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谈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冲击的XX

Mnaeoi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浅析谈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冲击的XX

【简介】感谢网友“Mnaeoi”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浅析谈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冲击的论文(共11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析谈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冲击的论文

浅析谈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冲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学校体育冲击

论文摘要: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简述了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给农村学校体育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分析了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构想,着重强调了学校体育要树立现代体育素质教育的观点。

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文件,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学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本人根据多年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了解和研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试着对农村学校体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作进一步的分析思考,从而推动农村学校体育也能向素质教育方向很好的发展。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只图于表面工作,这就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好多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地位不高,认为它不是主干课程,可有可无。或者说,平日开口闭口说重视,真正操纵起来困难太多,什么资金困难,场地有限,器材太少等,都限制了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全面开展。因此就有:说起来重要,实际上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

2、现阶段广大的农村学校体育目标不够明确,与素质教育不适应。由于学校体育理论的落后,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当今社会要求有较大的差异,体育素质与身体素质混淆不清。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体质教育就是身体素质教育;也有人简单地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等等。这些观点过于简单化,把学校体育弄成枯燥乏味的身体素质锻练,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误区。身体素质仅是体育教学中一种简单的练习手段,它不能代替学校体育的根本宗旨和总体目标的全部,只有体育素质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融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于一体,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与素质教育相一致,共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热爱体育工作,热爱学生,基本功扎实,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但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部分体育教师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我们有不少体育教师习惯认为只要专业技术好,篮球打得好,排球也有两下子,就是一个好教师。为人师表不严,举止仪表不端庄,语言行为不够谨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形象和社会地位,这些问题困扰了体育教师那么多年,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4、当前在农村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但是,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单调呆板、内容陈旧,方法与手段简单落后,考试标准过死,考什么教什么,为达标而达标,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教学就这样简单重复、周而复始,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因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严重后果。

二、农村学校体育改革设想

1、转变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素质教育也推广了好多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都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不可能担负起全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体,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牢固树立和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与全民健身协同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体育教育思想认识的升华,更是教育本质观念性的变革。另外,学校加大对体育资金投入,添加必要的体育设施与设备,这对学校发展有利无弊。

2、明确学校体育目标,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由于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培养目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学校体育目标必须与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相配合。现代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应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体育工作的环境、氛围。

3、开发资源,激发潜能,师生共进。“引进流行时尚教材、挖掘地方特色运动、发动自编自创内容”,目前,全国各地已掀起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热潮。像江苏海安的“三门球”、湖北武汉的“台式排球”、安徽蚌埠的“毽球”及“沙包垒球”等等,这些都是地方特色运动项目,很受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欢迎。农村教师要以身作则、因地制宜、发明创造各种切实可行的体育器材。

4、加大培养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农村体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精神,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体会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无穷魅力。

新的课改教育理念已走进课堂,它给农村中小学孩子带来的改变是:勇敢、顽强、自信、自制、灵敏、果断、冷静、豪爽、开朗、热情与热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人生方向。我相信,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引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努力,我们农村学校体育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顾渊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

[4]李大春、新课改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篇2: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论文1500字

一、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农村学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体育教学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就要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

总之,要想彻底改变现有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落后现状,不是空喊几句口号、出台几份文件就能解决的事,也并非一两个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但我们坚信,只要国家、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职能部门以及学校都足够重视农村体育教学,就一定能使它产生好的改变,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3: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论文

时下,素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种声音见解也不绝于耳。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素质教育改革还是在全面实施。各种措施包括新课程的改革也是纷纷上马。什么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科学课、探索实践活动课、品德课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排满了学校的课程表。紧接而来的是似乎强有力的督导检查。各种新课程的教案汇报检查、听课、日常开课情况检查等等,一环扣一环,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阵势。更有禁止给学生打分数排队,禁止举办特长班、重点班,禁止拿成绩向家长说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一时间,学校内外、师生、家长、社会上下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有喜有忧。这一切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着想。可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如何呢?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吗?学生的家长满意了吗?事实不得不让人摇头怀疑,甚至是担忧。

担忧之一:

学生的素质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恐怕并非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非常确切和明白的问题。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弄清学生素质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会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恰倒好处,直至事半功倍。不容质疑新时期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指应该求得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育并举和相互贯通。个性发展是指激励个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其他个性品质。强调个体才能和特长达到充分发挥。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接班人。素质教育改革制定的一切举措的出发点在此,落脚点也应该在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教育目的、教学方向,一切教育行为都应该服务服从于教育目的。

担忧之二:

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或流于形式,或剑走偏锋,或拣起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其结果当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丢失了已取得的好的教育成果,迎来的是素质教育的夹生饭。把仅有的一点办学特色拱手让出。把本已紧张活泼的`教育教学秩序变得涣散。把本已熟悉擅长的教学抛之脑后。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家长对素质教育改革抵触,因为改革使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对素质教育改革欢迎,因为改革让他们变得更轻松,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教师对改革未置可否,有的高兴,有的无奈,因为改革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没有了教学成绩和升学的压力。改革也让一些优秀教师迷失了努力的方向。擅长制假者有了用武之地。只要做好应付各种检查的纸面文章,我的工作就是好的,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而真正事关学生风俗制发展的教育活动却没有扎实的开展起来。尤其是在农村,学生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音体美教学秩序仍然是我行我素可有可无。各种音体美教育教学设施仍然是空中楼阁若有若无。音体美教师的配置也是随意指定。至于教育教学也就依旧原地踏步,完全没有目的和教法可言。至于停课或放羊教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倒是现在被停的音体美课已没有哪个任科教师愿意代替。因为没有了教学成绩的压力,谁都懒得再去多上几节课去逼迫学生多学一点。至于所谓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教育中更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且不说教师中此类教育人才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奇缺,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借鉴。单单就实践活动中所要求具备的人力、物质、时间条件就根本不具备。所以所谓的许多实践活动只有布置没有检查。也不可能取得怎样的实践成果。其他新设置的课程也是有课节无教材无考评标准,任课教师本就是新手,又无积极性可言。这些新开设课程的素质教育结可想而知。

担忧之三:

素质教育在农村缺乏经费资金支持。各类教育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严重短缺,直接制约了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难怪素质教育改革流于形式。

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城乡办学水平的的差异长期存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到了基层已经所剩无几。学校无米下锅有限的资金不能维护正常的办公需要。还要腾出手搞花架式,为自己涂脂抹粉。更有甚至很多农村学校长期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至于学校内素质教育应该具备的硬件设施更是上了放,放着坏,坏了拖,拖了再上。有限的资金及教学设施没有被利用好。有限设施无法满足师生从事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们业余自修的空间狭窄,施展自身教学素质的条件简陋,久而久之很多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也懒于提升已有素质,随遇而安原地踏步或干脆生疏掉已有素质乐得自在。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不由得不发人深省。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可能葬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起来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引起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下滑。就有可能耽误和影响一代热的人才培养。

问题固然存在,但决不能否定素质教育改革在学校推广的意义。克服以上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切入点仍然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实施素质教育的义务、责任所在。把思想意识提升到为学生素质发展的高度去工作。加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克服麻痹消极思想,一丝不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认真执行素质教育改革思想。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一校之长,要带头真抓实干,时刻绷紧素质教育这根弦,坚持从严治教。要求开设的课必须上好,培养新人才及早让广大师生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素质开展。克服弄虚作假应付思想。

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下乡,加大学校资源整合等等。广大农村百姓正热切的确期盼着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果实。

篇4:谈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开发策略论文

谈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开发策略论文

1、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

(1)农民家庭的富裕水平是制约体育市场发展的瓶颈。

体育消费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完善基础上的高层次消费,它由人的购买能力决定,而购买能力主要又受到富裕程度的影响,因为当人们的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精神生活的提升[6]。从1990年到,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8667.8亿元增加到401202亿元,增加了20.49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833元增加到9968元,其中农民的消费水平从560元增加到4455元;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占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比例从67.22%下降到44.69%,下降了22.53百分点。很显然,相对于经济增速而言,农民消费水平呈下降态势,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市场的发展。

(2)传统消费观念制约着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

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城市居民长期享受国家提供的诸如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补助等各类社会服务和生活保障,生活的后顾之忧较少。而对于农民来说则很少享受到这些,他们多数还都信奉养儿防老、储蓄防老的传统观念。尽管国家的惠农政策让许多农民也得到了很多实惠,但农村的养老问题仍然是他们担心的症结,多数农民还是以攒钱为主,能不花的钱就不花,“攒钱养老”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一些农民认为体育锻炼等同于体力劳动,与其专门跑步、打球,还不如下地干干农活,这样既活动了筋骨、又料理了农活,可以说是两全其美,而花钱去锻炼身体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不好好过日子,糟蹋钱。这种消费心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

2、农村体育资源的短缺制约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1)体育场地设施短缺。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紧缺是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7],在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0%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体育场地资源的拥有量与城市相比十分稀少。截至12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分布在乡(镇)村的'体育场地仅有66446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18%,与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口比例极不相适应。尽管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国农村地区已新增20多万个体育场地,新增的体育场地面积约2亿m2,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6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加上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地方财力补充不足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农村体育场馆设施对农村人口的比例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2)社会体育指导员短缺。

农村务农人员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他们从事的多为简单的生产劳动,因此对于体育知识的积累就少之甚少。面对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疲劳积累、运动损伤等不适症状,会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因为措施不当而造成伤害,急需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身体锻炼方面的科学指导。而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就已经出现了供给短缺的现象,在农村的缺口严重则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体育商品市场的滞后也影响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体育商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体育消费的集散地,根据现阶段的农民体育消费水平,主要是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其中运动服装、小型体育器材是体育消费的主流。由于农民居住得相对分散,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多数通过集市来实现。纵观农村的集市,商品供给大多数以地产商品、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对于球类、体育器械、体育服装、体育书籍和光盘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体育商品则很少能够在集市中形成批量供应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农民如果要选择和购买自己所需的体育商品,往往要到县、城去购买,这不仅在时间、人力、财力资源等方面是一种浪费,而且也大大影响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3、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策略。

(1)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品味。

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体育消费的根本。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民种植经济型作物,扩大有机农作物的种植与开发,鼓励农民开办具有农产品仓储、加工、销售等功能的自己的企业,就近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主流回归。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然会带来生活品味的提升,这种提升必然会通过消费来实现。

(2)扩大农村体育健身人群,活跃农村体育消费市场。

各级行政村屯要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契机,完善农民健身工程的组织与管理,健立和健全各级社会体育服务系统;要以农村富裕村屯为试点,依靠乡镇、村屯体育管理机构,完善体育服务网络;要设立专职岗位,配置专职体育辅导员,专门指导农村的体育健身工作;要加大宣传并提升影响力度,调动农村现有的体育资源,扶持和发挥体育教师、体育骨干的积极作用;要“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健身,从而扩大农村体育消费的常态人群,活跃农村体育消费市场,促进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繁荣。

(3)借鉴“家电下乡”政策,扶持农村体育消费市场。

在国际经济危机愁云未散之际,“家电下乡”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通过国家补贴的刺激政策,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不但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改变农村体育消费市场长期以来处于低迷或停滞的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借鉴“家电下乡”的成熟经验,套用在体育消费市场的某个运行环节,将健身用的体育器材通过打折让利的方式直接出售给农民。企业则通过在农村的销售额享受国家的“返补”政策,这种“返补”政策不但可以活跃农民体育消费的积极动机、引导健康的体育消费行为,而且还可以激活体育相关产业到农村去发展的热情,使它们有可能占有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一个份额,这是“一箭双雕”的惠民政策。

(4)利用连锁经营模式,通过“以城补农”盘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

市场是搭建买卖行为的平台,是企业实现资本运营的一个渠道。体育行为是带动体育消费的基础,科学地引导农民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来是实现体育消费的关键。农村的体育购买力相对薄弱,一些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健身会馆都长期植根于城市,忽视了农村这个未开垦的土地,而政府鼓励这些健身企业到农村去,开办具有扶持意义的连锁店。国家对城市的核心店予以一定的税收减免,地方政府对农村的连锁店应该提供免费的场地和场所,并减免一切的行政税收和营业税收。让农民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能享受与城市同样的健身服务和指导,以此来带动其他相关体育消费的实现,既实现了“以城补农”“城乡联营”的连锁经营模式,又是“体育下乡”活动的一个体现。

(5)修善并扩建现有体育设施。

场地设施是体育消费行为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农民体育消费意识与体育消费环境供给不足的矛盾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好转和收入的增加变得更为突出。要有效解决这对矛盾,仅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还要以修复、改建、扩建的办法,大力挖掘现有社会体育资源,呼吁社会捐助、企业与村屯联手的方式来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篇5: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好素质教育的论文

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好素质教育的论文

【摘 要】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

【关键词】素质 体育 贯彻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篇6: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建议论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建议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以及教师的错误观念,常常会被忽略被无视,而且体育课也常常会流于形式,变成学生的放风课,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精神,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一定的改变。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转变教师以往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对体育教学有充分的重视,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作用与意义,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树立运动精神,养成锻炼的习惯,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强健自己的体魄,在运动之中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也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中学会彼此合作,让同学们学会彼此之间的相处技巧,帮助学生在体育竞争之中,适应未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

2.将情景教育与兴趣教育结合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中的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以及体育技巧练习,从以往单纯的量的练习,变为更加生动的技巧练习,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能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在同学兴趣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情景教学,让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让同学们的学习体验更加愉快,也让同学们能够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举例而言可以在体育课上多多的设置一些体育竞赛项目,让同学们在竞赛之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与运动技巧。

3.减轻体育教学负荷,发展课外体育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不仅仅包括上课时间实际上,也应当包含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而以往的体育教学的课上内容往往由于教学安排过于严密,使得教学中的任务十分的繁重,这样不仅仅压榨了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也会让同学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将课堂止步于学校的操场。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这是讲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己求索,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素质教育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让同学们在课外时间中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而具体的做法就是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负担,并相应减少其他的可以负担,将体育教育从应试为导向转向以学生的素质为导向,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应当发生一些必要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将以往的体育知识与技术为主的体育课程改变为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给予学生一定必要的引导与联系,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给学生们一定的必要辅导、与示范,并且发展多样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按照班级分组,也可以让同学们自由结组实施甚至可以给一些较为普及的体育活动项目设置一些俱乐部,或者是兴趣类的社团。让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在教学之中给予一定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去帮助其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体育技巧的练习,另一方面让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社团与俱乐部定期开展自己的社团活动,开展一些体育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育技巧,也能够让学生们在社团的活动之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能力。

4.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

美育,又常常被称为美感教育。即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美学的教育来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并让我们自发的寻求美,拥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以及美的素养。并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美、行为美的目标。美学教育,能够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学教育能够帮助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教育内容,但是以往的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对美的体现以及对美的审视,只是单纯的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技巧与体能训练之上,而体育教学中的美学内容却被忽视。将美学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其实并不难,因为,在体育教学之中常常会涉及到美学的美容,身体美,形体美,运动美,等等这些运动中的美,并且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它还可以包括环境美与行为美。而在中职的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就是要通过老师的教导让学生发现这些美,从而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这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教育,教给学生一个判断美的标准,例如什么样的体型最美,什么样的动作最美,怎样能够让动作更美观,帮助学生给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这些审美教学,让同学们更加的追求运动中的美感,以及运动中的技巧,并自觉的去保持一个健美的身材,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美好的形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融汇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实际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各方面素质,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体育教学只要能够真正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并不需要拘泥于教学形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一定的教育技巧,就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篇7: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劳动方式开始由密集型向集约型发生转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注意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性,提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顺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及专业的工作能力,这要求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耐力、抗压力的能力以及克服各种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冷静的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时,应增加一些具有适当强度、适当运动量、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项目。

二、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了解学生客观的身心发育中产生的差异,依据这些仔细探索和科学制订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时遵循“分类要求、全面培养、扬长避短、共同发展”的施教策略,让优秀学生能够更好发展,满足“体格健壮者”的需要,避免因为面向全体强调统一性,最大可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要提升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中等生”加快发展,并对其积极鼓励,让他们赶超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要努力改变体格比较弱的学生的现状,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进行指导,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适当地给予专门的强化练习,来加快他们发展的速度。只要教师坚持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定能让学生们很好地成长,素质得到提高。

2.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必须认清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要学习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而且短时间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充分地利用课外活动、两操时间能够加快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素质培养,让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有自由和谐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3.强化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有效进行的导向和根本保证,同时是衡量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德育教育,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比赛,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间的体育竞赛,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和奋发向上、艰苦拼搏的良好精神。通过练习集体项目,让学生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通过高强度和高运动量的耐力项目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通过学习武术、体操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体和高尚的情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优势,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首先,必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任何细节,包括一个表情或一个眼神、说的每一句话都对课堂气氛有着巨大影响。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感到害怕或动作完成得不好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并反复地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总结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表露出急躁和不满的情绪,特别是对学生严加指责,会加重学生原有的心理负担,学生就更难把课程学好了。其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自尊心理,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这些对身体素质较差、平时较为胆小的学生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如果他们能够有所进步或只要能够完成动作,都要及时地对其肯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这样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篇8:浅析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的论文

浅析关于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论文摘要:小学素质教育,应强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还应该尽量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综合地、动态地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体教育。学校体育改革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个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全面统一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多年来,我校教育在上级党委、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整体方面不仅要抓好智育,更重要是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体做法是:

1、综合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能互相交流、竞争,把“爱满校园、情倾未来”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摆在突出地位,加强自身的纪律教育,加强“严、勤、细、活、实”的班主任工作原则,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立体教育。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使教工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教学特色。在县各科教学质量检测当中都以高分胜出,并代表县参加市级比赛。

2、群体方面: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由体育科组制定全年学生、教师体育活动比赛,并实施执行落实。20XX年12月,举办了第28届“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校运会,赢得了全校师生及社会的高度评价。20XX年3月,组织了四至六年级题为“英雄出少年”班制篮球比赛。20XX年4月,组织举办了全校教职员52\"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体育比赛活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文艺、书法方面:20XX年元旦,举行了“迎奥运,庆元旦”,大型文艺、书画晚会。对素质教育起着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得到了上级领导、县文化局的高度赞扬,其中有两个项目被选为我县春节文娱晚会的指定节目。举办“迎奥运,庆六一”书法、书画比赛。目前,该项目正在筹办中。

4、体育建设方面:根据省级学校的要求标准,经多方面筹集资金,建成了完善的塑胶跑道,多功能的教师、学生健身室、标准的塑胶篮球场2个,符合市级传统训练项目乒乓球室一间。并成功地承办了县历届钟声杯“篮球、乒乓球”比赛的重大项目。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体育改革要处理好“减负”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化问题

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课业过重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化问题,需要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减负”工作提高到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有效地做好“减负”工作。为此,在全校教工会议上,我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减负”的有关规定,要求一、二年级的班主任每天布置学生的作业量应当天完成。三、四年级可适当布置一些,但不得超过一个钟,五、六年级的作业量应根据各人的水平去布置,但不得超过一个半钟。希望各班主任配合学校工作,更新思想观念,主动投身于素质教育的改革之中。

三、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新课标的内容,设置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内容

在制定各年级的体育计划时,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及有利于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来考虑,现将全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1、各年级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根据新课标内容的目的与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我校各年级体育教学划分为三大类形,即1―2年级(水平一)3―4年级(水平二)5―6年级(水平三)。

1―2年级(水平一)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比较简单的,能够促进身体大肌肉群发展的模仿性、表现性和活动性的游戏与球类游戏,基本活动,如:队形队列练习和广播体操,身体姿势练习,各种走、跑、跳、投、攀、爬练习、柔韧性练习、简单的舞蹈、韵律活动等。

3―4年级(水平二)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能够锻炼大、小肌肉群的,有组织的运动项目。如:球类运动、民间体育活动(跳绳、毽球、拔河、各种简单的舞蹈组合动作,队形、队列练习,发展转移速度和动作灵敏的多种游戏,多种形式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多种形式的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练习。

5―6年级(水平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能够锻炼大小肌肉群的,有组织的运动活动。如:球类运动、民间体育活动(如跳绳、长绳、短绳、毽球、脚外则踢球、双人对踢、三人对踢;各种简单的舞蹈组成动作,队形、陈列练习、田径活动、身体姿势练习、跨越、钻过和绕过障碍练习,接力跑,安全的运动方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2、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在新课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各级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天性该予以保护,不要抹杀。不能利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进行补课,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正确指导好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四、改革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活动、竞赛活动

各班级的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体育科组制定的活动项目,要以学生的健康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最终成为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2年体育活动应重点注意游戏,根据本校场地、器材,选择简单易学、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老鹰抓小鸡、一网打尽、快快集合、校园舞蹈、兔仔舞等。3―4年级,组与组之间的跳长绳、短绳、毽球对踢、校园舞蹈、拔河、运球接力50米短跑组词游戏等。5―6年级,各班可开设篮球比赛,男女混合比赛,羽毛球、拔河等比赛。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因此,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根据场地、器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以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9: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国家体育的基础性体育模式的主阵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由于社会、学校、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也耳闻目睹了一些相关报道和事实,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都在严重下降,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上体育累坏了、学校担心体育课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害怕学生做复杂动作发生意外吃官司……这些原因无不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新课程的今天,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仍令人堪忧。

大部分学生不爱运动,爱运动的学生没有时间运动,更别谈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做细致的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1.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经费投入,对农村学校体育重视不够。

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级小学,甚至连个像样的乒乓球台、篮球场地都找不到,不少学校受到场地限制连必要的操场跑道都没有。体育器材、设施条件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而正是这些基本的体育设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在现在实行的“一费制”,一些学校连正常开支都成问题,何谈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呢?正如温饱问题还没解决,谈何发展呢?

2.学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最少要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在“减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每天只有在老师还没到校的那段时间,在班干部的监督下“自由”活动,甚至有些连下课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关心”下继续学习,锻炼时间可能不超过5分钟。这也是造成55%的小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午放学应是学生活动最多的`时间,为何操场上看不见学生呢?学生不喜欢?不是,是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马上离校。组织集体课外体育活动就更少了,根本达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要求。

3.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重视不够

在优秀、先进教师的名单里,根本看不见体育教师的名字,是体育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努力工作?答案是――非也。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最主要是人们对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其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力”教师,所以导致许多体育教师转教文化课,造成专职体育教师流失和丧失信心。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是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 面对农村学校体育以上的各种问题,要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落实体育经费,做好体育经费预算

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根据需要和学生比例进行统一购置,从中减少挪用或不对体育投入经费的机会。学校也要根据每学期的体育活动需要做好预算,对每个活动进行适当投入。这样也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开足体育课时,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停上体育课。体育课教学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结合当地实际,严格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备课、上好体育课,并吸取先进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推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计划

学校要抓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各班级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实施。学校必须建立“两操”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提高学生做操的质量。各班学生做操情况应列入文明班、先进班的评比范围。学校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每天在课后根据实际,可安排一定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1)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形式多样的基本功比赛和教学研讨会,组织课题组和实地参观学习等,采取各种途径,让教师接受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需求。要让教师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备有一桶水。”

(2)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转变,促进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克服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应试教学思想,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应该来关心、支持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农村体育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才不致于成为空谈。

篇10:谈农村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论文

谈农村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论文

摘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强调学生在体育课中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实践行为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众所皆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更要服从于主体,教师不能“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之后,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努力跳出课堂教学的范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养成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并且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探究模式,使其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一、体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不等于“放羊式”教学,也不等于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反,自主学习能使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向课堂教学之外延伸,使体育活动更加贴近生活:

(1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2 )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 )将自主学习的方式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

例如,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校建立了选修课教学内外一体化模式:学生体质要增强,运动能力要提高,仅靠课堂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把家庭、社会体育充分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体育一体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一方面学校财力允许下多添置一些器材,另一方面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自买一些),让体育课走出运动场,同课外活动、家庭和社区相结合,使学生在体育能力提高的同时,又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内容作为兴趣小组进行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二、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等自由结合成小组而进行学习的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其合作者之间具有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学习过程。合作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合作学习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旧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合作学习方式,其形式流于表面的较多,往往是达不到合作的真正效果,发掘和体现合作的真正价值就更不要谈了。合作学习蕴含了“知识、身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活动,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致。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是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因此,当今社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生在合作中讨论交流,有不同观点的交流与探索,能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这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小组学习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交际手段来与同学交往和相处,这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培养

在平时教学中,我更注重把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培养用在行动上,并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以亲切的笑容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以贴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点燃学生探究的心灵火花……以及时的肯定、鼓励来展示个人、小组或集体的探究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分享运动乐趣的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愉悦、思维敏捷,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记得那是初二(11)班的一节跳绳课上,我为了启发学生对跳绳活动进行创新,举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很快有五名女同学创新出一种新的集体跳绳吸引了学生(五名同学连在一起同时进行的跳绳)。我便及时加以肯定、表扬,并亲自和她们合作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使之变得更加完善、精彩(由开始的五人逐渐增加至10 人,甚至15 人;由开始的成一条直线变换图形成半圆、圆、“人”字形等,并要求他们闯关:至少一次性连续跳10 个以上)……同时在全班推广,结果这一集体花样跳绳深受大家的喜欢,直到下课,学生也不愿离开操场,要继续“闯关”……学生真的达到了“我要练”的程度了。接下来,我在其他班级将她们创新的跳绳也进行了推广。同样都受到了其他班级学生的欢迎,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二(11)班的几位学生创新出来的,你们班能不能创新出别的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大家争先恐后、热火朝天地跳开了……看着学生在“玩”中有趣、趣中有乐、乐中那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劲头,我也感到特别满足。

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没有一支知识结构丰富、实践能力强、专业扎实、事业心强的师资队伍,改革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农村中学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努力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我坚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我们农村中学教师素质的不断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11: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对策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我国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提高对于推进和实施新课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显得不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是沙土地和煤渣跑道,因此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

(四)农村学校师资的紧缺,专业教师缺乏,且教师的流动比较大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是由任课教师来兼课而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体育专业知识极其贫乏,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由此致使农村的体育教学形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完善等现状。

(五)对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体育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未享受此待遇。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

(六)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

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

(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1.积极推进教师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质量

2.推动城镇教师支教,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城乡范围的合理配制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能力。 3.加大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因地施教、因人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因地施教

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田野、道路、小山等拓展我们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因人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教学或活动。

(四)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和场地

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多种作用,使体育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享受健康体育、快乐体育。

1.巧用场地

教师课间细规划,“小”中见巧。作为体育教师应仔细地研究好操场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深思熟虑,利用“小”字。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也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昂,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不忘“小”字。通过一次次小型的体育比赛,便会在校园内涌起一股活动的热潮,这或许就是体育带给我们的魅力。

2.巧用器材

巧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重新编排,从有限的器材中提炼出无限的使用价值。但要本着新颖多变、集中实用、一材多用等原则。

(五)巧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自制器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来制作成为体育器材,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四、依据优化的实质和要求,结合在农村教学的实际经验,我认为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农村实际出发,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2.探索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2005.

相关专题 素质教育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