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地瓜作文

林更新进度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奇妙的地瓜作文

【简介】感谢网友“林更新进度”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地瓜作文(共21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奇妙的地瓜作文

地瓜是我们最熟悉的植物了,它不仅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日常的食用品,但许多人却不知道。

课堂上看到的这几个地瓜,头上长着长长的藤条,藤条上长着一些心形的叶子,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几只绿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地瓜长得又大又胖,就像一个肌肉结实的奥运会运动员。地瓜的身上还有青一块紫一块的,活像一个被殴打的少年。经过钱老师精心的呵护,地瓜长得特别好,虽然我们知道长芽的地瓜不能吃,但还是忍不住流口水。上个月清明节放假,钱老师的地瓜差点因为缺水死掉,还好及时浇了水才活过来的呢!

地瓜分为土生和水生两种,水生的地瓜能涨地瓜叶(又称地瓜苗)但水生地瓜就不能吃了。土生的地瓜也能长好多地瓜叶,地瓜又香又糯又甜。生地瓜闻起来有一股清香,像是雨后落在野花瓣上露珠的味道,清清的、淡淡的。当然钱老师请我们吃的地瓜可是她花了65元钱买回来的,有紫有黄两种。第一次吃生地瓜,感觉生地瓜很好吃,跟地瓜叶味儿一样,又淡又清又干净,而且嚼起来很有嚼劲儿,脆脆的,跟马蹄差不多。熟地瓜软软的,甜甜的。据说地瓜皮可以治癌,地瓜可以用作药材,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地瓜就能得到缓解。

我问大家一个谜语:“可治病,可用药,水生土生我知道。可清蒸,可火烤,现在桌上都需要。”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对呀!地瓜呀!这个谜语既是一个总结,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地瓜的无穷奥妙。更重要的是,它成就了我写出内容丰富又生动的习作。

篇2:奇妙的地瓜作文

地瓜,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食物,你们也许都吃过,但是有没有自己在家中种过地瓜呢?我在家就种过一个奇妙的地瓜,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地瓜的成长记吧。

这棵地瓜是我和同学出去挖地瓜时捡回来的,当时我看见地里有一个特别瘦小、营养不良的小地瓜,我看它特别可怜就把它带回了家。

回到家,我把一个小小的盆洗干净,倒入清水再放入几颗鹅卵石,它的家就做好了。把这棵小地瓜放进小鹏里,过了几天,它的底部就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小根须,地瓜没浸入水的部分冒出了一个个紫色的小芽。没过几天,它已经由小须小芽长成了枝繁叶茂、根须粗壮的地瓜了。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地瓜的叶子是会像向日葵一样,跟着太阳走的哦,有时候风可能很大会把我的地瓜吹得东倒西歪,但是过几个小时,它顶部的叶子又会自动向着太阳的方向继续生长,你们说是不是很神奇呢?

你别看地瓜很普通,可它全身都是宝呢,如果你的肠胃不好或者没有食欲,你就可以吃点地瓜试试,据说地瓜既能帮助消化又可以防癌的哦。真是好大的作用呢!

蒸的地瓜大家应该都吃过了,但你们吃过生吃地瓜吗?今天的课上,我品尝了老师给的生地瓜,很硬、吃到嘴里感觉粉粉的,有甜味但味道很淡,有花生味,我个人觉得不太好吃。

真是小小的地瓜,大大的奥秘呀!如果你也种种地瓜,说不定能观察到更多的不一样哦!

篇3:地瓜

去年春节期间,我和安琪姐姐到大溪的外婆家玩,期间发生了好多开心的事呀。玩鞭炮、放烟花、领红包……可是最难忘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烤地瓜喽。

那天,外婆邻居家的一个叫小文的小女孩来和我们玩,外婆家连电脑都没有,电视又被我那不大懂事的表弟霸占了,那我们玩什么好呢。这时小文提议说:“那我们去烤地瓜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我和安琪姐姐的热烈响应。虽然以前在龙岩的姨姨家玩的时候我也经常吃到烤地瓜,不过那都是买的。我想,自己烤的地瓜吃起来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烤地瓜先得有地瓜,于是我们先是去附近的田里看看有没有人家种地瓜。可是一连看了好几块田,连地瓜叶的影子都没有见着。最后还是在已经倒塌的旧楼――东山楼的废墟上发现了地瓜叶在肆无忌惮的蔓延。在这里挖地瓜是不会有人来干涉的,因为这可是外婆家的老楼。

我们向一位在旁边地里劳作的老爷爷借了一把锄头,就开始挖起地瓜来。我先是挖到了一个超级大的地瓜。安琪姐姐一看就吓着了,马上说:“待会我要吃最小的地瓜。”就在这时我又挖出了一个只有大拇指大小的小得可怜的地瓜。想到刚才安琪姐姐说的话,我不由得捧腹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

挖到足够多的地瓜后,我们就开始烤地瓜了。我负责找干枯的木棍,安琪姐姐负责搭架子,小文负责拾杂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我记得爸爸以前和我说过他小时候烤地瓜的经历,他说过地瓜不能直接放在火上烤,要不还不等烤熟就会先烧焦的。我们先用湿泥包好地瓜再放在火上烤。火烧起来了,热得我不禁后退了几步,我干脆就把外衣脱了,到一边看安琪姐姐和小文烤地瓜。安琪姐姐用木棍不断转动着放在火堆里的地瓜,热得满头大汗,而我却在旁边乘凉,坐享其成,真是开心。不过真正坐享其成的还是我那个表弟,他闻到了烤地瓜的香味,居然把眼睛从电视上移开,顺着味道就找到了我们。

那次烤地瓜不算太成功,有好些都烤焦了。但剥掉那已经烧得变成炭黑的部分,剩下的烤地瓜的香味还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篇4:地瓜

从车里出来,我马上被这儿的美丽风景震惊。极目远眺,丛山峻岭,绿意盎然。离近,苹果树、果树、柿子树都被遍体鳞伤果子折弯了腰,采收就其实很简单了。iPhone挂在高高地树梢,学生们看过羡慕嫉妒无比。但是要想把他们摘下,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此,学生们费尽心思了各种各样方法:有的跳起抓,有的用树技打,有的紧抱树杆摇,也有的果断爬上树去摘不一会儿,很多很多又大又红的iPhone被大家放进了袋子。这很大的获得使学生们的劲头高些了。

教师又领大家赶到地瓜地。见到这片不值一提的绿化,我怎么也搞不懂,这地下竟长出美味可口的地瓜。我蹲在地面上,抓牢起两根瓜秧,牢牢地握紧,心想这一下定能拔出来一个大地瓜。一边想一边往后拔,可是手拔痛了,瓜秧却不能动。王业伦同学们见我还在使劲,也冲过来给我。我拔瓜秧,她拽我的手臂,嘿嘿,还真很象连环画里的拔萝卜。这时候,只听蹦的一声,把我们俩吓了一跳,原先瓜秧断掉。地瓜没拔下来,还差点儿摔个大跟斗,来看拔不好,也要挖。

我再次寻找一棵又大又粗的瓜秧,先把叶子掀开,再拿手使劲挖根处的土。不一会儿,但见一个地瓜的小脑袋露了出去。我又学着刚刚的模样,再次扒土。但见地瓜又外露了一些,我心想这次可成功了。我偷偷地看了看其他同学们,都还没挖到,心想这次我可成第一了,越想越心急,不由自主站立起来,使劲往上一拔,Y果地瓜变成两截。我后悔莫及得直难受想哭,真不该拔,难怪在家里母亲总指责我性情急躁呢。

我又再次换了一个地区。这时候我想到姥姥家种的冬瓜了,叶子发黄的大南瓜才会完善。因此我选了一棵叶子早已发黄的地瓜秧,使劲拿手挖起来。细砂上磨得我手直疼,我都坚持不懈挖,直至全部一个大地瓜彻底曝露出去,.我将它提心吊胆地取下来。哇!很大的一个地瓜呀!我抱住地瓜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教师眼前,教师看过兴高采烈说:白潮挖到个地爪祖父。这时候别的同学也都带著获胜的果子冲过来,大伙儿相互之间比着,相互之间看见,大的、小的、圆的,每一个同学们都会对着地瓜笑,高兴得那N高兴,高兴得那么甜。

啊!多么的幸福的时节,多么的喜人的获得,这一天,我们在漂亮、富庶的小乡村乐趣园中体会来到劳动者的艰苦,品味来到获得的愉悦。这在记忆里中抹上浓浓一笔,它使我忘不掉,确实,始终忘不掉。

篇5:地瓜

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都在擀面皮包饺子。我这个“小鬼头”觉得没事干,就想:既然是大年三十吗,就得干出点新鲜事。突然,我想起了小时侯我和哥哥烤地瓜的情景。我俏皮地一笑,对!就去烤地瓜!把哥哥姐姐也叫上吧!想着,我就把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叫了出来,又从奶奶家拿了一袋子白薯,就出发了。

我们找了一个很适合烤地瓜的地方。我把地瓜先放到了地上,然后捋起了袖子。要想生火,就必须得有柴,所以,我们就去找了一些树枝和干草,把它们都堆了起来。这时,“嘶啦”一声,啊!原来是哥哥在点火。立刻,黑漆漆的夜晚里,红彤彤的火堆就像一朵鲜艳的花儿在绽放。火烧起来了,我便把一个个小白薯像扔手榴弹一样,一边扔进火堆,一边嘴里还喊着:“嗖儿!嗖儿!嗖儿!”为了把白薯盖住,我们又搜集了好多柴禾,把它们都扔到了火苗上。一开始,火好象灭了,可是不一会儿,火又“呼啦!”一下子窜了起来跟我差不多高呢!我叫了起来,并往后一跳:“哇!好高呀!”这还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生这么高这么大的火呢!我们都坐在火堆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看着花炮在空中炸开的景色。啊!真美呀!在夜空中炸开的花炮有的像大菊花,有的像繁星,还有的像长了长尾巴的蝌蚪,五颜六色的,美不胜收。我正看得入迷,忽然,有个什么东西在我脸上擦了一下,“哎呦!谁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石磊哥哥呀!他正举着一双大黑手在我跟前晃荡。哥哥姐姐们也都冲我大笑,我疑惑地问:“你们笑什么呀?”“你摸摸你自己的脸!”我用手一摸,看了看食指,哇!是灰。我愤怒地看着石磊哥哥,心想:你敢欺负我,我就让你看看我的厉害。我就把手也全弄上灰,抓住石磊哥哥,逮哪儿往哪抹这回我们都变成了非洲的“小黑人”了。我们玩累了,火堆也灭了。哥哥找来一根破木棍,把白薯都扒了出来。白薯黑黑的,像黑色的小石块,时不时还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

我拿着胜利硕果回到了家,万分珍惜地把皮剥开,咬了一口,“真香!”我开心地笑了。

篇6:地瓜

大家好,我是一棵地瓜,一棵比较胖的地瓜。我没有名字,也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取一个名字,如果大家想记住我,就叫我地瓜君吧。

作为地瓜,当我从土里钻出来时,我可有一身玫瑰红的外衣。脱了衣服吧,嘿嘿,有点不好意思:我可是白白净净又胖乎乎的小地瓜。我的肉质比较坚硬,但味道十分甜呢,真不知道那些说我没有味道的人是味觉出错了,还是怎么着了?我可是最甜的小地瓜!

作为地瓜,我本来就是一种食物。我被大家研究出来很多种吃法:生吃、烤着吃、蒸着吃、煮粥吃在贫困山区中,很多小朋友会把我从土里挖出来,洗净、直接生吃,虽然有点疼,但听见大家的赞美,我还是挺乐意的,这就是我的价值嘛;在菜市场,我兄弟姐妹会被大家运到大街小巷,尤其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它们会被小商贩放进大大的、圆桶里,里面放着燃烧的碳火,我的兄弟姐妹们被烤得黑焦焦的,等着食客来购买;有的还会被带回家,放进充满水的容器里,蒸煮后成为餐桌上的养生食物。这两种做法我都不太喜欢,但说实话,我和我的同伴向来都是很受欢迎的,说明我们有价值。

作为地瓜,我喜欢闻着泥土的芳香,还喜欢阳光的味道。阳光在哪?我就往哪长,如果你不会辨别方向的话,看着我的叶子,叶子正面的方向就是南,背着的方南就是北。我是自然界中的指南针哦!

作为地瓜,我很荣幸地告诉大家,这学期开学时我在钱老师这里有了新身份水培观赏地瓜,专门供学生上课时观察。整天呆在水里,面朝太阳,心里乐得开了花一样。钱老师对我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每天为我换干净的清水,带我在窗台边晒太阳,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目的就是让我长得好好的可以让她的学生写出生动的作文。我再也不用担心被吃掉,我的触须像老爷爷的胡须越长越长,我的头发也顺着空格往上爬,现在差不多有2米长了,钱老师还跟她的学生开玩笑说可以来荡秋千了。

作为地瓜,尤其是水培地瓜,我的这一生算是很辉煌了。从发芽到今天,我都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关怀。我既可以供大家观赏,也是大家的指南针,成就感满满。今天,我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个最奇特的地瓜君,希望在大家的笔下把我的价值和作用,以及惊艳的美貌都一一呈现出来,才不枉钱老师这么用心地呵护我。同时,让大家明白,只要留心身边事物,不怕没有作文题材。

篇7:地瓜

在我九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乡下的一个小村庄――洪洋村。这里不仅有“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乡村美景,还有我喜欢做的“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农家活。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夏天挖地瓜的事。

“坤儿,妈妈带你去挖地瓜!”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恨不能挖几个地瓜“狼吞虎咽”一番。我提着篮子,扛起一把锄头,赶紧跟着妈妈向瓜地进发。

走在乡村的路上,并不觉得热,因为小路的旁边有竹子林、有树木……绿荫下,迎面吹来清凉的山风。你看,田间的菜地里,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其间有用竹子、木柴搭起的瓜架,丝瓜、苦瓜、南瓜的藤蔓缠绕在棚架上。几个头戴斗笠的农民正在菜地里除草。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地瓜地。一畦畦的地瓜地,一大片一大片的心形叶子,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我兴奋不已,心里想:“这些叶子底下,应该有许多的地瓜宝宝吧!”我用锄头敲打着地面,干燥的土地“嘣嘣”地响。我有些失望:“这么硬的土地,地瓜宝宝会长得好吗?”妈妈仿佛看出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前几天刚下过雨,我给地瓜锄草时,看见好几个杯子那么大的地瓜。这几天,可能还会长大一些。”

“真的!”我瞪大了眼睛,一下子来了精神。我迫不及待地挥起锄头,连忙挖了起来。但我过于心急,操起锄头胡乱地往下挖,只听见“咔咔”的响声,我定睛一看,呀,我的锄头正中一个地瓜的身子,把地瓜砍得“四分五裂”。我很心疼,蹲坐着,擦着头上的汗水。妈妈说:“儿子,不能只顾顺藤挖瓜,你要从离根部较远的地方下锄,这样就不会伤着地瓜了,才能整个儿挖出来。”我心领神会,小心翼翼地从旁边挖起,把土一点一点地刨开。地瓜终于现身了,现出了一窝的地瓜,一个,两个,三个……有的大点,有的小点。妈妈帮我把大的地瓜摘下来,把小的留下,重新把土埋上。我剥开地瓜的皮,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瓜肉,我咬上几口,真是香脆、解渴……

如今,为了读书我已经到城关两年了,但是我一直忘不了家乡的往事。我真想回到美丽的家乡,跟着妈妈再挖一次地瓜。

篇8:地瓜

地瓜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特产,我们全家都特别爱吃。

地瓜别名山芋、番薯、红召,是一种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蔓细长,匍匐地面,快根皮色发白或发红,肉黄色或白色。地瓜的花是淡紫色的,像牵牛花似的,只是略小而已,地瓜有三种:红地瓜、白地瓜和香地瓜。红地瓜又称南瓜番薯,它的肉质烧熟后是黄色的,又软又甜;白地瓜的肉质是白色的,稍有点干硬;香地瓜烤熟的气味与栗子一样香,特别吸引人!

此外,地瓜还此可以加工成淀粉呢!先把地瓜挑到池塘洗干净,然后削掉皮,把它们放进加工器里碾碎,用纱布包好挤出淀粉,再把它摊在一块布里晒,晒几天后,干透了,即可把粉储存在袋里。我们平时买的红薯淀粉就是用红薯像这样做的。

地瓜的吃法很多,可以烤,可以蒸,可以煮,也可以制成番薯干。番薯干是一种零食,它的制作方法有很多,比如先把地瓜捣成糊状,再和芝麻一起搅拌,然后把它们平摊在一快长板上晒。当它们将干未干时,就用刀把它们切成小块,接着在晒。晒干后,可以和干净的沙子一起炒着吃(沙子使番薯干受热均匀,不焦),也可以用油炸着吃,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地瓜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据说它还可以防癌呢!另外,地瓜的藤和叶还是我们家乡的一道美食。从地里剪一些较嫩的藤叶,从它的叶柄起,把外皮撕掉,切成一段一段的,便可和叶一起炒着吃。那味道可香了,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地瓜。

篇9:地瓜

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随着悦耳的铃声,一个个“小地瓜”进教室了!

大家好!我是可爱的“小地瓜”,我生而硬,熟而美味。我生时,身穿红红的衣裳;我熟时,变成了一朵朵快凋谢的玫瑰花。我出生在钱老师手中,经过她的精心照料,我成了大家喜欢的盆景。

说起我们这几个兄弟,有一个叫“歪歪”,知道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吗?因为,它的叶子总是斜着长,可能你并不知道原因,经过钱多多老师的一番指导,大家才发现,那是它跟着太阳的方向生长。其实,我们都一样,都喜欢阳光,只是“歪歪”的长势实在太明显了。

最近,“地瓜队”多了一个新成员。呀,它可厉害了,虽然大家都是呆在钱老师的水盆里,大多都是露在水外面的部分发芽,可是这个新成员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它的芽非得从底端往上长!钱老师还开玩笑,说它这么有创意地生活,同学们更应该在作文上有创新。

昨天,钱多多老师带着“地瓜队”来到了游泳池。大家的红衣赏立马变成了快凋谢玫瑰衣。进游泳池的兄弟们全“壮烈牺牲”了,成了钱老师课堂上大家品尝的美味地瓜。大家伙一边吃一边赞美:“真香,真好吃!”

也有生地瓜直接被切成片的,钱老师也是把大家分给了大家品尝,大家对生地瓜评价各式各样,有人说,粉粉的;有人说,脆脆的;还有人说,没什么味道,硬硬的……管你们说什么,总之我们都是你们嘴里的食物。

旅行结束了,钱老师让大家开始写作文了。而我和我的朋友们,又得重新“投胎”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成为钱老师养在盆里的地瓜,供大家欣赏,供大家写作。

篇10:地瓜

我非常爱吃拔丝地瓜,所以我自己也尝试着做,下面是我第一次做拔丝地瓜的搞笑事件:

记得那是一个暑假,妈妈经常不在家,只有我和姥姥在家里玩儿。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每次都是妈妈给我做或者是从饭店里吃到的拔丝地瓜,我要是以后自己学会了,那以后不就不用在那么费事了,自己就会做了,于是,我装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

回想起来,我当时也真是幼稚,我妈妈以前上网查拔丝地瓜怎么个做法,我呢,却打开网,输入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乱打了几个字母,然后搜索出来的一些东西,全是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你可别看我装得挺像,看了二十多分钟,就跟看天书似的,一个没看懂。

我又开始打开火,然后发现打不开,于是问姥姥:“姥姥,这是怎么回事呀?”“哈哈,傻孩子,你还没把煤气打开呢!”姥姥笑着说。我一看,脸顿时红了下来,于是打开煤气,再锅上放点儿油,然后把地瓜切了切,就放进去了。然后还学着妈妈的样子对姥姥说:“姥姥,你别动电脑,我一会儿还用呢!”

然后又开始做,又胡乱放了点儿作料,什么盐呀、糖呀、味精呀等等我全放进去了,然后又回屋看了看电脑,结果等到我看完了电脑,回到厨房的时候,搞得我哭笑不得:锅里是黑乎乎一滩,要不是告诉你这是烤糊了的地瓜,说不定你还以为这时一大堆泥巴呢!锅上冒着一些气,我知道自己做杂了,但一想到姥姥什么也不懂,给他端去也没问题。

结果我把这个端到姥姥面前的时候,她问我:“这是啥玩意儿?”

“拔丝地瓜。”我一脸坏笑的说。

他尝了一口:“啊呸,什么玩意儿啊?酸甜苦辣、钙铁锌西、柴米油盐酱醋茶你全家上啦!?晕!”

哈哈,第一次做的真是不怎么样,要不然怎么“万事开头难”呢!

篇11:地瓜

今天,虽说凉风习习,但因为有太阳出来相伴,所以还是觉得温暖。我和妈妈、姐姐、舅舅来到外婆家。

不知怎么的,中饭吃好后,二舅舅突然提出去挖地瓜。

“好啊!”我和姐姐满口答应。中午,为何失去了早晨的冷风,不过也好,不用在路上觉得冷了。我们到了之后,我一个人先走下了车,咦!照说这片地瓜地应该是绿色的天地,怎么只有一根根的木棒直插在土地上,上面还缠着一根根枯藤,难道说……, “莹莹,快过来,看你舅舅是怎么挖的,你也学一学。”

我立刻赶去,只见舅舅一手拿着铁锹,一手正寻找着地瓜藤:“唉,找到了!”舅舅用铁锹挖去上面旁边覆盖着地瓜的泥土,然后用双手抓住地瓜轻轻一摇一拔,就OK了,一个地瓜出土后,左右前后还包围着许多小地瓜,向众星拱月般围绕着这个大地瓜。因为没有过多的铁锹,我干脆用双手挖了起来,哇!好大耶,有一个篮球那么大,我充满了很多力气,双手飞快地扒着泥土,越挖越深,这个土也越实,不过地瓜出来的地方也越大,已经露出大半个了,我也学着舅舅的样子,轻轻一摇,可地瓜像被泥土吸住一样,纹丝不动,我只好请来铁锹大哥帮忙松一下土。

终于,我的大大地瓜出场了,啊!好大的地瓜。

我们提着自己的丰收果实消失在那条乡间小路上……

篇12:地瓜

我的奶奶在老家种了一块地瓜田。奶奶在电话里说:“小宝不是喜欢吃地瓜吗?等地瓜成熟了,就给你们捎去,让俺家小宝多吃点。”奶奶精心地种着地瓜田,她经常到田里浇水、拔草、施肥和捉虫。在国庆节来临时,地瓜刚好成熟。

我们刚回到老家,奶奶就到地里刨了一篮地瓜拿给我看。这一篮地瓜真有趣,它们有的长得瘦瘦长长,有的长得胖胖圆圆,有的长成了傻大个,有的长成了小不点。每一块地瓜上都裹着一层细细的沙土,摸上去沙沙的、滑滑的。奶奶说:“这是沙土地里种出来的,吃起来干面干面的。”我们在国庆假期结束时,带着一篮地瓜,更带着奶奶浓浓的爱回到了济南。

回到济南的家里,妈妈用这些地瓜做出了各种美味的食物。比如:炸地瓜丸子、烤地瓜片、煮地瓜粥、磨地瓜豆浆还有煎地瓜饼。我们边吃边谈论起地瓜来。我说:“这地瓜真好吃。”妈妈说:“地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可以健脾胃、宽肠胃。对身体非常好。”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所以,我们在看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时,不要只看他的表面,而更应该注重他的内涵。”

地瓜做成的美食吃完了。但是,爸爸的话却印在我的心上。我想:我要像地瓜一样,做一个朴实无华、内心充实的人。

篇13:地瓜大作战

吴昂宸

XX年x月x日,淀塘畈总首领向我们发了一份电报:“根据地被地瓜山贼占领,请求支援!”收到电报,桔灯总部便立刻派出我们桔兵前去支援,到了淀塘畈的山贼根据地,我们便开始行动计划,我们排好战队分成各部小组进行包围,眼前便一大片一大片的地瓜山贼营地,我们头戴“安全帽”,身穿“防弹服”,手握铁枪。冲啊!

眼前的山贼营地已被我们团团围住,如死水一般。一大层的地瓜保护罩漫山遍野。桔兵们一窝蜂冲上去,破坏山贼保护罩,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我挖到了。”于是,全队村兵士气大涨,将那一个山贼就地正法。山贼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有的好像一颗手雷,有的像一个鸡蛋,还有的细得像一根筷子……我们如大队蚂蚁军团正在不断侵蚀着山贼大营,有些山贼大将军也被拿下,在“牢”中的山贼首领不断增加,渐渐堆了一个小丘,这些10级大犯终于“死到临头”了,指挥员挥舞着战旗,士气不断上涨。但我们也大意了,陷进了地瓜分布的陷阱,许多士兵都倒了下去。有的桔兵在炎台上大喊:“山贼,你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投降吧!那我便饶你不死!”如今,敌在暗,我在明,敌方对我们的战术是一清二楚,一下子有接二连三的队员都倒了下去,敌人的保护罩不断地被击破,我们又是兴奋连连。

突然,敌方使用了瓜蔓扣关,桔兵们纷纷便伴倒,如今敌军深入回击,我们中招了!说着,我冲锋向前,所向披靡,过三关斩六将,我为大家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挥着战旗,纷纷冲上,倒下了,又再次站起,一个个魅力的地瓜被挖出地面,战士们也有些疲倦,指挥员吹着号角“收兵回营!”

在营帐之中,战士们开始修整调理,便开始战斗计划:“我们要从东面突袭,一举拿下山贼城。”二队要从西面攻击,拿下“山贼重要文件到手。”三队从中心下手,从而里应外合,拿下山贼总部,开始行动!

我们重入战场,我们重握武器,打得敌方落花流水,战斗才得到落幕,大家班师回朝。

指导老师:周老师

点评:文章描写情景设置如同战片,好一个情景剧场呀,文中将情景描写发同情景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呀,创新,有创意。

篇14:地瓜散文

地瓜散文

拿一块刚从炉中取出的热乎乎的烤地瓜在手中,先不说香味如何,单就那种温中带热、热中带烫的感觉,就足以驱走三九的严寒。慢慢地剥开那层被烤得变了颜色的皮,焦黄稀软的地瓜瓤就呈现在了你的眼前,阵阵香味便会伴随着丝丝缕缕的热气一同挥发到冰冷的天地间。不用左顾右盼是否有人注视你,也不用在意当街而吃会有伤大雅,只要不把地瓜皮随手丢弃在道路上,你尽管享受那种香气弥漫、甘甜爽滑的美好滋味就行了。我敢肯定,所有见你吃地瓜的人喉舌间此刻肯定会条件反射地生出些许唾液,喉结也在不自觉间做几下吞咽动作。

这就是烤地瓜的魅力所在!

乡间的烧地瓜虽不及城市的烤炉里所烤出来的地瓜卫生,但滋味上却丝毫也不逊色。

印象里,一到冬天,为了取暖,农村家家户户都在正屋里的灶上烧火做饭。灶连着土炕,所烧的柴草越多、越硬,土炕就越热。每次做完晚饭后,母亲总会将几块生地瓜埋在通红的柴火灰里。夜晚,在外边疯玩了一晚上的我们回到家后,顾不上擦去满头的大汗,便跑到灶台前急不可待地用火棍从灶底那尚带火焰的柴草灰中扒出烧地瓜,吹着热气一口气将烧地瓜吃完,然后,往土炕上热乎乎的被窝里一躺,一觉就能睡到大天亮。那份温暖,绝对是现在的电褥子或电热毯所不能比拟的。

那时,农村为了多打粮食解决温饱问题,一到春末夏初就大面积地种植收成偏重的地瓜。秋天,地瓜丰收后,大人们就用自制的切瓜机没白带黑地切地瓜。成堆的地瓜在一阵阵“呱嗒——呱嗒——”之声中变成了一片片厚薄均匀的薄片,被晾晒在农家的屋顶或院子里。若碰上一周左右的好天气,地瓜片就变成了地瓜干。白白的,亮亮的,咬一口甜丝丝的。倘若遇到连阴雨天气,即使及时收到屋里没被雨淋的地瓜干再晒干后也有一种难闻的霉味。用这样的霉地瓜干做成的饼子或地瓜饭,苦兮兮的,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也难以下咽。然而就是好地瓜干磨面后做成的饼子,刚揭开锅趁热吃时还觉得可以,倘若一凉,地瓜面饼子就跟塑料的一样,又硬又涩,既弹性十足,又味同嚼蜡。整天吃这样的干粮,胃就开始泛酸水,一阵阵地难受。

地瓜面、地瓜干虽不好吃,但在那生活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却救了故乡无数人的性命。

前些年,我曾把这滋味讲给邻居正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谁知小孩子听后却说既然这么难吃,那怎么不买饼干吃呢。如此童真的回答,真令我哭笑不得。

上初中的时候,因生活条件好转,我们队里已经不种地瓜了。地瓜自然又成了孩子们的稀罕物。特别是冬天的地瓜,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地瓜里的淀粉已经转变成了糖份,生吃地瓜竟然有一种稀甜稀甜的感觉。那甜脆劲,决不亚于现在的红富士苹果。当时,班里有一个和我非常要好的同学,不知为什么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地瓜”。“地瓜”所在生产队的土地因土壤全是沙土最适合种植地瓜的缘故,故一直还保留着种地瓜的习惯。到了冬季,每天的下午他都会在书包里给我装一块生地瓜到学校。谁知这一装就是整整三个冬季,三个冬季的每一天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地瓜”结了婚并有了小孩,自己从事着生产运输的工作,生活过得还算可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多舛的“地瓜”在接连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后终于倾家荡产了,而此时他的妻子又得了半身不遂的重病。为了照顾妻子和孩子,“地瓜”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行情考察之后,真的在他承包的土地上种起了地瓜。据说,现在“地瓜”种出的地瓜,不但有白瓤、黄瓤的,而且还有红瓤、紫瓤的,已成了一个相当当的品牌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城市里的大型超市、摆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因此,每逢看到紫瓤的'地瓜,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初中的同学。

前几天和妻子一块逛超市,我突然发现琳琅满目的食品架上竟然在显眼的位置赫然摆放着成袋的熟地瓜干。那一条条精致的黄中透亮且长有白霜的地瓜干,别说是吃,看着就养眼。妻子见我爱不释手的样子便打趣我说看来你还是没被地瓜折腾够。我说不是没够,而是你不知道这东西怎样吃,更不知道它的好处。于是,我便给妻子讲了一个关于熟地瓜干的故事。

大约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的二月二,农村都时兴炒蝎豆、爆玉米花,而我的一个同学却年年吃炒熟地瓜干。这种炒熟地瓜干不但外型膨胀、漂亮,而且特别香、脆、甜。被勾起馋虫的孩子们自然就回家跟大人要,结果却屡屡挨训。原因就是做这东西太费事,首先是将冬天贫好了的地瓜蒸熟,然后切成细条晒干,炒时锅里放上早就晒干的过了筛的细沙土,待沙土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将熟地瓜干放到锅里一起翻炒,直至将其炒成金黄色为止。然后,用筛子将沙土滤掉,将其放在冷风里降温。若不是对孩子特别溺爱,又有谁会费这么大的工夫去折腾这玩意。后来才知道,同学是个抱养的孩子,他的养父母自然对他就格外疼爱、娇惯。

妻子听完我的话后沉默了。良久,她问我这个孩子以后咋样了。我说这孩子以后考上了学,参加了工作,并且干得很好,现在已经是某一个局的副局长了。他也很孝顺,知道知恩图报,多次想接他的养父母到城里去生活,但老人却怕给儿子添麻烦,始终不肯去。只是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时,他们都会给我同学炒好一大塑料袋子熟地瓜干托人给儿子送到城里……

地瓜,本是寻常的乡间之物,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演绎着一出出带有深情厚意的故事,滋养着、感动着那一辈辈人的生命乃至灵魂。又以其特有的富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被誉为“长寿”食品,身价倍增的同时,也令人刮目相看。地瓜的这种华丽转变,在令人慰藉、令人欣喜的背后却总有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催人思量、令人珍惜。

走出超市时,门口正好有一个卖烤地瓜的。冷飕飕的寒风中,头戴棉帽的老汉不时地翻动着炉中的地瓜,照应着生意。此刻,有几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地来到了烤炉前,嘻嘻哈哈地指着烤地瓜品头论足。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快步走了过去买了两块热气腾腾的烤地瓜,低头深深地一闻,啊,还是那么香!

篇15:烤地瓜

烤地瓜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雪卉.范彤萍.到范彤萍家的楼顶烤地瓜.

首现.我们找了2快大石板.搭成一个“窝”.只是“窝”没有房盖.T.另一I的壁罢了.我们把从范彤萍家的柴火.废纸.干草.放到一个地方.雪卉拿了些干草方在“窝”的地板上.大家用纸包好地瓜.放进“窝”的地板.上面在盖几张纸.OK.准备就绪.起“火烧地板”(哎呀.建好的房字干嘛要烧吖.55.好可怜哦).大火烧了起来.范彤萍不断用纸烧烧中间.为什么呢?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呢!:那时我和雪卉2丈摸不找头脑.范彤萍还念到:\"地瓜呀.地瓜.我对你怎么好.你要把自己烧的熟点啊(哪里好.明明在嘱咒地瓜.要地瓜自己献身给萍吃嘛)....

不久才知道.萍扔进去时把自己的地瓜扔进去的位置记主,之后就不断的少那里.我和卉很生气.卉一气之下把火睬了.说要重新烧过.大家同意了.

嘿嘿~~~第2次起火,我和卉的地瓜在一起.俺们两个不断有纸烧我们的位置.范彤萍才1人.敌不过我们.很快柴火.废纸.干草全烧完了.大战也结束了.大家都忙着找自己的`地瓜了.

我们选了个好位置.开使吃地瓜.哇卡卡.我和卉的2个地瓜全熟了.

哈哈~~范彤萍的半生半熟.还有大家的手.嘴都成黑的了....

大家吃呀吃.突然看家谢发财(谢筱)了.我们大叫:谢发财.谢发财...谢发财也看到我们了.她看见我们手上的地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她想和我们在来烤一次.可她的妈妈不肯.谢发财哇哇大叫.可她的妈妈还是不肯.没办法.谢发财还是回去了.

忽忽.哇UU.~~~今天的烤地瓜真快乐.

篇16:地瓜游击战

四阶下   林梓源

哇!我看到了地瓜大本营了。今天,我们受淀塘畈老板的求助前来帮助他们消灭这个地带的地瓜鬼子。

我们忆经准备好了游击锄,冲上前去歼灭地瓜鬼子,然而首长却把我们拦住了,他说:“都没说作战计划呢,你们怎么这么着急啊!”接着,他又说:“你们每个人跟每个人一定要相隔一米,否则你们还没消灭地瓜鬼子,自己的战友都被你们给消灭了。接着,是作战技巧。俗话说顺藤摸瓜,你们只要找到他们的藤,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抓住了!而且,人们只要消灭那里的地瓜鬼子就可以了。”好了,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向着地瓜地,冲啊!

我们个个摩拳擦掌,上阵杀敌了。我看到了地瓜藤,选定那作为我的作战地点开始疯狂的挖了,那地瓜鬼子的装备肯定是新研制的,我好不容易打坏了他的保护罩,居然还有一层保护罩,正当我在打他保护罩的时候,他反击了,他发射了泥土炮弹,好像在对我说放弃吧,但我是不会放弃的。终于,我看到了他,正当我要给他致命一击的时候,我把他给一分为二了。

胜利的号角吹响了,我们一边挥散着汗水,一边带着战利品,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指导老师:周老师

点评:文章以地瓜游击战为题,有创意,文中将“战”详写,运用了修辞更加生动形象,氛围十足。

篇17: 挖地瓜

今天( 1 0 月 4 日),我和姥爷、爸爸、弟弟一同去 ―― 挖地瓜。

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 阳光明媚, 万里无云。 我们拿着工具,一蹦一跳地朝地瓜地走去。

开始挖地瓜了,姥爷给我们一一分配了 “ 任务 ” , 就开始了。 刚开始, 我非常高兴,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立刻开始行动了。 我挥舞着工具,冲着地瓜地猛地一刨,结果有一块小地瓜被刨了上来。 我刚想去炫耀自己的 “ 成绩 ” ,爸爸却一把拉住我, 对我说 : “ 看看, 一块大地瓜被你挖断了。 还是让我来吧! ” 我定睛一看, 果然如此。 于是,就把工具递给了爸爸。 爸爸一边挖, 一边告诉我挖地瓜的 “ 诀窍 ” : “ 挖地瓜时应该先把地瓜蔓清理到一边去, 再 …… ” 说着, 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瓜的另一半挖了出来。 我高兴地接过地瓜, 飞快地跑到弟弟 “ 工作 ” 的地方, 一边指着地瓜, 一边说 : “ 瞧, 我挖的地瓜。 怎么样, 大把 ! ” 弟弟看了看地瓜, 说 : “ 哇 ! 这里的地瓜真大! ”我得意地把地瓜放在了篮子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 我们就提着满满一篮子地瓜满载而归。 玩地瓜, 让我尝到了劳动的喜悦。

篇18: 挖地瓜

盼望已久的秋游终于到了,这是一次特殊的秋游,我们要去即墨挖地瓜。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征途”。一路上,风景秀丽,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和秋风中摆动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野花,像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小朋友。

“到了!到了!”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刚才还静静地等候的地瓜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挖起来。有的用铲子,有的竟然拿着饭勺,还有的拿着大锄头……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来之前,妈妈告诉我土鼓鼓的,有裂纹的地下面肯定有大地瓜,所以我很快发现了目标,我赶紧用手挡住,生怕被别人看见,然后我用铲子使劲挖着,咦?怎么没有呢?我有点泄气了,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挖。哇!好大的一个地瓜呀!胖胖的,长长的,紫红色的皮儿,可爱极了,还挺像数字“2”的造型。我刚想到别处去,突然发现下面还有它的两个小弟弟呢!哈哈,我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地里“请”了出来。再看看自己已经满身是土了,不过相比这收获的喜悦也就无所谓了。抬头一瞧,袁老师扛着大锄头来了,它用力刨下去,哇塞!专业工具就是厉害,地瓜一个接一个地从土里露出头来。同学们也都干得非常起劲,一边挖着,一边不时地抬头寻找下一个目标,忙得不可开交。快乐的时光总感觉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要回去了,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篇19: 挖地瓜

国庆放假期间,我们一家一起去舅公家玩。舅公住的村子,座落在一个美丽的山脚下。村子周围布满着田地,那里种满了稻谷,一眼望去就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田埂上还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有豆子、青菜、苦瓜、地瓜……丰盛极了!

舅公、舅婆和表舅在田里干活,妹妹忙着找他们漏收的谷穗,弟弟和爸爸也帮忙“放牛”。我看着他们在田里忙来忙去,手也痒痒的。妈妈似乎猜到我的心思,就给我分配了一个任务“挖地瓜”。

接到任务后我立马去请教挖地瓜的方法,表舅详细地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大地瓜。之后,我就开始寻找目标,首先我在田埂上走来走去,双眼不停地寻找着,不一会儿,目标出现了,看到地上有一条大大的裂缝(因为裂缝越大说明地底下的地瓜也就越大)。我伸出我的两只小手准备开工,我先用两手顺着地缝将表面一层硬硬的泥土扒开,慢慢露出了些松松的泥土,我继续挖呀,刨呀,扒呀,终于,调皮的地瓜露出了一点脑袋,好像在说:“外面的世界应该很美吧!好想出去看看”,可她却很害羞,还是让我把她请出来吧!便又开始我的“工作”。我在她身旁挖来挖去,怎么弄也没什么动静。我想:这土也太结实了吧!这么用力挖都挖不动,我该怎么办呢?要不先把旁边的土再弄松些,想完立马开工。最终不是没用。这下怎么办呢?我觉得用我双手可能是很难完成这项任务,得想办法找些工具帮助才行。考虑好之后,我的眼睛便急切地寻找着,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一根树枝。我用树枝替代了我的手指在地瓜旁小心翼翼地又是挖又是抠。不一会儿就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我高兴极了!再仔细一瞧,哟!还是两个连在一起哎!难怪这么费劲,我异常兴奋!我又开始最后的努力,这时抠的更加小心了,生怕碰伤她们,就这样没多久两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就被我给揪出来了。妈妈见我高兴的样子,一连给我拍了好多照片来分享喜庆。

这是我第一次到田里挖地瓜,第一次就有了很好的收成,第一次充当农民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真是令我十分兴奋,难以忘记。

篇20: 挖地瓜

令人高兴的周末又到了,当我一进家门,就见到了和蔼可亲的外婆。原来,外婆是专程来接我到她家去玩的,吃过中饭,我就随外婆去了她家。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正在做作业,外婆说到田里去挖地瓜。一听说挖地瓜,我变缠着外婆要去。“挖地瓜,多有趣啊,我也要去。”在我的再三乞求下,外婆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们扛着锄头,提着篮子高兴地出发了,一会儿就来到了目的地。

“外婆,地瓜在哪儿呀?怎么一个也没见到?”“哦,你以为它在地上啊,在地上还用你挖?”我疑惑地望着外婆,说着,外婆已开始动手挖了,只见她抡起锄头,三两下就挖出了一个,白白的,大大的。再挖,又挖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站在一旁的我完全忘掉了手中的活儿,于是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儿,胡乱地翻了一下又一下,可怎么也没挖出个瓜来,我就问外婆:“外婆,你怎么挖得这么快,而我一个也挖不到啊?”外婆说“晨晨,挖地瓜也要讲究方法哦,先找到它的根部,然后在离根一锄头远的地方开始挖,这样既能找到地瓜,又才不会把它挖坏。”哦,原来这样啊!按照外婆说的方法,果然一个白白胖胖的地瓜就露出来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这时候,我和外婆比赛似的干起来,不一会儿就把篮子装满了。

看着又大又甜的地瓜,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篇21: 挖地瓜

爸爸有一个好朋友,在内湖的山上种了一大片的地瓜。有一次,大伙儿商量要来一趟乡土之旅。于是,我们约好在大湖派出所集合。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车子往内湖的山上开,路越走越偏僻,不知不觉已经开到了路的尽头。我们把车子停好,改用步行的方式。

我们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走,路的两旁有着茂密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幽美的风景。走着走着,终于来到了地瓜园。爸爸拿出两把小铲子,先把地面上的叶子铲掉,然后把泥土挖开。可是,不能挖太深,要不然地瓜就会被挖破。我们挖到了好多又大又圆的地瓜,我第一次觉得地瓜塬来长得这么可爱。

这一天好像过得特别快,太阳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的落下山头。在美丽的夕阳中,我们提着重重的地瓜,踏着轻快的脚步,往山下走。在回家的途中,我一次又一次回想着刚刚的情景。

相关专题 地瓜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