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分析XX

惊鲵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分析XX

【简介】感谢网友“惊鲵”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分析论文(共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分析论文

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分析论文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具备较强艺术性和张扬性的课程,色彩实验课要求学生在对美术理论知识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对高职学校来说,色彩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巩固审美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该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学校基础教育色彩实验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的开展方法。

关键词:高职美术;基础色彩教育;探索

色彩的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课程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通过色彩的教学和色彩的实验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职学校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职学校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应用能力。

一、当前高职美术基础色彩实验课程分析

美术课程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色彩课程是美术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和辨别颜色,还要让学生提升创造力和感受力。但是,当前我国部分高职学校的色彩实验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的方法上还是理念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理念上,高职学校的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认为美术色彩教学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相应知识。这种理念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按部就班、千篇 一律地教学:首先介绍色彩及其应用;其次介绍色彩之间的联系和搭配;最后通过展示色彩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色彩实验课程是要学习什么内容。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忽略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与探究性,导致部分学生只会临摹、写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创作,缺乏创新的`能力,作品千篇 一律。在教学方法上,受到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按照教材讲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按部就班地实验,以探究色彩之间的变化,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难以开拓思维,创作出更新颖的作品,不利于高职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

二、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的探索

1.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要更新色彩实验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师要明确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有效地开展色彩实验课程教学,不仅能帮助高职学生打好美术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创造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摆正观念,不能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为出发点,而要以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在色彩实验课程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节、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色彩实验教学课程,让学生积极动手,亲身体会色彩原理能够产生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多运用对比、参照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要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色彩实验课程教学,从优秀的教学案例中汲取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实现自我和教学的同步提升。

2.理解基础性与艺术性的联系

在高职美术基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理解美术基础色彩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和艺术性的联系。美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目前,高职学校的美术基础教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运用能力,这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在学生运用美术基础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能在写生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寻找创作的灵感,真正实现色彩实验课程基础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3.科学设计课程、加强色彩训练

在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教学中,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对应的教学模式,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为重点,优化色彩实验课程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在实验课堂上,还是在实地写生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保持和学生的平等沟通,多和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和真实的感受,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引导者的身份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其审美能力。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要对学生加强色彩重构的训练,制订相应的课堂计划并实施,让学生对色彩和色彩重构了解得更加清楚、贴切。教师要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差别,了解每名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色彩应用能力,对症下药,逐步提升,帮助学生克服在美术基础色彩实验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强讨论和交流,实现学生基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步提升。

结语

高职美术基础教育色彩实验课程当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者一一解决。高职教师应该明确色彩实验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这个中心,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色彩实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亮.高职和本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现代职业教育,(5).

[2]张滔.提高高职基础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路径探析.才智,(19).

[3]孙宝斌.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课程教育研究,2017(4).

篇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摘 要:文章就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成效性问题,提出现代教育理念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实践中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导致高师音教改革成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并对音教改革历程与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高师;音教改革;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性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随后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开始实施,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也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学术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文章与科研课题也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与成绩。然而,这离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直接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关注和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践行于音乐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位高师院校音乐工作者的职责。

一、现代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观念,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1]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家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的对教育未来发展的认识理念。它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现代教育理念为我们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发展的课程观,多元、科学的评价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等等。这些崭新教育观念呼吁现代教育应培养人格完整、素质全面,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去完成与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承担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显然应当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将其渗入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历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改革的作用是弱位的。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开始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那时,学术界就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不同特质进行争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提倡音乐教育师范性,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特质的层面上的学术争鸣,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在努力找准自己定位阶段的不断探索,明确了高师音乐教育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办学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理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术争鸣中,缺少国家、行政和教师的积极而有深度的参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和教师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态势。

90年代,国家出台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修订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音乐教学法课程,增加了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拓展了公共课和教育类课程,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严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在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院校进行了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现着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由于受高师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不能把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观,很好地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故改革成效不尽人意,也未被推而广之。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实施,把高师音乐教育又推向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高校从基础教育改革中看到了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过去不被看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立即成为教育学科的朝阳产业,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场地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从此高师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解决扩招后所需的基本教学设施与师资等问题。对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对象的教改态势关注减弱,无暇顾及高师音乐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扩招的十年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不管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评价机制、教材修订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因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从高师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领域出现滞后与偏差,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国家颁布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义,把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实践环节。必修课:强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体现了课程学科化。选修课:分限选课与任选课。限选课突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任选课涵盖了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音乐历史文化类课程,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音乐创作类课程,美育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地方和学校课程激发了学校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为传承本民族与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实践环节是我们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每一类实践都是我们培养目标的综合展现,也是我们修订培养目标,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从国家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来看,它是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案。尽管还有待完善,但是它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根据课程指导方案的意见,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结构修订。然而,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各院校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结构上做了改进与修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旧老一套。从表面上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问题是,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关注的对象是什么,教改将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多数院校的改革内容主要是课程整合,教学形式的改变,拓展社会人文类课程等方面。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因此,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几点:

1、在课程整合中,多数学院较少考虑整合后的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地区在课程整合上,不是简单进行繁、难、偏的删减,就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成,而从破坏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使学习者更加困惑。

2、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中,理论课教学,除了有的学校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外,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格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把技能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较少强调和关注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以及较少对怎样用技能技术去表现作品等问题进行探究。

3、在社会人文类课程拓展方面,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做了增加,但课程种类和课时较少,选择范围较小和实效性课程较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发更少。

4、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学生走向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学与技能实践组织甚少,实习、见习的次数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回家自主进行。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较好地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

四、改革实践中的建议

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改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教师是实现教改目标的重要载体,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是关乎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之因。怎样做好现代教师的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显得至关重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未来音乐教师。毕竟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新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深入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谈几点建议:

1、课程整合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从主讲者变为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求知的兴趣。这些观念的建立是实现课程整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原动力。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它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整合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与基础音乐教育课改的异同性。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体验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高师音乐教育属教师教育,它必定具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因此,在课程整合中需要尊重各学科的逻辑关系,开创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如: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就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否可以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渗入综合音乐文化类知识,辅以优秀音乐作品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系。改变原有枯燥、乏味、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与学习程度上,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能承载后续课程的基础需要。

2、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应考虑学习者在有效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专业基本技能,有一个适应基础教学工作需要的基本标准。根据要求组织该学科教师到基层学习、研讨,以制定合理、适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体课组织学生对技能课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做好思考引导和问题解析的相关资料,学生做好提问资料和学习笔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职前培训中感受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以单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形式。那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未来基础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小组课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注意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准确阐释与良好示范。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应贯穿对学生在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学生探讨如何 “奏”、“ 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或练习曲,而不是纠缠于技能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高师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排头兵,因为,它具有优于基础音乐教育开发此项课程的优势与基础。可与基层音乐教师共同探究和开发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类课程,促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基层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播者,其辐射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师音乐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进行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在校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后,才会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

4、教学实践是学生走向准教师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的过程无从谈论教学。同时,从体验和经验中学习,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形式。因此,教学实践应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如:一年级需要设立见习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一次的见习中,他们将深切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职业所需的扩展性知识。在高年级的实习期,应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公开课、讨论课的教学实习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实践体验” [3] ,培养学生修正和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技能实践中,应重视组织讲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激情。加大学校与社区的艺术实践机会,重视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及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运新衰,系于教育” [4],教育成败,系与教师 ,教师成败,系于理念。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从政府重视、学校实施,有效推进教师职后培训。只有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此外,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转型、升级等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服务意识减弱,对改革势态的关注严重不足,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引领者势态被削弱。高师音乐教育只有重树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发展的改革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地融入到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层面上来,培养更多新型、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论大学的教育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3]钟启泉.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 中国社会科学报, -03 -04 (00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 2010,12.

篇3: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已经整整一年了,我校作为全国首批实验区体育样本校,在一学年中开展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实验情况做一全面总结。

一、学校概况

我校现有19个教学班,1000左右学生。学校体育教研组有“两老两青”四位教师。“两老”从事一线体育工作40载,分别担任迎泽区体育中心教研组正、副组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两青”积极上进,勤学好问,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现正在进修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是我校体育组的一大特点,老教师的“传、帮、带”与青年教师的朝气蓬勃,接受新事物快,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能有幸成为体育实验样本校,这对我校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更快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是对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鼓舞和鞭策。为此,我校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工作,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有教导处、体育教研组、后勤参加的领导小组,聘请本省教育、心理专家、体育教研员,参与实验、评估工作。添置了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器材,配备了电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一年级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实验之前,我校代霞老师参加了XX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区)培训会,XX年4月参加了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关知识。学习后,她与教研组的全体成员经常进行学习、讨论、研究、交流,认真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从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技能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无意识心理与有意识心理高度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意向心理活动,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实践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正逐步由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教与学转变,由重在启发答向重在启发问转变,由重在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师个性化转变。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作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

三、实验实施与体会

1.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材内容。

(1)对《教师用书》教材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

我区被确定为实验区后,首先选择了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师用书》,对书中的教材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指导组、教研组、实验教师的反复研究、交流、实践,我们感到《教师用书》的教材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如依据身体健康领域“水平一”目标的要求,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会“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体育健康手册》中设置了身高、体重测量记录和“等级评价”专栏。测量记录表每人一张,学期开始时下发,每学期收两次(测量2~3次),除集体统一测量、记录外,学生还可与同伴、家长协作进行不定期测量、记录。通过教学、实践,反馈数据表明:学生学会了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等级评价、记录的比例分别为96.8%、94.7%。在强化学生关注自己生长发育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和认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此教材是切实可行的。

(2)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用书》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为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我校除选用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内容外,还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性别等特点,选择了具有改进学生健康和增强体质实效性的内容,如小排球、滚铁环、小四项(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迈大步)等内容。另外,我们为了符合学生心理要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开学初设计了体育兴趣调查表(如表一),每月初进行一次兴趣调查,学生在自己最喜爱的项目栏内打“√”,然后教师进行数据整理,根据结果对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调整。以九月、十月、十一月调查结果为例(表二),前两个月学生兴趣变化最大的是游戏与队列,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多组织学生喜爱的游戏。大多数学生不喜欢队列,而队列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进行教学又不行,教师便通过丰富教材内容,逐渐引导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十一月的数据表明改革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如在“排队”实施中,老师首先用树枝、绳子做比较高矮、长短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身高,并鼓励学生尝试按大小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教师进行编号,最后让相邻的同伴互相认识,交流感情。整个过程还伴有轻松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结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排队”的速度比以前由老师一个一个地安排位置快了许多,学生们不仅很快记住了自己的位置,还能帮助相邻的小伙伴找到位置,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

2.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选择了新教学内容,许多一线教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在全新的领域目标前已显得力不从心,在研究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方面更是束手无策。这些都唤起了我们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大胆实验,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决定对教法、学法进行改革。

首先对体育基础常识进行了实验改革。如在实施“正确身体的坐、立、行姿势”时,安排两个班选用不同的教法、学法,然后进行对比(表三)。

实验班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在新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并帮助同伴纠正错误动作。对比班的'学生则在典型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模式中被动地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不仅没有兴趣,而且更谈不上说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与同伴合作学习等等。

其次,注重学生学法的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合作、创新意识,鼓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跳单、双圈”的实教中,我们根据低年级学生兴

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采用游戏的组织形式,使教材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首先学生结伴来到小动物乐园,做完健身操(模仿操)后,去参加小动物运动会(单、双脚跳比赛),然后在老师适当的引导下,利用自制绳圈(直径30公分、可随意调整、有弹性、能进行多种活动)学习跳单、双圈。学生通过自我尝试,互帮互学、反复实践、展示交流、创新拓展,不仅学会了单踏双落动作,而且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改造器材创编自己喜爱的游戏,如“跳皮筋、跳短绳、跳长绳、抓尾巴、网鱼、猫抓老鼠……”孩子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个性得以展示,激情得到渲泄,心理得到满足,合作得到加强、身心得到发展,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体现了现代教学为学生“授之以渔”的改革思路。此外,练习中还体现了分层教学,通过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场地(单、双圈不同组合、不同远度)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起点和发展的余地。

3.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改革评价方法。

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什么,怎样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延续多年的体育考核方法,强调测验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量化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过激励作用,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消极影响。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反映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的目的。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对体育课程评价重点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二)年级体育课成绩综合评价记录表”(表四),开学初,向学生说明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划分小组,让各小组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以便相互了解,掌握组内每个成员的情况,为小组评价打好基础。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认识与知识、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采用自评、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的评价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分组对每个组员进行互相评定(对有争议的则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就高不就低的方法),最后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进步幅度及自我评定、组内评定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对进行幅度大,表现尤为突出的或身体的缺陷及其他情况的学生写出简短、激励性的评语。另外,让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关注孩子的学习、发展。调查数据统计:下发评定表159份,回收150份,其中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加管理,并增加体能训练及意志品质培养的102份,占68%,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进行评价的24份,占16%,没有意见的24人,占16%。

关于对学生的学习评定工作,我们还在反复实践,修改完善之中,希望得到专家,同仁们的指正。

四、实际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我们力求改革,想理性、扎实地从事教学,但由于领悟课改新理念的程度不深,对学生认知估计不够,有时还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2.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有的人对课程改革不能理解。

3.一线老师缺少改革的具体指导,不知道怎样去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4.课程改革后,工作量加大,相应的人员编制不能及时到位,课程改革实验质量得不到保证。

总之,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方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会满怀热情,以万马奔腾之势投入到课改的最前沿,本着“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认真地理论联系实际地用我们的智慧和才华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教师用书的修订提供最切实的依据。

篇4:中职学校色彩基础教育初探的论文

中职学校色彩基础教育初探的论文

学生的色彩素养直接关系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理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考察、研究、理解,就会眼界开阔,论文联盟http://底气充足,学习起来也就如鱼得水。文章探讨了如何在中职学校进行色彩基础教育,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放飞想象,还要从色彩基础理论升华到艺术体验。

色彩教学;色彩素养;基础理论;艺术体验

1、从感性的启迪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美术教育课来讲更为重要。学画是一种感性成分颇多的活动,因此不如从感性的启迪开始,让学生们带着兴趣从实践做起。

同学们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后,会积累一定量的感性认识。虽然这时的感性认识还不够完善,但毕竟是他们从第一手实践中得到的,是非常宝贵的理论雏形。同时,还需要让他们自己动手总结出来,以便于参考。比如,怎样协调好大色块与小色块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关系,分清光源色、条件色、固有色的应用,弄明白物体的冷暖对比和写生色彩的一般变化规律。怎样处理好近处与远处之间的前后关系,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色彩的强弱变化规律,写生色彩的空间关系等,如此这样那样的问题又会引发很多很多他们自己的经验。学生们从作品的成败中得到了经验,把它与书本的理论条文加以印证后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理论法宝。这样,他们就可用自己的东西去指导实践练习,做到手脑充分地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学生们就完全把握住了色彩课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教师应该适时的加以引导,提出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要求。如:怎样观察事物才能有效提高你对色彩美的发现能力?怎样去看绘画对象才能提高你的敏感度?怎样将你模糊感受到的美加以清晰化、条理化?怎样去组织与处理各种美的色彩关系?怎样去创造一种视觉征服力强的色彩境界?那么学生又会进入一个新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2、让学生放飞想象

根据研究学生艺术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得知:人的视觉感知能力对于绘画学习最为重要,艺术形象或作品创造,没有一定想象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大家在作画过程中,多留一些空间给自己,观察和分析它们的形状、结构和色调等,想想该怎样画如何画的问题。

大家在学习临摹色彩范画的过程中,我想作为美术初学者,都应该值得提倡的,临摹原稿色彩的优点,取长补短,为自己实际作画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需要纠正的误区是,在我们水平还有待提高的学习阶段,我们不要太拘泥于“范画”的一些客观东西,要知道“范画”作者也是一蹴而就的感觉。我们临摹范画就没有必要也去那样模仿,而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色彩关系。至于一个实体像不像,我们没有必要那么讲究。如果那样,也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初级的学习阶段,对于“全因素”的色彩,还没有能力去理解吸收各种造型艺术作品的艺术特征。一些作画者往往存在一个平面的概念,以为实物的颜色是何颜色,就在画面中也表现出色彩,往往画面平面,没有形体感。这也是初学者普遍易犯的错误,也体现了作画者没有很好地把素描关系运用到色彩中,这就需要素描关系与色彩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有必要重申一些极为重要的色彩理论。

3、从色彩基础理论升华到艺术体验

我们要理解色彩是由光而产生的,光的照射让有颜色的物体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同时也正是光的作用,人的视觉对色彩有了感受。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不同的物体表面质感不同,在光的作用下反射出的色彩必然不同;因为人的视觉感受能力不同,对色彩感觉也存在差异,进而,人的视觉心理对色彩就存在着不同认识与选择。物体呈现出的色彩有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物体本身的固有色,是指在日光照射下物体反射出的颜色。其次是光源色,它是光源本身的色彩倾向,不同光源照射在同一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第三是环境色,是指物体所处环境的色彩,他是由环境色光的影响而产生的严肃,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

首先,我们要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所谓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它是决定画面色彩的主要原因。我们平时看到的色彩世界,正是由于这三要素的变化与组合,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景象。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感受与认识正是基于对这三要素的不同认识。

其次,对色彩混合的认识。不同色彩经混合后,得出新的色彩,这是非常浅显的常识,我们无需让学生死记色彩混合后所以规律,但对三原色的不同混合所获得色彩以及色彩混合后大体色彩倾向要让学生理解。

再次,是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组合所产生的`美感,离不开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我们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直觉敏感。然而,要始终以色彩原理为基础。

绘画学习与学生的情绪也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审美的知觉,就是一种情绪的知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从作品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开始的。色彩的体现更有说服力,在作画过程中,情绪对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作品如何有感人作用,就在于它的吸引力,如何把作画者引入,这就要求先调节自己的心态,稳定情绪。让我们得去“喜欢”它。

色彩的临摹、写生以及默画有机的结合对于迅速提高自身的作画与理解能力有明显作用。写生画的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意注意等有很好的作用。命题画(默画)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以上的能力最终要由临摹为基础。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感知、观察、想象等方面的心理过程都离写生、命题画存在一定距离。这就要求大家把色彩的临摹、写生与默画结合起来。在临摹阶段,作画者应该有一定记忆与思考,看范画如何表现光及环境对物的色彩产生的影响。在写生与默画中,心中一定要有底。不是说心中一点“东西”没有,而应该把自己平时临摹记忆的东西拿出来。对比实体的色彩与范画色彩的差异,并很好的结合。作画者也必须得掺入自己的意识,仔细的研究色彩其中的奥妙。为需要去“处理”画面。这样反复练习,对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总之,色彩教学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对色彩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情感表现力,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科学的色彩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华丽的色彩,去体会生活之美!

篇5:应城市-学年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

应城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

我市自9月启动国家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在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创新、校本研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省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开创了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加快我市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进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依据《应城实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从9月起,全市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四个年级的全学科同时启动课改实验工作。随着我市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以及孝感市各县市区实验区的相继启动,各部门各学校应进一步做好课改实验的.各项工作,发挥省级实验区的先行示范作用。

1、在前期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国家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验证工作,并分别拿出验证报告。

2、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探索课程发展机制;根据地域特点和办学条件开发多样的学校课程资源,将学校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研制学校课程标准,形成学校课程系列,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地编写出《应城实验区校本课程案例设计选编》。

3、积极开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改革。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各校要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标验收活动为契机,探索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探讨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关系,完善《应城市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标验收评价标准》。

根据新课程重视实践与实验教学的要求,各中小学要加强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及体育、艺术、劳动与技术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提高其使用效率,促进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逐步建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要尝试建立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成长记录袋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发展。对教师,要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学校,要尽快建立新的评价制度,促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均衡发展。

5、为引导新理念在实践中能向纵深方向发展,要逐步建立新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一支具有新的课程理念和研究能力的课程管理和教学研究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

&nbs

[1] [2] [3] [4]

篇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学研究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学研究计划

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各学科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为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学研究,使教学研究真正成为推进新课程实验的有效途径。现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思路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以抓常规为载体,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 台阶。

二、总体要求

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的'实验的实施。因此,学校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卜; 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即:角色转移,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员要转变角色,深入课改一线,和教师打成一片,成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重点转移,把学校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新课程实验上: 目标转移,把教学研究目标转移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方法研究新课程改实验最需解决的问题,验证新课程标准,扎实推进新课程实验。在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组和学科指导组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一个由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直接抓,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具体抓,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新课程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三、具体制度

1、设立新课程研讨活动日。各教研(备课)组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F周教学内容”为重点的教学研讨。各教研组活动时要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2、建立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情况听课制度。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学科指导组长、副组长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学研讨,进行新课程实验调研。(学校行政人员、学科指导组正、副组长每周听课至少2节,学科实验教师每周互相听课不少于2节。)

3、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教育改革创新”论坛,安排好有关人员向学科教师作学科课改或教改专题讲座。

4、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学校的实验工作,各学科指导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会。

5、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含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实验教学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学校将采取有效方式对“五个一”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6、每学期举办两次“教师与骨干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者)的对话”。

7、开展“优秀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活动,组织近5年参加泉州市、省课堂教学评选获奖者上新课程研讨课、或对新课程研讨课进行评点。

8、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学期一次。

9、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为教师交流经验、沟通思想、探讨问题提供机会。

10、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校级学科课改实验论文评比、一次教学案例交流、一次学科说课比赛;各学科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从中评选出优秀课例赴市参赛。

11、学校教研组长要做到“五个一”,即每月记录一个典型案例,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做一次校际课改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独立主持一次课改沙龙活动、写一份“基地校”新课程实验情况评价材料。

1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校将继续抓*已有开展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推动新课程实验。

四、条件保障

1、政策: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价、督导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办法,以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经费: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设立学校课程改革实验专项教学研究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需开支,主要用于学校的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现代教学设备的配备、编印资料、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3、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关工委、家长学校、社区职能部门的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社会各界支持课改,创设浓厚的课改氛围。

篇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及启示论文

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点及启示论文

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建构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而生成的,学习者通过材料或他们的活动经验将他们已有的观点与新的观点相连接,进行知识的建构。《国家课程框架》引入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生观点的建构与重组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本质特性。印度的新课程改革主张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询问、探索、讨论、反馈中进行学习与知识的建构,学校要努力的提供这样的机会。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要精心为学生挑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学习任务与问题,从而使他们充分发挥其学习的潜力。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将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构建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丰富课程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弊端较多,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国家课程框架》中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日常的活动与练习将是评估的主要方式。本次印度课改倡导改变过去以考察学生背诵教科书为主要目的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兴趣、问题解决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评价方式要打破过去以考试作为主要形式的局面,鼓励小组工作评价与学生自评。同时对考试试卷的内容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试卷考试的题型半数以上设置为多项选择。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观察等,将定性评价与分数等级相结合,共同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说明。

三、印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程内容的选取要体现民族性。印度自独立以后便着手建立本民族的基础教育体系,一方面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注重传播本国语言和文化传统,这使得其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能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潮,又能体现本国民族文化的特色。我国与印度同属于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长期以来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注重吸收与学习发达国家的文化教育发展经验,而忽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挖掘与开发,不利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学习印度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设置的这种模式,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课程内容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

2.注重课程实施的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是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方式。课程实施的效果深受教材、教师与教学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印度政府首先从教材入手,在每次课程改革之前,各地教育委员会组织专人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制定;其次,在中央到各邦设立教师研究与培训委员会,进行教师职前与在职培训;最后,各邦与各县积极的提供各种教具与教学设施,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操作黑板计划、免费午餐计划、县初等教育计划。我国与印度国情相似,西部偏远山区教师资源的分配仍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印度的这些措施与方法,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3.加强对课程的理论研究及资金投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就开始注重对本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理论的研究,印度政府认为对课程理论的研究是制定课程计划的基础,缺乏了课程理论研究这一环节犹如无源之水。我国在新世纪之初集中了一批学者、专家与一线教师对课程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距离系统的、完善的课程理论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探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联系校外专家与学生家长有步骤的开展课程实验,以促进课程理论的更新。政府需进一步要提供资金上支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这一环节,严把课程项目的申请与资金的使用这两关,并定期进行监督与考核,尽量避免培训与研究形式化现象的出现。

篇8:分析美术课程的整合革新论文

分析美术课程的整合革新论文

桂林师专美术教育专业从1985年开办以来,培养了众多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成为广西美术教育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并在探索新型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力度,提高了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从而对处于转型时期中的高专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我们结合教改项目《转型时期高专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多向适应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思考,仅在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的整合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前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颁发,标志着中国美术基础教育进入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年 12 月,“艺术教育与文化理解”亚洲地区会议在北京举行,艺术教育促进会秘书长章瑞安在其《中国中小学艺术课程概况》的发言中指出:“在中小学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着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些弊端日益凸显,并制约着艺术教育教学的进展。我们正经历着一次最深刻、最广泛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地重视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可见,中小学课程改革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对于高师美术教育来说,改革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具体落实国家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的要求时,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目前面临美术师资紧缺、教具资源匮乏的现状,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而配备了美术教师的学校,常常由于其他课程的师资缺乏问题,而安排美术教师同时承担多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任务。

我们在制定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前瞻性,针对农村中小学的人才需求前提,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新时期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需求。

二、更新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为人才培养新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桂林师专是师范类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宽口径的人才,这就对原来划分过细的美术各学科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整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观念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性思考与实践。

1专业口径的拓宽

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过分注意专业性、范围狭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大部分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最终并未走向中小学教师岗位,而是面向其他的实用美术甚至是非美术类的岗位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开设更多的任意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的需要。

2课程结构的调整

应该说,我们此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专业领域的培养而忽略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方面的培养。这导致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师范生的优势没有突显。

(2)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由于师范生既要学习专业类课程,又要学习教育类课程,所以,没有足够的教育实践训练的时间,教师专业化体现不明显。

针对以上的问题,课程调整的第一步是整合美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科中各专业的学习要减少纵向的“深度”,增加横向的“宽度”,尤其是对大三以后“专业侧重”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其次,还要重视文化和审美教育课程。桂林师专提出了“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公共艺术部,开展对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此条件下,可以考虑为美术教育专业增设“美术鉴赏与批评”、“文化艺术名着导读”等多门培养审美素质与文化修养的课程。另外,对师范生来说,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编排的重中之重。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增设和拓展教育理论课程。第二,健全和规范教育实习课程。第三,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3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师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理念及综合素质的形成,这要求教师在课程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一,眼光不能局限在课堂内,应多增加课外学习、参观、考察、研究的机会,使学生的眼界、见识更宽广,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形成。第二,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美术文化修养的培养。第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发表、阐述自己的感受、见解,使其形成评价能力。

4教师教育风格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组织讨论式、辩论式的教学,以及自学阅读、调研、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风格首先应当包括说话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充分表现自己的学识、才能、情操和意志的关键条件。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能否促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合教改课题,进行专业课程整合的重点改革

1一专多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桂林师专美术教育专业采取“2+1”的办学模式。在学生进校的第一、二学年,采取多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头两个学年开设美术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包括美术各画种的基础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美术教育专业横向方面的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的第三学年,由学生自由选择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进行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工艺五个方向的课程学习,以加强专业领域的纵向技能的深造。

2教师技能的培养课程开设

传统教师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三笔字”和简笔画方面。针对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开设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硬笔线描造型等课程,并成立了学生书法协会,定期举办书法展览和竞赛,以加强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因此,我们除要求学生通过国家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外,还专门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使学生能够胜任新的教学环境。

3教育教学和美术理论课程的开设

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们完成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学习,以加强其理论修养。

4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

美术教育实践课程包括学生的见习、试讲、实习三个环节。首先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见习。然后再对其进行讲课的考核,考核过关后方能进入实习阶段。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驻各中小学实习。

篇9: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3000字

《鉴赏《布达拉宫《

摘要: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构建,重叠而上,层层递进,殿宇覆盖了整座山,形成巨大的梯形建筑群,雄伟而壮丽,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关键词:布达拉宫,西藏,宫堡式建筑群,佛教圣地,政教合一

一、布达拉宫的雏形

布达拉宫的建造与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密不可分。相传13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楼群一侧为藏王的寝宫,中间宫殿的顶部建有佛塔,另一侧是后宫。在后宫与中间宫殿之间架有四层楼高的铜铁铸空中廊桥。那时布达拉宫的三大建筑,均通体粉白,耸立在红山上显得圣洁而雄伟,藏民们都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布达拉宫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但后来因宫殿遭雷击引起火灾和战乱,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白宫逐渐废弃。公元9-17世纪八百年中,由于西藏长期的政治割据,以及历代的萨迦,帕竹,噶玛政权都未曾高都拉萨,白宫一直未能重兴,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藏传佛教噶当教派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教派楚布噶玛巴德辛协巴,格鲁教派始祖宗喀巴等不同教派代表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等佛事活动。17世纪中叶,蒙古和硕特部首固始汗领兵进入西藏,推翻了噶玛丹琼旺布政权,于公元1642年,由五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拉萨又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的中心。

公元1645年,五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并将政权中心移至布达拉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五世**喇嘛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于1690年至1694年主持修建了以五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配套建筑群,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

二、布达拉宫的重建与增扩

十三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喇嘛圆寂,1934至1936年间修建十三世**喇嘛灵塔殿,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从17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至此全部完成。

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历史,布达拉宫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建筑占地 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米,大小房间二千余间。布达拉宫作为作 代**喇嘛的冬宫居所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内部主要由**喇嘛宫 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布达拉宫白宫顶层为**喇嘛宫 殿,分东、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喇嘛的生活起居处,书房,经堂等, 又有议政、会客等场所。布达拉宫内拥有包括**喇嘛灵塔殿在内的各类佛 殿38个,还有规定拥有175名僧人的殊胜僧院一个,主要从事**喇嘛的 佛事活动。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三、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现存布达拉宫的设计、布局、材料、工艺、装饰等均保存了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历史原状,真实性很高。布达拉宫的建筑成就与其建筑一样举世瞩目。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它各宫殿的修建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布局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也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其主楼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 组成。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公元七世纪到公元二十世纪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古代藏族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干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独特的布达拉宫又是神圣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俨然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篇10: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进与实践论文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进与实践论文

摘要:仪器分析实验是仪器分析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其突出的特点。如何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果,对学生学好仪器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基本问题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现有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进行改进与实践。

关键词:仪器分析;改进;实践

本文主要是在原有的仪器分析实验实验基础上,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基本问题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现有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进行改进,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素质教育,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同步

仪器分析实验所用仪器比较昂贵,且同类仪器比较少,不可能像其它基础实验那样,一人一组进行实验,也不可能同一个老师同时上几个实验。因此仪器分析实验通常采用循环模式进行,即几个老师分别带不同的实验,这样就存在着问题:同一个实验时间段,不同学生所用的实验仪器不同,实验内容不同,有的实验内容比理论课超前,特别是前几周,大多数实验都比理论课超前,对做这些实验的学生来说,没有理论基础,听起来比较费劲。

2、仪器设备资源短缺

仪器分析实验所用仪器通常价格都比较昂贵,同类仪器的台数较少,而且实验安排学时数偏少,有些仪器操作复杂,学生既无独立操作的可能性,又无重复实验的机会,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难以解决。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一般8-10人一组,每人动手的机会不多,且有依赖感,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是走马观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课前预习工作不充分

仪器分析实验课主要是是以理论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进行全面的预习。从实验的原理、步骤、试剂及仪器操作方法,到实验数据的处理,每一环节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但在实际的实验课程中,由于实验仪器均为精密及贵重仪器,很多学生之前对这些仪器不但没有见过,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对仪器都很陌生。即使进行了实验教材的预习,但对具有复杂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的仪器仍是无从下手。

4、教学模式单一

实验课大多采取教师讲解并演示,部分实验是教师讲解,学生可以操作的模式,而教师担心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碰到较多的疑难问题,尽可能把实验过程讲得详细,同时受仪器数量及课时限制,实验多个环节必须由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课。在学生课操作的实验中,也是多人一组,易造成每组个别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动操作,多数学生未具体实施操作过程。这样的实验课程,学生对其所学的有关知识并未能真正掌握,其结果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少思考、提问、讨论。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

5、对实验课程不重视

长期以来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作为理论课的辅助课程,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有时处于一种应付状态。由于实验内容基本都已得到验证,学生在机械的实践实验步骤过程中,依赖性强、缺乏主导性、综合性和设计性。

6、实验教材与科技发展脱节且通容性不强

仪器分析实验教材选用是否合适,尤为重要。教材的出版要比新技术和新仪器的出现延迟,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不太适应现代分析化学的要求。目前出版的.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大多数内容是按旧仪器的工作状态编写的,与现代新仪器的全自动化操作相差甚远。此外,由于不同院校拥有的仪器设备的厂家、型号参差不齐,实验条件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其操作差别也是很大的。即使有个别仪器分析实验教材的内容较新,但仪器不同也同样不能使用,因此没有通用的实验教材。

7、实验报告中存在问题无法及时认识和改正

一般情况下,仪器分析实验都是第一次做实验,第二次实验时交第一次实验的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完后第三次实验时发下去,这样学生看到老师的批改至少已经是两周以后了,实验报告的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滞后,导致学生在下次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因为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不一样,上课内容不一样,实验报告上所反馈的问题并不一定适合后面的实验,有些学生直接把实验报告放在一边,或者没有细看实验报告中反馈的信息。

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进与实践

1、实验前预习与现场预习相结合

实验前进行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老师讲解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对所用的仪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了提高实验预习质量,可以采取实验前预习与现场预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到实验室面对着仪器,近距离接触仪器设备,就实验的具体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能对仪器的原理构造及操作步骤有直观认识,建立了感性认识,做起实验才会得心应手。

2、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仪器分析实验所设立的实验项目基本为验证性实验,理论上虽然比较成熟,但实验内容和实际应用实验例子上比较陈旧,与现代实际应用脱节,不能体现技术的发展,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们要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及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合理地适当减少一些陈旧的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适当增加新技术新方法的实验内容,增加一些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以及创新型实验内容,强调应用性和体验性,尽量结合实际,选择应用性强、试样易获得、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解决实验的能力,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指甲中铜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化妆品中铅的测定、中草药提取液有效成分的测定、水样中砷和汞等重金属的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等等,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咨询老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其中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仪器设备、实验报告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大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加强了学生文献资料阅读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实验教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

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程序,让学生对实验逐步适应和提高,从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到研究型实验,逐步深入,使学生不断积累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由质变达到量变,成为真正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另外安排实验教程时,注意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接受,得到学生的认可,也有利于老师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正式接触仪器,真正做实验前,可以进行1-2节的多媒体教学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如CAI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或者把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的各种大型分析仪器的结构及实验操作过程完整拍摄下来,以录像的形式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实验仪器内部结构、仪器原理和仪器操作,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有所了解,得到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枯燥的化学和仪器知识变得活泼,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改变原来单调、枯燥的实验课,使教学形式和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不仅愿意动手操作,而且实验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4、改变教学模式

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逐一提出,学生讨论式的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纠正错误,肯定准确的,最后进行操作示范。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示范的教学模式可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原理、仪器构造、操作步骤等每一个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热烈的讨论,将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开放实验教学

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比较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在课外时间有计划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了准备。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部分仪器的操作。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自选实验,实验项目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通过查资料获得,并安排实验教师轮流值守,随堂进行指导,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得到更好的收获。

6、改革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十分必要,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及其兴趣。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归纳、分析,有必要改革考核体系。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实验情况,逐项打分,直接给出平时实验成绩。包括上实验课前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实验课课堂提问、课后总结实验报告等。也可以要求学生按科研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前言、资料、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评价实验报告时要从格式、内容、实验结果、归纳分析等去审查,结果要求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讨论时应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会掌握论文书写格式,而且能知道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要有严谨、求实、客观的态度。

7、选用合适的实验教材

可以在原有的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基础上,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并结合已有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组织教师编写出一套新的仪器分析实验较教材或讲义。这样可以运用已有的仪器设备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但随着新方法、新仪器的引入,必须要在再版教材或讲义中加以补充更新,以便相互吻合,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仪器分析实验的过程,不仅是对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加以检验、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领域的需求,对高等院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改进与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系统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的提高,而且更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去摸索教学的方法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晓安,张文华.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化工,(4):46-47.

[2]吴育廉,柯行.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J].教学仪器与实验,(5):23-25.

[3]石莹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132(11):19-20.

[4]孙建华,刘玉海,徐培仓.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2(6):90-94

篇11:探讨国家体育课程分析论文

探讨国家体育课程分析论文

摘要:近十多年来的英格兰体育课程在改革目标和趋势上与我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英格兰体育课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而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理念而对传统观念一概否定;二是要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制定一个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体系;三是要使体育课程“公众理念”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在“公众理念”和“个人理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颠覆性的课程“革命”显然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英格兰;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借鉴;思考

一、前言

国家课程(即课程标准)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的核心,”[1][3]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决定着一定时期一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1988年,英格兰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此后,为了改变体育课程全国高度统一的局面,从1992年到,英格兰又先后三次编制与修订了国家体育课程(TheNationalCurriculumin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以下简称NCPE)。19新的NCPE的颁布与实施,立即在英国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反响,并随后成为许多国家制订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参考蓝本之一。我国虽然在相关的文献中对NCPE做出过研究,但还仅局限于对NCPE文本本身的介绍,对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状况则鲜有探索。通过对英格兰为期半年的访问考察,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国与英格兰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虽然由于国情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改革目标和趋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NCPE的内容、演变过程、课程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效果等,对于正确认识与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二、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理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的内容简介

1.体育课程的价值。NCPE全文并没有明确表达体育课程的目标,而是通过体育课程的价值描述,反映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NCPE指出,体育课程主要在诸如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领域以及主要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达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应为学生提供机会,──是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社会和文化发展;二是促进各种交流技能、数字应用技能、IT应用技能、与他人合作工作的能力、自我学习与改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三是促进思维能力、与工作有关的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NCPE在对这些课程价值的表述中,都能够明确说明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途径和手段,避免了一般课程目标描述中的抽象性,提高了实践指向性。

2.体育学习大纲。体育学习大纲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获得和改进技能、选择和应用技能、战术以及认识、评价和提高动作、健康和身体适应的知识与理解。二是学习范围,它主要表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四个学段(keystage)中每个学段的主要体育学习内容。这些技能并不涉及具体的动作内容和项目,而是以模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陈述各模块的内容在知识、技能、理解方面的一般学习要求。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各模块的学习要求都有所不同(见表1)。

注:①游戏活动主要是指球类项目。②在keystage2,后三个模块中选择两个;在keystage3,游戏活动是必学内容,其他五个模块任选其三,其中舞蹈与体操活动至少选一项;在keystage4,学生可以在六个模块中任选其二。

3.体育实现目标实现目标是“不同能力与发育水平的学生在每个学段结束时期望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理解,”[1](42)包括七个逐步递增难度的水平目标,水平八则是发展性目标。水平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技能、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而不包括体能以及身体发育指标等“非课程因素”。利用“实现目标”,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确定自己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可以自我评价不同时期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依据“实现目标”对每个学段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作出评判(见表2)。[1](42)

(二)英格兰体育课程的理念

1.游戏竞技观。英国是许多现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发源地。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竞技运动在英国迅速普及,并在其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运动不仅益发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且在国家规定课程中成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成为传统体育教学的象征。从教学内容上看,以游戏性为主要特征的球类竞技项目在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教学方法上看,广泛推崇的是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法;学校对体育课程及其实施的管理也主要考察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20世纪80年代后,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也受到许多学者尤其是教育专家的质疑,但对这种传统课程维护的呼声更高,认为以竞技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仍然具有广泛的育人功能,体现了体育课程自身的特征。虽然就整体而言重心更为倾向于健康的理念及其全面教育人的功能,但以运动为中心的理念依然颇有影响力。进入90年代,尤其是1995年英国政府宣布“提高竞技水平”的政策以来,“传统的以运动为基础的理念得到巩固。”[2]世纪之交的这次课程改革和国家课程的修订,仍然强调“竞争性游戏活动在1-3学段都要进行”,[1](12)许多课程价值的提出也是建立在竞技活动基础上的,但总体上还是显然削弱了竞技教育观的地位。

2.健康适应观。尽管游戏竞技内容长期在体育课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近年来注重身体适应与健康关怀的理念还是在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体现在课程体系中,成为近两次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变化最主要的特征。

事实上,体育课程的健康适应观在英国是有良好传统的。早在20世纪初,英国学校就试图通过开设体育课程以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这一理念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在课程实践中有所体现的,只是由于竞技教育一度削弱了对健康目标的强调。直到8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课程思想的变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各种生活方式疾病的出现,健康问题再次成为课程领域,尤其是体育课程关注的焦点。一些研究指出,体现体育课程促进健康的主要途径,“一是直接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适应能力;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相关的练习知识;三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体育终身参与。”[3](9)新的NCPE中,每一个学段都把“身体适应与健康的知识与理解”作为学习大纲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3.闲暇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社会经济活动方式产生的“工作―闲暇平衡”的需要和高失业率问题,课程专家和社会学家都呼吁,学校要通过课程教学为未来的社会成员的余暇时间做好准备。因此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闲暇准备”成为体育课程,尤其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重点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后余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参与他们喜爱的身体活动。

闲暇教育观的建立并没有对游戏竞技观和健康适应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主体位置造成冲击,相反是对它们的有力维护。随着闲暇教育观的建立,英格兰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小群体和结对活动的游戏性强的内容替代了原来的以运动队为主要活动方式存在的竞技活动内容,田径、竞技体操等内容逐渐退出主要课程内容行列,更加体现了活动内容的游戏性和娱乐性。而原来以关注学生时期健康促进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转变为更具长远眼光的对所有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健康关注,从而赋予健康适应观以更深刻的理论内涵。

4.终身体育观。终身体育理念对英格兰体育课程的影响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相当深刻。英国体育课程非常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终身体育参与的影响,提出“学校的体育课程活动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身体活动做好准备,使他们成为有技能和有能力的终身体育学习者和参与者。”[4]学校体育课程关注的,不是掌握几项规范的体育活动技能,因为并没有什么技能能够为学生受用终身;也不仅仅是着眼于学生时期的健康发展,而应着眼于未来。一是要为学生储备更丰富的一般身体活动技能,使之到成年期的运动学习中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价值;二是要为今后的进一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基础,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景下该学什么和如何学;三是建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他们成为自觉的身体活动学习者和参与者。

5.全面育人观。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NCPE指出,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文化的发展,”[1](8)同时要促进交往能力、数字运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表演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把对学生的可能生活的关注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出一般的素质要求,又同时为每个学生个体创造特殊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全面育人观在NCPE中的体现,也是英格兰体育课程及其实践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三)NCPE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影响

年颁布的NCPE实施以来,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变化,由于新的NCPE较1995年修订的NCPE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调整,一般学校都依据新的NCPE修订了自己的体育“学校课程”计划,大多数体育教师也重新编写了新的教学工作计划。二是学习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更明确了,可操作性更强,评价体系为各学校普遍接受和应用。

但是,我们也了解到一些与NCPE不完全同步的现象,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学校“学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并不大,修订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时主要依据的还是学校的传统、教学条件资源以及学生的需要。二是教学方法并没有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下出现明显的变化,一些研究成果反映出“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跟上新课程的变化,”[5](2)体育教师对NCPE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还没有能够真正在观念与操作体系上与新的NCPE保持同步。

三、英格兰国家体育课程及其实践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体育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优先次序的变化

体育课程理念是人们在对体育课程功能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相对公共的观念,是公共理论的体现。二十多年来,英格兰虽然经历了多次体育课程的改革,但主要是几个体育课程理念的优先次序出现了变化,而非否定某些方面。事实上,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各体育课程理念之间本身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新的NCPE的编制,就是建立在这些体育课程理念相互联系基础上的。

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变化,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对前人思想观念的否定与再否定基础上进行的,从改革初期的“‘体质派’与‘三基派’之争”,[6]到本次体育新课程的改革为了突出“健康第一”而对技能教学的淡化和对竞技内容的否定,都是把各种课程理念放在对立面上来认识的,其实际的结果是改革理念的狭隘单一。改革总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离开了传统,也就失去了认识事物的参照和基础。回顾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理念,每一个课程理念的提出,都在一定视角上反映了体育课程的功能特点,也体现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必然在体育课程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使是竞技教育观,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竞技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价值,任何新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建立,都不应否认竞技教育观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存在价值。因此对于体育新课程的改革,我们需要的是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这样,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才能更全面有效地指导改革实践。

(二)“目标统领内容”的课程标准研制思路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实际

课程内容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资源。作为国家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国家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显然比规定课程内容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地体现了改革的新理念和人才的培养规格。而相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往往显得抽象而笼统,难以直接指导具体的学校教学,但统一的课程内容又不可能符合所有学校的实际。为了提高国家课程的可操作性,NCPE以课程价值取代了课程目标,在课程价值中就有足够的余地表述价值实现的途径,比起课程目标来实践指向性更强,然后通过“学习大纲”,对各学段的课程内容范围以模块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这样,教师既避免了在抽象的课程目标面前实施教学活动时无所适从,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要,有余地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NCPE中学习大纲的编制对我国的课程标准的修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充分认识到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存在的“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7]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期望通过具体明确的水平目标,由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广大的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新课程中课程内容的变化是最敏感的问题。通过对国内体育教学的观察和与体育教师的交流,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许多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迷茫的,他们并不能真正领会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些甚至认为体育新课程已经不需要教技能。因此,众多的体育教师还没有能力运用现有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

在规定的目标下选择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又给地方和学校教师以更大的选择权,应该说相对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一大进步。但是,课程目标是国家意志的反映,也是专家研究形成的“公众理念”的体现。国家课程的编制者必须建立这样一个认识:课程标准的受用者是广大的体育教师,而不是深通教学理念的专家。体育教师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践理念”和工作模式,要他们完全摆脱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无疑是困难的,“真正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的是教师头脑中固有的那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自发产生的,而不是专家直接讲授的”。[8]体育教师总是按照他头脑中固有的“个人理念”来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专家的理念和要求从事课程活动。课程标准的意义应该体现在教师能够在它的直接指导下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在专家的“公众理念”和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之间架设起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很显然,完全按照专家的理想化目标实施改革是不现实的,“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不符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

(三)完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作为国家课程(标准),评价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评价指标的规定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国家课程。”[9](3)NCPE把“实现目标”描述为评价系统的参照指标,“在这个参照指标中,学生的达成目标与成绩评价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而是描述为每个学生本身经过学习实际所处的状态。”[9](9)1995年的英国国家课程就改原来对学习水平抽象的理论性陈述为具体的依次提高的水平描述。NCPE用简短的文字清晰地表述了每个水平在知识、技能、理解等领域的参考标准。通过“实现目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有参照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依此确立进一步学习的目标,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效发挥了评价的矫正和促进功能,体现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该说是具体的,但与学习评价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也就失去了作为目标应该具有的评价功能。“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与要求,实质上反映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具备评价功能”这一自身不足。

要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的确定,一方面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对接,确保评价标准的正确导向作用,体现国家对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应该反映某一学段学生经过主观努力而产生的进步情况,更有效发挥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小步子多次数的课程改革更能够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关键是课程观念的转变,但观念的转变显然是困难的,是需要过程的。英格兰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对NCPE表现出保守型、变革型和折中型三种态度,而即使是后两种态度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照NCPE的理念和要求来从事课程活动,而是按照他自己的观念和理解对NCPE进行再创造。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因素是“NCPE本身体现出的理念的合理性和前后一致性”,也就是变化要把握合适的幅度,“颠覆性的变革往往更难以实现改革的目标。”[3](17)为此,英格兰近年来的课程改革采用了“小步子多次数”改革的策略。在1988年确立了统一的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后,1992年改制为NCPE,1995年又进行了修订,1999年的NCPE实际是对1992年版本二次修订的结果。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在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是公认的。而要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体育教师的“个人理念”是制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体育新课程的实施,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虽然在局部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我们认为主要是对本次改革的期望值过高,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缺乏必要的衔接和过渡。新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施上,要体育教师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完全改变他们长期习惯了的工作方式,显然是困难的。期望按照理论上的构想把改革一步到位,那只能是课程专家的一厢情愿。

因此,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尽管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但我们也不要期望一步到位。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步幅”的把握,要趋向于理论目标,把握改革的主导方向,更要依据于课程实施者的实践水平。英格兰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小规模多次数的体育课程改革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5](11)

四、结语

综观英格兰体育课程改革,从国家的NCPE的编制和学术界对体育课程理念的研究,到学校与广大体育教师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不断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无论是经验或问题,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发:一是体育课程改革观念的更新,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各个体育课程理念的理论实质、在课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及新的理论基础中的主次关系,而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理念而对传统观念一概否定;二是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完善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必须制定一个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体系;三是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体育教师的影响,他们有自己“个人理念”,并由此使他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要使体育课程“公众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通过国家课程在“公众理念”和“人个理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要做到这一点,颠覆性的课程“革命”显然是不可取的。虽然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的特殊体制,通过行政干预和教师培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步伐,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按照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通过一个相对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带来一个具有新面貌的体育新课程。

参考文献:

[1]QCA.TheNationalCurriculumforEnglandforPhysicalEducation[J].Publishedby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1999..

[2]Kirk,David.PhysicalCulture,PhysicalEducationandRelationalAnalysis[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14.19.

[3]Green,Ken.Philosophies,Ideologises,andthePracticeof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October1,,Vo13.

[4]AngChen,Ennis,CatherineD.Goals,Interests,andLearninginPhysicalEducation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Vo1.97.18.

[5]CurtnerSmith,MatthewD.TheMoreThingsChangetheMoreTheyStaytheSame:FactorsInfluencingTeachers’InterpretationsandDeliveryofNationalOurriculumPhysicalEducation[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Vol.4.

[6]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0.

[7]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41.

[8]施良方,崔允t、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9]LevelDescriptionsintheNationalCurriculum:WhatKindofCriterionPeferencingisThis[J].Sport,Education&Society,March1,1999.

篇12:《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

本文论述了《仪器分析》(含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我们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性、研究性与创新性人才为基本目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通过改革使教学结构更趋于合理,体现出仪器分析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分析化学是一门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进行系统测量与表征的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1]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仪器分析》课程是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一门新颖的交叉学科。[2,3]《仪器分析》(含实验)课程目前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和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程。仪器分析是一门集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4]由单纯提供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作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仪器分析的发展被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本科生的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结合目前的化学领域发展现状和教学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又要介绍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而就目前我校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尚与国内其他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乏及时更新,这本身与仪器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是相矛盾的。因此,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实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等途径,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培养综合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仪器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更新,我国各高校都普遍增大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的比重,并且结合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来更新教学内容,以便培养知识结构较新、动手能力颇强的学生。同时,各高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对基础课实验室进行合格评估的通知》精神,建设了一批合格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对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突出本科教学在学校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北京大学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60学时,实验有18个,涵盖了11种仪器分析方法。

南京大学的《仪器分析》实验开出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的两个学期,共有26个实验项目以供选择,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48学时,其中前13个实验项目为必选实验,后13个实验项目为选修实验。中山大学的《基础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54学时,开设基础性实验17个,综合型实验9个。其中选做实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铅锌矿烟道灰中锗的光谱定量分析,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废水中镉的测定和中药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等。此外,还组织实验每8人一组前往分析测试中心、化学院实验中心和各研究所进行大型仪器教学参观。因此,我们亟需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研究现有课程体系,重视教学实践内容

我们必须了解课程自身的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首先,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涉及的学科和领域非常广泛,仪器工作原理往往是多学科交叉,比其他基础课更抽象、更枯燥,化学和环境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由于课堂上介绍仪器原理时未能见到实物,故常理解不透,印象也不深,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仪器的工作原理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教学从偏重知识记忆、偏重教师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创建一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其自身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实验演示等,或者按照仪器分析方法发展历程的方法,再结合相关国际刊物文献资料学习探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化学课程相比较,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严重的三多三少的矛盾,即班次多、人数多、实验组多,而老师少、仪器少、实验室少。此外,还存在重复验证实验多,综合实验少;合作完成实验多,独立操作的实践机会少等情况。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以前主要集中在验证性实验和规范化操作,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激励。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根本没有阅读过仪器使用说明书,遇到问题时通常依靠老师来解决,在实验中完全缺乏主动性,能力得不到及时地培养和提高。

此外,所涉及的大型贵重仪器实验或是演示实验,学生操作时间短,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受到大型仪器数量的限制,虽然采取大循环(每组2~4人)做实验,但学生实际上机操作时间依然偏少。为提高学生上机的时间利用率,所开出的12个实验基本上都是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课中,许多学生反映独自操作的机会少,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希望实验室能随时对外开放,能有更多的实验机会,能让他们自己设计、验证实验。往往给学生自己动手的空间和机会,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习才能成为一种自觉性行为,懂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叶圣陶语)的道理。

二、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突出多媒体教学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教学模式从主观能动性出发,就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或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多媒体就是目前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实际教学问题。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示平时课堂上难以在黑板上完成的实验装置、光路图、电路图或仪器外观形状等,还可以对实验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对仪器有直观感觉的认识,一目了然。

不但可以将大型精密仪器的形状、各部分结构、工作原理甚至操作技术,以图片、影片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可以把各方法原理以动画形式模拟出来,甚至还可以借助模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表现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教学主题,[5]当然,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听课的环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可以做到听课和记笔记两不误,而采用多媒体上课后,往往让学生感觉讲课进度加快,来不及记笔记。

此外,在讲解分析方法的原理时,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有些学生思考速度跟不上讲课速度。因此,在听课这一环节上,要求学生上课前结合课本中的思考题进行预习,上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认真听,适当作些记录,无须照抄笔记,课后再利用课件进行复习和巩固。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一直延续下来,说明必然有它不可忽视的优势,而《仪器分析》的课程内容的特点又决定了需要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那我们就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渗透课程的重要性

要学好一门课程,取决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次教学,有选择、有重点地介绍不同的仪器及其应用实例。其中,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的分析检测以及蛋白质、酶、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分析等;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重点掌握生产过程的监控,如化工生产方面原材料、中间体和出厂成品的质量检测等;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物的检测。要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会给自己将来的工作或者科研带来很大的帮助,并从内心重视这门课程。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仪器分析的原理方法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例如,涉及食品安全的毒、苏丹红事件,涉及环境安全问题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仪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诱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仪器分析课程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去学习,带来的效果是任何一种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四、改进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方式是,告诉学生实验的原理、仪器、实验步骤,甚至连细节和注意点也一一交代,学生被动地按照实验的步骤一步步机械地完成即可,未能真正达到投入学习的目的,所学到的仪器分析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并未真正融合,使得学生不愿动脑筋,甚至不预习,实验时只需逐条看黑板、结合讲义也能完成实验,其结果只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巩固或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尽管教师做得很细致很周到,但这样的实验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更不用说培养其创新能力了。

因此,老师们应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而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重点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可以利用报废解剖后的仪器讲解结构原理,这种方式的教学才更加形象而又直观。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单通道输入知识信息的格局,起到了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功效。[6]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增添设计性实验

学习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抄写黑板上的那些条条框框了,而是在于培养自己利用新的知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本身就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为了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分析仪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作用,需要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作较大幅度的调整。基本思路是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在12周内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为目标的必做实验,第二阶段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设计性选做实验。

这种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的课题,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独立查阅文献资料,验证实验方案,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得出结论。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可以把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起来,例如,测量水样中金属离子,让学生先查阅文献,再进行水样(可自己采样)中一些金属离子的络合滴定分析和原子吸收测定,得出结果,然后写出类似

科技论文

相关信息

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CSSCI法学基于CSSCI(2000D2011)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基于SCILAB与Tcl/Tk构建中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分析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

的综合性实验报告。也可将老师的一些科研成果设计成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一些前沿研究领域以及科技创新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教师主要起辅导答疑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自主学习的主人。

通过几年来对《仪器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实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等途径,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培养综合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撰写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综合归纳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研讨式教学孕育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其创新热情,培养了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关专题 基础教育色彩