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

一只小边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

【简介】感谢网友“一只小边牧”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共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

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 成功的喜悦,在教育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教师监督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在班会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以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总是依据老师的标准,主要靠老师去发现大家的优点。这样不免会有遗漏。这个学期,老师决定改一改,让大家自己来制定标准,自己选择荣誉称号。”

“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学生们有点莫名其妙。

我对这一做法早已胸有成竹:“大家考虑5分钟,然后每人在纸上按‘最希望得到’、‘希望得到’、‘认为自己能得到’3个层次各写一个荣誉称号,在每个称号旁边注明获得这个称号的标准,每个称号的'标准最少3条,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迎着学生们惊喜的目光,我接着说:“在这个学期中,只要你刻苦努力,达到了自己定下的标准,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

我的话刚一讲完,教室里一片欢腾。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很认真地写下了荣誉称号和标准。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有学生稍有懈怠,或者忍不住犯了错误,我就会悄悄对他讲:“不要忘了你的目标哟”,“还要努力才行啊”,“不要骄傲呀”。不用我声色俱厉地批评,学生们就会羞愧地点点头,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期末的时候,结合每个学生的表现,参照他们自定的荣誉标准,我对符合标准的进行奖励。学生们面对自己选择、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荣誉,个个感到激动和自豪。

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使学生更加珍惜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荣誉。

篇2: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 成功的喜悦,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教师监督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果。

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在班会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以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总是依据老师的标准,主要靠老师去发现大家的优点。这样不免会有遗漏。这个学期,老师决定改一改,让大家自己来制定标准,自己选择荣誉称号。”

“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学生们有点莫名其妙。

我对这一做法早已胸有成竹:“大家考虑5分钟,然后每人在纸上按‘最希望得到’、‘希望得到’、‘认为自己能得到’3个层次各写一个荣誉称号,在每个称号旁边注明获得这个称号的标准,每个称号的标准最少3条,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迎着学生们惊喜的目光,我接着说:“在这个学期中,只要你刻苦努力,达到了自己定下的标准,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

我的话刚一讲完,教室里一片欢腾。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很认真地写下了荣誉称号和标准。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有学生稍有懈怠,或者忍不住犯了错误,我就会悄悄对他讲:“不要忘了你的目标哟”,“还要努力才行啊”,“不要骄傲呀”。不用我声色俱厉地批评,学生们就会羞愧地点点头,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期末的时候,结合每个学生的表现,参照他们自定的荣誉标准,我对符合标准的进行奖励。学生们面对自己选择、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荣誉,个个感到激动和自豪。

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也使学生更加珍惜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荣誉。

篇3:构建“学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

构建“学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

《新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变“指令性”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努力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判断,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这样,才能使“教育回归到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新课程教学中,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展开选择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选择,乐于探究。

一、设置“课堂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1、让学生自设学习目标。当前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是由教师制定统一的目标。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异,兴趣爱好有别,因此,这个目标可能使差生可望而不可及,而优生可能对这个学习目标索然无味。在“自主选择”学习中,教师面对全体学生不能一刀切,而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来获得成功。在学习第二册《我是国宝》一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认知水平,提出了许多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①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可爱吗?

②为什么说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③大熊猫生活在哪里?我到哪可以看到大熊猫呢?

④大熊猫会爬树吗?

⑤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它吃小动物吗?

⑥我很喜欢大熊猫,可不知道外国人喜不喜欢?

⑦我们国家的大熊猫现在有多少呢?

我就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两个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读。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兴趣高涨,当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当小朋友模仿大熊猫说话的语气活灵活现,这些学习的小主人也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于课文中没有介绍的知识,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把有限的`课堂阅读延伸到广阔的课外阅读。

2、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在公开课上,学习《北京亮起来了》时,我让学生从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紫禁城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欣赏揣摩。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书上北京的夜景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在当导游时,把北京夜景的各个景点讲得绘声绘色,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3、让学生自选学习方式,在研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自己查阅工具书、资料独立思考问题;可以与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一起探讨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共同讨论研究问题,也可以找老师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让学生自选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觉选择,以不断提高学法的运用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在学习第二册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学生们兴味盎然。在自主参与、江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能,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受,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每个人的长处,使他们人人都能获得成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让学生自选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二、设置“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因此,教师应设计

[1] [2]

篇4:让学生自主发展

--“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和思考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上;加之教学过程中过份地强调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需要,不利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变死学为活学呢?“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优化教与学关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创新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二、实验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目的就是要研究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或与他人合作,让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从而解决问题,形成认识和结论,并将形成的认识进行推广应用,使之升创新。此模式可概括为“激趣、明确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应用、升华创新--激励评价”四步。

三、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都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基础。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上看,要树立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观念,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观念。从教学上看,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用材施教与发展个性的观念”,注重发散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树立课堂教学效益观念,注重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因此,我们在转变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念的前提下,作了如下尝试。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一堂课是否成功,课前导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准备教学具,还要求教师能将单调的教学问题融于生活之中。这一步要注重体现年级的'特点,还要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区域--如城市与农村)。

低年级: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寓问题于童话故事之中。例如:一年级一位教师在教学“8+几”时,将教材中的图画改编为:一群小动物正在玩游戏,每个小动物身上都有一道“8+几”的算式,一只小熊在旁边哭着。这位教师出示了画面后,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观察后有的同学说:“一只小熊在哭。它为什么哭呢?”教师再引导分析哭的原因,此时学生就会发现:其它一些小动物身上都有一些算式,小熊在为算不出算式而找不到朋友一起玩游戏而着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8+几的结果会是多少呢?怎么算呢?(提出了问题)接下来,学生全都参与到帮小熊找朋友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效果很好,因此,低年级学生应从画面、故事、感性物体方面去设置问题的情境。

高年级:注重问题生活化、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一位六年级教师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的爸爸是个木工,一天正在用一个圆柱制作一个圆锥。爸爸问小明:制作的圆锥的体积可能是多少?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明吗?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是圆柱体积的   ,有的说是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

[1] [2] [3]

篇5:让学生自主发展

--“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和思考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上;加之教学过程中过份地强调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利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变死学为活学呢?“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为了优化教与学关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创新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二、实验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目的就是要研究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或与他人合作,让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从而解决问题,形成认识和结论,并将形成的认识进行推广应用,使之升创新。此模式可概括为“激趣、明确目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应用、升华创新--激励评价”四步。

三、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都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为基础。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从教育上看,要树立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观念,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观念。从教学上看,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用材施教与发展个性的观念”,注重发散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树立课堂教学效益观念,注重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因此,我们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作了如下尝试。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一堂课是否成功,课前导入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准备教学具,还要求教师能将单调的教学问题融于生活之中。这一步要注重体现年级的特点,还要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区域--如城市与农村)。

低年级: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寓问题于童话故事之中。例如:一年级一位教师在教学“8+几”时,将教材中的图画改编为:一群小动物正在玩游戏,每个小动物身上都有一道“8+几”的算式,一只小熊在旁边哭着。这位教师出示了画面后,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观察后有的同学说:“一只小熊在哭。它为什么哭呢?”教师再引导分析哭的原因,此时学生就会发现:其它一些小动物身上都有一些算式,小熊在为算不出算式而找不到朋友一起玩游戏而着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8+几的结果会是多少呢?怎么算呢?(提出了问题)接下来,学生全都参与到帮小熊找朋友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效果很好,因此,低年级学生应从画面、故事、感性物体方面去设置问题的情境。

高年级:注重问题生活化、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一位六年级教师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的爸爸是个木工,一天正在用一个圆柱制作一个圆锥。爸爸问小明:制作的圆锥的体积可能是多少?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明吗?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是圆柱体积的   ,有的说是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圆锥体学具,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既提出了学习的目标,又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总之,问题情境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当然,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设计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以“合作学习”为主,注重个性的发展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的过程,实质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的实施,只有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的。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时,我们的做法是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完成的,这样既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原则,又体现了个性发展的原则。

例如: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首先分类板书出由学生搜集的数据:85、388、1240、2580、3105、4500、3600、1等。然后,教师提出:你想先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85<388、因为85不足100,而388快到400了,所以388大一些。2580>1240,因为2个千比1个千大,3105<3600,因为都有3个千,但1个百比6个百小。……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归纳了其大小比较的方法,尝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既突出了数学的重点,也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注重“知识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所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去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知识的应用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既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体现,又要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主动地质疑问难。因而教师设计练习时,要注意:1、练习要层次分明,难易适度,多向有效;2、练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3、练习设计要有创造性的问题,以利于启迪学生创新;4、练习设计要具有实践性,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有数学”。例如: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让学生去测算圆锥形砂堆、麦堆的体积。学习了“相遇问题”后,可设计“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55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35千米?”此类训练题,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又如“一辆客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相距320千米的两地出发,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远?”

(四)注重评价,激励为主

学生在对知识获取的探究活动中,由于小学生往往具有表现欲望,需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此模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时,以学生的自主为中心,以学生的创新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创新性”的原则,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原则。评价要因势利导,以“重在进步”、“重在创新”为主,要引导学生虚心地接受合理的评价,从而扬长避短。如:“今天你表现得真不错,如果你计算时再仔细些,你会更捧”,“真捧!想像力真丰富。如果你也像××那样,注意力集中些,你会更优秀”等等。

四、对实验的几点体会

1、学生会学、乐学能力全面提高

通过近四年来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较之以前有了普遍的提高。通过实验班与对比班的调查对比,实验班有近90%的同学喜欢上数学课,而对比班不足70%,同时,实验班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兴趣浓、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学生之所以会学、乐学,主要是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正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创新精神得到良好的培养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学科。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教学,绝大部分学生有创新的欲望,在学生中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学生在找0.5、1.5、4.5___、___、___、___ 的排列规律时,有的学生从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中去寻找规律,有的同学从相邻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中去寻找,有的同学发挥想象,从两个数的和中去寻找出和构成的一个等差数列的规律,得出“0.5、1.5、4.5、5.5、8.5、9.5、12.5”创新意识的解答方法。

3、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

数学并不枯燥,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人文哲理,正如挪威诗人约恩松纪念挪威数学家阿贝尔的诗所说:“数的科学,像时间一样不知不觉地流逝。融于永不消失的晨曦,是千变万化的数字,她们,像雪一样纯,比空气更轻,却强于整个世界,其值无价。她们带来的是一片光彩。数学是多么美丽。”本模式之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主要是我们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悦、和谐、平等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的本领,形成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养成谦虚好学的良好习惯,加强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交往。

4、教师能教、乐教、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在实验中,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水平提高,实验教师能教、乐教,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

五、值得探究的问题

1、该模式中的“创设问题情境”,本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之中。但实际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这一环节,不出现“本末倒置”、“画蛇添足”的现象,使其真正为“激趣”服务。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本模式的重要环节。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具有普遍的随意性、盲目性。如何正确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教法和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真正体现“自主、合作”的探究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它只是在创新教育的前提下,为全面实施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框架。经过近四年的不懈探索,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创造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能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能让他们自主的发展起来,能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篇6: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

东胜纺小 刘秀琴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化,“必须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这些观点已成为教师不争的共识。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呢?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预习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 提出恰当的预习要求。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首先把“读、划、查、标、思、搜、疑”七个字作为预习的基本要求。读,即读通课文:划,指划出生字、生词及重点句段:查,指查工:具书(字典等)知字义词义:标,指标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思,指思考课后有关内容(思考题):搜,指搜集有关课外资料:疑,指预习课文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交流。

二、交给明确的预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决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扎扎实实的交给学生明确的预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预习效果。如能持之以恒,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1.读书法。这是预习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预习应当以读书为核心,因为读是搜索材料,发现疑难以及回答问题的前提条件。此外中高年级还要重视加强默读的指导,让学生在默读中学会静静的思考,使学生心有所想,情有所悟,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读书习惯。

2.批注法。要引导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当时的想法、感受及时的批注在课本的空白处,在讲读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能讨论明白则已,讨论不明白的再请教教师,这样学生听起讲来会更加积极主动,因此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圈划法。让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划出生字生词、重点句段或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地方。有疑问的方也可圈划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出标记,以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

4.互助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互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解决预习中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对差生进行帮助,进一步调动差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

5.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课内预习时可引导学生先自主预习,对于不懂的问题自愿结合小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在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力争求同存异。

6.示范法。在起始阶段学生往往不会预习,就需要教师组织课内预习,以作示范。教师可把预习的要求告诉学生,并把设计这样预习要求的原因明确告诉学生,这样让学生能领会预习的目的性和规律性。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规律。预习环节就可以逐渐由课内移向课外,把宝贵的四十分钟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主动探索,自由驰聘。

7。质疑法。“提出-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充分寻找有疑问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当然在起始阶段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加以指导。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从关键词句处质疑;从插图中质疑: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处质疑。

8.作业法。在学新课之前可以把预习要求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针对具体课文的特点布置出形式多样的开放性的预习作业,为学生在课上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9、搜集法。随着《新大纲》《二十一世纪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课文教学中形成课内外练习、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式格局己势如破竹。因此,在预习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安排一些让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带着课外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就会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强烈表现欲,而这一切;不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体现吗? ’

三. 强化预习的检查与评价。

为使预习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预习检查的方式可以灵活掌握,既可在课内通过提问检查,亦可抽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既可在讲课过程中进行反馈,亦可放在组内进行互相监督检查。总之不能只布置预习任务而不了了之。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检查同时还要对学生预习的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对那些完成预习任务出色的同学应及时给予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从而达到以评价促预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的最终目的。

四. 分层次确定预习目标。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确定预习目标时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的来确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各尽所能的教育教学原则。同时最大限度的激发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预习的热情,保证预习的整体效果。

.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旦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具备了-定的自学能力,那么学生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语文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无人发言”的现象就会不令而止。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发现式”教学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因此预习环节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实在是-个应当特别重视和强化的教学环节,乃至于可以说:抓住了预习环节就等于抓住了自主学习的法宝, 就等于抓住了提高小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2007.1.10

[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