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卖火柴的小男孩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卖火柴的小男孩”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共1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新教材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渗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单元整体观念

教师在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前必须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析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这样有利于合理、科学地安排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相互衔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总的“warming-up”,这一“warming-up”是整个单元内容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5“The silver screen”所以本单元的“Warming up”就是与荧屏有关,除了单元总的“Warming-up”外,我们平时的每一节课前都设计一个“warming-up”,而这个“warming- up”就是上节课的回顾和本节课的引入,所以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前一课时与本一课时的自然衔接。每单元的课时内容安排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从 “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再到work book中的“listening,talking,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思路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因为我觉得新教材体现了在理解学生的兴趣和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和独立自主的教学,所以有时我就用WB中的listening,或SB中speaking作为reading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1的课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The first period:Warming up & speaking:Topic:Good friend The second period:Reading (Integrating skills:SB and WB & writing.)

Topic:Different kinds of good friends e-pal How to get in touch with a pen-friend,or pen pal.writing e-mail.The third period Reading“Huck‘s Friend”(W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riends.and we’ll see what kind of friend Huck has)The fourth period:Listening & speaking(SB and WB)Friends have the same interest and opinion but friends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or opinions.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Good friends should…。

The fifth period:Grammar:Good friends should have……/Good friends→should be.The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The sixth period:Revision:Word study,vocabulary,grammar and so on.

二、精心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地提供一个真实情景,设计一个可操作的“任务型”活动,而这一活动一般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在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安排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任务型”活动可以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去寻找。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应特别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到真实感。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综合地运用语言,去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某个任务,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运用英语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就会愿讲、多讲,老师不必担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其实学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况且,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讲,就不用担心学生的英语学不好,相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愿讲而靠老师讲,那肯定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语法教学也可设计一个可以操作的“任务型”活动,如教定语从句时,我们先安排学唱英语歌曲,第一遍学生听并且填所缺的词,第二遍学生一起唱,第三遍就请两位学生表演唱,然后老师就引出:

1)XXX is the student who sings us the song.

2)XXX is the student who also sings us the song.3)。XXX and XXX are the students who sing us the song.引出之后老师可以设计几个任务:Task 1.Free talking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 )is a person( )。

Task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1.A bookworm is a person who( )。

2.A sports fan is a person( )

3.A nurse( )

4.A clock is a machine( )。

Task 3. Complete the sentences.(Unit 4)

1.Zhang Heng is the man who( )seismograph in 132. 2.Howard Carter is the man who( )King Tut‘S tomb in 1937. 3.The Titanic is the ship( ) after hitting an iceberg. 4.Beijing is the city( )has got the chance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Task4:Pair work One speaks Chinese and the other speaks English. Task 5:Practice:teacher,is easy going/treat us as friends;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never makes jokes Model: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is easy going. A good teacher is one who treats us as friends. A teacher who gives us a lot of homework is not a good one. A teacher who never makes jokes is not a good one.

根据上述“models”教师提供:mum/dad,classmate,boyfriend/girlfriend…让学生组织句子。这样的教学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框架。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

三、加强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继续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语言技能,也是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单元的三篇阅读材料外我们基本上每一单元后再补充一篇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单元中的“language points,grammar”有时多讲点与少讲点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这种内容重复率很高的,即使课文中没讲到,练习中也会出现。阅读教学我们基本上也采用常见的模式:fast-reading、careful reading.Fast-reading的问题只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就能找到即可:careful reading的问题可设计一些细节的寻找(time and places,characters…)、分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问题。如:Book LA Unit 4 Reading“The Rescue” Fast-reading Questions:1)。What natural disaster did Flora and Jeff meet? 2)。What rescued them?

Careful-reading:Questions:

1)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what did Flora hear and see?

2)Where did she see a wall of water that Was quickly advancing towards her?

3)What Was Flora‘S feeling?

4)Where Was Flora when the flood began?

5)Can you describe the house?

6)How many parts can the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places?

Discussion:1)What do you think of Jeff/Flora?

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四、如何处理听力材料

听力分为听力测试(Listening test)和听力教学(Listening teaching),有的老师所重视的听力多数是属于听力测试,即根据听力材料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在进行高考听力的模拟训练。而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教学的材料,它有各种形式的答题要求,如:填空题、回答题、完成句子、正误判断等。或许学生一开始会觉得难度较大,甚至有的老师也这样认为,据了解有的学校可能把这部分的内容删去了。其实在听力教学中关键是教师对听力材料作如何的处理,我们经常做一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处理工作。

如对Book LA Unit 3中的listening我们采用了下列的教学步骤:Step 1.Lead-in. 1.What‘s the date today?(Because it Was iust before National Day)

2.What important day will be soon?

3.What will you do in the holiday?

4.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5.Where can we go for a travel?——Forbidden City, Eiffel Tower,South Pole/North Pole,the moon,the Ocean…(let Ss say what they like to say.If the Ss don,t say some places,the teacher Can mention)。

6.How Can we travel?

(by bus/traln/plane/spaceship/lift/swimming/walking.。)

Step 2.Warming-up During National Day,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man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So Let‘s make a trip plane for our National Day.——Ex 3 on page 15.You have four choices.Go to london from Shanghai.from Being to Guang Zhou,from Chongqing to Chengdu,from Da lian to Qingdao. Think it over and decide:Which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go?How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 Wh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there?

Suggested answer:I‘d like to go to Qingdao from Dalian by ship because I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ea sights.I will swim in the sea and eat sea food in Qingdao. Step 3.Li Stening After talking about our trip plan,Let’s lidten to other travelers‘plants/experiences.There are five travel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find out:Where are they? What did they do? How did they travel?(Finish listening Ex 2)

Step 4.Speaking 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by bus…。even by spaceship? In the future,space travel won‘t be very diffic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Imagine there is a time machine,with it you can travel to the past or the future.You can visit any year you want.So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Which year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 Where would you go? Why? Then make up a dialogue following the example. Step 5.Conclusion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raveling because traveling is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But remember:What should we do ? What should not we do during the travel?(Looking at the pictures in warming up Ex 1)Are the travelers doing right?

——We should travel more because travel can help us a lot.But during the trip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and protect the places of interest and environment.

这样在听前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铺垫把听力材料化难为易,学生在听力训练时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不会觉得手忙脚乱,实现了听力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使一整节课有机的结合起来,步步紧扣。

五、备课组的合作意识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既是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备课组活动的主旋律。要提高整个年级学生的成绩,团队精神比独斗单打更为重要,特别是现行的这套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知识面广,如果只凭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忙不过来的,所以我们就利用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分头准备,如收集有关资料、探讨教学方法,做到资源共享、资料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以上是我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改革后几点心得体会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案。尽管新教材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是一本成功的教材,它为中学英语教学进行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也为以后编写出更好的教材奠定了基础。

参考二:高三英语复习

高三英语复习中的三个突破:即突破阅读理解,突破书面表达,突破短文改错三大难关。在NMET卷中此三 题共85分,占总分的56%,比重大,也是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而且英语运用能力的高低集中又都大致体现在这 三大题上。因此,我们应把它们列为重点和难点。

一、大量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阅读能力向质的飞跃 的关键,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要首先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高考 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导、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题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 明文等。如新闻的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新闻标题、电视语言则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会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 材要适合学生程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有些老师只考虑到扩大词汇量和迅速提高解题能力,一 味偏重选生词多的文章和出难题,其结果往往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提高能力极其不利。另外,在大量阅 读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在 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的浏览能力;②巧妙的猜词能力;③独立的分析能力;④准确的 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 毕业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会受益无穷。

二、突破书面表达关,提高写作水平

书面表达是近似于翻译的“写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而且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 架(即句型结构)中。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 ,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言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要改变这种现象,高三复习势必 全面进行,层层推进,步步过关,下面几点尤为重要:

1、抓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 ,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到高三阶段时要求能掌 握三千左右的常用词,掌握住这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短文写作就有了基本保证,也达到了大纲上的要求。

2、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 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有一年我市统考中,在书面 表达题提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原定于星期四举行的篮球比赛推迟至星期六举行。”许多考生用含有定语从 句的复合句翻译,结果出现了结构、时态和主谓不一致等五花八门的错误,而另有一些考生,记住了初中第三 册的一个基本词组“have a match”用三个简单句表达“We decided to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on Thursday .But now we have to put it off.We'll have it on Saturday.”虽然表达不尽理想,但基本意思传达了出来 ,且无大错。

3、抓各种体裁的写作。目前中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相对低弱,这是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所造成的 。为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加强各种体裁的短文写作很有必要。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离开了大量的 练习是难以提高能力的。中学课文有记叙文(包括日记)、描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如书信、便条、通知) 等,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进行各种体裁 的练习势在必行。

三、突破短文改错关

短文改错的错误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同 时,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对此有一种畏惧 心理。为此,教师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

判断不准是学生最大的问题,往往是苦于找不准错误,将不该改的改了而该改的又未改。这是由多种因素 造成的,但缺乏足够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是个重要原因。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就会慢慢了解命题人的思维和 “习惯”出现的错误。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主谓不一致,人称前后不一致,名词单复数的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 混用,动词的时态不当,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及关联词使用不当等。足够的训练会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减 少盲目性,做到看准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正确率,以通读全文,熟悉内容,整体把握。

许多学生习惯拿起题目就做,对文章缺乏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这样会导致脱离语境,不考虑上下文联系 而支离破碎地理解原文,甚至断章取义。针对这种情况,应指导学生先通读全文,以取得对文章的完整、确切 的理解,再进行改错。只有这样,才能“登高望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把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一方进行听说读写 的全面训练,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和突破,才能适应NMET新型题的变化。

篇2: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论文

按照教育部改革的新高中英语课程的要求,高中英语老师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英语,帮助他们形成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做得更好。但是现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英语老师的课程教学质量也得不到切实的提高。显然,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高中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期,应该抓住机遇,尽快转变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新标准,达到真正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及其问题

相比低年级英语,高中英语的内容难度更大,词汇容量更多,并且句法语法也在难度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无力感变得的更加强烈。而且,目前高中英语课程正处于改革的阶段,高中英语老师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难题: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量大幅度增加,教学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教师和学生都因为英语教学的变化而面临着共同的英语教学问题。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一种挑战,有些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渐渐地对学习英语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英语课上心不在焉,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并且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些缺乏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学生又表现的无从下手,难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学习英语。以上列举的这些情况都是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常见的现象,也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拦路虎”。高中英语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此时正是他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也未发育成熟,其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面对英语学习上的困难还不能妥善的处理,极容易因为遭受打击而退缩、失去耐心,而英语学习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效率。因此要改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状况,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将其引入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它将对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篇3: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论文

在高中所有的课程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一个核心课程,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对外开放交流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更是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并且没有一个合理一致的教学标准。因此,我们应该立足现在,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努力改变这种情况,发挥出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优势。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满足新课程的标准,改变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新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如下:

(1)高中英语教学应改变教师教育观念。高中英语老师奉行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在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下,他们应该适当的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作出改变,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帮助他们克服只能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误区,让他们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勤于听说读写,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必然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成绩。因此,高中英语老师应该改变他们对于英语教学的观念,比如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知识的构建者,自主学习和问题意识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有效方法。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那么其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高中英语老师应该由过度注重英语教材中有限的知识体系和局限的内容转变为多让学生自己实践性的学习英语,做到活学活用,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建立并完善一种有效科学的教学体系,既要强调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知识,也要要求学生重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形成良性循环;

(2)高中英语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高中时期的英语,相对于初中来说,内容更加复杂,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这就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困难。高中英语老师应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从而使他们由英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英语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现状,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效果质的飞跃。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成了高中英语老师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对英语有学习的兴趣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在高中英语的习题练习时,由于难度大且比较枯燥,学生可以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教师留的习题作业不愿意做,讲解习题不愿意听,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讲解习题时掺杂一些小趣味性内容,比如讲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可以抢答,但是不能直接回答ABCD,选A要喊出apple选B要喊出boy选C要喊出cat选D择喊出dog,如果喊出ABCD就要进行惩罚,给同学们讲个笑话或者是唱首歌。这样的小趣味活动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英语的渴望和热情。言而总之,高中英语学习仍属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高考。显然,这种应试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学阶段作为重点,要求高中英语教师通过改变他们固有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英语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让他们爱上英语,自觉去学习英语,成为英语学习中的master,而不再被动苦恼的接受英语知识,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探讨的学习英语,从而真正的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篇4: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静

摘 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高中英语需要深入的改革,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对高中英语进行深刻的探索,整合教学资源,探索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更新着。在时代潮流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摒弃老旧的教学模式,学习外语教学的新理念,转变教师对于学生以及教材的观念,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英语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做出的几点意见:

一、透彻分析改革的目的

国家之所以对教育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出更好的教育制度。以往,陈旧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很弱,却有很强的应试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单一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当前,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1.成立教学小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一半。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之间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小组与小组相互学习,互相探讨各自的教学经验,以探索出更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学习方法。

在进行小组教学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行思考,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小组教学方法研究时提出来,各个小组互相探讨,以研究出更好的.方法。

2.成立学习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面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班里应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各个小组人数不易太多,否则并不能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若小组人数过少,则不能进行互相探讨,也无法良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应适当地安排小组人数,让其一方面支持小组的探究活动,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若在学习时发现问题,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利用组内探讨的方式来解决发现的问题,若学生并不能良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则应该帮助学生解决,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狠抓薄弱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而学生自己也常常会感觉到自己在某一方面存在薄弱,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狠抓薄弱环节。

学生在一方面的缺陷会影响其整体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正确的方法来弥补学生的不足。例如,听力是英语中颇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英语时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按时练习听力,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达到效果。或者边听边写,好的听写练习能够起到更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存在着词汇量匮乏的缺点,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组内听写的方法考察学生的词汇量,然后针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训练。

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1.积极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要发现问题,就需要用实践,所以重要的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是否可以发现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就是对教师的考察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难免会出现林林总总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些教师常常会在上课时面对这种情况: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虽然国家颁布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学生还并没有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也很难配合教师。另外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或者是分组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面对,经过总结和探讨,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解决。

2.深入探究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究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而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新的教育制度下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让教师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敢于评价教师,对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予以指出。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于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四、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1.高中英语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意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

以往,传统的教学只强调对英语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素质。因此新课改要求学生是教学的主题,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人生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效率、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2.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对于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应正确理解教材,处理好自己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关系,以正确的方式取舍教材。英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要让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新课程要求高中英语更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发,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还应该教给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观念,摒弃老旧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服务,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新课改的成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要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总而言之,培养当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讲,语言学习必然存在着困难,因此,教师更应该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让学生拥有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刘道义。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

[2]李广才。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思考[J].华章,2009(2)。

[3]沐正芳。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

[4]范伟。实施新课程小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建议[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5)。

[5]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材教法的继承与创新[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5)。

指导老师:刘慧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

篇5: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二中 沈 盐

【摘要】在课业不轻松的高中学习中,谁抓住了学生的心,谁就是机智的用心者,在趣味中不知不觉融汇知识,使学生不自觉而获得。本文,笔者将简述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点,并介绍几种笔者以为恰好的高中课堂教学的活动。

【关键词】英语教学;趣味性;亲切感;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12-0034-01

英语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的一个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外,更多的是为了直面高考,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教学目标。然而如何让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在英语学习上顺利过渡,尤其是在升入高一时,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并能持续英语学习的兴趣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头。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说到这儿,笔者就以个人的教学经验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发表一些见解。

英语教学的趣味性,笔者认为,它大的方面就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互相配合所营造出来的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其中不乏辅佐资料以及知识的学习,小的方面具体一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教学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例如词汇教学中,当需要就某个词举例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举较为真实的例子,也就是就学生的实际拿学生举例。当然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深的认识和了解。语法教学亦然。其目的是使学生受关注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在亲切中加深记忆。

二、英语教学的新鲜感

其来源于教师讲到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而对学生来说又很新的知识。(英语教学论文 )例如单词change,动词名词都有”改变,变化”之意,而其中名词还有“零钱”的意思。教师讲的时候可以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有一种机器,类似我们的提款机,这种机器下面有一个标识就是change,当你把10元钱放进去,就会出来10个1元,然后让学生去大胆的猜词义(当然教师也可以拿事物做演示),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有正确的答案,而后教师又还可以拓宽:在美国也有一些调皮捣蛋分子,他们在这个标识change之后加了四个字母Bush,说道这时,反应快的孩子会立马说出“换布什”,又如在讲到crash的动词性时,可以提到学生比较熟悉的一句中式英语:Two car pengpeng ,one car die. 然后教师问学生pengpeng是两个车怎么了,答案会有的,然后将句子改成正确的英文表述:Two car crashed, one of which broke down .这个时候就便于帮助记忆,当然这一点并不是独立存在,它须于其他几点融会贯通。但是它要求教师有较新较广的知识以及较强的观察力。

三、英语教学互动中的趣味性

1、紧扣课文的.互动。教师要有较全面简洁的指令,以便激发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外研版英语必修2的第五单元“报纸与杂志”第43页,第四段提到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并且杨利伟是32个国家的太空人当中的第438位。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问为什么中国是第三个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而却有总共32个国家拥有太空人,那么学生就会容易忽视,并且课文过半学生或许会觉得稍有枯燥感。而此时在课文中场提到这个问题,恰恰可以使学生们眼前一亮,并适时增加民族自豪感,或者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此点,只要教师善于深思,就不乏与学生互相讨论之话题。

2、语法项目的互动。刚进入新的班级老师可以用句式:Little do I know about you,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introduce yourself. 不知不觉间灌输本分倒装句式。以及If 条件状语从句虚拟,教师可以预先备好实物----一张百元小钞和一张写着one billion dollars 的白纸。预演:If I have one hundred RMB, I will go shopping. If I had one billion dollars, I would settle in north Europe.这样不需多讲,让学生直接体验虚拟语气。之后还可以再说 If I hadn’t come here, I wouldn’t have known you. 来体会时间差异造成的句式差异……

3、高中课堂可操作的几种学生间的互动活动(warming-up)。

第一,let’s have a bet. 教师须提前准备好几道T or F 题目(ppt), 将学生分为四组,并给所有组同等的基数分,而后让每组押分,错扣对加(每一次所押分数以已有基数分封顶)。其中建议可以根据情况,涵盖名人趣事,文史……

4、练习反应的T or F,反应最快者,可以适当奖励一点小物件以激发学生。(老师说几句文化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短句,一次一句)

第三,根据图片提示猜内容,或者是根据部分图片猜整体。这个可以预设一些词汇,算是对词汇的复习。比方说学到pour 的时候,可以提到cats and dogs----it rained cats and dogs……

5、在单元结束时,可以根据 ppt 模版编设一组全班本单元单词竞赛,就像开心辞典的模式那样,学生选择分数,而后分数背后出现相对应的词的英文解释。算是对一单元词汇的复习。

6、popular words.根据热门词汇的英文翻译,比方说,裸婚,炫富,潘浚预设场景/ 图片,让学生去猜其中文释义。

7、在听力练习前,可以适当的选取激励人心的英文歌曲,听歌填词,作为热身运动。根据时间,可以适当地截取一段。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任务并不是教者或学者一方就能承担起来的,它需要教者与学者之间产生一种和谐和共鸣。希望这种和谐能伴学子们顺利进入大学校园去实现他们的梦想,去接受更深更广的精神洗礼。

篇6: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的论文

关于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的论文

一、将自主学习引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教材的使用,结合高中英语学习内容繁多、任务繁重的实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匮乏直接影响着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有效地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语言学习的潜能,我们就必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教师由传统的“说中教”转变为新型的“做中教”,使学生由传统的“听中学”转变为新型的“做中学”。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英语教学观念,拓展英语教学思路,用“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际教学,注重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提高。

(一)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入学后,学校就应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活动形式,如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主题报告会、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我校在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就特意邀请优秀毕业生为新生作了“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并且在会后,各班又开展了“我的未来”等主题班会,大家各抒己见。这时,在班主任的要求及各课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就水到渠成了。从听他人演讲其职业发展,到自我评述、畅所欲言,使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未来增添了一份使命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加迫切希望增进知识,并且渴望能力的增长,变过去的被动为现今的主动。

(二)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探究学习是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问题贯穿探究全过程,从引入到过程都是由不同的问题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的设计要遵循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开放性,科学合理。学生有了问题,就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和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三)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成功的学习能取得好的成绩,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更能进一步推动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评价的作用,切不可轻描淡写,也不能指责无视。恰当的评价能让学优生更上一层楼,也能让学困生鼓起学习的勇气。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如学习习惯的改善,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变化等,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如“Comeon/OK/Good/Welldone/Wonderful/Perfect!”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取力量,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总之,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赏识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发展性评价中欣赏到自己的优点,感受到被认可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本文是一个尝试性的初探,还需要不断完善,但这些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努力的一个方向,希望对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高中英语教学有所裨益。湖南近代教育家胡元倓有这样一句诗:“从来纬地经天业,皆在躬行实践身。”我们将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切实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使自主学习不仅成为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宝刀利剑,更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7:与时俱进搞好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与时俱进搞好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程与时俱进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在这四种转变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应对这样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现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时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里的信念不仅包含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也包含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无论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怎样的困难,教师都应该始终坚信课改方向,并积极查找、分析问题的原因,克服困难,积极推进课改的进程。高尚的师德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培养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利用情感教育燃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英语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也在映射着世界的潮流、社会前进的节奏。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尽快领悟新课改的精华,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了解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所有的这些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充实提高是密不可分的。

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才有勇气在实际工作中以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改进实践。

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尤其是在具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之后,英语教学更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多媒体结合,体现英语学习灵活、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需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在彻底掌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设计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才会更容易、更主动地接受。比如我们经常引入课堂的情境设置、悬念设置,在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必须掌握的知识外,还可以用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 最后,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反思,在经验教训中取得进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成果的客观评定,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与总结。我们主张教师反思,不是空谈理论、空喊口号,更不是不切教学实际的盲目争辩,而是为了让反思的成果成为一种经验、一种智慧,以求更好地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教师队伍的反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反思的角度很多,我认为不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自己取得的教学效果着手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查找漏洞、弥补缺口,这样得来的经验既真实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可以通过虚心请教同行中的榜样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促进自身的成熟,这种间接经验一经用于实践,也可以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第三,可以通过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比如召开家长会和班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但学生的学习态度、状态以及努力程度也不容忽视。初中阶段的英语主要侧重点在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上,而高中阶段的英语更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凭借逻辑思维把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知识似乎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重点的知识是系统的,也是规整的。因此学生要活学活用,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交际用语、习惯搭配及语言使用的掌握和理解。此外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新学期伊始就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种思辨的能力。英语学习是一种积累,结果或许见于一时,但工夫却是下在平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经掌握,便不会轻易失去,而且一定会受用终身。最后,学生一定不要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教师教的初衷在于引导,或者说是指引,而不是替代。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保证学生前进的方向,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而学生才是主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践这种转变,学生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改革的进程。

篇8: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高一 王鹏

‘协作’(collaboration)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不管是教师之间的协作(team teaching),学习者之间的协作(collaborative learning),还是师生之间的协作”协作以共同任务为目标.以异质分组为前提.以队员或组员的参与度为评价标准。协作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屉大限度的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协作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增强学习者对事物及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将协作原则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即适应了高中英语

新教材重视交际和任务型教学的这一要求,叉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现状

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在注重共性(即: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对每个人个性的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白“与人为乐,与己为乐”的道理,认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运用团队力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因此,许多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早在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等一些理念,并在幕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随后,这些理论逐渐被引入我国.国内许多学者和各阶层教育工作者也开始了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近年来.各学科新教学大纲的确立,特别是初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推出,进一步提出了任务型教学和交际型教学这一新目标 本质上讲,两种教学模式都侧重学生之问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而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仍然忽视或者说没有充分重视这种交流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强调个人的能力.使得学生总是希望突出自己,而不愿意同他人合作,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理论基础

“协作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方法 ”。协作式学习.既:合作学习.“足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概括说来,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这是一种全新的任务型学习方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的唯一手段是相互协作。在心理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理论得以建立。有些学者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过程。”合作只是为了满足这种个人心理需要的一种必要方式。自控论和动机理论便应运而生了。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集体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所在,合作是关心集体的一种表现手段,这就是集体动力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持有的观点不管采用哪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只重视对学生个人利益的满足或只一味地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换句话说,只注重奖励优秀个人或只注重奖励目1队.都会有失偏颇。前一种会使 合作学习缺乏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 ,后一种会造成“评价群体凸现。个体失落”。这样都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台.才能真正做到即照顾个人,又能充分考虑小组团队,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关键.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与必要的奖励。这样才能在学习上兆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听、说、读、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一)对话角色扮演学生可在小组内分别扮演角色,进行情景口语练习,(二)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或辩论,给学生一个发挥的舞台,即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提高学生素质。(三)个人较难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时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分头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各尽所能,各显其能 ”

英语教学反思

高一 陈凤珍

1.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任何一门知识,包括英语,都是有系统的。学习新知识就能融会贯通旧知识,组成新的知识结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由易而难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温故而知新也是以遗忘规律为依据。根据艾宾浩斯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学习材料刚刚能记住的一小时后,人们对所学的材料仅仅保持40%左右。第一天,保持仅1/3,到第六天逐渐下降到l/4左右。曲线最初是急剧下降,过一段时间后下降减慢,曲线趋于平稳。所以对信息进行及时和经常合理地复习,才能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具体方法就是学习一复习一再复习。表面看来似乎很繁琐,其实每次复习时间不需太多,只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便能事半功倍。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2.教会学生记笔记

记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增进记忆。尖子生往往善于记笔记,总是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曾让学生把笔记在中间划一条竖线,一分两半。左边记课堂上讲解的要点、词语用法、语法项目等,右边可以记预习时查得的例句、用法之类。引导学生在右半部分记下自己的心得、新看法或是课后提出的疑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在记笔记时采用一套自己惯用的符号规划笔记内容,使笔记更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从而也提高了听课效率。例如,教学生采用“o”符号表示当堂的重点和难点,用“、/”表示需要了解的东西。课下,学生还应对照课本认真整理笔记内容,直到全部弄懂掌握为止,并经常翻看复习,以减少遗忘。

3.在交际中学习运用英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交际性原则,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能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鼓励他们多开口。例如可以课文为议题、内容、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言语交际活动,包括说话练习,课堂讨论,小辩论,编对话,课文表演,小作文,背景知识介绍,给课文另取题目,就课文内容进行评论,用新词语编故事,故事续讲,角色复述等等,利用课文的这些训练过程就是高效的学习英语过程。老师的职责就在于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熟悉、进而掌握英语,使他们离开教师也能高效地学习英语,这就是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在课外指导学生利用今天发达的信息和网络优势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服务,如鼓励学生观看CCTV一10每天播出的Out Look English Magazine(希望英语杂志),引导学生阅览我校阅览室现有的优秀外语杂志,如:English Digest(英语文摘)、The Knowledge of English(英语知识)、English Corner(英语角)等,推荐学生上一些优秀的指导性学习网站,如北京四中网站,K12网站,中国教育网等。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进一步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总之,教师要在注意指导“学”的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教”的方法。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英语学习方法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存在学法的渗透,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意识的学法指导,日积月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逐步形成,这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英语教学反思

高一 柯远萍

反思一、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直以来,人们以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如一个take, 我们就可以翻译成多种中文.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现代教科书大多以美式发音为准,时尚的流行语亦是。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现在的书本里已经出现很多的俚语,像hang out,pants等等。在我们那个年代可以说这些都是从没有出现过的,现在都已成了时尚,并且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不符合时代。而教师自己则可能甚至连小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英语教学反思

高一 李明明

(一)对英语教学的重新认识

1、学习外语与情意的关系。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学生在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中伴随着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相互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情意的产生受学习外语认知活动的影响,学习外语的认知活动能促进情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低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学生初学外语时,会产生一种好奇心,好奇心不断获得满足,从而又产生了求知欲;求知欲不断获得满足,进而树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与崇高远大的理想相联系和强化,可使兴趣发展得更丰富,从而形成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有些外语课堂教学还未把情意目标提到教学议事日程上来,或者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

2、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言语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天气预报”这一课后,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由对话外,还找来多期China Daily,让学生参阅天气预报这一版进行对话。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扩大吸收了书本外相关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交际活动中还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的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

(二)教学理念的反思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观念没有更新,新教材、新课程都只能是空谈,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对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进行肢解,使其成为不胜其烦的“知识点”的堆砌,把“Reading”当成讲解知识点的例子。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读”、“勤教”,不以人为本,“应试第一,分数至上”,把学生基本上看成是挣分的机器,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几乎没有开发,英语教学过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2、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篇9:初探高中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是一门基础科目,英语科在整个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英语课是一种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该如何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教育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少有助于一线教师教学的好的建议和方法。在此,笔者班门弄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听、说、读、写四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听力教学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开展听的活动是扩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好途径,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培养他们的语感。英语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笔者认为:

⒈扫除学生英语听力的障碍。教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语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一个人听力水平的高低。教师要下力气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模仿。让学生先听教学录音带,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词的重音、次重音、浊化等,以及句子中重读、弱读、爆破等语音现象,然后再模仿跟读,直到耳熟能详。打好语音基础后,学生还必须扫除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知识性听力障碍。

2.巧用课文听力材料。现行高中英语课本中的听力练习和高考的题型不一样。英语教师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我是这样做的:

⑴有时将听力材料改编成填空题,一个空填一个词。以这种方式把听力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既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捕捉细节的能力。

⑵利用课文听力材料,设计和高考一样的题型,即选择题。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其心理也更平静,参与意识更强。学生听了2遍后,基本上可以找出答案。

3.传授听力技巧。要正确快速的找到答案,须注意如下几点:⑴训练学生预测主要信息的能力。在听之前,学生要浏览已知信息(题目和选项),并据此推测听力材料中可能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际关系或数字计算等方面。⑵指导学生在听力进行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和材料大意,做好记录。⑶听后进行推理判断。在抓住文章主旨大意和关键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和常识进行合理的推断,选出正确的答案。⑷其它小技巧。如不要为没听到的题目费力气,否则会影响回答下一题。

二、口语教学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英语作为一项交际工具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会用口语和书面语表情达意。21世纪的今天,加入了WTO的中国又获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样,每一个人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就显得更为实际和迫切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更加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该怎样有效地进行口语教学呢?笔者认为:

1.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其树立自信心。以前,许多英语成绩还好的同学,包括一些较为顺利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却不会说英语。跟外国人写信,no problem。与老外交谈,impossible or very difficult。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现象。这种英语要不得。究其原因,是在学说英语的时候不敢开口,有着某种心理障碍,如从众心理、定势心理、害臊心理、敷衍心理、恐惧心理等。教师要弄清学生不愿开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大胆地“speak out”。只要开了口,就有说好的可能;只要开了头,就会慢慢提高。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后,不怕他们不提高。

2.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口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进行口语交流活动。如:朗读、对话、课文复述、角色表演、分组辩论、小组讨论、分组比赛、游戏活动和学唱英文歌等等。教师每节课可以让学生适当选用几种,这样,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开发第二课堂,让学生随时随地学说英语。鼓励学生课后用英语对话。如在教室里,下了课,可以不时地说上几句。在路上,见到老师和同学,可以顺便用上一些打招呼的用语。既互相致意,又练习了口语,何乐而不为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英语角。营造一个学说英语的课外语言环境。我们学校就开设了英语角。每周四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有本校英语教师和两位外籍教师到场指导,很多同学参与。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是大有裨益的!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阅读速度和扩大词汇量等。近年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目呈现了这些特点:阅读量、词汇量加大,题材广泛,选材富于时代气息,句子结构趋于复杂,理解难度加大。

鉴于此,英语教师该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

1.抓好基础知识,辅助阅读教学的进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构词法、勤查字典和科学复习记忆方法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掌握的词汇量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文意就越透。语法知识也是阅读文章必备的。因为语法是语言的编码系统,在语篇衔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扎实进行课文阅读教学。课本是师生教学的依托。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找出本课生词,对文章进行预读,并通过各种途径找出和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学生对课文了解地更全面。其次,教师自身必需通读好教材,完全把握课文,对课文进行必要的整合。然后设想好如何自然地导入课文,设计好读前的问题。教师还要结合精读和泛读两种形式,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练习形式力求多样化,如问答、填空、排序和选择等。

3.指导学生分析阅读理解题的题型特点,培养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技能。

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的重头戏,题量大、分值高,而且阅读的总词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题材涉及文化、史地、科教、政治、经济等方面。虽然阅读理解题材广泛,但是题型较集中。

总的来说有:1.主旨大意题。这是专门检查对短文整体理解程度的。每篇文章都有主题句,表明其中心思想。2.细节理解题。细节题主要是检查和主题思想有关的细节。做题时最好回到原文,找出相关的细节。如果问题考反向思维的,则题中含有not或except等否定词,要特别小心。3.词义理解题。英语词语的意义非常丰富,语境不同,词义也不同。学生必须用心揣摩其在上下文中的正确含义,不要掉以轻心。4.推理判断。推理题主要提问那些在文中未曾说明,但已特别暗示的内容。做题时要透过字里行间的真正内涵,客观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克服主观臆想。特别注意那些最能反映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连词。

5.图形运用。主要是指利用图表来确定某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等。解这类题可采取边读、边做标记的方法。用问题中不同的标记标明不同的地名,同时以不同的符号表示所属。可用自己的简图与题中简图作比较来选出答案。

四、写作教学

书面表达是高考试题中的压轴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进行情感交流。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大力训练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那么英语教师该怎么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

1.重视语法的作用。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句子成分及各种基本句型。掌握了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就有了写出完整无误句子的前提条件。高考还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较复杂的结构和高级词汇(甚至少许大学英语词汇),并对因此造成的少许错误可以不扣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高中英语语法知识。平时要多写含有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等复合句及强调句、倒装句、非谓语动词等的英语作文。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学生如能扎扎实实地训练,就能写出好文章来,也就是提高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2.要求学生记住课本中重要词汇、固定用法与搭配。让他们时常运用这些来进行口头造句和即兴作文。高考一般是控制性写作,进行汉译英也是训练学生连词成句的必要手段。久而久之,学生运用各种句型结构的能力就加强了。

3.课文教学中多进行语篇分析。首先理顺段、篇之间的关系,归纳各段大意。对语篇的结构布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然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结构。对大量的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领略正确的语句之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学生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必有益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4.训练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有时不命题,让学生自由写作;有时限时作文;有时进行课文缩写、扩写、续写;有时又进行短文改错。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5.指导学生答题方法。首先要阅读好要求,审清题意,初步确定写作内容。其次根据句、段、篇的要素顺序打出草稿。注意文体规范,并写够字数。再次修改,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多推敲推敲。检查有无不连贯、词不达意等问题。最后工整清楚地誊写在答题纸上。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艺术。教学法指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只是依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观点。高中英语教学是不断开放发展的,让广大的英语教师都在实际教学中各显神通,大展风采吧!

篇10:英语教学论文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3)熟背

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检查方式,除了个人和集体背诵外,还有对背,即两人面对面同时背诵,因为有对方干扰,可锻炼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提背,即打哪提,从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4)默写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学习者还应注意两点: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有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堂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背诵程度就中止的学习。而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背诵之后还继续进行学习。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用录音或录像并结合一些其它多媒体直观教具为学生们创设一些情景,将他们要学的内容融于其中,就能达到较好效果。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学校功能室的对话时,用录像机先拍下学生在功能室活动的情景再出现英语标志牌,这样,学生们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们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让学生听录音机预先录下的下雨声音,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课堂情景和英语气氛,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另外教师经常利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在教my clothes时,老师指着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告诉学生white shirt, blue pants, green skirt等,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使他们很快得到直接概念,并流利地唱出编有各种衣服名称的歌曲。再如,讲到my room时,先出示一个房间的挂图,向学生介绍这个房间的摆设。教师边用英语介绍,便用手指给学生们看,使他们在视觉、听觉上得到统一,然后让他们学说、学唱表示物品方位的歌曲。挂图的直观启示,为学生们在学说学唱时扫除了不少障碍,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识。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 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七、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篇11:英语教学论文

生本理念下英语作业没计的加减法

口王晓琴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310023)

一、引言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的工具,也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新课标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讨开展得丰富且有成效,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乐学”了,可是作业改革却受到忽视,于是在传统的“师本”“考本”教育思想指挥下,作业设计存在诸如内容单向性、形式单一性、要求机械性、评价片面性等诸多问题。繁重、枯燥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对作业失去了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降低、教学和复习的效果减弱。改变这些现状的方法何在?怎样的作业才是最有效、最适合学生的?生本理念为此给出了答案,教师要在作业设计时做好加减法。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让生命自己行动。”它的核心理念是对教育行为本质的回归,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生本教育启发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旨归,以合作为形式,要设计为学生好学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设计为学生好做的作业。

二、生本理念下作业设计的加减法

1.作业总量做减法,优化整合做加法

作业量过大可谓作业最大的一宗罪了。罪因在于传统师本教育的许多规范是用于防止学生不学习的,教师们总习惯把学生设想成懒于学习的,于是用作业“迫使”学生学习。诚然,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但他们同时也具备学习的天性。事实证明,儿童有着学习天性,而学习天性的自由展现,必然带来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

因此,作业总量必须做减法。作业太多,学生会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以至于敷衍了事,不仅达不到教师布置作业的预期效果,而且还从时间和心理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天性的发挥。然而,很多教师担心作业量减少后学生练得不够会影响巩固效果和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内容的优化整合上做加法,这也是“减负”给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教学论文 )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负担,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一味采取题海战术,学生的大脑很容易疲劳,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在这种情形下作业效果不佳是不言而喻的。而教师对作业进行优化整合、精选精练,学生便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希望他们关注的学习内容上,思路便会很容易得到贯通,思维热情会不断高涨,学习质量也会迅速提高。

2.机械作业做减法,作业类型做加法

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无法保证学生各项学习技能的均衡发展,因此生本理念下的作业要在作业类型上做加法。作业类型应该涵盖笔头作业、听说作业、表演作业、课外阅读、制作、社会调查等;既可以是练习型的活动,也可以是拓展型、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丰富多样、充满乐趣的作业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对作业保持新鲜感,从而提升作业效益。

作业类型多样了,传统作业中占主要地位的练习型作业就要做减法。许多教师总是固执地认为,多做几道题、多抄几遍课文总比少做少抄或者不做不抄好,因此在布置作业时通常会对某个知识点做反复、机械的练习,觉得这样做就可以“熟能生巧”。殊不知,单调乏味的作业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也会“熟能生厌”,从而违背了生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价值原则。

3.硬性规定做减法,个性选择做加法

传统的师本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常把自己的意志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意志办事,比如今天一定要完成某一章节的哪些习题等,讲究“齐步走、一刀切”,一是出于教师的方便,二则教师觉得自己教的学生都应该达到同样的程度。如有学生完成不好,还要补做甚至罚做。

而生本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作为主体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学习基础、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方法等。要全班学生做同一个要求和难度的作业是不合理的,而且易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而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状况发生。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习是自发的,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因此,生本作业要在硬性规定上做减法,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为各类学生设计和布置难度适宜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只有个性选择上做加法了,才能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他们拥有更大程度上的自主发展空间。

4.被动输入做减法.前置探究做加法

基于师本体系的教学是单向传递的,通常采取“课上讲解、课下练习”的刻板模式,学生消极被动地接收,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被剥夺,学习的天性被抑制。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认为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这些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致的。而前置性作业便是实现“先学”的有效方法。

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即在教学之前先由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前置性作业使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初步感受、浅层理解及较深入的探究,自主寻求解决的途径,在前置作业上做加法,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表1是《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5SectionA的前置作业。

在这份作业中,后置作业的被动输入转变为前置的自主探究,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不仅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主动习得和发掘语言运用规则,而且也使教师可以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知识状况,从而可以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实现“以学定教”。

5.教师评价做减法,学生评价做加法

师本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自我、主动的权益和能力,作业评价全凭教师的经验感觉和一支红笔,评价的内容过分注重知识技能,较少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业习惯、作业过程、学习情绪、创新精神等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片面性。而且学生被剥夺了参与评价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意识越来越淡化。

生本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的尊重,只有当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评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学生对作业的责任心。学生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加法。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消除被评者的对立情绪和疑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认识自己,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5Canyoucometomyparty?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对一个邀请写一篇回复。同时笔者设计了一份让学生在写作后对文章进行自我评价的评价表(见表2)。

表格中的项目不仅可以使学生非常清晰和全面地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更加清楚作文的评分要求,更明确写作达标的方向,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合作评价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成员间互评作业,学生在批改过程中通过相互讨论可以加深对作业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从他人的`作业中吸取优点指导自己,从而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作业。

例如,寒暑假期间通常作业量大,教师如果逐一批改需要大量时间,往往力不从心。笔者曾尝试在开学返校后的第一节课安排合作小组进行作业互评。学生们兴趣很浓,对每份作业的每一页、每一题都进行仔细检查,生怕哪个同学的小错误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而且如果有谁的书写不整洁,几份作业在一起一比照便十分明显。在最后的评语环节.学生们也毫不吝惜地对每个组员作业的优缺点作出详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所产生的激励或督促的效果比教师批改要好得多。

(3)展示与共享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或同伴的肯定和赞赏。将优秀的作业、作品进行公开展示,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让更多人共享优秀的作业资源。书写整洁的作业、具有独创性的解题方法、设计精美的海报、优秀的测试卷、和其自身相比有明显进步的作业等,都可作为展示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有了学习的模范,从另一方面激励了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对教育主体问题的关注,人们开始重视教育的生命机制,希望教育能够激扬生命。作为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也应能够提升生命、丰富生命,成为学生自然而快乐的成长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压抑和束缚生命,成为孩子们的枷锁和负担。教师们必须改变思维、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生本理念,做好作业设计的加减法,充分释放学生的学习天性和巨大潜能,调动他们的兴趣,拓宽学习的空间,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总之,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作业,就在一加一减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娟娥.浅谈优化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3):35-37.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丽珍.有效作业设计的“四性”取向[J].新课程,2011(6):98-99.

篇12: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茶文化英语教学也是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尽管如此,我国各大高校仍然把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模式应用于茶文化英语教学中。不可否认,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全方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要求。本文立足于社会需求,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茶文化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开展以职业胜任能力为目标的茶文化英语教学内容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茶文化;英语;教学实践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国民的整体英语水平较过去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国家对各大高校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英语教学有了更多的教学方向。而茶文化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其中的一条分支更是承担了其特殊的教学使命。各大院校对于茶文化英语教学的要求是最终实现茶文化英语的双目的性转化:一,由以英语语言输出为主要目的向以英语文化输出为主要目的转化;二,由以目的语为教学指引向以母语为教学指引转化。由此看出,茶文化英语教学需要实现的是由过去单一知识输出向综合英语教学转变。这种转变既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英语教学模式自行升级的内在需求。另外,由就业需求引发的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模块也在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的就业水平。从长远发展上看,能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茶文化英语教学间接地也为促进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1职业能力培养

1.1职业能力的内涵

广义上的职业能力是指作为一名职业人在工作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在社会职业圈子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而狭义的职业能力是指作为一名职业人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能力。由于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意识能动性,职业能力也应涵盖职业潜能的内容。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员工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程度上;对于学校而言,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成果上;而对于医院而言,医生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病症的治愈程度上。然而,由于不同的工作领域对人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人不仅在某一项工作领域中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更要有在多种工作领域中体现出出类拔萃的工作胜任能力。因此,职业能力从本质上而言体现的是一个人在社会职场中的综合竞争实力。

1.2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的分类

大体上,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分为基本职业技能和关键职业能力两方面。其中,基本职业技能包括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以及熟练程度等等;而关键职业能力则重点体现在思维结构和社会能力上。如果我们把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比作一个做蛋糕的过程,那么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就像是一个准备材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材料的挑选是关键。而所谓的关键职业能力就等同于做蛋糕的技巧,不同的蛋糕师傅做出来的蛋糕口感都会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职业基础知识内容是基本职业技能的重点;而关键职业能力的重点在于“授人以渔”。

1.3英语能力对于职业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英语能力日渐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更加明显地区分求职者的职业能力,进而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许多大型招聘单位陆陆续续地提高了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过去对英语能力没做要求的企业也开始要求英语水平至少四级;过去原本对英语要求四级的企业现已将标准抬高到六级;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甚至不再以英语四、六级水平为参考依据,而采取自主英语考试制度来检测求职者真实的英语水平。以上这些都表明英语能力正在逐渐被划定为职场上的一种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求职者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

2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看茶文化英语教学

2.1教学层次自我定位较低

茶文化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创新教学内容模块最初是为了实现英语文化教学这个最终目的而开展的。但是由于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完全被落实到位,导致茶文化英语教学最终也只是作为英语语言教学来开展。而英语文化教学方案没有被完全落到实处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参与教学的群体对教学层次的自我定位较低,缺乏主动意识。有关于茶文化教学的每一篇相关教学内容都是由编撰者从海量英文材料中经过仔细斟酌以及研讨商量才最终确定的。因此,涉及到的茶文化英语教学内容不仅仅包含有大量值得学习的单词、语法,更涵盖了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英语文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一名通晓丰富英语文化的求职者非常容易被视同为稀缺的人才而被保留下来。然而,由于英语文化的重要性还没有在广大师生中普及,茶文化英语教学仍然和其他一般性的英语教学一起被当作英语语言教学为师生所用,英语教学层次的自我定位依然还是英语语言教学。

2.2茶文化英语教学难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而言,所谓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基本的就是指听得懂英语、能用英语写作、用英语与人进行无障碍交流以及熟习地道的英文思考习惯等。但是,就目前的茶文化英语教学来说,仅仅能达到的程度只是勉强应付考试。每年各大院校都争相报道本学院今年四、六级的通过率是多少,同比去年上涨了多少个百分比等等。就上传的数据而言,整体上,四、六级的通过率的确每年都在提高。但是,真正应用型的英语能力水平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提高。据部分外资企业反映,他们每年都会给应聘者进行英语能力测试。平均100名求职者中仅有3到4名求职者可以勉强及格。而很多求职者表示,自己只善长做英语的选择和判断题,而对于填空甚至英语游戏完全是陌生和抗拒的。这从侧面上体现出我国的英语教学极具有片面性和虚假性。大部分的英语能力仍然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转变英语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2.3缺乏综合英语能力的师资力量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是以本国教师为主,外教的占比很低,几乎充当了“摆设”作用。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通过研究各个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普遍特点:一,英语教学的'重点课程依然是交由本国教师操刀,外教的课程仅仅局限于最基础的英语常识;二,尽管如此,但是外教课程的占比依然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本国教师的课程和外教课程比例约为“6:1”。其实,不可否认,本国老师的英语专业性并不比外教差。但是作为同样从我国英语教学模式走过来的本国教师,其英语的综合能力是否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高,这个问题有待考究。这反映了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师资投入还有所欠缺。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3.1从书本中“走出去”

从书本中“走出去”的理念是在于倡导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北京某所高校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特为学生开设以茶艺为学习内容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程。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茶艺展示,考试的内容也是跟茶艺有关的方方面面。但是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使用的唯一的语言是英语。无论是在茶艺的讲解上还是考试题目的语言使用上,英语都是作为唯一存在的语言。学生们一方面抱着对茶艺的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整个教学过程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北京这所高校在这门课程开设6个月后对该学年的学生进行了英语全套能力测试。通过测试成绩教师发现,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中,有6名就来自参与到茶艺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而所有参与茶艺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中按成绩排名最后一名的学生在整个英语全套能力测试的成绩也是在前40%之内。这种教学成果在体现兴趣教学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了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更有利于培养英语综合实力人才,从而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职业综合竞争力。

3.2将“关键职业能力”培养植入到教学内容中

前文中介绍了“关键职业能力”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我们主要谈植入策略。“关键职业能力”并不如“职业基础技能”那样可以变为具体化的内容,它更加带有抽象主义色彩,因此更加灵动。但是“关键职业能力”的大方向还是在于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能力这两方面。对于茶文化英语教学而言,一方面,茶禅文化的“通透”精髓可以帮助人完成自我思维方式训练;另一方面,茶文化英语的学习过程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一种锻炼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由此可知,茶文化英语教学是为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在茶文化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3重视外教对于教学的推动作用

社会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而国家是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外教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语言的学习上,更在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上。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适应本国社会竞争的能力,更是代表本国在与全世界竞争的能力。外教能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地道的英语语言教学,还包括真实的外国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习惯以及职业素养。因此,我国高校不应该为了节约师资成本而吝啬于对外教的聘请。并且由于我国的茶文化闻名于全世界,聘用外教进行茶文化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外国人眼中的茶文化是一个什么样子。这样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拉近了我国同世界的距离,为培养国际化的职业能力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群益,王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以级茶文化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1(1):160-161.

[2]朱晓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4):138-140.

[3]殷书姣,陈磊.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66-69.

[4]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31):202-203.

[5]鄢向荣.茶艺与茶道[M].天津大学出版社,.

篇13: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也是联合国五种官方语言之一。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想要与国际接轨,不被世界潮流所淘汰,熟练掌握英语沟通能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谈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短小而精悍的微视频是高职生喜爱的收看方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文章对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载体,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时间及学习的地点不受限制,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发挥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优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记录教师关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用于说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突出重点、碎片化、多元化等特点。

时间一般是8到10分钟,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或核心内容的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

二、微课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类型多样,英语基础相差较大,教师的教学手段传统且单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

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人人家中有电脑。

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途径,学生可以在家里、学校里学习还没有弄懂的重点知识及难点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微课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它有效地把学习内容分解成几小块,将知识零存整取,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高职公共英语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现状

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材难度与学生水平不匹配,教材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这样的学习状况,使用微课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途径,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老师要将一个知识点讲得详细又生动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比较难。

微课制作过程中既有动画又有声音,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学生通过这种碎片化方式学习,更乐于参与英语教学活动。

课前,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或手机上学习下次课重点内容,让学生乐于提前预习。

在课中,可以将本次课的知识或相关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集中学习及模仿。

利用微课就能更好地让学生提高英语的听力,通过微课展示的内容,让学生模拟并重复,也可以通过仿真环境的营造,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英语生活及日常交际用语。

[1]课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性地学习相关的微课,从而定制英语学习内容个性化。

学生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英语。

大多数高职生认为大学里的生词很长很难记住,通过微课中的动漫叠加法,让学生记单词不再困难。

微课也可以给高职生查漏补缺,反复学习,并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加以固化,从而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2]教师可以对基础英语知识与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基础发音、词汇、语法、句型等制作一系列的微课视频,打牢基础,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逐渐提高英语基础。

五、高职英语微课的开发及制作

(一)高职英语微课制作要求

英语教学微课的制作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及英语课程的特点,制作出适合学生的英语微课。

微课在选题上应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在设计上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新颖,设计色彩要得到美术老师的指导;内容上要突出重点、难点,主题凝练,短小精悍;在信息化技术上要熟练运用一些软件,如prezi软件等。

高职英语ppt课件制作模版要求整体美,体现时代特色,字体、字号、颜色要协调;在知识点及内容的讲解上要求运用双语讲解,普通话和英语都要发音标准;音调要生动活泼;讲解时适当质疑学生,恰当提问;英语教师的讲解要深刻,知识点的分析思路要清晰。

微课视频讲解时长为8至10分钟,麦克风要事先调试好,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有杂音;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观看,微课视频图像不能变型,

效果要好,声音、图像、内容及动画要融入一体,将难点问题通过直观及生动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这个知识点,从而增强高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职英语微课内容的选取要求

高职英语微课内容的选取要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双向结合。

高职英语教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而透彻地分析,对英语教学的脉络要很熟悉,通过微课的特点通过专题型、分块性等组织形式来录制微课,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学习和理解难点,灵活运用微课教学的多种形式,以满足阶段教学内容安排。

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

如,将英语微课系统化,可分成英语语法篇、写作篇、口语篇、听力篇、阅读篇。

还可分成:高职英语能力考试篇、英语四六级考试篇、口语考试篇等。

另外,还要保证内容的精品化,将英语知识点串联后,取其精华,做到精而简,难化易。

精品化的微课开发提升高职生学习英语的专注度及教育和学习的效率,并达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可以利用已有的微课资源,通过整合和提炼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这几年微课刚刚出炉,热度上升,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院校及教师团队已经开发了英语微课资源,对于一些在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实力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选用现有的英语微课资源就可以达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制英语微课,在制作中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展示成果。

如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让学生自制shopping一刻的微课,学生通过重点句型、视频展示等环节掌握关键句型和表达语,在学中练,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

六、小结

英语微课能在8-10分钟内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充分、有趣地分析讲解,学生通过手机下载相关的英语微课,随时随地反复学习与训练,将化难为易,教师要求高职生观看英语微课,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及听力、口语的模拟训练任务。

学生在课后对英语微课的学习和整合过去的知识,远远大于在有限课堂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实现了高职生源不一,分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平.基于“慕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4(17):10-12.

[2]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99-101.

[3]余永欢,代东东.微课与高职英语教学结合路径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33-134.

[4]霍红,刘妍.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8):43-45.

[5]陆汶.“微课”在中高职贯通英语教学中的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6):94-96.

新课程改革下的职高英语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发展下,职高英语课堂需要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高英语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应付考试的手段,职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十分陈旧,难以有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求。

寻找符合实际需求的职高时期的英语课程授课方式,能够更加形象的将知识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举措。

本文根据我国城镇英语教学状态进行探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现代教育体制,县城,职高,英语教学

一、县城职高的.学生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一)存在的不良现状

县城职高的学生(少数优等生,其余均为高考落榜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背景简单而又复杂,家庭世俗的生活观念很浓重且根深蒂固。

相关专题 英语教学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