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教育课堂作文

中华学习小当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XXX教育课堂作文

【简介】感谢网友“中华学习小当家”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艾滋病教育课堂作文(共1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艾滋病教育课堂作文

艾滋病教育课堂作文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关于艾滋病的教育课堂,从中我获取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当HIV侵入人体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侵入,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艾滋病是如此的可恨,可怕。但目前,艾滋病仍然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1981年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蔓延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底,全球估计有3000万--36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个艾滋病病例以来,每年都有新增的感染者。

20据卫生部估计,我国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84万人,其中50多万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扩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难道我们就任其艾滋病猖狂地蔓延吗?不可能,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明确,与病毒传染的有关活动易于控制,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只要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为,感染的'人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没有感染的人也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仅对艾滋病病人本身造成危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存亡,由此看来,艾滋病不仅威胁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而且威胁着整个国家,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可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的确非常可怕,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仍然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应当得到的不是偏见和歧视,而是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关爱。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但是一些日常行为不能传播艾滋病,如拥抱,握手,公用厕所,一起吃饭,谈话交流,共用劳动用品,学习用品等,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通过这节课堂,我不仅了解到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还理解了那些不幸感染艾滋病的人的痛苦,我呼吁大家要关爱他们。

篇2:艾滋病知识教育进入中国各地大中学校课堂

齐鲁热线     -11-20

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的要求,中国各地大中学校从本学期开始,把艾滋病知识教育列入了相关课程教学当中。

今天中央电视台在新闻三十分节目中报道,在北京二中的预防艾滋病知识选修课上,老师正通过一个生动的游戏让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及危害。30多个同学的水杯中,原本只有一杯带有碱溶液,经过几次交叉换水的游戏,再用试剂检验,竟然传给了将近一半的同学。

学生在节目中说:我的水杯只换了一次水就被传染了,让我确实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通过这门课我认识到,艾滋病可能离我还远,但离我们社会已经很近了,预防艾滋病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据统计,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中有60%以上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在青年人特别是学生中普及艾滋病知识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今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从秋季学期开始,把艾滋病知识教育列入大中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

报道说,目前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的中学已经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艾滋病教育。山东省明确规定把艾滋病教育列入中学健康课教学内容。辽宁省已经有十几所高校把艾滋病知识列入公共课教学。

据了解,今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还将联合组织检查,对艾滋病教育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况进一步进行督促落实

[艾滋病知识教育进入中国各地大中学校课堂]

篇3:艾滋病教育宣传简报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日(11月28日)上午,莆田市教育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莆田分校、莆田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为主题的`莆田市学校防控艾滋病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莆田市政府副市长张丽冰、市教育局局长卓金贤、市卫计委党组书记许冬红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市教育局局长卓金贤对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生的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现艾滋病已入侵学校,侵害学生,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控制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保证青年学生身心健康。二要共担责任,齐心协力。学校防控艾滋病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要加强源头管控,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志愿者、学生家长的作用,形成防控的工作合力。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行政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卫生和疾控部门的合作,深入学校多渠道、多形式的.组织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教研和宣传活动;要将艾滋病防治宣传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卓金贤指出,通过此次的宣传活动,希望学生能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防控艾滋病的能力和水平,并把学到的艾滋病防控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远离艾滋病。

此外,启动仪式上还安排学生代表上台宣读倡议书,组织开展防控艾滋病宣传教育签名活动,分发防控艾滋病宣传单,并设置艾滋病综合知识宣传展板供学生阅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增强学生防控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据悉,莆田市学校防治艾滋病宣传周于今日起至12月4日结束。其间,莆田各县区也将相继开展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的宣传周启动仪式,制作艾滋病防控教育宣传展板,在辖区初中及以上学校进行巡回展览宣传;开展全校性的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讲座以及利用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校广播站等宣传载体进行宣传教育。

篇4:《艾滋病教育》电影观后感作文

《艾滋病教育》电影观后感作文

艾滋病,在常人看来一个可怕的词;艾滋病,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病;艾滋病,一种受进人们歧视的人!在11月30日,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的全体师生一起看了《艾滋病教育》的影片,才使我完完全全地认识到了“艾滋病”。

“虽然艾滋病人也可以拥有常人拥有的一切,但处于社会的误解和歧视,他们不得不把真正的自己封锁起来,饱尝病痛和背叛亲离的双重折磨······”这是影片中的一段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顿时,我对艾滋病人们有了几分敬佩之情。他们虽然受到社会的歧视和病痛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坚持着,超越了常人所可以承受的范围!他们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同时,我也感到无比的害怕,看到那些因艾滋病而无法和我们一样正常生活的孩子们。我顿感到死亡似乎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侵蚀着这么幼小的身躯!

“因为艾滋病,一切都没了,大人没了,小孩也渐渐的没了,就剩下空无一人的破落的房子,孤独地伫立在原地。”短短的几十分华考|zk168钟的纪录片,虽然整个条线,简单的像一篇小学生作文,但是感动我们的不是这个纪录片拍摄的手法和技巧,而是活生生面对冷眼、面对生活的挫折、面对艾滋病的威胁、面对死亡的那种无助的孩子们的眼神!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震酸意。

影片最后的结尾是夏天,生命力茂盛的夏天,给人一种面对未来的希望!

艾滋病人,他们是不幸的,但是他们跟正常健康人群一样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也许有很多艾滋病人都无法用真实面貌面对世人,可以说是不敢,他们有多么想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啊!这正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缺少的!

看完这部影片,心里难过了许久。不仅让我了解到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更让我走进了艾滋病人的生活,更加理解他们孤立无助绝望的心情。我们的能力现在还不能医好他们的病痛,所以我们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关爱。他们也只是一群无辜的受害者,我们要给予他们一份最起码的尊重和平等的态度!

最后,让我们大声喊出:“热爱生命,好好活着!”

篇5: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我校由点到面开始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我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只有一年的时间。刚开始,我也非常茫然,编制导学案不知从何下手,教材内容不知如何取舍,每上完一节课,总觉得心里不是很踏实。但一年下来,我感触颇深。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我谈谈一年来自己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没有兴趣,学生动也不动,就更谈不上互动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参与。我们做了一节示范课,没有华丽的“装饰”进一步创设英语环境,比如:课前唱一支英语歌等,老师和学生共同打着节拍唱着欢快的英文歌曲,复习旧知,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向新知。而不是和学生逗趣。课堂中应该进一步激励、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自信心,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英语高效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要多。比如在各个小组的展示过程中,几乎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本小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容。这样使每一个学生在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强。

三、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及时点拨,师生“互动”

学生思维的活动是开放的,多维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天马行空的。老师应多表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把握好师生互动的方向,及时点拨,使得整个课堂师生互动在有序、有节、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四、鼓励学生相互质疑

传统的教学提问有如下特点: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要始终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等问题,更要鼓励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特别是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广博收集,周密组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互动式教学就会开展的有声有色,高效有序。

篇6: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最近孙俪主演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剧中女主周莹在吴家长辈眼里就是一个大逆不道者,不够恪守妇道,不会像个大家闺秀一样说话做事,但在今天我们现代人看来,周莹则是一位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企业家。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一些价值观,我们倾向于用自己的判断去衡量他人,作为老师,衡量好学生的标准可能更多的是:听话,成绩好,而生长在一定环境中的人自然也是接受了他周围的价值观。

初见小浣熊,他还是一个刚上四年级的孩子,然而人小鬼大,可谓会察言观色,行为放荡不羁。第一节语文课,走进教室,小浣熊抱着一堆零食在那里吧啦吧啦地吃得津津有味。

我淡淡地对他说,要上课了把吃的收起来,他看了我一眼,继续若无其事地吃着冰激凌,“东西放一边,等会休息时再吃。”我又强调了一遍,谁知道小家伙像一只弹跳起来的小皮球,气鼓鼓地走到垃圾桶旁边,狠狠地把东西扔了进去,然后像一只被激怒的小野兽一般对我嘶喊着,“是你,你把我冰激凌给扔了!我恨你!”接着跑到位子上,趴在座位上哭了起来,留下在旁边一头雾水的我。

迅速冷静下来,以自己的经验判断,这分明就是一个不讲道理没规矩的“小恶霸”,对付他是不能心慈手软的,于是我也便煞有其事地给他讲道理,说了五分钟都不见效,担心会影响上课进程,只能去门外搬救兵,向小浣熊的妈妈说明情况。

小浣熊的妈妈听了后,怒火朝天地走进教室,劈头盖脸地一路用方言骂着,一边揪着他的耳朵往外拖,小浣熊就像一只树懒一样死死地趴在桌子上,妈妈那娇小的身材根本拉不动他,一直骂到口干舌燥也毫无作用。见状,我只能苦笑着劝他的妈妈,还是交给我吧,您去门口歇着,“XX,你不上课,回家去关起来,晚上让你爹打你!”妈妈气鼓鼓地走了,留下一脸无奈的我。

瞬间,秒懂自己的说教为什么半分作用都没有,跟小浣熊的老妈叫骂比起来,我的批评简直是给他挠挠痒,于是,我只能妥协了,“咦?你看这儿是什么?好奇怪啊,好好笑啊。”三十秒后,小浣熊终于抬起了他的头,看着墙上的漫画,发出哈哈的傻笑。

我白了他一眼,“原来,你是在装哭,故意拖延时间,是吧?”小浣熊揉揉眼睛换了一副孩子的腔调,揪着嘴巴说:“我讨厌语文!我不想上补习班!我妈非要我来的。”听了他的诉说,明白了如果要和他友好地相处下去,只能用给他带来乐趣的方式进行上课了,pop少儿的教室里安排了各种有意思的上课小道具,东西南北的小魔方,画着卡通画的小鼓……于是,小浣熊终于可以在玩耍的情况下学习了。

从此,每周,老师们给小浣熊上课,变成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个性化的教室太小,关不住喜欢上窜下跳的他。于是,经常见到老师紧紧跟在他后面,把突然跑出去的他拖回来。终于下课了,这个时候,他便探头探脑地在教学区里晃荡,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爆粗口,然后若无其事地笑着。

之后的交流中,才明白在小浣熊的世界里,天不怕地不怕,随心所欲骂人是他自我炫耀的资本。小浣熊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但内心实际上很善良的,依然保留着儿童的天真,他只是一个被家长宠坏了的孩子。例如,上课吃东西这件事情,他的妈妈只是一边偶尔骂骂他不准吃,一边又大包小包地在上课的时候给他送过来,担心孩子吃不到东西饿着了。其实,作为一个孩子,小浣熊还不能完全分清什么对错,他只知道用自己从周围环境习得的方式来满足自我的需求,内心依然是细腻敏感的心。有一次,他因为不听话,刚被英语老师骂过,我又接着教训了他,结果他哇啦一声委屈地哭了起来,说道:“我讨厌你们,你们总是把我和其他学生比!”

我看着他,“我从来没有这样对你说过。”

“哦,那是英语老师说的。”

“男子汉,哭什么?”

接着他就把自己内心受到的委屈,自己在家里的遭遇吐露了出来,经过一番沟通,才明白了小浣熊为什么人小鬼大。过早接收外界成人世界的不良信息,而且毫无保留地面对着家中的负面情绪,让他在处理自己的内心负面情绪的时候,只能通过模仿大人做法的方式来解决。

三年多的时光在每周一次的课堂中流逝,小浣熊的变化是点点滴滴的,身高在不知不觉间从只到我胸口,变成了比我还高一点,行为的变化却是在某个瞬间突然出现。

今年秋季开学,小浣熊要上初一了。本学期第一次课堂上,他居然乖巧地坐着,上课的时候不停地向我保证以后都会认真听讲,只求我继续教他,我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最后,两个小时的课程,小浣熊居然真的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哪怕让他动笔答题的时候,他都没有流露出太多反抗的情绪。一节课,反而是我在心里默默感叹,这是我认识的小浣熊吗?

是外界的压力,以及潜移默化的教导,让小浣熊有了巨大的改变,“竹子”的生长悄无声息,然而标志性的节点却是在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小浣熊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自己的鉴别力,所以他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外界给他的信息,这导致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具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懂得在周围接受的信息中去选择自己需求的内容,从而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且会有反复性,但用心养育,当花朵绽放的时候,才会觉得格外的美丽。改变一个人原本就非易事,教育一个孩子需要耐心、陪伴、鼓励等等,时间会带来改变,最终看见花开。

篇7: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在提升课堂品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把理想课堂和其他工作割裂开来。理想课堂的工作应该成为研发卓越课程工作的根本奠基工作之一;理想课堂的工作也应该成为完美教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理想课堂工作所遵循的一些原则,也可以成为家校共育活动、大讲堂活动等的一些原则。归根结底,所有的教育之道都是情理相通的。

在学校推动理想课堂这一过程之中,有一些特别的方法,需要我们更有技巧地掌握。

随时听课法

在学校应该养成一种习惯,每位教师都认为随时被人推门听课是一个正常状态。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多真实的课堂才能够被研究者和推动者所掌握。在进行推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要记住,尽量以对课堂的优点进行表彰的方法来开展随时听课这一行动;否则,随时听课,就会越听越紧张,越听越不开心,这种方法就不可能真正持续下去。只有把随时听课法变成一种对优点的发现、对成绩的赞扬;同时,从暗地里变成对更多不足的掌握,才能真正让随时听课法赢得人心,才可以更好地坚持下去,并且更真切地推动老师们对理想课堂的认可,以及主动希望改变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课堂品质的信心和动力。

体系教研法

学校中开展理想课堂的体系教研,和区域开展的专题教研类似,从方式、方法上没有大的不同,但是,从整体的细节把握上,学校需要进行不同的整体安排。

对于区域来说,推动理想课堂行动,推动的就是全员的教学技艺的提高,但是对于学校来说,人力、时间都不足,而课堂又是平时必须要实战的场所,这就需要学校在教研中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才能有规划、有目标地完成理想课堂教研。

比如围绕教材某一单元的主题进行深入地探讨,那么这样的教研就是集体备课;又比如围绕着不同的学科进行课堂的教研,那么这样的教研就是了解不同学科的工作,推动不同学科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把课堂的各类研修,和平时的其他培训结合在一起,以公开课的形式,以观摩课、研讨课等不同的目标,进行课堂细节的打磨。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以把理想课堂做得高效,同时把日常的备课也变得高效。这样两相结合,真正参与教研、参与理想课堂研讨的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少花力气,那么每个人都会以一种更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也只有这样顾及到一线老师具体的工作负担,才可以协助他们节约精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一线的教学工作。

师徒结对法

传统中的师徒结对,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很少采用了。

从教育来说,师徒结对这样共同成长的方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之中,好的师徒结对,不仅仅是师傅对徒弟传、帮、带的过程,也是师德的传播,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的濡染,当然,也就会在理想课堂的工作中更能体现出来。因为师徒结对,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专注地一对一地进行沟通交流。师傅和徒弟互相进入彼此的课堂,甚至共同用大教室来上两个班学生的课,彼此观摩、互相提醒、共同研究的过程,就会成为在工作之中润物无声的提高,并且因为双方互相能够进入课堂,也就能够更深入地发现课堂之中的问题。尤其是在教学经验这一层面上,教师互相之间传授的经验,虽然不见得有着高超的理论,但往往是对当下最为有效的。

需要特别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不能简单地把师徒结对变成一个封闭式的师徒小团体,而应该把这样的制度变成常态,师徒和师徒之间也应该互相进行交流,不仅可以让徒弟互相竞争、师傅互相竞争,而且应该在不同时期让同一个徒弟拜不同师傅、同一师傅收不同徒弟,从而以多种力量更好落实师徒结对这种形式,把传统的关系转化为现代关系,让教师中的师徒也能教学相长、彼此成长,从而推动理想课堂的效果最大化、最快化。

个案微研法

在生活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教育事件,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课堂上,常常会给课堂教与学带来干扰,这是困扰老师最大的问题。

这些突发的问题,虽然形式上是突发,但是形成却有漫长而复杂的原因。老师在课堂上解决了这一次,未必就不会再发生下一次。

所以,在理想课堂的推动中,特别推荐用个案微教研的方式,围绕课堂上突发的状况,进行15分钟到30分钟内的,尤其是以年级为单位、以办公室为场地的一种理想课堂教研方式。

这样的教研,短平快、直接、针对性强,在积累之后会形成对相关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此同时,给老师如何处理课堂问题提供了更多借鉴之处,能在当下拿来就用,是一种特别受老师喜爱的方法。

辩论争鸣法

理想课堂的推动中,一方面要注重传、帮、带,注重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另外一方面更要注重正确理念是否在课堂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必须特别强调,正确的理念,未必就是最新提出来的,而是指真正正确的理念。因此,正确的理念可能会在新教师的心中,也可能会在老教师的心中。

在教学中有着不同的理念,就会产生不同的做法。但理念的产生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理念的落实也是无意识中进行,对理念的修订也就变得格外艰难。因为一旦要扭转一个人的观念,必须要这个人自己从内心产生认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生硬地去扭转一种观念,势必会引发对方的反感,不可能真正地取得好的效果。即使一位老师表面上说出认同的话,可是当老师走进教室关上门的时候,一个人在行动中,一般不可能做出自己不认可的事。

推行的理想课堂“辩论争鸣法”,就是组织辩论甚至辩论赛,对有关问题进行争鸣。具体做法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要么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要么是在教育书籍中所记录的,围绕这些案例进行不同教学方法、课堂如何开展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通过集体的力量、智慧的碰撞,最终赢得更多的认同。这样一次又一次、一人又一人的交流和传播,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一群人的理念。

这种办法虽然见效并不明显,却是一个真正能够落实到根本的方法。如果一所学校要想真正长久的.推进正确的课堂改革,必须推行正确理念的扎根。因此,以“辩论争鸣法”构建理想课堂,是一个必须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个方法,缓慢而彻底地改变陈旧的、错误的教育教学理念,最终将会让全员坚定而全面地把正确的方式方法,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中。

自评反思法

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每位教师每天都会走上自己职业的舞台。那么每一堂课,不仅仅是学生的课堂,更是教师的生命绽放的一段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教师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朵又一朵浪花,如果不及时记录,那么水花就迅速消散在水中,根本无法留下任何印记。

采用“自评反思法”,请老师们每天选择课堂上的一个小点进行一次自评反思。自评反思不用长,两三百字、甚至一条微博140个字就够了。每天对于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反思,积累之后再在教师之间进行互相沟通、互相探讨,收获会更大。

长久的反思和积累,就可以把更多的教育智慧集中起来,把更多的教育难题也集中起来,对智慧进行分享,对难题集体攻关。无论是有针对性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集中群体力量时,都会超过个体的力量,增进解决的可能。

对于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还应该意识到:一旦是在课堂上普遍发生的问题,就是该校教育之中存在的漏洞。从这一角度来讲,“自评反思法”也是请老师在自己的实践中,为学校更敏锐地发现更多问题,更积极地承担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打磨法

理想课堂之所以难推动,是因为每一次推动的时候都意味着真刀实枪――每一节课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人员。

所以,综合以上种种提高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教案研讨法”:写出合适的教案,就等于用大脑已经上过一次课,通过对不同的教案进行共同推敲修改,就是一种理想课堂的研讨方法。

在生活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是,这个常见的方法,常常做,却不见得会产生如期的效果。

因此,真正在实施理想课堂的“教案研讨法”的时,要注意两大原则:教案要少,研讨要透。

第一,教案要少,指的是数量要少。每一次备课都应该结合着具体的工作来进行;同时,教案的书写一定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工作的常态。用于提供研讨的教案,是比一般的教案更为深入,不仅仅能够有自己的做法,更能够提供做法背后的理论支撑,最起码是自己如何思考的、如何行动的原因。要求老师提供这样的教案,就不能在数量上有更多的要求,不可以一次要求写出很多的教案,而应该留有很长的、足够的时间,供老师们进行打磨。

第二,研讨要透,指的是要有深度。在研讨之中,围绕着一个教案,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够细心,一定要很全面。只有不放过每一个问题,真正地围绕着这个教案方方面面的问题,不仅仅指出问题的现象,更能深入分析讨论问题的原因,且把问题真正地从宏观背景到具体人物都条分缕析,还能结合着这些分析,举一反三地举出其他的例子进行佐证,才能真正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教案学习更多教案,最起码是学习到上某一类课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深入的过程中保证了品质,也保证了热情。所以,建议类似的研讨最多一个月举行一次,正常情况下一个学期进行两次即可。

篇8: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一) 高度重视前备课。

所谓前备课,这是我自创的词,实际上指的是参加集体备课前的独立备课。时下集体备课盛行,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一个职初教师只靠着集体备课而教学,很显然是本末倒置,会严重阻碍自身专业的进步。

语文备课有其特殊性,既需要教学设计,更需要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设计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和困惑;然后再借助相关资料深度解读文本,将文本读懂、读透。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能完全“借鉴”他人的案例。即使是名家的课堂实录,也不一定就完全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切不可拿来就用。只有经过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课堂设计能力,也才有可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有了自己比较深入的“前备课”,再去参加集体备课,将自己的想法和同行交流乃至碰撞,这样的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形成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成员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二) 客观看待公开课

时下教育界对公开课的评价,负面的居多,认为公开课是“做”出来的,不符合日常教学的实际。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也不客观。公开课本就不同于日常课堂,对教师而言,它代表着教师个人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教师的最佳风采,我们不能要求每一节家常课上成公开课的水平,同样也不能接受一节众人观摩的公开课过于家常而丧失了观摩价值和研究价值。

对职初教师而言,“打磨”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是一个非常有利于专业水平提升的过程。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认为公开课最能锻炼人,成就人:它能锻炼一个人的“胆量”,这对职初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备课的过程不断考验着一个人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信念;课后接受多位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能拓展教师的视野,更新教学的理念;成功地开设一节公开课,能够让教师获得成就感,获得一定范围内的认可,这对职初教师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动力。

音乐家的作品是一首首广为传唱的曲子,文学家的作品是一篇篇大受欢迎的小说,那么,教师的作品是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又有何不可?

(三)乐于参加听评课

上好课是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为了上好课,我们不仅要多读书多思考,还要乐于参加听评课,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多向名师大家学习。

关于听课,我认为职初教师首先要走出“听一课,上一课”的误区。如果听课仅仅是为了模仿,那么提高将会变得非常缓慢。我们在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之前,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熟悉文本,要有一个初步的教学设想。听课时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听课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还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总而言之,作为职初教师去听课,决不能把自己当成课堂里的一个学生,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速记员,而应该努力学习课堂观察的专业知识,从别人的课堂里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促进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听课之后,职初教师应该勇于参加评课,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和授课教师、听课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我们的教育界,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每次公开课后进行评课,说话机会较多的一般是资深教师,而职初教师往往只能充当一个聆听者。在这种情况下,职初教师应该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主动发言,主动求教。我们相信,每一个资深教师都乐于帮助年轻教师解疑答惑,乐于对年轻教师不成熟甚至不正确的想法进行提点,提出建议。长此以往,职初教师在课堂教学领域会越来越成熟,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将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

篇9: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就是老师教学理念必须高效;学生所获必须高效;教学投进产出必须高效。高效课堂可以回纳为高效果、高效力、高效益。那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留意哪些题目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为学生营建有益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二、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题目情形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夸大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题目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习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培养学生的思惟能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题目情境时,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由于创设题目情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趣,若题目不能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爱好,这样的题目不可取。其次是题目有数学味。若题目中数学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数学题目,这样的题目也不可取。最后还要留意题目有挑战性。要有挑战学生思惟的功能使学生在数学思惟得到极大的开发与发展,但是在为学生创设题目情境中要留意,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要留意创设题目情境所占时间不宜太长。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往

新的课程标准夸大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惟活动,夸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换,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数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往发现题目,往解决题目,往动脑、动手,往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总之,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步课堂效力。

篇10: 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高效课堂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否高效,就要看学生和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而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高效的核心所在。课堂中的流程优化、时间操控、学生主体的发挥等是我们能否实现高效的依托。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

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探索出高效课堂新途径。

篇11:小学课堂教育

近年来,诵读经典,践行国学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这是教育发展“线谱”中的一个特殊音符,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迫切需要。

此举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家长们的充分认同。

实践表明,用经典润泽孩子们的心灵比单调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校园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文明语言,鞠躬问候取代了以往的脏话、打闹行为。

各种“小志愿者”、“服务小队”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

家长们也纷纷反映说自己的孩子懂事了、孝顺了……

篇12:小学课堂教育

摘要: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一个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何能够将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质,这是小学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文中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如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如何有机渗透德育,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影响因素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在孩子成长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求他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但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贪玩的天性容易让他们走偏,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

如何能够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塑造人格,这才是教师们永恒的主题。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要想在学习上发动他们的主动性,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

所以,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

要把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每堂课变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我们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如可以讲解《中华成语故事》中的《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

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陶行知先生一直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是一个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一个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一个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一个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一个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

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

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课堂之中!

三、多与学生谈心,拉近距离

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集中体现一个爱字。

首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经常同他们个别谈心,从学习、心理、爱好、家庭等处了解学生,利用晚上经常同学生电话沟通、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变化,然后在对症下药,针对每个同学不同的特性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对他们只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只能加大与老师的对立情绪,给以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现在教师普遍对学生没有耐性,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真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小学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

教师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教学就一定能把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茁壮成长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结合传统的教育特点,将各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紧密结合,趋利避害,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更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黄耘.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 高教论坛,,(7)

[2] 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M].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罗飞. 浅谈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J]. 科海故事博览,,(4)

[4] 黄巍.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

篇13: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总结精选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依据市卫生局转发文件精神,结合丹东地区“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市积极准备,并下发文件要求切实做好“世界艾滋病日”的防治宣传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今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副主题是“预防艾滋,关注生命”。

二、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

对于我校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领导亲自带头,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宣传工作是我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只有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才能进一步扩大我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相关的禁毒知识等。让学生充实思想,完善自我,与文明修身活动紧密相连。通过这次讲话,净化同学的心灵。

学校利用星期三主题班会、各班后黑板报、学校宣传栏、挂图,知识讲座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宣传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通过计算机课,让每个学生从网上查找艾滋病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4、我们利用教室多媒体组织学生生观看各类艾滋病宣传片,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更多的了解到艾滋病宣传活动情况,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用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同学。

总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的了解。通过活动,教师和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今后,我校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力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14:艾滋病预防教育影片观后感

一直以来都对人类健康及病毒之类的东西很关注,坚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快乐生活、工作的同时也不可对身体健康掉以轻心。有幸选上了杨老师的《艾滋病毒与人类健康》这门课程,短短的几节课的课程而已,本人就已了解到病毒对人类的侵害的威力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会染上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病毒。观看了老师播放的艾滋病宣传片《在一起》,本人受到的触动很大。

这部纪录片描写的是影片《在一起》的拍摄过程,以此作为主线,围绕着三名志愿者在剧组的生活展开,同时也通过专家和志愿者的讲述,普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在剧组这一小型社会中展现了反歧视艾滋病的宣传。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大家由害怕、恐惧到了解到熟悉,慢慢的消除对他们的恐惧和歧视,然后对他们伸出友谊的双手,和他们成为朋友,当他们离开剧组的时候,给他们热烈的掌声和拥抱,让老夏、小泽涛、刘老师感到大家的关爱和温暖。

非常感动于那些敢于直面镜头的患者,以自己的心声唤醒整个社会和普通大众的关切。记得剧中老夏因为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不得不离开剧组回去换药,剧组所有的人向他道别,在将要离开之际,他的一句“谢谢大家,和你们在一起很开心,因为你们没有歧视本人??”让大家动容。他们的'要求真的很简单,就像纪录片最后描写的那样,一位年轻患者举着“本人是艾滋病患者”的标语,请求人们给予一个简单的拥抱,或是一个平等的眼神,当一位80多岁的老妈妈这样做的时候,他竟然会感动的声泪俱下。

以前就知道艾滋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总觉得那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就好了。没想到艾滋病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生活当中,它可以离我们很近很近,然而一旦患上那将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悲剧。我们会或多或少的对艾滋病患者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们,总认为性生活不检点的人才会患上,殊不知在非正规的医院输血、对艾滋感染的男友身体健康不了解与其发生8系,最终会伤害到自己,这样的痛苦将会如阴霾一般笼罩在自己的天空上,失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其次就是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退一步来讲,纵然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感染,难道这就他们个体的错误吗?本人通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总看不起或者脏兮兮,或者愚昧落后,又或者危害社会的那些人,难道这都是他们个体的错误吗?如果他们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和我们一样,会不会人家更有素质,更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呢?难道这样的错误不是这个社会强加给他们的吗?想到这里,不仅非常感谢本人的父母给本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教育,同样也非常同情生活在社会或者文明最底层的那些人。而艾滋病患者生活在底层的底层,近乎于与本人所处的社会隔绝。从本人的角度而言,不渴求我们要拿出多大的举动来救助他们,只要我们在遇到他们时能给予一份平等的态度和最起码对一个人的尊重。

看了这部纪录片,不仅让本人对艾滋病有了科学的了解,对艾滋病人的诉求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让本人对这个社会添加了一份同情。我们要尊重艾滋病人,不要歧视他们,因为他们当中很多是被迫传染的,他们也是人,需要社会关爱!我们还拥有健康的人要注意身体健康,正如影片中所说的“热爱生命好好活着”,同时希望医学加速发展尽早研制出对抗艾滋病毒的药物,造福人类!

篇15:艾滋病预防教育影片观后感

看了此次艾滋病宣传视频后,本人对艾滋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认识到了艾滋病的危险,但更多的是心痛,下面本人来谈谈对此的深刻感受。

首先来谈谈本人在网上搜到的艾滋病患者,那是一个令本人心灵震撼的照片。那是一张只有后背的照片,却让本人的心一阵阵地痛了起来。黝黑的脊背仿佛只剩下了骨头,皮肤皱的好似一个被水洗后干了的纸。想想这个被艾滋病么缠身的少年,本该是背着书包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纪啊!可是艾滋病么却夺走了他的一切。接下来再讲一个身患艾滋病的孕妇,那是一个观察记录视频。孕妇在镜头前一天天憔悴,一百多天过去了,镜头前的孕妇身形都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肚子也在逐渐消瘦。孕妇不应该是一天天变胖吗?可艾滋病孕妇却在不断的被吞噬。

以上的两个艾滋病事例让本人十分惊恐,艾滋病太可怕了,本人要避而远之。

可是看了此次视频后,让本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艾滋病是很可怕,它无药可救,得了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但是,艾滋病不会像其它病毒一样随便传染,艾滋病只会通过血液乳液和性液传染,唾液和平常的生活起居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的,只要做好自本人保护措施,艾滋病是不会滥传于你。相对于其它病毒,艾滋病是相对稳定的。

最后,本人希望大家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患者是需要关怀的,请大家多关爱艾滋病患者。

篇16:艾滋病预防教育影片观后感

《费城故事》是一个关于艾滋病人遭遇歧视的电影,看来让本人感受颇深。

每个人都有在这个世界上公平生存的权利,艾滋病人也应该一样,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它的可传染性而受到个方面的歧视,用工歧视,等等一些方面的歧视。

本人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让大家都来了解艾滋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魔鬼来看待,对艾滋病人敬而远之。只有我们对艾滋病有了了解,才会消除心中的恐惧,才会从心底来真正的接纳这些特殊群体。

很高兴的是,艾滋病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在世界上,设置了世界艾滋病日,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了我们逐渐开始关注这些群体,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也日益增多,相信不久艾滋病将会被攻破。

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少一些安得鲁,艾滋病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和遗忘,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篇17:健康教育说课稿:预防艾滋病

健康教育说课稿:预防艾滋病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预防艾滋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健康教育课规定中学校艾滋病专题知识学时安排为2 学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症状、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但由于时间限制,共用1个课时。主要采取课上讲授、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教学方式来完成。本内容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来说,能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因此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通过对学生和内容的分析,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HIV,简述其致病原理;

2、了解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辨别可以感染艾滋病(AIDS)的行为;

3、关注艾滋病(AIDS)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及现状;

4、关注艾滋病(AIDS)的预防和治疗;

5、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认同“关爱艾滋病人”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艾滋病的预防和传播

二、说学生

本课程针对初一学生开设,初一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开设本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小组学习、情景剧表演等来完成本课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讨论话题;日常生病生病,让学生观看图片,引出艾滋病话题。

观看文字资料:艾滋病的蔓延与危害,由此导入新课。

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冷酷的现实:艾滋病的肆虐已使许多国家失去了大量年轻人和劳动力,平均寿命开始缩短,一些国家的经济甚至濒临崩溃。人们不能不承认,艾滋病这种现代瘟疫,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文明。自1981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截至11月底,全世界累计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仅,全世界就新增病毒感染者300万,

20,全球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专家预计,在至这5年间,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将达6800万人,其中550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二)新授:

一、什么是艾滋病(AIDS)?(结合可见讲解)

1、病原体:(图片显示)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HIV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侵染过程及症状:

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

而 HIV恰恰以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通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最终使免疫系统的良好防御体系土崩瓦解, 各种病毒、细菌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最终,人体因为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HIV感染就是艾滋病吗?(课件显示)

HIV感染是指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带毒状态,个体即称为HIV感染者。HIV感染是终生的,感染者终生有传染性。

艾滋病是HIV感染最后的,并且也是最危急的状态。此时HIV感染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称之为艾滋病人。

艾滋病人必须是感染者,而感染者却不一定是艾滋病人。大多数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很多年内,从外表上看不出与健康人有什么不同。当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这个过程一般要经过5-8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平均8-,发展中国家要短些)。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是艾滋病病人都能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2、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结合课件讲解)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1) 性传播

(2)血液传播

a.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b.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c.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三、情景剧表演(课件显示问题,分组表演)

(1)你的一位亲友病了,现在需要输血,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篇18: 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总结

为了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切实提高青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艾滋病能力,教务科于3月18日下午3点30分,在一号阶梯教室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程洪广老师主讲,口技专业180余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程洪广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艾滋病的致病原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用生动的事例、大量的数据以及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们深刻地了解了艾滋病的危害,知晓了有效防治艾滋病的具体措施及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讨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教务科田琳琳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并呼吁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洁身自好,做预防艾滋病的坚强捍卫者。根据教务科相关工作安排,接下来会在其他班级相继开展有关艾滋病防控知识讲座,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相关专题 艾滋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