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读写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Wyx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强化读写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简介】感谢网友“Wyx”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强化读写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共2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强化读写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强化读写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招考试一篇作文就占了50分.而且,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对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法宝.

作 者:王会克  作者单位:斌英中学,河南,襄城,452670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7 关键词:读写训练   作文水平 

篇2:强化道德习惯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强化道德习惯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让少年一代健康成》),这有力他说明了少年儿童早期培养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把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年龄较小的少年儿童要从初级的、简单的、具体的事情做起。他还就培养和形成道德习惯的规律作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在加强对小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明理激情法。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少年儿童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觉性是形成道德习惯的必须条件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向提高其自觉性。我们对学生每提出一种道德习惯要求,总要做好充分的说理工作。譬如对于升国旗时立正致礼的习惯要求,我们开展了“知国旗、爱国旗”的教育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给学生讲解国旗的来历、国旗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生发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觉地养成习惯。

2、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在训练学生的道德习惯时,我们注重树立道德习惯方面的榜样以导向、激励学生既注意把历史上及当今社会上的'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物介绍给小学生,引导他们学习,更注意在本校学生中树立道德习惯榜样。每学期,我们都要结合“家乡好孩子”活动,评选出道德习惯方面的小标兵,如最讲礼貌标兵、最守纪律标兵、最勇敢标兵等等,张榜公布,并组织宣传小标兵事迹的演讲会、故事会,号召学生学标兵、赶标兵。由于标兵就在身边,就是自己的同学,学生觉得亲切、可学。

3、师德垂范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不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也应该做到”的口号,全体教师严以律己,在道德习惯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反复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同样,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自我教育也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制订了《在校一日常规》、《道德习惯二十 条》等制度,并把其中的主要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还谱成歌曲,让学生吟唱,使其牢记行为习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平时自我对照,自我约束。我们还制订了道德习惯考评细则,其中有学生自评、互评,并采用量化的方式,让学生定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习惯水平。

5、环境熏陶法。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是一个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我们一方面栽种花木、辅设草坪、堆砌假山、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在优美洁净的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创设良好的的校园文化,如在每层楼的走廊张挂伟人、名人画像、张贴名人名言,把校风、学风镶嵌在教学楼的栏杆上,黑板报定期刊出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专刊,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6、学科渗透法。苏霍林斯基明确指出,智力教育、学习各门科学基础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各科的特点硫分挖掘学科中道德习惯教育的因素,编制了《学科渗透道德教育纲要》,还分学科编写了各科渗透道德习惯教育的结合点,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有机、有序,教书育人。

此外,我们还努力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创设良好的育人大环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篇3: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正确的语音传递能力:即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适度及使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语气,增强话语表现力和感染力。

2、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正确、简洁、委婉、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

3、巧妙的内容组织能力:即紧扣话题讲述见闻,当众即兴简短发言,条理清楚地安排内容,根据不同场合、气氛、对象组织内容、调整内容。

4、恰当的体态表现能力:即通过表情、手势、体态变化等增强话语表达效果。

二、遵循口才训练的基本原则

1、民主性原则: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学生说错了,绝不讽刺挖苦;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顶撞,绝不强制压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各抒己见的口才训练氛围。

2、层次性原则:

口才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按年段分解训练目标,组织训练活动,形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口才训练序列。如:从说好一段话到叙述事情、讲述见闻再到出口成章;从说准到说顺、说细再到说完整。既要适当降低坡度,夯实各阶段口语基础,确保目标到位。又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及时调控,使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3、科学性原则:

口才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表达技巧,旁征博引,使论证逻辑严密、充分有力。

4、全面性原则:

口才训练以语文课听说读的能力为基础,又要立足于听说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使它获得最佳效果,结出丰硕果实,须注意四个结合:(1)语言与思维训练、内容与形式训练互相结合,互相渗透;(2)听说读写训练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互相结合;(4)因材施教与全面提高互相结合,力求形成全方位、多触角、多形式的训练体系。

5、示范性原则:

教师应加强语言修养,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语言功夫,讲究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妙语连珠、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三、创设口才训练的特定情境

1、实物演示情境

(1)看物说话:即看实物说话、看模型说话、看图片说话、看场景说话及观察大自然说话。(2)操作说话:即借助手工制作、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说话。(3)实验说话:即通过直观演示、科学实验、文体游戏等活动训练说话。

2、音像表演情境

(1)声像配音:听一段音乐,展开想象编讲故事;看一段录像,根据画面配旁白,按照口形配对话。(2)影视评说:看百片、读百书,举办口头影评、书评或观后感、读后感交流活动。(3)话剧表演:这里主要指课本剧表演(小学语文课本剧已汇编成册出版发行)。

3、角色模拟情境

(1)生活舞台: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实际角色,如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购买物品,在适当场合说出最适当的`话。(2)道德法庭:创设法庭场景,按程序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审判,评其美丑,论其善恶。(3)商品洽谈会:模拟交涉、谈判、广告,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4)记者招待会:开展调查、考察、采访,明确采访目的,设计采访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道采访结果。(5)新闻发布会:布置学生收看新闻,安排时间让学生简明扼要地汇报国内外大事。

4、信息交流情境

(1)天南地北: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组织学生自发聊天,如:“街谈巷议”、“说三道四”、“海阔天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侃侃而谈。(2)异想天开:结合科幻影视、读物,进行科幻内容讨论,发挥创造想象力,培养口语能力。(3)开心一刻:广泛收集小品、相声、笑话、歇后语等幽默语言与故事,让学生汇报、表演、运用。(4)热门话题:围绕衣食住行等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5)每日演讲:开展每月故事会和每学期“读书报告会”。

5、现场应变情境

(1)小型辩论会:围绕某一专题,分正方、反方组织辩论比赛,使学生会听对方发言的中心,会抓对方发言的漏洞,会利用有利时机,会用简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2)班队联欢会:由学生轮流主持班队会、联欢会,指导学生把各项内容用极富文采、流畅诙谐的语言串联起来,提高口语才能。

解词悟句把握重点《一定要争气》教学设想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之回顾

略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控制问题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思考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看图・读句・学词・识字

公安机关内部审计风险剖析及对策研究

作文批改讲评的尝试

刘承干与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研究

适应时代要求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试论开明专制下的文人遭遇与心声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陶渊明与鸟

说话能力的结构与训练方式

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

运用改换比较法培养语感

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

审题能力与快速作文

求学之

篇4: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阶段,我们实施严格、科学、系统的口才训练,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才能。这种才能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能力。

1.正确的语音传递能力:即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适度及使用合适的语调、语速、语气,增强话语表现力和感染力。

2.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正确、简洁、委婉、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

3.巧妙的内容组织能力:即紧扣话题讲述见闻,当众即兴简短发言,条理清楚地安排内容,根据不同场合、气氛、对象组织内容、调整内容。

4.恰当的体态表现能力:即通过表情、手势、体态变化等增强话语表达效果。

篇5: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民主性原则: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学生说错了,绝不讽刺挖苦;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顶撞,绝不强制压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各抒己见的口才训练氛围。

2.层次性原则:

口才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按年段分解训练目标,组织训练活动,形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口才训练序列。如:从说好一段话到叙述事情、讲述见闻再到出口成章;从说准到说顺、说细再到说完整。既要适当降低坡度,夯实各阶段口语基础,确保目标到位。又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及时调控,使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3.科学性原则:

口才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表达技巧,旁征博引,使论证逻辑严密、充分有力。

4.全面性原则:

口才训练以语文课听说读的能力为基础,又要立足于听说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使它获得最佳效果,结出丰硕果实,须注意四个结合:(1)语言与思维训练、内容与形式训练互相结合,互相渗透;(2)听说读写训练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互相结合;(4)因材施教与全面提高互相结合,力求形成全方位、多触角、

[1] [2]

篇6: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实物演示情境

(1)看物说话:即看实物说话、看模型说话、看图片说话、看场景说话及观察大自然说话。(2)操作说话:即借助手工制作、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说话。(3)实验说话:即通过直观演示、科学实验、文体游戏等活动训练说话。

2.音像表演情境

(1)声像配音:听一段音乐,展开想象编讲故事;看一段录像,根据画面配旁白,按照口形配对话。(2)影视评说:看百片、读百书,举办口头影评、书评或观后感、读后感交流活动。(3)话剧表演:这里主要指课本剧表演(小学语文课本剧已汇编成册出版发行)。

3.角色模拟情境

(1)生活舞台: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实际角色,如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购买物品,在适当场合说出最适当的话。(2)道德法庭:创设法庭场景,按程序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审判,评其美丑,论其善恶。(3)商品洽谈会:模拟交涉、谈判、广告,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介绍商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为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据理力争。(4)记者招待会:开展调查、考察、采访,明确采访目的,设计采访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以记者身份口头报道采访结果。(5)新闻发布会:布置学生收看新闻,安排时间让学生简明扼要地汇报国内外大事。

4.信息交流情境

(1)天南地北: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组织学生自发聊天,如:“街谈巷议”、“说三道四”、“海阔天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侃侃而谈。(2)异想天开:结合科幻影视、读物,进行科幻内容讨论,发挥创造想象力,培养口语能力。(3)开心一刻:广泛收集小品、相声、笑话、歇后语等幽默语言与故事,让学生汇报、表演、运用。(4)热门话题:围绕衣食住行等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5)每日演讲:开展每月故事会和每学期“读书报告会”。

5.现场应变情境

(1)小型辩论会:围绕某一专题,分正方、反方组织辩论比赛,使学生会听对方发言的中心,会抓对方发言的漏洞,会利用有利时机,会用简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2)班队联欢会:由学生轮流主持班队会、联欢会,指导学生把各项内容用极富文采、流畅诙谐的语言串联起来,提高口语才能。

篇7:强化口才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民主性原则: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论、辩论。学生说错了,绝不讽刺挖苦;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甚至顶撞,绝不强制压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各抒己见的口才训练氛围。

2.层次性原则:

口才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按年段分解训练目标,组织训练活动,形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口才训练序列。如:从说好一段话到叙述事情、讲述见闻再到出口成章;从说准到说顺、说细再到说完整。既要适当降低坡度,夯实各阶段口语基础,确保目标到位。又要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通过及时调控,使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3.科学性原则:

口才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表达技巧,旁征博引,使论证逻辑严密、充分有力。

4.全面性原则:

口才训练以语文课听说读的能力为基础,又要立足于听说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使它获得最佳效果,结出丰硕果实,须注意四个结合:(1)语言与思维训练、内容与形式训练互相结合,互相渗透;(2)听说读写训练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互相结合;(4)因材施教与全面提高互相结合,力求形成全方位、多触角、多形式的训练体系。

5.示范性原则:

教师应加强语言修养,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语言功夫,讲究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流畅、形象生动、妙语连珠、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篇8: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许多师生、家长都渴望求索到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然而,作文学习是无捷径可言的。因为写作文,尤其是要写出一篇好作文,作者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和民俗风情,都要懂一些;同时,还须有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要能合乎情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是作者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全靠日常积累和磨练,没有捷径可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年龄限制,认识事物的水平的语言表达水平尚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加速扩展学生知识面,稳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但是,一学期大约只有20至多40课时可用于作文教学,指导学生练习写七、八篇作文或片断,仅此是难以完成作文教学所肩负的任务的。那么,再加一些作文课的课时,让学生多写几篇作文,甚至在课外侵占一些孩子们的游戏、休息时间,要他们去练习写作,情况会不会改观呢?当然,多花了时间,或许会有点收获,但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从根本上说,无补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在六年“大循环”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心得:一、    课内加强读写结合首先,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心理吸收,后者是由外而内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这样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弄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是一个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二是从上“回合”探究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这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回合”恰好相反,前一个“回合”是基础,但有待于发展到后一个“回合”,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第一“回合”,也要实现第二“回合”。其次,从作文的心理角度看,前苏联心理学家阿 科瓦廖夫论述道,作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个双向转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学生的头脑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作文教学要顺利地实现双重转化,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必须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可风险作文教学本身也要求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同步前进。再者,儿童学习语文具有模仿性和较强的发表欲等心理特点。不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写作知识后,就萌生出一种强烈的发表欲,要求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发表出来,教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坚持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从而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许多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二、    加强课文朗读训练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学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言,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可以帮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掌握停顿和语气,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作文训练。严格的规范的朗读,训练久了,学生在说话时就会注意口齿清楚和恰当地表达感情。通过朗读,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这时,朗读者站在作者的位置上,用自己的嘴代替作者说出一篇话来。朗读者就好像成了作者,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通过朗读,语言的材料积累越多,作文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 三、    加强复述训练复述就是把说过的话重新叙述一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的要求是:把读物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不仅是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训练方式。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但与实际生活中的口语相比较,仍有一定的距离。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把课文里的一些书面语转化成口头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复述也是一种作文训练,它利用现成的书面语来促进口头语的发展。如,有些词只能用在书面语当中,像“不知何故”转化成口头语时就说“不知什么原因”。书面语中出现的单音节词“但、虽、已”等,在口语里通常都改用双音节词“但是、虽然、已经”。又如,书面语表示连续对话时,提示说话人的语言可以在引用人物语言的后面作补充交代,换成口头语表述时,提示说话人的语言一般都先作交代。书面语中有时会出现几十个字的长句,阅读长句时,只要花点时间就能理解长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口述这样的长句子,就必须把它分成几个短句,甚至把可说可不说的话一概精简。 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改变书面语的词句,或者改变表述方式和顺序。这就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四、多读课外书籍        小学生要在课外多读些少年儿童读物。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受到思想教育。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课外书籍的种类很多,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文艺和儿童剧本等。它们内容广泛,篇幅长短不一,但由于语文教学受教学目标的限制,有许多读物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里阅读。选择内容和形式各异的课外书籍供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笔者的一位学生特别喜欢读写景的文章,日落的景象,海滩的风光,荷花的姿色,山村的竹林,她都能在读后背诵几段,久而久之,她对自然景物有特殊的情感,思维特别活跃。作为重庆的小朋友,第一次看到下雪,她也构思出了一个美而新的意境。下面摘录她写的一段话:        “我爱雪,爱满天飞舞的白雪。雪纷纷扬扬,飘忽而下。雪花,无忧无虑的精灵。在寒风这支庞大的管弦乐队伴奏下,在天地间狂舞着,衬着夜色深黑的背景,像蝶像梦,雪像小银珠,像小雨点,像柳絮扬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好像在雾中,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        多读课外书籍,还是帮助读者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积累下来,在写作时,再把这些语言融化到自己的语言中去,这样,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例如:看这个动作,单从课文里学习,只能学到看、眺望、注视、瞪、瞧等不多几个,如果读了课外书籍,就可补充许多,像鸟瞰、极目远望、左顾右盼、环视、窥察、睽睽等等。词汇丰富了,表达起来就得心应手,笔到意尽了。 四、    组织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视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媒介手段,它具有传递迅捷,信息量大,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组织学生收听、收视适量的广播电视信息,不仅可以增长见闻知识,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可以锻炼听话和观察能力。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有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内容。例如,同学们看了电视转播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牛十分激动,纷纷提笔写下日记。其中一位同学详写了一组镜头:“12月19日的深夜,位于澳门新口岸刚落成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23时58分,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上升,到了0点,五星红旗和澳门告别行政区区旗以准确的时间升上了澳门的天空。江泽民总书记还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卫星电视直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说明了饱经风霜的中国人民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彻底洗雪了外国殖民统治的耻辱!”所以,听广播、看电视有充实学生作文内容的作用。当然,收听、收视广播电视,可以是休闲娱乐,也可以是学习。属于前一种情况,精神状态是松弛的,听和观察都处在有意无意之中;属于后一种情况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听话、观察、思维都有积极活动。笔者认为,无论处于哪种情况,对于听话、观察能力的训练都是有益的,这就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五、    建议家长正确辅导孩子写作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写出好作文来,有的家长片面理解多练,天天逼着孩子写文章,以为写多了,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其实这种辅导往往适得其反,会使孩子们害怕作文,为使家长正确辅导孩子作文,笔者向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1、建议家长不要逼孩子写作文,更不要把孩子锁在作业堆里,而应该带着孩子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长见识,广交际。叶圣陶先生说过:“譬如孩子,他熟识了人们的眨眼,这回又看见星的美妙的闪耀,便高兴地喊道:“星在向我眨眼了!”他运用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这时候自然要倾吐这么一句话,而倾吐出来的又恰好表达了他的想象与欢喜。可见,小学生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便自然地要说某些话,也自然地能说某些话。2、建议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一个人无论说话还是写作,都是按照一定的习惯来组织语言的。有良好语言习惯的人,说话、写作都能把意思合乎情理地表达得准确、生动。有些人的语言习惯不好,说起话来哼哼哈哈的,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写出来的文章别人就看不懂了。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还得从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做起。《全日制小学

[1] [2] 下一页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指导学生自觉运用口头语和局面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作文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联系,把客观事物、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有所为而作”。教师应拓宽作文指导的渠道,探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消除学生“怕写作”和“没啥可写”的心理障碍,培养能说会写的一代新人,为弘扬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页  [1] [2]

篇9: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许多师生、家长都渴望求索到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然而,作文学习是无捷径可言的。因为写作文,尤其是要写出一篇好作文,作者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和民俗风情,都要懂一些;同时,还须有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要能合乎情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是作者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全靠日常积累和磨练,没有捷径可走。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年龄限制,认识事物的水平的语言表达水平尚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就承担着加速扩展学生知识面,稳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但是,一学期大约只有20至多40课时可用于作文教学,指导学生练习写七、八篇作文或片断,仅此是难以完成作文教学所肩负的任务的。那么,再加一些作文课的课时,让学生多写几篇作文,甚至在课外侵占一些孩子们的游戏、休息时间,要他们去练习写作,情况会不会改观呢?当然,多花了时间,或许会有点收获,但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从根本上说,无补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在六年“大循环”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心得:一、    课内加强读写结合首先,语文教学心理的研究表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前者是自外而内的心理吸收,后者是由外而内的思想表达,但这两个心理过程之间又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这样两个心理“回合”:一是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弄清,从而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是一个从语言到思想,从形式到内容、从外部到内部、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二是从上“回合”探究到的中心思想出发,研究作者是如何选材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这是从思想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从内部到外部,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这两个“回合”恰好相反,前一个“回合”是基础,但有待于发展到后一个“回合”,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第一“回合”,也要实现第二“回合”。其次,从作文的心理角度看,前苏联心理学家阿 科瓦廖夫论述道,作文教学的心理过程是个双向转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学生的头脑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学生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作文教学要顺利地实现双重转化,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必须以阅读教学为基础。可风险作文教学本身也要求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同步前进。再者,儿童学习语文具有模仿性和较强的发表欲等心理特点。不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已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在积累了一定语言材料和

[1] [2] [3] [4]

篇10: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周月娥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但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尤其是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下面是我近年来在作文教学所作的有益探索,盼能起引玉之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一是把握标准,不吝啬分数。作文得低分,这是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分”抠得很紧,学生辛辛苦苦写过一篇文章,能得个七十分就了不起,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都没有作文能得60分。之所以低分,主要是教师把握标准存在误区,习惯用成人文章的标准去衡量,把学生的作文当文学作品看待,把大纲中作文的总体要求最终目的作为统一标准去评价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师应抛弃这种片面认识,正确把握中学生作文的评分标准。不要吝啬分数,只要达到了本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给较高的分,以帮助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积极性。

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中学生。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摘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三是表扬强化,使后进生增强信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四是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学生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是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

二是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观察。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三是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的习惯。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从起始年级起,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怎样批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批改什么。简单的批改可只提五条要求,一是格式是否正确,二是卷面是否整洁,三是是否有错别字,四是是否有有病句,五是标点符号错误。学生批改水平提高后再提五条要求,一是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二是看文章的选材,三是看文章的结构,四是看表达方式,五是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具体如何运作,每个老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在此不再赘述。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好处,也是五条。一是能使学生不仅准确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是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三是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四是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五是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只要让学生先产生兴趣,再养成习惯,然后自己批改,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就会成为“小儿科”。各位同仁,不妨一试。

篇11: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素材匮乏的问题和写作时离题跑题、思维混乱的问题,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作文;素材;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09-0124-052

作文历来是令师生头痛的一个问题,好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搜肠刮肚也凑不够字数,而有的同学却可以洋洋洒洒、笔走龙蛇,这种差别除了先天的秉赋之外,更多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来改变。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积累素材

素材匮乏是好多同学写好作文的一个障碍,许多同学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叫我怎么写?”鉴于这种情况,我经常强调学生要注重对素材的积累,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我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取名“锦囊”。积累素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观察体验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我们经常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是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首先,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就足以带给我们丰富的写作素材。春天,气温回升,冰河乍开,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夏天,或赤日炎炎,或绿阴匝地,或暴雨倾盆,或冲浪嬉戏;秋天,有硕果飘香,有阴雨连绵,有落叶凋零,有北雁南飞;冬天则常常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让学生留心观察物候的变化,及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不仅仅是物候变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常常带给我们写作的灵感。一个同学参观完动物园后,颇有感触,随即写了一篇《加长自己的助跑线――天鹅给我的'启示》写动物园里的天鹅飞不高是因为管理人员故意减小了天鹅的活动空间。使天鹅逐渐丧失了飞翔的本领,由志存高远的鸿鹄变成了向人乞食的白鹅,然后联系自己,联系人生,告诫人们应该加长自己的助跑线,方能有一个高远的人生。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素材。

其次,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贵在“情理”二字,如果说自然界的物候变化带给我们一些“理”的话,那么同学们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就充满了一个“情”字。我常常让同学们回想这十几年中最令你感动的事是什么,最让你高兴的事是什么,最让你伤心的事是什么,最让你失望的事是什么等等,然后记下自己的感受。有时也会留一些“家庭作业”,比如给父母洗脚,给家长画像……有个同学这样写道:“……该画母亲的眼睛了,我不由得犹豫起来。这是母亲吗?是曾经有着一双清亮美目的母亲吗?我跟前的这双眼睛,眼皮松弛,眼睛混浊……我的眼睛模糊起来,我扔掉画笔,扑进母亲的怀抱哭起来……”(杨雪《为母亲画像》)。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往往是细微之处见真情。观察体验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素材。

(二)注重课本学习,挖掘搜集素材

许多同学总是忽略课本的学习,忽略课本中的素材,殊不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已经接触了太多的名人轶事、生活感悟、诗词妙文,比如屈原的忠贞爱国,项羽的刚愎自用,司马迁的忍辱著书,李世民的广开言路等等,把这一部分素材整理起来,就足够我们用之不竭了。

另外,除了课本之外,我们平时的考试、练习都是我们素材来源的宝地,有个同学就曾把每次的作文题抄下来,因为近几年的作文大都是话题作文,几乎每个话题前都会有一段材料,所以三年下来。竟积累了厚厚的一本,这个同学的作文也变得内容充实,言之有物了。

(三)加强课外阅读,丰富素材宝库

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仅仅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因为现在的书籍报刊很是庞杂,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不多,所以老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把中学生必读的一些文学名著列出来,让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并要求看完以后写故事梗概,写读后感。同时订阅一些报刊杂志,像《读者》、《小小说》、《思维与智慧》、《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等等,让学生阅读的同时,做笔记,写心得,还可以把好的素材剪贴下来,一周一汇总,两周一竞赛,这极高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的素材还来自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这些视听领域,我让学生多看一些人物访谈之类的节目,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好的歌词也随时辑录在册,像“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义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头再来》)。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心英雄》)这些很好的歌词就常常被学生引用到文章中,使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繁琐而长期的工作,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有收获。

二、方法指导

有了丰富的素材,就好比盖楼有了原料,但要想盖成漂亮的摩天大厦,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对于高中学生的写作,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题立意,符合要求

现在的高考作文一般由提示性的文字材料、话题范围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限制性主要体现在提示性的文字材料和写作要求这两个方面,审题的过程就是选择写作角度的过程,一般来说,写作的切入点宜小不宜大,审题要善于化大为小,立意要趋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去写。比如在写“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个同学就写了自己的继母,因为自己心理上对继母的排斥,所以看继母的种种行为都不顺眼。都似乎在沽名钓誉,最后发现是感情的亲疏影响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事情虽小,但切入点很好,扣题很紧。

(二)围绕中心,精选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确定了中心之后,就该围绕中心精选材料了,这时候我们的素材宝库会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提供能量。我们要迅速摘出和中心有关的材料,然后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拟写提纲不容忽视,列提纲可以使我们文思贯通、一气呵成,写到最后不会出现结构上和选材上的重大失误。

(三)写作过程要时时留心

中心确定了,材料选好了,就可以下笔成文了。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留心。首先,题目要精彩,我们经常说“题好一半文”,所以题目的拟定要做到准确、鲜明、凝练、生动,要让读者“一见钟情”。其次,要雕饰“凤头”,打好第一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观赏文章的人,最留意的是开头落笔之处。开头写好了,全文就会如高崖落水,一泻千里。还有,行文中要注意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行文中的扣题实际上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跑题,同时又可以使读者很轻松的了解你的写作脉络。

(四)基础要求不可忽略

一篇好的文章固然是紧扣话题、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的,但一些基础的要求也不可忽视,比如书写要工整,标点使用要规范,病句错别字要杜绝,字数要符合要求等等。

总之,一篇好的文章包括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只要付出,总有回报。

篇12: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从引导学生亲近生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人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是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一个对生活十分冷淡、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他的感受必然是单调、枯燥无味的。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相反,一个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的人,他对生活感受得深,观察得细。在家庭、学校、社会,处处都会发现时代的火花在迸溅,在闪光。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他们定会在拥抱大自然时对那些平时并不注意的事物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生活的万花筒。我们可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步入社区,参观社区容貌,参与社区建设,感受社区生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社区、赞美社区之情,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积累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理解、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作文材料库存。培养他们热爱社会,关爱他人,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使他们产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觉,养成亲近生活的习惯。

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渠道。如:开展“温馨班级”评比,开展“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宽容……”等系列活动;围绕“妇女节、教师节、敬老节、国庆节、迎新年、秋季郊游、野炊、参观”等内容开展班队活动。平时还可以围绕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或“心中有他人”、“我爱我家”、“我爱我校”、“家乡的变化”、“还我美丽的小河”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他们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再回到课堂进行练笔。这样,学生不但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积累了多彩的作文素材,真可谓一举两得。

让学生尽情地玩,再让学生自由地写,会使学生平添许多写作趣味。如利用自习课、体育活动课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然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吸引人、最快乐的场面进行描述,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上佳手段。

巴甫洛夫有句著名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生活是海,作文是船,船只有航行在生活的海洋里,才能扬帆远航。只有学会观察生活,作文才能左右逢源,妙笔生花。

观察,不是一般的浏览,必须调动多种感官功能,观察到的东西才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必须告诉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特点。人们常说:“黄沙如海,难找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这就是说,要注意抓住人、事或物的不同特点,去寻找发现事物的独到之处。

留心观察,则事事有门道,即所谓“俯仰皆知识,进退尽文章”。不留心观察,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鲁迅先生说过:“社会上和自然界,包罗万象,任你选择,只要你们多去看看,不要看了就写,观察又观察,研究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

语文《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村。”这里的“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是《课标》的一个新理念。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发展个性和养成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的前提。“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它形象说明了文章要写得有新意,要有时代气息,不能总是老调重谈,老题重写。目前好多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其中相当部分表现在思想内容的雷同上,还有的学生只会套作、搬作。写出的文章千篇 一律,选材不新,语言平乏,构思格式化,写作模式化。因此,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新的文章来。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要鼓励学生在思维形式上由“求同”转为“发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让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其次,要启发学生展开相关的联想,养成思维的变通性;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语文《课标》强调“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有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把学做人和学作文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我们抓住“认识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这一切入点进行作文教学。让每个学生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会写作文。

篇13: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新思路

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犯难.即便是写了作文,一些也是无病呻吟之作,或者是套话、空话、大话,众口一词,千人一面.因此,探索出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创新思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作 者:王立红  作者单位:玉田县林西中学,河北,玉田,064104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4:[作文教学论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论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

一、思维训练氛围的创设。

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创设思维活动的氛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开端。“守株待兔”者的思维僵化、呆板;“挖井”人的思维因欠“深度”而达不到目标。教者应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给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灵感,这样才不至于钻进“死胡同”,文词干瘪,缺乏所思,寥寥数语。

开拓思维是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标新立异,发现新的角度,提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使作文更具有说服力。思维训练氛围的创设可以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递进。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完“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后,先让学生对故事的本事生感说上一段话,于是学生在片刻的茫然不知所措之后,思维便开始活跃起来,他们随便选择某个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所想。接着,分析、摈弃错误的观点,综合、升华正确的思想,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进一步加以精美的词句凝练、表述,提高文采。第三步,才让学生把刚才的讨论动笔写下来,不仅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渗透了别人的思维,融进了其他有益的成分,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很有益处的。

二、通过设疑,活跃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它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语)。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挖井”人通过实地挖井,而且挖了几口,总没有水,就说此地无水,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假设对立的观点,假如“挖井”人在挖第一口井时,继续往下挖,有一股毅力、信心的话,挖到一定的“深度”,是不是能达到目的?第二口井呢?第三口井呢?……只要有一定的恒心,还是能挖到水的,只不过要多花不必要的时间、力气。这些所想,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提出一种观点,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对立的观点加以思考,从两种对立的观点论述,训练思维。

三、走入广阔的生活,拓展思维领域。

灵感是思维的火花,许多“火花”都是在观察中捕捉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语)。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四、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作文修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修改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无需老师包办代替,否则达不到师生思想交流的目的,有些教者认为学生修改“不放心”,总不肯大胆放手,生怕搞砸了,这种“灌输式”、“代替法”会禁锢学生的良性思维的,时间一久,学生的依赖性变强,反正有老师改,有时连老师修改的部分一扫而过,根本也不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

教师在作文修改的指导上应有所偏重,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学生的作文将变成某一种模式。对于全班有倾向性的问题,可以由班上同学进行讨论评改;对于某些个性化的毛病,有针对性个别指导。这样就不会停留地就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语法等修改上,而是师生共同进行交流,双方思想上进行碰撞,学生也才会用心去修改,而且会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越写越好。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于思路的正确”(叶圣陶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注重学生的联想、想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

篇15:[作文教学论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论文]注重思维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

一、思维训练氛围的创设。

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创设思维活动的氛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开端。“守株待兔”者的思维僵化、呆板;“挖井”人的思维因欠“深度”而达不到目标。教者应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给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灵感,这样才不至于钻进“死胡同”,文词干瘪,缺乏所思,寥寥数语。

开拓思维是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标新立异,发现新的角度,提出新的属于自己的见解,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使作文更具有说服力。思维训练氛围的创设可以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递进。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完“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后,先让学生对故事的`本事生感说上一段话,于是学生在片刻的茫然不知所措之后,思维便开始活跃起来,他们随便选择某个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所想。接着,分析、摈弃错误的观点,综合、升华正确的思想,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进一步加以精美的词句凝练、表述,提高文采。第三步,才让学生把刚才的讨论动笔写下来,不仅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还渗透了别人的思维,融进了其他有益的成分,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是很有益处的。

二、通过设疑,活跃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它可以促进思维展开、蔓延,“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语)。设置疑问、解决疑问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挖井”人通过实地挖井,而且挖了几口,总没有水,就说此地无水,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假设对立的观点,假如“挖井”人在挖第一口井时,继续往下挖,有一股毅力、信心的话,挖到一定的“深度”,是不是能达到目的?第二口井呢?第三口井呢?……只要有一定的恒心,还是能挖到水的,只不过要多花不必要的时间、力气。这些所想,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此外,还可以提出一种观点,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对立的观点加以思考,从两种对立的观点论述,训练思维。

三、走入广阔的生活,拓展思维领域。

灵感是思维的火花,许多“火花”都是在观察中捕捉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他们身边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雕塑家罗丹语)。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

[1] [2]

篇16: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作者/ 张 烨

摘要:课前短短的三分钟,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能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课前活动;作文水平;写作能力

平时学生的阅读面窄,积累少,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作业。在写作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体现作文主题,如何搜集和组织作文材料,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利用课前三分钟组织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1. 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如演讲,文章赏析,作文讨论等。学生在活动中,都希望在同学面前表现得更优秀,所以会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例如,为了能够精彩地演讲搜集各种材料,翻阅各种书籍,这在无形之中,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听其他学生的演讲,也是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前的活动中,学生也有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的环节,对所选的演讲内容、文章材料进行分析和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讨论中也能够互相分享写作心得,写作素材也能够得到积累,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能够随时利用,避免了写作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局面,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

2. 有利于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课前的各种各样的演讲活动、作文赏析等,都需要学生去写和说,这也是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都要经过仔细的思考,进行语言的组织,努力做到文字表达准确,语言生动、形象,能够打动人,还会适当地运用排比句,押韵和双关等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不断提高,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如何进行资料的讨论和分析、对资料的积累和总结,进行写作素材的灵活运用,通过方法的传授,让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随着不断地或说或写的练习,写作技巧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写作能力也会迅速提高。

二、利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

1. 分享生活积累

课前三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一些知识积累如天文地理的知识,生活中遇到的奇闻逸事 ,生活的经验总结来与大家分享。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在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对待这些事情,学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也会有更多的话要说。经过自己对生活素材的归纳和总结,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出来,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同时大家都通过这种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更加地了解认识和领悟了生活,思想也得到了拓展,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另一座桥梁,这是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无法获得的。

2. 赏析优秀作品

赏析优秀作品活动就是学生要向大家介绍和评述一篇佳作,这是教师和学生欣赏美文的园地。学生们可以自选一些自己喜爱的优秀作品来进行赏析,可以对所选作品进行内容的简要介绍,重点讲述文章的精巧构思和精彩段落,优美的句子,让大家来欣赏,作者如何通过美丽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文章的立意技巧在哪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分析写作素材的利用技巧,文字的表达方式。如果自己处于作者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具有作者同样的心境,自己会有怎样的心情表达,要利用恰当的文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各种名人名家的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习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并充分地利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当中。

3. 评说学生作文

评说学生自己的作文这一活动开展的主要步骤首先是学生对自己的初次作文进行介绍,然后对自己精心修改后的文章进行评说,最后总结讨论。首先让大概三位同学对自己的初次作文进行讲述,让其他学生了解作文内容和作文结构,然后进入下一步,对修改后的作文进行评说,让学生们感受到两篇作文的明显不同,再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作文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们讨论作文做了哪些修改和完善,作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方式有哪些不同,选材是否恰当,语言表达是否合理。经过讨论让大家感受到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好的作文是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才能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进行资料的堆砌,要仔细地斟酌文章的立意,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资料内容,内容部分要详略适当,语言表达要得体,力求表达准确,

4. 收集新闻焦点

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焦点新闻的收集和共享。例如国家的一些重要时事新闻,一些重大的国内、国际事件,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随时了解社会,通过新闻焦点的讲述,学生多了一扇接触社会的窗户,不仅仅是自己得到一条新闻、一个事件,还让学生们养成了解国家时事的好习惯。学生可以从各种焦点新闻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社会在发展,人的能力也要不断地发展,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学生能够认识社会,增加对社会的思考。学生在这一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都在积极地思维,努力地准备各种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表现出了学习的积极性,对问题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开阔了眼界,增加知识储备,通过对这些新闻事件的讨论和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提高思考的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短短的课前三分钟,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的深度,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活动的参与和训练,增进了师与生、生与生间的情感,提高了口头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秦鹏飞。浅谈怎样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J].新课程学习,(10)。

[2]曹喜玉。用好课前五分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J].新课程,2011(2)。

[3]潘秀丽。让课前五分钟长久彰显语文课魅力[J].学生之友,(11)。

(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篇17:简单、实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新手段(网友来稿)

简单、实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新手段(网友来稿)

银景意

还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么一个笑话,说是有一天,一个小学生去向老师请假,说因为明天头疼,所以请假一天。老师很诧异,怎么会知道明天头疼呢。学生解释说,明天有作文课,一到写作文我头就疼。当时听到这个笑话时,我也有同感。现在做了语文教师,所教的学生中也不乏为作文头疼的学生。有时笔者也为学生不能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而头疼,特别是所教的学生已是高中生。可见,作文是既让学生头疼,也让教师头疼的东西。

作为中国人,作为一个高中生,还为不能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而头疼,我们的语文教学肯定是出了一些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发后再说。不过,不管如何,高中生是要参加高考的,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着非常大的比重,在语文科的高考中,如果作文失败了,那么语文科的高考是必败无疑的了。同时,作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到了高中毕业仍不能写出一篇中必明确,语言流畅的作文,是肯定不能说学好了语文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也全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大多教的都是普通班(现在一般的普通高中都会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出尖子班和普通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是不行。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简单的可操作的方法,对普通班的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在此把它总结出来,以期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我们都知道,作文的提高需要多读多写。记得有人曾说过,作文不是批改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因此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一直淡化批改,而是让学生多写,也尝试让学生互相批改。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讲一些简单的理论之外,就是让学生多写,采用了以下一些很简单的方法。

一、以读促写。让学生多读,做摘抄笔记,以此来积累作文素材。学生一进入高中,我们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有一本语文阅读的笔记本,让他们在阅读课(我们学校每周都安排有一节阅读课)和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做摘抄。摘抄的内容不作限制,全凭个人的喜好,想摘抄什么都可以。可以是优美的.语段,也可以是那些富有哲理性的话语,还可以是一些材料、事例。教师不定期地对学生的摘抄本作抽查,以便督促没有养成摘抄习惯的学生。学生通过平时阅读时的摘抄,积累了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就会自觉地用上那些优美的语段,那些有哲理的话语,或是用新鲜的事例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使得学生的作文也能达到文采,深刻;使得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不再为论据而着急,不再出现说到奉献就知道举雷锋、焦裕禄,说到勤奋就只有牛顿、爱迪生,说到不畏惧困难就只知道有诺贝尔的现象。这些熟烂的材料都成了学生作文中的“保留节目”了。

二、写日记。在生活中找到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害怕写作文,大都是平时缺少观察,肚中无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过不停。”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写日记,开始不必作过多的要求(其实日记本身也不应该作任何要求)。但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着想,教师要做引导、指导。学生的日记可以记叙日常发生的事情,可以记录自己的一段心灵的思想,可以是感动的瞬间,也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对时事的看法。写日记因为不拘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大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大话空话没有了。日记中常常有写得很优秀的文章。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编过一本学生的优秀日记选,让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秀的日记抄出来,然后我统一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有一种成就感,写作的兴趣就自然高涨了。写日记成了学生训练语言的主要手段,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后来有些学生说,一天不写日记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有了平时日记的训练,作文不再成为学生头疼的事。

三、抄优秀作文,在抄写中模仿,从模仿中提高。抄写优秀的作文,其实也是促使了学生去读。学生可以抄写优秀作文选上的作文,也可以抄写名家的美文。在抄写的过程中学习优秀作文的构思、行文、语言。抄得多了,就有学生会在自己写作文时进行模仿。我不仅仅要求学生抄写作文,还要求学生在每抄完一篇作文后,用自己的话写一句或一段自己由抄写这篇作文时产生的感触的话。这样的语段,都是学生有感而发,因此也写得很好。有些学生写的语段是别人的,但经过了自己的思考,那些富有哲理的语段也就成了自己的了。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语段,可以看出学生抄作文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移的罗盘:自信。

人不能图一时之快去伤害别人,否则,受伤更深的只能是自己。

拥有怎样的心灵,就将拥有怎样的人生,给心灵注入阳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眼泪是内心深处的东西,是真情的流露,珍藏一滴晶莹的泪,就是珍藏一颗最真的心。

人生之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成的,没有奋斗的人生就不会有光彩。

看着这些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写下的哲理性的语段,可以想见它们一定是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也可以想见学生在作文中有了这样的语段,作文也一定会因此而精彩。同时学生抄写优秀的作文,也是学生练字的一个办法,能使一些学生写字也随之好了起来。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那些平时很难写完一篇作文的学生,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对那些为作文而头疼的学生讲理论,还不如用这样一些更加实在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来得有效。

(作者:银景意,广西罗城高中,作者信箱:lcgz001@.eyou.com)

作者邮箱: lcgz001@eyou.com

篇18: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反思

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反思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他们对身边人事物没有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导致每次写作时,都怕写、难写,从下手,“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 一律,内容虚假不实,空洞无力;语言干巴巴,毫无生气;缺乏想象力,东拼西凑;针对这一系列现象,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很多老师都感到棘手的事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当前农村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作文课时不厌其烦的去努力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的途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留心周围一切事物。让学生轻松愉快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起点不一样,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当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的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第三,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的学习追赶别人。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很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作文,并经常主动交给我修改。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篇19:如何训练思维 训练学生思维提高作文能力

如何训练思维 训练学生思维提高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关键在于学会“想心思”,即学会思维,主张想清楚了再写,要想清楚怎么样写,做到思路顺达,语言有条理。可见得思维训练是训练作文的核心,发展思维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以下是我对发展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的几点想法:

一、结合阅读发展思维。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熟悉语言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思维的准确性。文质兼美的文章,是阅读习作的范文。阅读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分段,归纳中心等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条理性,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懂得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材组材,怎样选段成文,转化为作文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可着重抓以下几项基本功的训练:

1、抓读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读得好,理解得正确,并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来说,书读得好,阅读能力高的学生文章才写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通过让学生多读,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心情,把作者的语言真正学到手;

其次,要让学生读得多。平时除了上好阅读课外,注意多给学生创造读的条件,如老师可利用自修课,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选出一些优秀文章读给学生听;

同学之间比一比,课外书籍谁看得多,读得好;

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使学生多读。形成读书风气,日积月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2、抓字、词、句的训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地写,正确地理解意义,句子写通顺。练习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词语归类,找反义词,选词填空、辨析、词语搭配,改错句,补充句子成份等,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抓说的训练。说话和写作两者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训练思维方面,说话训练体现得更直接、更明显。首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能力,要求说得清楚、明白、连贯,对说得好的同学予以及时表扬;

其次,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要与口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正确地说话,逐渐过渡到通顺、流利地写文章,向“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努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观察是儿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必备条件。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儿童周围的生活是丰富的,但由于年龄小,缺乏观察习惯,即使一些常见的人和事,他们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起文章来也就言之无物,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没有任何确定的目标、任务,就不容易进行观察,因此,在集体活动前,我总是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对象、范围要求弄清楚,把观察任务具体化。如写一次“野炊”活动,活动前,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观察范围、任务,多注意搭灶、烧菜时的情景,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经过。

2、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这可以训练思维的条理性。观察景物可按方位顺序、游览顺序观察物体、人物、动植物形态时可按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运动着的事物按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的顺序。

3、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在观察时,我们要指导学生仔细看、认真听,用多种感官去认识事物的特点。例如观察物体就引导学生从位置、形状、色彩、质地、光亮、结构等方面去找差异;

观察人物就要从各人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个性等到方面去抓特点,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三、启发想象联想发展思维。作文写得是否丰富,有创新性,启发想象联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适当增加想象作文在整个作文中的比重。要让学生多写看图作文,多写描述性的续写、扩写、插写、改写,多写童话、寓言、故事、诗歌,还可以一题多写,大题小写等,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创造性思维。

2、加强在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写实作文中,怎样补充、生发的指导。如学写《我的课余生活》,看见题目,学生大脑中会浮现出许多活动。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分析、筛选,哪项活动认识、感受最深,根据平时的经历,把有关材料恰当地组织起来,并作必要的补充、想象,成为一篇真实新颖的文章。这样做既训练了思维的流畅性、又训练了思维的独特性。

3、丰富课外活动,开阔视野。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威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作文实践活动,寓作文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中,如有趣的剪内贴、创造绘画、组织竞赛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为难的一块内容,但只要我们不断钻研,以训练学生装的思维为基点,那学生的俄文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篇20: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反思

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很多老师都感到棘手的事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当前农村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作文课时不厌其烦的去努力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的途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留心周围一切事物。让学生轻松愉快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起点不一样,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的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第三,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

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的学习追赶别人。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很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作文,并经常主动交给我修改。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篇21: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探讨

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探讨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不愿学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文字信息、图像效果、声音效果等进行教学,为作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 者:吴桂春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第二中学,河北唐山,064006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3 关键词:多媒体   观察力   想象力   表达能力  

篇22: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提高学生作文自改水平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作文情况的检查、评估、交流和总结,又是对学生继续修改作文的指导。长期以来,“作文批改难”是让所有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语文老师普遍觉得,改作文时,人特别累,心也烦燥不安。有些老师觉得让学生作文,不单是折磨学生,而且是折磨自己。”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语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改作文。 作文难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批改的积极性,没有培养起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二、研究的策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1、树立学生自改作文的'责任心

学生是否自觉、认真地修改文章,跟人们的责任心强不强紧紧相关。我常常给同学讲,有些人“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象洗脸之后再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象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样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可见,只有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修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才不会嫌麻烦,不会怕困难,对别人给自己改文章,才会持欢迎态度。也只有这样,才会在反复的修改中提高质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讲述修改文章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起修改文章的强烈责任心。

2、教给步骤,掌握方法

这是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通过范改,教给学生以下的修改步骤:

(1)初读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以有声的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有利于发现文章的毛病。例如“习作读起来别别扭扭的,就可以认定是语句不通;要是读了好几遍还没有明白其意思的,就是语句颠倒错乱,或用词不当,含糊不清;至于读来读去对照文题总是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就可以判断:不是文章中心不突出,就是写得不具体。在找出毛病后,不妨想出两三个修改的方法,经过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直到改得满意为止。

(2)再读改结构。习作的结构问题,学生不易发现。可将习作读给别人听,征求别人的意见,然后作较大的改动。

(3)复读促提高。再次仔细朗读,听听其中还有什么毛病。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能朗朗上口了,才算初步完成了修改任务。 3、形式多样,培养能力

学生的能力是在长期的训练基础上形成的。在学生掌握了修改符号的使用和作文修改的方法、步骤后,就要进行形式多样的作文修改训练。

(1)互评自改。

互评自改,是指习作后,教师把学生的习作收来阅读一番,从中找出带有代表性的问题选择两三篇作为互评的样本,让学生充分进行评议,然后各自修改,改后交小组交流,相互提意见,然后再各自修改。

(2)互评互改。

互评互改,是指由两位学生交换习作评改。学生互相评改,评得认真,评得仔细,能评出写作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作文训练要求,对组内同学的作文逐篇讨论,达成共识后写下批语再作修改。互评互改中,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训练,更能确立学生在批改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做,既可以集思广益,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3)比较自改。

比较自改,就是在老师浏览全班学生习作后,从中找出好的典型或精彩片断(开头、结尾、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贴上墙,或抄印给学生,向全班学生宣传介绍,然后发还各人习作,让大家自作比较,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自己认真修改。这样做,既可以表扬了作者,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自觉把文章修好,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自批自改。

自批自改,是指学生经过范例导改、互评互改、比较自改等批改训练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批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我们自己改文章,也应该问问为什么要改,怎样改才合适。这个习惯也要养成。‘‘”开始时,可能有些学生不习惯,但经过实际锻炼并尝到甜头后,兴趣自然会增强。学生批改后,教师要查阅、总结批改情况。对认真进行、且改得好的,要表扬,可把文章张贴在“作文园地”上,还可以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修改的;对敷衍了事的,要进行教育,并要求他继续修改,直到改好为止。

总之,通过各种形式去组织学生自改作文的训练,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就会养成自觉修改文章的习惯、由厌改到乐改,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自然高涨,作文水平将发生质的飞跃。

篇23:语文教师素质会不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语文教师素质会不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

有不少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的却连一篇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出来,为什么?不仅中学生,连很多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也不会写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材料。所以,是该反思我们语文作文教育弊端的时候了!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说得的确有些极端,但是也不无道理。为数众多的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深感头痛,就是硬憋出来的作文,也是“目不忍睹”之作。这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反省。在此,我们很乐意从语文教师这个角度(方面)探讨一下中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一、语文教师本身不会写作

本来,语文教师应该乐写、会写、善写各种文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非常遗憾,现实的情况是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写呢?当然,并不一定强求在报刊发表(当然,花钱在某某日报发表所谓的大作没有任何意义!),哪怕是随便写写给自己看也行。一个自己都不会写文章,从来也没有写过任何东西的语文教师,还有什么底气去教自己的学生?这不是明摆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语文教师自己从来都没写过什么文章,没有写作的经验和能力,却在学生面前大谈什么“作文怎么构思”“作文怎么布局”“作文怎么写得出彩”等等。这只能是自欺欺人。前几年,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批判用了“误尽苍生”这个恶毒的成语。冷静地想想,也有别人批判的理由,并非诬陷之词。

二、语文教师急功近利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教师在短期内不可能对学生教出明显的成绩。作文教学尤其如此。而问题恰恰就在于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过于急功近利,甚至自私自利之心作祟,在作文教学上拔苗助长,不择手段。本人在拙作《有关考场高分作文的一些疑惑与辨析》、《反对盲目积累“好词好句”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以及《中考作文,任何考生都可以得高分》等对一些语文教师公开要求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范文供考试抄袭以求作文高分的丑陋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在我们的红袖添香查阅)

三、语文教师不会批改学生作文

如果不是厨师也就罢了,但是,人家做出来的菜好不好吃你也不懂,这就说不过去了。在今年某市初中毕业语文考试中,一些乡镇学校很多考生连《初三的生活》这么简单的作文题目居然也写离题。题目显然要求写初三这一年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相当多的考生偏偏写了整个初中三年的经历,而且杂乱无章。学生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可笑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居然判断不出学生作文是否离题,依然给那些不符合题意的没有条理的作文八九十分。于此相反,一些真正优秀的考生作文却被我们个别语文教师判为离题作文,打出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样的事屡屡发生。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无法分辨优劣是非常可怕的,比他不会教学生更可恶。道理很简单,无需本人赘述。

四、语文教师推卸责任

“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语言积累非常少,见识、阅历少,所以他们写不好作文”是个别语文教师对自己教不好学生作文的'最好借口。其实,所有的中学生都渴望能够在作文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基础差,积累少,不会写作文”,从平时的学生习作中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乐意通过作文来抒发自己情感和表达个人见解的。这应该是人类的本能。当然,由于初中生年龄尚小,阅历有限,他们也不太可能特别理智。作文里表现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或者稍微偏激的情感实属正常。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正确引导他们。这完全是我们语文老师份内的工作啊。但不管怎么说,极个别语文教师绝对不能以学生“语文基础差、语言积累少”为借口来推卸自己不会教、教不好甚至教坏学生的责任。

中小学生精力旺盛、想像力丰富、表现欲望强烈、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创造(叛逆性使然)力等都是很强的。这些性格特点对他们学习作文,提高作文水平都是非常有利的。但如今的现实却是他们一提起要写作文就深感头痛,这肯定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考试)制度不合理等。不过,作为担负引导和教育学生重任的语文教师,其自身的语文素质、教学水平和责任心等毋庸置疑是亟待提高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他们作文水平。

相关专题 水平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