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scg20010202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scg200102029”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共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摘要:“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下对“人”的一种关注,能够更好地解决“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文章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反思了“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层次教育特征较为突出,同时在层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良莠之分缺乏关注,使人文关怀失去了土壤,影响到了“人”的作用的发挥。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教育发展忽略了“人”的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未能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立足点应在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关注点在于大学生。然而,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关注的要点,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个体需要[1]。

(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掺杂功利性的评价因素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在关注“效果”问题。这种功利化的评价因素,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对学生所需要的东西缺乏关注,完全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去考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三)单元标准缺乏层次性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旧存在单元模式,完全从共性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当下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更希望自身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希望高校能够对学生予以人文关怀。而单元化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共性发展,不论是学习还是思想,都以共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一情况下,高校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使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丧失。在共性教育模式下,个体差异问题得不到充分考虑,强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要求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激起他们的反感和反抗,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2]。

二、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一)把握个体差异,加强对话教育

对话教育的关键点在于“一对一”的对话,这一模式能够针对个体差异,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人文关怀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教师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予以了解和认知。同时,在对话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得到了满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这样一来,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不断增加,双方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在活跃大学生思维的同时,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3]。

(二)去除功利化,强调实效性

实效性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通过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文关怀模式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个体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创造有利条件。功利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关注的是“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必须对其自身予以关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当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性,这就需要加强人文关怀,把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三)立足时代形势,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

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内涵在于把握并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围绕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立足于人文关怀的基本出发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对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困难,对其予以关怀和帮助,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格。同时,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对原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关怀,在满足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进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1):45-47.

[2]李文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途径研究[J].才智,2016(26):134-136.

[3]赵子琪.人文关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才智,2016(35):166-168.

篇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与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问题严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完善入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 者:翟丽萍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年,卷(期): “”(3) 分类号:G641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篇3: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论文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修养和道德准则。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处在一种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学生与家长、老师或是同学之间普遍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开展感恩教育,正是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来促成学生养成感恩的意识,培养学生增强爱心,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进而使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让大学生更加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承担责任,并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断求学的精神。其次,感恩教育契合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注重人文修养,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感恩教育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精华,对人类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因子。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进知识,也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平衡,积极面对生活。无论如何,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知恩感恩,都是其贯穿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边缘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主要是把重心放在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上,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课程设置里基本都没有直接涉及到感恩教育的内容,大多都是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口头性的引导内容,教育缺乏现实性,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感恩教育理念模糊,方向不明确

理念关乎着方向。教育教学的关键不应当是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应当朝着更长远的目标去努力。然而,由于教学引导的偏差,不仅仅是老师,学生眼中的感恩教育同样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提到感恩教育时,学生就想着如何在眼下为父母做些具体的事情,以彰显自己的孝心,提升自我的道德认知。教师更多的是强调“知恩图报”,要求学生遵规守纪,不辜负国家和家庭对自己的培养。然而,受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的影响,模糊理念上的感恩教育已经不符合中国培养全面人才战略计划的要求。现如今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全面性,拓宽思维,方方面面的加强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引导,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要全面贯彻,亲力亲为,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增进对感恩的理解,而不是把它当成作业一样只是简单的体会一下这种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进而失去其作为人生内涵的重要意义。

(三)教育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偏低

目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尚处在探索研究的初步阶段,教育方式继续沿袭了传统德育教育的习惯,主要以课堂讲解和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以播放视频和讲授故事的形式存在,可是形式依然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仅实践教育内容少,教师本身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自身表率性不强,本身就缺乏相关的素质修养,课程本身也就很难起到说服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有效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把教育搞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起到感恩教育的真实作用。

(四)大学生自身意志薄弱,主观能动性不强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的充分调动下,大学生的情感意识也逐渐趋于自由化,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得到加强,但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思想也变得严重起来。部分学生不仅不珍惜在校时光,还整天攀缘附会,对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感到理所应的,不仅如此,稍遇挫折还喜欢怨天尤人,感恩之心也逐渐得以丧失。在校期间,经常埋怨伙食不好、基础设施条件差。他们更多的是从自我满足感出发,一味索取不懂得付出,价值观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显得尤为混乱。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正当其时”,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利在千秋”。

三、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优化校园文化,创建感恩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贯穿大学生活始末最为具体的表现,是一所学校最为独特的写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教育影响力。因此,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也将直接决定着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高校加强感恩教育首先要创建校园感恩文化,从而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来熏陶和引导学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感恩文化建设,可以首先从形象入手,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感性上的认识,应充分利用板报画廊、电子橱窗、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站等传媒,让学生目有所及、耳濡目染;其次,以上率下,要求每名教师从自我做起,切实践行相关要求,以自身行为做表率,不仅要在课堂上加强感恩主题的教育,平时工作生活中也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要求,切实做到为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彰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适时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社会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行为的操作深入了解生活,充实自我人生,在这样的实践生活中学生就更容易尽早的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体验作为社会人的责任和意识。具体操作过程中,校方可以利用一切时机举行以感悟亲情、尊重教师等主题的感恩活动,诸如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制作感恩为主题的横幅、征集“感恩心语”定期发至校园网站、报刊等,以具体的行为活动培育学生感恩的情怀,教导学生要能够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进而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的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支教活动等,在具体的时间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从而增强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大学生们能够自觉的形成正确的感恩观念和行为。

(三)以考促训,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在以考核机制促进教学的现实情况下,要想使感恩教育取得持续、优异的成果,就该建立卓有成效的感恩考核评价体系。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地域环境、办学特色、教学条件等,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适宜的感恩教育目标,并建立多元化的感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对感恩教育实施量化标准,定期对学生予以考核。例如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中,制定学分制,用分数评定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和引导,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4: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论文

一、引言

高等院校进行对大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是社会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责任。而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完善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精神指导,也就是帮助大学生群体完善自身的思想认知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指向性引导。但是,相比较于社会,高等院校内部的基本组成结构相对还比较单一,所能够给大学生群体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的完善过程,对于高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给高校的学生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多变化的可能。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很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反思,从治理视角出发进行考虑,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完善现有的高校学生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为大学生群体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努力。

二、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重视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

在进行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培养出具有高尚理想、坚定信念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是进行该研究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求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总结出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情况。因此,可以看出,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高等院校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求在进行大学生群体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让整个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为充实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境界,帮助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教育策略的完善。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社会定期组织大学生群体活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上的一些实习实践活动,并设计一些难度不高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锻炼,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

在进行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过程中,要求能够充分把握重点,从整体上为提升大学生群体谋求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为大学生群体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呈现出的巨大变迁,高等院校在应对变革的过程中,已经展现出了力不从心的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全社会更大范围来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实现社会关注和高校集中管理的整体性融合,促进社会参与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例如,可以在进行高校大学生群体培养的过程中,邀请一些各个社会领域的集大成者进行宣讲和讲座,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好奇心,让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和榜样的力量,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快速成长。

(三)为大学生群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进行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工作的性格品质、大学生群体坚持持续进行学习工作的稳定品质、大学生怀有批判精神进行问题思考的辩证性、大学生群体面对挑战不放弃的挑战性、大学生群体为个人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进取性、大学生群体借助校园环境的合作性等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都是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与对策研究所要重点考虑的区域范围。与此同时,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发挥出作用,这就需要社会领域给予帮助。例如,通过开展面向就业的高校教育改革,可以从宏观上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对于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力武器。并在大学生群体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面向就业的高校教育改革,可以帮助大学生群体端正就业价值观,不断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群体能够具有持久的就业能力提供强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单靠高等院校,无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就需要全社会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环境的创设。

三、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问题

(一)社会参与力度还需提升当前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空间运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社会环节和高等院校教育模式脱节的情况,这就导致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难以形成一套完善的空间体系,难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教育模式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很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参与力度还需要提升。

(二)社会领域提供的援助急需提升

在社会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社会领域提供的援助力度不够强大的情况。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所制定的管理策略,也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这就导致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教育模式难以将真正的优势发挥出来,导致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教育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社会领域范围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援助力度还需要提升

(三)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情况和大

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存在脱节问题当前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接触层面并不明确。虽然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管理模式脱离学生实际,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模式完善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观以及知识实际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作用,也难以有效体现出来。

四、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缺失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升社会对于高校管理的关注度

为了解决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问题,在进行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提升社会对于高校管理的关注度,并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和相关教育理论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对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在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高校的实际特点,充分吸引社会的关注度。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就业价值观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得到社会的充分关注,保证大学生群体可以综合全面发展。

(二)明确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根本目标

在进行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只有帮助大学生群体完善了自身的就业价值观和应用理念,才能够保证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可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但是,在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往往存在着不注重吸引社会参与的实际情况,进而导致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观和实践应用观念难以得到来自社会角度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强化大学生积极的实践体验,在日常的高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观和应用观念,让大学生群体在接受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培养的过程中,磨炼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意识,促进大学生群体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为大学生群体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解决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社会参与对于大学生群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高校教育过程中,长期受传统文化和中庸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大学生群体往往难以接受社会的影响,往往只是根据高校教师的言行来进行对于知识的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就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就业价值观和实践应用思维。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解决治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的缺失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的各方努力,在高等院校范围内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高校教育环境与氛围,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观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高等院校可以和企业形成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鼓励企业进入校园中进行合作,让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校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有效提升。

(四)实现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整合创新

作为为社会输出高端质量人才的基地,高等院校在进行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更新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将高校教育模式和理论的教学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生群体通过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作用,形成完整的思想价值理念。从进行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实践应用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社会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主要发挥的就是社会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专业技能锻炼场地和机会的提供。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大学生群体的就业价值观和实践应用水平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进行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掘出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作用。因此,在后续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研究过程中,需要研究者不断付出辛勤的劳动,促进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社会参与对于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巨大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意识到,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才能真正的发挥出社会对于高校管理的促进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后续的高校管理中社会参与模式的改革过程中,重视参与模式的创新,根据大学生群体在新时代体现出的新的时代特征,发挥出社会对于高校管理更加重要的作用。

篇5: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论文

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激励管理必须注重提高激励的有效性,追求产出既定时投入的最小化,或投入既定时产出的最大化。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乏问题,必须充分重视教师年龄、社会关系及学习背景差异,积极协助教师制定和达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增强奖励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及时性,不断丰富和创新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培训形式,改善分配机制,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

论文关键词:激励效应 个性发展 公平性 民主管理

对任何经济与管理活动来说,效用产出都要以成本投入为前提,并以产出一定时投入最小化,或投入一定时产出最大化为目标,激励也不例外。我国高等院校无疑越来越重视通过激励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客观地说,很多情况下投入并未形成预期产出,普遍存在有效性缺乏问题。笔者拟就其成因与对策谈些管见,以期能为改善教师激励缺乏状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表征与成因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人本理念的逐渐确立,高校教师激励管理日趋强化和完善,但受手段简单化、内容同一化、时间固定化、学历标准化、成果数量化以及任职终身化等的影响,投入的产出效应总体仍处在较低水平。

1.发展模式千篇 一律,缺乏对个性化需要应有的尊重,制约了教师潜能与优势发挥,影响了学校利益与协调发展

(1)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惟博为大”风气盛行,教师没有博士学位,即使成果或成绩显著,职称和课题评审时也可能自然淘汰。这固然有利于改善知识与学历结构,但也会因此使得更适合自学成才者或被逼攻读学位,或干脆自认失败,在智力与知识浪费的同时,加大培训成本,影响教学质量。

(2)长期以来,职称晋升、岗位津贴以及其他奖励政策普遍倾向于鼓励国家、省(部)和厅级课题研究,忽视承担社会组织委托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惟纵向课题为大”有利于提高学校在政府评价系统中的地位,但同时也具有限制教师发展空间,阻断教育服务社会的负面效应。

(3)在无学历约束的条件下,职称评定“惟科研成果为大”,教学方面不仅缺乏严格要求,更有学校在申报材料上听任甚至帮助教师美化教学效果。有职称独立评审权限的学校虽设置了教学高级职称,实际上却并不真正认可其价值,也几乎没有开展评聘活动。片面的学术标准弱化了教师教学的责任、热情和积极性,致使喜欢并擅长教学的教师也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2.重视通过目标激励提高教师满意度与贡献度,但因目标本身设计不合理以及缺乏对个人目标制定与达成的关注,无法获得预期效应

(1)学校为激励教师会提出系列教学与科研目标,但教师并未参与这些目标的研究,其作为外在压力容易引起教师情绪上的反感甚至抗拒。

(2)管理者很少结合学校当前需要与远景规划,主动与教师深入讨论他们的个性特点、优势劣势,以及如何设定怎样的个人发展目标问题,并给出指导与建议,降低了目标选择的有效性。

(3)管理者通常只关心考评结果,很少主动与教师具体讨论目标实现的步骤、方式与方法,并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支持,影响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4)晋升、奖罚以及分配制度等,虽然有明确目标导向和价值期望,但因一味向学历水平和成果数量倾斜,抑制了教学成就与科研质量目标的高度。

3.奖励形式简单,针对性、灵活性和持续性差,导致激励投入产出低下

(1)奖励整体有效性的高低是多元变量的综合结果,要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协同。然而,目前学校奖励主要采取物质形式,至于精神奖励则不仅内容单调,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例行公事,走过场,如评先评优轮流坐庄,或谁评职称谁优先。精神奖励缺失降低了教师精神需要满足程度,而这又会反过来强化精神需要,导致物质奖励效应递减。

(2)教师具有良好工作表现,甚至取得重大成果,通常要等到期末或年终集中总结,统一表彰。绩效与回报长问隔期的“马后炮”式奖励,不利于将教师行为有效保持在学校发展需要范围内,也容易造成奖励本身形式化。

(3)提高教师满意程度以及工作绩效水平,就必须针对教师不同的生理、心理与满足期待,找准动机敏感点,并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和制度。然而,学校制定和运用奖励措施时基本上是“一刀切”,很少具体分析,差别对待。

4.评价与回报机制有失公平,致使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蜕变为负性力量

(1)现行职称评聘结合制度能激励教师按照高一级职称评定标准努力工作,但同时又可能窒息较高职称教师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在竞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导致较低职称教师晋升无望,消极沉沦。

(2)利益与机会分配以学历高低为标准,或以学术成果多寡为转移,对于扎扎实实做学问、兢兢业业搞教学的教师来说,极不公平,容易诱发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投机取巧的行为。

(3)受课题、著作和论文等硬性指标约束,教师通常难以获得高等级的岗位津贴,实际所得很可能低于同一职等管理人员,甚至为负,从而抑制科研的热情与积极性。

(4)较高职称教师即使无所作为,所获得的岗位津贴也要高于较低职称教师,换句话说,较低职称教师无论成果多么显著,岗位津贴都达不到较高职称的最低水平。这种岗位津贴设计无疑会鼓励消极,限制教师潜能的有效释放。

5.高校重视采取包括时间和经费支持、职称晋升与住房安置等在内的措施,激励教师攻读学位,对于短期培训和工作中培训缺乏必要投入

教师离职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少,教学过程中互帮互学的平台少,技能培训种类单调,且基本只针对青年教师。其实,与学历教育相比,非学历培训针对性与实用性强,时间灵活,覆盖面广泛,更有利于及时解决教学与科研中的问题,有利于把所有教师纳入培训激励范畴之中,有利于促进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一种成本小、收益大的投资活动。片面推崇学历教育不仅造成了知识激励投入高成本,也难以满足教师有效生存的需要,难以为学校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支持。

6.教师缺乏参与管理的机会,主体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差,导致学校目标、政策激励效应弱化

教师具有敏感的自我意识,不会盲目认同和接受冷冰冰的命令与硬邦邦的督察,随着民主观念的深入,教师更是日益重视自己的权利,希望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民主决策。然而,学校重大和长远目标的确立往往只是领导者理念、意志和智慧的体现,很少反映教师心声与期待,很难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难以激发教师奋斗的信心与热情。教师激励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主要是自上而下,而对于行政人员激励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教师更少有发表意见的渠道和机会,虽然偶尔参与考评打分,但考评情况不得而知,最终结果也是由主管部门说了算。教师被置于管理过程之外,必然使学校激励政策缺失教师的理解和认同,客观上难以形成预期的激励效应。

二、改善和增强教师激励有效性的对策

教师激励管理必须注重提高激励的有效性,追求产出既定时投入的最小化,或投入既定时产出的最大化。克服当前激励有效性缺乏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方面改进激励手段、内容与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年龄、家庭负担、社会关系及学习背景差异,在发展道路选择上鼓励扬长避短,殊途同归

(1)正确处理文凭教育与“边干边学”的关系。学校应继续推动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但基于自身或家庭情况选择“边干边学”,也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只要知识和能力发展能够达到同样高度,就必须一视同仁。而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科学构建一个行为结果或业绩产出评定标准体系。

(2)正确处理纵向与横向课题研究的关系。学校应克服片面强调纵向课题的倾向,重视塑造自身市场形象,强化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功能,鼓励教师面向社会需要,承接企业或其他组织委托课题,根据经费规模、社会影响程度将横向课题折算为相当等级的纵向课题,作为职称晋升和岗位津贴发放依据。

(3)正确处理研究与教学的关系。在这里,需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常规职称评定强调学术成果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出具体、严格和较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增强教学能力和业绩评估的分量;开展教学高级职称评聘,鼓励教学潜质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但必须为此专门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教学成就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使评估客观化、科学化。

2.积极协助教师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实现自我不断超越

(1)学校目标的制定应尽可能与教师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整体目标成为全体教师奋斗的目标,让教师将个人进步融人组织长远发展目标之中,感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2)对工作成果中个人贡献的体验是影响教师成就感的重要因素,而教师越有成就感,就越能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工作。管理者应给予教师独立担当工作责任,承担新的或更具挑战性任务的'机会,同时帮助教师克服困难,并及时反馈工作的进展与业绩。

(3)加强对目标实现的检查与考核,及时指出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而当阶段性目标达成的时候,就要及时加薪、赞美或表扬,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鼓励他们朝着更高目标前进。

3.增强奖励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及时性,确保有限投入能够赋予教师更大满足感和进取动力

(1)奖励项目设计与实施应针对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特点。青年教师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渴望尽快了解和适应教学与科研工作。奖励重点是给予他们较多学习机会,信任他们,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中年教师具有高度专业化人力资本,追求自尊、成就和自主,同时面临较大家庭与生活压力。奖励重点是给予其更多独当一面的机会,重视他们的职称与职务升迁,并为其解除后顾之忧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老年教师已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渴望受到组织与他人尊重以及建立对他人的指导关系,关注个人生命与健康。奖励重点是给予他们较高社会地位,重视他们的意见,提供更多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以及健康检查与度假疗养的机会。

(2)创新和丰富奖励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师需要设计出强度适当、全方位覆盖的系统化奖励模式,使每种措施保持较高效用水平,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实物或服务;可以一次发放,也可以持续支付;可以当前给予,也可以未来享受。精神奖励可以是口头,也可以是书面;可以是表扬、授予光荣称号,也可以是提供学习与发展机会。

(3)奖励的实施要坚持制度化,定期通过隆重、正规的形式奖励教师,也要注重灵活性与持续性,在有效利用广播、电视、校报、墙报、会议、联欢等方法及时宣传和表彰的同时,还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把肯定、欣赏有机贯穿在日常工作与交往之中。

4.强化民主管理,赋予教师主体感、被尊重感和成就感,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力与集体合力

(1)构建多样化民主管理通道,包括意见箱、、领导博客、代表会议、专家研讨、参谋咨询等,鼓励教师就学校发展阐述个人意见与构想,为改进学校工作献计献策。

(2)建立定期或不定期访谈制度,高层和部门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师之中,调查问题、征求意见并反馈以往意见处理的进程和结果。

(3)吸收在职教师进入教学督导委员会,使教学检查和监督成为教师反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而不是由退休人员代表学校对教师进行的简单监督。

(4)委派专业能力与责任感强的教师负责学科和专业建设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鼓励相关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共同的事业。

(5)隆重表彰提出重大且效果显著建议的教师,除颁发奖励证书外,还可以给予一定奖金以及提供优先晋升机会,让民主管理深入人心。

5.不断丰富和创新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且具有广泛性与持续性的培训形式,增强知识激励的产出效应

(1)提高短期脱产进修比重,使每个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有跟随国内外知名专家做访问学者,或到知名学校选修特定课程的机会,拓展知识领域和研究视野。

(2)结合教学与科研实际需要,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开展经常性、多样性的技能培训,包括普通话培训、板书规范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学艺术讲座、专家学术讲座、课题申报技巧讲座,等等。

(3)实现工作学习化,或学习工作化。采取有效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展示个人研究成果,了解学术动向,吸收前沿观点;鼓励教师在主讲课程的基础上,每隔几年开设一门相关新课程,同时积极参加教学比赛与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素质和能力。

6.推动评聘分离与竞聘上岗,形成职称与职位升迁双重激励

(1)严格职称评定标准,放宽职称评定数量,使教师获得职称晋升上的公平感,坚持因职设人、优胜劣汰原则,努力使教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2)各院(系)应根据自身规模水平、办学层次、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特点,按照合理、高效原则,开展岗位分析与设计,使岗位职责内容及任职资格要求明确、规范,保证竞聘上岗的可操作性与公平性。

(3)适度开放,鼓励外部教师按照相同规则参与某些特殊或内部缺乏适合人选的岗位的竞聘,吸引优秀人才,并形成激活组织的“鲶鱼效应”。

(4)加强契约管理,与教师签订任职合同,明确任期、目标、任务、权利、义务,合同到期,聘任关系自动解除。否则,竞聘上岗就只是心血来潮,最终还会流产。

7.完善分配机制,提高经济待遇的公平性,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

(1)基本工资晋级要考虑教师资历,也要有明确的绩效指标,避免简单熬年头的倾向。对于教学、科研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还可按照一定比例提前或越级晋升。

(2)拉开不同岗位津贴差距,使之真正体现岗位的重要性与价值,反映教师所承担工作责任与压力的大小。

(3)创收院(系)收入分配应向教师适度倾斜,增加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提高课时酬金以及科研成果奖励水平。

(4)考虑教师满足岗位津贴有关课题、著作和论文等条件要付出的代价,应扩大教师与同一职等管理人员岗位津贴的差距,或增加课题、著作和论文直补额度,保护教师的科研热情。

(5)教师不同职称岗位津贴变动范围应设计成适度交叉重叠,使处在较低层次的教师保有希望,积极进取,又使处在较高层次的教师维持必要压力。

(6)对那些教学与科研有突出成绩,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别教师,可以奖励住房、汽车等高价实物,以回报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形成巨大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