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官辞职报告走红网络

虎虎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湖南法官辞职报告走红网络

【简介】感谢网友“虎虎”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南法官辞职报告走红网络(共1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湖南法官辞职报告走红网络

湖南法官辞职报告走红网络

2月23日,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

当天下午,时刻新闻记者第一时间从湖南省法院系统一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辞职信出自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某法官之手。

“岳塘区人民法院已收到该法官的辞职信,但暂未对此进行讨论。”该知情人士说。

该法官在辞职信中写道“入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他抱怨工作“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

最后,该法官表示自己将“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辞职,从事审判工作,既没有对不起獬豸(一种象征公平正义审判的神兽),也没有愧对象征正义和法律的忒弥斯女神。

另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法治社会发展,民事诉讼案件成倍增加,基层法院法官工作量水涨船高,法官加班累于案牍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篇2:法官辞职信走红

法官辞职信

篇3:法官辞职信走红

刘献文其人其事

这位法官在辞职信中写道“入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说明他在XX市“岳”字头法院民庭审判办案已有。

通过辗转打听,得知写这封辞职信的法官刘献文,为岳塘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也是一位民商法学博士。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刘献文,刘法官在电话中表示,这封辞职信确实是他亲笔所写,于2月23日当天上交,但他表示不知道为何这封信被翻拍后发上了网络。

从23日下午开始,他的微信被不断刷屏,许多朋友打电话来证实,这让他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目前,我的申请还没得到批复,我的身份仍是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没有通过法院相关部门的批准,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24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岳塘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证实已收到刘献文的辞职信,但法院还没对此事进行讨论,暂不对外发布。

平时刘献文多审理一些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当地社区举办的“法律大讲堂”知识讲座中,刘献文也曾围绕“民间借贷”等常见的法律问题展开讲解。

在辞职信中,刘献文称工作“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辞职信里,刘献文也提到了法官员额制,他说:“虽然不惧司改,夺员额有信心,然不思钻营,伫山底久矣,再十年当仍如是,年逾不惑,忧年华不再,登临无期。”

最后,刘献文表示自己将“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从事审判工作10年,既没有对不起獬豸(一种象征公平正义审判的`神兽),也没有愧对象征正义和法律的忒弥斯女神,“恳请领导准予本人离职”。

法院表示正做工作希望能挽留他

一位跟刘献文多有联系的人士告诉记者,他跟刘献文平时多有交流,因为还没有最终定下来,在刘献文正式离职之前还不方便接受采访,现在他仍然在职。在刘献文离职之后的去向上,根据他了解的情况,暂时还没确定,“作为一名法官,从业务能力上讲,他还是比较强的,别的方面我暂时也不好说太多。”

记者致电XX市岳塘区法院,法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前天才收到刘献文的辞职信,院里暂时还没有开会研究这个问题,作为民二庭副庭长,刘献文目前仍然在职在岗工作,“收到他的辞职报告后,目前院党组已经派人做他的工作,希望能够挽留他,院里也还没有正式讨论研究,其他方面,他的职务状态也好,出于对他隐私的保护,暂时不便透露。”

一位律师表示,她与刘法官打过多年交道,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位理论素养高、政治修养好又极富正义感的好法官,对他的辞职,这位律师表示十分惋惜,但也衷心祝福他能有更好的前程。

压力大、待遇低

或成法官群体离职主因

从开始,法官离职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公众关注的话题。全国各地法院出现了不少法官离职的现象。以上海为例,根据公开报道,,上海法院辞职的法官超过70名,较有明显增加。据调查,这部分离职法官多为35岁至45岁的高学历人才,法学功底扎实、审判经验丰富,不乏中级法院副庭长之类的业务骨干。

从到20,上海每年平均有67名法官离职。20上海法院系统共有105人离职,其中法官有86名。值得注意的是,这86名法官中,有17个审判长,4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历,63人是年富力强的“70后”,都是不折不扣的审判中坚力量。

根据媒体的梳理,工作压力大、待遇相对低、晋升空间小、职业荣誉感下降等成为法官离职的主要原因。在法官离职之后的去向上,转型做律师、去企业担任法务,成为辞职法官的主要去向。

《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曾提出,我国对法官沿用普通公务员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也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审判一线。

要坚持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

并提出将对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法官员额制,完善法官等级定期晋升机制等。

篇4: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简单阐述离职人民法院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迈、xx分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去所担任的人民法院岗位的工作。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您正式提出辞职,给xxx(改成自己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管理所带来不便,深表歉意!此时我选择离开人民法院岗位,离开朝夕相处同事和无微不至的领导,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我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才做出的艰难决定。相信在我目前的人民法院岗位上,xxx(改成自己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辞职报告之后一定会批准我的申请。

转眼之间,在xxx(改成自己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工作已经x年,回首人民法院岗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

xxx(改成自己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人民法院岗位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珍贵而十分有意义的开端。

在领导、同事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使我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合格的人民法院岗位工作者。

我十分感激帮助和谢谢!

申请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5: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高院长、院党组:

我从20xx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已,在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业,有我的奋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败。从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为业,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职业。在这我要谢谢院长和院党组其他成员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使我从一名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使我有机会进入法律之门,成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个法官的头衔对一个以法律为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尽管法官这一职业在中国没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为荣。

我知道我这一决定有负于院领导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但这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

最后,谢谢xx院长、xx书记、xx组长对我的培养和关怀。

申请辞职人:

XX年x月x日

篇6:法官的辞职报告

2月23日,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

当天下午,时刻新闻记者第一时间从湖南省法院系统一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辞职信出自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某法官之手。

“岳塘区人民法院已收到该法官的辞职信,但暂未对此进行讨论。”该知情人士说。

该法官在辞职信中写道“入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他抱怨工作“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

最后,该法官表示自己将“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辞职,从事审判工作10年,既没有对不起獬豸(一种象征公平正义审判的神兽),也没有愧对象征正义和法律的忒弥斯女神。

另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法治社会发展,民事诉讼案件成倍增加,基层法院法官工作量水涨船高,法官加班累于案牍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篇7:法院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高院长、院党组:

我从xx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已,在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业,有我的奋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败。从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为业,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职业。在这我要谢谢院长和院党组其他成员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使我从一名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使我有机会进入法律之门,成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个法官的头衔对一个以法律为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尽管法官这一职业在中国没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为荣。

如今我因为以下自己个人的原因要辞去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

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与学习遇到了很多法律问题无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经阻碍我在法律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外出锻炼的一年中,更加觉得自己的学识有如井底之蛙,法律与社会、各种学科的关系犹如星空浩渺,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进入法律之门,但这扇门一直在召唤我向前,法学之博大、法学之精巧、法学之美,促使我要不断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学习,但目前的条件与环境,资料的贫乏和好的指导,我很难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条件与环境。

二是以法官为职业,在中国目前始终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员,微薄的薪水不仅影响到法官生活的质量,更影响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计,如此的贫困不是在考验一名法官的纯洁,而是在不断的动摇法官的纯洁,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否抵挡的住未知的诱惑,我也无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计,也要洁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变自己,尽管这是我引以为荣的职业。

我知道我这一决定有负于院领导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但这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

申请辞职人:

篇8:法院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简单阐述离职最高人民法院岗位的原因,比如父母年迈、夫妻分居),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辞去所担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岗位的工作。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您正式提出辞职,给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管理所带来不便,深表歉意!此时我选择离开最高人民法院岗位,离开朝夕相处同事和无微不至的领导,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我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才做出的艰难决定。相信在我目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岗位上,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有很多同事可以做得更好,也相信您在看完我的辞职报告之后一定会批准我的申请。

转眼之间,在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工作已经x年,回首最高人民法院岗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

xxx(改成自己最高人民法院岗位所在的单位名称)最高人民法院岗位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珍贵而十分有意义的开端。

在领导、同事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使我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合格的最高人民法院岗位工作者。

我十分感激帮助和谢谢!

篇9:法院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高院长、院党组:

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2月23日,一则湖南某法官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悄然走红,网友盛赞辞职信文采飞扬、笔者文字功底深厚,感叹辞职甚为可惜。

该法官在辞职信中写道入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说明该法官在省内一岳字头法院民庭审判办案一线已工作。

在辞职信中,他抱怨工作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尤其今已累案牍、显劳形,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

最后,该法官表示自己将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辞职,从事审判工作10年,既没有对不起獬豸(一种象征公平正义审判的神兽),也没有愧对象征正义和法律的忒弥斯女神。

当天下午,时刻新闻记者第一时间从湖南省法院系统一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辞职信出自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某法官之手,岳塘区人民法院已收到该法官的辞职信,但暂未对此进行讨论。该知情人士说。

另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法治社会发展,民事诉讼案件成倍增加,基层法院法官工作量水涨船高,法官加班累于案牍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申请辞职人:

篇10:法院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组织部门、领导:

由于本人受到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已无法且不愿继续从事法院的审判或执行事业,为此向组织部门提出辞职申请,基于以下理由:

一、关于理想

是的,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的五代父辈躬耕园田,是地地道道的传统式中国农民,这一切给我的财富使我亲身践行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的人生哲理,但儿时的我在农村电影市场上看到英美法国家律师的法帽、法服时,敬仰之情如期而至,直到本人初涉法律之时,也曾把自己定格为一个能为民请命的法律职业人,不知这一想法是成熟还是幼稚,但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或许是自己的性格使然。

诚然,本人也曾在法官职业与自由职业之间作过认真的考量与权衡,甚至激烈的思想斗争,可以毫不过分的说本人对共和国的审判事业不能说不热爱,但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尤其是我们这一代法官在法官职业这条道路上能走多远,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及我现在的全体同仁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言而喻。朱程理学的开山鼻祖朱熹曾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许这言过其实,但人不可能没有自己关于人生蓝图的一点点描绘与勾勒。

二、关于家庭

首先,我与妻女两地分居,周末团聚都是一种难言的奢望,平时自己又无法尽到丈夫的职责,这让我何以为人夫?其次,女儿尚幼,可能是自己初为人父吧,自从做了父亲以后自己在多一份担当与责任的同时也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女儿天真无邪的笑容以及睿智的双眸充满了人性美的光芒。每当与之话别时,女儿依依不舍的样子,自己不禁泪湿衣襟,吾女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昔孟母,择邻处”,我没有理由不给女儿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自由、快乐成长,否则我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再次,父母年迈,收入微薄,以自己现有的财力很难保证他们的老有所终,更不用说尽孝之类的大境界,这让我何以为人之子?

三、关于环境与价值定位

融安小,不但小而且很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主、客观环境的原因导致自己非常压抑,深感无助与无奈,但我始终要感谢的是以xxx同志为代表的这届院领导班子对我的信任,感谢共和国法治的春天及二十一世纪法律服务市场的存在,感谢所有恨过与爱过我的人,在今后漫漫的法律职业路上我将上下求索,法古今完人,养天地之正气,不管自己今后是苔藓、灌木还是乔木,一切让时间去认证与作答。

本人的以上申请事由俱是事实,望领导及组织部门予以批准、办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11:女教师辞职信走红网络

关于女教师辞职信走红网络

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XX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真批准了。

如此辞职获赞字漂亮做事潇洒

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在朋友圈和微博热评如潮,引发学习粉丝团、南方日报、扬子晚报等全国大v,官媒纷纷转发。

信中写到辞职的理由仅有10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落款是一位顾姓人。信笺透露这位辞职者可能就职于河南省实验中学。

如此任性且潇洒的辞职态度,让网友羡慕不已。河南省实验中学到底有没有这个顾老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批了吗?4月14日下午,中原网记者进行了采访。

辞职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女教师已获批准

经中原网记者证实,这张辞职信4月11日就从微信朋友圈中流出,是河南省实验中学一位校办公室老师用手机翻拍发出的`。辞职老师名叫顾少强,是一名心理老师,已经在该校教书10余年。

记者也联系到了顾少强老师,对于辞职的原因,顾老师出于个人方面的考虑,不愿接受采访,现确已经从学校辞职回家。

此外,记者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官方的网站“教师风采”一栏找到了顾少强老师的个人简介:顾少强,中教一级,XX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XX年7月到我校工作至今,现为校级骨干教师。

毕业学生称顾老师教课浅显易懂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一名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毕业生,他说初中高中时还上过顾老师的心理课。她教课说话跟常人语气不同,浅显易懂,比较有深意。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贴吧网友“落寞high”说,她上周刚给我妹纸上完最后一节课。

篇12:成都“招聘妹”走红网络

成都“招聘妹”走红网络

“招聘妹”火了!近日,一则名为“牛逼,偷拍成都漂亮‘招聘妹’公开招聘公司”的帖子出现在天涯、网易、猫扑等论坛,帖子称,成都一家人才市场出现一位自称“华中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的女子,手持招聘海报,挑选工作单位。与人才市场其他求职人员不同的是,这位女子要求有意向的招聘单位向自己投放简历。

帖子一出,该女子迅速被网友冠以“招聘妹”的称号,并成为网络上的红人。有网友称,现在工作难找,“招聘妹”的这一独特找工作的方式,或许能够吸引招聘企业的注意,顺利找到工作。也有网友表示,这种做法纯粹就是炒作,对于找工作没有一点实际的含义。

网帖曝女子招聘会举海报挑选公司

才有“证件哥”,又来“招聘妹”。

网友“高楼上的风”在帖子中称,自己毕业后一直在家待着,在网上搜招聘网站发现成都有个比较大型的招聘会,于是前往试试运气。就在他穿插在各个招聘公司展台间时,突然一道别样的光亮进入了视线。

“一个长相十分靓丽的女子在招聘会现场手上举着一个海报似的东西,周围站满了围观的'人。”走近一看,发现该女子在海报上称,“自己是华中师大的大四学生,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不想随波逐流,不想让单位来挑选自己,而是想自己能掌握主动权,自己挑选单位。”

“高楼上的风”称,该女子的海报上写着“欢迎各大公司来投简历”,还写明自己很喜欢成都,并列举了选择来成都招聘公司的理由。“原来这个小妹不是来被招聘的,她居然是来招聘公司的。哎,这世界是真的变啦,现在的人太有想法了,

记者在网友上传的几张图片中看到,一名年轻女子手持海报站在招聘会现场,海报用彩笔写着“本MM招聘单位”,下面写着自己的个人简历和喜欢成都的理由等字样。

“招聘妹”在网上受热捧

帖子发布后,“招聘妹”立刻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在论坛里,“有个性”、“有意思、有头脑”、“小妹妹勇气可嘉”等称赞的跟帖占多数。网友“豌豆小公主”称,想当年,自己也这样干过,最后被成都一家很牛的媒体相中,称她很有胆识。

也有网友质疑,这会不会又是某些网络推手的一次炒作?“明显一看就是炒,好假”、“好花的招聘海报,招聘单位也不会看上”。不过也有网友反驳,“这样自我炒作,不俗气,有新意。”

还有网友直言,这种方式抢镜头可以,真招聘到公司的可能性太低了!

网友称找工作应该别出心裁

“这年头工作不好找,找工作就得别出心裁。”在对“招聘妹”找工作的方式进行争论时,关于“找工作应不应该别出心裁”的争论也成为网友激辩的话题。在跟帖中,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找工作应该别出心裁,才能赢得主动,成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网友“只说我们永远”称,职场现在这么激烈的竞争,都得想点新点子才行。有网友称“很成功的把自己给宣传了,我要是广告公司,我一定找她。”

网友“zengzine”也表示,这是一种积极心态,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也多给自己一条就业的道路,要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公司对我们的注意。“现在都提倡双向选择,不能只是单位招人,人也可以招单位。”

篇13:“花式高考题”何以走红网络?

“花式高考题”何以走红网络?

适用话题:国家情怀、高考题、网络、尊重

为了让湖南省岳阳市市民也能在高考期间,再次感受高考,《岳阳日报》8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市民出了份“岳阳版高考题”。考试内容包括岳阳市古人事迹、经济现状、政府政策措施等。“岳阳市现任市委书记、市长是谁?”、“在岳阳,流传着一位古人的事迹,他的事迹让全国人民可以享受3天假期,请问这位古人是谁?”……这些题目吸引了众多网友答题并展开讨论,答对了所有题目的前5名网友还获得了奖励。

环顾四周,不只是岳阳版高考题,还有陶瓷版高考题、方言版高考题、川大版高考题、陕西美食版高考题、王者荣耀版高考题……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各类花式高考题亦在此间走红网络。众网友何以对“花式高考题”有如此兴致?笔者感到,恐怕主要源于“三种情怀”。

一是“高考情怀”。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可以说,现实中有太多人对自己曾亲历过的这场考试回味与感慨良多,而没有参加高考的人其实也有着一种“痛失”之憾。面对让人眼前一亮的“花式高考题”,网友们像真正参加高考的考生那样认真作答并展开讨论,某种意义上,或是追溯曾经青春的记忆,或是为圆自己一场高考梦。这样的情怀,值得我们尊重。

二是“家国情怀”。从“花式高考题”的内容来看,每一个人都可以作答。比如岳阳版高考题,既有“政治的”“历史的`”,也有“经济的”“文化的”,都是市民高度关注或应知应会的知识。众网友热衷于作答,体现了对国家大事和政治生活的关心,对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的关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市民的这种情怀。

三是“生活情怀”。比起40年前,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创新创业环境也好了,很多人早已抛弃了“一考定终身”的观念,但“知识改变命运”并没有过时。“花式高考题”恰恰契合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迎合了市民们的“胃口”。比如陶瓷版高考试题以“我为什么还想混陶瓷行业”为题作文,就赢得不少网友的参与。知识源于实践。丰富的生活经历,就是知识的宝藏。

“花式高考题”走红,并不是因为哗众取宠而炒作,也不单单是因为情怀而抒情,而是以恢复高考40周年为契机,抚今追昔,唤起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增进对改革、创新、发展的信心。

篇14:女教师任性辞职信走红网络

4月14日早上,一封辞职信在朋友圈热评如潮,有网友表示支持,说换种心情换种活法。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但更多的网友表示了无奈,说你可拉倒吧。经证实,作者为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女老师。

情怀这东西总是那么令人神往。漂亮的文字,漂亮的字体,好似一场所走就走的旅行,真性情,真情怀,令人羡慕,令人向往。但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紧张万分,生怕这东西只是传说,现实呢?的确又落入了“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境地了。工作是枷锁没错,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跑得了这一枷锁,尤其是当枷锁之下是生存与对家人的承诺与责任的时候。

南方都市报14日又对《深圳36岁IT男猝死酒店马桶上》进行了追踪,根据记者整理的考勤记录显示,整个2月份张斌只有春节几天没有打卡记录,有13天的时间晚上11点之后仍然有打卡记录。3月份只有两个周日没有打卡记录,短短22天,便有14天在晚上凌晨之后仍有打卡记录??当情怀面临着如此的“打卡”宿命,那情怀只能是一个易碎的'蛋了。

要想让情怀实现,那么,就得改变它不是蛋的命运。老生重弹旧数据了:一个随机对100名分属于20个行业的“80后上班族”进行的调查显示:60%的人“经常加班”,10%的人“偶尔加班”,加班者中月平均加班超过20个小时的多达65%。而调查对象中有逾七成人认为自己处于“过劳”的状态。前段时间,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每年超300万中国人 “过早”死。当加班文化不得已纠正,过劳死没有索赔与惩处,情怀就是个奢侈品。

不妨比较下,2011年,在日本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的中国籍研修生蒋晓东,事后被认定为“过劳死”。其妻子就成功的向其当时工作的金属加工企业“FUJI电化工业”索赔约57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1.3万元)。而“深圳36岁IT男猝死酒店马桶上”工伤的问题陷入了停滞,公司50万要“买断问题”的局面再次上演,这就难免让人追问万分了,为什么代表职工的工会,还有劳动保障部门就没有介入的呢?他们的职责何在呢?如果每次出了事故,公司除了“花钱买灾”外,没有别的惩处,如此之低的“廉价人命成本”,哪个公司会真正守法,尊重员工的权益?

可以说,情怀这东西,本应该是人的天赋人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利,制度应该做的就是应该保证公众拥有这一情怀,而不是整日的匆匆忙忙与满面倦容,这样的社会与群体生态,在高的GDP的经济数据也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实现这一情怀很难吗?恐怕未必,当一个社会进化为休闲社会,政府部门不是以经济数据为目标,而是以人们的幸福指数为考核,那么,情怀不仅可以有,也可以无限大。

时值暮春时节,但多少人疲于“打卡”的路上,没有春游休闲的机会。《论语》中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昔日孔夫子,如果来到时下,面临着“打卡加班”,休息权得不到保证的困境,再一听那全都突破百元大关的5A景区门票,是不是也还有情怀这东西呢?值得思考呢。

相关专题 湖南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