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小学生作文

离子态激光球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绿皮火车小学生作文

【简介】感谢网友“离子态激光球”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皮火车小学生作文(共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绿皮火车小学生作文

绿皮火车小学生作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高铁的诞生为人们的出门带来更加的便捷。但在上个世纪我国第一次出现绿皮火车时,那时候人们的眼里也都是充满了喜悦和光芒,因为绿皮火车记载着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和美好的回忆。

记得在我年幼时,我曾和妈妈一起乘坐过绿皮火车,它的外表是墨绿的颜色,车厢分为一节一节的,像一间间温暖的.房屋将四面八方的乘客汇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我和妈妈迫不及待地上了火车,发现车上每个窗户都可以自行向上推开,还可以伸出头去,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慢慢地欣赏着沿途美丽的风景。当火车开动时,虽然车上没有空调,但火车带动的风速也给我带来一阵凉爽的感觉,让我心旷神怡。更令我好奇地是,我能通过窗外看到绿皮火车的车头和车尾,它就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盘旋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慢慢前行,给我一种乘车的快感。绿皮火车的座位都是一体成形的,车上的人们紧紧相邻而坐,虽然狭窄,但在绿皮火车上,有时可以让人失去时间的概念,车上每个座位无不是生活的缩影,它能让陌生的两人渐渐的熟悉,可以随意地交谈打发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和快乐。

如今绿皮火车的身影还未完全退出舞台,连接许多城市之间的依然还有绿皮火车的身影,在高铁到达不了的地方,绿皮火车还在日夜兼程,把许多外乡人,送到有梦的地方。绿皮火车就像演绎一种慢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能让非常忙碌的人们内心平静下来去思考人生的问题,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放慢脚步。

篇2:<绿皮火车>作文

人流的闹嚷声不绝于耳[注: 绝:断,

<绿皮火车>作文

。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我拉着陈旧的旅行箱,孑然地走在光线昏暗的人行通道中。

时不时看看腕表,更多的却是一味的向前走。

不会东张西望[注: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是因为怕世间浮华羁绊住了目光。

到那时,所有向前的行走,就都没意义了。

踏上了最后一节冰冷台阶,目的地终于到了。

那三个大字,依旧是冰冷的。

――火车站。

各样汽笛的嘶鸣声响在耳畔。

火车滚轴的声音也不曾间隙。

电灯闪闪烁烁。

其中的一道车轨上,停着一辆绿皮火车,

小学生作文大全

《<绿皮火车>作文》()。

没有一点声响,安静得好像沉睡了一般。

它和别的绿皮火车没什么不一样,只是看起来更加的冰冷。

拿着车票,我登上了那辆火车,拉着我的旅行箱。

铺着毯子的座位是多么的舒服,矮矮的小桌上摆着一杯暖暖的白开。

热气升腾。

温暖了整个车厢。霎时,便不觉这辆绿皮火车十分冰冷,相反,像找到了家的地方。

“亲爱的旅客,欢迎乘坐……”

旅客渐渐多了起来,是那么熙攘。

“你好,我坐你对面……”

“我帮你抬行李吧……”

[1] [2] 下一页

篇3:绿皮火车作文

回老家时做的绿皮火车,

沿途的风景,

仍记忆犹新。

拥挤而又温暖的火车站台,

是抹不去的回忆,

人来人往的买票窗口,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喜悦......

篇4:绿皮火车作文

八月的辽北大地,草木葱笼,如画般的蓝天,映衬着无边的原野,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风中摇曳的花朵在微风吹拂下尽显旖旎,娇艳无边,芬芳扑鼻。前些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随辽宁省摄影家协会采风团跟乘旅游专列,我负责旅游专列安保,走近停靠在蒸汽机车陈列馆前方的一列绿皮旅游专列。赫然映入眼帘的绿皮火车,显得那样淡然恬静,雄风不减风采依旧,让我倍感亲切,看到他别有一番生活的意趣,犹然而生的敬意,一时间内心如同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如潮般涌动的记忆在岁月与时空转换中流淌,一路采风的摄影家们聚焦着穿越时光的绿皮火车,在镜头闪动快门发出咔咔的声响中,仿佛在唠叨,诉说着悠悠往事,把我的思绪又一次带到了心怀难忘的绿皮火车年代。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绿皮火车曾经是中国铁路客运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出行走出家门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经历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带走了人们的向往、思念、希望。牵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驶向远方,一扇扇车窗犹如一双双明亮闪烁的眼睛,绿皮火车见证着老一辈人的梦想,也成为新一代人童年里最震撼的背影,它老迈陈旧,却满载温情,充满着让人感怀的生活气息。绿皮火车有一种类似见证我们成长的作用,小时候总有种冲动,要乘着它奔向远方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坐在绿皮火车能够打开的车窗前,静静注视着外面这个世界,一览无余的欣赏沿途奇险峻秀的壮美山川河流。窗外有总也看不够的风景,这是一种让我觉得特别美好的期待。绿皮火车对于我们象征着一种乡愁。是连接故乡和外界的纽带。绿皮火车用时间的年轮见证了我国铁路发展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艰辛与苦乐,在广袤的大地上奔流,在钢铁支撑的脊梁上以他特有的品格,刚毅,坚韧,一往无前的精神诠释着自己前进的征途。他那奔流不息的生命征程,不畏风霜洗礼,喧嚣忙碌,充满活力的钢铁之躯,深深影响着人们。

篇5:绿皮火车作文

如同黄土一般却不同凡响的是你心里的沙漠

果然不堪设想的是你咬下的苹果背叛了喉咙

你明明可以走到更远更高的地方却变为执妄

曾经寂寞和理想都是比拜占庭更伟大的字眼

见过的面容和风吹翻的书页一起有序的倒退

过往和经历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水准

绿色的原野是你不安分的眼睛流连于纳木塔

皮肤日日夜夜幻想着和一只蓝色的鲸鱼摩挲

火花蹦曜的瞬间我擦开你的头发看见你的脸

车轮呼啸在金属之上延伸在隧道之外的空间

――题记

夏季最热的时间便是下午,午日的太阳毒辣的恨不得将人晒死。

洒水车在马路上驶过,仅仅只是那么几分钟,原本湿漉漉的马路早白色气体飞散后变为干涸。人走在上面就如身处在沙漠一般。

放学了,下午休息。学生就像蜂拥一样,拥出学校,难得放假,都奔向有这空调的网吧,我漫步在人群中,嚼着红艳如血的苹果,慢慢走。也许是我咬的太多太快,未嚼碎的苹果卡在我喉管里,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就像……就像溺在水中不能呼吸的那种感觉。

我匆匆从包中拿出水,‘咕咕’喝了下去,那未碎的苹果块顺着水,脱离了我的喉管,舒服多了。这是我大脑出现的第一句话,我收好水,随着人流继续走着,不知想去哪。

“呜――”火车呼啸而过,将我从空白大脑深处拉了回来。不知不觉走到桥梁下,我安静的走在碎石上,桥上的火车依旧飞驰着。

一步,两步……三十二步,三十四步……五十步……最终我停在桥梁的一面墙下,灰色的水泥面就如我的灰色人生,说我没有理想,那是不可能的……

我离开水泥面,走到大桥的另一片田地中,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夏季,所有的田都是绿色的,眼神穿梭在这一切中,这让我想起小四写的‘如果你曾见过绿皮火车’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只是再来这里时,变成了我一个人,曾经的`一切不复存在。

我忘了是哪年哪月的哪一天,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疑望着我的脸。

是的,我遗忘了很多东西,似乎重要的,不重要的都被我遗忘。

起风了,刘海盖住了我的眼,发丝在风中起舞,我拨开盖住眼睛的刘海,眼前的景物都变成了绿色,绿色的风,绿色的田,就连原本灰色的水泥墙都变成了绿色。太阳依旧炎热,风刹然停止,眨眼间一切变为原样。

我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背包转身离去。

“呜――”又一辆火车飞驰而过,但这一次的火车却换成了绿色的,如果你曾见过绿皮火车,那么一定要记下它飞驰的身影,那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火车金属的铁轨大桥下,只是我没有发现。其实在那面干净的水泥墙上的另一面上,白色的线条在那面灰色强上,刻画出一张微笑着的脸,一张流着眼泪微笑着的脸……

篇6:绿皮火车作文

很早,我就对绿皮有了概念,现在和同龄人提到“绿皮”,大部分表示不明白什么意思,这就促成了都熟识绿皮的人的共同话题。

父亲那辈,外出打拼,谋生活,绿皮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逢年过节,为了求得一张绿皮车票,许多人风餐露宿排队买票,不过那种景象早已成为了一种记忆。尽管,中国高铁早已领先世界,但绿皮的身影并未完全退出舞台,连接许多城市之间的依然还有绿皮的身影,在高铁暂时还到达不了的地方,绿皮仍旧在日夜兼程,把许多外乡人带回家乡,或把他们送到有梦的地方。

这一次,我又乘上了久违的绿皮,童年随父亲赶春运的拥挤并未出现,我顺利地上了车,一会儿人群就填满了整个车厢,许多人都只买到了站票,车厢的过道上几乎站满了人,我瞬间又感觉到绿皮此时的重要。列车售货员每次经过喊得最多的不是商品的名字,而是“让一让”之类的提示语。

偶尔会有售货员单独介绍一些商品,既能滔滔不绝,又能插科打诨,说得是天花乱坠,好似来了个说相声的,有把昏昏欲睡的乘客给逗乐的,也有说得好的乘客给鼓掌叫好的,虽然最后真正买下的人屈指可数,但经售货员这么一“搅和”,许多人旅途的疲惫感十有八九都给带走了。

这样的售货员是绿皮上的“特产”。

绿皮车会让人失去时间的概念,旅途时间有时跨越昼夜,有的人困到极致便是极度地清醒,车窗外早已漆黑一片,车厢内灯火通明,每个人的脸上都会带着疲惫,但都努力保持清醒,有人从过道上经过时都积极给出便利,没有人会抱怨,更没有人会发生矛盾,在绿皮上每个人都极力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得“舒坦”,狭小的空间,看似一个人都走不过去,可你让出一点我留出一点,一辆餐车就顺利通行。无聊,可以打牌,可以聊天,可以玩手机,可以发呆,可以期待下一个“相声演员”猜猜他会带来什么商品……

绿皮的座位都是一体的,胖的人多占点,瘦的人少占点,深夜,睡意袭来,不知不觉就倚靠在一起了,即使其中一个人醒了,见另一个睡得正香,也会努力保持姿势,即使对方是个胖子,也要努力用肩膀撑起他的好梦……

面面相觑的人前七八个小时只是目光交流,只言片语几乎没有,后七八个小时聊得那叫一个相见恨晚……在绿皮上要想吃顿好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够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也会是一种享受,不过为了打发时光,每个人都会带着些喜爱的食物,有不停地嗑瓜子的,也有啃凤爪的,只要是能让你暂时忘记旅途的漫长都可以吃,车上要是有一个小孩子在那所有人的“保护动物”,各种吃的都会分给小朋友一些,小朋友要是吃得开心,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笑意……

一个车厢,甚至一个座位无不是生活的缩影。

绿皮车在黑暗中前行,车窗外依稀的城乡灯火,让绿皮火车上的人都倍感温暖,本该熟睡的人却能望着外面的点点灯光无比清醒,即使深夜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在不远的未来,绿皮也会有光荣退休的一天,那时的人们也许只有在照片上或者博物馆里才能见到,但不管怎样,乘坐过绿皮的人都会有一种难忘的记忆,那更像是一个梦,梦见不管多么遥远,终究会到达的一个梦。

篇7:绿皮火车作文

“一声冲天的轰鸣,载着十七岁的梦。奔驰的绿皮火车 挤满了种种陌生。那年的绿皮火车,带走做梦的年纪。有时候会问自己,我究竟属于哪里。多年后喧闹的城,渐远了当初最想要的风景,我把纯真的昨天。都留在那列火车”

很喜欢这首《绿皮火车》,不管是歌词还是那调子。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和我一样,对着绿皮火车有着特殊的情结。现在想来,或许没有吧,毕竟每个人由那童年的弹珠串起来的梦是不一样的。由于家在小镇,小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走出去,更不用说坐火车了,连火车的影子都未曾瞄过一眼。但是,内心里面对着绿皮火车却是极其渴望的,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电视上,会看到人们在火车站离别的场景。在那茫茫人海的车站中,大家都诉说着离别的话语,甚至忘记了人潮涌动。一遍又一遍的珍重之后,当火车缓缓驶出车站,离人往往就在窗子那挥动着手,而站台上的人不舍亲人的离去,只能无力的跟随着火车奔跑,挥动着手,一次又一次的说着保重……

20xx年的夏天,当我收到现在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很开心,不仅是因为我被录取了,可以圆了自己曾经所谓的中学梦,同时,我也想到,可以坐火车了。我在想我可以坐绿皮火车了,长长的车厢,绿色的油漆,离别的站台,挥手的人群。想着,想着,我就有点想哭了,离别,原来,这次离别离我这么近。离开家,离开爸妈,离开曾经属于自己的那些熟悉的时光。后来,我到了火车站才发现,列车不是绿皮的,而是有着空调的蓝色火车。以为自己能够调整气氛强忍着绝不在这样的场合哭,直到自己走进火车开始行驶离开的时候,才终于在车上痛快的哭了。在晚风吹拂下,我在火车上,望着窗外逝去的景色,甚是感伤,虽然不是想象中的绿皮火车,但是列车还是载着我驶离了生活了多年的小城,驶向了我未知的完全陌生的中学。

20xx年的初夏,当我在学校图书馆新书架上找书时,一眼就被《绿皮火车》这书给吸引了。翻开来看,原来是是民谣诗人周云蓬初游记。周云蓬是谁?其实在那之前我并不知道,但后来在百科搜索才知道这个人。他具磁性的深厚的嗓音,因此他天南海北地游唱自己的歌,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把自己天涯海角的“行路,歌唱,遇人”经历写成文字,为自己过去的岁月作个见证。未来日子里,他还将继续写字,唱歌,行走,一直在路上。而我,在那之前,偶有几次在路上,一直未能遇到绿皮火车,后来恍悟,或许它已经淘汰了。同时,我在网上也搜到了《绿皮火车》这首歌,听了之后,就这么爱上了。

就在那年暑假,我给自己订了一个长长的旅行计划,于是我在无意中有机会实行了我的绿皮梦了。和着家人从上海玩到了长沙,在长沙买了火车票,是赶往怀化的,目的地其实是凤凰,但是只能选择坐火车到怀化或是吉首。在那拥挤,闷热,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味,食物等气味的长沙火车站候车室等了很久很久,我们的车终于来了,虽然晚点了,但是还是很开心,我们想着的是能够坐上火车吹着空调。然后美美的睡一觉,早上起来,坐个大巴就能到凤凰了。

但是看到火车之后,我开心的笑了,然后冲着我的家人大喊,“看,是绿皮耶,绿皮火车啊!”。上了火车之后,我才发现,绿皮火车并没有空调,只有风扇。当很多人都挤在那么小小的车厢,而又是大热天,那风扇根本不起作用,于是车厢内弥漫着是汗味,烟味和食物的味道,但是,这样的环境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坐在窗口,打开着窗户,当火车驶过,外面的凉风就呼呼的吹来,感觉很舒服,感觉很美好。小小的绿皮火车,就这样开进了我童年时的绿皮梦。

那个盛夏,圆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梦,那辆火车,带我驶向小时候的憧憬。那绿皮火车驶过的那年夏天,晚风吹拂过的那个深夜,都给我的旅行记忆中留下了一种淡淡的,甜甜的味道,就像小时候的麦芽糖一样。

篇8:绿皮火车作文

我家住在铁路边上,火车的汽笛“呜呜”声每天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火车每天都从我家门口经过。唯有绿皮火车渐渐消失,因为它不但速度慢,空间小,而且不适合长途旅行。我曾坐过一次绿皮火车,那次经历让我很难忘。

七岁那年,我和妈妈去上海玩,正好赶上春运,我们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却发现车上不但挤满了人,而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挑战着我的嗅觉神经。这时,列车员还要推着巨大的手推车叫卖商品,把过道上的人都往两边挤,使原本拥挤的车厢更加拥挤了。一时间,列车员的叫卖声与旅客的砍价声,凑成了一曲令人厌恶的“交响乐”,直往我耳朵里钻。更糟糕的是吃不上热饭,而且还要坐12小时,令我疲惫不堪。我以后再也不想坐绿皮火车了。

今年过年,我又和妈妈去上海玩,妈妈说这次我们坐的不是绿皮火车,而是高铁。听别人说高铁列车非常快,我这次终于可以体验一回了,爽啊!我和妈妈一大早就来到高铁站。“哇!好漂亮!”美丽的广场,明亮的侯车室,如果不是看到站名,我还以为到了机场呢。很快,我们验票上了站台,终于可以一睹高铁列车的风采了,流线型的车头像鲸鱼的头,让列车跑得特别快。妈妈说高铁有好几个型号。现在最先进的是“复兴号”列车,它的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原本12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四个多小时,是绿皮火车永远也达不到的。进入车厢,我惊呆了!车厢又干净又明亮,布置一新的座位,整洁的环境,是绿皮火车永远也比不上的。

那绿皮火车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坐在这样舒适、便捷的高铁列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要知道我国的高铁是世界上最快的火车,而且我国的高铁技术是最先进,最安全,最节能的。厉害了,我的祖国!

篇9: 绿皮火车作文

坐在“和谐号”动车组中,身下的动车平稳的行驶着,车厢中只听得到美好的广播铃声,再无其他嘈杂的声音,随着列车到站的提示音,几截绿色的“火车厢”相继映入眼帘。

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小时候坐火车出行的情景,想起了原来这就是我曾经坐过的绿皮火车。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坐火车。那个年代,就只有绿皮火车,有时候还有红皮火车。绿皮火车,顾名思义,就是整节车箱都是绿的,车箱里有绿皮椅,连卧铺车箱的床具都备有一套松软的绿棉被,让出门远行的旅客在火车上有更舒适的乘卧体验。绿皮火车是柴油机车,所以的行进速度非常慢,从湖南长沙到四川成都,需要在路上花费十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按时到达。后来,我长大了,出行都坐高铁了,绿皮火车也淡出了我的视线,直到今天,我才再次看到曾经的绿皮火车。

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现在人们出行很少坐绿皮火车啦?”妈妈笑着回答:“它们都被“和谐号”动车取代啦!”,“为什么会被取代呢?”我接着问。妈妈耐心地说:“因为绿皮火车速度太慢了,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所以就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你看!我们现在乘坐的动车速度多么快啊!它让人们出行更便利、更快捷,让整个大中国联系得更紧密!”

妈妈的一番讲解,使我恍然大悟。随着动车再次启动的铃音,望着远处那曾经熟悉的绿皮火车,看着它们逐渐远离我的视野,虽说心中有着对童年记忆的不舍,但想想,这一切变化,不正是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科技愈发进步的体现吗?不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自豪吗?收起记忆中的珍珠,这一刻,在记忆的长河中,我拥有了一颗更加闪亮的珍珠!

篇10: 绿皮火车作文

我的奶奶是八十年代东北三省的一名老列车员,从小经常听她老人家忆苦思甜,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其中,谈得最多的就是奶奶大半辈子的工作场所----绿皮火车……

奶奶那个年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那时候火车头是黑色的,轮子是红色的,火车头上面还有一个长烟囱,火车是靠烧煤产生动力的,火车开动时,烟囱就会冒出灰色的烟。随着火车不断的行驶,一缕缕烟也随之烟消云散。车厢是绿色的,像穿着一件军大衣,中间还有几条白条纹呢。一节车厢可以乘坐182人,火车行驶起来,时速也仅仅只有每小时60公里。就在我对绿皮火车充满无限好奇的时候,5岁那年奶奶带我回东北,终于有机会目睹了绿皮火车的“飒爽风姿”和感受“咔嚓咔嚓”声的绿皮火车。

如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绿皮火车逐渐被风驰电挚的动车所取代。瞧,它头戴亮银盔,脚踏风火轮,好似一名白袍小将,载着我们遨游四海。动车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公里,差不多是当时我坐的绿皮火车的5倍,坐在动车上,车窗外的风景飞速的从眼前掠过,像是你我手中抓不住的风;动车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一瓶满满的水,在时速飞快的情况下,水都不容易晃出来。车内整洁安静,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前排座椅后背还有一张小桌子,可以读书上网,座椅也可以调整,还能随时给手机、IPAD充电,让人感觉非常的舒适,每次从泉州回龙岩外公外婆家不到2小时,之前爸爸妈妈带我做绿皮火车都要将近6小时。妈妈以前去深圳出差需要3天往返,现在一天就能往返,动车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便捷和高效,创造了更多价值。

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拂过神州大地,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绿皮火车到动车的飞速发展拉近了全国人民的距离,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奇迹!但是绿皮火车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也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篇11:《绿皮火车》经典语录

我们可以耐心等,幸福可以来的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周云蓬《绿皮火车》

曾经有那样的生活,有人水路旱路地走上一个月,探望远方的老友;或者,盼着一封信,日复一日地在街口等邮差;除夕夜,守在柴锅旁,炖着的蹄髈咕嘟嘟地几个小时了还没出锅;在云南的小城晒太阳,路边坐上一整天,碰不到一个熟人;在草原上,和哈萨克族人弹琴唱歌,所有的歌都是一首歌,日升月落,草原辽阔,时间无处流淌。

——周云蓬《绿皮火车》

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流浪的梦,一种离开的情怀,是背起行囊就出发,是仗剑走天涯,而火车正好承载了关于离开和远行的意义,仿佛站在火车边上,就已开始流浪。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心里也总想着远方,或惦记着什么时候出走一下。而今时间慢慢过去,流浪似乎真的就只是种情怀了,跟着周云蓬,可以在他的故事里温习自己的梦。

——周云蓬《绿皮火车》

落伍也是一种风格,只要你坚持够久,时代的审美还会转回来。

——周云蓬《绿皮火车》

年轻啊,能踢能咬,北京跟莫斯科一样不相信眼泪,必须又文艺又坚强才能在“帝都”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可世界自始至终都是个不讲理的老爸,他强壮时,你哆嗦着反抗;等你强大了,对他又不忍割舍。你拿他无可奈何,只能写成小说编成剧本,把那些曲曲折折的生活印在纸上,像一册有关自己生命的手绘地图。

——周云蓬《绿皮火车》

末日之年,歧路虽多,然有爱者,终会殊途同归,神州很小,有心者定能再聚。

——周云蓬《绿皮火车》

火车轮子转动的声音,就像雷鬼乐,让人身心放松,所以火车有可能治愈人的失眠和郁郁症。

——周云蓬《绿皮火车》

一个人掉到水里,一定很狼狈,而一条鱼跳起来又落下去,就很优美。

——周云蓬《绿皮火车》

当你喝醉了的时候,举手投足都是舞蹈,锅碗瓢盆都是乐器,每一声喊叫都是歌。

——周云蓬《绿皮火车》

房东就是命运,谁敢总向他抱怨?有地方住就不错了,能活着就挺好了。等我离开这间房子,死亡来临时,那将是又一次崭新的旅行。哪儿都会有房东,哪儿都会有空房出租,流浪者不必担心,生命也不必担心。

——周云蓬《绿皮火车》

站在喧嚣浮躁的九十年代的门口,海子说,要不我就不进去了,你们自己玩吧。

——周云蓬《绿皮火车》

耐心地等待,幸福可以来得慢一些,只要它是真的...

——周云蓬《绿皮火车》

一辈子那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绿皮火车》

篇12:绿皮火车散文

绿皮火车散文

我知道作者周云蓬也是通过这首《九月》结缘,这首歌当初单曲循环了很久,也许也与当时的心情有关吧。那时我就在想,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可以把一首歌唱的这么透彻心扉,回味深远,就好像回归到和海子一块写词时的情境……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9岁失明,流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定居北京。

周云蓬演绎的《九月》,优美、孤寂、悲壮、忧伤。我仿佛看到了海子走过草原孤独的身影,马头琴声在草原的天空飘荡着,飘向远方。草原野花一片,生机勃勃。时间与空间交错,生死纠结。

后来在接触到周云蓬是在大冰的书上了解到的,看到这本书也是在大冰的书上看到的'。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喜欢民谣的原因,对他很是充满着神奇,有一种想要了解的冲动,就迫不及待的看了《绿皮火车》。

集子分为“路”、“歌”、“人”三部分,还穿插着作者创作的部分歌词。“路”的部分记录了作者走过的人生道路,开篇即是《绿皮火车》。

周云蓬在年幼的时候便随母亲搭乘火车从家乡沈阳出发到远方治眼睛,然而还是在九岁那年失明。失明并没有挡住他的步伐,相反,长大后的周云蓬抱着一把吉他坐着火车唱着歌去了很多地方,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虽然看不见,但其阅历和见识远比一般人丰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云蓬记述了他与众多音乐人的交往,内地的有左小祖咒、张玮玮、万晓利、李志、郭龙等,港台的有黄耀明、陈明章、林生祥、胡德夫等。这些人都是民谣圈的知名人士,先立此存照,以后可以进一步关注和了解他们的作品。

此外,还记述了与柴静、罗永浩、柏邦妮等知名公众人物的交往。值得一提的还有其曾经的女友绿妖。绿妖是一位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北京小兽》,周云蓬曾经为之作序。在绿妖对周云蓬的一次采访中,他们相识,之后相恋。这段如童话般美好的恋情却在四年之后划上了句号,让人唏嘘不已。

不管是自强不息式的意义,还是流浪在路上的意义,要是被绑架了,其实都是在表演,哪怕这个词多好听。就像周云蓬说的:“自由就是有权利不断的怀疑,或者有怀疑的可能性,怀疑就是自我更新。”

这本书里写的多是别人,但从别人身上倒影了自己。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下面这首《九月》,分享给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听听。

《九月》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相关专题 小学生作文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