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改写记叙文

Fʟᴏᴡᴇʀsᴇᴀ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桃花源改写记叙文

【简介】感谢网友“Fʟᴏᴡᴇʀsᴇᴀ”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桃花源改写记叙文(共10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桃花源改写记叙文

桃花源改写记叙文

我是一个贫穷的渔民,生活在东晋时期,这里政府腐败,民不聊生。沉重的赋税压的百姓苦不堪言。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民,每天都要去武陵河上打鱼。不是为了自己的温饱,只是希望能把打鱼换来的钱交给县老爷。能够免去一些刑罚的折磨罢了。

一天,我照常到河边打鱼,然而收成不好。我只能继续划船去更远点的去打鱼了。也许是这里的鱼儿也觉得困苦不堪,所以才纷纷另寻处所去了吧。

划着划着,觉得真是太劳累了。我趴在小船上睡着了。醒来时,早已经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地方。不管了,在撒一网试试吧,我用力把网抛进河水中,再次拎起时,觉得有些分量。心下很是激动。如果是一网大鱼,那么将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希望。至少可以解决几天的温饱问题了。可是,当我把网收起时,却发现里面只有一条小金鱼。

就一条小鱼?怎么会呢?之前的欣喜瞬间消失无影了。哎,何苦来哉?我刚想把它收尽鱼篓,她却开口说话了。

等一下,等一下,听我说,听我说我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小金鱼的嘴一下一下的张合,请你放了我,我会报答你的。你能怎样报答我?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地方,别人不曾去过的地方。

我将信将疑,但是依然决定放了它。当它再次落入水中的时候,激起了滔天的波浪,小船像得了神力般,一跃而起,飞快向前。

船行到一个开满桃花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我走下船,来到岸上。听到音乐的嬉笑声。于是找寻着声音的方向一直往里走。原来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到处都是桃花,美极了。

突然跑出几个打闹的.小孩,他们看见我,都不再奔跑,停在了原地。我给他们打招呼,于是,一个胆大的小孩便把我引到了村长那里 。

我老实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村长热情的招待我。在谈话间我得知,他们这个地方叫桃花源。自从祖先带领乡邻来到此地居住后,便彻底与外界隔绝。因此他们不知道汉朝的存在,更别提魏代和晋代了。

但我告诉他们外面的社会不尽如人意时,他们留下了同情的泪水。

村长说,他们无力改变世界,只能守住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干净幸福的土地。

我想成为这里的村民,彻底告别外面黑暗的世界。

小住几日后,我打算暂时离开一下。回家去收拾一些细软,然后安排好别的事情。当我走到村口的时候,前来送行的村民再三嘱托,不要讲这里的事情告诉别人。

村长语重心长的说,这里是最后的圣土,我们会拼命抱住它,请你信守诺言,保守秘密。我用力的点点头,答应了把这个秘密保守到底。

回去的途中我做了些许标记,只待他日前来。

可是,耽搁一段时间后,我再去寻找时,却没有找到那些标记。

桃花源,你在哪里呢?

我想把这个离奇的经历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可是,我并不识几个字。我思虑再三,毕竟答应过不与其他人说起。可是,这样美丽的地方不正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梦寐以求的地方吗?纵然不能身入其中,也可以增添几分精神安慰啊。

于是,我去拜访了南阳名士,刘子冀。他当时已经带病在身了,可是听了我的诉述后,决定陪我去找那个地方。

后来,我们二人时常撑着小舟,沿着江面寻找,直到他病终。

从此,无人再去探访桃花源了。

篇2: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他总也讲不完,我也总听不够。大概他的故乡十分美好,生活十分有趣,所以他的故事时常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爸爸有一张非常珍贵的黑白照,照片上的爸爸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还有一些他的同龄朋友。那时,爸爸正与他的伙伴们快乐地在清澈的小河里嬉戏,远处还有一望无际油菜地,爸爸在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现出一种奇特的光芒。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随爸爸回去过,可因为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因为上学了和一些其它原因,总没有机会再回去。这更激起我想早一天探访爸爸故乡的愿望。

终于,机会来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那天,汽车在马路上疾驰,爸爸十分高兴,我也像出了笼的小鸟十分兴奋,公路上车水马龙。渐渐的,路面变窄了,汽车一会儿在田野里穿梭,一会儿在河岸边飞奔。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收割完稻子的田间只留下一茬茬稻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似乎还有一丝稻子的淡芳。在汽车经过一座桥的时候,爸爸问我:“你熟悉这条河吗?”我一愣,呵,这不就是照片上的那条河吗?如今,她依然清澈见底。汽车很快停在了奶奶家的门前,早已等候着我们的奶奶一见到我,又是亲,又是抱。进屋不久,爸爸去找他儿时的伙伴了,我也和奶奶家附近的小朋友玩了起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捉迷藏、在池塘边打水漂、在干涸的水田里挖泥鳅……自由自在,玩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亲自烤了红薯。那天,我在奶奶家拿了一些红薯,和小伙伴们来到田旁的小河边,我们中有人拾树枝和枯叶,有人挖土灶,有人捡来石头和枯草,在灶里架起柴禾烤起红薯来,缕缕青烟升入蓝蓝的天空,片片灰烬随风飘起,潺潺的河水在身边静静地流淌,鱼儿在水里摆动着灵巧的身躯,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难怪爸爸如此想念他的家乡,我不禁陶醉在这秋天的小村里。“红薯熟了,”小伙伴说着,并为我剥了一个。金灿灿的红薯看着就诱人,咬上一口,直甜到心里。我想:这烤红薯比街头老爷爷烤的还要香,还要甜。

很快,我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不得不回到家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活了。临走时,我依依不舍地向奶奶和小伙伴告别,她们都嘱咐我有时间一定来玩。我心想:“会的,我一定会再来的,因为这儿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篇3: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他总也讲不完,我也总听不够。大概他的故乡十分美好,生活十分有趣,所以他的故事时常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爸爸有一张非常珍贵的黑白照,照片上的爸爸和我现在的年龄相仿,还有一些他的同龄朋友。那时,爸爸正与他的伙伴们快乐地在清澈的小河里嬉戏,远处还有一望无际油菜地,爸爸在看这张照片的时候,眼里总是闪现出一种奇特的光芒。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随爸爸回去过,可因为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后来因为上学了和一些其它原因,总没有机会再回去。这更激起我想早一天探访爸爸故乡的愿望。

终于,机会来了。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那天,汽车在马路上疾驰,爸爸十分高兴,我也像出了笼的小鸟十分兴奋,公路上车水马龙。渐渐的,路面变窄了,汽车一会儿在田野里穿梭,一会儿在河岸边飞奔。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田野,收割完稻子的田间只留下一茬茬稻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似乎还有一丝稻子的淡芳。在汽车经过一座桥的时候,爸爸问我:“你熟悉这条河吗?”我一愣,呵,这不就是照片上的那条河吗?如今,她依然清澈见底。汽车很快停在了奶奶家的门前,早已等候着我们的奶奶一见到我,又是亲,又是抱。进屋不久,爸爸去找他儿时的伙伴了,我也和奶奶家附近的小朋友玩了起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捉迷藏、在池塘边打水漂、在干涸的水田里挖泥鳅……自由自在,玩得要多开心有多开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亲自烤了红薯。那天,我在奶奶家拿了一些红薯,和小伙伴们来到田旁的小河边,我们中有人拾树枝和枯叶,有人挖土灶,有人捡来石头和枯草,在灶里架起柴禾烤起红薯来,缕缕青烟升入蓝蓝的天空,片片灰烬随风飘起,潺潺的河水在身边静静地流淌,鱼儿在水里摆动着灵巧的身躯,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难怪爸爸如此想念他的家乡,我不禁陶醉在这秋天的小村里。“红薯熟了,”小伙伴说着,并为我剥了一个。金灿灿的红薯看着就诱人,咬上一口,直甜到心里。我想:这烤红薯比街头老爷爷烤的还要香,还要甜。

很快,我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不得不回到家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活了。临走时,我依依不舍地向奶奶和小伙伴告别,她们都嘱咐我有时间一定来玩。我心想:“会的,我一定会再来的,因为这儿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3篇】

篇4: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

“书上写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人人爱的地方,但我认为钦州的黄冈山才是排名第一。

因为这里不但有山青水秀、花香鸟语、高耸危云的`山峰,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热情……此地,才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每一年我都盼望着快点到九月,快点得看我心中的桃花源。

不知不觉中,我便如愿以偿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我随着父母亲去黄冈山扫墓。

一路上,我不向哪里望去呢?这里虽然是一个很小、很隐蔽的村庄,但,公路是平坦的、光滑的水泥,周围的草长得特别茂

盛。我正沉浸在一种说不出的激情之中。“叽叽……”忽然,有一群鸟从我们眼前飞过。我们急忙下车,登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从底下看上去,真像一只鸡的嘴,让人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扫墓完后,我们便走进这座山的山腰间的溪水休息一下。刚来到这里,我便吃惊了,山的旁边种着许许多多的桃树,猛然间,我又发现了满地的桃树。在微风吹来时,桃花纷纷扬扬地飘起来,宛如一条乳白色的纽带,美丽极了。那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翻起了一点点的亮光,好像一条晶莹剔透的链子,再往宽敞平坦的公路望去,你就感觉到身临其境,好像就坐在天空中。

傍晚,我们下了村庄,村里的人们看到我们非常热情地邀请进他们家去喝茶,然后杀鸭杀鸡招款我们,看到他们老老少少都那么高兴和睦,我非常感动。虽然,这村庄很小,但,我觉得这里的人们是多么幸福。

黄冈山—我心中的桃花源,你那清澈见底,美丽的世界将触动我的心,你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

篇5: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

心中的桃花源记叙文1200字

“桃花源”用拆字法来理解,那就是“桃花的源头”。桃花不就是那美好事物的象征么?引申一点,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个心的归宿。心想之境,好不美的享受。

农村的老家,偏偏僻僻,摇摇晃晃,歪歪斜斜。在这儿呆了十几年,也不曾十分清晰地表达出这种味道,只是心有所思便神向往之。

田间的小路,弯弯折折,像一张密织的网,一路走来,踏过无数红黄交接的尽头,却始终找不到方向。那被分割的田地,孤寂地站着,等待下一季的耕种。我真想拥抱着一片虽贫瘠但却风貌依旧的土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那一片独立山头的树木,不知经历过多少春夏秋冬,也不知尝遍了几番的.沧桑巨变,才能变得如此挺拔,坚强,那是所谓那些城里的娇木所不能及的,它自有它的风格。每天越过时,我都吮吸着那一篇灵气,着已成了我的一种享受,这饱富田地之灵气的精华。它,支撑了一片天。

风挽走了些残枝败叶,它们被挪到了一个新天地——一个新生的地方。绿黄交接不也是一种冲击么?我经想冥想:野风这无情的家伙,竟卷走了这一片我的挚爱。但我错了,犄角瓦缝间,散落的依旧是那一丝牵挂。

小河挽流,多么惬意的体会。在农村,它永远给人以原生态的感觉,时而猛,时而柔,时而激,时而平,这大概就是它的本质吧!也只有在这山间小路边,我才能触摸到它的气息。当绿萍从我手中逃走时,我震撼了;当水萍在我指间嬉戏时,我省悟了。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猜想,这一幅幽然的山水画真的存在么?我寻找着。

晕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种和暖的气息,它发酵了,在人们的言语间,变得欲加温馨,安详。我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不能自拔——可能是爱的缘故吧!在农村,灯光被晚霭蒙住了,显得愈加灰黄。看着它,眼睛仿佛中了沙眼。迷迷晕晕中早已陷入了爱的城堡。

每至傍晚欲进餐时,我更加陶醉了,一席家宴也由此揭开了它最神秘的面纱。我淡淡地品尝着一些香味,渗透了汗水与情爱。宁静的夜晚,独步庭院小径,犬吠声渐渐止步。那从墙缝中透出的几些晕光,给绿竹披上了一层外套,变得更加地金辉了。竹片点缀着那零零落落的光秃秃的枝条,没有了绿丝绦的柔美,却变得更加精致了。

让夜景不安宁的,要数那矮灌丛间的夜行者吧!好美,一只萤火正在我的肩膀小憩,它可能累了吧!瞧,他正在搓它的手舔它的脚呢。真不忍心去打搅它。蚂蚱正用它那强劲有力的弹脚往家中奔去,每一片叶子上都洒落了它的脚印,那是它走过的标记。拨开叶丝,不知是什么动物,它们正在窃窃私语,商量着明天的行程,我想。最扰人的,要数田地中的蝈蝈了,不知是何缘故,它不停地叫着。它是在展示什么东西。露珠这时候却冒出来了,我轻轻的捧起一滴,好甜,就像那初晨时的甘露。……

好不忍心离开这一堂天地,但我还是回去了,去享受另一份快乐。这一片用网结成的天地啊!不知滋润了又牵连了多少人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总是渴望这世界能与我并肩齐存。

我的故乡,那块已生锈了的记忆,原来就是我的归宿,心的归宿。好一派桃花源!

篇6:愚公移山改写记叙文

碧蓝的天穹寥廓,雪白的云雾缭绕,两只墨绿深邃的山之巨兽懒洋洋地盘踞在这个人间仙境之中,一名太行,一曰王屋。

它们那连绵数百里的条条山脉宛如雍容的拖地裙摆横亘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两座高达万仞的山脊更是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令人望而生畏。它们桀骜不驯,曾张扬地叫嚣自己身上应有尽有,除了数以百计的悬崖峭壁、面目狰狞的嶙峋怪石外,还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茹毛饮血的凶恶野兽……这里,唯独没有人烟。

从古至今,它们不知道遮挡住多少游人浪子寤寐思服的故乡,阻断了多少黎民百姓赖以谋生的商路……它们重重地压在人们身上与心头,却从来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因为这是自然的伟力、天神的杰作,无人敢去撼动。这样僵持的局面从未被改变过,直到那一个人的出现。

有人说,这个人血脉非凡,出生时天有异象,面容奇特有贵人之相,是被天神祝福和眷恋过的;也有人说,这个人天生神力,自小就聪慧过人,气度非凡,乃是有大气运者……关于那个人的传说众说纷纭,可实际上他只是一个一直默默无闻、早已半截入土的小老头儿,人称愚公。

正如绝大多数农民的一生一样,愚公降生在贫瘠偏远的北山边,从小务农,长大后又按部就班地成亲生子,没有什么远大抱负或与众不同之处。每天只是为了能吃上饭而起早贪黑地不停劳作,却常常因山体滑坡之类的天灾和山区难行等交通阻塞问题而忍饥挨饿,不断挣扎在温饱线上。他经常会久久望着大山一言不发,眼睛里会不时闪烁着一种无法描述的希冀,却又很快就消散不见。

他就这样和其他的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劳作着,直到他快满九十岁的一天。愚公好像终于想明白了什么,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他目光炯炯地透过两座大山,望向远处的天际,好像在看什么让他愿意倾尽一切去追求的珍宝。

“我要铲平这两座大山!”他自言自语,语气异常坚定。“无怨无悔……去追求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篇7:愚公移山改写记叙文

愚公家门前因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出入非常不便,经过商讨决定,由愚公带领一家人铲除这两座险峻的大山。

愚公一天天地移山,脚一天天被磨出了茧子,箕畚一天天被撑大,手上的伤痕一天天变深,皮肤一天天被太阳晒黑。邻居京城氏家的男孩才七八岁,哪里懂得生活与劳动的艰苦,又正值调皮好奇的年龄,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

在山里走久了,汗水洒满了愚公一行人的必经之路,一切都与他们熟悉了。百灵鸟会欢快地歌唱来给愚公一行人加油,太阳会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努力地探出自己的头散尽所有热量来照耀他们,小溪会在炎热的夏天叮咚作响带给他们一丝凉意。经过村庄总会有淳朴,热情的农民们为他们送上茶水解渴。“嘿,愚公。搬山怪累的,不差这一会功夫,来歇歇脚喝杯茶啊。”种田的农民手里攥着铁锹,扬着尘土说。愚公憨厚地一笑:“不用不用,等山被我搬完,你们的庄稼就可以更快地运出去了,赚到钱再谢我吧。”

大家都说愚公从来都不休息。正午时分,毒辣的太阳发出炽热的阳光,褪去冬日里温和的外皮,将最狂野的一面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愚公的后背晒出了泡,又红又肿,他却终是不在意地抹了把汗水,依旧把沉重的装满土石的箕畚背在背上。中午在家门口吃午饭的小伙子看到愚公总会放下手中的饭,把箕畚从愚公背上“抢”下来,抡到自己强壮有力的肩膀上,把愚公送到村口,最后还不忘对愚公说声谢谢。愚公总是笑笑:“大家一起受益嘛……”

在愚公的坚持下,两座恶龙般的张牙舞爪的大山,渐渐地收敛了起来。拿着蛇的山神眼看着自己的地盘被一个凡人一点点地挪走,气鼓鼓地找到了天帝……

篇8:改写《秋思》记叙文

秋天到了,街上空无一人,秋风卷起了一片落叶,把它吹到了远方。诗人张籍借居在洛阳城里的朋友家。从窗台望去,四周充满了秋风的肃杀之气,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结合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张籍作为做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的风景,不禁勾起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他趴在窗台上自言自语地说:“真想念家乡啊!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干什么?不知道他们身体还好吗?不知道有没有也想我了……”他一边趴在窗台上望着秋风扫落叶的情景,一边自言自语,忽然,他大叫一声:“对了!”又自言自语地说“我虽然不可以回到家乡去探望亲人,但是,我至少可以写一封家书让人帮忙捎回家乡啊!”随后,他向朋友借来了文房四宝,正要下笔时,他却迟迟不动。他站在一旁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迟迟不动笔,张籍却说:“在洛阳城里那么久,我却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一时间要我写一封家书给亲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写起呀!”朋友听了后,没有多说,只是让张籍继续写家书,张籍仍然不知道应该从何写起。他一抬头望出窗外,看见一些孩子在玩耍,顿时,他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与父母们离别的情景……想着,想着,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寄托在这封家书中,他一边写,一边改,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封好来,整齐地放在桌上。这时已经是半夜三更了,他这才熄灯上床睡觉,他翻来覆去,还在想家书的内容,难于入眠。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拿起信,想要去自己家乡办事的一个朋友家跑去。待他到那朋友家时,朋友尚未起床。他便在门外等。朋友出门时看见他站在外面一动不动,大吃一惊,问他为何在这,他走过去把信塞到朋友的手里,并说:“我刚才怕吵醒你睡觉,所以站在门外等你。这是我的家书,一定要交到我的亲人手中!”朋友愣了愣,马上回答:“好的,我办事你放心!这封家书一定会送到你家人手中的!”张籍笑了笑,说:“一定要送到啊!”朋友也笑了笑作为回应。朋友跃上马背,正准备出发时,张籍忽然大叫一声:“等等!先别走!”张籍一把抢过信封,拆开后拿出家书,仔细地又阅读了几遍,确定没有错处后,又把家书塞进信封里,交给朋友。

朋友走后,他回到住处,忽然诗意大发,写了一首诗,取名为《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篇9:秋思改写记叙文

九月匆匆地到来了。一天,张籍正在花园里散步,一阵风吹过,树开始摇曳,一片片金黄的树叶落下来,宛如蝴蝶在翩翩飞舞。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枯萎了,春天夏天里的勃勃生机在这一刻停下了脚步。天空中,几只候鸟正在天空往南方飞去,秋天到了。

张籍掐指一算,中秋节不是马上就要到了吗?我去写封信写我的家人们吧!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回自己的宿舍,来到书桌旁,挽起袖子,磨好墨水,铺好纸张,提起手中的笔,开始伏案写信。前前后后,差不多已经十年没有和挚爱的亲人们相见了。张籍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当中……临走前,妻子连夜为我缝补衣裳,老母亲为我准备了一桌丰富可口的佳肴,父亲为我准备去做官的必需品,孩子和我拥抱着,告别……一幕幕场景在张籍的脑海中闪过,让张籍泪流满面……

夜,不知不觉已经深了,静静的。张籍在微弱的油灯下写好了书信。他小心翼翼地将信件装进信封里,准备上床休息。窗外,夜凉如水。张籍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象着他和他家人经历过的一件件事,无论是多么欢喜,多么悲伤。他把信封打开,看着信,一滴泪滴在信上,化开了。张籍有多少快乐与痛苦想和家人倾诉啊!

第二天一大清早,送信人来了。“张先生,有信要送吗?”“啊?有的,我有一份家书要寄。”张籍把信拿了出来。送信人伸手去拿这封信,可张籍却攥紧了信不放:“等等,我还要再看一看。“张籍打开信封,又仔细地看了几遍,才交给了送信人。

张籍在门前,看着送信人远去的身影,再想想自己的家人,不禁由衷地笑了……

篇10:游子吟改写记叙文

游子吟改写记叙文

(一)

夜暮降临了,村庄里的人都回自己家休息了,只有孟郊家的灯还亮着,孟郊的母亲正在为即将远出的儿子做准备。

母亲一会儿为儿子装点干粮,一会儿再装点盘缠。母亲看见孟郊的衣服已经破了,就拨亮油灯,拿出针和线,准备缝。

突然,孟郊从屋子里走出来,把母亲手中的针和线抢过来说:“娘,您已经老了,不要再缝了,快回屋睡吧。”说着,就扶母亲进了屋。

夜已经很深了,伸手不见五指。母亲听孟郊屋里没有动静,就把油灯再次点燃,把衣服拿过来,一针一线细细地缝着。母亲看扣子松了,就把它缝得牢牢的,母亲看衣服破了个洞,就小心翼翼地缝得结结实实的,她一不小心,把手扎破了,流了很多很多的血。由于天快亮了,母亲顾不上疼痛,又拿起针线缝了起来。

母亲想:“儿子这次出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我得细细地缝,把衣服缝结实了,好让他多穿些时间。”

天亮了,孟郊走出来,发现母亲一夜没睡,当他看到母亲手上的血以及缝好的衣服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孟郊心想:“我们儿女好比是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的哺育之情,当儿女的也永远报答不了母亲给予的恩情,母爱是多么伟大呀!”

(二)

夜很深了,皎洁的月光倒影在荡起微微波纹的湖面上,一闪一闪的;村子周围一片静寂,大多数人都已经睡去,唯独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发出微弱的烛光,两个模糊的影子倒影在窗子上。这倒底是谁呢?

小屋中,一个矮小的正方形桌子放在中央,旁边是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和床上折得整整齐齐的被子……

孟郊在看书,而母亲正在借着微弱的烛光缝补孟郊的上衣。她尽管老眼昏花,可还是缝得那样的认真,那样仔细。这时,孟郊说:“娘,这次我上京赶考,您一个人在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母亲听了,笑着说:“这你就不用担心,你只要考上状元,娘就心满意足了。你这次去京城赶考,路途遥远,自己要多加小心。这衣服得好好补补,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路上衣服破了,没人给你补。”说完,母亲又低下头,继续缝补。

母亲将衣服缝得十分紧,针脚是那样的匀称,可是没想到的是,母亲手中的针不小心刺中了母亲的手指,可是母亲竟然完全不在乎,不当一回事。孟郊看此情景,看着母亲一针一针的在微弱的烛光下眯着眼睛给自已缝补着衣服,眼泪不禁顺着脸夹流下来。他的心中充满着感激:”母亲啊,我一定会努力考试,中了状元,当上大官,将来好好地报答您的 …… ”

第二天,孟郊骑上马,上京赶考了,母亲站在孟郊的身后,望着儿子远去的身影,渐渐的消失……

(三)

窗外,黑夜的帷幕又拉满了山村。

母亲拔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长长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的交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儿啊,要记住回家的路……”我知道,我是一根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根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的那昏暗的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方面,唯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相关专题 桃花源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