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体育论文

小詹小詹一生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体育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詹小詹一生平”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体育论文(共1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体育论文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体育论文

体育教育根本观点的转变,必然要引发与之相应的实践方法体系的根本转变。

一、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基本特点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更加广泛而深刻。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

2、趣味性原则。“授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情境性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

4、激励性原则。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

5、实效性原则。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三、快乐体育方法的基本要素

1、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2、情感驱动:⑴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⑵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⑶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协同教学: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教法有机统一,其突出特点是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

4、增力评价: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溃具体运用应注重以下几点:⑴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励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⑵要有效实用。⑶要避免超负荷。⑷要强调多项性。

5、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实践中应强调以下几点:⑴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⑵“情知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⑶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⑷强调非同步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篇2:体育教学快乐体育论文

1快乐体育的定义、内涵与特点分析

将快乐体育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来看,它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乐好、好学,快乐学习,最终达到育体、育心的双重功效,并促进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2)从教学关系方面上看,快乐体育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让体育课程的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构建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3)从教学理念方面来看,它所提倡的是一种快乐的、终身的体育,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身体共同发展,它应该是集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于一体;

(4)从教学的组织上来看,虽然“快乐体育”提倡的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但不意味着是一种松散的教学氛围,要做到“宽而有序”,要有一定的课堂纪律,但不可过死,要能够合理地把握、组织教学;

(5)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来看,体育教师必须解放思想,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的创造性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2快乐体育实施原则分析

2.1教育性原则

要努力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审美素养。快乐体育还是以学生的好学与乐学为基本出发点,这也有利于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2平等和谐原则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及人格的发展,不能搞特殊化,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师生之间也不再是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长幼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构建出这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情境性原则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以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相应的氛围当中,快乐学习。

2.4趣味性原则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标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入境动情的'环境当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活动,提高运动技能,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乐趣。

2.5激励性与实效性原则

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不仅要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而且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要教学活动当中,要做到正确诱导和及时反馈,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自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当中去。

篇3:体育教学快乐体育论文

3.1快乐体育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对其传统的“本位观”与“技能观”进行调整,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其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体育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课程活动较累,使得学生失去了运动的兴趣,因此,实施快乐体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

3.1.1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兴趣的培养我国的学校体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以一种被动的状态参加体育活动。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的都是一种统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甚至进入大学,学校进行的都是这种教学模式,这样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作用,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自然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1.2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严重脱节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制订上。在体育课堂的设置上,应该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大众运动项目。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活动,让学校体育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体育。

3.2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分析

3.2.1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富有形象性以及感情色彩的氛围当中,这对加深学生的认知与体验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合理地将教学内容故事化、情节化,教师与学生分别饰演故事情境中的角色,对于加深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3.2.2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多媒体教学法已经成为了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并且大量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法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便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3.2.3游戏教学法通过实践发现,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以一种游戏的形式进行,学生也更乐于接受。现如今,游戏教学法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人们更是加深了对体育游戏的关注度,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2.4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多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合理地运用资源,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本位的评价并且设定一些组与组之间的比赛活动,以团队比赛的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也有重要作用,这也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

篇4: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教育根本观点的转变,必然要引发与之相应的实践方法体系的根本转变。

一、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基本特点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快乐体育以“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更加广泛而深刻。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

2、趣味性原则。“授之以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情境性原则。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

4、激励性原则。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

5、实效性原则。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三、快乐体育方法的基本要素

1、环境优化:“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2、情感驱动:⑴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⑵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⑶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1] [2]

篇5:体育产业结构体育论文

体育产业结构体育论文

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消费,体育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事业部门以及居民的消费,是体育产业消费的两个部分,居民消费形式的单一,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有效发展。目前,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大多停留在实物消费上,像购买运动器材、体育杂志等。相对于实物消费来讲,劳务消费的比例明显不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社会大众体育消费结构的不合理,让体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缺少动力。

2、影响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

2.1、商业运营机制因素

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程度之所以与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是因为体育行业的商业动作机制并不健全。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企业的运营机制越发规范,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符合企业的商业动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行业不断壮大,且成为投资者的中意行业。但是,我国体育行业的商业运营机制并不健全,影响了体育行业的融资渠道,阻碍了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另外,我国体育行业的发展对于政府的依赖较大,体育产业的自主积累较少,不利于其产业结构的更新。

2.2、体育市场的开发度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有一个十分广阔的体育市场。但是,受到群众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上体育市场的开发度不足,让体育产业的发展关键被局限在竞技体育中。同时,体育行业的发展资金大多被投在竞技体育中。在阳光体育普遍实施的今天,体育活动的社会福利性越来越高,政府支持群众去做体育运动,给群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就使得群众自发的体育活动需求减少,迫切性的体育消费减少,大大削弱了体育行业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群众市场的开发度低,让体育行业的发展缺少动力。

3、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方法分析

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体育行业自身的进步,都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下面,笔者就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提出几点方法:

3.1、提高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体育设施,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促进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所实施的用来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还明显不足。政府单位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设施建设问题的关注力度,加强设施强化度。利用科学政策的出台,给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措施,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尽最大努力去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

3.2、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主体作用

在我国的国情中,体育产业发展的两大主体是政府与市场。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要重视这两个主体作用的发挥。首先,从政府来讲,其在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是市场发展的宏观调控者,在体育产业结构的整体规划与控制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要综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具体国情,科学制定体育产业的发展决策,从而做出政府关于体育产业的政策性指导,促进体育行业在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下快速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在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规范体育产业内部的运营秩序,给予体育行业更多发展的动力。其次,市场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主体。体育产业结构无论怎样优化,都在市场的控制范围之内。体育产业的管理者要做到一切从市场出发,跟随市场中上时代的潮流,做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服务业是体育行业的主体,对于其它的体育行业发展有着带动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进行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体育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促进有效服务的供给。体育产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投资体系,更要对自身的服务水平进行提高,以此作为凭借去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给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更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另外,作为体育行业的一员,我们还需要对体育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在原来科学的体育服务机制中,添加更多的具体细则,考虑消费主体的个性化体育需求。体育服务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体育人才的支持,加强人才战备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实施,是实现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扩大体育人才数量,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

3.4、发挥先进企业的作用

我国的体育行业发展,存在着市场分散、竞争过于激烈的问题。这对于体育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有消极影响。要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加强龙头企业的设置,有了龙头企业,其带动作用得以发挥,可以让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具有发展的动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需要关注大企业为引导的市场发展机制的建立,加强政府的鼓励与扶持,让大企业继续发展与扩大,带动其它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实力的提升,会让企业的发展更加规模,促进体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鼓励与引导大企业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与体育行业还要关注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对那些发展水平低、技术能力不足、运营方法不科学的企业进行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平衡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从经济角度来讲,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强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体育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针对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以及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几点优化方法,希望以此引起体育产业工作者重视,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快速优化与升级。

篇6:体育游戏体育论文

一、体育游戏教学有利集中注意力

体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要掌握这门技术需要不断地重复,从泛化到分化直到自动化,而不是练一次、两次就结束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体育学习过程显得很枯燥和单调,学生练习几次后就不想再练,注意力开始分散,兴奋性不断降低。从而引起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和强度,练习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做游戏的方法来解决,把运动技术编成游戏,学生边做游戏边掌握动作。另外,学生做游戏的时候,其中的情境非常有趣,有效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学生会乐此不疲。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与强度,还避免了学生的厌倦情绪,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我们可以在场地上画很多相连的图案,让学生分组做动物的跳跃动作,看谁模仿得像,评出最像的几个进行表演,那么,学生在练习中认识是在玩,而不是在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

二、体育游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游戏具有一定的情境,需要小学学生动脑去思考。首先,是了解游戏规则,对游戏的信息进行收集,形成自己的信号。大脑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和处理。所以,大脑所接收到的信号越多,印象越深。大脑分析得越深入,学生认识也会更广泛。如果小学学生在练习时不乐于去收集信息,对老师提供的信息不感兴趣,那么,学生认识水平就会很低。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探究。体育游戏根据体育项目来创编的,但是情境往往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很近的情境。学生在练习中,如果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其中,那么,他们会感到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油然而生,从而更热爱生活。游戏中都有一定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完成游戏任务,就是完成生活中的任务,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比如,在做游戏“追拍第三者”时,有一种角色是逃跑的坏人,另一种角色是扮演勇敢追逃的警察。警察的任务是抓住坏人,这部分小学学生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而逃跑的坏人则感觉到在逃跑的过程中是那么提心吊胆,以后不再想当坏人。通过游戏练习,小学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了。

三、结语

总之,体育游戏引入课堂上受益最多的是学生,学生在游戏中既可以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体育学习的兴趣,不知不觉地上好了体育课。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合理安排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根据所选的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条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游戏教学。

篇7:体育游戏体育论文

一、体育游戏创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承担着串联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堂的作用,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发展学生智力锻炼其身体基本素质的重任。体育游戏一般富有思维性和竞争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思考,以期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此外,游戏的开展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加强配合,全力追求更好的教学成果,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及体育基础技能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1.课前游戏导入,激发主动参与

一般的体育教学课前准备活动都是慢跑或者原地手脚放松操等,这样的课堂引入的使用过度频繁,难免会让学生对体育课堂提不起兴趣,进而也就不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笔者在体育课堂导入中常采取如跳绳、“听号报团”、“有效无效口令”等活动形式,这些活动普遍轻松简便、易于操作,它们既能够发挥促进肢体活动、减小身体的不良因素的作用,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和提高积极性,引导其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2.课内游戏辅助,加强技能培养

体育教学内容是有些枯燥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学质量也就不会高。利用体育游戏代替体育内容的训练,可以高效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减少学生不主动练习的情况,可利用“左右手同运球”、“投篮PK赛”、“运球过障碍”等游戏形式,既锻炼学生的篮球技能,又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对任何形式的体育技能练习,都要注意运用教学技巧,将训练变为游戏,引导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

3.课尾游戏多样,促进身心放松

体育课堂中常常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但大部分学生都将其当做是休息时间,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笔者在体育课堂中,采取一些体育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得到放松,同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如分组踩气球、推人出圈、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既易于操作又对身体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不断创设出简单、易操作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课堂的末尾给学生心理上的放松和身体上的强化。

三、体育游戏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竞争性与安全性的有机统一

体育游戏是一种带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这对学生的主动投入和拼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竞争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安全是永远的第一位,不仅在游戏设计时要考虑保障游戏实施的安全性,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大大提升游戏的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升体育游戏开展的合理性。

2.游戏开展要灵活而不乱

在实际体育游戏教学中,常常会看到游戏过程失控,达不到应有效果。这一点需要体育教师仔细讲解游戏的内容要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游戏规则,以促进游戏过程顺利进行。教师们要做好裁判员工作,灵活改良游戏,照顾好学生情绪发展,确保游戏过程的和谐有效开展。

3.遵循先教学后游戏的原则

归根结底,体育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教学,游戏只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而已,且不可让游戏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对体育游戏感兴趣,不重视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教师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动学习意识,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4.在游戏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游戏不仅是为了玩,而且是教师锻炼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载体,更是初中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主体课堂。另外,游戏还具备锻炼学生体育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给学生更好的身体以适应沉重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注意到体育游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它能满足初中生的好动、好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需要不断以游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不断结合其他教师的游戏教学优点,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并赋予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篇8:体育游戏体育论文

1、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教育作用

体育游戏能够在教学中起到德育作用,这也是教师在安排相关练习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要求。进行快乐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手段,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素质。例如,在进行体育游戏前,教师就可以参照德育标准起一个具备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从而学生便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加深思想道德培养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另外,体育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意识的互帮互助。

1.2、锻炼作用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根本目的还是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身体上各个器官的系统功能。通常情况下,体育课上的体育游戏往往是学生更期待的部分,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身体素质,加强运动能力,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活跃。体育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体育游戏中以后,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1.3、趣味作用

爱玩爱闹是未成年学生的天性,新玩法的产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是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游戏是学生们喜欢且颇感兴趣的项目,那么就能有效整改原先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有限的问题。另外,体育游戏教学还能有效挖掘学生身体素质的潜能,缓解紧张情绪,令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活动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2.1、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课程刚开始需要做一段准备活动,帮助学生将各个关节活动开,避免体育运动中出现身体伤害。若是能够在体育教学开始阶段就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那么体育课程的正常展开就更加方便了。所以,在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进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例如:变换式慢跑、集体跳绳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参考实际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并帮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中充分唤醒身体机能,提升兴奋度,为接下来的体育教学做好准备。另外,教师也可以参考具体的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时状态选择体育游戏,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保证学生不会受到身体伤害。

2.2、技能学习中的应用

体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往往比较枯燥单一,若是能够将体育游戏运用其中将会有效丰富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并对技能技巧的教学效果进行强化。例如:在篮球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游戏化教学,将篮球中的基础技术融合到游戏中,比如一个学生同时运两个篮球,准备活动式的篮筐,进行投篮比赛等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体育练习更加有趣,学生也就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进来。再如中长跑项目的体育教学,其主要目的除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要培养其意志品质。但是长久的绕着操场跑圈来进行锻炼,可想而知,会让学生对中长跑产生厌烦、恐惧的心理,也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跑步游戏,如追逐跑、障碍跑、越野跑等等,或是设置一些想象中的`情境、“飞出银河系”、“私奔到月球”等等,学生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跑步锻炼,同时达成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还有,在球类运动中,可以参考学生的具体状况和技能技巧状况改变具体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得到不同方面的素质提高。通常来讲,若是运动中的技能已经达到了泛化的阶段,就不用在进行游戏化教学了,学生要进一步加深熟练动作技能的动作,提升自适应城东,建立起后天的动力模型。

2.3、身体素质锻炼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一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传统的锻炼方法已经无法吸引学生参加了,但是将体育游戏引入以后,能够改善这种状况。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体育游戏完成教学目标,并在人生中树立起端正的体育锻炼理念。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产生比赛意识,等到学生锻炼效果产生,可以参加对身体素质有标准要求的游戏中以后,就进行相应的体育游戏教学。例如:蛙跳游戏训练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腿部,教学中,还可以对其他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参考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设计合适的运动量,避免出现运动量过大导致身体损害的现象发生。

2.4、整理活动中的应用

体育课结束前需要进行一段整理活动,进行身体上的缓解放松,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这时进行一些小负荷低强度的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尽快回复体制,放松心情。整理活动部分的体育游戏运用更加注重渗透性,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目标就是完成课后的自我体制恢复。

3、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3.1、内容选择

开展游戏式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选取体育游戏的类型应该参考教材内容,进而在游戏中普及体育教学的知识点。教师再仔细研究过教材以后,就要改造并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制定游戏规则,并鼓励学生在规则范围之内发挥自身的能力。

3.2、科学组织

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种类既要参考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素质,还要考虑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教师就要开展一些难度较低,轻度较小的游戏教学;对于年纪稍大的学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游戏的难度以及强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体育游戏要本着科学的理念,并在游戏过程中全程监控学生的身心状况,及时调整游戏的强度,避免出现运动量过大导致的身体伤害。

3.3、强调纪律

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是为了有效改善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但是若是游戏过程中没有严格的纪律保证,学生之间很容易出现碰撞事故,不仅体育教学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对于学生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进行体育游戏时要格外强度服从纪律,在比赛中遵守规则,不能一味的争强好胜。

4、结语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有效成果,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更加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够有效达成,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有效锻炼。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游戏多加关注,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来。

篇9:[体育论文]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体育论文]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所谓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 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前苏联 的体育教学理论,沿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确立的教学原则基本上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学理论 。如:(1)全面发展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3)自觉积极性的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直观与思维结合的原则;(6)精讲多练的原则;(7)思想性的原则等。当前,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 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 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 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 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 ,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 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 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 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 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 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 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

(附图 {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 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 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 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 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 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 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 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 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五、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必须全面地从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着眼,从定量和定性着手,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 、技能、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的指导思想、教法手段、内容态度,学校的校风、学风等因素 和学生的个体条件,注意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篇10:[体育论文]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体育论文]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所谓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 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而言,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前苏联 的体育教学理论,沿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确立的教学原则基本上来自前苏联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理论 。如:(1)全面发展的原则;(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3)自觉积极性的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直观与思维结合的原则;(6)精讲多练的原则;(7)思想性的原则等。当前,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也正在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而树立新的发展目标,加快改革的步 伐,促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 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 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 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 ,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 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 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 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 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 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 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身体的

[1] [2]

篇11:体育文化中学体育论文

关于体育文化中学体育论文

一、运用校园媒体,浸润体育文化

就当前本地农村中学的实际而言,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园墙报、班级板报、校报、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等。校园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有着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但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其作用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体育教师应着力将自身融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与德育处、团委、年段长等部门沟通,提出可行性方案,将体育文化列入学校相关部门工作的范畴。例如,在校园墙报和班级板报中出一期“体育与健康”专刊或“校运会”专题;在校园广播栏目中设置“校园体育”栏目;在校报中开辟“校园赛事我点评”栏目。在校运会期间,我校体育组指导学生收集“奥运感人故事”,并在校园广播站滚动播出,营造了浓郁的赛会氛围。校运会过程中,每日张贴的校运会龙虎榜和校运会志愿者风采等宣传墙报,极大地吸引了师生的眼球,促进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的形成。总之,要充分关注校园媒体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校园媒体在涵养体育文化中的独特功能,将体育文化作为校园媒体关注的内容之一,真正让体育文化通过校园媒体润物无声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系列活动,丰富体育文化

各种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载体,《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指出,“要注重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要组织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结合校情和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拓展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发展校园体育文化。首先,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校情和生情。体育教师应结合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本校运动场所和器材实际情况,开展适合的体育活动。例如,永安二中地处农村,大多数学生周末及节假日都有帮助父母做农活的习惯,我依据这种校情和生情开发了“模拟劳动”的体育活动,即模拟农村搬运、抢收等农活情境,开展负重障碍跑、定时搬物等体育游戏活动,很受学生欢迎,营造了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其次,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强调程序感和仪式感。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激发学生体育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道德为目的的活动。校园体育活动不是一项纯体力的负担,而是一种融入教育元素和审美概念的`活动,它应富有程序感和仪式感,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深刻的认识其蕴含的价值。例如,我在编排组织校运会、学生篮球赛等活动过程中,注重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设计,开幕式上的“班级风采展示”巡游、闭幕式上的“体育道德颁奖”及“获奖感言宣读”,都令学生向往并激动。活动过程中校园广播的“活动快讯”栏目滚动播放的校园体育明星风采更是让学生有了价值满足感。总之,注重程序感和仪式感的校园体育活动更能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过程之美,收获成长和向上的力量,也让活动本身更具美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

三、创新课堂教学,涵养体育文化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体育教师应着力创新课堂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及素养,通过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涵养校园体育文化。首先,教师应精心备课,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结构形式。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大为拓宽,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汲取时代精华,注重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例如,可以引入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尚元素,运用“活动闯关”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增强教学实效。其次,教师应广泛涉猎,不断拓展体育课教学。体育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指导者,还应是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体育道德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相关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平等、公正等体育道德意识,培养果断、刚毅、互助等体育精神,当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培育过程中,既要挖掘校园环境和校园媒体等隐性载体的价值,又要发挥校园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教学两个平台的功能,多元实施,整体推进,让体育文化元素真正融入中学校园,真正走进师生心中,让师生更加喜爱体育、崇尚健美。

篇12: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论文

1、制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因素

1.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农耕为主要特色的地缘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上的割据时期,重视体育是强国之本。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与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事业或者说体育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应该占有的分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文化与理念汲取发展的营养,同时替代那些落伍的,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传统思想,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2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隐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简单来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对其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失衡的阶段与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试图通过所谓的体育考试来减轻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应付心理比较突出。在舆论引导方面,我国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体育明星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如此多元的体育社会价值取向面前,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从体育文化的本原价值来进行引导,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才会变得有章可循。

1.3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外,体育设施的缺乏让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无本之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设施的人均分配使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因为某些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缺乏,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的运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学生数量与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及资金的相应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这些都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显性因素,应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

1.4师资结构不合理

体育文化在具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体育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开展。同时,在面对具有丰富特性的学生面前,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与专业素质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教学思想,例如功利主义,短视主义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与提高。

2、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2.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

从目前的校园体育设施的配置来看,各种教学器材的缺乏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障碍。一方面,要从财政预算等方面,为校园体育设施的增添与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在体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水平与使用效果。这种对于硬件的`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只有将两者进行非常有效的匹配才会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体育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与相关的基础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这些规章制度,在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与完善校园体育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从国家保障学生及体育教师相关基本的权益的基础上,充分明确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发挥制度对于校园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到作用,那么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2.3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树立终生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这种可循环的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全世界都主张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树立一种终身体育,全民运动电费文化氛围。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只有将这种精神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生命的正能量来传递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化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4通过多种方式高校体育活动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激情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为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比赛项目,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论坛或者讲座,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

3结语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文化事业,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时代挑战,我们对世纪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智与德育全面发展,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其中,不可或缺的是正确的体育观念、完善的体育制度。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将硬件与软件的发展都重视起来,才会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

篇13:体育游戏教学体育论文

体育游戏教学体育论文

1、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虽然体育游戏课堂魅力无限,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合理适度的选择游戏内容,明确游戏规则,保证游戏安全,达成三维目标。完成体育教育教学任务。总而言之,体育游戏的选择不能盲目地为游戏而游戏。

1.1、游戏中激发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某种体育项目和活动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浓厚的体育兴趣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最良好的学习状态。兴趣是激发一切创造的源泉,体育游戏的多样化特性恰恰能够更好地激发体育兴趣教学,让学生自主组织与创造体育游戏都将能够增添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和教学实效。可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如在教学“健美操”的教学内容时,每学习完一组动作,我都要组织临时的小擂台,激发学生主动温习,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提升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再如,在“乒乓球”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后进行比赛竞技,以小组比分的形式定输赢,让学生在追赶比分与互相切磋球技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兴趣教学的快乐。

1.2、游戏中体验快乐

体育课中若少了快乐,教学就会像枯树一样了无生机。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感受快乐、体验到快乐也是当今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一旦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体育运动就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体育运动必将成为学生继续参加体育锻炼的绵绵动力。我们知道:运动的快乐源于多种因素,游戏中体验快乐是最直接的一种。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只要制定好游戏规则,把握好游戏环节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好游戏技术的挑战性、开放性,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挑战、交流、创造的情感体验中提高竞技水平。如在教学男生的跨栏跑时,障碍物的形状、高度、放置等要反复试验、精心策划,既不能让学生“一伸手”就“摘到桃子”,也不能让学生“跳一跳”仍“摘不到桃子”,学生在自定目标、挑战目标中不断体验快乐,提升了运动学习的'乐趣。再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球类丰富教学,如让学生传递排球、小组投篮等都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1.3、游戏中鼓励创造

在学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某一特定学科的事。高职体育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新意识的、开发创造潜能的历史使命。做为一线的高职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学生张扬个性搭建平台,要为学生创新超越铺路架桥。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每堂体育课中慢慢渗透,逐渐建立体育创造思维。创造力的培养还要讲究实效,讲究方法,体育游戏恰恰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创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创造力培养的成效。如在篮球训练教学中,小组分头行动。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具有新意的、有利于提升篮球技术的游戏活动。同学们创编的“投球得分”、“叫号接球”、“接球击人”等多种游戏。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在体育舞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发挥个人潜力,自由编排舞蹈动作,自主选择舞蹈音乐,只要作品积极向上、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可以推荐并推广,让同学们都可以参与进来进行锻炼。

2、结束语

总之,只有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在今后的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正确运用游戏在教学中的效应作用,就能激发学生运动乐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14:浅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论文

浅谈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论述了学校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终身体育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必须强化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使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兴趣

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除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健身活动外,学校体育将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因此,改革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传授体育健身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使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

据调查,现在社会上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退休以后的老人,由于在家无事可做,为了消除孤独、与人交往、延年益寿,而坚持体育锻炼;另一类是身患疾病或体质虚弱者,为了增强体能、提高免疫力、恢复健康,而经常进行锻炼。绝大多数人很少或根本不参与体育锻炼。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未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从目前我国民众的状况来看,人民的健康状况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最主要最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的体质和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因此,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无论是从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近期需要还是远期目标来说,都应是全民健身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正如李铁映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全民体育主要是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育主要是学校体育,实施全民健身,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和重点”。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它既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体质与健康,又会对他们今后的几十年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社会上反映强烈的学生体质不佳和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等现象,不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毕竟与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关系。

长期以来,学校的体育教育一直受传统的教师主导教育思想的束缚,学校的体育教育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统、轻能力培养,重教轻学,重统一步调,轻个性发展,因而出现了填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在当今知识膨胀,信息畅通的时代,这种教育思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无论在教学思想、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没有冲破传统的、封闭式体育课模式的束缚,这种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以及学期、季节等因素安排学习内容,学生按规定的模式进行活动,或者单纯追求练习顺序、练习方式,这种教学虽然通过了许多种运动,给予学生运动刺激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但由于受某种模式和规定的局限,甚至有些带有强制性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法,对追求运动的持续性和长远性是极为不利的,更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举例来说,在体育教学中的铅球和标枪项目,它们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起了一定的锻炼身体的作用。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这种项目已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是在有运动会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才会勉为其难的去练习,运动会之后他们很快就把其抛之脑后,再说,这样的项目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谁会为了增强体质去投掷铅球,而又到哪里去找一个大又方便的场地进行练习?因此,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开拓新的教学方式,搞创新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提出的新型课题,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边关系,使教学相长,不仅让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得到身体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这就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那么,到底何谓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学校体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学校体育更具有其特殊“使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终身体育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无论学生在进入学校时的体质状况如何,当他走出学校时,理应达到丰富的知识和强壮的体魄的完美的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培养的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与其他体力劳动者相比,他们更需要体育,更应成为终身体育的对象,而这部分人的体育素质与学校体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强化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使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奠定终生体育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要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和坚持从事体育锻炼,最关键的是使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养成体育兴趣和习惯。体育是一种有趣的、有意的、有效的健身活动,体育活动的过程给人的欢愉的体验是强烈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为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重身体素质练习,轻运动技术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公式化、训练对象成人化的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分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使学生能认识和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为以后的分组练习做好准备。在教材中多安排游戏,尽量把一些枯燥的练习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耐久跑的教学,用“网鱼”的游戏来代替枯燥的跑,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统一命题,提出教学目标,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分类,把学生分成多组,每组都由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自己设计体育项目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对某些项目进行考评,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运用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医务监督和处理突发事件,让学生自我调节运动强和运动量等等,这样就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体验从事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自发、自主、积极的从事体育锻炼。

二、改变体育教学中重视近期效益,忽视远期效益倾向

目前,在不少学校中,把教学重点都放在身体素质练习和体育锻炼达标率,忽视了学生心理、学习方法、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应付心理。对毕业走向社会后如何从事体育锻炼不能产生积极影响。

新的体育教育思想应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为需要,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性。把只强调学生在校期间阶段效益跃升为追求以阶段效益为基础的长远效益,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放到首要位置。

三、重视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终身体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生活内容,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仍能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一两项有专长技能的锻炼方法和身体娱乐的方法,能自主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心理学证明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的添加剂。在青少年时期成功体验最激发他们的热情。在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难度练习或不同类型的练习,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练习的组别。这种多元化的途径,平衡了学生间的某种差别,为大部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创造了机会。同时,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练习,还能让他们体验到通过自身意志努力而达到目标的成功感。这些成功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这时体育就成为成就上、交往上、认识上、调节身心上等的需要,使体育成为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行为,进而养成一种终身体育习惯。让学校体育在学生跨出校门踏上社会后,仍然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直到贯穿其生命的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不仅对学校体育作用、目的以及对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教材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与探讨终身体育教育观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才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全过程中的基础阶段。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月。

2、季浏:《体育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8月。

3、李思禹:在“玩”中自主学习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9月。

篇15:浅析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论文

浅析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论文

一、论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一)加强宣传与教育终身体育意识

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从树立起其体育意识开始,加大宣传体育意识,强化体育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并有利于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高校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其一是有效利用广播站、黑板报、网站等媒介,拓宽学生认知体育的途径,开阔学生体育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欲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二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讲座,并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同时为了扩大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可邀请家长或社会及企业中知名人士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其三是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加强体育创新,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体育观念的`转变,并重视体育教育。

(二)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

中专生的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受其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及体育运动能力薄弱者,在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目标要注重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和满足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基本运动量,促进其身体各机能的正常发展;对于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一般者,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为准则来确定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最少要达到及格及以上;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且体育运动能力较强,只不过缺少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的中专生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的优秀级别来要求其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而对于那些拥有良好体质和运动能力并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者,则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对此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除了要达到国家级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的标准还要在各项校内外体育竞赛中斩获佳绩。

(三)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

学生都具有好胜心理,准确把握好学生心理,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在设计体育竞赛活动时,首先要避免活动对象的局限性,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扩大竞赛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其次要避免体育项目的传统性及乏味性,这导致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达不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目的。为此体育竞赛的内容及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使得学生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其体育技能,并逐步确立起终身体育意识;最后要避免体育竞赛活动过于正规化,学校体育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锻炼学生体魄,并非真正的国家级体育运动者的培养场地,如果以国家级、世界级标准来要求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达不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因此要合理设计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终身提议意识的养成。

(四)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要培养中专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其生理上的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促进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养成。在校期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一旦学生毕业之后其进行有益体育锻炼活动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只有在学校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后,体育锻炼才能在以后学生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的关键在于其自身体育素养,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所谓体育素养其实际就是体育水平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从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身体娱乐及欣赏体育赛事能力等方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使其在长期学校体育教育影响下,逐步树立体育意识,加强体育锻炼,进而养成体育习惯。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实际体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体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学校有必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好处的认知,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其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促进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篇16: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论文

1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发展具体状况

通过职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社区居民的体育理论和技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进行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组织指导工作。而更为重要的是社区体育的硬件设施明显的匮乏,需要借助于职高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职高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的研究力度,促使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而职高体育具有社会性。

相关专题 体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