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不完美旋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不完美旋律”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共1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主要以行为、态度以及情感的转变为主要内容。本文从学科教学内容和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通过对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调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以期提高学生的品德和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品德教育;策略研究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思想品德教育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课程,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参与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教学和体验过程中。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把握学生认知程度,为小学生组织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的课程,紧扣教学目标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因此,把握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应当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每节课按照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来讲解,一般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种,一种是认知目标,第二种是情感目标,第三种是行为目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把握教学目标的层递性和整体感,即把握好教学目的的度。同时,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按照揭示课题、学文明理、联系实际、深化导行四个环节展开,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链条,具体来说就是师生通过教材的人物故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课堂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达到明白道理和辨别是非的目的。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起源于解放区的整治教育课程,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大纲的修改,内容的编排更加富有时代感和层次感。众所周知,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需要进行转变,避免学生出现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意志脆弱等问题,基于这些不良状况,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必须要把握一些符合实际的品德教育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社会方面来讲,小学思想教育需要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支撑,因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传媒影响下,社会应尽量输送正能量,多曝光好人好事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家庭方面来讲,家长要意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一言一行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师应以身作则,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有趣度,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做到提升道德品行。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应注重反馈,发现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的薄弱环节,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体会学习上的成功和喜悦,调整思品教育的进度、方法和难度,提高课程时效性。其次,课堂教学应注重实效性,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较深的认知,因此,应当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意志品格,热爱并且全身心投入思想品德教育。最后,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教师提供了诸多新的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实物标本法、挂图插图法等,让学生不仅都能够听懂,还能学会,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家庭、社会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联合,做到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角色扮演、组织辩论、换位思考等重要的方法,这些方法基于“共情”这一基本伦理道德概念。共情是指多方面体会他人对某一事情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对方的目的,在品德教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注重角色扮演,引发学生共鸣。很多学者提出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思想品德,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体现活动本身的价值。课程中,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以及深刻的文字内容都不如让学生们自己来亲自表演,这样才能够领会到品德教育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自己点评,点评后再扮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将会不自觉的得到强化。

2.组织深入辩论,激发学生明理。所谓理不辩不明,在辩论中,唇枪舌战,可以锻炼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口才,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道德认知的冲突,引起双方学生的讨论,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调整辩论的方向,加上教师的点拨,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达到提升道德判断的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能力。

3.学习换位思考,加强内在认知。换位思考是人与人能够共鸣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情感体会,在课程中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引导学生反思:如果是自己处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应该如何行动。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仍然稚嫩,教师只有创造丰富的、直观的形式,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接受道德知识和体会。

五、结语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未来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各种课程改革,了解学生的年龄特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把握教学中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把课堂中的故事联系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来,一方面做到学习和归纳,另一方面扣紧教材,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参考文献:

[1]栾桂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现状、策略及方法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4).

[2]苗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3).

[3]陆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共情运用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2).

篇2: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论文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进行小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目前的教学中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重视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因此,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注重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加强。思想品德课程,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进行设计的。在教学中,要有效的结合教材的特点,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将有效的教育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形成良好的指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一定的影响。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培养责任心强、整体素质水平高、有耐心的教师队伍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同时,教师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注重对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

三、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好动性,而且喜欢做一些游戏,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是要实现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素养。所以,注重小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就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地运用,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加强教育中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

篇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笔者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道德情感,完成教育。

第二,在生活与活动中通过言传身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运用说服的方法使生明白道理,多次反复地说服,形成良好品德。

第四,学校家庭互相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生活与活动 说服 家校沟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

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

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

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二、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

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三、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

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

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

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

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

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

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四、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

家庭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学生人格的形成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

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知识讲座,并与家长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总的来说,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需要小学生自己的不懈努力、教师的督促引导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

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必须持之以恒,把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小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4: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目前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常年不在父母身边,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以及品质问题,因此,怎样加强农村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现阶段农村小学老师们研究的首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式接受教育的阶段,也是一个儿童思想品德建立的初级阶段。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进城务工的大潮,使得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些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为、心理、品德问题,因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每一个农村小学老师关注的重中之重。

篇5: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1.1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有很多农村的家长,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片面的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那就是有出息的孩子,以后就能够走出农村,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学校为了升学率,也会比较重视文化课的教育,而忽视了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导致有一些农村小学生思想偏激,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1.2父母不在身边,儿童缺乏父母关爱: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越来越迅速,很多农村的青壮年为了脱贫致富,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逐年上升。这些严重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交由学校来进行,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善的,而一旦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问题,这会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进而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绝大部分的家长会在回家之后,过分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导致留守儿童的价值取向也受到影响,甚至会带来很多不良风气的出现,比如赌博等。

1.3农村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强:农村里有很多有条件的家长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师资条件更加优越的学校去就学,使得近年来农村小学的生源数量越来越少,有的班级甚至只有可怜的几个学生,这就很难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为人处世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很容易使小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很不利。

1.4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有些偏远山区,交通不发达,经济条件也比较落后,很多的老师不愿意来到农村,这就使农村小学无法接受到最新的思想品德教育信息,致使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与当前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不符;另外,有的老师没有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将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带入校园,进而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篇6: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2.1让孩子们走出校园,更加亲近自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为例,这里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它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运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可以让农村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农村小学老师可以常常组织小学生走出校园,欣赏家乡周围的山山水水,陶冶情操,让学生们从小就亲近自然,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家乡的情感。

2.2让孩子们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在父母身边,春种秋收,比城里人更早的了解到生活中柴米油盐的来之不易,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就能够在生活中让他们具备热爱生活的品质。然而,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也比较陈旧,学校老师应该要对农村小学生的生活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家长学校相结合,共同对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使那些不良行为习惯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进而达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3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接近传统文化: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些文化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因此,农村小学老师可以对这些传统文化活动进行调研,筛选出能够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素材的活动,与此同时,老师应该与当地的村委会或者活动发起组织进行协商,让农村小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使他们能直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能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进而养成良好的传统美德,为以后更好的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4让留守儿童也能感受到关爱:由于留守儿童常年没有父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一旦思想品德上出现了偏差,很难有人及时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和老师应该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及时对这些儿童课外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解,以避免他们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而出现心理偏差,甚至误入歧途。

2.5农村小学老师要以身作则:在进行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时,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从自身的行为、语言、作风以及仪表上出发,不断提高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给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儿童思想品德还没有定型,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应该净化农村小学的校园风气,抵制一切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保持校园的纯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积极发挥它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良好的品德以及对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都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农村小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且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因此,加强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可以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小学学校应该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并与学生的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共同努力,来为农村小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陆亚峰.关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8):4-4,5.

[2]李道知.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措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7):15.

[3]许治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1):25-25.

[4]付朝友.浅析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种途径[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6).

篇7: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评价机制以及教育者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谈谈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思想品德教育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感情形成的特定环境

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形成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亲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正常的家庭教育活动无法展开,家庭教育面临着严重缺失,孩子思想情感的发展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

(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并不是全部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全体教师在全力以赴地抓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班主任在抓,鲜少有人问津;第二,没有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学生不能从评价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快乐;第三,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会开展一些时令性的教育活动,但局限性较大,而且活动多流于形式,还有更广阔的思想品德教育空间有待开辟。综上所述,有效加强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体系,便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与实践

(一)做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必须大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生活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是寄宿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中要抓的主要方面,即要想让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调动并全面激活这三支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持久地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1.加强学生的个体管理,建立全面的管理和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纪律方面的管理外,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常规管理还应包括发型着装、生活纪律、就餐秩序、生活区卫生等。首先我们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好及时的检查反馈和整改;并根据考评制度对逐一项量化,做好表彰奖励与违规处罚,最后,每月一汇总,对违纪严重的进行处理,对优秀学生予以表彰。

2.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灵魂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建立包涵班级工作各个方面在内的量化考核制度,包括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床铺整齐、就餐秩序等。考核的目的就是要督促人人做好,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建立的班级一日常规量化考核或班级量化周考核制度,学生如有违反,除扣除个人分数,还要扣除班级分数,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分数列后的予以处罚,列前的班级予以奖励。

3.重视生活区管理,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生活区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区域,首先需从生活教师中选聘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生活部主任,组建生活区管理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教师的岗位职责和考评细则,不断加强培训,提升生活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以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值班等配合生活教师加强检查,按照考核细则做好考评记录。定期召开班主任、生活部的工作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将班主任的考核与深入生活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核相结合,提高生活区的管理力度,依靠规范而科学的管理,向学生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和结合好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投入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娱乐场馆和课外活动要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书法、绘画、器乐、合唱、舞蹈、棋类、特色跳绳、抖空竹、地书字等兴趣小组有序地开展,以满足学生娱乐、参与、创造的`欲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校内外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巩固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要巩固好学生在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就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1.家长会。家长会能增进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信任,让家长对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效果。

2.“校讯通”。教师利用“校讯通”系统,可将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同时,学校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可以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

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学生的能力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改革、要创新,就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多元评价体系。

1.评价要体现出动态性。可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随时进行,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改进;同时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进行判断。

2.整个评价过程要科学。评价的整个过程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为辅。

3.评价要体现出主体性。评价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这样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新体系。

篇8: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摘 要:企业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并购的浪潮也随之来临。在各种并购案件的中,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并购现状的分析,得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并购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并购;并购发展;并购问题

一、我国企业并购协同的现状

中国的并购史从1984年的保定、武汉等城市兴起而至今日,经历一个从准兼并到兼并、从救济式兼并到战略式兼并,从不成熟到较规范兼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从1993年宝安集团并购延中实业流通股所引发的“宝延**”开始,我国的上市公司开展了大规模并购活动。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是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交易量从至今不断增加。从至,国内并购案发生1713起,金额累计达1250亿人民币;外资并购中国企业66起,并购金额达65亿人民币。而后并购案例较的365起小幅增长。至间,共发生565起并购事件,涉及并购金额达1,171.80亿人民币,平均每起并购案的并购金额为2.22亿人民币。至20间,尽管受到海外金融风暴的影响,但是在国家及政府相关政策和并购贷款的扶持下,年并购事件创新高,达到了的五倍;而并购金额则在创下峰值,达648.98亿人民币 。数字表明,中国的并购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从近两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并购事件看,国内并购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扩大规模,争做国内行业老大为目标。尤其是内资间的并购与重组,争规模第一,争市场老大。而在并购中,并未对产业链的融合及价值链的提升做更多的细分与规划。而这种简单的靠做大规模来控制市场和产业的手段在明显存在着弊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战略目标。对公司的远期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更多的帮助。

第二,政府推动型的并购占了很大比例。国内企业并购中大量并购是政府牵线完成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国资部门的干预强于企业内部动力。这样似乎牵强的组合,生硬的并购带来的至多是政绩观和面子上的好看,对双方企业的发展均没有好处。

第三,跨行业扩张型。主要是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公司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和为了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而有目标地选择并购对象,且重点集中在对国家骨干企业的参股或并购。这种近乎盲目的跨行业并购对于企业来说风险过大。

第四,资本运作式收购。主要体现在对公司价值的收购整合,而对产品收购关心甚微,多数属于炒作型收购。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0雅虎把在华所有业务全部转让阿里巴巴,同时再加上十亿美金,最终总价为40亿美元,置换阿里巴巴40%的经济决定权和35%的投票权。双方合作目的是为了和雅虎一起全面建筑搜索引擎。但从其本质看,是在豪赌下一站的互联网业务和市场。

二、我国企业并购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量看,企业通过并购使得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我国企业在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政府行政性干预。地方政府为了创造业绩,盲目要求企业做强做大。对并购的内容,部分地方政府还违背市场经济规则,任意划拨和调动归并购双方所有的国有资产,并对资产价值的评估采取非经济性干预。另外,并购后公司的发展规划、人事安排等也由政府包办,使参与并购的企业处于完全被动状态。既然企业的并购并非企业的主动行为,那么企业并购效益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不够明确。国内企业往往追求“短平快”,在未作充分的市场调研就匆忙上阵,结果有许多后续环节配合不上,导致整体战略受阻。此外,我国企业往往只买所谓便宜的国外公司,甚至为了便宜就不注意质量。通常情况下,目标公司要价越便宜性价比就越低,加上尽职调查做得不够,使得并购后的整合运作难度很大。而且,企业图便宜的后果往往造成战略性的不连贯。

第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动力不足。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仍处在多头管理、多重监管的状态,在并购中,完成行政任务的责任要大于经济责任。企业要求无过,而不要求有功,因此,对并购过程中企业自主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动性很低。

第四,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多数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目标是拓展市场,因而有时会不计成本,导致财务风险加大。企业并购所需巨额资金,使少自有资金会增加投资风险,而使用借贷资金会增加筹资成本,同时还要考虑汇率所带来的风险。而被收购企业的债务虽不一定体现在企业收购价中,但会给日后经营活动带来负担。同时如果目标企业买得“太贵”,也会加重未来的财务负担。

第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并购在一些地方成为当地政府维护利益的筹码,特别是对外部进入者,设置了诸多不合理的准入限制。使得投资收购方必须额外承担大量非经济性并购成本。由此增加的费用,最终仍会摊到新组建的公司中,导致重组后的公司当年就进入亏损状态。

三、提升国内企业并购效益的对策建议

(一)并购前企业的应对策略建议

第一,企业并购应以市场规律为导向,企业经营战略为基础寻找并购目标,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过多行政行为的干扰和短期财务利益行为。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对企业并购的包揽不仅背离市场原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还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并购后表面合一,但其架构却缺乏层次感,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得不到合理配置,资本运营处于混乱状态。这将使企业并购偏离优化组合的目标,从而使并购从一开始就有着体制风险。因此,在并购之前,并购方必须明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对目标所从事的业务,资源情况进行审查,如果对其收购后,其能够很好地与本企业的战略相配合,从而通过对目标企业的收购,增强本企业的实力,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这样才可以考虑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反之如果目标企业与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能很好的吻合,即使目标企业价格是非低廉,也应慎重行事,因为对其收购后,不但不会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资源的共享获得竞争优势,反而会分散并购双方的力量,降低其竞争能力,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第二,采取资产评估等方式对目标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尽可能的了解,减少风险。许多并购的失败是因为事先没有能够很好对目标企业进行审查造成的。在并购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并购方很难像了解自己一样充分了解目标企业,并购前想当然地以为了解目标企业,并购后才发现目标企业中存在许多事前没有注意的重大问题,造成很难将目标企业融合到整个企业运作体系中,从而导致并购的失败。因此在初步确定并购目标后,重点就是摸清重组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盈亏状况和发展潜力。比如企业的经济性质、股本结构、在固定资产中土地是否估价入账、流动资产的库龄、账龄、长短期借款及欠息情况、或有负债情况、当地税务政策、税收种类、以前各期税款是否足额及时缴纳等。通过调查摸底,编制模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并且对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情况、实际盈亏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对该企业的静态分析结论,供企业决策者投资决策,减少企业并购后面临的资产风险。

第三,对目标公司要进行企业文化评估,预测可能存在的文化风险,进而考虑取舍。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运作的一切方面,并购后,只有双方企业文化上达到融合,才意味着双方真正融合。因此对目标企业的文化整合,在并购开展之前,就要深入分析目标公司的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并通过双方高层人员的初步接触和交流,对双方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以及组织流程等等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从而将双方企业的文化进行评估、比较,这样可以帮助双方预测可能发生的文化风险,从而决定取舍。这有利于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

(二)并购后企业的应对策略建议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工作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只是完成并购目标的一半,企业并购后如何通过有效整合,实现企业协同效应,达到最佳并购绩效是企业整合的重点,也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主要包括:企业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管理整合、经营业务整合。

第一,战略整合。在并购后,必须根据整个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企业在整个战略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对目标企业的战略进行调整,使整个企业中的各业务单位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互相配合的战略体系。只有并购企业双方有战略上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战略协同的效应。

第二,人力资源整合。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企业并购中,如何整合并购双方的人才是并购企业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在并购完成后一般不要急于调整,而要经过一段熟悉和了解,根据职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再定机构、定岗位、定人员,并通过考核,适才适所。这种方法既能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能量与作用,又能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与紧迫感,进而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实现并购双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优化组织。如果不受地理条件等限制,并购后企业中的财务、法律、研发等专业部门和人员可以进行合并,同样如能实现营销网络的共享,也可以相应进行合并,从而发挥规模优势,降低费用。总之,通过组织人事的整合,可以使目标企业高效运作,发挥协同优势,使整个企业运作系统相互配合,提高企业效益。

第三,财务管理整合。在我国不少因并购而跌入困境的企业,究其原因是并购后整合工作不重视,尤其是对整合的核心工作财务整合缺少认识。财务整合的目的是运用财务整合理论建立一套健全高效的财务制度体系,最终达到收益最大化和对并购企业经营、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财务整合主要做好六方面工作: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存量资产的整合;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的整合;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

第四,经营业务整合。在对目标公司进行战略整合的基础上要对业务进行整合,根据其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部分相互关系,重新设置其经营业务,将一些与本业务单位战略不符的业务剥离给其他业务单位或者合并掉,将整个企业其他业务单位中的某些业务划到本单位中,通过整个运作体系的分工配合以提高协作、发挥规模效应和协作优势。相应的,对其资产也应重新进行配置,以适应业务整合后生产经营的需要。并购是把双刃剑,企业如能实现有效整合,就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企业规模就迈上一个新台阶;相反,如果整合出了问题,那么企业就陷入陷阱中,很难抽身。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有清晰的计划和战略目标,立足于培育提升企业的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同时要做好并购的关键环节——并购后整合的工作。

总之,我国企业的并购,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还是从为企业并购提供服务、监管的角度看,都还小尽完善,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尚有段距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并购也将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罗斯.公司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

[2]张永力.企业并购风险及防范[J].商业经济,. 5.

[3]李岚.“联想如何规避并购风险”,《经济管理》,2005.

[4]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企业管理出版社,.

[5]胡玄能.《企业并购财务与会计实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干春晖.《并购之路—20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并购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篇9: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思想论文

1.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以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关注的常常是认知要素,而对情感要素则缺乏应有的注重。这种失衡现象招致了学生厌学、学习效率降落、身心安康受损、个性片面开展等,使教学潜力的开展遭到限制,已不能顺应社会和时期的需求。教学内容要经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方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协作交流的情境,充沛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思想活泼,盲目投身其中,加强练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学习,常常带有浓重的感情颜色,在熟习的情境中,他们可以发现学问、控制学问和运用学问,感遭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联络。生命是绰约多姿的,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天才,都蕴藏着宏大的.潜能。人类中最实质的需求就是盼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赏识表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假如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充溢生活的情味、美的享用以及教师的赏识,那么学生就会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亲切感,在教育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遭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与价值,使学生的思想一直处于积极、活泼的状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2.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

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安康开展。小学生处于身心开展的活泼期,思想开展很快,对四周世界充溢了猎奇,对一切都想问个为什么。疑是探求新知的开端,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因而,在引导学生了解教育内容,特别是学生预习、自学时,应鼓舞学生进行了解性发问。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提问者,表现了对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的肉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见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在教育中应开辟学生思绪,应用开放性或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关于那些有创见的观念,即便是不成熟、不完好,也要给予应有的肯定和鼓舞,以培育学生勇于求异探究的肉体。发明性思想不是单一的思想活动,而是多种思想方式的综合表现。在教育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理论活动,充沛发挥本人的发明才干。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教育者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中展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舞学生经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念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历中、活动中,经过考虑与交流有目的地建构属于本人的学问构造,取得富有效果的学习体验。采用小组协作交往,互帮互学,到达共同提高。同时培育学生的参与认识、协作与竞争认识,使学困生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而不是旁观者。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沛发表各自的见解,经过交流,师生点拨,学生自我概括,充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发明性,培育学生剖析、综合、笼统、概括的才能。小组探求学习的效果,不只在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处理详细的生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求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互相协作和交往才能。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考虑问题,明晰地论述观念,有序地呈现结果,客观地评价或深思本人与别人的见解,控制与人协作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才能的不时提高,为学生今后开展奠定根底。在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研讨中,笔者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打破“预设”,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阅历问题的“生活化”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既长学问,又长聪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本人的认知构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才干真正促进学生终生安康开展。

篇10: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教育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教育论文

情感是人复杂的思想活动,能左右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很有必要,其能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方式,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占比还是较大的,因为小学生是比较看重感情的,通过情感教育能感化小学生,能引导其向好的一方面学习。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小学教育不可替代,很多知识都是在小学打下的基础,很多学习习惯也是在小学养成,所以,小学教育至关重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当中融合了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思想品德好,能使一个人更积极乐观的看待事情,能更好与人相处。本文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研究,以期能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蓬勃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策略,其最基础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它和认知教育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要想把小学教育实行好,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情感因素积极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情感交流,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教师再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把学生内在的原动力激发出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另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情感教育打造快乐学习思想品德

小学生的思想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这一点,比如作为教师,作为校领导,要传输给小学生一种正能量,要以一个积极饱满,阳光开朗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坏的情绪可以感染人,好的情绪更是可以带动人,要把情感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快乐,学生快乐了,自然对学习好思想品德就更愿意。而且这种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说全是在课堂上进行,日常生活与人相处,课堂下师生交流,课间同学交谈,这期间都是会反应出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的去指导学生,让学生寓乐于学。

三、寄情于理,循循诱导

第一,小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少,对事情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有时候难免会受到外界错误的影响,所以说让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加强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和看法,这显然不合适,对小学生来说也极为不公平,他们还不懂。小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明事理,辨是非,把大道理讲通后可以给他们讲故事,或者是看一些激励人心的榜样的事例,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为以后做个高尚的人打下基础。第二,情感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看法。任何教育都不要脱离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情感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看法,不应只是单纯的把思想品德大面上的知识教授出来,关键还是应该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明白了,否则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就失去了其意义。另外,在学生对所遇问题产生质疑时候,不要打断或者压制学生,应当鼓励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要勇敢提问的精神,这也是正确的思想品德所倡导的,然后,要耐心与学生分析其理论的正确与否,并找出原因,从而让学生获得认可的同时切实提高其思想品德的水平。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验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质

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让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一。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讲抽象理论的时候也会听不懂,如果换成是通过事例讲解就会好很多,小学生对故事性讲课的方式还是易于接受的,因为这样的方式符合他们的个性,能带入个人情感的渲染,会让学生跟着思路走。同时,加上现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生动的动画,动人的音频,都会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所创设的情景里,也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会理解的更深刻。

五、利用情感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除了自理能力差外,还缺乏集体荣誉感,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对学生以后上中学或是大学,再或者参加工作都不利。因而,用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会让学生懂得为对方考虑,为集体考虑,不再只是自私的为自己,对他们的成长也很有好处。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属于集体的人,而并非单独的个体,而且当前社会也比较重视团队的力量,个人力量取得成功的几率变得很小,团队作战才是主流思想。等为集体作出贡献时候,会有那种归属感,被认可感,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美,那是小学生所看重的,也利于他们完善自己是思想品德。

篇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及改进建议论文

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年来,独山子自备电网的高压电力设备基本上都是按照原电力部颁发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的,对及时发现、诊断设备缺陷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愈来愈显示出许多不足。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

独山子电网现有2座热电厂,2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了约600MVA.在安排历年电网的检修计划时,采用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制度,贯彻“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预防性试验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绝缘试验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校,以下简称预试。作为例行的定期检修,春季预试已经成为独山子电网的一件大事,由于预试期间倒闸操作频繁、时间跨度长、风险大,从独山子石化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到相关班组都高度重视。职能部门从2月份就开始编制计划,各基层单位也在人员、仪器、工具、配件等方面充分准备。预试时间为3~7月,历时约4月之久。在此期间,试验检修人员加班加点,极为辛苦。另外还要有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等一大批人员付出可观的劳动。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电网倒闸操作1560次,检修变压器218台,线路65条,高压开关柜565台。

多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检修规程和保护装置的检验条例,发现了许多电力设备缺陷,通过及时消缺保证了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预试这一定期维护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预防性试验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试验手段诊断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电力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绝缘故障具有随机性、阶段性、隐蔽性。绝缘缺陷大多数发生在设备内部,从外表上不易观察到。微弱的绝缘缺陷,特别是早期性绝缘故障,对运行状态几乎没有影响,甚至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本测试不到。受试验周期的限制,事故可能发生在2次预防性试验的间隔内。这就决定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及时准确及早发现绝缘隐患。

预防性试验包括破坏性试验(如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等)和非破坏性试验(如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等)、非破坏性试验中,一般所加的交流试验电压不超过10kV,这比目前的35~220kV电网的运行电压低很多。在运行电压下,设备的局部缺陷已发生了局部击穿现象,而在预防性试验中仍可顺利过关,但这种局部缺陷在运行电压下却不断发展,以致在预防性试验周期内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显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预防性试验的实际意义已减弱。另一方面,破坏性试验则可能引入新的绝缘隐患,由于试验电压都数倍于设备的额定电压,且这种高压对绝缘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长此以往必将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计划性的预试的重要依据是试验和检修周期。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预试,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进行,不仅增加设备维护费用,而且由于检修不慎或者频繁拆装反而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经验表明,有些初始状态和运行状态都很好的设备,经过带有一定盲目性的试验和检修后,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良好状态。

可见这种不考虑设备运行状态的定期检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运行人员误操作、继电保护及开关误动作的几率。通过对几年来发生的电气事故原因的分析,发现预防性试验期间是电气责任事故多发期。

2.状态检修是发展趋势

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状态检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综合分析后有目的地安排检修的周期和检修的项目,“该修则修,修必修好”。它与计划检修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状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运行检修费用。对于状态差的设备及时安排预试,对于状态好的设备可以延长检修周期,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和检修风险。

(2) 减少停运(总检修)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好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减员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实现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基础是必须了解运行设备的绝缘状态,这就需要绝缘在线监测。绝缘在线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方法,能及时反映被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趋势,对电力设备早期绝缘故障及时发现,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预防试验难以做到的。

几年来,独山子电网在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在 110kV 乙烯总变1~2号主变和热电厂1~4号主变安装了HYDRAN 201i智能型变压器早期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对反映变压器内部油及固体绝缘故障的重要特征气体H2和CO等进行在线监测,能更有效地保障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

广泛应用红外测温仪和热成像仪等诊断技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利用红外检测的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的特点,通过监测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温度场来实现早期故障的及时发现。几年来,独山子电网通过红外技术发现了多起电力设备隐患,由于发现早,处理及时,避免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交流旋转设备上广泛使用振动仪和脉冲仪进行状态监测,为设备检修提供了依据。

3.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目前,由于技术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在线监测也不尽完善,实现预试向状态检修的过渡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预防性试验作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3.1 状态检修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就应该积极做好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如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包括设备随机资料,安装调试记录,历次检修试验报告,运行记录等),为以后的状态检修创造条件。在实施电网改造时,可以考虑应用一些成熟的在线监测技术,比如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总烃、水分含量的监测和超标报警,氧化锌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阻性电流监测和超标报警;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及套管的一次泄漏电流、等值电容、介损的监测和超标报警等。

3.2 提高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据介绍,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公司的预防性试验工作,从整体上来看,试验项目较少,试验周期较长,有的甚至对某些设备不做试验。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电力设备产品质量较好,运行维护水平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新增设备或技术改造从选型、监造、安装、调试方面把好质量关,不能依赖预试来发现隐患或事故暴露缺陷。同时抓好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常规巡检或离线探查掌握设备的状态。

3.3 通过历次试验检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状况对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调整。

3.4 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改进试验方法。近几年来,许多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逐步走向数字化、微机化、自动化,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方法,既能准确发现设备缺陷,又能减少试验过程对设备绝缘的损伤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优先采用。

3.5 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延长试验和检修周期。2年来,独山子电网实施了较大规模地技术改造,为状态检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为例,由于广泛应用具有自诊断技术的微机型装置,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在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不必依据传统的《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每年校验,而是6年一次全检。母线和导线的热缩材料绝缘化处理同样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也减少了停电时间和次数。

电力是保证石油炼化企业正常生产的动力,由于炼化企业的连续生产,因而对供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极高。随着炼化工业和电网的迅速发展,炼化生产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复一年的大规模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已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大力开展电力设备在线监测,逐步淡化定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篇12: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

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教育的一大主题,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部分学校和老师并没有积极的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所以素质教育的问题表现依然较为频繁。本文就新时期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系统探讨改进措施, 旨在提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时期; 小学素质教育;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全新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部分老师对于素质教育存在着理论认识上的缺陷, 所以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推广有了较大的局限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积极的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的讨论现实意义显着。

1 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小学素质教育来看, 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明确。虽然现在小学教育都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 但是部分学校的`部分老师, 遵循的还是传统的教学理念, 重视的是文化课教学, 对于音乐、体育以及手工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重视度明显不足。第二是在素质教育中, 老师运用的方法较为单一, 使得素质教育的效果显着下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打造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以综合能力提升为基本选择依据, 但是目前的方法利用, 传统性依然较强, 实践性和多媒体的方法利用较为缺乏。第三是在素质教学中, 活动开展的深入性和范围性严重不足, 这就使得素质教育的深化推广受到了影响。

2 小学素质教育改建措施

为了改变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现状, 改建措施也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老师要重视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学习, 这样, 其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会有进一步的深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能够更好的把握小学教学的全面性, 从而实现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第二是在小学教学中一定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老师在文化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情境模式教学法来提升课程的实践性, 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 通过情境构建和思考, 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会更深, 思维拓展和灵活动手能力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是在素质教育中要推进活动的深化。在实践教学中, 老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积极的组织第二课堂, 这样, 活动开展的影响力会显着提升, 素质教育的深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 结论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小学教育的一种普遍性模式, 深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并在问题基础上进行改进措施的探讨能够有效提升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田国英.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赤子 (中旬) , (2) :268.

[2]张佰富.浅谈目前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4 (2) :159-160.

篇13:[思品论文]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思品论文]小学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 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 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 步骤地渗透品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这已成为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 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渗透。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主要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写真述实,培养诚实的品质

诚实是一种美德,它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 ,就是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基础。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受一些范文模式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很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 教师在指导中,也多侧重于培养。致使学生胡编乱造,移植别人的作品。不仅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 ,还会使学生养成说谎的坏习惯,这和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相悖的。叶老先生还说:“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 思:从原料讲,要有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上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 ,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真述实的良好文风呢?

1.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写真实的习惯。编造情节是当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如要求学生以《拾到东西以 后》为题写一篇文章。有一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他在公共汽车上拾到两角钱,问身边的乘客都说没丢。怎 样处理这两角钱呢?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用这两角钱买了一张车票。周围的人向他投来谴责的目光。下车时 ,他向乘务员出示了自己的月票。小作者在文章结束时发表了议论,他认为:把钱留下来固然是不应该的,但 如果交给乘务员,又有落入个人腰包的可能,只有用它买张车票,才算真正地交给了国家。我在评改时,感到 这篇文章的立意是很新颖的,但又认为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选择这样的处理方法,把问题考虑得那样复杂 ,深刻,似乎不大真实。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这个学生确实在公共汽车上曾拾到过两角钱,但他没有用它 买车票,而是交给了乘务员。后来他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处理方法很独特,所以就照搬过来了。 象这样编造部分情节的现象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如不防微杜渐,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所以教师要向学生讲清 写假话的危害,让学生知道写假话就是说谎,是坏习惯。这样,使学生彻底打消胡编乱造、蒙混过关的念头。 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使学生逐渐养成写真述实的好习惯。

2.拓宽领域,采取多种命题形式。作文训练要着重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话,强调倾吐胸中的积蓄,使学生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教师在

[1] [2] [3] [4]

篇14: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探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探论文

【摘要】:学生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品德的形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制变成自觉,最终使道德行为落到实处。小学

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形成充分利用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就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言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种心理,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过程。可是,通过深入课堂调查了解发现,目前本地区思品课仍存在着教学目标智育化,教学过程集权化,品德评价“简单化”的现象,思品课老师没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网络、能力结构和方法体系,上课时忽视了品德的形成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重讲授不重内化,只重形式,不重实效,重教师,不重学生。具体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是: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品德形成的内驱动力

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品德的形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制变成自觉,最终使道德行为落到实处。那么,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灌输者,对于一些道德理念他不去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学生的学习有着被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而交流正是依据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与大家共同交流。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在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辩论,在交流中感悟。俗语说:“理不辩不明,法越辩越清。”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道德观念才会自然的流露,是非善恶才会清楚明了,智慧的火花才会产生。学生在思维的'火花碰撞中感受领悟,在交流中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性。我相信这种道德观念的形成留给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更持久。

2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没有兴趣的获得是不快乐的,是枯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学生自觉行动的意向,就能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就使他们自觉的兴致勃勃地去进行行为实验,去主动的加深道德认识、推动道德行为、坚定道德意志。这样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主体性。 3实践

实践就是让学生在习行的道德的观念的指引下,用自己的行动去认识、验证、加深道德理念。在思想品德课中,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激情是思想品德课的催化剂,导行是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落脚点。实践不只是在联系实际上指导行为,更重要是的把导行确确实实的落在学生的身上。有一句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的体会或总结道德理念。实践也可放在课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加深道德理念,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重视情感的培育

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情是贯穿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之中。我想,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那么学生的意志就很难培养,行为也就很难得到落实,效果也不会持久。所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他们往往感情充沛,当然就常常会感情用事,所以,他们对道德观念的认识、理解、掌握和道德动机的形成,道德行为的辨别,在很大程度上受感悟的支配。道德情感成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所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育的激发,使之有终身难忘的情感体验,才会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义无反顾的道德行为。

二、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

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锻炼的舞台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加之学生年龄小,情绪化严重,意志力较薄弱,所以对于他们品德的形成需要不断的培养训练,因此除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训练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的机会,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扫墓,教育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利用郊游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每个公民都要自学的保护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如利用到敬老院的机会,教育学生尊敬和爱护孤寡老人。三月份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六一”儿童节,学生组织节目,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每周的升旗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要从自我做起等。

总之,在学校开展有的各项活动中,教师做个有心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和训练,使品德的形成更自然,更不效。

三、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做好学生工作,首先,使家长端正教育观念。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对于品德如何都无所谓或置之不理。针对这种现象,我样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机会,改变一些家长看法,端正教育观念,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业缺陷并不一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品德、人格的缺陷才会害了孩子的一生,如马加爵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次,指导教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机会,邀请一些教育专家领导来我校进行开讲座,向家长介绍或传授一些好的先进的正确的育儿识和方法,并要求家长注意用自己的规范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还要求家长对孩子要严格、持久,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教育。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商讨教育方法,甚至有时通过书信、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品德形成的动向,并及时的作好记录。

相关专题 思想品德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