)测量前:A.天平应怎么放?B.游码应怎样移? C.平衡螺母怎么调?

质量的单位有那些?

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这里在讲课应着重估测,所以要先让学生明白1千克到底有多少?出示两包食盐这为一千克。再让学生进行估测例如一个鸡蛋一名学生等,最后给出练习加以巩固。以要想知道物体准确的质量是多少则需进行测量?测量的工具有秤,课件可展示各种秤,最后说我们实验室里用的是托盘天平,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25分钟)

(1)认识天平的结构

学生边看课本边看桌上的天平认识天平的结构,可通过课件一个一个指让学生报名称。注意在说结构时应介绍几个重要部分的作用,如:

一是 指针和度盘,用来指示天平是否平衡,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刻线时说明天平已平衡。

二是平衡螺母,在天平调平时使用

三是 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其中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

篇11: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黑板上贴好两条线,作为铲子的起点和终点。

一、用同一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10min)

1、复习引入:

同学们,这是谁?认识吗?

最近佩奇很烦恼,它想送礼物给小兔瑞贝卡,(黑板上粘贴挖沙铲)可是不知道该买多长的礼品袋,你能帮佩奇测量铲子的长度吗?(板贴:铲子的长度)

请两名同学上台测量铲子的长度。

(学生边测量,教师边总结,粘贴板贴: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拃一拃要相连。)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粘贴纸带展示,并指导如何计数(4+,5)

教师粘贴拃,并帮助学生填写数据,咦,为什么两位同学测得的数据不一样呢?

PPT: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拃长度不同,我们的结果不同。

2、出示2块橡皮,那用一样长度的橡皮来测量呢?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刚刚是一拃一拃相连,那么现在呢?(一块橡皮一块橡皮)

继续请这两位同学进行测量,教师粘贴橡皮并填写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PPT:用相同的橡皮测量铲子长度,结果一样。)

3、用橡皮和手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哪一个更准确呢?

如果你觉得是橡皮更准确请举1,如果你觉得是手更准确请举2,请选择。

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用橡皮测量更准确。

4、提出问题PPT:我会思考:除了橡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呢?

生:粉笔、铅笔、水彩笔、书本、铅笔盒、筷子、勺子······

小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体可以作为工具来测量。

5、聚焦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板贴课题)

二、用各种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15min)

1、大家想用生活中的物体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吗?

今天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物体:橡皮、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板贴)

2、接下来,张老师来分配下:第一排用小棒测量铲子的长度,第二排用回形针测量铲子的长度,第三排用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

你们组用什么测量?你们组呢?

3、为什么没有小组用橡皮测量铲子的长度呢?

刚刚我们已经用橡皮测量过铲子的长度了,那么我们该把数据填写在哪里呢?

(请同学上台填写。)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们的字要···(大大的,清楚的。)

刚才我们测量了几次?(2次),虽然两次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测了两次,结果就要填写两次。(再请一位同学上台填写。)

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物一物要相连,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中。

4、会测量了吗?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测量地准确,速度又快,测量完记得把表格交给张老师哦。

5、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数据。(PPT:我会测量)

6、汇报交流:①为什么用小棒测量的小组这么快?用小立方体测量的小组那么慢呢?

(长的物体用长工具测量更方便。)

②用小棒测量铲子的长度和用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可以进行比较吗?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铲子的长度,结果不一样,不能比较。)

三、用各种物体测量桌子的长度(10min)

1、用橡皮、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测量铲子的长度,你学会了吗?

2、那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你会吗?

你会选择哪一个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呢?为什么?

3、组长上台领取你们小组选取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督促小组成员上台填写数据。(PPT:我来挑战:)

5、交流汇报:①我们用小棒测量桌子的长度,你有什么感受?(方便、快速)

②用小棒测得铲子的长度是4+,测得桌子的长度是 ,我们可以知道哪一个物体更长?

(都是用小棒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比较。)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5min)

1、我会思考:

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用物体测量更准确。(板贴:撕去橡皮)

2、我会选择: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可以)

如果可以,请拍拍手,如果不可以,请跺跺脚。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不可以)

如果可以,请拍拍手,如果不可以,请跺跺脚。

3、拓展:你学会用不同的物体测量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测量书本短边的长度,这次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四样物体,你可以从中选择一种,并在表格中打√,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确定纸带起点和终点,一物一物要相连,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相对应的表格中。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