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帅的惊动中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小群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帅的惊动中央”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群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共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群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小群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间互帮、互助、互争、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能力,从中体验到合作、思考、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体育知识的前台,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学习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群体 体育教学 运用

社会学认为,群体是个人存在的普遍形式,人之所以成为群体,是因为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联系,让具有某些共同性与特殊性联系的学生组成“小群体”,充分发挥构成群体要素的积极作用,实现学习目标。就现行的体育班级授课形式而言,我们把每一个教学班看成一个群体,其体育学习活动就是群体行为,而群体行为往往需要群体意识来支配,在一定群体中占主流和主导地位,它包括群体思想、群体价值观、群体道德标准和群体协作态度等内容。本人认为体育群体意识的形成,对整个班集体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要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点体会:

1“小群体”教学法促进个体的学习

长期以来,大多数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的,是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配合教师的教学,让所有的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步骤走,学生不需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需要同学间的“讨论”,师生间缺乏“真诚”与“平等”,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更无从谈起。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小群体”教学法很快便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参与。“小群体”间互帮、互助、互争、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思考、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课堂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体育知识的前台,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场地、器材等具体情况,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群体”练习法,并提出具体要求,“小群体”成员由学生自由组合,个别教材的分组教师可参与,一般小组成员为6-8人,小组长民主产生。这种形成组的方法,虽说与传统的分组教学相似,但在组成原则、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是完全不同的,“小群体”教学考虑的是学生需要,练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效果是截然不同。在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一(4)班的新广播操复习课,课堂采用的是“自由组合”分组练习,老师宣布练习要求与注意事项后,男女生很快按要求各自分成6个小组,有4个学生却无一组愿意接受他们,原因是平时课堂纪律差,爱说调皮话,大家都怕影响到本组学习效果。出现这种现象老师也愣了一下,想帮助协调,但很快发现,他们4人已组成一组开始练习,由于平时没有认真学,复习起来难度大,动作不到位,他们就先看其他组同学怎么做自己跟着学,难度大的动作就主动找老师进行指导,最后在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时,他们4人小组也参加了表演,顺利完成了这课的学习。由此可见“,个体”在集体活动中都希望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得到同学们的认同。体育课堂采用“小群体”教学法有力地促进了“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与成功的体验。

2“小群体”教学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自主选择练习手段和自主掌握练习的量,这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教改的关键。大家知道,当前体育教学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往往是“整齐划一”、简单、省事的组织方法,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很难做到区别对待,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种练习手段的方法,由学生自主选择,在练习次数、量等方面不做具体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讨论选用,对喜欢的、新颖的或薄弱的练习可以多选、多练、不喜欢或已熟练掌握的可少选、少练(素质内容也一样)。如高一篮球传球教学内容可以设双手胸前传球、单手传球、反弹球、双手头上传球、双人传球、五星传、进行传球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术的情况、兴趣、体力等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学生每选择一种新项目,每更替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这种现象、这种群体必然延伸到课后,影响到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改变与建立,为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3“小群体”教学法促进合作意识的培养

个体与个体间的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活动、经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去培养,而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小群体”教学法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接触,它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多由学生自由组合,练习中互相交往、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照顾和互相竞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以上是本人在体育实验课中实施“小群体”教学法的一点体会。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还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辛勤的工作,不断地学习。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陈出新,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逐渐减少理念和行为的差距,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一个充满教改活力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

[2]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群体心理学资料.

篇2:发现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发现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教师提供一定的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进行探索,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能非常积极、自主地学习,运用时应采取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问题: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去尝试和探索。

2、验证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集体等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验证学习的方法。

3、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方法与体会。

4、掌握动作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掌握所当的动作。

例如,对水平一的“小篮球”第一课时,我们先对小篮球做简单的介绍,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谁愿意自己玩来发现小篮球的玩法?”这时可以看到他们独立练习各种玩法,又看到他们几个在练习抛球、接球、传球等到动作,又可看到他们有的跑到篮球架下去投篮等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拍球法,通过老师引发问题:“如何能使球听你的话”?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反复练习,体验正确的拍球动作,再由学生自己概括拍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六)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又能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教学时一般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1、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2、简明讲解,正确示范。

3、严密组织,细致安排。

4、公正裁判,简评小结。

例如,在水平二“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时,可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追逐运球、运球接力、运球变向跑,运球扣篮等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球能力。

(七)启发诱导法

启发诱导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启发学生自学、自练,逐渐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动作的感性认识,并在体会动作中创造性地学习。启发诱导一般是用问题串联的形式把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一般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

1、展示学习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有关观察材料向学生展示。

2、分组练习:通过观察材料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要求相互之间进行观察与纠正。

3、分组讨论: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学生进行质疑、讨论,寻找正确的动作方法。

4、反馈总结: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八)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自由结合成小组而进行学习的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在具体教学时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友伴组合:根据需要让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

2、取长补短:根据长、短处,小组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实现目标:让学生间合作成功,得到品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九)创造教学法

创造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方法。在具体教学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步骤:

1、确立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基础,确定目标进行激发和挖掘。

2、多给空间和时间:教师应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3、及时点拔和鼓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及时给予鼓励。

(十)评价激励法

评价激励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教师采取各种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进取的动机,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学中合理运用评价激励,将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有信心地学习。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并做到区别对待的原则。

2、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进取,取长补短。

3、过程性和终结性:有不同的效应和效果。

例如,当学生完成一个动作后,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赞扬以促进其更加努力,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如果你能这样做就好了”来评价,以激励其向正确的动作努力。

综述和建议

(一)当然,教法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方面,还有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信息教学法,区别对待法,简化技术法等许多教法,教师应集各教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在具体选择教学法时,可以根据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无论选择什么教学法,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四)多种小学体育课堂新教学法的研究和实验,使体育课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全体性和主体性。

(五)新教学法的教育观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新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体育教学改革创造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其作用和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体育教学法就是为了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篇3: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景中,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阐述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深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表现,全面的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中学体育教学;应用

在中学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兴趣教学法运用到中学体育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体育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味。本文结合自已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浅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表现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的采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的习惯。采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不积极参与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可以收获知识和得到体育锻炼。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国际的足球比赛,排球比赛等体育项目,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从内心里喜爱体育,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形式教学中消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出适合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身体素质、个性进行分析,在根据这些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先让学生对某个体育项目有个基本的了解,在根据学生对其感兴趣的程度,结合自身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重复的做同样的动作,体育教学比较枯燥,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改变教学的方法,采用兴趣教学法,在教学中,抓住一个特点,认真的分析研究。譬如,在体育课上要训练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可以设置踩石头过河的游戏,之后再利用这些石头完成跳跃,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

二、阐述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整体的教学模式

中学体育教学的模式缺乏整体性原则,课程的设计没有具体到内容上,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多数的情况下采用的是“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基本教学的任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忽视学生的兴趣、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也没有考虑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在中学的体育教学课堂上一般都只进行简单的教学活动,比如跑步、比赛等单一的形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老师的安排下被动的参与,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

(二)兴趣法教学有效性不够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依然处在一个传统教学观念的阶段,过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存在一部分体育老师觉得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课,在上课的时候也是随意的教学,并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体育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且,对于中学的体育课,教师和学生普遍的认为对自已的升学影响不大,可以不必花费时间去学习,在规定上课的时间常常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像天气不好不能进行户外运动,文化课教师拖堂,班主任工作不到位,体育活动单一,场地和器材不足等种种因素而取消体育课的学习,使得体育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兴趣法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不高,流与形式,缺少更大的积极性。

三、探析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中应用的具体表现

(一)兴趣小组的自由组合

随着新课改改革的全面实施,中学体育教师也逐渐重视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自由的组合,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体育活动,发挥出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互相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取得整体性的进步。

(二)心理引导式教学模式

中学生的性格还处在塑造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性格比较叛逆、浮躁、急躁,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心理引导,多开展一些开放性强和合作意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情景引导教学模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素质和兴趣爱好来设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总结

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体育的锻炼,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味。中学体育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情景交融和心理引导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兴趣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德救.兴趣导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17(30):23-24.

[2]刘云雷.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兴趣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3(03):249-250.

[3]魏忠仁.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和谐氛围[J].教师,,11(18):21-22.

篇4:论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同一层次进行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与实际的情况进行教学,从而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这对与我国体育的教学质量与目标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实施中的重要性

1、辅助教学任务有效完成。凭借分层教学法,让许许多多体育教学相关工作者可以有效完成在体育教学中的任务,所谓有效完成,不单是按部就班机械式的完成,而是基于分层教学法教学当中合理科学的运用,分层施教与因材施教相互结合使得高中体育教学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

2、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几乎全部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有良效的,但是我们文章当中提到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起到的效果却并非如此,结合分层教学法合理应用,让很多孩子在体育他们的体育课堂上,对体育知识进行充分掌握的同时,得到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这就为分层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地方,它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训练标准与训练内容。

3、培养出更多体育精英。分层教学法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做合理科学运用以后,可以说在学生身体的素质提升与体育知识的传授等两方面收获颇丰,此外对体育精英的培养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原因在于通过分层教学以后,学生们体育素质与素养得到双提升,优秀体育生与优秀潜质学生也相继诞生,照此下去,伯乐们能够轻松相中千里马,能够对症下药科学合理为我国高校培养与输送体育后备的人才精英。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搞好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学生实情。在分层教学之前,摸清学生的底子是重要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查摸底工作。一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调查表中,列出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擅长的体育运动的项目,要求被调查学生如实填写。二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进行专项测试,从而全面、科学、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搞好分层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实行科学分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一是要科学分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要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学习层次。如果学生发现加入的层次不符合实际,就可以选择另外的学习层次。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立足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实际和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实际,科学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要针对每个层次进行相应的教学与管理。二是要突出学生所长。有的处于高层次的体育生具有多种优势的训练科目,这就要对学生的`特长兴趣进行科学测试和全面分析比较,找到最具发展潜质的训练项目,明确主攻方向,使学生的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4、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高层次的学生,其身体素质一般较好,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水平,对于体育运动技能掌握比较熟练。针对此类学生,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用注重对多种不同学习方法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采取最适宜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达到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的根本目的。从中等层次学生来看,其运动技能动作的掌握不够熟练,缺乏连贯性,因此,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以启发式的方式为主,着力帮助学生增强体育运动技能动作的熟练程度,增强其懂得连贯性。

5、注重夯实基础,实现分层训练。在高中体育分层教学中,不能因为分层而只注重对少数优秀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对大众学生的普及性培养。例如,在进行广播体操教学中,要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普及性训练,让全体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队列队形等。

6、注重达标训练,实行动态分层。首先,要坚决完成达标训练任务。对于国家要求必须达标项目,如100m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体育达标的必备项目,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因此,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科学安排,刻苦训练,从高一开始,促使学生逐步达标。其次,要做好优秀生的训练。对于体育运动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有效提升体育技能。对于非常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特殊需要,实施个别化训练和培养,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

7、实行分层评价,健全评价机制。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中,要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切实关注学生的亮点,切实看到学生的进步。对于高水平的学生,要实行较高的评价标准,对于较低水平的学生,则只能采用较低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学生时,要灵活使用多种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等评价方法综合应用起来,以此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2] 徐冬梅.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

篇5: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运用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运用论文

摘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 体育教学应该处于良好的教学环境当中, 而游戏教学法的创设是在传统教学法中融入了游戏, 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活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等的全面提升, 本研究通过实验探究法, 通过独照法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 验证了游戏教学法对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学; 对照;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图形, 体育教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那么一线教师就应该承担起通过更好的实施体育教学来提高国民的素质之责任, 以往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以展示教学、讲解教学为主, 但是这样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没有办法满足小学生需求的, 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感到枯燥。新课程改革则是将体育教学向着主动学习进行转变, 向着快乐体育的方向进行转变, 而游戏教学法则是将小学生喜欢运动、天性活泼作为基础, 所设置的游戏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使得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乐趣。

1 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某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A班 (实验班) 学生人数为35人, B班 (对照班) 学生人数为36人, 两个班级的学生年龄都在11-12周岁, 身体素质基本无差, 本研究之所以选取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就是因为该年龄的学生对体育实际需求、认知水平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该研究中将体育学习的目标定位为“健康第一”, 在教学实施中侧重学生的健康理念培养、身体锻炼方法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学习、安全知识学习。在实验之前对两个班级的差异做了检验, 然后实验班采取游戏教学, 对照班采取传统教学法, 实验周期为五年级上学期整个一学期, 学习期结束后再次对相关内容进行测试。

2 实验结果

该研究中实验班的学生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游戏教学法, 也就是做到了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游戏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具体安排时间需要和课程实际做到结合。前测、后测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身体基本体能、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等进行了测试。

另外笔者还对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了调研, 实验班的前测得分为81分, 对照班前测得分为82分,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得分为86分, 对照班的得分为83分。

3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并结合上笔者在课堂上所观察到的课堂效果, 对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1) 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 那么游戏则可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的'程度, 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实现自由活动、实现体育技能的自我展示, 那么基于学生的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法则能使得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也正是因为游戏教学法的加入, 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游戏当中, 实现体育学习成就感。而学生一旦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时间长了自然会实现身体、技能的提升。

(2) 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体育教师在课上进行体育游戏组织, 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依据学生运动水平不同、性别、体育成绩进行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还需要保证每个组的学生有着共同的体育学习目标, 进而实现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说, 课上分组是学生自行组织的, 这样在分组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 该过程是很难实现学生合作意识提升的。时间一长学生的成绩就会越拉越大, 长久下去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会越来越差, 学习的兴趣也会变淡。而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则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分组, 这样学生就能够实现相互合作, 学生之间的信任也会随之增强。每节体育课将要结束的时候, 采用游戏教学法的体育课程中学生讨论的更为激烈、取得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很多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也更为容易满足自己在课上取得的进步。

(3) 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实现体育课堂氛围的有效活跃: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 学生是体育活动最终的受益者, 同时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的主体, 那么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则是要求教师提前将教学方法设计好, 这时候学生就会基于游戏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之后在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游戏过程进行帮助、提高, 就可以实现学生自信的增强。在体育游戏当中学生都希望能够获得了认可, 故教师则应该对学生的游戏过程进行重点关注, 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法, 就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学生在处于轻松的课堂氛围下, 就能够以较为轻松的心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进而利用相关的体育知识去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4 结语

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正是有效的配合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体育课程的实质, 并做到了将学生自我的充分发挥, 通过对比实验,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体育课堂氛围的有效活跃。而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则应该做好暗示和引导工作、做好教学内容与游戏的合理性设置、依据实际情况做好游戏内容的创新工作, 实现游戏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

篇6: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心理想象和身体运动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进行人为的假设和想象,变成形象的有情有景的、有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加速理解掌握技术。该教学方式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

在当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运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在新课标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情境教学模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故事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实例

在教挺身式跳远这项内容时,我没有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而是使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导入。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与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前,我先用两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个猎人与熊的故事。故事中,猎人在没有熊追的情况下跳不过5米宽的深水沟,而在有熊追时跳过了这条深水沟。学生听后一个个情绪高昂,相互议论,并马上要求在沙坑里量出5米的距离进行试跳,验证一下猎人故事的真实性。然后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助跑和踏跳,并仔细地察看自己所跳的远度。经过自由发挥的试跳,全班47名男生(高一①、③班男生合为一个教学班共47人)只有一名跳过5米,没越过5米的同学都纷纷跑到我这里来询问。我说:“别急,我先问你们,猎人在没有熊追时跳不过水沟,而在有熊追时却能跳过水沟,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并一致回答:因为猎人在生死关头发挥了自身最大的能力,所以他跳过了5米。我说:“你们的回答很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才能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一种跳法――挺身式跳远。现在请跟我学习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分7个课时教学,也抓住学生这时的学习热情巧妙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学生非常认真地跟我学,并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事后的教学实践数据显示,通过7个课时学习,在期末考试检查时实验班有17人越过5米,占全班人数的36%;而对照班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方法,只有6人越过5米,占全班人数的'11.7%。

二、教学实践体会

体育技巧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练习,只有通过反复地锻炼、琢磨,才能领会到技术动作的要领,才能掌握完成动作技巧的方法。而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先示范和讲解、后学生练习,注重的是“教法”的运用,忽视了“学法”的研究。单纯的教学让学生学技巧练技能,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很乏味没有兴趣。我在教这个内容时换了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研究教法的圈子中跳出来,转而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学习更有效。我认为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学习活动,主要动力源在其内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寻找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并创设一定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取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参照、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有新意、有变化、有趣味,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

三、故事情境导入教学法的设计

相关数据说明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与差异。那么如何设计故事情境导入体育教学法呢?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情境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情境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并使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掌握技能。因此,我们应该从课堂学习目标出发,确定好体育教学内容,并按照体育教学内容来设计一定的情境,达到预热的效果。

2、搜寻合适的故事情节,找到故事与学习目标的契合点。通过讲故事、提问诱导并伴以形象的语言等方法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置身其境,让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进行。但是,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要有机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可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恰当的教学过程,落实故事情境中的教学点。教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情境,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不要让设计出来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节,使人感到生搬硬套。

4、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备课当中不仅备教材,更需要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通过不断地变化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来吸引学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育课场地的设计新颖,教具、学具多样,教学的方法、手段富有变化,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总之,教师在备课中要积极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状态,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跟你学、跟你做,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加强多项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加强多项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能够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正是以培养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商务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能力的人才,课程教学重点突出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在商务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在企业中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的商务活动强调人实际的商务沟通能力,能否用最准确、清晰的商务语言来与老板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成功与否。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也有许多高校把《剑桥商务英语》作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基于种种现实,如何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来增加学生相关的商务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实战的能力等等是所有商务英语课程老师一直思索的问题。

一、根据商务英语课程中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完善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商务英语课(如商务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等)和专业商务英语课(如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商务用途英语主要是以商务语域中的词汇、语法、语篇以及四项技能训练为重点,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P (English for Gener~Business Purposes)是用于一般商务情景下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学习,它是在低年级或基础阶段进行,语言学习是重点,但尽可能兼顾内容学习。特殊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它的重点不仅包括语言和技能,还和特定的商务内容领域相联系,以英语为媒介,学习诸如营销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乃至商法等。在现如今导入高校的《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剑桥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目前英语教学的目的来看, 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英文水平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在解决学生的语言水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商务的知识,并增加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如涉外企业、交易会等)进行锻炼,以便达到提高的效运用能力的效果,真正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根据商务英语的社会效应合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明确、真实的任务,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商务知识学习的潜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月 教育教学研究能。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任务型教学法将成为其主要的教学方式,剑桥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外事接待、电话记录、会议安排、银行业务、商务函电等。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与学生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语言任务,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和获取相应的知识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有充分了解了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才能切实达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好的完成任务,在社会强烈的竞争中立足。

三、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从网络本身来看, 一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再生和利用, 由此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商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教学实践来看,网上信息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由于网络丰富的信息量,有效弥补了商务英语教材商务知识和背景知识的不足及过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 点也可说是至关重要;从社会对商务人才的.要求看,经济领域或者商场可谓是风云变幻,这就要求商业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信息,紧跟时代潮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求知需求也使网络资源成为必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利用互联网来广泛地查找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为了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商务英语的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丰富的商业背景,只有具备语言、商业知识、商务技能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传授给学生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更能辅之以大量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讲解,知识面涉及管理、贸易、法律、财会等显示商务活动,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师是“商务”的核心。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 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形势下商务英语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双师型”教师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把《剑桥商务英语》作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 《剑桥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下的英语, 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此更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实践。现在高校老师都具有丰富的进出口业务、商务洽谈、外事接待、翻译、函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使得在授课时游刃有余,能随时将商务知识及自己的商务工作经历融入教学当中,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受益匪浅。

五、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招聘单位对应聘者是否持有四、六级英语证书以及更高英语专业的证书作为考察应聘者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标榜,特别是权威的国际证书能较好地看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此,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比如:《剑桥商务英语》BEC考试证书,BEC考试基本上属于实用性而非学术性的,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能否正确地理解、处理及回答各种工作中的问题;还有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办公室特别举办的“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ETTBL)” ,ETTBL一是既权威又规范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是对参考人员口译、笔译方面的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认定,而ETTBL证书也成了聘任翻译9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为此,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实际运用英语言的能力,加强学生正确地理解、处理及回答各种工作中的问题英语应用能力,使具有同等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大学生在科技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以及高水平科技合作和交流。

精通英语,尤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术语进行直接的对外交流,也是从事对外商务和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国际间经济合作的深化,社会对于“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所以,学生在学好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强化商务知识,这也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7[2]刘云江.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研究

【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

【3】英国剑桥大学商务委员会,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大纲(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篇8: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论文

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论文推荐

一、《纲要》中的相关规定

1.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2.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把现代新兴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现代教学方法,国外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而言的。当今出现的现代教学法有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掌握教学法、类比迁移法、情境诱导法、电化教学、问题教学法等等。现代教学方法一般都具有以下5个特点:(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5)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现代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有很大的空间,例如,类比迁移法可用来进行扣球与跳发球的教学,两个动作具有很大的相似部分;情境诱导法可用来进行战术保护的教学,将排球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进行保护;问题教学法可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思考,不占用课堂时间。这些方法都具有其各自的优点,完全可以引入现代排球教学中来,本文仅以程序教学法为例进行相关阐述。

二、程序教学法的定义、具体形式和优点

程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按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内容划分成若干单元编成一定的程序,向学生传授,学生在每一个单元上作出应答,然后由教师、同学、自和进行评定,在掌握动作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它的具体形式可表示为分支式、直线式和循环式三种。所谓分支式就是把教材的某个内容看成是一个主题干,然后把它分解为若干个题支,接着再将题支分解为若干个亚题支,依次分解,逐个解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把握教材反映的理论观点,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轮廓。直线式就是把材料的某个内容分成若干连续的步骤,后一步是对前一步的说明解释或提示。这种方法可以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若再配以简要的解释说明,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循环式就是从一个方向出发,经过一步步的分析、说明、最后又回到起始问题上来。

三、排球教学的一些特点

排球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能把某些技术分成小环节进行教学,根据排球比赛的规律性,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定情境,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基础的排球理论知识,等等。排球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的学习,它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学习排球基本技术、战术,也要掌握排球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就要求学生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学习,一个是技能训练,另一个就是课本的知识框架。技术战术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和战术,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部分则可以让学生从掌握课本的知识框架来加深对所学技能所处的地位有所了解,另外也可以为学期末的考试进行有效的准备。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学习方法,就是宏观概括法,即看课本时首先要看目录,把目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可以用大括号的形式,也可用其他的形式。把每一个分支的内容到课本中去学习好,以后复习时就可以只看目录就能掌握课本的所有知识结构,省时省力。这种方法与程序教学法中的分支式有同样的效果。

四、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

程序教学法的前两个分支可以分别运用于排球教学的技术战术教学与理论教学。这样就可以使两者相互支持,学好了理论知识,学生就能明白哪个技术比较重要,它的学习重点在哪里,自身缺少的东西是什么,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首先,程序教学法中的分支式可以用于排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现有排球教材为例。如果看着目录进行分支的话,我们最后可将一本教材做成一个树形图,哪个分支属于哪个部分一清二楚,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每个章节讲的是什么,哪些章节是重点章节,都能从这个树形图中看的出来,学生复习所用时间的比例就会相应增加。

其次,直线式可以用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因为排球有很多技术可以进行合理分解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动作进行小环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第一个环节之后,再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如下:在教授学生扣球动作时可以合理地将整个技术分成三步,第一步,助跑起跳;第二步,空中姿势和击球;第三步,落地缓冲;第四步,连贯动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每个动作,最后在进行连贯动作的练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任用。

五、程序教学法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对某个动作分解时,要合理进行,一些不可分割的动作不能强行分割,使动作失去了连贯性后,学生却不易掌握。例如上手传球这个动作就不能进行分割。其次,要注意全班上课的整体,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落后影响全班,那就要很好的发挥集体的力量,老师的课上帮助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同时进行,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跟上步子,让全班同时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学习。

六、结论与建议

1.把现代教学法引入排球教学是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2.程序教学法在排球课上的运用可以将其不同分支用于不同的学习,即:直线式用于技术战术的学习,分支式用于排球理论课的学习,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3.学校排球教师可以尝试把不同的现代新兴教学方法引入排球教学,以促进现代排球教学的发展,改变因课时少内容多造成的学生学习难度太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体艺[]13号.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C].2002.8.

[2]马英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汇编,2004.7.

[3]王宗平,赵国梁.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体育与科技,,2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荆光辉.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11-114.

[6]谢静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学刊,2002,(6):98-99.

篇9:比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论文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因此,比较在学术研究 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同样,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 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 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 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 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 阅读量的教学任务。比较阅读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无疑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注意抓要领,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而且能 深入的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许多篇目有可比性。像小说《母亲》、《夜》、《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形象分 析就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练习。《母亲》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夜》出自中国作家叶圣陶之手 ,而《一碗阳春面》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三篇小说,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这似乎看不出 其中有什么联系,然而比较恰恰就是要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所以,表面上的差别越大 ,越要认真寻求其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经过细心阅读,不难发现这三篇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有共同之处的。三篇 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且均是以母亲的身份出现的。这三位不同国籍的母亲同是生活在贫困之中,都具有 善良、淳朴的品格;当身处困境时,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三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阅读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共性产生的原因 入手。这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这种共性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在民族所赋予的。从这一点看,恰恰又应了同中有异这四个字,即这 三部作品因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共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与怯 懦的斗争后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她的坚定、勇敢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其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俄国劳动人民的普 遍觉醒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必将来临的社会趋势。《夜》中的老妇人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不是一位革命战 士,也不完全理解女儿女婿的革命事业,但是她坚信女儿女婿是好人,好人无端被害令她对黑暗的现实憎恨不 已,悲愤使她战胜了恐惧,承担起了再一次做母亲、抚养革命后代的责任。她的坚定、勇敢也是缘自被压迫人 民的反抗,同样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因当时中国正处在革命低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大多尚 未觉醒,尚不能自觉参加革命,所以老妇人没有像俄**亲那样去散发传单。《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与这两 个人物形象均不一样,她所处的时代小说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坚强勇敢来自民族精神。从她身上,人们可以 看到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韧性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由于上述分析,才使人物形象同中有异:《母亲》中 的母亲勇敢中带着自豪;《夜》中的老妇人勇敢中含着愤怒;《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勇敢中不乏乐观。

这样一分析,学生便找到了形成共同特征的不同原因,不仅对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时 代背景、主题都有了深层的认识。再引申一些,对于苏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及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 的根本原因都不难理解。

(二)这种共性是“母亲”这一女性的特殊身份所赋予的。与“母亲”这个词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 “母爱”历来被人们描绘成一种最神圣无私的感情。在这三篇小说中的“母亲”在危难中勇敢的抬起头的动力 正是她们对子女无私的爱。俄**亲爱巴威尔,并且将这种爱转化为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中**亲爱 女儿女婿,他们的被害,令她悲愤,于是她在愤怒中鼓起抚养遗孤的勇气;日本母亲爱她的儿子,她带领他们 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三种不同性质的勇敢,都因她们是母亲。做母亲的责任感使他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比较之后,学生会对母亲这一特殊的女性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假 如学生对自己的母亲重新认识,那么比较阅读就更有意义了。

总之,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我们所说的比较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学科中,能通过比较加强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力, 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开 阔学生的视野,解决疑难问题。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例1: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梦溪笔谈 ·雁荡山》)

例2:Mr.Green,Whom you met in the library,is our new teacher.

一个文言文语句,一个英语例句,二者似乎没有关系,仔细阅读划线部分,比较一下,二者还是有相似之 处的。第一句是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的倒装句,第二句是英语中限定性定语从句。两个句子都与定语有关,而 且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后,译句时(英译汉、文言文译成语体文),都需要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前,句子 才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例1的划线部分译成:也(可算是)形体完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例2划线部分译为 :你在图书馆遇见的格林先生。可见例1中的“者”和例2中的“Whom”都是一种特定语句的标志,不必追究其在 句子中的具体含义,这样就可避免错译。

英语与语文都有关于语法的`内容,将两门课程中的语法相比较,相同之处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学习,不同之 处可分别对待,也可以利用比较使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这样两种语法体系不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两门课的学习相得益彰。

“文、史、哲不分家”,这就是说这些科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之间比较容易做到“异中求同 ”。而文、理之间是否就是天上地下毫不相干呢?并非如此。

不妨就拿语文与数学做个比较。数学中有集合这个概念,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表达式:

①A˙(集合A包含于集合B)

②a∈A(元素a属于集合A)

③A=B(集合A等于集合B)

其实,汉语中许多语句恰恰是这些表达式最好的注释:“作家是文艺家”正符合A˙,“鲁迅是作家”恰 是a∈B、“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则是A=B。再如数学中的反证法与语文中的引申法,均是“归谬法” ,都是利用驳倒反面观点的方法,间接证明正面的观点。

实际上文与理表面差异大,但许多思维方法是一样的。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帮助我们把各种学科联系在一 起。比较不仅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视点升高,视野开阔。从整体上看待整个知识体 系,更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妙,从而也减轻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

当然,这种跨学科的比较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做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但是,如果教师 予以适当的点拨,那么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学科,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学生比较熟悉。能力强的学生 会自觉的利用比较,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即使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比较“作为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根值于人类的认识活动之中,同人类的思维一样古老。 ”只要运用得当,比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知道世界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对立 统一。在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事半功倍,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篇10: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论文

摘要: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体育学科的教育地位有所提升。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制,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将体育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让体育教学与日常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游戏的价值,让体育游戏的教育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会让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得以提高。本文以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学;不足;应用

在教学创新发展的今天,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用体育游戏活跃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是中学体育教学中落实以学生本为理念的重要举措。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将体育活动转变成为中学生生活娱乐与锻炼的方式,能够促进中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1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不足

1.1体育游戏的应用意识不足: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认可度,影响着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落实。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没有利用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课堂活动都以自己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习为辅。换言之,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互动的自由。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这些教师的教学思想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意识到体育游戏的积极作用,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创新。

1.2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体育教学模式单一,限制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体育游戏提倡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体育游戏已经开始走入部分中学体育课堂。但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游戏时,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没有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期待作为游戏设计的参考物。这些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设计的游戏活动学生一定喜欢,但呆板与陈旧的体育游戏,并不能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新意,也很难得到中学生的喜爱。单一的体育游戏应用模式,与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太大区别。

1.3体育游戏应用全面性不足: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引入,是为了服务于全体中学生体育能力提高。在中学成长过程中,中学生的第二特征开始发展,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不同。在设计游戏时,需要教师考虑男女生差异,让学生乐于参与,能够参与。但大多数教师忽视了体育游戏的全面性,为了教学方便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齐统一,组织男女生玩一样的游戏。不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游戏,并不能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2.1加强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要促进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新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让中学体育教师认识到社会、教育部门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认识到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才能认可体育游戏的合理性。学校应当积极去招聘新一批的体育教师,在招聘环节把好关,在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时,也要关注其教学思想创新性与道德水平。对于学校内的在职教师,学校应当安排定期的培训活动,让他们多多接触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自主去淘汰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更新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才能促进体育游戏的推广。

2.2促进体育游戏形式的丰富:单一与封闭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无法调动中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一些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认为中学生没有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极大地扼杀了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多元化教学思想,鼓励教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体育学习内容进行扩展,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合理利用体育游戏,才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中学生都爱玩,喜爱游戏活动。体育学习内容那么丰富,如何将游戏与体育项目结合起来,需要教师调用教学技巧。比如在引导中学生学习短跑技巧时,让学生一次一次地跑,固然会让课堂变得枯燥。如果教师将短跑技巧学习与“我是明星”的活动结合起来,就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位短跑明星的比赛视频,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体育明星,并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观看视频对体育明星进行模仿,看哪一组模仿得最好。中学生会模仿明星的表情、动作与短跑技巧,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课堂更有趣味性,也提高了运动技巧的`教学效率。

2.3提高体育游戏的全面性:中学生是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凡事以中学生为主体,才能让体育教学活动服务于全体中学生。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去考虑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在考虑课堂纪律与教学整体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男女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不同,对于体育游戏的期待也不同。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用不同的游戏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才能让体育游戏教学更有意义。比如在学习篮球时,男生的兴趣较大,教师组织男生实战竞技,就能够提高男生的学习兴趣。但女生篮球学习兴趣不足,教师可以设计连环游戏,将篮球作为其中一环节。教师将女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要先跳绳,再拍十下篮球,踢五下毽子,最后成功投篮才算成功,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区别游戏,能够促进体育游戏的高效应用。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发有效的策略将其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是每一位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要解决的问题。认识到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不足,积极改变现状,打破陈旧教学思想对教学工作的限制,才能推动中学体育课堂的高效化与娱乐化。

参考文献:

[1]张小洁.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蔡士凯.“自主探究―合作”性体育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陈平.浅析“体育游戏”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0,07:48-50.

[4]金燕.浅析体育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以排球技术教学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1,06:91-92.

篇11:启发式教学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利用前人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来论述启发式教学在武术课堂中的运用。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学习,让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全面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那么在武术教学中怎样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本人利用前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来论述。

一、启发学生,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在武术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弄明白为何习武。这就要求他们了解武术在我国悠久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他们知晓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创立并发展起来的,是一项宝贵的遗产。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够治病救人,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刻苦练武,把武术这一中华瑰宝推向世界,让它的四射光芒照耀全人类,为其造福。学生通过对学习武术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就为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武术课中的术语应用

武术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异处。一是动作复杂,理论较深而且较难学;二是武术动作静止用力较多,易疲劳;三是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须多次重复复习。因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扼要、通俗、形象化和术语化,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和鼓动性,使学生全神贯注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之中。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师要尽量用武术术语进行教学,因为术语简练形象,其本身就具有启发性。武术动作中还有很多传统的名称和形象化的术语,富有诗意,如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形象传神且富有诗意,教师讲解时,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这一幅画面——两手形如弹琵琶,轻松而自乐,从而加快了学习和掌握的速度。由此可见,正确地在武术教学中应用术语,对学生能起到较大的启发作用。

三、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武术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武术课中教师的示范是非常多的,而示范动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示范动作具有启发作用呢?下面试举几例,以作参考。如教长拳时,教师的示范就要做到动作规范、姿势舒展、劲力顺达、节奏分明、意领神随;而在做太极拳的示范时,则要求做到轻灵圆活、虚实分明、自然安舒、不拘不纵、上下相连、以意导功。使学生受到武术气氛的感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四、结合技击特点进行教学

武术教学中,可在每次课的准备活动中,安排适量的攻防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到动作的要领和精髓。每次课可安排1~2个动作的攻防练习,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了要领又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实践证明攻防练习对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再者,武术套路大多具有技击特点,通过攻防练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中可采用互相观摩法、对比法、提问法、比赛法等,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辨别、思考。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辨别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

六、利用口令启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练习动作时,可用口令指挥。口令指挥时,要求语言错落有致,要根据动作的异同,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这样,学生就会于无形之中跟着口令走,按口令的意图去做,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可应用于武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加以推广,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武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启发教学法,将会大大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a wider area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many subjec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predecessors, is going to make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to wushu class。

Key words: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wushu teachingapplication

参考文献:

1刘扬。试论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01)

2齐慧侠。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01)

篇12:探讨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探讨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实践中,运用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生物化学 创新性思维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由于其内容十分庞杂、繁多复杂、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普遍反映难度大,比较吃力,加之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很多,使该课程成为一门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都采用课堂讲授、实验验证、作业布置、答疑解惑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讲授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如果一味地采用平铺直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容易感到疲劳,在课堂上缺乏创新性思维过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先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学会正确的科学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2]。PBL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获得与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增强表达及分析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的继续和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益方式。我们将此法应用于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尝试

讨论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有“问题讨论式”、“提问答疑式”、“演讲答辩式”等多种形式。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采用了问题讨论式。例如:在“蛋白质的共价结构”这一章中,蛋白质通论一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蛋白质中氮含量的计算以及凯氏定氮法。按照一般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课时首先介绍蛋白质中氮的平均含量为16%,可利用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含量/16%,即蛋白质含量=蛋白氮含量×6.25算出某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然后再介绍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方法甚至仪器装置、注意事项等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完成了教学过程,但学生感觉平淡无味,只是被动地记住了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式。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一改往日的模式,首先在课前提出了在我国甘肃等地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请学生们分析为什么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会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这种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缺陷,应如何避免。然后指定几位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三聚氰胺的结构特点,而且掌握了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造成结石产生的原理及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这一事件深刻地认识到食品污染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更加感受到甄别与检测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讲授“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这一节内容之前,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肥胖症患者,为了控制体重,应该怎么办?和尚、尼姑长期吃素菜不吃荤菜,这种饮食方式真的健康吗?为什么?人们常说:“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饱,晚餐要吃得像乞丐”,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吗?请予以分析,并阐述依据。通过课后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学生们不但牢牢掌握了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况,而且从机理上了解了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持均衡营养、增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讨论使学生们体会到了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乐趣,树立了学生科学养生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只有健康地生活和健康地工作,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并积极投身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化学其它知识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体会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则对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起到保证作用[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只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去进行积极而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加之现行考核方法亦多以知识的再现为主,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思维的惰性,甚至导致思维的僵化枯竭。PBL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代替传统授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通过讨论式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会从各个角度、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动力与氛围。这无疑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问题讨论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以及创新性能力,增强了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而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理论内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教学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勤于思考、刻苦学习、积极钻研的学习热情。此外,学生活跃的思维也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拓展知识面,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能用该法组织教学。不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而生搬硬套,只能落入形式主义的讨论局面。这样不仅浪费时间,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至于如何更好地将讨论式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总结,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更强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牛勃,解军,张悦红,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9(2):140~143.

[2]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l(12):235~236.

[3]吴云,崔树启,戴洁.医学院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4(2):125~126.

篇1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多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 语文教学

1.前言

随着科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教学方面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其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即可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尤其是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根本不会投入到课堂当中。多数教师所营造出的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根本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些学生甚至不参与任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语文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现如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形式收效甚微。很多学生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上的困难时,都不愿意向老师请教,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在课后也不与学生沟通,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感,即便在学习中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不利。

3.分层教学法的使用

3.1备课分层与教学分层

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教学质量紧密相连,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备课工作是关键。在分层教学中,要求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备课,教师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教材,达到即备教材又备学生的目的。准备课堂问题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多个角度来提问学生,从而破解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教学法,要求对A类学生主要以引导为主,对B、c类学生主要以辅助为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B类和C类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分小组讨论问题,而A类学生教师可在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扎实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备课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适当减少学生的压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2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布置

在布置作业上,大多教师都不重视这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排所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同样的作业,这样布置作业不但容易养成学生抄袭的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会造成压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布置作业。例如,将作业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练习,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通过基础知识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主要是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布置的对象为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在教师或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下完成,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第三层为探索题,难度比较大,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完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层次的作业都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布置作业时,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布置。每一层次学生所得到的作业都不相同,教师容易掌握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日后教学的展开,教师可针对性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3.3进行分层评价与分层辅导

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评价可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进行教学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评价,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A、B、c三类,每一类学生所给的教学评价都不相同。例如A类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教师可采用竞争性的评语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时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对学生要求严格,从而促进成绩优异的学生倍加努力。对于B类学生,评价时主要是采用激励的评语,即表示学生不足之处,也对学生优秀之处表示赞扬,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至于c类学生,则需要采用表扬的评语进行评价,此类学生大多数都存在自卑心理,表扬的方式可有效消除学生的自卑心里,树立信心。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也需要进行分层,例如,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课后辅导的内可由A类学生指导B类学生,并告诉其解决问题的需要方法,而C类学生可由类学生直接指导,或是B类学生进行指导,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课后辅导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提高自学能力。

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消除自卑心理的作用。

4.结语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占着主要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要使用并推广此教学模式。

相关专题 教学法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