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

shuica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shuicao”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策略的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近几年得到了较多关注,幼儿教育中引入游戏更是很多幼儿园的一般选择。当前,很多幼儿园热衷于开发游戏化课程,让常规幼儿教育更加丰富多彩。但也需要看到,国内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开发及运用能力十分有限,很多幼儿园不伦不类的游戏化课程更是影响了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本文将对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进行研究,在肯定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展积极意义基础上,就如何进行游戏化课程开发及运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的实践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国内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下,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无论是在开发上亦或是实践上都较为困难。但也需要看到,幼儿教育受关注程度不断增加,且幼儿教育创新环境较好下,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发具备了现实上的可能。鉴于很多幼儿园在游戏化课程开发及实践上较为茫然,探寻出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发及实践的一般性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幼儿教育游戏化概述

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幼儿教育游戏化更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教育理论。从幼儿教育创新角度来看,幼儿教育游戏化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有效选择,其更加能够为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注入如新的活力。幼儿教育游戏化的特点是寓教于乐,无论是依托具体的幼儿教育游戏亦或是较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均可以在保障常规幼儿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幼儿教育变得更为多元。

二、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展的意义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展十分重要与必要,特别是在幼儿园内,相应的幼儿游戏化课程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创新,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顺利程度也能得到不断提升。在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展进程中,幼儿园管理者与幼儿教师共同进行幼儿游戏课程开发,能够帮助幼儿园积累更多的幼儿教育经验,这也能够对幼儿园幼儿教育活动科学开展提供积极帮助和影响。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能够使幼儿对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大增,较好开设游戏化课程以及游戏化教育活动背景下,幼儿更是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策略

1.分析幼儿特点进行游戏选择。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要求幼儿教师加强对幼儿特点的分析,幼儿园大班、中班以及小班内幼儿的平均智力状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敏感程度等有明显差异,在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具理论影响下,幼儿园教育游戏课程实践相关活动的进行也要遵从这一客观实际。建议幼儿园教师在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中注重幼儿反馈的搜集,并观察幼儿在游戏化课程或教育游戏活动开展中的表现。例如,在数字认知相关小游戏开展中,幼儿教师可以观察大多数幼儿的游戏表现,一旦多数幼儿无法较好完成此类教学游戏,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游戏难度的降低。反之,幼儿教师则要通过游戏内容和环节的调衡,适度增加教育游戏的难度,从而使得幼儿游戏化课程能够更为具有应用价值。

2.注重游戏性与教育性的结合。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开展更是要注重游戏化课程本身游戏性与教育性的相互结合,很多幼儿园在游戏化课程开发时便忽视了这一点,这也是其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的重要意愿。游戏化课程可以看作是幼儿园常规幼儿教育课程的一种演变趋势,增强游戏性也是为了让幼儿教育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在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中,幼儿教师需要将游戏性与教育性进行统一。例如,教师可以将手工制作作为具体的幼儿教育游戏,教师与幼儿一道进行剪纸可以确保游戏性的具备,在剪出小动物或数字后将其作为课程教育资源则能确保幼儿教育课程在教育价值上的彰显。通过游戏性与教育性进行相互结合,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在开展上也能得到广大幼儿的'喜欢,这对于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也有帮助。

3.引导幼儿进行主题游戏尝试。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也可以尝试让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主题类游戏尝试,从而使得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变得更为多样。一成不变的游戏化课程很有可能导致幼儿逐渐对幼儿教育游戏化活动开展丧失兴趣,这也势必会导致幼儿园最终的游戏化课程尝试失败。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主题游戏尝试首先要确保相应主题式游戏可以正常开展,幼儿教师更加要帮助幼儿对较为陌生的幼儿游戏予以熟悉。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时下热门动漫作为游戏主题,通过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而将系列科学文化知识向幼儿进行讲授。在此期间,幼儿教师更是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开展游戏的尝试,从而使得幼儿自主游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较好提升,进而促进幼儿教育游戏化实践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需要得到幼儿园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在幼儿教育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的背景下,整合各个幼儿园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将幼儿游戏化课程开发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十分必要。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不同地区幼儿园在教学软硬件水平上差异明显,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内外部环境也存在差异,这要求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发及实践。

参考文献:

[1]袁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内蒙古教育,(9):25-26.

[2]曹绪凤.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226-226.

篇2:课程游戏化论文提纲

课程设计游戏化,语言教学高效化

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

游戏作为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形式,能够最直观地帮助孩子认识新鲜事物,使其身体素质得到综合的发展。

教师在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可以适当地采用游戏的形式,使语言教学更加高效化。

一、“广播电台”,不卑不亢

“广播电台”这种游戏形式,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练习的机会,从而在表演的过程中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所谓广播电台,是指不同的电台有不同节目,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

那么如何将其应用到游戏中来呢?笔者让孩子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电台,都为自己的电台起一个名字,有的起名为“小花电台”,有的起名为“猫咪电台”,还有的起名为“西瓜电台”……紧接着我便向孩子们讲述游戏的规则:我会选择其中的一个电台,为大家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跳舞等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有的孩子边唱边跳,为我们表演了一首《数鸭子》;有的孩子背起了《三字经》……其中有的孩子在听到自己被点到之后十分害羞紧张,不敢张口,于是我便鼓励孩子,并让其他的孩子为他鼓掌,帮助孩子大胆开口。

在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十分认真地聆听观看,还会为表演的孩子鼓掌,玩的十分开心。

上台表演的机会,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而且充分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说话的能力,使其表达地更加清楚、流畅。

二、“传递电报”,准确表达

在儿童时期,记忆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孩子记忆力这一方面内容的培养,为了有效地发展孩子的记忆能力,可以采用“传递电报”的形式对孩子的记忆能力及准确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传递电报的游戏,就是我们要帮助别人传递一些信息,就好比邮递员叔叔帮助别人送信一样,你们愿意帮助别人传递信息吗?”孩子们纷纷叫好。

于是我便将孩子们分成3 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按顺序排成一竖列,并向孩子们讲述游戏规则:我会很小声音地把电报的内容告诉第一个人,不让其他人听见,然后第二个人要负责将其传给第二个人,然后同样不可以让别人听见,就这样一个一个按排列的顺序往下传。

最后一个人要说出电报内容,比一比,看哪一组的电报传的最准确,错误最少。

这次所传递的.内容分别是:1.我今天吃了5 个草莓2 个橘子1 个苹果。

2.花园里有小红花、小黄花、小粉花各种颜色的花。

3.小狗小猫都十分可爱。

在我发出游戏开始的口令之后,大家都陆续进入了游戏状态。

游戏结束之后,有的孩子表现很好,完整的说出了电报的内容,有的则与刚开始所说的电报内容有所差异,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通过儿童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很好地帮助孩子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记忆能力。

正确的游戏形式能够使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

三、“咕噜咕噜”,思维敏捷

培养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咕噜咕噜”活动内容是通过用量词组词来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我根据1~10 的数字设计了一款小游戏来帮助孩子们牢固这十个数字,同时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游戏时,大家围坐一起,然后讲述规则:所有的人都要将自己的两只手握拳,两拳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这时大家都要伸出1 根手指,然后从老师开始说:“一只鸟”。

紧接着大家一起再次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此时大家都要伸出2根手指,由老师旁边的下一位学生说:“两只兔子”。

以此类推说,到10 后再从1 开始,游戏结束。

在这个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组出了许多有趣的词语,有的说出了3 只恐龙,还有的说出了4 只飞机……有的学生在说完5 之后该说6 的时候有的孩子伸出了7 根手指,这时我便提醒孩子们说错了,以便及时的改正,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的棒,

在有的人想不到合适的词语时其他人会帮助其一起想,大家在一片和谐的氛围内完成了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从1~10 这十个数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即兴说话的能力,帮助其培养一个敏捷的思维能力,使孩子们的智力脑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在孩子教育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和思维灵敏度的培养都是教师和家长一直以来不断努力的主题。

除了这几种游戏,仍然有许许多多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游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帮助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篇3:幼儿教育中游戏课程的作用论文

幼儿教育中游戏课程的作用论文

摘 要:在幼儿教学当中,游戏是基本教学模式,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将游戏引入幼儿教育,和孩子互动,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游戏教育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课程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它对于儿童的心智启蒙非常重要,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在这期间,人的各个方面都在提升发展,幼儿的年龄偏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限,对于有些教学内容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如果以成年人的方式教学,枯燥的课堂讲解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奇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丰富,可创设游戏情境引导他们参与,制造愉快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结合,让他们可以轻松活泼地学习,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让小孩发挥特性,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游戏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在幼儿时期,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游戏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了推动作用,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顺着孩子的天性展开游戏教学,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当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探索,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比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小兔种萝卜、捉老鼠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课堂上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增强体质与孩子的协调性,使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感,教师应该参与到游戏中,和孩子们互相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音乐游戏《捏泥人》中,可以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跟着音乐带领小朋友一起玩捏泥人的游戏,从中培养小朋友的音乐节奏性、创造力,得到身心的锻炼。

二、游戏教育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在幼儿期,智力开发十分关键,在现代家庭,孩子们被看得比较重要,很多事情父母都帮孩子提前安排好,生活方面也是自己能做就不让孩子动手,使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教师可运用游戏教学,游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展,游戏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有一些游戏项目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可丰富孩子们的常识,让孩子们渐渐地开始了解生活,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掌握一些自行处理事情的能力,使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从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游戏教育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偏小,兴趣很广泛,想象力天马行空,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模仿新鲜事物。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取游戏方式可以让孩子无所顾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地参与其中,去追寻游戏的奇妙。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起着关键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学得轻松自在,在游戏中也掌握了基础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性。例如,可以给孩子提供折纸,让他们自己先学着玩,然后和同伴一起玩,集体一起玩,从自主学习到团结合作,到一起尝试整个过程,幼儿也将最初好奇尝试去玩变成真的喜欢玩,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满足感,让幼儿主动要求学习,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游戏教育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游戏教育促进了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在现代的家庭中,大人普遍过度宠爱小孩,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这就使教师增加了教学任务。在多种类型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更多的心情和情绪,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一起玩,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愿意和别人主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将游戏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游戏中幼儿都参与其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懂得互相帮助,幼儿要和同伴好好相处,学会分享、礼让与谦虚,不要和同伴抢东西,理解做人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让小朋友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像医生、警察、营业员等,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判断,使幼儿懂得每个角色的责任和权利,让幼儿产生合作的精神,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幼儿不仅从中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学会了和小伙伴团结合作,还懂得如何去自行解决问题,帮助别人,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得以巩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做出错误举动时,应当正确引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当的游戏,结合幼儿教学,让幼儿在游戏当中能轻松地掌握学习,使幼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淑珍.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浅析[J].东方文化周刊,,(10).

[2]王婷婷.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4,(9).

篇4:游戏在幼儿教育的应用策略论文

游戏在幼儿教育的应用策略论文

【摘要】幼儿园要经常举办一些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每一种游戏活动类型都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这些游戏活动的进行都是从年幼儿童的角度出发,以教育和引导儿童为主旨。与此同时,幼儿园通过开展儿童教育活动来促使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使其能够带着阳光地心态健康成长。笔者多年以来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进行了细心关注,发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重要性;应用策略

近些年来,国家对儿童的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更加重视。目前,游戏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范围在逐渐变大,理念的样式也十分新颖。其发展目标在于为儿童打造一个快乐学习、健康娱乐的成长环境和心态。

一、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较为迅速,指导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但根据笔者对其了解情况来看,认为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论述如下文。

(一)儿童缺乏学习知识的兴趣

在读幼儿班的学生们,多数都非常讨厌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语文、数学这两门学科,在他们眼里,更是极致的乏味。幼儿教师们一致反映,在开学之际到来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开心的样子,甚至有的孩子直接用哭和闹的方式来告诉家长他们不想上学,但是,每当大班学生在做课堂游戏的时候,却异常兴奋,尤其是在教师宣布带领他们做游戏的一刹那,更是乐的手舞足蹈。教育一线工作人员对于孩子们的这种举动,进行了细微的分析,并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的时候,尽量要采用游戏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幼儿园缺乏儿童游戏活动器材

普遍情况是,部分幼儿园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过度的去节省资金。这直接导致了儿童基础设施活动器材不能及时更新换代的情况发生,而儿童对游戏活动喜爱的范围却在不断扩大。所以可谓是儿童对于活动器材的需求与青少年宫所能提供的产生了矛盾。

(三)幼儿园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体制。幼儿园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但是据了解,幼儿园在举办儿童教育活动时,却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普遍现象是,儿童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就开展什么类型的游戏活动,儿童不喜欢什么样式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就停止相关课程的开立。这种开展活动的模式,表面看上去是为了投儿童所好,好让其有更多的兴趣去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活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并不完全可取,因为它会造成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松懈,会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清晰的规划。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儿童偏科的恶果,不利于其思维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针对以上出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如下叙述则是笔者总结出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采用游戏教学方法以增强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就单拿学习拼音来说,只要不打乱讲课时的字母顺序,学生们轻而易举就能读出来,但是,在字母顺序被打乱后,学生们就开始难以识别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幼儿教师开始变换教学方法,采用游戏的模式,即是在卡片上,工整的书写出要讲的拼音以及汉字,并用颜色鲜明的彩笔重点标出。这样做有益于学生的识别。该种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另外,将卡片记忆方法做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把卡片做成一种类似于跳棋的小游戏,游戏规则不变。然后,老师们手持卡片,学生们负责拼读,每拼读正确一次,就能够向前挑一步,倘若拼读错误,则退后一步,最后的赢家即是向前跳跃步数最多的那位同学。游戏结束时,教师们要奖励赢家,鼓励输者。卡片记忆法增加了大班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态的特征,提高了它们的`学习效率。

(二)完善儿童游戏器材设施

游戏教育理念下,要求幼儿园要对相关器材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例如,要有足够儿童使用的滑梯、转椅以及跷跷板等,只有器材样式多,才能够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种类,让当今时代的儿童在参加活动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才能够使他们真真正正的了解自己所喜爱的游戏活动。

(三)建立健全体制

民间有句谚语,脍炙人口,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这句话算是得到了具体的验证,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或是私人工作单位,最不缺少的就是维持正常秩序的体制。由此可知,游戏教育理念过程中,也要求幼儿园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体制。该体制应该本着能使儿童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为祖国培育出更优秀的青少年为原则。与此同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的脚步,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经过研究与分析后,也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今后的实践中,要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来让更多的儿童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石文彦.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8)

篇5: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策略论文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策略论文

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策略论文【1】

摘 要: 随着现阶段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学前教育的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及策略不断被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有效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策略,在学前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

文章对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从而探寻游戏化教学策略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 学前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游戏化教学策略作为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阶段的教学,学前教学作为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幼儿为教学目标的幼儿阶段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完全符合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而游戏本身又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手段和形式,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使身心和个性得到发展,而且在游戏的同时可以培养自身创造力、想象力及各方面能力。

因此,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学前教育,不仅有效促进了幼儿知识的传播,而且发挥了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一、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创设轻松教学情境

幼儿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情境很重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输和接受,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创设游戏化情境,首先,要善于利用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可以采用轻松自然的游戏化语言,如教师在讲课时叫小朋友名字的时候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乖宝宝”、“兔宝宝”等游戏化词。

再如,在学前教育讲授的时候,可以拿一些玩具作为教具,如“小熊维尼”、“小白兔”等,然后跟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请来了小熊维尼跟咱们一起上课。

小朋友们先回答小熊维尼一个问题好不好?如此一来,不仅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而且完成了教师提问的环节,使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以往的压力,从而在接下来的授课和听课过程中,都能保持轻松状态,更有利于幼儿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接受,且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快乐的情境下接受知识,也让学前教育的知识传播与知识接收更加有效。

二、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其作用,把游戏化引入教学中,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随着课程中音乐节奏进行游戏,模仿小鸭子跳舞,小青蛙唱歌等,以这样的形式把游戏融入学前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并且获得真实体验,不仅提高学前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实现学前教育目标。

另外,可以以完整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学前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时,可以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如森林演奏会的游戏,安排孩子任务,让孩子们手持乐器进行演绎,有的演绎小白兔,有的演绎小熊,等等。

在旋律和情境的伴随下,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接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教师达到了传输知识的目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有效利用游戏元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学前阶段的幼儿在接受知识上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因此以兴趣为引导的教学手段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而在游戏化教学中有效利用游戏元素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育中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一些有情趣的游戏,如捉迷藏,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在游戏中问一些开动幼儿脑筋的问题,如藏在什么地方可以不被发现又可以看见对方。

这样在游戏中不断引导,不仅可以游戏中传播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不断提问,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从学前阶段幼儿的思维特点出发,组织一些开动学生脑筋的游戏,如教师在进行数字教学时可以把数字内容引入游戏,组织一些猜数字游戏,或者数学对对碰游戏,准备十张卡片,分别写上数学0到数字9,分给10位小朋友,让小朋友寻找与自己数学相加结果是9的小朋友,最后没找到朋友或找错了的小朋友就要一起表演一个节目。

这样不仅在趣味的游戏中融入了数字知识,让幼儿接受了数字知识,而且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都是在游戏的欢愉中开展的,如此一来,不仅将数字知识有效地传输给了幼儿,而且培养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前教育的有效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四、结语

游戏化教学作为学前阶段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幼儿在技能上有所提升,教师通过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创设轻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及有效利用游戏元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了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游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前教育更加高效。

因此,学前教师掌握游戏化教学策略,有效利用游戏化教学策略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在当下各阶段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涂爱华。谈民间“土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10)。

[2]周效英。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J]。新课程(教育学术),(11)。

[3]吕建玲。幼儿音乐教育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4]陈宝久,刘纪秋。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J]。大众文艺,(04)。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2】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关于“游戏”与“教学”有许多人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用游戏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或认为它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其之间的关系。

本文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拟对上述问题作一阐述和归纳。

具体叙述了教学、游戏的概念及特点,介绍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学;游戏化教学及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经验。

由于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小学化、成人化的教学使很多天真活泼的孩子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快乐,许多孩子未进校门就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

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手段,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教学、游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此有必要对它们作一阐述。

1。1 游戏何谓游戏?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争论几乎持续了一两个世纪。

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因而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定义。

我国学者丁海东在他的《学前游戏论》中这样论述:“游戏是发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它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主动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是适应幼儿内部的需要而产生的。

学前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活动的需要,有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有操作物体的需要及反复练习的需要。

而游戏有动作,有活动,有玩具和游戏材料。

游戏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引人入胜,有些游戏又可以自由活动。

所以幼儿乐于从事游戏,并易于在游戏中接受教育。

②游戏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幼儿的游戏具有社会性,是周围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创造新情景。

如把“奶瓶”当话筒,小瓶、小碗作乐器等。

并能够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 冰糕棒即可以做注射器又可以做枪…?

③游戏是令幼儿感兴趣的愉快的活动。

兴趣性、娱乐性是游戏的又一重要特点。

游戏适应幼儿的需要及身心发展水平,因而可使幼儿感到满足和愉快。

他们通过操作材料、物品,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快乐。

④游戏具有具体性。

幼儿游戏有主题情节,有实物材料,由具体的活动和实际的动作等,游戏的内容形式丰富、灵活多变。

这种具体性适合于幼儿的认识和心理活动特征(思维的知觉行动性与具体形象性、兴奋大于控制、心理活动无意性等)。

⑤游戏包含着积极的约束。

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对自己的注意力和动作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控制,养成坚持性,在游戏中学习克服困难,尝试解决问题,完成搭建任务等;因此有人说“儿童不是由于自由才进行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变得自由了”。

总之,分析认识理解游戏的概念、特点,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利用游戏作为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和正确有效的指导游戏的前提。

1。2 教学关于教学,我国学者黄人颂是这样定义的:“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

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有目的、有计划的领导幼儿的学习活动,以上课为基本模式的班级集体或小组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由教师参与和指导的分散、个别的活动以及幼儿自发的学习活动等,它们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由于受幼儿身心发展的制约,有着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特点。

①幼儿是通过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感受客观实物,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关系,获取感性经验的。

因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的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和肌肉运动,直接接触周围世界,与环境、物体互相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之一。

②幼儿通过与成人和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通过游戏、观察、学习、模仿教师、同伴或周围熟悉的人们的语言、表情、声调、技能、举止行为以习得易于理解、力所能及的语言、道德行为、习惯、技能等等。

所以给予幼儿良好的榜样、通过正确示范进行学习,是幼儿园教学的又一特点。

③幼儿期语言发展迅速,能较好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学习,但这一时期的语言概括性还很差,思维存在很大的具体性。

幼儿通过语言进行学习必须和具体事物相结合,这里所说的是口头语言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

这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之一。

篇6:幼儿教育下游戏及幼儿课程的融合的论文

关于幼儿教育下游戏及幼儿课程的融合的论文

摘要:在幼儿课程中引入游戏,不仅与幼儿的实际年龄与身心特点相适应,也适应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老师通过掌握尺度,将游戏与幼儿课程很好地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先对游戏、幼儿、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最后举出几个方面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课程;融合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问了更好的促进孩子学前发展,幼儿教育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教学课程学习当中,首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与幼儿相适应的课程。文章通过在幼儿课程教学中引入游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最终帮助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

一、游戏、幼儿及课程

(一)课程与幼儿

幼儿课程是基于根据幼儿自身发展需求进行设定的,从而完成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相关专家认为,幼儿课程所承载的任务目标相对较重。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掌握学习技能,还要做到有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幼儿教学中,课程任务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老师创设环境,引导、帮助、扶持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让幼儿在课程教学中有所收获。所以说,幼儿课程是融合幼儿活动及幼儿生活实现的幼儿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不仅收获知识,还能认识新的世界,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游戏与幼儿

游戏是不到有任何其他目的,个体为了获得身心愉悦而进行性的一系列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游戏所带来的愉悦神秘总是会令其着迷。因此可以说,游戏与幼儿的发展紧紧相关。幼儿教育学家曾说过:儿童的天性就是游戏[1]。由此足以看出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来讲,游戏正好符合了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弗洛伊德曾说过,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又或者是以某种新的方式来建造属于他们世界的一切事物,从而满足自己的愿望。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在游戏当中理解这个世界的,而非像大人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去理解世界。因此,幼儿不会受到各种外在世界的干扰,他们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所以说,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与世界进行接触,想象甚至改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其中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游戏与课程

从某个着眼点来讲,其实游戏与课程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都能及时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幼儿教学,实现幼儿教育。我们知道,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游戏引入到教育课程当中,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更好的实现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幼儿课程教育中引入游戏,可使游戏发挥自身价值。其一,就幼儿来讲,游戏只是游戏,游戏是内在的[2]。他们在其中发现世界,感受快乐;而就教育人员而言,游戏是促进教育教学的手段,他们在设定游戏过程中就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在其中。以上,在将游戏引入教学中要注意考虑将二者进行协调,做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游戏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就教育者而言,发展游戏内在,才能更好实现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游戏与幼儿课程的融合

将游戏融入到幼儿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将会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因为这不仅可以带动幼儿学习探索发现,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完成学习的任务。那么如何将游戏与幼儿课程结合,具体又该怎么做,我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与数学课程教学结合

我们都清楚数学教学的枯燥性,它常常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游戏与数学课程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完成幼儿教学[3]。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对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学习8以内的运算中,老师设计爬格子比赛,学生每答对一题都可以向前一步走,看谁答的题最快最先到达格子终点。最先到达的人取得胜利,老师给予表扬及适当的礼物。这样的游戏环节,使数学教学更加轻松愉快,幼儿会更喜欢参与,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与语文课程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幼儿看来说有些故事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发生。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文章讲解,心因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找妈妈这一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讲述文章内容,,老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让学生边玩边学,充分感受体会角色内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在这种游戏环节中,幼儿更愿意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

(三)与体育课程结合

体育课程,就某些幼儿来说也觉得很乏味,无法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老师如果能将体育教学与游戏火丁进行结合,幼儿会更愿意接受。为了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会进行的一年一度的身体测试,老师在进行幼儿体能训练时可以与游戏活动融合进行。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跳绳比赛,看哪个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数量,获胜的队伍每个人可以原地休息10分钟,看着其他幼儿继续训练或者给予获胜队伍吃雪糕的奖励。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作用,培养整体意识。这样既达到了老师的教学目的,幼儿又收获喜悦,双方互利共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游戏引入幼儿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客课堂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教师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幼儿教学发展新常态。如果这些都能够顺利的实施,那么实现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袁雪双.论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3):147

[2]龙莺英.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幼儿课程的融合[J].教育观察,,(05):62-65.

[3]宋超.论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8):235.

篇7: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论文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论文

摘要: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充分吸引幼儿的目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都不稳定的阶段,需要借助游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完善自我,加强对于社会以及生活的认知。当然游戏的设置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给予最为合适的游戏情景设定,只有这样幼儿才可以真正感受到游戏乐趣。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运用策略

幼儿多半是3-6岁的年纪,这个时期是个性的基础性阶段,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多半比较敏感、好奇心较重,会主动模仿他人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特征,所以说幼儿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应用,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享受到童年的快乐所在。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常识性知识的巩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幼儿教学中需要涉及很多常识性教学内容,这些知识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幼儿在现阶段的学习兴趣不高。常识性教学内容多来源于幼儿教学的教材,并对未来发展规划内容有一定的讲解认识,这样极易让幼儿产生厌烦感。游戏的融入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常识枯燥乏味的问题,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本身的乐趣可以让幼儿在其中释放自我,愉快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常用生活工具的用途和特性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工具让幼儿自己感受并且使用。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幼儿对于理论知识的排斥感,而且可以使其在自主实践中领悟到理论知识的现实指导意义[1]。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提到幼儿的教学语言,一般都会联想到童话、寓言故事等等文学体裁,这类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分配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情境的表现,让幼儿通过自己感受来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加之模仿任务的语言特点加以表现,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设定语言情境,幼儿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来丰富和完善语言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2]。

(三)幼儿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幼儿时期是关系到孩子终生发展的大事,因此需要兼顾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孩子今后性格培养、接人待物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运用游戏规则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规则会让幼儿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品格。除此之外,游戏的设置需要幼儿开动脑筋以及相应的体育锻炼,在特定的体力和脑力锻炼当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来说效果显著。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其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最应该考虑的是教学器材和道具等是否满足教学的实际水平,观察和确认道具以及场地的设置是否得当合理。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现阶段的审美水平,是否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设置班级桌椅的时候,要选择幼儿喜欢的颜色或者款式,摆放的位置要科学合理,给学生的日常玩耍留下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通过观察合理利用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闲置的位置增添一些装饰物,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到游戏背后的知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共同创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老师来说则可以直接看到幼儿在日常教学当中的表现是否得当合理[3]。

(二)游戏的合计符合幼儿特点

幼儿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幼儿,所以在设定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不断分析不同幼儿的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幼儿的个性得到尊重。在游戏环节当中,幼儿、游戏材料、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从中调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例如可以将很多动画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

(三)教学主题要以教育内容为主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并加以重塑和完善的各项互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生活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是成正比的,应该要将更多地生活实践知识融合到教学理论当中。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将越来越多的生活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游戏内容当中,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领悟到社会实践,从而增长更多的社会经验。例如为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教师要利用好寓言故事等内容来分角色饰演,在游戏当中意识到团队合作对于整体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情境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提升掌握社会生存规律以及经验的效率[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应用可以让孩子在获取到基础常识的同时身心都可以得到健康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来说要意识到游戏在幼儿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孩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总而言之,如何最大程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设计出更多有特色的游戏是广大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彭海蕾.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5):87-91.

[2]李云翔.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的研究与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02):29-30.

[3]周小燕.浅谈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5):146-146.

[4]王旺.试论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104-104.

篇8: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工艺课程的意义及策略论文

幼儿教育中融入民间工艺课程的意义及策略论文

摘要:民间工艺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隐含着无限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教育中,其意义广泛且深远。本文分析了民间工艺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民间工艺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工艺;教育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提炼出来的、自发制作的具有朴素审美意义的艺术,经过祖祖辈辈的传承创新,大部分成为了非物质文化,国家与社会也给予了非物质文化高度的重视。

一、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民间工艺体现着民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制作民间工艺的过程其实也是享受喜悦和欢乐的过程。比如像中国结,它是由一根绳子通过穿梭、缠绕方式最终完成精美图案,象征着吉祥、幸福、平和,传递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态度,幼儿通过对民间工艺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活精神和态度,从而培养起乐观开朗的性格。

2.有助于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民间工艺凝聚了广大劳动民众的智慧,体现了民众的慧心巧工,民众用的自己的慧心和巧手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制作成了各种奇思妙趣的艺术品,将无穷的想象力用工艺的形式表现出来,突破思维限制,既大胆又不乏创新,这种工艺制造思维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刚好与幼儿不受束缚、爱好想象与幻想的天性相符合,给了幼儿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心灵手巧”这个成语体现了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心灵巧才能给制作带来奇思妙想,手巧才能将妙想付诸实践,而且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刺激大脑神经,进一步增强大脑的灵活性,这就是幼儿学习民间工艺制作所能起到的`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意义。

3.有助于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民间工艺的装饰体现着节奏、对称、秩序与空间美,比如陶艺品的回纹和如意纹、民间剪纸图案的对称美等等,而且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使用、搭配组合更是体现着视觉美感。在造型上,民间艺术处处体现着概括、简练、古拙的特点,充满自然生动的情趣。审美,就是生命主体对本体之美的把握,幼儿在欣赏和创作这些艺术品的同时,能够茶才能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之感

二、幼儿教育融入民间工艺课程的策略

1.发掘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工艺。我国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非所有的民间工艺都适合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中来,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甄选。在选择民间工艺时,幼儿园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选择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趣味性的,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选择文化底蕴丰富、文化价值深厚的,以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符合当地风俗习惯,能够就地取材,方便工艺课程所需资料和材料的搜集整理;操作起来安全可靠,不会对幼儿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现有的教育经验,笔者认为泥塑、剪纸、草藤编织等民间工艺是比较适合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的,为了确保安全性和增强可操作性,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创新,或是代替一些工艺素材,比如草藤可能会扎到手,则可改用彩带,剪纸时剪刀容易割破手,则需要老师在一旁辅助完成,此外,民间工艺的选择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复杂,以能有效协调幼儿参与兴趣、起到教育效果为准。

2.营造良好的民间工艺教学氛围。不少幼儿老师认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低、动手能力差,在开展民间艺术教学活动时觉得幼儿难以独立完成,因此,有时免不了出现总是老师在操作,幼儿只有在一旁观看的份,长期这样,只会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动手或是不会操作,使得民间工艺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针对这种现象,作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创设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的良好活动范围,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动手去操作。具体而言,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老师要以平等、友好的身份去跟幼儿做朋友,而不能以师威来要求和控制幼儿;要控制好授课时间,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和操作时间;在制作民间工艺时,老师要在一旁留心观察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幼儿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不能直接取代幼儿帮幼儿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以游戏方式组织民间工艺教学活动。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以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民间工艺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从而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民间工艺。比如,在教学剪纸这项民间工艺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过新年,贴剪纸”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让小朋友自行讨论春节要贴什么样的剪纸,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学习剪纸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的专心、专注;在学习制作陶艺时,由于不可能带孩子到真实的窑洞烧制陶艺品,因此可以用游戏模拟方法,搭建一个虚拟的窑洞模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陶艺制作的全过程。幼儿在完成民间工艺品的制作之后,老师要用艺术化的评价形式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评价,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并鼓励幼儿向其他小朋友表达介绍自己作品的构想、制作方法,这样既能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还能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和集体互助意识。民间工艺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作息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融入民间工艺课程,可以让幼儿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生活化体验中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茜.民间传统工艺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实施和意义[J].科教导刊,(04):15.

篇9: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多维度应用论文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多维度应用论文

摘要:如今,愈加发展的教育行业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初高中学生的身上。其实学生的教育环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主体基调,其源头便是学生的幼儿园时期。这个时期看似是一段轻松的时光,实则是所有知识与经验的来源。幼儿园运营教学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在幼儿园年龄段儿童的教学中,需要借助游戏起到教学的作用,可见游戏化课程的重要。因此,近年来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转变,使得游戏变为教学中主体。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多维度;教学实践;体验与应用

一、引言

在人生的教育中,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未成熟,处于刚起步的懵懂状态,而儿童对游戏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将教学融入于游戏,将游戏融入于生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汲取,同时压力也不会过大。“课程”与“体验”实则是两个不相同的名词,而游戏化的应用,需要教师采取更加广泛的体验教学,让学生从中得到“兴趣”的心理暗示,下意识潜移默化地学习,为快乐的成长氛围提供了适度的条件。

二、适度安排理解儿童的价值观

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故而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游戏化的教程需要谨遵儿童的世界观,让他们成为主动参与的“主人”,而非被动接受的“客人”。游戏中的实践与体验,能让儿童亲身感知到外界,是他们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游戏中,儿童的思考是处于流动的,并且真实存在于记忆中,他们所接触的一切,都能成为记忆较为长久的经验。而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从童年中汲取而成的,家长与老师的教育与影响甚至可以完全儿童整体的人生轨迹。游戏化的课程,不能带偏学生的价值观,比如一个游戏的规章制度,需要一个全然完整的体系,需要不存在漏洞的可能。而教师也需要在此期间对每一个儿童加以关心,体验中一旦出现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明令禁止并加以改正,否则,撇开儿童本身,对身边的同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形成循环。

三、结合教学内容和环境,合理安排游戏

游戏化的课程,并不意味着全然代替所有教学,更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需要由教师合理安排,根据课程的纲要,制定出让儿童在玩乐中学习的游戏体验。增加趣味不是游戏化的目的,让儿童将记忆点储备于深刻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游戏化课程多维化应用的目的。首先,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方考虑,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需要发生在一个有专属意义的区域。由于儿童的身体比较脆弱,而该年龄段还未曾具备能够保护自己的能力,则游戏环境需要绝对的安全。例如,以软材质代替硬材质的游戏道具,尽量减少儿童磕碰的可能。而由于儿童的天性对外界还处于新奇的状态,他们会自然地将注意力放在一些色彩丰富或者活动的物品上,比如室外的草坪、比如风吹过的飘动,结合这些,能为儿童的游戏化体验营造一个较为舒适,也更能接受的范围。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在特定的实践范围内,安排一些野外的郊游活动,让儿童处于一个鲜艳的环境氛围中,随后在安全性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游戏,教会他们与环境相关的课题。如野外的郊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教给儿童安全的概念,和一些该做与不该做的事情。而也可以通过一些小运动,甚至画画临摹,教会儿童一些关于大自然的知识。幼儿园的课程与初高中的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初高中注重的是知识的汲取,处于心智完全成熟并有足够的能力接触课程的情况下。而幼儿园的课程更多是教会儿童一些应用的能力,不需要课业的专业性,因此才能在游戏中达到大部分课程的需求,将多维度的结果和效率发展到最高点。

四、培养儿童的心智和心态

游戏化课程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的重点便在于对于儿童心智成长的培养,适当的游戏化需要特定的情景和必要条件,以达到目的。由于幼儿园年龄段的儿童,并没有一套成熟的自我体系,不懂得原则性、规则性等条件,游戏则可以教会他们在不压抑自己天性的前提下,遵循条件,不再一味以稚嫩的眼光面对所有的困难,而是以一个更加成熟的自我,理智地去锻炼更强大的心智。既然是游戏,则免不了输赢,儿童或许会对输赢有一种错误的执念,简单来说是一种输不起的心态。而此时,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将儿童从错误的观念中带出来,让他们以更为成熟的心智和心态去面对游戏的输赢,平等看待并尝试从中研究更为有利的进步条件。这一点,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以及将来遇到困难时心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做出不同的教学课程。对于幼儿园的教学程度而言,在游戏化的多维度中,儿童才能通过兴趣使然,感受到游戏中的乐趣,并从中汲取他们所需的知识。与此同时,游戏不仅仅能教会儿童一些浅显理论上的知识,特定的游戏更能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灵活性、协调性、积极性等,帮助他们全方面地发展学习。

参考文献:

[1]岳彩红.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179.

[2]高翔.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构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

篇10: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建论文

基于游戏精神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建论文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人影响人、生命影响生命、感动影响感动的事业。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还想说:教育还是一个思想影响思想、行为影响行为的过程。幼儿园的管理文化会直接影响教师构建班级管理文化。只有管理者营造了自由、快乐、创造、自主的氛围,教师才能把这种精神带给孩子。

一、游戏精神:提升园长的课程游戏化领导力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园长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课程领导力。这样的课程领导力不是对教师命令、安排、检查,而是园长首先要将游戏精神贯彻到自己的课程领导力当中。怎样让教师感受到自由、快乐、创造、自主? 我们认为,这就要求园长做到行政无为、专业有为。

(一)行政“无为”,解放教师

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 而是放手并时刻观察,需要时再介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少命令、少检查、少评比。园长要尽量减少教师与课程建设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要做,形式上的东西尽量不做,让他们有更多精力陪伴和观察儿童;用观察、鼓励、沟通的方式陪伴老师,不要采用检查、评比、考核打分等方式管理,不在形式上把老师们分成三六九等;在课程建设中,不以上下级方式、命令方式对待老师。在民主管理的幼儿园中,才能出现“追随儿童”的老师。

(二)专业“有为”,引领教师

园长必须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首席。多观察、多交流、多鼓励,用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作为去引领教师。比如,在环境创设中,园长的工作重点从以前的布局和检查,转变为与教师研讨和共创,我对老师们说:班级的环境创设,无论是搬搬抬抬,还是出谋划策, 我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大家。老师们写儿童的成长故事,我们写老师的成长故事;老师们观察儿童,我们也同步开始观察老师;老师们分析儿童的游戏行为,我们分析老师的教育行为;老师们根据分析制订儿童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我们根据分析制订老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管理下,不仅青年教师成长起来了,就连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案例一:老教师的新思维

李老师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但最近她的表现让全园教师都惊叹:李老师大器晚成哦! 论文获奖、游戏故事获奖,这些成果对她而言都是专业生涯的第一次。_____这是因为园长评价导向的改变。以前的“好老师”总是那些能说会道、能演能跳的人,而现在的“好老师”是那些能专注于儿童的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她多年沉淀的经验,帮助她将有益经验梳理成为成果,她找到了自信,在即将退休之际,她体会到了专业幸福感。

二、游戏精神:,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力和执行力

在充满游戏精神的课程领导力之下,教师们真正感受到自由、快乐、创造、自主的游戏精神,进而,我们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力和执行力。教师在班级开始放手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

(一)放手儿童看得见

在教师放手后,儿童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在真正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才得以充分发挥。反过来,当儿童真正的生命状态得以呈现时,我们更多地看见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案例二:混龄混班游戏中的楼层示意图在我们幼儿园,有12 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以花命名的。在我们开展混龄混班游戏时,让孩子们可以走出自己的班级,到任意班级去玩,这时,很多孩子找不到回来的路,我们才发现,环境中缺乏孩子看得懂的楼层示意图。

其实,制作这样的标识很简单,但是,我们往往想不到。而想不到的背后是因为长期看不见儿童。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自由,这个很简单,但是。什么时候教师该出现、如何出现,就是困扰教师们的问题。

(二)解读儿童看得懂

从“看得见”到“看得懂”,除了陪伴老师一起多看、多想、多交流,我们还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观察策略: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笔下有记录、脑中有反思。

案例三:“滚”出来的发展为了把游戏活动的时间还给孩子,把游戏活动的空间还给孩子, 把游戏活动的权利还给孩子,我们在早操后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游戏活动的时间,也正是在这样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通过儿童的游戏行为去解读儿童。研究《“滚”出来的发展》就是教师连续三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大班早操后的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追踪观察和分析。

(三)有效支持跟得上

从“看得懂”到“跟得上”,靠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专业敏感性。我们在周林教授的指导下,和老师们一起梳理了支持策略,把握好三对关系:自由与规则、自主与控制、选择与给予。

案例四:测量沙坑

在紫罗兰班的.一次玩沙活动中,孩子们对挖沙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好多孩子挖了之后都在争论谁挖的沙坑最深。老师意识到,这个教育契机可以抓住。于是,孩子们回到班级后,老师问:“今天谁挖的坑最深啊?”孩子们争论不休。老师又问:“怎样才知道谁挖的坑最深呢? ”孩子们想到了要用测量的方式来比较。于是,他们寻找测量工具、商讨测量方法。下午,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去沙池进行了正式的挖沙坑比赛,孩子们用自己寻找到的工具测量沙坑的深度。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不仅看见了儿童,还看懂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从而支持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学习与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看得见―看得懂―跟得上”儿童之后,我们知道,游戏精神已经开始在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老师思想的改变带来的行动改变让我们惊喜:有的班级区角不再设计满满,而是出现了“留白区”;有的班级出现了“水晶城堡、对战基地”这样完全从儿童视角生发出来的区角。这样的改变不仅出现在游戏区角,更多蔓延到一日活动和班级管理中,在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墙面上,现在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自主”,“我的床位我做主、我的区角我做主、我的座位我做主”。

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目标是儿童,核心是教师,灵魂是游戏精神。我们选择了以游戏精神为出发点的路径,最终是构建出具有“求真”理念下的园本课程。我们把游戏精神植入我们的内心、深入我们的骨髓,并用这种养分滋养我们孩子的生活和生命,培养出“会玩的儿童”,培养出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儿童!

篇11:打造乡土特色 促进课程游戏化论文

打造乡土特色 促进课程游戏化论文

摘 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们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纲要》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根据《指南》,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运用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来融入本土资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自己的家乡。

关键词:乡土特色 课程游戏化

我园地处九里山下,有美丽的九里山、九里湖、白云洞、龟山汉墓等乡土资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饶有趣味的民间习俗,这些乡情民俗对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文化,包括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都无疑提供了优质土壤。将这些乡土民俗资源植入幼儿的课程,丰富课程的内容、呈现形式,可以使幼儿学起来就倍感亲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提高。我们希望幼儿在游戏中接触乡土民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之下,成为一个有民族根基的人,身心健康成长。

一、改造课程游戏化的方案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们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纲要》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根据《指南》,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运用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来融入本土资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自己的家乡。

1.将风土民俗活动融入课堂

在集体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教材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将民俗活动融入集体活动。如,玉米收获的季节,我们设计实施了《玉米玉米我爱你》的主题活动。师生一起用玉米皮编制《星星网》主题墙,挂上幼儿和家人一起收获玉米、做玉米食品的照片。在幼儿园的小农场里收玉米,在教室煮玉米、尝玉米、画玉米、说玉米。玉米秸、玉米叶、玉米皮、玉米粒又成了教师和孩子共同设计主题墙和进行区角游戏的材料。当地还有烙玉米煎饼的习俗。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烙煎饼,品尝劳动成果。另外,我们特别注意利用地方节日开展民俗活动。如:白云洞庙会、云龙山庙会、平山寺庙会,开展一些风土民俗活动,通过环境浸润、活动中浸润和情感浸润,来实现民俗文化的自然传承。在各班开展民俗课程中,我们特别注意资料的积累,设立了“民俗课程库”。将每个主题活动从预设、目标、环境设置等内容记录,以作为一手资料进行积累,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和使用。民俗课程根据年龄班,鼓励教师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这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类似的活动资源还有很多,老师们正在逐步发掘,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日益有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2.利用乡土资源创建区角游戏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设置基本上是教师依据活动室可利用的空间,用橱、柜将空间隔成大小不同的几块,摆放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活动区域的方式。原来活动的材料主要是幼儿园购买的成品玩具,因此,时间长了孩子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形成了某区域的创设只是一个摆设,经常出现没有孩子“光顾”的现象。

九里山下古战场,九里山上野花香,随着四季更换,我们经常将不同的、新鲜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周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可利用的资源。如春天的野花、野草,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蔬菜;秋天的种子、果实、昆虫等等。这些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区域独具特色。

3.一日活动环节融入乡土民俗

晨间活动我们带领幼儿在操场上玩《拍手背》、《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游戏;集体教育活动中,主要根据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我们通过“猫捉老鼠几更天”游戏使幼儿在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等各环节过度时,我们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进行。如“蚊子叮人”“石头剪刀布”“拉大锯”“指鼻子”等。午间游戏和幼儿玩“木头人”“红绿灯”“炒年糕”等游戏;放学前,我们和幼儿玩“东西南北”“石头剪刀布”“你拍一我拍一”等游戏。总之,幼儿在园的一天中,我们开展诸如此类的很多民间游戏,这样的游戏不仅小朋友喜爱,老师也减轻了负担,不用准备繁琐的玩具,还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课程游戏化的环境创设

1.区域划分――种植园和活动区

我园有80米长的文化长廊,院内南墙是种植园和80平方米全封闭的饲养角,喂养了各种小动物。种植园种植了玉米、大豆、花生、丝瓜、向日葵等四季植物,供孩子们观察。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的农田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游戏活动的机会,幼儿通过参与活动,知道各种植物来之不易,从而珍惜食物。孩子们通过观察所得的效果远远比老师单一地教或演示好很多。园内还种植了各种树木:柿子树、桃树、樱桃、梨树等,孩子在树下嬉戏,观察果实生长,其乐无穷。

活动区有沙坑、钓鱼池、走桩、登高、投掷、钻洞、平衡木、拱桥、沙包、废旧的瓶瓶罐罐等,还配备了大型综合玩具,孩子们在其中可以快乐游戏。

另外,幼儿园还有饲养角,幼儿可以在其中观察兔子、鹅、鸡等十几种小动物,与动物亲近。

2.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班级活动室

如,小班教室环境布置为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布置为“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编辫子。所需的扣子、毛线等材料都是孩子和家长一 起搜集提供的,环境的布置也是孩子和老师一起完成的。

3.发挥功能室的作用

美工、科学、图书、民俗作品展示等功能室。美工室经常展示幼儿剪纸作品。幼儿园还在走廊布置不同的'乡土民俗场景,一楼走廊展示民间故事壁画,让幼儿了解当地的民间传说。二楼展示民间游戏的玩法及图片,让幼儿感受民间游戏带来的乐趣。三楼民间艺术剪纸,陶冶了幼儿的艺术之美,不知不觉中让幼儿了解了家乡的民俗乡情。

三、课程游戏化的区域创设

1.结合乡土资源主题内容创设动态区域

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师生共创区域环境。如“九里乡土资源主题活动”,围绕主题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师生按不同主题将材料创建出不同的场景,或是白云洞,或是九里山古战场,或是龟山汉墓,孩子在自己创设好的场景中玩赶庙会、打仗、参观汉墓、解说汉墓的游戏,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

2.幼儿园常规区域活动的丰富和创新

幼儿园保留了常规的活动区域,并不断丰富区域活动的材料,创新活动的形式。如,娃娃家区域:增添了娃娃厨房、娃娃卧室、娃娃卫生间、娃娃客厅,与孩子的生活更加接近。手工区域:投放了各种串珠材料,如木珠、彩色珠子、铁制铃铛、珠子、塑料吸管等,幼儿依据材料的形状、材质可以穿出不同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建构区:增添了各种自制的建构材料,如木块、大盒子、小盒子、饮料瓶等。布衣区:增添了各种布料、布制的玩具。科学区:增加了珠子、豆子、袋子、筷子、夹子、粮食、盘子、动物模型、图形卡片等,幼儿自由选择空间更大,游戏的形式更加丰富。

四、课程游戏化的资源

一是植物资源利用。在专门开辟的植物区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如蔬菜、果子、树木等,为幼儿活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二是动物资源利用。如小蝌蚪、各种鸟类、知了、蚯蚓、蜗牛、蚂蚁以及家禽、家畜等。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产生好奇并提出问题,学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探索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三是自然界物质的利用。农村最多的泥巴、沙石、木头。这些都可以搬进“玩泥区”“玩沙区”“木材区”“构建区”等,成为幼儿游戏的材料。

四是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利用。“九里山、九里湖、白云洞、汉墓、汉城、煤矿”等。利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资源来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家乡,同时激发幼儿社会性与交往能力。

五是邀请民间艺人、家长担任助教,和幼儿一起游戏。建立专家库,邀请市、区幼教专家担任课程研究的顾问,定期来园进行培训与指导。发挥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力量,带动全体保教人员保证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六是利用网络资源,为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五、提高课程游戏化的能力

1.通过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通过乡土民俗活动的开展,使教师能系统地、全面地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获取更多的乡土民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创造能力。

3.通过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找准目标、把握方向,通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专家指导、观摩交流、骨干引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教师对游戏化活动的设计、实施、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能力,不断丰富课程游戏化的途径和方式,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

4.开展教师游戏化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的比赛,促进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篇12:幼儿数学教学的游戏化策略探讨论文

前言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非常不感兴趣,在课堂的学习中经常溜号、开小差,严重的影响到幼儿数学学习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幼儿的长远数学学习。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实现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游戏化策略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非常吻合,幼儿喜欢游戏,并乐于参与到游戏中,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游戏,将相应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能提高对幼儿的教育效果。

1.设计游戏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游戏化策略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游戏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确保游戏化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将相应的知识有效的融入到游戏中。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此游戏中,可以与数数教学进行结合。由于幼儿在幼儿园阶段至少需要会数100以内的数字,教师可要求一个个子较高的学生当鸡妈妈,另外10个学生当鸡宝宝,教师当老鹰,其他学生在旁边数数,在教师捉到一个鸡宝宝之后,应询问学生还有多少个鸡宝宝,通过采取此种游戏策略,能使幼儿快速的融入到游戏中,并且能全面的.提高对幼儿的数学教育质量,幼儿为了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也会非常努力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幼儿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实现幼儿长远发展[1]。

2.实施游戏

教师在设计完游戏之后,还应该科学的实施游戏。由于幼儿年龄小,只知道玩游戏,却不了解教师为何要开展游戏。因此,在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应提出几个小问题,要求幼儿边玩游戏边思考,并且在游戏玩完之后需要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小问题,而只有回答正确的幼儿才能参与到下一个游戏中。教师通过采取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以便于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使幼儿了解到如果不认真思考,将会无法参与到下一轮的游戏中[2]。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游戏的进度,避免游戏过快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也避免游戏过慢而影响到下一轮游戏的开展,教师通过有效的实施,能够实现游戏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使幼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3]。

3.对幼儿进行指导

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由于很多幼儿对游戏的过程不了解,在玩游戏的时候也无法高效率的进行,进而也会影响到幼儿数学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4]。例如,人员的分配,具体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等等,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能确保幼儿游戏进行的有效性,并且达到预期的游戏效果,促进幼儿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对于游戏中不理解的问题积极的向教师提问,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实现幼儿的良好发展。

4.进行游戏评价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与幼儿共同完成游戏之后,教师还应该预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评价,大体上教师应以鼓励学生为主,尤其是要表扬几个表现突出的幼儿,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5]。此外,教师还应带领幼儿进行总结,使学生了解通过游戏学习到哪些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应该对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检验,了解学生是否全部掌握,这样一来才能将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共同配合,促进幼儿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并且全面的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够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为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幼儿的长远学习和长远发展。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将其与游戏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在课堂上不再溜号、开小差,而是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在幼儿快乐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能使幼儿快速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水平,对幼儿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徐洁.幼儿园游戏化数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及思考[J].成才之路,2014(20).

[2]宋慧慧.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

[3]周琴.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再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4]李艳,赵娟,郑铭磊,赵月,谭雪松,刘静,庄新姝,亓伟.游戏化不能“失真”[J].早期教育,2006(12).

[5]孙艳清.小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研究初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2(11).

相关专题 幼儿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