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FC阅读课处理法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珉的牛奶咖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SEFC阅读课处理法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珉的牛奶咖啡”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SEFC阅读课处理法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共5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SEFC阅读课处理法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德化第二中学 郑国诜

1 引言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主要阅读教学材料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如何处理好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从“读、听、讲、述、评”五方面探析SEFC阅读课的处理方法。

2 读

教师根据课文设置好阅读目标和要求,提出导读性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有关问题。

2.1导读性问题的设置范围和角度

根据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课文导读性问题的设置应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1、猜测词义;2、理解中心思想、综合概括;3、理解课文细节;4、逻辑判断推理;5、识别作者语气;6、分析课文的篇章。课文中所有问题的设计都应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并且应分层次,有步骤地提出。

2.2 依据阅读过程设置问题

依据阅读过程设置的问题可分为阅读前的预测性问题,阅读中的向导性问题、细节性问题和深层次理解性问题,以及阅读后的评价性问题。

2.2.1读前预测性问题的设置

在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认知的主动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例如SEFC 2A Lesson26 Canada 一课可这样设问:What will be involved in each paragragh if you write an article about Canada?

2.2.2读中问题的设置

读中问题设置有向导性问题、细节性问题和深层次理解性问题。例如 SEFC 2B Lesson86 读中可设置如下问题:

How many persons are mentioned in this story?(向导性问题)

When and where did this story happen? (细节性问题)

Who was Monsieur Defarge? (细节性问题)

Who was Dr Manete’s daughter? (细节性问题)

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Monsieur Defarge and Mr Manette? (细节性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was Marquise St. Evremonde? (深层理解题)

2.2.2.1向导性问题

向导性问题主要涉及课文的中心思想或主要事实;也可以对前面的预测加以验证。该类问题着眼于指导学生“自上而下”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和梗概。例如SEFC 2B Lesson94的向导性问题可设置为: Read the title an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gh to find out what the passage about。

2.2.2.2细节性问题

细节性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较详细的有关主题的信息,如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性问题应根据各课的具体内容而进行设定。例如 SEFC 2A Lesson 14 可以提出这样的细节性问题:How is a newspaper produced?

2.2.2.3深层理解问题

深层理解问题可分为逻辑推理型和识别作者语气型。

逻辑推理型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没有明确表述,要求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运用逻辑思维,并借助一定的常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样的问题可包括引导学生猜测作者未提及的事实,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猜测文章中叙述的某个行为可能会引发的另一个行为,比较人物、时间、地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猜测人物言语行为的动机和人物的本质,根据上文预测文章的结局,以及推测作者运用的比喻性语言的实际含义等。例如 SEFC 1A Lesson 34可以提出这样的逻辑推理型问题:Why were there long queues of people waiting out of the CAAC booking offices in the past? 逻辑推理是阅读理解的核心所在。平时在阅读能力训练时就应把重点放在对语言深层含义的理解上,让学生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确表述但又蕴含其中的含义。

识别作者语气型的问题用以检查学生能否准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弦外之音”。例如 SEFC 1A Lesson14可设置这样的识别作者语气的问题:What’s the author’s opinion towards the fact that people are burning more of the forests?

2.2.3读后评价性问题的设置

评价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后语言输出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和经验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例如 SEFC 2A Lesson6 No Smoking,please!学生阅读后可设置这样的讨论题:Is smoking a bad habit? If so, give your reasons and offer some advice on how to stop it. If not, why? 类似的问题,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课文主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2.3依据阅读理解的层次设置问题

课文是信息的载体,存在着语言、文化和语篇几个层次的问题。

2.3.1语言知识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包括语言、词汇、词组、句子和段落等。语言知识理解题主要是词义猜测题。词义猜测题包括:定义猜测题、经验与常识猜测题、相关信息猜测题、对比猜测题和列举猜测题等。例如:

A smile and handshake show welcome, while shaking it means disagreeement.(对比猜测)

Go to stamp sales and buy whatever you can afford. You can often pick up packs of used stamps very cheaply.(经验与常识猜测)

2.3.2文化知识问题

阅读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懂得一定文化背景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应充分注意到话语的相关性程度,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去获得原来不知道的有关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文化教学,以填补学生在异国文化背景知识中的空白。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应该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之中。例如 SEFC 2A Lesson7 No smoking, please! 可以这样设问:

Should a smoker have the freedom to smoke wherever she/he likes?

Should there be smoking areas and non-smoking areas in public places?

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就要清楚中国与英美国家的人们在对待抽烟问题上的异同。

2.3.3语篇问题

此类问题中,有关层次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和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有关线性结构的问题,可引导学生着眼于课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及其发展。例如 SEFC 1B Lesson78可以这样设问:What did chinese people use for keeping records in the past ? 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

2.4问题的回答方式

要回答所设置的导读性问题,应给学生具体的任务。细节性问题主要通过学生阅读独自完成;深层理解题宜把学生科学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推选出一位组长说明一致的答案以及不同答案的分歧所在,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指导分析。评价性问题也应在小组中充分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实自己的观点,答案可以不拘一格,应具有开放性。分组为了方便,可不改变学生座位,前后两桌的学生组成4人小组讨论,有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或实际情况也可以分为5人一组或更多人一组。总之,分组要具有科学性,分成的小组要有利于讨论并完成讨论任务。

3 听

以填空或整句听写的方式听重点讲解的内容或者替代词、过渡词、引导词、评价性词语等。能看懂的内容不一定能听得懂,对要重点讲解的内容以听的方式出现,引起学生注意后再分析会比较有效果。英语中this, that , it, one 等词常用来替代上文中已提到或下文即将提及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这些词对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抓住过渡性词语有助于上下句的理解,而关注引导词则有利于把握句子结构,理清作者思路;对评价性词语如sadly, surprisingly, luckily等的理解有助于判断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意图。

例如SEFC 2A Lesso19 可以把课文每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设置成空格让学生听录音填空,而后让学生找出前后两段时态的差异,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一般现在时用于描述场景或用于讲故事的用法。

听时还应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及停顿。停顿也是表达信息的手段之一,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停顿并不是随心所欲、想哪儿停就那儿停的,而应视具体的语言结构及其表达的信息段而定。注意这些有利于学生提高朗读水平,获得良好的语感。通过听来学习英语,不但有助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对阅读能力的增强也不无帮助。

4 讲

精讲阅读内容,扫除理解障碍。对课文出现的难句或重点词语要精讲并讲透。精心选择学生有疑问的句子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句子结构,做到以旧带新,举些类似结构而学生又比较熟悉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讲解应深入浅出,例句的选择宜贴近学生生活并尽可能多些幽默色彩,以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讲解效果。

4.1讲解内容的扩展原则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总是以一个已有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这些现有的知识、方法,即经验,始终是解释那些能导致作为知识建构学习信息的出发点的。也就说讲解内容的扩展应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原理,他把学生虽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而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或区域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就是把最近发展水平变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再开拓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就是知识讲解扩展的度,即所扩展的内容要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并且稍高于这个基础。教师应精心设置要扩展的内容,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多种思考题,发展学生类比、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停留在所学内容的表层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利用新学的知识,结合自己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

5 述

学生复述课文,简要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梗概。这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一关,通过复述,学生可以增加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同时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复述还可以采用笔头形式,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摘要等。

5.1复述课文的方法设置

介绍一些复述课文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实际需要时灵活运用,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5.1.1空格填词法

SEFC练习册中的大多数单元都设置了一道填空练习题。这类练习是初始阶段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极好素材。充分利用这种练习形式,对于消除学生复述课文时的畏惧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复述要领都很有帮助。

5.1.2阅读问题的答案连接法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已经作了讨论并做出了回答,只要引导学生把答案有机串连起来进行口头表述就行了。在串连句子时,须提醒学生运用一些适当的关联词语。例如SEFC 2A Lesso50 复述时可以让学生整理下列问题的答案:

when and where was Einstein born?

How did Einstein manage to study in a university in Switzerland?

Why was the period between 1905 and 1915 an important one for Einstein?

What prize was he given for his scientific research in physics in 1921?

Did Einstein care for money ? How do you know ?

What other work did he do besides his scientific research?

Why was he so fond of music?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Einstein was ?

5.1.3笔记整理法

传记类课文通常以时间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主线,以成就贡献为结尾。根据此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主要信息并整理笔记,然后让学生复述。例如SEFC 2A Lesson2 学生可以根据下面的笔记进行复述:

Name: Walt Disney

Born: Chicago, 1901

Wish: to be a famous artist

Work: artist, cartoon-maker, film-maker

Cartoon characters: Mickey Mouse, Donald Duck

Successes: became well-known during1920s, made cartoon characters and cartoons, started studios

5.1.4列表对比法

有些文章的内容是有关今昔对比或其它类比的,通过表格的形式列出对比要点以利学生复述。例如SEFC 1A Lesson18 可以就课文的内容列表如下:

In the past Today

no trees left

People walked a long way to fetch wood.

When it rained, the soil was carried away. forest programme

plant thousands of trees

People are not allowed to cut down small trees.

Everyone looks after the forests.

The forests have grown larger and better.

5.1.5要点扩充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展开的方法,即由关键词到中心句,由中心句到语篇的扩充方法指导学生复述课文。这种方法采用笔头形式更佳。例如 SEFC 1B Lesson82 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 可这样确定:

要点:(1)Marx (2) progress (3) advice

扩点成线:(1)Kar 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2)He made rapid progress in English and Russian.

(3)Marx gave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再根据扩点成线的内容组织成篇。学生可以用笔头形式自由组织。

6 评

对学生复述的内容进行点评并作有效处理。学生口头复述宜多加赞扬,只要学生能就课文的相关内容说出三两句话,哪怕一句也好,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因为我们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实在太少,有限的课堂就应充分利用时间,多加鼓励扶持学生说英语,而不应给本来就羞于说英语的学生予太多的负面刺激。

就学生笔头复述的内容,更多的应看是否用纯正的英语句子来表达。一个地道的英语句子应具备两个条件:语法正确和意义正确。中国学生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往往会写出缺乏必要成分或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例如:

He by bike to school..

It is apple.

I and you are student.

因此把学生笔头复述的内容当作 改错题进行有效处理,将有利于学生避免书面表达常犯的语言运用错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今后阅读时关注英语独特的表达。

7 结束语

英语在中国还只是外国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使用英语。在没有多少机会练习听和说的情况下,阅读理所当然地成为扩展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课中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读、听、讲、述、评”各个环节,提高阅读课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

2.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中小学外语教学,,(3)

3.王松美.阅读课文中提问的层次与“阅读思考指导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1)

4.孙钱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6)

5.戴军熔.阅读分析中需要把握的三个维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6)

6.成镇权.信息结构理论在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

7.杜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4)

8.高杰.谈英语知识点扩充的原则与技巧.教学与管理,2002,(8)

9.曹以平.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技巧.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10.王小明.阅读教学的要义.课程、教材、教法,2002,(7)

篇2:英语歌曲教学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贵州省金沙县清池中学(551809) 程兴琴

笔者认为,运用歌曲学习语言,是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之一。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使之精神振奋,包含强烈的求知欲望。尤其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曲即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为英语的学习创造愉悦、和谐的语境,增强英语学习的氛围。英语歌曲教学,不但是巩固学习语言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推进英语素质教育的又一创举。笔者教学实践多年的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把我在英语歌曲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各教育同仁共同探索。

一、教唱一些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歌曲。学生对其旋律和唱法较为熟悉,颇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所学词汇、句子易上口和记忆。如:Happy New Year; Find A Fri end; 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等。

二、用所学各种句型、词汇编辑歌曲。学生唱熟后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和活动。一旦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后,成就感油然而生,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产生较大的乐趣,教学成效随之明显提高。如在课堂上提问学生A:“How are you?”时,学生A摸着头,一时回答不上,我用眼神寻视第二位同学回答时,学生A举起手抢着说“老师,我回答!老师,我回答!”他哼了歌曲“How are you?”的开头一句,然后答出“I am fine, thanks”等。 又如:“英语字母歌曲”对学生掌握英文字母也有同样的作用,当说不出某个字母时,轻声哼一下字母歌,所需字母便清楚地呈现在脑海中。

三、利用歌曲,英汉对照翻译句子,加深、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在学习、演唱英语歌曲的过程中,学生边唱边表演。有时用另外一些句子替换歌曲中的部分内容;有时则从头至尾地每唱一句,让学生逐句翻译。如教歌曲“The Month Song”时,老师说汉语:“一月,二月”,学生唱“January,February,One and Two,I like to play in the snow with you”,“我喜欢和你一起在雪里玩。”学生边唱边译,十二个月份就在歌唱声中准确的记住了,并且每月做什么事也记清了。

有个星期六我去家访,和学生家长交谈完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家长对我的到来非常热情,执意要留我包饺子吃。这时,学生高兴地说:“妈妈,老师曾教过我们包饺子的歌,Let's Ma ke Dumplings”,然后我们就师生一起边唱边包饺子,口头唱“Pork and ginger,salt an doil”,手就去拿“猪肉、生姜、盐和油”。再唱“Make a circle,Make a circle”时,手就把面团压成一圆片等等。学生唱完了歌曲,一个个饺子已包好,等吃上一顿甜美的食物时,歌曲已唱了数遍,早已铭记在心,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越浓厚了。

四、教唱英文歌曲时,尽量利用电子琴、录音机、笛子等乐器教学,加强音乐感染力和增强教学效果。教唱歌曲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英语知识的过程。教唱时,先教会乐曲,再教英文歌词。在逐句逐段学习英语的时候,加上乐曲的优美旋律,乐器的烘托,学生们的手舞足蹈的现场表演,能加强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效果。如歌曲“Do The Hokey Pokey”,学生在边唱边做动作“伸左手,伸右手,伸左脚,伸右脚……”再如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学生在歌唱时“摸头,摸肩膀,摸膝盖……”觉得像在帮游戏一样。在美的感受中接受了知识,陶冶情操,净化了心灵。

近些年的英语教学中,我觉得歌曲适合学生整个身心的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中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引用英语歌曲教学,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操练句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在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近年来,有些教师认为,应让学生早一点接触高考题才能引起他们对英语的重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用高考题做例子,随意加深教学难度;过于强调应试,高考不考口语,所以平时上课就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口语训练,侧重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由于听力测试的增加,对知识点的重视往往又偏离。强调应试的另一种表现是,教师让学生根据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那么一旦高考题型发生变化,理所当然会导致学生措手不及。事实上,中学英语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如果偏废任何一项能力,都将会影响整体能力形成。

就本人所教班级,针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生目的又不明确”等现状,结合本课题,从教和学两方面谈谈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

首先,从教师教的方面,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和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注意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情景中注意语言知识,注意语音形式的同时,着重学生对语义的理解。比如讲动词不定式,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其用法:表示“将来”,表示动作的“一次性”或“具体性”,还应要求学生熟知动名词的用法:表示“曾经……”,表示动作的“习惯性”或“经常性”;讲某词的用法时,注意其多义特点,如“cover”,既可指“覆盖”“淹没”,也可指用于书籍“封面”和“采访”等意思。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为学生提供由操练(practise)到产出(produce)的语言内化过程,教师要设计符合语音发展规律的语言实践活动,采用目标和层次的过程教学评价策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组织每项教学活动的能力,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并乐于参与,而这种活动要以任务为依托,注意任务角色化,注意在活动中引导输出,注意活动的有效程序,以发展学生思维,突出自主学习。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语法、句法等,还要训练听、说、读、写等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材,教师和学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现行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均以“单元式”编排,在语法、词汇上采用“循环式”和“渐进”原则,注意初高中紧密结合,每单元包括对话、阅读、操练和巩固等课型,一般说来,师生能较快适应。教师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根据初中和高中的不同要求,研究如何衔接问题。另外,要研究学生特点,研究学生观状。高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由初中步入高一级学习,其身心发展迅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不断提高,所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的教法如何去适应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并加强与初中教师的交流,结合高中教学特点,精心备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本人所教到班级情况:基础差,底子薄,厌学情绪等现状,对症下药,制定出了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模式:既再现初中所学知识,也较能达到高中教学要求和目的。

高中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教学起点应是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拨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俄国心理学家Vygotsky(1962)提出的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 ment(ZPD)”和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1981,1982)提出的“Comprehensible input (i+1)”,都肯定了输入语言信息要合理性,针对性。调查表明,34%的学生认为,初中与高中最大区别是课堂上,高中要求记大量笔记,教学内容多;50%的学生认为,高中英语课难度大,听课吃力。可见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多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

第二、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主动性较强,课堂气氛活跃,而高中学生,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经调查发现:90%的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叫到了才发言。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教师因素更为重要。初中教学,老师可通过实物、游戏和竞赛等来调动学生和积极性。目前有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充实,但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并不多,因此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第三、注意师生关系。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不用批评的目光注视学生,不用责备的语气批评回答问题出错了的学生,保持稳定情绪,善于尊重人格,保持和蔼的态度。名义测试表明,“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个学生”“耐心与关心”是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尊性不断增强,鼓励性和建设性话语容易为学生接受,而批评,挖苦或讽刺的活语只会伤害其自尊性,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从学生学的方面,传统的学法指导不可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策略和心理研究。

大部分初中教师和学生仍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中考或开学考试,使得教学陷入题海之中,结果,学生自主性较差,知识死板,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有的学生仍沿用初中学习方式,教师说什么干什么,往往放松对学生学法指导,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成绩显然就会急剧下降。那么,我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法指导是显而易见的,包括:

第一、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问题。学生可以按拼法规则和音标学习生词;可以预读新课内容,了解大意,然后回答有关问题;可以预习对话,练习口语;也可以在重难点处作上标记;也可以听录音磁带,模仿跟读。

第二、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往往专心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听课要求学生做到紧跟“复习,引入新课题,讲解,练习和巩固”5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做到集中精力,做好笔记,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相互对话,扮演角色,复述课文等。

第三、作业。课后作业包括口头和笔头两种,要认真完成。语言学习,朗读、记忆、背诵和课后作业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复习总结。为进一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课后应整理笔记,复习重难点,熟读或背诵重要词句。通过归纳、分析、比较,使知识具有条理化。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注意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学习英语是教师所迫,是因为英语有用;有25%的学习对英语很感兴趣;有3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诗歌,讲英语故事等。为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动机,意志等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学习规律,注意观察、分析、归纳,并学会用工具书,善于借助手势、表情、语调等手段提高交际效果。我曾将考测试卷做完后,立即将一张错题统计表的答案发给学生,鼓励他们自我分析,汇总后交给我,我在旁边指导,让学生着重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性质:知识性方面的错误,判断理解方面的错误,粗心大意方面的错误,还是记忆方面的错误。最后采用个别指导法,精选精讲。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要使学生真正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还应深入调查,了解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并将其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总而言之,教师只要深入钻研大纲,理解,吃透教材,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初、高中之间的衔接问题就一定能得以解决,而高中英语教学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Vygotsky. L.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udge, Mass: MIT Press.

Krac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ming Oxford: Pergamon.

Krashen Language Acquisition Ocford: Pergamon.

篇4: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原则与模式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研组 李旭峰

一、阅读课的目的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表面看是读者感知书面文字,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读者实现心理满足的复杂的心理逻辑推理过程。作为交际手段之一,阅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阅读一直受到重视。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二、阅读课的原则

1.注意课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文的导入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活跃,读的时候一气呵成,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们也就越来越喜欢阅读了,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2.背景介绍,清除阅读障碍

东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们顺利地阅读,同时又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如SEFC(B1)中 Unit15 Healthy Eating,向学生们介绍西方的饮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有助于理解课文。

高中教材节选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在阅读前对作者和有关的历史知识的介绍是很有益的。

3.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培养其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提高其素质

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而不是把文章断成几个孤立的片段去处理其中的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等。应该让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去读,从整体上了解,然后再分段教学。让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接下来再把文章的自然段落分成几个部分,用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来,使得文章的线索脉络一目了然。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类似的文章他们知道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去写。

在阅读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觉得很具体,很实际,这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更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4.寓思想教育、国情教育于阅读课教学中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大纲》中明确阐述了一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加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教材中的思想内涵,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熏陶。

现行的普通高级中学课本,每篇课文都是一个很好的题材,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生哲理。

如:Madame Curie一课中,学生们可以学到居里夫人的百折不挠、献身于科学的崇高精神;The Green Hills of Tangsa一课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保护森林、禁止滥坎乱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5.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指点,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学生课后自己大量的阅读,课文阅读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阅读范例,仅依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是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大课外阅读。

三、阅读课的模式

阅读课的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预习预习是要求学生找出影响理解的较难的词、词组或语法结构,上课时教师释义,才能有的放矢地听课。

2.背景介绍,课文导入 这一环节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阅读时一气呵成,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3.阅读 要求学生课上限时阅读,带着问题快速地寻找有关信息,侧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4.检测 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可设计出不同的检测题型,如回答问题、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归纳中心、短文填空、词语释义等要学生完成。

5.归纳总结 以最简洁的方式,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把文章的整体结构归纳在黑板上,可以成为复述课文的依据。

6.再读 消化文章的内容,加深印象,体验到阅读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7.讨论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离开课文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巩固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语言结构,发挥想像能力,培养创造思维。

篇5:小议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交际教学法的应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auther:eagle

我国的外语教学自从实行新大纲、新教材以来,培养学生为交际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已越来越明确。而且高考试卷命题的战略方向已相应地发生了转变,测试的重点从语言形式(form)转到语言意义(meaning)上来,除少数试题直接涉及对较为复杂的语法形式的测试外,绝大部分试题都含有对语言意义的领悟与判断。

面对外语教学的改革及高考呈现的战略转变,外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已是刻不容缓。

为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抓住培养交际能力的大方向,将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紧密联合在一起,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对话课来实现是不够的。我认为阅读课在课堂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将交际教学法应用到阅读上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的。

大多数教师赞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因为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文字形象化,抽象概念少,适宜组织各种活动。采用交际法成绩显著。而高中阶段,教材内容加深,语言结构复杂,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的比重随之增加,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在课堂上实行交际法是否可行存在疑问。

我们大可以打消这一疑虑,交际法同样运用于高中课堂教学,而且内涵更有深度。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发展,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加,他们对简单的交际活动已经不大感兴趣了,但是对心智活动(mental activities)的兴趣与接受程度则越来越强,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只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上创设并引导他们参与这种为他们所喜爱的心智活动,同样也能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练习。

在讲授SEFC .2B.Lesson 14 How Newspaper is produced一课中,进行了这种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首先提出问题What is i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根据当地报社不同的位置而设问)引出报社(a newspaper office)。再问How many departments are there in a nwespaper office?让学生列举了报社的机构。问How did they work together to produce a newspaper?过渡到课文,让学生查找所需的信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时,再提问What does the chief editer do? Editor? Jounalit?photographer?……这些展示性问题,即教师就具体课文内容提问,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在完成这些课文理解的任务后,便提供一个讨论题目:For a newspaper which is important, library, speed, leader or morey?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整理出观点。最后设置一个情景:There is an accident in Renmin Road. Ask four students to act as chief editor. Editor.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separatdly. How do they work togother to let the citizens know it?以上例子中后面的两类活动内容紧扣课文,既起到复习课文的作用,又富有现实意义,对学生很有挑战性。

又如在教SEFC.3A Lesson 31 A Person Of Grent Determination一课时,在课文结束后可以设计这些题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e boy captin? Young generation will lack deternnination nowadays. It’s their parents’fault. When you are being parents, what will you do with your son or daughter?这类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或与同学讨论后,会各抒己见。通过课堂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大量的交际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通过模拟情境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结合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交际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提问。教师的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说。因此,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问题的设计上。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提问以展示型问题为基础。学生凭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查阅课文,便可说出答案。这是由阅读课的特点决定,学生首先应当完成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但是课堂的提问不应只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上。

二、在课堂上还应适当地问些参阅型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新信息,课文中没有现在答案。例如How do modern people keep information at the moment besides computer?的回答,学生必须积极思维,在此较广阔的范围内自由发挥。这对发展学生自主思维和培养其表达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教师提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析关键环节。

三、还要提一、两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回答时,不仅要依据常识,而且要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上一例中Which is important for a newspaper library, leader or morey?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这种不自觉的联系过程又是通向有效记忆的捷径,而且此类问题为教学创设一种交流语境。因而在交际教学法中,这类问题是整堂课的升华部分,是最后的点睛之作,应当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

此外对作为教学法的实施者,教师本身要求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开拓的思路。教师还应当转变观念,将精力从讲解知识、语言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上转移到交际活动和语言的应用上来。

总之,在正确定位后的教学大纲,体现大纲要求的配套教材与掌握交际法教学的教师共同作用之下,学生是能具备相当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关专题 我见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