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应该强化文体意识

毒奶老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三作文应该强化文体意识

【简介】感谢网友“毒奶老师”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三作文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共10篇),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高三作文应该强化文体意识

高三作文应该强化文体意识

在最近的高三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文体意识不强,一些擅长写作随笔和小说的学生,拿到题目信手写来,一出手就是三四千字。作为平时作文,我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多写这类文章,因为这毕竟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毕竟是学生挣脱应试作文桎梏而写出的性情文章,但进入高三,学习节奏加快,作文训练时间有限,还是有必要提醒学生增强一点文体意识。

增强文体意识,首先要了解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的'不同之处。一般说来,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有如下区别:

命题方式不同。平时作文多自由命题,学生们可以灵感突现,自己命一个题目来作,心灵较为放松和自由。而高考作文多规定命题,这一题目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是好写还是不好写,在题目选择上,学生没有自由。

时空限制不同。平时作文一般不限时间和空间,可以一个小时完成,也可以两小时完成,时间上没有太大约束;同一篇作文,学生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在家里写,完全听凭自己安排。而高考作文,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学生必须在考场上写,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考语文两个半小时,一般要留足50到60分钟用于构思和写作作文。由于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学生心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高考作文是并不自由且并不放松的作文。

篇幅要求不同。平时作文篇幅可以不受限制,兴致所至写个三五千字甚至一万字也无人干涉。但高考作文篇幅有明确要求,一般规定不少于800字。

读者对象不同。平时作文不限读者,多半是写给自己看,有时也可以在同学间传阅,或者贴到个人博客上让人阅读。但高考作文的读者是限定的,那就是阅卷老师。我们一直强调高考作文应有读者意识,学生的作文要在短时间内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最基本的要求是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开头开门见山,结尾干脆有力。一般来说,高考作文写议论类文章较为适宜,因为高考作文要见思想,而记叙类文章要把思想写出来并不容易。

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其目的就是高考。高考作文满分70分,几乎占到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学生们千万不可把作文当作儿戏。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平时作文基础不错,却在高考作文中惨遭滑铁卢。因此,在平时训练中提高高考作文文体意识,显得很有必要。

篇2:中考作文指导:如何提高作文文体意识

很多学生及家长经常向笔者询问如何才能写出一篇精彩的考场作文,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个规律:正确的审题立意、规范的写作文体、飞扬的行文文采是支撑起一篇上佳考场作文的三个“鼎立之足”。在这三者的复杂关系中,我们有必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作文时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审题立意和写作文体是作文的“基础工程”,如果基础不牢,那么“作文”大厦将倾,这时即使考生展示出“非凡”的文采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因此目前无论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的训练都非常重视作文的文体规范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增强中学生作文的文体意识。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笔者在批阅作文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未经正规有计划文体训练之前,对文体的理解一般都停留在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名称概念的层次方面。他们对为什么要重视文体,怎样写出文体感强的作文这些问题普遍感到概念模糊。这体现在学生作文的实践中,笔者参加过多次市级高三模拟考试的作文阅卷工作,发现还是有大量的“四不像”和“三段论”文章。众多高三的学生对文体的把握尚且停留在“懵懂”的阶段,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刻思考和总结。

大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都强调了这一点,为什么学生不能正确贯彻这一要求呢?笔者也曾深入思考这一难题,后来受到篮球比赛的启发,发现了端倪,篮球比赛中教练的执教能力和对球队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反映在比赛中,就转化为球员在赛场上的执行能力,较强的执行力意味着球员在场上就能彻底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道理非常简单,但不是每个球队都能做到的,情同此理,很多教师的教学可能也是蜻蜓点水,没有到位,学生自然在作文过程中很难贯彻执行这一点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学生共同探讨的。

1.基础理念探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必须引导学生明确文体意识的重要性。教师须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白中学生作文写作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的'初级阶段,必须要严格规范文体,所以要和一些名家散文如余秋雨的散文区别开来。毕竟写作是分层次的,想跑之前一定要先学会走路,笔者赞成写作从模仿开始的观点,但很多学生会盲目地模仿,会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在写作中强调文体感。

2.名师专家效应。教师应强调文体意识在作文中的重要到位,可以巧妙利用“名人效应”,这样做的效果要比教师费尽力气去和学生交流的效果要好得多。笔者找来一些名师专家的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并将一些名师关于文体的要求印发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文体在考场作文方面的重要性,彻底让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

3.例文评析影响。笔者还将从考试和习作中发现的文体有问题的例文整理出来,打在投影仪的幕布上,让同学讨论例文存在的文体问题,对一些乱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现象进行评论和总结,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例如有“一款”作文的文体文体问题既非常严重,又十分常见。有不少学生可能受到一些杂志上文章的影响,作文开头、结尾是议论,中间记叙一、两件事情,这是典型的“三段论”式的文章。它与“四不像”文章相比,隐蔽性更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搞不清它的文体究竟有什么问题。笔者明确地告诉学生,它的形式像议论文,但主要的表达方式却是记叙,所以它也不符合文体的要求。

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1.结构分析法。作文的写作时间较长,所以教师要开动脑筋,积极提高课堂作文训练的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结构分析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

教师可以布置作文题,不需要做任何的指导,以临场作文的方式安排学生列提纲、写思路。学生将自己列的提纲打在投影仪的屏幕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强烈的参与感,通过思考、鉴赏不同同学的作文结构,不仅可以帮助别的同学改善作文的结构,增强作文的文体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写作水平。

2.作文面批法。作文面批并不是一种新颖的方式,但要使用的恰当、得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否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体有较大问题的作文进行面批,不需要篇篇俱到。教师和学生交流之前应想好作文的文体症结在哪里,学生应如何改进。不同层次的同学要提供不同的写作建议。

篇3: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江苏省如东县中学 龚建新

数理化作业做错了,教师会让学生订正,学生也会自觉去订正。这种学习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做错的习题再发生错误的现象产生。学生作文也有错误发生,或审题错了,或主题错了,或材料处理错了,或字写错了,或句子有语病了……一篇作文,教师批改讲评之后,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其中的错误和缺憾,学生自己恐怕都没有想,便束之高阁了,最多写几句“作文后记”,大多也是应付之作。下次作文,同样的毛病照出不误,几次作文,甚至几年作文下来,作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滞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忽视作文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每次作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作文技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巧不可能完全掌握,作文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之后,教师虽有详细批语或作认真讲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没有重新实践(即订正)环节,学生还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准确运用作文技巧,形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以后仍有可能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种现象。

我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修改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作文订正这一环节,作文修改这一训练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被放弃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数理化教师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养成认真订正的好习惯。

学生要订正好作文,就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评,仔细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至于写一篇扔一篇,连教师的批语和讲评也不认真看,不仔细听,每次作文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培养和强化作文订正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少数同学马虎作文的坏现象,因为写不好要订正,“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唯有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

作文的订正当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把错题从头至尾做一遍。照搬这种方法,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且还会淹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把作文订正内容分成:①常规内容,包括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③材料处理,包括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等。④结构安排,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等。⑤开头结尾。⑥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

根据订正内容和每次作文的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该生的作文能力和本篇作文的情况)确定一个学生具体的订正内容,可直接在原文上订正修改,也可偶尔重新作文。订正后的作文,教师还应批改给分,肯定成绩,激发写作的兴趣,并进一步发现该生作文过程中的难点,给予点拨指导。

强化学生的

[1] [2]

篇4:强化段落意识攻克散文难关(高三必修教学反思)

强化段落意识攻克散文难关(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反思)

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历来是历来是语文复习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一大失分点,历年高考的平均得分在12分左右,得分从低的5、6分甚至0分到高的17、18分均有。可见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掌握不佳且差距较大。根据历年指导高三现代文复习的情况和学生反馈的复习信息,笔者认为,要突破散文,必须强化学生的段落层次意思,在强调理解文章思路和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解答相应题目。

(一)知识链接: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落(层次)大意是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能力。它在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洞悉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写作思路及文章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这也与大纲“抓住文章段落文字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致理解文章思路与中心意思”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强化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的段落层次意识,学会边读边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在归纳概括中提炼分析散文的主要内容、结构思路和表达意图,是解决散文阅读的重要途径。

(二)训练要求:散文阅读,在训练中提倡拿到文章暂时不答题,尤其在初读文章后无法感受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的情况下,答题也较无把握。而是再次阅读,一边读一边按照时间、空间、事件、情感,事物、观点等的变化或中心句、关键句的提示,把文章划分成几个段落(大致划分即可,并不需要十分准确),并简要归纳概括各段大意,使文章由长变短,由粗而精。再从概括后的段意中分析文章,就清晰多了。 例如,《我爱水》(08四川高考),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大致将文章按描述对象和情感变化划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1、我爱水及其理由。

2-4、我最爱曾做了我四年伴侣的故都什刹海,她带给我温暖、让我怀念与惆怅。

5-8、什刹海的可爱,她的水,四季景色(重点写春、夏、秋)不同,引人系恋。

9、抒情:面对山溪,我更加怀恋什刹海

(三)分析文章信息:通过浓缩的段落信息,首先我们可以迅速抓住文章的“神”。散文“文贵曲折”,要清楚散文写什么,最好先明白怎么写的。而散文的“情”、“志、”“理”、“趣”往往要含蓄的“绕圈子”来表达,一般需要在最后才揭开谜底,因此我们要扒开迷雾,仔细分析才能抓住其主旨。例如《我爱水》中,从我们概括的段落大意上,可以看出,文章用2-9自然段来写怀念的故乡什刹海,意在表达对故乡什刹海的喜爱和怀念。笔墨集中在对什刹海的四季可爱景色的描述,字里行间透露了对她喜爱之情。抓住了散文的“神”这一关键,我们在回答题目时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如回答第一题“怅惘”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就可以围绕喜爱和怀念什刹海这一主题组织答案。其次,通过它还可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材料的安排。散文往往形式和材料的安排较为自由,不拘一格,只有从浓缩了段意这一大局上着眼,我们才更容易洞悉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的铺垫、照应、过渡等基本组织结构。例如《我爱水》中,透过段落大意,我们可以看出,首段写我爱水,是为后文写我喜爱和怀念什刹海是作铺垫,写喜爱什刹海和乡愁才是目的。在回答最后一题“文章写什刹海却又从写‘我爱水’写起,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时就可以结合文章结构和主题回答即可。再次,把握各部分的意思,利于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句子的理解离不开段落这一大环境,所谓“解题依境”“解题依情”即是句子的意思离不开它所处的语境和写作背景。而语段是句子的直接环境,对句子的理解有直接的提示作用。例如《我爱水》中“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的`理解,把握住该段是在分写“春天什刹海的水美”,就能解决“春意”“灵魂”两个关键了。

(四)多形式强化段落意识:散文的阅读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关键,通过强化段落层次意识来理清作者思路,解决散文阅读还是可以化难为易的。训练段落层次意识就显得较为重要,其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形式一,概括比较抓主旨,即只需要通过概括内容,比较写作内容的侧重点,分析出文章的主题和意图即可,也就是“读懂”。这种训练往往是针对那种表达特别含蓄,读完一头雾水的散文。例如巴金的《火》、林清玄的《沉香三点》等等。形式二,阅读概括自主出题,即读没有设题的文章,边读边概括出相应段落意思,然后根据概括的段意文章分析,主旨是什么?结构上有哪些铺垫、照应、过渡?围绕哪些内容用何种材料何种手法来表达?可以从哪些角度出题答题?这类训练针对那种写作意图明显,主旨基本明确,但内容相对较复杂的文章,像托物言志类散文,写景抒怀类散文,议论散文等,如《石缝间的生命》《争先恐后》等等。形式三,训练部分段落的层次,即只针对某一问题的几方面表述,来概括划分层次,针对的内容是文章的局部,要解决的问题也仅仅是文章的概括类题目。如《沉重的漂流》中的“险恶”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训练往往针对性强,用时也较少,平时只需“短、平、快”的练一练即可。

总之,在有限的高三复习中,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散文问题,把强化段落层次意识,把握住散文脉络,可以更快速有效解决散文“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从而抓住散文“神”,做到答题有的放矢,并且少丢分漏分,是学生克服散文难答心结,争取语文高分的有效途径。

简阳市三岔中学  伍尚

伍尚

篇5: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主体意识

一、 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哎声叹气,满脸的发烦和无柰。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具体的作法是,首先认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 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认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阅读。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摘录本,定期检查落实。引导学生从阅读去感受那深刻;形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去珠文化底蕴,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和思考生活,我认为,明晓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那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使学生会有很多收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地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如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坐飞机,他就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 他为什么?他说,第一次坐飞机感受到了新鲜,但同时也感受到紧张和不安,他觉得比较起来,还是在陆地上踏实一些,他忽然对一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脚踏实地。这种理解认识使他对第一次坐飞机的事情有了兴趣。这就说明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对生活关注。“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即作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引导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注生活,也才真正地解决了作文源头的问题。

三、 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有了作文的“活水”,还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的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能力,哇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俄文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训练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讲演会、欣赏会以及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周记、写信、写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也要注意,语言训练也要强调语言积累,没有语言积累,你就是练得再多学生颠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所以应形成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在语言训练中感觉到不足,然后通过阅读去积累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在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个老师评价的问题,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语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训练中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从而保持学生作文训练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强化主体意识,把“讲”转化为“到”“,把”写“转化到”人",真正做到按语文规律办事。

篇6: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 二(网友来稿)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 (二)(网友来稿)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  韩维加

【.写作材料及要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问: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

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

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

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

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别人呢,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训练目的:符合文体要求

教具准备:投影仪

【指导过程】

一、考纲要求:

投影出示:

的《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二、考点阐释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择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基于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哪种文体就要写得像哪种文体,不要信手写来,写成四不像。如高考作文,有的考生先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再来两段有关“诚信”的空洞议论。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这都是不符合文体要求的。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说明里就有这样一条,“文体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文体自选的,选自己擅长的、准备充分的。如1991年全国题《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写成发

言稿或议/论文”;1994 年的《尝试》,其要求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

的话题作文连这一限制也已取消。考生要根据平时作文得分情况考虑哪一种文体自己最拿手,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文体。如果水平相差无几,建议写记叙文,记叙文比议/论文可读性要强一些。

另外,要看题目最适合哪种文体。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如《时间啊,时间》,宜写成散文化的议/论文,可取得形象化的说理效果。再如《机遇》一题,如果以“抓住机遇”立意,写成议/论文,就有人云亦云之嫌,如果写成一篇小小说,效果就会好得多。下面通过图表的形式来说明几种实用文体所应注意的事项:

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写作目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知授人以事告人

.写作要求刻画形象分析推理介绍知识清楚明了

结构单位场面论层事项事由

语言要求具体生动严密概括简洁准确平实得体

三、例文分析

下面以同学的上一次作文(以“诱惑”为话题)为例,说明不同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

[例一]

就从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机说起吧。再过去一两年中大多是些“掌中型”、“插卡”的。我记得我们家也买了一个,它是与电视机联系在一起的,有两个手柄,一个是主柄(可以选择游戏的),一个是副柄(不可以选择游戏项目,并且是在主柄玩过之后,才能进行)。而现在游戏机最大诱人之处就是――逼真。现在这种游戏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由于高度的清晰度,人物的逼真,使玩家在玩的同时真正感觉到好像自己在游戏里与对方打一样,而且有些游戏还可以获得一些报酬。所以这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恋网吧,沉醉于游戏机的刺激中。

像这样的事情是常有的,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例如某中学一名学生,他沉迷于网络游戏里致使被学校劝其回家。由于他旷课达几十余节,经家人、老师劝说无效,学校决定劝其回家。可他回到家里并没有回(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把家里的生活费竟然又拿去玩游戏,导致家人对他丧失信心。这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机的诱惑,如果你也遇到过,你会向(像)他那样吗?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诱惑,如果我们都像那位中学生一样去拼命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这样也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例二]

我来到网吧门口,站在那儿犹豫不决,进还是不进?

放假,有几位同学约我去上网,是好久不见的老同学。前天他们来到我家说大家聚一聚,没等我答应他们已经定下了,只能去了。

我站在了网吧的门前,心情十分复杂,一面是学习,一面是同学。如果我进去了,一定玩一天,我将什么事都做不了,大量作业只能放在一边,但是这一天我会过得很开心的,没有学习的压力全身心放松,也许是调节学习的好方法。我想这可能是我上网的借口,学校明文规定:学生不可以进网吧。算起来,从开学到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上网了。好,进去吧!我向前走了几步,就要将脚跨进那门槛时,我止住了。

如果我今天进去了一定还会有明天、后天。不行!现在的时刻很关键。网吧里的游戏的打闹声和那些网迷们发出的尖叫声混杂在一起。我决定进去看看,不玩。我掀起那门帘,但我又止住了,将手抽了回来,掉头就走开了。走了不久,我想:同学还在里面等我呢,我应该进去跟他们说一声,我又回到了那家网吧门口,停住了。我进去后真的会立刻出来吗?我相信会的,大步向前迈去。这时,我看到有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人挤进了网吧,我停住了,如果我真进去了……

面对有趣的网络游戏,面对诱人的网上聊天,面对……我真的能控制住自己吗?答案我自己也不清楚。别人问我我当然会说:“我能。”可是真的面对时,我……

我不进去了。这是我最后的决定,离开了那家网吧,我如释重负,心情格外的轻松。也就是一道门槛,距离只有几十公分,几公分,但进去了是一个样,不进去又是另一个样。

[例文简评]例一的语言有说明(游戏机的构造)、叙述(同学迷恋网络)、议论,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不符合文体要求。例二的语言,具体生动,把人物在网吧前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是标准的记叙文语言。

四、布置作文(投影出示)

五、.写作指津

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对于处在成长期和转型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选择路口的青年具有特殊意义。话题表现了对青年的特殊关怀,并将这种关怀转化为青年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是很广的,体裁的选择也是多样的。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写作呢?其一,从记叙类文体角度构思,可记叙一个曾经怎样对待自己的故事,如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他人的反省,也可讲述一个在体贴别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故事等等。其二,从议论类文体角度构思,可阐述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等。其三,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宽泛的范围,可写关爱世情唤真情,可写关爱亲情吐挚情,也可写关爱弱者见人情;还可以某句诗为切入点,选取相应的内容,如倾听别人、走近别人、帮助别人等。总之,在.写作时要选择好切入点,要选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内容,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但一定要认准文体,不能写成一篇“四不像”。

作者邮箱: hwj405818@sina.com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网友来稿)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网友来稿)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网友来稿)

江苏省淮安市淮州中学  韩维加

【写作材料及要求】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问: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

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

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

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

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别人呢,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训练目的:符合文体要求

教具准备:投影仪

【指导过程】

一、考纲要求:

投影出示:

20的《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二、考点阐释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择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基于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哪种文体就要写得像哪种文体,不要信手写来,写成四不像。如20高考作文,有的考生先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再来两段有关“诚信”的空洞议论。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这都是不符合文体要求的。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说明里就有这样一条,“文体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文体自选的,选自己擅长的、准备充分的。如1991年全国题《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写成发

言稿或议论文”;1994 年的《尝试》,其要求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

的话题作文连这一限制也已取消。考生要根据平时作文得分情况考虑哪一种文体自己最拿手,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文体。如果水平相差无几,建议写记叙文,记叙文比议论文可读性要强一些。

另外,要看题目最适合哪种文体。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如《时间啊,时间》,宜写成散文化的议论文,可取得形象化的说理效果。再如《机遇》一题,如果以“抓住机遇”立意,写成议论文,就有人云亦云之嫌,如果写成一篇小小说,效果就会好得多。下面通过图表的形式来说明几种实用文体所应注意的事项:

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篇8:高三暑假应该怎么学英语作文

高三暑假学习英语作文的方法

一. 开头句型

1. As far as...is concerned

就……而言

2.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不言而喻,......

3. 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可以肯定地说......

4. As the proverb says,

正如谚语所说的,

5. 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必须注意到,......

6. 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普遍认为......

7. 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8. There'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不可否认......

9.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没有什么比......更重要

二. 衔接句型

1. A case in point is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2. As is often the case,...

正如通常情况下,......

3. As stated in the previous paragraph,

如前段所述,

4.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fore,...

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所以,……

5. But it's a pity that...

但遗憾的是…...

6. For all that...

对于这一切......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尽管事实......

7. Further, we hold opinion that...

此外,我们坚持认为......

8. However , the difficulty lies in...

然而,困难在于...…

9. Similarl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同样,我们要注意......

10.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tation,

鉴于目前形势,

11. As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12. In this respect, we may as well say...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

13. However, we have to look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that is...

然而我们还得看到事物的另一方面,即 …...

三. 结尾句型

1. I will conclude by saying...

最后我要说…...

2. Therefore, we have th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3. All things considered,

总而言之,

4. Therefore, in my opinion, it's more advisable...

因此,在我看来,更可取的是…...

5.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6.The data/statistics/figures lead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通过数据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7.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discussion that...

从讨论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8. From my point of view, it would be better if...

在我看来,如果……也许更好

高三学生英语暑期复习策略

一、列出详细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新高三生来说,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因此,考生要在暑假制订一份详细的英语复习计划。制订计划时,首先可以以周为单位,制定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再将一周的内容分配给每一天,具体到每天的每个小时。除了制订计划外,考生还要有督促自己实行计划的措施和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考生要主动屏蔽让自己分心的事物,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学习效果的检测方式多种多样,如默写单词、翻译句子、大声背诵课文等。

二、复习基础词汇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考生要在暑假将高中前2年学过的词汇系统复习一遍。复习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考生可将之前学过的书本找出来,先回顾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复习课文中的词汇。这样的复习更加注重单词的语境,有利于快速回忆中文意思。在记忆拼写时,最好动笔写几遍,以保证词汇落实得更加扎实。词汇复习要循环往复。不少高三生对背单词有畏难情绪,就是因为记不住。及时复习,反复记忆是词汇复习的有效方法。

三、落实基础语法

高考的单选题主要以在简单语境下考查语法为主。近几年高考题对语法项目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从句、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等。因此,考生要重点复习这五大语法项目,注意复习核心考查点,不钻死角,避开偏难怪题。高考中单项选择越来越侧重核心考点的考查,且句子选取更加贴近考生生活,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语境。

考生对于听音乐这个话题非常熟悉,可以快速选出正确选项A。

四、听力重在坚持

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听”是一个重要环节。听力的提高不仅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沟通其他语言技能的桥梁。“听”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渠道和输入方式之一。在暑期中,考生可以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课文、美文、试题,泛听CRI(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英文歌曲、英文电影、英文演讲等。

就高考中的听力考查而言,近几年的试题难度基本一致,是考生反映较易得分的项目。如何做到在易得分的项目上不丢分,考生要重视暑假的集中听力训练时间,可每天花20分钟练习听力,内容可以是课文录音,也可以是高考模拟试题。如果是课文录音,最好是听写形式,既可以练习精听,也可以复习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如果是听高考模拟试题,考生要在第一遍做完后,再次对错题精听,直到听出正确答案为止。这样的训练可以让考生听得更加精准,提高听力得分率。

提高高考英语成绩的小诀窍

1.晨读。早上醒来啦,精神焕发,阳光鸟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富有诗意那么美好。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抒发一下对生活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如何抒发呢?打开《精彩美文朗读300篇》大声朗读。如果感觉哪一段或者哪一句特别有共鸣,不妨背下来。

2.看电影电视剧。它们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嘴边话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无论你喜欢的题材是青春成长系列,还是幽默风情的,又或是惊悚悬疑的,都能在电影中找到此类题材最常用的表达法。

3.聊天。不是叫你们上聊天工具啦。可以去外国人群聊的聊天室,也可以去他们常用的论坛。你可以和他们聊聊你的学习,生活,甚至发点小牢骚什么的。他们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很好奇的。这样不仅锻炼你的反应能力(在线阅读,迅速回应),而且你可以学到实用的网络英语。如l8ter=later,gtg=get

to go等等。

4.听听音乐。下载几十首自己喜欢的英文歌。如果你喜欢唱歌并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那么就多学几首英文歌曲吧。有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也很有诗意,记住了可以很自然的套用到作文中去呢。

5.关注国外综艺。你喜欢超女吗?其实那是American Idol的翻版。这里从海选到最后的Top1都很有看点。前面看的是搞怪,批评,和各种大胆的表演,后面是对好音乐的欣赏。从中你会对美国人美国文化有个小了解。你喜欢小沈阳吗?可以看看华裔美国人Joe Wang的精彩表演。你喜欢周立波吗?可以看看Russell Peters的经典单口相声。在笑声中,不但可以放松,也能学到很多英文知识。

6.出去逛街关注身边的英文。你完全可以上超市逛一圈,那些水果蔬菜,肉食品,日用品的英文名字你能脱口而出吗?街上的各种车子,你能说出它们的英文名字吗?注意观察生活,乐于思考,并自主把不知道的生词写到本子上,记到脑子里。

7.读一本小说。选择难度适宜的读物。一页中有3至4个生词的那种。不要查字典,试试猜出它们的意思。快速阅读。这样可以培养语感。把其中好的句子划下来。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哦,要不然可能读着读着就没兴趣了。好的小说非常引人入胜,恐怕会让你茶饭不思呢。

篇9:高三学生优秀作文:校服意识

高三学生优秀作文:校服意识

校服作为一种学生的身份象征,对于穿着者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但如今,对于校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学生的观念开始转变,意识逐渐淡化。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千篇 一律的校服,似乎成为个性成长的约束。但毫无特色的`校服无法包裹学生追求独特求异的内心,他们开始忘掉校服的意义,或是在校服上随意涂抹,或签上偶像的大名,或毫不在意绘上喜爱的图集。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内心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对校服意识的淡化,几件破旧的被穿得脏乱的校服被弃掷在垃圾桶旁的现象常有出现,穿着校服而不顾形象肆意妄为的“个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学生在轻视校服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作为?

学生对校服的不敬只是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透过缩影看清这个社会。多少张人民币被肆意涂画,多少个英雄人物的画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坏,是彰显个性自由,还是忘记本分、逃避责任?越来越多的人为个性伸张正义,盲目地批判一切规则的约束,从所谓追求自由来掩饰内心对于责任的躲避,恶意地斥责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规则。强调本分,强调制约,不是顽固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规整的校服的学生必然会逐渐忘掉学习做人的原则;缺少受人尊重、践行规章制度的国家必然会因缺乏脊梁而无法支撑。主张个性,拒绝死板固然是好,是顺应这个张扬的时代的正当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个性,肆意踩踏原本“神圣”的规矩,必会从追求自我走向丧失自我。

因此,对于“校服”这类约束自我品德修养的意识决不可淡化。“校服”带来的无限责任感的重量,是我们必须承担之重。不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不断警醒自己,在追着时代前行的同时,切勿忘记身上“校服”的重担,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于学生,如规章于国家,必尊之敬之,方能前行。不断强化对于校服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这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范,也只有这样,更多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好的释放。

篇10:高三英语作文:网络用语应该被禁止吗?

高三英语作文:网络用语应该被禁止吗?

At present,Internet Slang,such as “GG,MM,Xia Mi”,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the teenager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nternet Slang. Some students think Internet Slang is vivid,fashionable and full of humor and intelligence. Besides,it makes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quicker.

However,some other students think Internet Slang lacks depth of thought and is too simple. Also,it is hard to understand and not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The words sometimes might make people confused,even resulting in misunderstanding.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In my opinion,liv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if we don’t know the Internet Slang,we seem to fall behind the times. It will be OK as long as these terms are used correctly in proper situations.

目前,网络用语,如“GG,MM,虾米”,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对于网络用语有不同意见。一些学生认为网络用语是形象生动、流行、充满了幽默和智慧的`。此外,它还能使上网聊天更快。

然而,其他一些学生则认为网络用语缺乏深度的思想和太简单。此外,网络用语很难理解,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有时可能会让人混淆,甚至导致误解。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我看来,生活在信息时代,如果我们不知道网络用语,我们似乎就落后于时代了。这会好的,只要在合适的情况下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相关专题 文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