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中秋节思乡作文

cdf40qu3fu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初二中秋节思乡作文

【简介】感谢网友“cdf40qu3fu”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二中秋节思乡作文(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中秋节思乡作文

每逢中秋佳节,遥望天空的明月,心中便时时激起思乡之情 。

从古至今,中秋佳节一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每到这日,都会让人倍感温馨。不管你是身在何处,都盼望着重返故里,与亲人团聚。俗语说“月圆人更圆”,应该就是这个意思。而此时此刻,对于我来说,更是思情倍增,乡愁不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之情,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如果不给予我每一场漂泊,那么,我怎会把自己的乡魂寄托给那一轮悬挂的明月?如果不逢每一次佳节,我又怎能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愁绪?记忆篇幅,不断冲击着我此时寂寥的心房,顺着屈伸的十指,延伸而来,瞬间沾湿了墨间的一丝丝浓情。

故乡的中秋,虽不及兴安岭角下的山城这般的繁华撩人,但它却有着一种更为亲切的幸福感。这种亲切是亲人亲手做的月饼,是月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团聚,是乡里乡亲讲述的收获年景,是年轻人喜悦中传来的笑语,是孩童们哼唱的欢歌,是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是大院前高挂的灯笼。

故乡的明月,它更是我记忆深处最亲切的熟知。十五的夜空,玉盘如此明亮,如此柔和,高高悬挂在茫茫无际的苍穹,仿佛在照亮每一个归家团聚之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有自己故乡的那轮悬月,不管身在何方,当思念凝聚成一种惆怅时,看着头顶的明月,便能寄去对故里的思念之情。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离乡背井,至今已二十年。对于故乡的种种情怀,除了思念,就是想念。看着周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由得想起远方的亲人。溶溶月色下,我好像看见老校长慈祥的脸庞,看见师友们在一起研讨的画面,看见同学们的每一个面孔,看见故乡金秋田野中庄稼成熟的美丽风景。

安静地依在窗前,泪水不由得模糊了我的眼眸,曾许诺故乡的亲人,待到中秋月明时,我定会回家乡过节,可失言了。每每想起一个月前姐姐的电话,心间又一阵酸痛随之涌上了我的心头。有时候,很羡慕身边的同事,羡慕他们亲人都在身边,不用像我一样饱受这思乡之苦,不能前去故乡。其实,若不是工作所迫,我也许会去久别的故乡,去过一个美好的中秋佳节。

今年中秋注定是回不去了,回不到久违的故乡亲人的身旁。细语呢喃,遥远的思念,都不及天空的这轮明月亲切,它好像载满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及这些年的.疲倦。空中,月色朗朗,月下,我将乡愁盛满杯盏。

天空的明月,点亮了中秋的夜,而思念煎熬着倍增思亲的心,居身在异乡的夜空下,轻轻将自己的千愁万缕寄托给悬挂的明月,独自饮下这杯思念的酒,在秋风中,将独自沉醉在属于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中。独自吟唱着明月孤寂下。

千里明月寄相思,愿天空的明月把我的所思带给我家乡的亲人和朋友,祝他们中秋快乐!

篇2:中秋节思乡作文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城镇,依山傍水,风景旖旎。一条美丽的、翠竹满岸的贡江把城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有一座摇晃的索桥、一座古朴的石桩桥、一座新建的拱桥,连接南北。索桥旁有一座宋朝时的古寺,远远地可以看到颓破的寺顶有小灌木和盘旋的小鸟,朦胧的晚霞或晨雾。拱桥南端是城郊,紧依一座险峻的郁郁葱葱的山岭,有寺庙藏在里面。我从没去过,但那里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是准时的,我每天上学时七点钟到桥边,便会听到钟声传来。

家乡人的民俗观念很重,几个重要节日必须象模象样的过。这几个重要节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个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节日好象都不那么重要。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端午时却是最热闹的时候。周边乡村的人都赶着进城,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江面上停泊了无数彩船、龙舟、渔船、机帆船,主船上的锣鼓从中午就敲个不停,激动人心。南岸边的楼房窗户里、楼顶上,北岸边滩涂上、竹林里、榕树下,到处挤满了人。三座桥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占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时的我在端午节的一大乐事,当然还可以亲手包粽子、煮糯米、熏菖蒲。

说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里,在我家的枇杷树下摆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围着餐桌,品尝满桌的水果和月饼、小吃。我和弟弟嘴谗得流口水,拼命往嘴里塞,直撑到小肚皮溜圆。父亲静静地呷着乡家亲戚捎来的老黄酒,母亲问我们学业上的事情,启发我们怎么用语句形容这样的夜景。我在晚风的惬意中抬着头看天,透过婆娑的树叶,注目漫天的云,巧时可以看到银盘般的月,在云朵间躲迷藏。相应地,时而有树影投下,时而回复安静的夜色阑珊。

但实际上那样的月夜很少见。中秋时的家乡,几乎总是阴天,厚厚的云层,凉爽的秋风,难得一见暖日,更别说明月了。但这丝毫不减家乡人的兴致,提前一个月就购置好了月饼。有一种叫“罗汉酥”的月饼非常受欢迎,薄薄圆圆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时候,我家买了一洋瓶的“罗汉酥”,连着一个月,我每天放学回家后,搬一个小板凳,拿一个“罗汉酥”,坐在自家院子里看书。一个月后,中秋节到了,母亲打开轻飘飘的洋瓶,惊讶地问,都上哪去了?我会用舌头舔着最后一只饼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调皮的眼睛说,被老鼠吃了。然后母亲叹气又好笑,对我说,你这只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没有月饼,只好吃果子过节了。

我总是会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乡的果子在中秋节是最丰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摆成琳琅满目的一大堆,让人垂涎三尺。

有老乡新从果园摘下的柑橘、脐橙和柚子,还带着清新的气味。柑橘是松软的,慢慢地剥开吃,母亲会一瓣一瓣地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脐橙如果早熟,中秋时可以吃到,切开,特别甜。柚子树很常见,但好吃的柚子还得果园里摘下的,象葫芦的形状,用手指一层层剥开,浅红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当然还有枣、梨、柿子、栗子,都是家乡特产,都在中秋上市,给中秋消夜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枣是青枣,特别甜,不见一丝涩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样不好看,但特别中吃;同样,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课本上见到的完全不一样,类似西红柿;栗子有两种,一种大板栗,煮熟了可以当饭吃,另一种小野栗,用沙锅炒熟了,用牙轻轻咬碎壳,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满嘴。

篇3:中秋节思乡作文

天依旧很蓝,海依旧很宽;阳光依旧刺眼,那一轮明月下的家乡,依旧在我心间。

——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连我弟弟都朗朗上口的古诗,简单易记,但每每念起,总勾起我思乡的无限情绪。我的家乡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我还是很爱很爱我的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春节或者是什么比较重要的节日,否则我会老家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每年我回去的次数也就两三次。回去也没有多长时间,我们就马上回来了。每当我坐在车里,看着我的家愈来愈远,愈来愈小,直到房子变得沙粒般大小,看不清了,才肯回头。

我从小跟着父母来到厦门念书,那个时候还觉得离开家乡没什么不好的,可以到城市里面念书,多好啊。但是渐渐长大了,开始懊悔那个时候我的这些想法。我怎么可以嫌弃生我养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家人们回老家时,每个晚上我和姐姐们都会坐在三楼的阳台,聊着天,别提多兴奋了。我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很美很美。那个时候,我们总会在阳台那,聊上整个黑夜,不开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有时候会在想,如果我不是降生在这片土地,我就不会对这一片厚土有这么一份特殊的热忱。如果我的亲戚们中的一部分不是农民,也许我也不会将“粒粒皆辛苦”诠释。如果…

感谢这些如果,没有这些如果。

很多人都觉得农村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好,甚至有的人会嫌弃那里。不过,别人怎么想,我并不在乎。我只知道,我热爱那片土地。有谁曾想过,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这些“土农民”抑或是“乡巴佬”或者更多更多不好听的词汇,没有这些你们口中的社会阶层的人民,你们吃什么喝什么。没错,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也正因为他们处于底层,所以他们撑起了这个社会。甚至有人骂粗口的时候会有意无意的说别人是“乡巴佬”,但是你们所说的“乡巴佬”真的是那些为人民服务而默默不问的人们么?他们不是“乡巴佬”,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最无私,最最高尚的人!他们的心如同月光般纯洁、无暇,而不像是那些所谓的“高阶层人民”,他们在社会上久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世俗一点一点的磨去高尚,只剩下一颗肮脏的心。

一轮明月,照亮我的家乡,照亮他们的心。

篇4:中秋节思乡作文

又是一年落叶,一层秋雨一层凉;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仰望明月,思绪飘远方,那些语言记忆,如潮水般的流淌,月圆月缺悟人生,中秋佳节思乡月。

有人说:中秋是团圆,亦不离;有人说:中秋是思念,亦相守;有人说:中秋是回忆,亦希望。而我说中秋的到来如清风拂面般清爽、温柔,缓缓流逝的夏日,凉凉的秋雨,时间又悄悄溜走了。

你问我中秋是什么?

中秋也是游子最思念亲人,家乡的时刻,我们流浪在外,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家门口总有一双双眺望远方的眼睛,家里总有一桌桌香气扑鼻的饭菜,家总有絮絮叨叨却极暖心的话语。

中秋临近了,更加想念家人,更加想回到哪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家乡,那份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哦!原来,中秋佳节的到来时提示我们要早早回家团圆,是告知我们给许久不见的朋友们送上祝福,送去欢乐,送去温暖呀!

明月,一闪一闪,挂天边;思念,一丝一丝,连成线;回忆,一幕一幕,在眼前;但愿一年一年,人圆全。

篇5:中秋节思乡作文

中秋节思乡作文

【中秋节思乡作文1】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第二大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形成的。

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很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上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赐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与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叫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丹吞下,于是就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痛不欲生,他追啊,跑啊,可是,他跑月亮也跑,他停月亮也停。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他举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里仿佛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

月饼的出现始于元朝,由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查得十分紧,军师刘伯恩想出妙计,将纸条放进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起义。”再将饼运进义军军营,八月十五,一举攻城,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将“月饼”作为食品赏赐群臣。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不仅是一个充满美丽传说的节日,也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一篇篇不朽的着作,有的咏月颂月,还有借月抒怀。苏轼的《水调歌头》,王唯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人想起远在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妈妈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拿出刀切开一瞧,绿茶的,我们尝了尝几口,带有浓浓的茶香味!妈妈又切出第二个,原来是牛肉的,硬硬的,甜中带咸。当切出第三个时,一看是莲蓉的,我们尝了尝,又酸又甜,真是好味道!

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

【中秋节思乡作文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不是独在异乡,但最近几年每到过节的时候都特想回家看看,尤其是仲秋节的时候,特别想念那离别已久的家。

去年的仲秋节实在是难忍思乡之苦,放下所有的一切事务匆匆回了国。几经辗转,当我终于站在了自己村庄的面前时吃了一惊:没想到二十年前清一色茅草屋的村庄已经变成了漂亮的花园小区,向门卫说出了父亲的名字,才找到了家的门牌号,其实我不知道这还算不算我的家,二十年前我已经和这家断了关系。

我敲开门。站在门内的母亲先是愣愣的看了我半天,而后惊喜的喊着家里人所有的名字。弟弟,弟媳,妹妹,父亲,他们簇拥着把我迎进家门。

母亲,妹妹忙着端茶倒水,弟弟忙着给大姐,二姐打电话通知我的到来,父亲则跑出去买菜。我环顾了一下房子大概有100多平米,沙发,彩电,冰箱,影碟机,电脑一应俱全,看来我走后,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母亲一直躲在厨房不肯出来,在姐姐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坐了下来,看母亲红红的眼睛知道她哭过。母亲一个劲的跟我夹菜,絮絮叨叨的说着家乡这几年的变化,说到半截突然掩面哭了,说当初你不要怪我们,家里实在太穷。

二十年前我10岁,家里住的是草房子,生活的很贫苦,弟弟出生后父亲决定把我送走。母亲当时是不同意的,但也没别的办法,一是家里实在是穷,二是农村男人做的决定,女人是没有权利说不的。

我被送到了一个有钱的亲戚家,养父母是一对50多岁的老人,他们中年丧子,所以就收养了我。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新家有些抗拒,每天躲在房间里哭,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新家有漂亮的房子,可口的饭菜,许多的零食,玩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不再想家,但对亲生父母的仇恨却日渐加深,以至于后来把母亲托人送来的东西统统扔进了垃圾桶里。

出国留学前养父母曾问我要不要回老家看看亲生父母,我咬牙切齿的回绝了,是他们先不要我的。

在国外读书,工作,恋爱,结婚,生活的也算如鱼得水,然后把养父母接了去,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吃过晚饭后大家聚在阳台赏月,母亲拿出了很多月饼让我吃,满满的两托盘,制作的很精美的月饼,母亲一个个介绍的这是杏仁的,这是核桃的,这是桂圆的。我的眼睛在托盘里不断的.搜寻着,母亲急急的说你要吃什么样的,我给你拿。我说,你自己做的月饼呢?

全家人哄的一下笑了,姐姐说,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样的就去超市买干嘛,还费那个事!

是呀!那时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别人送来的,调调包在转送给别人,所以我们每年吃的月饼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每到仲秋节的那天,母亲早早的把自家种的绿豆煮熟,碾成粉末,放些白糖在里面,然后揉面做团,把绿豆泥包进面团里,一边做一边打发我们到隔壁的李婶子家借那种做饼用的小型模子,用这种模子做出来的月饼不仅香脆,上面还带有花纹。母亲给自己月饼起名为千层月饼,当时我们不解,明明只有五六层为什么叫千层月饼呢?母亲说千层月饼的意思是,生活层层甜,年年家团圆。

夜里半睡半醒中迷迷糊糊听到母亲和父亲说话的声音,然后是开门的声音,我抬头看了一下表,才四点多,转身又睡着了。早上我睡过了头,因为要赶飞机,我谢绝了吃早餐。母亲叹了口气说,本来想让你多睡会的,没想到耽误了你吃早饭。然后递给我一大大的包裹说,这是我自己做的月饼,你路上留着吃吧。

我接过还带有温热的包裹,感激的话堵在心口一句说不出来。父亲站在一边小声的说,这是你妈今早做的。原来,昨晚母亲听到我说想吃自己做的月饼时,就已经决定今早给我做。为了让我在上飞机前吃到最新鲜的月饼,早上四点母亲便出去借做饼的模子。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布满血丝的眼睛,还有我接过包裹时那满足的深情,眼泪瞬间填满了我的眼眶

坐在飞机上,我拒绝了空姐提供的早餐,拿出母亲做的月饼,一口咬下去,层层表皮散开,露出莹莹的绿豆泥,丝丝甜味弥漫于心间。

【中秋节思乡作文3】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那明朗的月,如同洁白的玉盘,那么皎洁明亮。它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中秋,勾起了我对童年家乡的中秋那淡淡的回忆;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中秋这个古老节日的门扉。

家乡的中秋充满了韵味。那天,大人们走亲访友,谈天说地,脸上写满了幸福。不过,最快乐的还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大家每人拿起一块月饼,津津有味地吃着,吃完了就疯玩起来。不一会儿就玩得灰手灰脚,浑身脏兮兮的,可还觉得意犹未尽。实在玩累了,就坐在门槛上,痴痴地望着那轮明月,望着那个玉盘似的明月嵌在天幕中,凉爽的清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我的心好像在这一望无际的夜幕之下敞开了。渐渐的,我浮想联翩:只见一个貌美如花的仙女朝我款款走来,步态轻盈,白云一样柔软的衣裙随着阵阵芬芳的清风而飘动……在不知不觉中,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但嫦娥仙女亭亭玉立的身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现在,我一看见月亮,就仿佛看到了嫦娥迷人的身影,家乡那快乐的中秋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抹不去,忘不掉。

现在,我长大了,离开了那充满欢声笑语的家乡,来到了这个冷冰冰的城市,中秋自然也变得单调乏味了。虽然吃的是上等月饼,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对现在的我来说,中秋变了,变得陌生了。在中秋,我不再与小伙伴们嬉戏玩耍,也不再在大人面前撒娇,而是回到我孤独寂寞的小房间里,呆呆地望着那轮明月,可心中像有一道隔膜,将我与它阻隔了。无奈,我回到书桌前,继续与作业“奋战”。眼前浮现出了家乡中秋的快乐情景。

中秋,在我的生活中渐渐淡去了,一切,也都变了。唯独只有那轮明月,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她的高雅。中秋之夜,几缕凉爽的清风推开浮云的遮掩,她就像一位娇滴滴的少女,在我们的期盼中露出她美丽而又神圣的脸,流淌出了慈母般的温婉,将天空映得光彩夺目。周围还有几颗星星镶嵌在浩渺的夜空之中,银光闪闪,宛如一颗颗散发着绚丽光彩的珍珠,又似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淡淡的月辉轻轻地洒满大地,轻缓的银色弥漫了整个天空,就像一幅禅意的画卷,让人感到淡淡的凄凉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想着想着,乡愁在心中悄悄蔓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家乡小院的一花一草,,还有那中秋明月圆圆的笑脸。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小院,看着月光的清辉翻过墙院洒在地上,一地流银。看着婆娑的树枝在秋风中摇曳,看着繁星像孔明灯一样闪烁。

“啪”的一声,门关了,也关住了我的梦,我又回到了现实中,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和烟雾缭绕的天空。我真希望我能永远生活在美好的梦幻中,生活在温馨的家乡和幸福的童年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不被世俗所困扰。

中秋之月,照着家乡,照着我宁静的内心。我爱她!爱她的高雅,爱她的神秘,爱她的皎洁,但我最爱她纯洁的心。它让我感受到了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永远是最美好的地方。

篇6:中秋节思乡作文

又到中秋,儿时的记忆,于破旧的院中央,老榆树下,笨朴的农家饭桌上摆上几块月饼,那种核桃仁与冰糖等杂在一起的馅料,加上几个苹果,一盘花生,父母亲端坐,孩子们围拢一起,虽然由于父亲一贯的严厉,我们并不那么自在,但还是有很温暖的感觉。那时的农村院落,或整个乡村,有一份如今难以体味的纯净,要是天气晴朗,月亮真真切切,好像能触摸到,空气中弥漫泥土的腥香味,因为此时正是农忙接近尾声的时候,沉浸于内心的既有丰收的喜悦,亦有由劳碌转闲适的放松。如今的中秋,高档月饼琳琅满目,但那种引申而去的涵义再也不会有了。我们满足了囗味,却永别了曾经的体味。

就像月亮承载了我们内心对团圆的渴望,而距离撕扯了我们对故乡家的这些愿望。曾经我们对“遍插茱萸少一人”,只是摇头晃脑的背诵,我们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也只是若有所悟,如今,经历了所有,才会真正的举望低思,才看懂月的心事,原来满载的人间情事感伤。

当年,中间的一张方桌,被一个家围成一个完整的圆,内心便是满满的好,一个完整的院落便是稳稳的幸福。懵懂的少年在那一片天空下仰望,生活就像头顶的金黄,有外祖父母,有父母兄弟;有满地的'凌乱,有老屋高树;有十亩农田三分菜园,有牲口有禽畜,一条苍狗掩卧简陋的门口,好像那就是金灿灿的所有的日子,那个夜晚,我最大的心愿:定格在一起,那是家。这也是我能忆起的曾经的清贫却安乐的家。

少年本无愁,何来赏月眸,注视的是眼前的安宁,想着的是永久的团圆乐融。一轮圆月,在身外亦在心外,圆圆的家就够了。

儿时的圆月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我们在其中遐想未来,不及去追,如今却是一本斑驳的故事书,我们在其中怀念过去,追却不及。前植希望,后播惆怅,却是同样的月光?

如今,真正的圆月,睽违良久,只能是曾经的记忆,照耀着曾经的阴晴圆缺,心中却再难盛下它了。其实从外出求学至今,哪里还有月圆的时刻,更多时候,举杯相邀,对影三人,曾经的黑白,烙印成遥望的无奈。斑斓的世界里,早生的华发挽不回父亲的躬身成像,母亲的步履蹒跚。一样的月光,异样的凄惶,从不识滋味到老而迷茫,却是月之过?

成长,若发源于同一个地方的小河,载着同样的月光流向不同的方向,回归,却只能化雨飘落,有影无踪,有踪无长。一个大家庭的团圆,在这个慢不得的世界里,实在是一种奢望。感谢曾经的乡村院落吧,过往的家,家的过往。女儿、侄子侄女,谁知道未来会流向何方?旧人新月,新人旧月,变幻何常?

没有色彩便是最好且长久的色彩,一种味道也成了永生的味道,一轮圆月依旧,但人已老,情已别,老屋不存,老树不在,那铁灰的小桌,那榆木曲凳也仅能翻腾在月光下的记忆里。

礼尚往来于如今的大街小巷,月饼随处见,然月圆何时现,月圆尚有时,人圆何其难?今夜,可以吞下精致的酝酿,却道不出为何要这样,不一样的月饼,相似相随的忆难忘,可以醉一场,明日便是不一样的月光?

皎洁的寂寞里,谁在欢笑,谁在浅唱?

灿然的清辉下,谁在赶路,谁在彷徨?

缄默的流光中,谁在沉思,谁在张望?

清澈的圆润里,谁在把酒,谁在断肠?

此刻,母亲,我的亲娘,是否也端坐在故乡的月下,陪着石榴树下的疏影碎光。道是儿孙满堂,如今却谁在身旁?

明晃晃的相思里,却是一声叹息,两份牵挂,未语泪成行!

篇7:初二思乡的作文

初二思乡的作文:中秋之月,思乡之情

中秋之夜,仰望天空,望见一轮明月,但不是那皎洁的一轮皓月,天空中如烟似雾的乌云,弥漫在月光下,好像是嫦娥遮面的轻纱,既不疏远陌生,又有万般娇态。

一千三百年前的今天,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把有妙的天枰——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月似乎可以读懂人心,它是愁绪,也是寄托;它是伤感,更是思念。

月光如一泓清泉,轻轻写入小屋。倚窗望月。那凄清的光辉照的人心生怜惜。窗外一轮圆月夜色,树叶稀疏的梧桐在月辉的映衬下将最后几片枝叶无奈地撇下,落下了无尽的寂寞。明月的清辉照在苏轼的心上,却带不来一点安慰,在无奈的孤独与深切的思念中,苏轼挥笔写下:“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此刻,也许只有故乡的月亮可以给他许些慰藉了。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坐在月下,月饼的香味也融入在对乡愁的遐思中。是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了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初二思乡的作文:凡尘落雨,夜思乡

父母念儿郎,梦里饭菜香。

凡尘落雨夜,雨夜又思乡。

——题记

烟雨江南,多雨之都。雨刚停不过两日,今又落小雨。绵绵的细雨悄然而落,淋湿了房屋,打湿了树木。我于江南雨夜,独撑一把雨伞,为生活,奔波于上班和租住的房屋之间,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如此简单而枯燥的生活就这样日日复始着。

路人匆匆,擦肩不停留。街边,除却行色匆匆的人,尽是恍恍而过花色不一的伞!梦落凡尘忆往昔,那把江南古镇曾与之擦肩而过的油纸伞,伞下那张清秀的脸,至今再也不曾见过。或许,当时在蒙蒙雨中看到的只是一幕虚景,又或许,那注定只是一个梦,一个美妙绝伦,仿若童话的梦。

细雨如丝,纷落于伞面,随着伞上微曲的弧度汇聚于个个边缘的尖角。不断的汇集又不断的滴落,如丝如线且晶莹剔透。世人尽言,春雨贵如油,为何贵?贵就贵在它淋醒了沉睡的大地,为人们呈现出那一抹最清新的绿。人们感谢于它的恩赐,叹无以为报,只能在闲暇之日出门踏青,独揽一方美景,感受那三月春风的暖柔和那柳絮萌芽独有的悸动。信步于湖边旷野,看那随风轻晃的嫩草,像极了摇头晃脑的小精灵,惹人怜爱的小精灵!

临近清明,又想起往年上祖坟扫墓场景。居于他乡,已好久都没去过祖坟,不知谁人能予以解说,这到底算是不敬还是不孝?已不知,共错过了几个清明,也不晓的,又漂泊了几个春秋?

雨夜,看窗外微暗的街灯,街灯下淅沥而落的雨。雨打窗台,落雨纷落玻璃窗,看窗外纷飞的雨,油然而生一股思乡之情,此时,看窗上的雨滴,更像是许许多多晶莹剔透的泪,那些滴落心头,难以言说的思乡泪!

怀念家中的土炕,炕边贴有剪纸的古朴窗棱。儿时,是那么的喜欢雨。喜欢看雨,喜欢看雨中娇艳欲滴的花;喜欢听雨,喜欢雨夜趴在窗边听雨,就那样一直听,一直听到微笑着安然入睡。清晨起床,推开那扇窗,感受那迎面的清凉和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难以言说。院中竞相开放的花,花中残留的雨露,芬芳中蕴藏着灵动!时隔今日,依然记得那扇窗,那扇敞开的心灵之窗。依然记得那滴答的雨声和初开窗户迎面的清凉,泥土的芬芳。

暂居江南小镇,虽清闲之时可观炊烟渔火,看柳絮萌芽。但这些依旧是难解我的思乡之情,落叶需归根,他乡再好,也只能是暂居。人是感性的动物,他乡始终替代不了故乡,因为故乡有太多的感动,珍藏了太多我们的专属记忆!记忆在心,人若在,乡情难改!

凡尘落雨忆旧人,旧人故里居。牵念难断,落雨轻柔,看平日匆忙的步履,不知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听一曲音乐,沏一杯清茶。看徐徐上升的茗烟漂浮于舒缓轻柔的音乐之中,此时,不想再讲任何话,只想在那淡淡的清香中感受那不可触摸的灵动与妙曼。

白天不懂夜的黑,何人知晓君的愁?出门在外,一日不得成果,就一日难回家中!只因感觉愧对父母,无颜面对亲人。奔波与抉择之后,更多的是无言以对和茫然不知所措。空悲叹,乾坤已定,谁来扭?

人生路漫漫,何方匿先知?一条未知的路,无人指引,只能摸索着前进。回头,是家的方向,但只能想,却难再回!

江南落雨夜,雨夜又思乡。念家,念家中喷香的饭菜和儿时的玩伴,以及满鬓白发今生至爱的双亲。漂泊、想念、空感伤,唯愿父母健康,唯愿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健康!

希望天空可早日放晴,希望有一天能重回故乡,希望期待的那一天,不会太漫长。

篇8:中秋节作文:月圆思乡

中秋节且又是全家团圆的好日子,对外婆的思念,却日益不减,对于我来说,中秋节是除了除夕以外最值得大家团聚的日子。

我在北京外婆在安徽,相聚“十万八千里”原先我和外婆根本没有感情,也许是外公走后,也许是在老家时,我的心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留了一个位子给外婆,想到外婆是“空巢老人”心中一阵阵寒意。中秋节,眼看周围的同学都回到了家乡,和长辈们一起度过佳节一同赏月,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难受。外婆...

“喂,外婆?”“喂?喂?哪位啊?”“外婆,我是菁菁。”“哪个啊,小凤啊?”外婆的耳朵越来越背了...“外婆你吃了吗?”“还没有喂,正在烧锅。”“中秋节快乐啊!”我说,眼角流露一滴水珠,想想我的外婆,她佝偻着腰,却依然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想到着我又擦干眼泪,“外婆,今年放假我回来了看你啊!”

“好好好。”电话那方的外婆一个劲地喊好,外婆也很想念我。中秋,天上明月渐圆,家却远,思乡的种子渐渐萌芽,如雨后春苗般生长。小月色千里,天涯此时。淡淡愁思系两端,因缺思圆。很早,很早就准备着中秋的行程,中秋近了,行程却远了。失望如落英,纷纷洒洒,却又于事无补。

而我在月亮里我看到了外婆的面影,想到了外婆远在安徽的生活,我流着泪笑着对自己说:“今年寒假我一定回来看您。”月亮在向我点头...

篇9:中秋节思乡的作文

有关中秋节思乡的作文

时间飞逝,光阴流走,二十有几的我,离家也有些许个年头了,又是一年的中秋佳节,原本平静无奇的内心,不禁有了一丝涟绮。

依稀记得那年,母亲在我临行前的叮嘱与我已乘车走后孤单落寞的背景,她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神情,无疑像是一根锋利无比的钢针,深深地刺痛了我内心的每一寸土地,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丝牵挂一丝愁。只有离开了家后,才知道家的温暖,也只有在离开了母亲之后,才懂得母亲脸上一年多过一年的皱纹背后,是充满了您对儿的万般思念与牵挂。每每中秋佳节,您是多么的思儿心切!您是要强的母亲;慈爱的母亲;倔强的母亲。可每每儿的一个电话,却总是让要强的您为儿流下几滴带满了心疼与自责的眼泪。

这一年的中秋,您又是独自一人度过,记得小时候,中秋节,我们一起在阳台上赏月,吃月饼。我曾天真好奇地问您:“妈妈,月亮这么大,万一哪天掉下来了怎么办呀?”面对我无知愚蠢的问题,您溺爱般地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对我说:“傻孩子,月亮怎么会掉下来呢?就算它掉下来了,也有妈妈为你顶着,不让你受一点伤害。”听到这话的.我,那时会忍不住亲您一口,看到您脸上浮出笑意,也许那时候我根本无法体会那个表情背后的东西,然而幼小的我依旧开心极了。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天真、幼稚。也不能再像以前哪样与您亲近,更是连每年的中秋团圆也无法与您一起,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不禁有一些愧疚与自责,为了我,您真的是付出太多太多了。

我独自一人欣赏着圆月,孤独地过着中秋佳节。思念在一点点浮现,随着些许略带伤感的微风,飘向远方。那里,有美丽的家乡;那里,有我温暖的三口之家;那里,有我最牵挂的母亲。

篇10:中秋节思乡作文200字

中秋节思乡作文200字

今天是中秋节,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高高的挂在天空。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把一块月饼分成几份,每人一份,大家都非常开心的享用着美味的月饼,同时大家又尽情的品尝着香嫩的香水梨、香香的香蕉、甜甜的西瓜、酸甜的`葡萄……。大家吃着可口的食品,欣赏着有趣的电视节目,说着开心的话题,都沉浸在这团圆祥和的节日气氛中。

平时不怎么好吃的月饼也变得更加香甜可口起来,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中秋节啊!

篇11:中秋节思乡的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乡的作文

黄昏时分的清晨也令我陶醉。暮霭沉沉,江天寥廓。远山暮云分飞,江边红叶黄花飘零。极目望去,山映斜阳天接水,云随归雁一字长。晚霞虽不绚烂,却引得一片遐思。此时的塞外,或许真如古词中所写的'那样:碧云天,黄叶地。但这总也比不上千里清秋万里霜的中原秋景。然而我更欣赏纷纷坠叶飘香砌的江南。思绪所到之处,秋天并不总是那般肃杀悲凉,只是看秋的人心境不同罢了。

此刻,晚云渐收,淡天一片琉璃。云雾渐浓,笼着夜空,只几颗疏星漏出。

似水的风吹着似水的天,云微微散去,像是揭去了一层层面纱,月光淡淡地照着,真可谓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啊!

抬头注视,明月如霜,月华如练。莹无尘,素蛾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皓色千里澄辉。

环视四周,夜寒江静默,山衔北斗星。一江明月流泻,江心荡冷。

一轮明月,数点残星,看着看着,心境就跟着荡漾起来了。我不是本地人,虽说月无情思,但人有愁怨。记得有副对联这样写道: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想到这,心中不免泛起几分酸楚。远在海边的爷爷奶奶,年年盼今夜,月月盼今圆。可真到了月圆的时候,也只能像鲛人那样,对月流珠。

而此刻,我也只能对着这微风淡月,许下祝福的心愿。愿这祝福化作一股香甜,藏在月饼中,咀嚼之间,送给他们一个香甜的梦。我知道,中秋月园,哪怕天各一方,只要心意相通,也可以在月亮的光华里看见彼此。我想,这也是一种团圆吧!

现在夜已深了,月亮依旧圆着,依旧为异地的人们传情达意。月下,江水茫茫,秋风飒飒,玉露初临,清景无垠。赏月之人却抱影难眠。

中秋月儿圆,年年肠断处,岁岁情思中。

篇12:写中秋节思乡的作文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跟随父母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渐渐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上一个周末,爸妈回故乡,带来了属于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苏月。看一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有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芭蕉听雨的清凉,是彩云追月、寒鸭戏水、将军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是的,离开了不是故乡的家乡,却没有学会不是家乡的故乡的乡音;生长于酒不胜力桃花红的江南,却养就了豪饮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应该是思舟的浪子,还是思马的游侠。

且不论浪子或是游侠,总归都是要漫迹天涯,今夜,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和父辈一起,摆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遥祭九天的明月,还有故去的亲人。可以点一颗烟,默默地祝福远在异国的家人,轻问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乡的月亮。可以站在静静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随风抖动的叶子,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异地的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是否在同看一轮明月。

夜色已经寒了,侵人的月光如丝如网,真想抽刀挥断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篇13:中秋节思乡作文:中秋之夜

这是一篇描写中秋之夜的小学生作文大全

”妈妈还说了嫦娥姐姐的传说,我仿佛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姐姐就在月亮里翩翩起舞。

我们一边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饼,一边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啊,今天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三年级中秋节思乡作文是不是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相关推荐:

三年级范文:开学典礼

三年级写开学季作文:开学初

篇14:中秋节思乡作文:月下怀远

中秋节思乡作文:月下怀远

今天月亮圆了,又是一个千里共蝉娟的日子。

记忆中孩提时的中秋,是一方甜甜的月饼,是小伙伴的游戏、黑夜里的荧火虫和一夜快乐的梦。虽然在妈妈的嘴里,已经知道了故乡的名字,可是故乡毕竟好远,就如天上的月亮,还是吃一口月饼才是最真的感觉。

随年龄的逐渐长大,故乡的概念终于在脑海里有了深深的印象:那是父母终生不变的乡音;是家常便饭里最香的滋味;是每封家信上那枚圆圆的邮戳;是每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总不禁一遍遍想象的地方。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可它却如今宵的月亮,浓浓地装满了父辈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泪满襟。

几经生活的变迁,终于从南方回到了北方,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故乡,每个中秋的晚上,思乡的愁绪渐渐淡忘,毕竟是久居故土常忘家,笑看了月圆月缺花开落,醉遍了中秋寒冬夏时雨。对于曾经生养自己的`江南,只记得烟色朦胧,木棉如血,茉莉飘香,棕榈摇曳。还有中秋晚上的点点萤火。

上一个周末,忽然收到一位江南的朋友捎来的月饼,是杭州五味和的百果苏月,随来的还有朋友简单的一句话:那是很好吃的,你尝尝。

看一方小巧的月饼,白色的酥皮下,透着淡淡的清香,浅浅地衬着青红丝的颜色,那样的精巧、细致,轻轻咬一口,那种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记忆深处所有关于江南的回忆:那是小桥流水的婉柔,芭蕉听雨的清凉,是彩云追月、寒鸭戏水、将军令、步步高的旋律,是长眠于那里的无数的梦的回忆。

是的,离开了不是故乡的家乡,却没有学会不是家乡的故乡的乡音;生长于酒不胜力桃花红的江南,却养就了豪饮江湖道英雄的性格,至今不知我应该是思舟的浪子,还是思马的游侠。

且不论浪子或是游侠,总归都是要漫迹天涯,今夜,应该庆幸自己,可以和父辈一起,摆一份清供,倒一杯淡酒,遥祭九天的明月,还有故去的亲人。可以点一颗烟,默默地祝福远在异国的家人,轻问海外的中秋,可否有家乡的月亮。可以站在静静地院子里,看葡萄藤上随风抖动的叶子,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异地的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是否在同看一轮明月。

夜色已经寒了,侵人的月光如丝如网,真想抽刀挥断它,做一根思念的弦,伴以我此刻的低吟,和一曲悠扬的歌,随风寄到遥远的地方,陪你在每个寂寞的夜晚,做一个美丽的梦。

篇15:中秋节初二作文

又是一年月圆时,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的思绪都不得不为那轮明月所牵绊。

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到中秋,家里都特别热闹,每个人都打扮得喜气洋洋,家中灯火通明,很和谐,很温馨。我们吃了团圆饭后,就抱着一堆月饼上了楼顶赏月。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轮圆圆的明月,只见她卖力地展现自己美丽的身姿,与旁边闪闪的星星一起构成了一幅浩渺的星月图,让人沉浸在它的宁静与美丽之中。我转头看了看爷爷,他乐呵呵的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爬满皱纹的脸上放着红光,就像田野上一穗淳朴的红高粱。旁边的爸爸妈妈边吃着月饼,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也露出了可爱的笑容……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上了小学,一切都改变了。我的作业特别多,即使是中秋节也不例外,而我又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去完成作业,只好囫囵吞枣地吃完团圆饭,匆匆上楼赏月了。仿佛我只是例行公事,走流程一般。那时的我,再也无暇体会赏月的乐趣,在我眼中,月亮还是与往年中秋一样的大,一样的圆。看了一会儿,我兴趣全无,心里总是念着那没有完成的作业,便匆匆下楼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望着我渐远的背影一脸愕然……

今年中秋,我早早地完成作业,我不紧不慢地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家中又恢复了那种欢乐和谐的气氛。赏月的时候,我觉得今年的月亮似乎特别的美,月亮好似有点害羞,躲在云朵后面,羞答答地探出头,看到没有什么危险,便一使劲从云朵后跳了出来,尽情地向我们展现她美丽的风姿。而爷爷,爸爸他们脸上又恢复了昔日的笑容,一家人的欢笑声回荡在这寂静美妙的夜晚中。

原来内心的得失,会影响赏月的心情,不是月亮不再美丽,而是我没有静下心去体会它的美。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才会发现它的美。

相关专题 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